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穿越三国之静水深流 完结-第16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停。”蔡妩伸手止住杜蘅的话,满脸哭笑不得,“不用说了,我明白了。”

  杜蘅闭了嘴,心里暗自嘀咕:其实二公子有时候,也蛮那个啥的……至少他这么一弄,就算杜若在郭府地位超然又有老爷临走时亲口授权,她也不好再说什么了。

  蔡妩自然也看出这点了,所以在之后的一段日子她过得很是舒适:在严重的害喜期度过后,蔡妩开始食量剧增。因为身子重,加上偶尔还会出现的头晕目眩,蔡妩倒是不怎么*四处转悠了。她更多的是待在太阳底下,一边看杜若绣花,一边跟杜蘅聊天。

  然后从杜蘅嘴里听说自己小儿子最近又干了什么让人哭笑不得的事:比如,联合曹冲青天白日把没穿外袍的周不疑祸祸到房顶上。又比如跟着周不疑把曹冲打扮成生病垂危状,故意吓唬先生,躲过考课。再比如一身乔装后到街上进行他所谓“行侠仗义”。路见不平,出手相助的是一脸正气,无比严肃的郭荥。等完事了,跟人解释、斗嘴、挑衅、吵架的活儿,全部都是周不疑上。而善后的事通常都得曹冲哭笑不得又万分无奈地接揽。有时候曹小哥得一边冲人开解一边回过头骂郭荥。

  等挨骂完以后,郭荥通常会袖着手,万分无辜地道一声:“不是你们说那谁谁谁,貌似忠良,心存奸诈吗?我觉得你们说的挺对。嗯,教训他有错了?”曹冲和周不疑这时候通常都是无比头疼:“郭公子!郭老大!活祖宗!我们说过很多话的,你不用句句都记那么清楚!有些是就事论事,就事论事的懂不懂?不用太较真的!”郭荥会眨眨眼淡淡地应上一句:“哦。”然后在下次行事,依旧我行我素,浑然如初。

  听得多了,蔡妩也会觉得自己儿子真有些……让人哭笑不得的活宝天赋。他总是习惯以一种正儿八经地态度,啼笑皆非的理由,做些貌似荒诞不经的事。偏偏事后效果还不错?真是见鬼的……运气!

  蔡妩边感慨着小儿子作风,边望着庭院花木,微笑出神。杜若想起什么在一旁轻轻地提醒:“姑娘,曹家三个姑娘将要去许都。咱们府上是不是要再准备些贺礼?”

  蔡妩点点头,忽然记起曹家三姑娘曹节其实和郭照曾经交情不错,于是站起身,跟杜若说:“备上贺礼吧。我亲自往丞相府走一趟。”

  杜若为难地看着蔡妩,眼睛扫过蔡妩的腹部。

  蔡妩扶着腰,淡淡地摇摇头:“放心吧,我有分寸。”

  杜若无奈,只好依着蔡妩之言去备礼贺喜。

  可是等到了曹操府上,跟丁夫人等人见了礼,送了东西后,回过头,蔡妩却发现受贺喜的三位姑娘里,只来了两位。她家照儿曾经交好的曹三姑娘没在场。

  蔡妩扫了一圈后,有些失落地垂了眸:她还记得头一回见这姑娘的时候,她还只有五六岁,靠在杜夫人怀里,没有一丝惧色的打量着她。还信誓旦旦地告诉她:像郭嘉这样纵酒的男人不能做良人。她将来若出嫁,夫君必然应如父兄一般,文能握笔,武能提剑。

  蔡妩不知道刘协到底算不算她心里良人的标准,只是眼下,曹三姑娘没有在场,她也无处发问。

  丁夫人看着她脸色,暗暗揣摩了她心思,在一旁轻轻说道:“三丫头其实也是个心高的。不过胜在人聪慧,又识大体。别看现在她没在,可实际上操持入京之事上,她竟是比宪儿这做姐姐的还有主见。”

  蔡妩敛眉笑了笑,适时地跟丁夫人道了一句:“那是夫人家教有方。”

  丁夫人淡淡地笑了笑,语气不明地跟蔡妩说:“家教有方什么的就不要提了。我只是希望这几个丫头入了宫能过得自在一些,毕竟……那里……”丁夫人接下来的话没有说,可是蔡妩和在场所有人都明白:那里,是皇宫。金做的囚笼,玉雕的槛栏,从来都是消磨红颜,减损芳魂。且不说她们能有什么真正的自在,只是时下政局,变能让她们夹在父兄和夫君之间,左右为难。

  蔡妩心里忽然就生出一股寒意:生为女子,在这乱世之中当真是人如浮萍,随波逐流。万事被周遭左右,连婚姻都透着无奈。她是如此,照儿是如此,连现在的曹家姑娘也是如此。

  曹家仅次于天家的地位和权势在带给她们尊荣的同时,又何尝不是带给了她们一副摆脱不掉的枷锁?联姻,入宫,身有不愿又如何,不过是一场心照不宣的政治交易,与情谊无关。

  蔡妩想到此,手抚上自己微微隆起的小腹:那里她的孩子正以微弱的胎动宣示他(她)的存在。蔡妩骤然间开始不那么执着于孩子的性别了,她觉得他要是个男孩她一定教他专一和责任:不能花花公子一样玩弄女人。若是女孩儿,她就教她自尊和自*:即便喜欢再浓烈也不要超过度。待夫君只要七分可以,剩下三分,给自己。

  蔡妩胡思乱想着自己孩子将来的教育大计,厅外忽然传来一阵嘈杂,随后一个侍女手拿一封信急匆匆来到丁夫人跟前。丁夫人展开一看,面色骤变。

  厅里几人困惑地看着丁夫人,谁也不知道到底出了什么事。最后还是丁夫人自己搁了信,声音迟缓:“驻扎新野的刘备在许都军出征之际从帐下谋臣徐庶计。从新野北进,进军许都方向。近日内连克叶县,株州,南阳。张绣将军难敌刘备兵锋,求救许都。曹仁将军已然出师。但是却在南阳为关羽所阻,如今进退不能。许都局势紧张,气氛非常。丕儿来信,说让几个妹妹暂缓行程,待平了刘备后,再入京师。”

  蔡妩闻言心里“咯噔”一声:这……刘备怎么会进军呢?他不是在荆州待着吗?刘表吃错药了?让他带兵往许都进犯?还有,这个徐庶是干嘛的?她听名字怎么就觉得那么熟悉呢?不会又是一个被她遗忘在角落里的历史大贤吧?哎呀,她这脑子……这破记性!

  蔡妩一边埋怨自己记性,一边恨恨地嘀咕着刘表:你个脑残神经病,你怎么能让刘备出兵呢?你也不怕他壮大势力后吞了你!

  她倒是不知道刘表他当然怕。可是他管不着了。本来“荆州之乱”前,刘备待在荆州还能受他牵制。可是蔡威这一出折腾后,荆州元气大伤,失地损人不说,连刘表自己对下头的控制有时候也颇感有心无力。刘备就是一个例子!

  曹操往北进军乌丸,要是依着刘表的性子,他肯定是窝在荆州,不管不问的。曹操走的时候便是留下一座不见丝毫防卫的空城给许都也没什么关系。

  但刘备可不是刘表那种守成之人。在刘表压制不住他以后,刘备相当果决得选取了战机,挥师北上,进攻许都。

  也亏得曹操走时算到了这一点,把曹仁于禁连带程昱贾诩等人留在了许都,不然不用等到曹仁听报后率军驰援,只要是当初张绣一个顶不住,就足够刘备长驱直入,兵进北方了。

  作者有话要说:其实历史上北征乌丸时,刘备的确被刘表忌惮打压的死死的,没有余力动弹。曹操也确实是留了近似空城的许都往北去了。

  不过这里,蔡威闹了一出,荆州刘表实力减损不言而喻,他压不住刘备也在意料之中。所以一个变,其余跟着变。曹操不能采取历史上空城措施。刘备也不是刘表,任由战机溜走。

  (不过这样才算符合题目吧。蝴蝶什么的,不可能只有一点,而是一线。没蔡妩就不会有现在的蔡威,没有蔡威也不会有现在荆州。没有现在的荆州,也不会有现在不受压制的刘备。然后也不会有……)

  PS:前几天被汽车挂蹭了一下,没什么大事,不过还是延误了更新。我尽量在这几天每日双更。将功补过吧。

  221、驻柳城郎舅不逢

  刘备很是突然的军事行动给邺城带来的影响除了曹家几个姑娘要暂时推迟入宫行程外,邺城留守军属里头也一扫之前优哉游哉的闲适之意,开始浮现出一股别样的紧张。虽不多,却足够不少夫人在暗地里留一手后路,做好一切以防万一的打算。

  蔡妩这回却是让杜若非常摸不着头脑地犯了懒。她想姑娘以前在征官渡的时候也是凶险万分,姑娘甚至都安排好人手,一旦见势不好,直接让照儿带着两个弟弟远走了。可这回一样大军在外,内防空虚,刘皇叔又不是等闲之辈,怎么就不见姑娘反应了呢?

  杜若很是困惑,强忍了几天以后还是没耐住性子,开口问蔡妩:“姑娘,你看咱们是不是要做点什么?”

  蔡妩挑挑眉:“做什么?什么也不用做。只要安安稳稳等着他们得胜还朝就是。”

  “可是……”杜若张张嘴,手指着南边许都方向,满脸迟疑,“那里留下的兵马,真的能挡住刘皇叔的兵锋吗?听说,他手下关云长和张翼德都是万夫不挡的勇悍人。”

  “那又如何?”蔡妩眼都没抬,照样舒适地待在阳光下,手按着小腹,轻轻地抚摸。

  “姑娘,杜若是说万一许都……”

  “哪有那么多万一?”蔡妩摇着头,一副笃定模样。她现在倒是平淡多了,好像脑子也清明多了,要是放到刚来邺城那会儿,不用杜若提醒,蔡妩自己就会忙前忙后张罗着“万一”之事了。

  “曹公把仲德先生和文和先生都留在了许都。玄德公若是能从这两个老爷子手里叩开许都的大门,那也只能说是天不佑曹。邺城合该被兵锋波及了。”

  杜若可没蔡妩这么好心性,当然她也不知道蔡妩到底是哪根儿神经抽住了,居然对两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小老头儿信心满满?她还想再劝,却听蔡妩已经不在状态地扯着旁边的一个绣绷子,眯起眼有些吃力地看了一会儿后跟她说:“杜若,这个肚兜绣线再用鲜艳一些的。这个……怎么我看着针脚处不太清楚?”

  杜若伸手接过绣绷,仔细端详了片刻,纳闷道:“姑娘,这个跟前阵子用的是一样的绣线,一样的针法呀。”

  蔡妩愣了愣,撑着额头揉揉眼睛,再睁开后瞧着绣品小声嘀咕:“果然是怀孕的人想多了就容易眼花。杜若呀,以后甭再跟我说南边的事了。除非刘备打到咱家门口了,不然,咱们还是该干嘛干嘛。”

  杜若眼角抽搐了下,弯着身子问蔡妩:“那……北边的事,姑娘还要听吗?”

  “听!怎么不听?奉孝他们爷俩可都在北边的,我还指着这消息掐算一下他们什么时候能回来呢。”

  杜若闻言从善如流,姿势不变跟蔡妩说:“刚才柏舟出门时候打听到前不久,鲜卑轲比能部出征乌丸,发兵五万至代郡。现下轲比能已经和曹公遥相呼应,夹击蹋顿呢。”

  蔡妩一愣,扭头看着杜若,既是不平又是困惑:“他不是跟步度根打着呢吗?他怎么可能有闲暇抽身出来?还有,照儿上次不是来信说她有喜了吗?轲比能这一丢手就跑代郡去,他后方怎么办?照儿怎么办?还有还有,轲比能他跑到代郡去,天高皇帝远,再加上他们那里看到中意女人就能抢的古怪习俗。他要是从代郡回去,拎个千娇百媚的狐狸精怎么办?”

  杜若眉角一抽,扫了眼蔡妩隆起的腹部,心里暗道:您还说呢,您这情形不是和照儿一样?咱姑爷跟轲比能部也是一个德行,丢了怀孕的妻子颠颠儿跑到前线去了!不过,狐狸精这事,有奕儿在,姑爷估计办不出来。

  可是想归想,杜若可不会真这么不过大脑地讲出来。她得柔柔地安抚住有些发急的蔡妩,轻轻开口劝慰:“姑娘,您忘了,轲比能那后院早就干净透了。后方他也交给照儿把持呢,便是他真的能带个妖里妖气的女人回去,到了照儿身前不一样讨不了好果子?”

  蔡妩心里暗暗琢磨了下杜若的话,松口气把身子放软又继续晒太阳了。

  杜若满是无语地看着懒洋洋模样的蔡妩,忽然就生出一股荒谬感:她家姑娘这次怀孕还真是脾性变化的可以,明明以前挺*想事挺*钻牛角一人,这回竟然忽然看开了一样。三十四?也不老呀,怎么她们姑娘就跟七十四一样,每天最*干的事就是搬出坐榻在院子里晒太阳玩呢?

  不过很快,杜若就没这方面疑问了。因为她发现,有晒太阳*好的孕妇不止他们姑娘一位,还有仲达先生家张夫人貌似也挺*坐在太阳底下晒晒的。杜若觉得,既然姑娘现在懒得操心,那总得找点什么让她不这么无聊。找人聊天就不错。不过找谁呢?

  蔡大家忙着著书立说,轻易不出书房。貂蝉姑娘倒是经常来,可是这阵子她人病了,正卧床休息。唐夫人也好,就是家大事忙脱不开身。曹家那几位夫人……杜若想了想,觉得除了来夫人那直爽人能是聊天的好对象,其他的,要么是锯嘴葫芦要么是七窍玲珑。他们姑娘想放松着说话,难!

  排查了一圈,杜若觉得说不定他们姑娘跟张夫人能有共同话题聊。一来,两人现在情形相似。二来……她见过张夫人,虽不算容貌出挑,但身上气质却和曾经的高翠夫人有些相似。不,不是和高翠相似,是更像……郭照。

  杜若把这话告诉蔡妩,然后不着痕迹地跟蔡妩表示:其实您可是跟张夫人好好交流交流。杜若觉得上次丁夫人跟您说和张夫人家结亲的事,好像也不是完全说笑。没准儿,她那是在试探您意思呢。

  “当然是在试探意思。丁夫人可不是在盼着我们俩家结亲呢吗?”蔡妩张口打了个哈欠,瘪瘪嘴咕哝道,“仲达先生是大公子的心腹。你们姑爷呢,又是曹公的心腹。大公子这几年功勋卓著,人望非常。可剩下的几个公子也是渐渐长大,绝非凡物。人大了,心就容易大。丁夫人这是怕他底下的弟弟们会生出什么特别的想法,给她自幼带大的孩子造成威胁,所以想把咱们家和大公子那里绑成一道呢。”

  “可姑爷跟大公子关系……不是挺好了吗?丁夫人这样做,犯得着?”杜若困惑地疑问。对于丁夫人这样的举动,她实在觉得没多大必要。

  蔡妩摇摇头口气笃定:“你们姑爷不会随便参与这种事的。他虽然看着不太着调,但心里头透亮的很。什么东西能碰,什么东西不能碰,他比咱们要明白的多。”

  杜若闻言低头不语了。、

  她还能说什么?他们家姑娘对姑爷从来都有一种莫名其妙的信心,她跟着来郭府十几年,到底也不知道姑爷好在哪里了?怎么就能把姑娘吃的死死的呢?

  “不过,杜若你说的也挺对。不论丁夫人那里想法,本身而言,张夫人也的确是个不错的女子。她教养的孩子,应该也不错才是。可惜她家孩子出世晚,要是早几年她家若得个姑娘,咱们家肯定想法子给奕儿聘过来。”

  杜若听罢立马傻眼,怔愣了好一会儿才声音飘忽地开口:“姑娘,您不是说,不插手孩子们的婚事吗?”

  “我说过吗?哦,好像说过。”蔡妩眨巴眨巴眼睛,语气迷茫地反问。问完又凝眉哀叹,“你说奕儿跟着他爹常年在军中,他能见到几个女子?”

  “这个……姑娘……其实……奕儿年纪还未加冠,不用着急的。”

  “是不用着急。可是得提前把量着呀。”蔡妩说着握握拳头,好像一下子找到了一件让她精神振奋的事情,她坐直身,眼睛亮亮地看向杜若,“杜若,你去把咱们邺城现在还云英未嫁的姑娘名单给收集一下吧,就像当年给娴儿找婆家时那样,咱们也给奕儿好好寻摸寻摸。”

  杜若看着蔡妩目瞪口呆:她怎么也想不明白,怎么开始她来劝姑娘准备后手,到现在竟然成了姑娘要挑儿媳妇了?这情况到底是怎么发生的?

  杜若脑袋发晕地咬了咬嘴唇,良久才合上眼睛,闷声闷气地应了诺,浑身僵直地飘下去办事了。留蔡妩一个在那里仰着头,一脸认真地想象自己将来儿媳妇的样子。

  蔡妩这鸡飞狗跳的“挑媳妇”事件持续了两三个月,期间杜若被逼迫地无比可怜。她把邺城几乎数得着的大家闺秀和与郭家门当户对的女孩儿都罗列了一个遍,然后跟编史书一样态度严谨地把人物品貌汇报给蔡妩。蔡妩表情认真,跟听传记故事似的支楞着耳朵。只是过后,杜若问她:“姑娘,今天的人里,你觉得哪个合适?”蔡妩立刻开口:“完了?今天就这些了?讲完了?哦,那其余的留着明天再说。”

  杜若满头黑线:敢情搞半天她家姑娘没记起这是要干嘛的呀?她把这些事全当小人书故事听了!

  杜若很惆怅,她有些担忧蔡妩肚子里这孩子听着这样的故事成长,那生出来之后,会不会跟她现在爹妈一样不靠谱?

  好在蔡妩这不靠谱没持续多久,就到了年关了。年关前,北边曹操捷报来邺城:言居庸关往北至柳城之地已全部收复。蹋顿现在被逼的退居一隅,败势已定。轲比能和蔡威部汇集到了柳城,三拨人马也算初次会盟。只是美中不足,蔡威这次只派了使者文进前来,本人却不知因何没有出面。

  南边的许都同样也没什么告急的事。除了曹仁跟关羽之间的对峙有些棘手:两拨人马现在依旧处于“你过不来,我过不去”的僵持状态,兵来将往了三个月,谁也不让谁。眼看着年都要过了,南阳,还在刘备手里呢!

  张绣都快憋屈死了,眼瞪着如今被占的自己地盘,忍了又忍,到底没忍住,还是往许都贾诩处写信求援了。

  贾文和老爷子倒是不含糊。拿到信后,什么推迟也没做,直接回信告诉张绣:“将军稍安勿躁。年前刘备军必败兵回师。将军安坐,静待时机即可。”

  张绣接到回信,看完以后脑门一阵阵地发晕:文和公,你又在故弄什么玄虚?好歹咱们以前一块儿处过事,你就不能老老实实告诉我你有啥打算吗?你说刘备会退兵,让我安心坐着等,那你也得给我一个能安心坐等的理由啊!现在刘备他就在我地盘上晃悠呢,我怎么安心坐着?我安心的下来吗我?

  张绣很郁闷,很憋屈,很不满贾诩作为。就在他不死心,打算继续向贾诩盘问他到底要弄什么猫腻的时候,前线忽然接到细作消息:刘备营里那个让他们吃了不少苦头的徐庶,辞官了!不止辞官了,他还往北走,去许都了!

  张绣听到这消息直接就傻眼了:文和先生……说的退敌之机不会就是这个吧?釜底抽薪?还是挑拨离间?他怎么谋划到把人从南阳拐骗到许都的呢?嗯,不过不管他怎么谋划,总归这是一件好事。他该在心里庆祝一番,然后赶紧带兵跟曹仁回合出征收复失地去。

  张绣倒是不知道,其实他猜到的贾诩之“拐骗”还真不能算谬论。因为徐庶到许都去,确实是跟被拐被逼差不多:他老娘被曹丕派人从老家颍川请到许都去了。他要是再不开眼地留在刘备那里跟曹操对着干,那代价可就不是他一个人身死则已,而是会连累无辜慈母,再受波及。

  徐庶是个孝子,他办不出眼横心狠,放着老娘待在许都不闻不问的事。所以元直先生在得到许都故意递出的家书线报后,当机立断决定:跟刘备辞行,回许都孝敬母亲。

  徐庶苦衷在身,刘备自然干不出强自留人的事。刘备是个人物,就算心里头不舍得不乐意很可惜,却照旧没说一句让徐庶为难的话。就像当初送走赵云一般。刘备明知道这个人走了以后就有可能再也不会回来,也还是风度体面地给徐庶践行送别了。

  临别在即,徐庶心里自然也挺不是滋味。坦白讲,他觉得自己是愧对刘备知遇之恩,厚待之德的。他这一走,刘备帐下谋臣就只剩下长于内政却不善兵事变通之道的简雍一个。相对于许都,刘备之实力本就薄弱,再加上帐下无人,可能他前脚离开,后脚刘备就能败北归西呢!

  徐庶愧疚难安,在脑子里琢磨一整圈以后,终于在临走前跟刘备说:“玄德公,日子庶在游历求学时曾结识两位大贤。皆有经天纬地之才,经世治国之心。”

  刘备眼睛一亮:“却不知元直所言何人。”

  “卧龙诸葛亮,凤雏庞统。此二人中,得一人相助……”徐庶眨眨眼,缓缓开口,补上了最后一句,“公……可安天下。”

  刘备身子一怔,随即朗声大笑,拍拍徐庶肩膀后,长揖一礼,说道:“元直荐贤之恩,刘备没齿难忘。”

  徐庶一愣,赶紧侧身避过刘备这一礼,手足无措地扶起刘备,坦言道:“诸葛孔明现在隐居荆州,不难寻找。只是……庞士元自那年前往江东自荐后,便再不见踪影。几年来杳无音讯,不知是否还在人间了。玄德公若是寻人,恐怕得费一番功夫。”

  刘备领情地笑了笑,亲自把徐庶扶上马,好好地道了珍重后,才目送徐庶渐渐离开。回身后,在脑子里不断回响着徐庶刚才的话细细思量,嘴里也自然而然地小声嘀咕:“卧龙……凤雏……诸葛孔明……庞士元……”

  不知道他这念叨会不会有啥效果,反正在庞统这里,刘备的咕哝是一点没反应道他身上。他既没有打喷嚏,也没有着凉受风寒。

  他这会儿正大摇大摆的坐在柳城曹军中军帐里,跟曹操和轲比能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