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将门贵秀 作者:看海的羽儿-第16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文天阳吃了一口鲜香的狗肉,抿了一口美酒,手指在名单上点来点去,这到底是要直接对上孟光良,还是从最没用的开始瓦解?
    文天阳可得好好的想一想,拿个章程才是。
    其实武安侯府的幕僚很多,文天阳的朋友也不少,他随便找个和自己亲近,又有本事的参详一下,都要比自己一个人闷着头想,容易得多。
    可是文天阳有他自己的小九九,这却是不想分功给别人,想要自己一人独建奇功,而且这件事,他也没认为有多难解决。
    每年都会有御史上本参奏工部官员,每年武安侯处置的办法,也都是一样,爱财的用钱财买通,不爱财的给女人,油盐不进的,就下黑手,不是绑了其子女威胁,便是直接找人闷黑棍。
    这些法子,文天阳都知道,心里门清,觉得人家能办的妥当,自己也一样能风光的办成,这可是有暗部在后面撑腰呢,怕的什么?
    最后,文天阳还是决定从最硬的骨头,开始啃起。
    这只要把领头的解决了,其他的人见状自溃,却是最快速的一个法子!
    武安侯吩咐的时候,显然是极不耐烦,这自己只要合着主子的心意,快刀斩乱麻的将事情处理完,这就成了。
    他认真的将孟光良的那几页生平,研究了个透彻,此人乃是十年苦读,考上的进士,家里原本也就是贫寒人家,在御史台人缘不错,因此这次才有这么多人跟风。
    孟光良现今三十二岁,家里一妻两妾,两子一女,在南郊有一座两进的小院,还是小妾的娘家资助他的。
    他自己不会什么来财的法子,这日子过的是紧巴巴,文天阳决定用银子开道,料着应该是不会有错的。
    第二日,孟光良刚从衙门出来,便见一个总角僮儿恭敬的递上一张请柬,这是请他在神仙阁小酌。
    他见这僮儿年纪不大,但是进退有据,手上的拜帖更是透着一股子文雅之意,心想这主人家,也必定是个不俗的,却是起了结交之意。
    这便欣然赴约,他本想着在能在神仙阁的一楼大厅用个饭就不错了,谁知道却是被僮儿一路引至三楼!
    孟光良这个从没有钱走进神仙阁的人,只觉得眼花缭乱,目不暇接,到处都是名家真迹,看的他心中痒痒的不行。
    走进了包厢,却见一中年文士,身穿一袭蓝袍,三缕美须是好不整齐,风姿优雅,让人见之心怡不已。
    却见那中年文士,笑意亲切的抱拳见礼,笑道:“在下文天阳,早就闻得先生大名,今日一见,果真是不俗,幸会,幸会!”
    孟光良见文天阳真的是翩翩风采,心中好感大胜,连声谦虚道:“不敢,不敢,惭愧,惭愧。”
    两人相携入座,就见丫鬟们面带微笑的鱼贯上菜,两个人,倒是足足点了十个菜,冷热兼顾,荤素相间,瞧着十分的丰盛。
    文天阳笑着亲手斟酒,两人倒也算是相谈甚欢。
    文天阳也不着急,先是谈诗论赋的打好关系,接着却是慢慢的将话题引到了,最近上本参奏工部的事情上去了。
    孟光良最近全副身心都在这件事情上,兼之和文天阳聊得畅快,不免多饮了几杯,这话却是不由的多了起来,倒是竹筒倒豆子一般,将胸中事倾吐一空,将工部上下骂了个狗血喷头,就连武安侯也没能幸免!
    文天阳这却听着尴尬难受,终是忍不住将本意显现,抬手便递了一张千两的银票。
    孟光良穷啊!
    平日里最大的银票,见过的是一百两的,还是小妾家给买房子时给的,自己也就过了个手,这会一张一千两的银票摆在自己面前,这个震撼!
    瞬间,孟光良的酒醒了!
    半天才喃喃的问道:“文兄这是合意?”
    文天阳一见他这没见过世面的穷酸样,心里大大的嗤之以鼻,面上却是笑的更开了。
    低声言道:“不瞒孟兄,在下乃是武安侯的幕僚是也,您上奏朝廷的谏言,武安侯那是本本都亲眼看过了,深觉的贤弟大才,不由得是起了爱才之心,这才遣弟前来,想要好好的和贤弟一叙啊!”
    孟光良一听是武安侯派来的人,心都凉透了,亏自己刚才还像个傻子似的,什么都敢说,这不是自己找死吗?
    他是收到一些小道消息,借机会替自己扬名没错,可是也没想着要将身家性命都给搭上去啊!
    想到家中的娇妻美妾,爱子爱女,他,沉默了。
    良久,孟光良都没吭声,眼神和脸色都是变幻不已。
    最终,他却是站起来抱拳言道:“文兄见谅,在下区区一小官,不值侯爷这般关心,你们想的什么,在下也能明白几分,只不过,此时却已经是走的远了,怕是回头不易,还请文兄见谅,在下家中还有事情,这便先告辞了。文兄请留步。”
    他是不看文天阳,低着头,一口气冲出了神仙阁,直到到了大路上,这才觉得自己的心跳的快要蹦出来一样。
    一千两,一千两!自己十年怕也赚不到那么多!
    只是为了银子出卖了脸皮尊严,也变成了自己往日唾弃的人,值得吗?
    他心里简直如同惊涛骇浪一般的翻滚,自己竟然想要拿到银票!
    这太让孟光良恐惧了!
    接下来几日,文天阳天天让人来请,可孟光良却是再也没有勇气赴会,他怕自己再看见银票,便要抑制不住的低头了!
    其实在这种时候,文天阳只需要亲自往孟光良家门口去一趟,截住孟光良,将银票塞给他,此事也就成了!
    但是文天阳却是没把孟光良看得起,从没有亲自观察过孟光良,不知道那人已经是惶惶不可终日,被道德和贪念交替折磨的他,却是频临崩溃的边缘了,只需要一根稻草,就能轻易的改变他的立场。
    但是这些,文天阳全然不知,他以为孟光良是头倔驴,干脆决定,先让人教训他一顿,这再相见。
    到时候打一棒子再给一颗红枣,不怕收服不了此人!”

  ☆、第六十二章 终局武安侯府灭

ps:
    感谢千年恋千王打赏的平安符,国庆快乐~~~~
    于是,文天阳和暗部的人在一起这么一合计,在几个计划里,便选择了深夜入室这个主意,毕竟在大街上,露出破绽的机率大一些,而万一要是被人从中阻拦,那就更是麻烦大了。
    就这样,在一个黑沉沉的深夜里,正在书房里的昏暗油灯下,举着一本史记,却是半个字都没看下去的孟光良,却不知道已经发了多久的呆了,他的心里还在纠结着,要是下次再见到僮儿相约,这是去呢?还是去呢?还是去呢?
    就在此时,孟光良却是突然发现,昏暗的油灯后面隐隐约约的多了几个人影,他这大惊之下,忙聚精会神的去看。
    只见却不是自己看花了眼,真的是有几个黑衣人蒙着脸,手中还拿着粗壮的木棒,这是气势汹汹的扬棒就打。
    嘴里还嘟囔道:“让你不识抬举!让你清高!让你多事!”
    孟光良乃是一介书生,别看他在朝堂上参奏起人来,那是雄赳赳的气昂昂,这一见歹徒,真心是被吓了个半死。
    只觉得这腿发软,是眼发花,头晕目眩,那那都不听使唤,竟是半步都挪不动了,却是只有闭着眼睛等死一途!
    孟光良这会才是悔之晚矣,只觉着当初要是干脆的把银票拿了不就结了?不但是自家有了一大笔进项,而且还于性命无碍,这下到好,只为了那么点名声,却是连命都要送了!
    却是再也忍不住,在心中大喊:“吾命休矣!”
    谁知道,半天也没觉得身上那里疼,耳边却响起拳脚交加,棍棒击打之声。他心中是大为纳闷,莫非这还是分赃不均,内斗起来了?
    孟光良颤抖着身子,勉强睁眼去看。却见不知何时,自己这个狭小的书房里,是又多了几人,这会两帮子人却是打的正热闹!
    孟光良晓得这怕是有人来救,这却是死不了了,心中一松,这脚也挪得动的,小心翼翼的贴着墙边,溜到了墙角的六角黄木花櫈边,这就顺着墙角往下出溜。藏在了自己认为安全的地方。
    两日后,御史大夫孟光良在大朝会上,再次上本!却是直接参奏当朝武安侯,贿赂不成,便行凶杀人。其心险恶,其罪昭昭!
    人家这还是有证有据,人证物证都不缺!
    整个大朝会瞬间便因此而沸腾起来,至此,武安侯才算入了毂来!
    不久之后,便按着镇北侯所愿,又揭出了皇陵贪墨案。这个窟窿可就大了,要知道,这世间最没有足尽的,乃是人心,人一旦开始贪墨起来,这胃口就会越来越大。越来越难以填平!
    查出了这么大的案子,而且还动了庚庆帝的陵寝,这下好了,当今大秦皇朝的皇帝,那是龙颜大怒。气的都快要吐血了!马上就命令刑部尚书和御史中丞协作审案,定要查个水落石出!
    但是到了这会,事情就不在受任何人的控制了,却是越闹越大,见风使舵的,推墙的人也越来越多,难免这坑也就越挖越深了!
    最后竟是挖出了武安侯勾结马贼,出卖消息,害死镇北大将军莫逸臣的轰天答案来!
    莫老侯爷知道这个消息,当场便晕厥过去,醒来便痛苦流涕,求圣上为冤死的莫逸臣做主,为西北道上枉死的千万忠烈做主,更要为镇北侯府做主!
    看着莫忘勇这个老狐狸,带着自己的两个儿子,几乎是要哭死在金銮殿上的那份惨烈!
    庚庆帝是悔之晚矣,后面却是无有退路,就算这会想要保武安侯,却也是保不下了。
    谁让他谁不好害,偏偏要去害一位深受百姓爱戴的大将军?这里通外国,勾结马贼,陷害忠良的罪名,哪一条都够他死上个几次了!
    此案一出,朝野震惊,武安侯,武安侯世子,武安侯嫡次子,父子三人当即就被下了大狱。
    后宫的德妃得到消息,马上就率先出招,她是去了钗环,披散长发,不见脂粉,只着素衣,跪在御书房前,连声哭泣请罪,愿意以自己的妃位,换取一个对镇北侯的公平审问!
    这却是以退为进,但是她这般的惺惺作态,却是获得了圣上的怜悯,下旨,再让刑部尚书彻查,不能纵容坏人,也不能冤枉了好人。
    德妃见圣上垂怜,神色间很是偏袒自家,不觉大为宽怀,想着就算是除爵罢官,这自家亲人的命,却是保得住的。
    她哪里知道,镇北侯府为了谋划此事,一步步的按部就班,进行到现今,都已经有五个多月了。
    那是环环相套,算计精准,朱海岩,文天阳,暗部诸人皆落在网中,这些人一个个推出来,证据一样样的拿出来,根本就是铁证如山,再无武安侯翻案的机会!
    从此时开始,镇北侯府才算是正式介入,但是人家为冤死的嫡长子讨个公道,确实无可厚非。
    而且为着避嫌,莫老侯爷的亲家,御史中丞王老爷子,也从此案退出。
    莫家上下也只有莫老侯爷一人说话的声音,其余莫逸诚和莫逸良,终日只是含泪叩拜,却并不出声申诉,倒是将姿态做了个十足十出来。
    京城里跟一大锅刚烧开的水似的,咕嘟咕嘟的不停翻浪,不管是在茶馆里,还是在那宅院中,到处都是议论纷纷。
    可以说是所有的茶馆酒楼,都在将此事做第一位的关注着,自然是清一色的偏向镇北侯府,武安侯却是成了百年难遇的奸臣,千年难逢的贪官!
    等到莫莲娇和太子殿下被设计一案,也随后浮出水面,就连一直闭口不言,保持中立的太子殿下,也是倒戈相向,跪在圣驾前,只求圣上惩处贼人,还自己一个公道。
    武安侯的那些爪牙,刚开始还据理力争,只说被人诬陷,可随着案情大白,这些爪牙倒有大半都下了刑部的大狱,在监狱里陪自己的主子去了。
    到此时,就连岳王也是不敢为外祖求情,无他,实在是此案太大,牵连太广!
    已经不是他能兜得起来的了!武安侯一案,涉案人数达到一百二十四人,涉案赃款上千万两白银,工部因此案几乎成了一个空衙门!
    真真正正的国之蛀虫!让人恨得咬牙切齿,一时间,这大街小巷,男女老少,都在咒骂武安侯不得好死,死后下十八层地狱!
    大狱中的武安侯,他本身除了贪墨,还有数件大案在身,却是再无生还的可能了!
    要是说本来为了平衡朝中大臣,庚庆帝还想保住武安侯,可是等他看到涉案的款项数字,已经是将近两年的国库收益之时!
    庚庆帝再也不能沉默下去了,这是什么?这时国之蛀虫!民之公害!岂能容他?!
    再等看到,在这位武安侯暗地里的支持下,自己皇陵里的很多东西,都是以次充好,甚至直接被省略了!
    就连防盗用的毒沙,火油,还有预备下的鲛人油,也统统换了次品!
    这下子好了,庚庆帝的熊熊怒火再也控制不了了!
    竟然连朕的鬼都敢捣,留你何用?!
    庚庆三十九年五月十七,庚庆帝亲自为武安侯常顾引一案结案。
    武安侯里通外国,勾结马贼,陷害国之栋梁,贪墨巨额款项,勾结朝中大臣,设计当朝太子,当诛!
    念其年高,赐毒酒一杯。武安侯府抄没,武安侯世子斩立决,武安侯嫡次子斩立决,武安侯一族流放三千里,涉案一百二十四名贪官,抄家,杀无赦!
    这就是庚庆三十九年,轰动全国的武安侯巨案!
    从庚庆三十八年秋10月,到庚庆三十九年夏初五月,整整历时七个月之久!国人为之膛目!
    老百姓都是诅咒常顾引死后下地狱,可惜,可叹镇北将军因小人而死,赞叹庚庆帝是千古明君!
    这样的结果,镇北侯府和廉王府只预料到了一部分,但是还有很多,都是没能预料到的。
    不过,只要能将武安侯府连根拔除,庚庆帝最后名利双收,他们也都能想得通。
    至于为啥说庚庆帝是名利双收?
    那却是因为,抄没武安侯就是一笔不小的数字,足足抄出来黄金二十万两,白银一百七十万两,珠宝字画无数。
    再加上那一百二十四名贪官,俱是抄家,这下子庚庆帝的国库私库小金库,全都装满满当当!不可不谓之惊喜也!
    庚庆帝原本觉得不甘的心情,因着这一大笔意外之财,变得大好起来,原本一心想维护常顾引在朝臣中搞平衡的他,也深深觉得,贪官还是不能放得太松了。
    瞧瞧,这武安侯府一族,连带这一百多名犯官,抄家居然炒出来近两年的国税,这些贼子的心也太沉了!
    在庚庆帝的眼中,这可全都是贪得皇家的银子啊。
    此番他这般狠心的处置下去,除了得到银子这件最实惠事情,却还得了明君的大好名声,这点可最是让庚庆帝满意之至!
    这龙颜大悦之下,干脆给镇北侯府下旨,让万佛寺和万圣殿同时为忠勇侯莫逸臣做*事,连做三十六日。

  ☆、第六十三章 夫妻俩暗中揣摩

庚庆帝所下的这个旨意,这却是有粉往脸上擦的意思,一个是,因着查出来,莫逸臣当年之死,却乃是因为武安侯的私心,而被设计陷害冤死的!
    而这武安侯却是正儿八经的皇亲,又是庚庆帝一力扶持之人,明眼人其实都知道,这武安侯就是朝堂上平衡的那个点,现在晓得自己的亲信竟然是这么一副嘴脸,背着自己都敢里通外国,勾结马贼了!
    皇帝肯定觉得十分的没有脸面,自打武安侯定了案,他就觉着面对镇北侯莫忘勇的时候,那是相当的没有底气。
    在这样的情况下,庚庆帝就想到,要好好的安抚镇北侯府一番,自己好好的做个姿态出来,也能让臣子的心里好受点不是?
    至于另一方面,却还是因为这位皇帝,对镇北侯府的忌讳很深,深深觉着这镇北侯府的权力和声望,就已经够大的了,那是一点都不愿意再给镇北侯府加封了。
    按理来说,这次莫逸臣被陷害致死的真相大白后,让莫启云就势承了莫逸臣的忠勇侯,乃是极为顺理成章的事情。
    可是庚庆帝因为才失了武安侯,又是为了平衡两字,竟是连意思意思的提一下都没敢!
    生怕莫忘勇这个老不修,脸皮又不是一般厚的老狐狸,张嘴就谢恩应下了!这可就大大的不妙了。
    不管怎么说,莫家现在这个阶段,只能有一位侯爷,等将来太子殿下继了位,怕莫逸良获封是跑不了的,关键也是为了新皇的面子看。
    这会庚庆帝要是不把紧,松口封了莫启云,那好么,以后莫家可不是一门两侯那么简单的了,只怕是要一门三侯的!
    这却也太过张扬,对皇权是就是太大的震慑,庚庆帝这个心思诡秘的皇帝,那里能眼睁睁瞧着莫家如此扩张?
    因此作为皇帝的角度,他也的确是只能用安抚人心的**事,来让镇北侯府的人觉得心安了。
    其实他不知道的是,莫家此次的目的已经完全达到,武安侯嫡子庶子加在一起就四位,现在嫡子是死尽了的,就剩了两位庶子,却还要充军三千里,这能活几个,都还是两可呢。
    这镇北侯府死了一个嫡长子,却让武安侯和两个嫡子陪葬,这也就算是不吃亏了。
    现在不但是武安侯府彻底消失,就连后宫里想来恩宠不断的德妃,也被禁足一年,降为德嫔。
    就连带岳王也吃了瓜落,被庚庆帝狠狠的训斥了几番,现在都称病闭门谢客了。
    至于朝廷的封诰,莫家几人想都没想,帝王心思,为人臣子的,还是很能揣摩出来的。
    倒是让万佛寺和万圣殿两处,同为莫逸臣做**事这件事,算是让莫老夫人求了个安心。
    这虽不能三十六日天天都到,但好歹也是断断续续的去了九次。
    而本就在万佛寺见嗔大师跟前的莫启超,却是老老实实的一直在法会上,念经祈福,很是尽了自己的一番孝心。
    要说这武安侯案,前后历时将近七个月,轰动全国,牵连了上百人,入狱流放上千人!
    这才算是将镇北侯府背后隐藏多年的毒蛇,给斩杀了。
    莫莲萱应该觉得安心才对,可不知道为什么,莫莲萱总觉得不对劲,她心里有很多地方想不通,理不顺,就是那一个个的疑点,用武安侯这条线,还不能完全的穿起来啊。
    但是所有的证据,又都说明事实的确如此,武安侯就是一早开始和镇北侯府做对的人!
    再加上,这次算是将德嫔和岳王得罪的透透的了,武安侯虽然死了,可人家的女儿,孙子还都在呢,你把人家的父兄送上路,没爵毁家。
    斩断了岳王争夺大位最有力的支柱,这那一桩那一件可都是死仇啊!
    只要一想到,将来这母子俩缓过劲来,就是要处处和镇北侯府作对,不死不休的局面!
    莫莲萱真心觉得压力巨大,这两人虽然是在明面,但是奈何人家势力大?而且这削弱镇北侯府,一直都是庚庆帝最乐意看见的事情,这不但不会阻止,搞不好暗地里还得推上一把呢。
    到了现在,眼前和前世完全不一样的道路,使得莫莲萱心中迷茫,且还深切的感觉到了,虽然大仇得报,但是却依旧不能平安喜乐,以后这事情却是只会多不会少的了。
    莫莲萱心里烦扰,但是也不愿意让殷子晏加重心理负担,她只是将自己心中关于武安侯案的疑惑,跟殷子晏细说分明,这也是想让自家男人,帮着捋顺捋顺的意思。
    殷子晏刚开始说她是忧虑过甚,好好的抱着她,劝慰了一番。
    但是过了几天,殷子晏却又正经的对莫莲萱言道:“萱儿,我最近几日心中一直在寻思你说的话,觉得此事,也许还有另外一种解释。”
    莫莲萱一怔之下,想到自己的话,这人却是如此的当真,还特意的又揣摩了这些日子,心中说不感动,那绝乎是假的。
    她这会倒觉的,多半是自己太多疑了,也许事情就是发生的那样,并不是心中想的那么的错综复杂。
    莫莲萱抓住殷子晏的胳膊,将自己的娇脸轻轻的靠了上去,满足的叹了口气。
    半响才呢喃的言道:“云清,我觉得能嫁给你,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我很知足,其实我前几日也就是那么一说,却劳累你又费神深思,真是不该啊,恐怕是我太小心眼了,你就别陪着我胡思乱想了啊。”
    殷子晏轻轻一笑,伸出长臂,将莫莲萱拥在怀里,笑着言道:“你说的这几句话,前面几句,我听了甚是慰籍,后面却是说错了,你并不是太小心眼了,我觉着,这也许是另有隐情。”
    莫莲萱一听他这样说,不由得抬头去看,却见殷子晏也正在看自己,神色很正常,半点调侃之意都没有,眼神却是温柔如水,瞧得人心跳加速。
    莫莲萱半天才听自己问道:“什么隐情?”
    殷子晏瞧见小妻子被自己所迷,心中很是自得,免不了就笑出了声,心中柔情涌动,也顾不上说话,低头便吻上了那粉嫩的双唇。
    良久之后,才听到殷子晏不大声音,在细致的跟莫莲萱说自己的想法:“我将你跟我说的那些事情,又前前后后的想了几遍,的确觉得有些地方深有疑点,看起来武安侯的一切都是证据确凿,但是,我却觉得,这一切怎么就这么的容易?”
    “不是说将武安侯府抹掉容易,而是这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