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妻妾成群I-第6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史可法心中沉吟道:“淮安军竟然能派出二十万军队?这绝不可能,除非是集合了其他地方的军队,莫非皇上真的想一句歼灭扬州与金陵?”

洪承畴连忙驾马走到王承恩身前,捂住王承恩的嘴,喝道:“王公公胡说什么?”说着压低声音在王承恩耳边说了些什么,由于声音极小,史可法与陈大寒无法听到。

王承恩听完洪承畴的话,冷哼一声,道:“看来洪大人是在京城的朝堂帮等坐久了,如今再坐马背有点不习惯了吧!”随即对身后的将士道:“众将士听令,立刻前进,不得休息,违令者斩!”

洪承畴连忙挥手,对将士道:“原地休息,本帅才是此次征讨大元帅!”

王承恩冷哼一声,从怀中逃出一个物件,对洪承畴道:“洪大人似乎忘记了皇上圣旨的内容了?皇上圣旨上明确说明,由我王承恩做监军,可便宜行事!洪大人似乎还未明白这便宜行事是怎么回事吧?”

洪承畴满脸怒火,瞪了一眼王承恩,随即长叹一声,消了消火,对王承恩道:“王公公,刚才老夫多有冒犯,不过这行军打仗不是儿戏,若是这树林中真的设伏了,老夫岂不是将将士的性命哪去送死么?”

王承恩看着洪承畴,良久后,也长叹一声,道:“这样吧,洪大人,你派遣一个轻骑兵进去树林跑一圈,如果他安全回来了,我们就立刻进军扬州,若是他回不来了,那么一切就听从洪大人的吩咐!”

树林中的史可法与陈大寒闻言,心中大惊,不想这王承恩还有此招,陈大寒耐不住性子,对史可法道:“如此不如此刻便动手,反正那将领与王太监已经在我们眼皮底下了!”

史可法连忙按住陈大寒道:“你方才也听到了,敌军有二十万大军,此刻还未完全进入我们的包围圈,若是有纰漏,可能会有后患!”

陈大寒道:“若是让他们骑兵进来树林,岂不是很快发现我?”

史可法略一沉吟,随即命弓箭手准备,只要敌军的骑兵一进入树林立即射杀。

陈大寒在一旁道:“如果骑兵不回,敌军难免也会起疑!”

史可法拍了拍陈大寒的肩膀道:“剩下的就有劳大寒你了!”

陈大寒闻言心下一凛,诧异地看着史可法……

洪承畴闻王承恩之言,先是一愣,心道:“若是树林中真的设伏,岂不是打草惊蛇?”沉吟良久,心道:“皇上真是糊涂,怎么派了一个不懂军事的王承恩来监军,皇上,你是不信我洪承畴啊!”随即叹道:“也罢!就按照王公公说的办吧!”

洪承畴说着令一个骑兵向树林进发,洪承畴从看着那骑兵进入树林,随即消失在树林中,顿时树林中一片鸟飞出树林,洪承畴竖起耳朵听着马蹄之声,渐渐远去。

王承恩也在一旁竖着耳朵倾听,不是对洪承畴笑道:“怎么样?洪大人,咱家这个办法不错吧,你看这马蹄之声没有间断过,就应该知道这树林之中,绝对不会有埋伏了吧?”

洪承畴竖耳听着,虽然马蹄声越来越小,但是的确没有间断过,连忙对王承恩道:“还是等骑兵回来再下定论!”

王承恩看着洪承畴,冷冷一笑,正为自己的主意洋洋自得,随即听着马蹄之声越来越近,那骑兵顷刻间从树林中冲了出来,在洪承畴与王承恩前方勒住了缰绳,拱手道:“元帅,王公公,树林中一切安好,并无异样!”

王承恩闻言哈哈大笑,转头对洪承畴道:“怎么样?洪大人,如此可以进军了吧?”

洪承畴略一沉吟,随即向王承恩拱手道:“如此就依王公公所言!”随即转身对众将士喝道:“立刻全线进军扬州!”

洪承畴一声令下,浩浩荡荡的大军立刻开拔向树林间的小道进发。

洪承畴心中总觉得有些不安,一路之上不断地看着两边的树林,王承恩在一旁看在眼里,笑道:“洪大人未免多虑了!”

洪承畴淡淡地道:“但愿是老夫多虑了!”

第三篇 火器时代,烽火连天 159章 沐刃辞世,淮安战事四

洪承畴话刚说完,就见远处地上有一只箭,心下一凛,连忙勒住缰绳,道:“传刚才那探马士兵!”

王承恩也勒住了缰绳,奇道:“我说洪大人,您又怎么了?”

洪承畴指着前方地方的箭,道:“难道王公公没看见前方地面有一只箭么?”

王承恩笑道:“这有什么好奇怪的,这里大片树林,定是有不少鸟兽,平时百姓前来狩猎留下一只箭有什么稀奇?”

洪承畴冷笑一声,道:“恐怕没这么简单!”随即又大喝道:“刚才的探马士兵呢?怎么还不见来!”

这时身后跑来一个士兵,禀告道:“大帅,刚才那人已经不知去向!”

洪承畴闻言大惊失色,立刻喝道:“令全军全线后退!”

王承恩在一旁奇道:“洪大人,这又是怎么了?”

洪承畴冷哼一声,道:“到了此刻,王公公还问老夫怎么了?”

却在这时,树林中杀声四起,顿时千万只箭齐齐射出,王承恩见状,吓得从马上摔了下来,连忙爬起身,勒住洪承畴的缰绳道:“这么说,我们真的遇伏了?”

洪承畴冷哼一声,并不理会王承恩,连忙调转马头,向后方驰去。

却听一个将士叫道:“大帅,后方已经被敌军断去后路了。

洪承畴面色一变,随即对众将士吼道:“众将士听令,立刻火速强渡大运河!”

洪承畴一声令下,众将士立刻向西南的大运河涌去,而这时的扬州军杀声四起,弓箭手与连弩手齐齐射击,顿时淮安军被普天盖的箭羽所笼罩,马鸣之声与人的惨叫之声,不绝于耳。一阵强射之下,顿时淮安军兵士竟死伤数万人。

淮安军方面的盾兵立刻将盾高高举起,阻挡弓弩的射击,而其他步兵则纷纷向这些盾兵的盾下躲去,慌乱之中,不少人摔倒还未来得及爬起,就被后面的士兵活活地给踩死了,就活活被士兵踩死的人也计有万余人。

而扬州军史可法与陈大寒,已经断去了淮安军的后路,史可法立刻令陈大寒率一众骑兵直接进入敌军阵营厮杀。

陈大寒得令后,率着骑兵直接冲入敌军阵营,淮安军后方大多都是粮草辎重,可防御的兵士实在少之又少。

陈大寒一路杀的痛快,不断地痛叫道:“老子好久没有赤膊上阵了,真他娘的痛快!”

很快陈大寒的骑兵队,已经将淮安军的粮草辎重部队杀的与淮安军前方的主力部队断开了,而后面扬州军的部队,立刻涌上将这些粮草辎重能运走的全部运走,不能运走的全部就地烧毁。

洪承畴此时已经到了大运河畔,看着后方火光一片,大喝道:“吴三桂,立刻前去抢夺粮草!“

这时洪承畴身后跃出一个年轻将领,目如星月,炯炯有神,正是吴三桂,骑着一匹彪悍白马走到洪承畴身旁,立刻向洪承畴拱手道:“末将得令!”说着立刻率着一众骑兵向后方涌去。

陈大寒一路之上杀的正是过瘾,这时只见敌军之中冲出一个白马将军,手持长戟,正向自己这里冲杀而来。

陈大寒见此人杀气腾腾,心下不禁一凛,暗道:“好一个后生将军!”说着手持长矛,迎了上去。

顿时两军的两个骑兵队杀到了一起,吴三桂大喝一声道:“别管这些骑兵,抢夺粮草要紧!”

陈大寒冷笑一声,道:“说夺便夺么?先问问陈爷爷手中的长矛答应不答应。”说着挥舞着长矛,策马向吴三桂冲去。

吴三桂见一个彪悍大将火速向自己冲来,只觉得来人面熟,却又不认识,不禁一阵奇怪,连忙手持长戟,策马而进。

陈大寒与吴三桂两人对持,眼见双方两匹马将要相碰,陈大寒立刻一记长矛急刺过去,吴三桂一个晃身闪过,随即一记长戟横扫,陈大寒立刻伏身躲过。

两人第一个回合谁也没占到便宜,随即双双勒住缰绳,策马而回,再度拼杀,陈大寒的矛法却无章法,全凭勇夫之勇一味拼杀,而吴三桂也看出来陈大寒的弱点,只是一味的躲闪,不与陈大寒正面交锋。

陈大寒性子较急,眼见吴三桂只是一味躲闪,却不与自己拼杀,立刻持着长矛追击吴三桂。

吴三桂则一路地躲闪,随即途中在刺杀扬州军的骑兵,一路向后方粮草处而去。

陈大寒则一路追赶,死死咬住吴三桂不放松。

而另外一方面,洪承畴一面令将士强渡大运河,一面抵抗着扬州军的进攻,王承恩则早已躲的不知道去向。

洪承畴眼见天色微亮,而渡河的将士寥寥无几,知道再拖下去,对己方不利,连忙喝道:“停止渡河,突围强退!”

说着洪承畴立刻调转马头,只见后方敌军汹涌,眼见己方大势已去,不可扭转,如果直接从后方突围,必定不成,如此只有从北方树林突围。

想到这里,洪承畴立刻率着众兵士向北方树林中冲去,刚进树林,就听见一声声惨叫,普天盖地的箭羽向这里飞来,洪承畴连忙跳下马来,躲在马后,顷刻间洪承畴的马匹已经射成了马蜂窝,惨叫都未来得及,就已经倒在了地上。

洪承畴这才命令己方的弓箭手也开始射击,其他的骑兵强行冲杀突围,犹如扬州军的主力全部调到了后方,这里只有几千弓箭手,很快就被淮安军的骑兵给冲散了。

而另外一方,陈大寒一路追杀着吴三桂,吴三桂仍是躲着不对敌,眼见陈大寒的兴奋劲已经过去,开始显得有点疲累,吴三桂这才调转马头,一路回杀过来。

吴三桂一记长戟直刺陈大寒的马腹,陈大寒见状一惊,想要阻止却已经来不及,心念一动,随即一记长矛直刺吴三桂未果,未及多想,立刻调转毛头,直刺吴三桂的马腹,双方战马长鸣一声,皆倒地不起。

陈大寒连忙一个跃身站起,抽出腰间长刀,立刻涌上前去,向吴三桂的头颈处砍去,吴三桂的腿恰好被倒地的马匹给压住,一时站立不起来,连忙伸手用长戟挡住陈大寒的长刀,随即用力一蹬马身,马身下的腿立刻抽了出来,就地一个打滚向后,随即抽出腰间的长刀。

史可法见北方的防御空虚,洪承畴已经打破的合围之势,突围而出,连忙亲自率领五千骑兵追赶而至。

史可法率领的五千骑兵皆是骑射手,人人配有弓弩,一旦进入射程,史可法就令众人立刻射击。

洪承畴军处,后方跑的慢的士兵一律被弓弩射杀,有些士兵中箭处并不是十分严重,但是动作慢了,落下来后,皆被史可法的扬州军活活用马蹄踩死,顿时脑浆四溢,肥肠满地,血腥之气四处满溢。

洪承畴一边策马逃窜,一边回首看来,只见史可法紧追不舍,洪承畴定睛一看,见是史可法,连忙回首喝道:“史大人,不想你朝廷重臣,竟沦落为沐临风这个叛臣贼子的走狗!”

史可法冷哼一声,却不答话,只是一路的追赶。

另一方的陈大寒与吴三桂战的正欢,陈大寒冷哼一声,道:“你们主帅都已经弃兵逃走,你小子还在这死撑什么?”

吴三桂也不答话,一刀向陈大寒的脖颈处直劈过来,陈大寒连忙伸刀挡住,喝道:“老子见你小子算是一条好汉,不如降了我扬州,我想沐帅保举你做一个将军,他日定将功成名就!”

吴三桂这才定睛看着陈大寒,冷哼一声,道:“原来是你小子,方才那探马就是你假扮的吧?”

陈大寒与吴三桂的刀相持不下,陈大寒大笑一声,道:“小子好眼力,还是被你认出了!”

原来方才史可法与陈大寒听闻王承恩的方法,皆是吓了一跳,史可法随即令弓箭手做好准备,只要敌军探马一进入树林立刻射杀。

史可法随即也命令陈大寒追上探马,跃上马背,将那探马的衣物剥下,随即换到自己的身上。

这时由于扬州军的大部分军队都是原明军的降军,着装与淮安军也是差不多,唯一不同的就是扬州军的头盔上全部加上了记号。

但是陈大寒并没有穿将士服装,所以还是换上了探马的衣物,策马在树林里佯装跑了一圈,随后回去洪承畴处,谎报树林中没有异样。

此刻陈大寒虽仍是穿着将士甲胄,但是已经很难分辨是不是刚才那报告军情之人,不详吴三桂眼睛如此之毒,竟能认出他来。

吴三桂冷哼一声,一个跃身向后,随即砍杀一个扬州骑兵,一跃上马,随即想陈大寒喝道:“山水有相逢,你我后会有期!”说着策马而去。

陈大寒连忙命中将士再次收拾残局,随即率领着一千余的骑兵,追击吴三桂而去。

而树林之中的淮安军虽说还有数万人,但是见主帅已经逃走,顿时军心大乱,一时不该如何是好,而扬州军的兵士则是越战越勇,杀气四起,一时无法阻挡,战场中的淮安军竟一个一个扔下兵器,束手就擒,纷纷投降。

洪承畴率着逃出的几万余众,一路慌乱逃窜,慌乱之中不断地损失人马,眼见一支二十万人的军队,却被史可法率领的五万军队打的落花流水,溃不成军,至洪承畴逃出重围后,只剩下四五万人马。

洪承畴见大势已去,也不恋战,一路只管向淮安逃去,史可法一路追杀,也不强行追击,只是边追边杀,史可法知道自己只有五千骑兵,若是将洪承畴惹急了,对方怎么说还有四五万人马,那是吃亏的还是自己。

史可法见洪承畴率军逃远后,连忙令骑兵停住不追,立刻撤退回去。

而另一方面,陈大寒率着千余众骑兵一路追赶吴三桂,吴三桂率着百十个骑兵,一路向北方逃窜。

陈大寒一路穷追不舍,吴三桂回头笑道:“你小子还蛮有耐力的?莫非你想去淮安坐坐?”

陈大寒喝道:“今日你我战的正欢,老子一时还舍不得放你呢!”

吴三桂与陈大寒一路上,一个跑,一个追,不时两人又出言挑衅,吴三桂只是一味的跑,也不受陈大寒刺激,不时陈大寒追上吴三桂,吴三桂便与陈大寒大战十几个回合,随即又策马逃窜,如此来回,直至跑到了淮安境内。

吴三桂率着逃跑的百十人,已经剩下区区几人,其他皆在途中被陈大寒的骑兵所击杀,所吴三桂剩下侥幸不死的骑兵也是伤痕累累,苟延残喘而已。

陈大寒一路追杀吴三桂,直至吴三桂身边的骑兵全部被击杀后,只留有吴三桂一人后,陈大寒笑道:“这个仁兄,老子看你骁勇非常,一心想招揽你,你莫要敬酒不吃吃罚酒!”

吴三桂冷笑一声,道:“我吴家世代乃是大明臣子,岂能反明投贼,你莫要小看了吴某!”

吴三桂的这句话,若是被沐临风听到,定是要笑掉沐临风的大牙,按照历史发展,吴三桂此刻还是徐州军统,他日成为山海关守军,放清兵入关的不正是吴三桂,而此刻的吴三桂却说出如此忠义的话来。

第三篇 火器时代,烽火连天 160章 沐刃辞世,淮安战事五

此时的沐临风已经到了淮安境内,沐临风心道:“此刻史可法应该已经与淮安军正面交锋了,不知道史可法与陈大寒处的战事如何?”

想着这里沐临风让士兵们做了短暂的休息,立刻开始布置,准备开始攻城的事宜,随即进军淮安城,以前士兵到淮安城下之时,淮安城楼的士兵还没完全觉醒。

待沐临风布好阵法后,随即将二十顶小钢炮齐齐对着淮安城楼,连开了数炮,城楼上守军这才反应过来,慌乱中敲起响锣。

淮安城中守军并不多,只有数万人,众人见城外沐临风处只有千余人,而且远处没有援兵,立刻大开城门,向外冲了出来,沐临风料定这守城的人定是白痴,或者就是原淮安总兵没有料到沐临风会来偷袭淮安,所以留下的守军并不是什么能干之人。

显然这帮淮安军根本没有见识过沐临风火器的厉害,当淮安军冲出城门之时,一切的战事就已经在沐临风的意料之中了,眼见着敌军一个接着一个倒在自己火枪的枪杆下,沐临风知道拿下淮安已经就在眼前了。

这一万余众的淮安军,见沐临风的数数一千余人手中的火枪竟然如此厉害,眨眼见己方的一万人马已经损失大半,只有寥寥两三千人逃了回城,沐临风立刻率着一千余火枪手,直接进军到城下,随即对着城楼上的士兵射击,只要有弹出头的,直接击毙,随即用钢炮对着城门狂轰两声,大门应声而到。

沐临风看了一眼手表,攻下淮安城只不过用了半小时不到,竟然顺利的让人吃惊,随即一千余火枪手顺利进入淮安城内,淮安军方面开始还有点顽抗,但是在火枪的射击之下,剩下的不足两千人,纷纷弃械投降了。

拿下淮安城后,沐临风立刻开始布防,将二十顶火炮全部拆除了,尽数装到城墙之上,东南西北四道城楼上各按放五顶,让火炮手随时待命,火枪手严加巡防。

沐临风安排完了布防之后,又将降军暂时关押在淮安大劳,对众降军道:“各位少安毋躁,待沐某守住淮安后,定会放了众位,到时诸位要去要留,悉听尊便!”

随即沐临风有下令开始追捕淮安各级官员,淮安城内不少官员听说是沐临风攻下了淮安,纷纷脱去官府跪在大街上想沐临风请降,还有部分官员听说是沐临风来了,纷纷收拾好行囊由北城逃出。

沐临风见受降的官员,纷纷都是身着千层底,身材干瘦的清吏,而那些一听说沐临风的名字就汪峰而逃的大多数都是贪官污吏。

沐临风忙一一将这些受降的官吏扶起,道:“众位,沐临风在此想各位宣誓,绝对不会动百姓一针一线,各位官吏治理淮安有方,还望众位与临风一道,将淮安治理的更好!”

百姓知道是沐临风攻进了淮安,纷纷上街来欢迎,竟有人放着鞭炮一路敲打着锣鼓而来。

这些官吏与百姓自然是听说了沐临风在扬州的事迹,沐临风进入扬州第二日就斩杀了两百个违纪乱民的士兵,随后又推出一系列的推恩政策,分田到户,人人有田种,说实话这些百姓虽然表面上不敢如何,但是心底都在暗暗地期盼沐临风早些来淮安。

如今确认沐临风真的来淮安了,而且淮安已经在沐临风的统治之下了,如何不开心,如何不欢舞,平时压抑的心情,在此刻全部爆发了出来。

不少淮安当地的官员,竟自发组织起来,帮助沐临风治理治安,让百姓们赶紧回家,战事还未结束。

沐临风站在城楼上,向众人道:“众位乡亲父老,此刻都请回家,待战事结束,临风自然会按照扬州的方案,让乡亲们都有田种,不过此刻还是战事吃紧,所以乡亲们务必帮忙,不要添乱!”

淮安众百姓听沐临风如此说,这才慢慢地散去,淮安城总算是平静了下来,仿佛之前的翻天覆地,压根就没有发生过一样,又恢复了以往的平静,但是谁都知道这只是此刻淮安的表面现象,人人心里都有一颗忐忑而又兴奋的心。

百姓们的心情自不用说了,而那些地主乡绅此刻便如炕头的蚂蚁一般,百般不是滋味,若不是家业在淮安,这帮人恐怕早就一哄而散了,然而那些想要逃跑的此刻已经也跑不了了,沐临风已经下令全城开始禁严,任何人已经不能出城。

这些乡绅地主们自然知道扬州那些地主的下场,祖上世世代代留下来的土地转眼间就不再是自己家的了,而成为那些平时为自己家打工的贱民们的私有财产,而自己的优势一向就是因为家里田产颇多,可以坐享其成,不用自己下田耕作,如果沐临风真的想将自己这些祖上传下来的田分给那些贱民,自己这下半辈子,该怎么活?

不管怎么说,淮安虽然每种人都各怀鬼胎,想法不一,表面上却是风平浪静的。

而此时的洪承畴一路北逃,到了淮安境内这才知道身后早已经没有了追兵,连忙让军队停下修整,随即令人清点了人数后,这才知道自己带出的二十万大军,此刻活着回来的却只有寥寥六万多人马,而这六万多人马当中还有将近一万人的伤残,如此的狼狈。

洪承畴恨恨地道:“此仇老夫定要报!”随即问身边的将士道:“有人见王公公与吴将军了么?”

其中一个手下道:“小人见王公公被扬州军的人搙了去,吴三桂吴将军则好像还在大运河岸边抢夺粮草,此刻应该还在那里奋战!”

洪承畴长叹一声,仰天道:“不想我洪承畴竟落的个如斯田地!老夫如何向皇上交代呀!”

洪承畴身边的将士纷纷道:“这不怪大帅,都是那王承恩一意孤行,我等愿齐上奏折向皇上禀明此事。”

洪承畴叹道:“禀明了又能如何,败军之将已成定局!况且皇上如此信任王承恩,恐怕并不是我等能参的……”

正在这时,突听一人道:“吴将军回来了!”

洪承畴举首远眺,只见远处一道人影正骑着马向这里奔来,洪承畴连忙道:“快上前去迎吴将军!”

洪承畴话刚说话,就见吴三桂身后又出现一道身影,正追着吴三桂,紧紧咬着,毫不放松,那人身后还有数百骑兵。

洪承畴见状,立刻道:“快派一千骑兵前去救援吴将军!”

洪承畴的副将立刻亲领着以前骑兵向吴三桂处进发。

而此时的吴三桂早已经精疲力竭,满脸尘土,头发松散。

追在吴三桂身后的陈大寒,虽然也是满面尘土,甲胄松弛,却似乎精神异常,一边策马,一边叫唤着:“吴将军,此刻你后悔还来得及,沐帅是一个爱才之人,你如此大才,沐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