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战隋-第12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何解?”李安期毫不犹豫地追问道。

“西京和东都绝无携手之可能。”李风云的语气不容置疑。

李百药和李安期当即从这句话中解读出了很多东西;有些是他们已经猜测到的;有些却给了他们新的猜想。

如果东都的保守势力发动兵变;从整个中土政局来说;所有反对圣主和改革的保守势力都有联合的可能;毕竟相比较而言;改革对保守势力的伤害太大了;在推翻改革这个共同目标下;即便是对立的政治势力亦有可能暂时搁置矛盾;携手抗敌。

在此背景下;东都和西京联手;中原和关中结盟;是可以预见的;这也是李百药和李安期不敢做出选择的原因所在。而李百药和李安期的想法代表了绝大多数山东人的想法;甚至;可能有相当一部分山东人看好保守势力;因为山东人即便为了政治需要不得不支持圣主;但大多数贵族尤其豪门世家其实同样不赞成改革;只不过他们把这种真实想法埋藏在心里不敢表露出来而已。既然贵族们都反对改革;那么这场以推翻圣主、推翻改革为目标的军事政变;基本上就算人心所向了;既然人心所向了;那保守势力的胜算当然就大了。

然而;李风云否决了关中保守势力支持兵变的可能。为什么关中保守势力不支持兵变?显然是为了帮助齐王杨喃夺取皇统。

关键时刻;关中保守势力的态度;直接决定了圣主的命运;决定了中土的命运;所以关中保守势力必定会以此为要挟;迫使圣主和改革派在皇统一事上做出重大让步。只要杨喃坐上了储君位置;入主东宫;拿到了皇统继承权;那么假以时日;待杨喃继承大统坐上了皇帝宝座后;保守势力就能控制朝政;推翻改革易如反掌。而做为辅弼功臣的关中保守势力;不但在未来会获得巨额回报;即便是在这场兵变之后;亦会获得惊人利益。

既能给政治对手以致命一击;又能踩着对手的尸体谋取到丰厚利益;如此好事;关中保守势力焉能不做?

反之;若关中保守势力支持兵变;并以这种支持来换取齐王杨喃在皇统上的胜利;他们不但要面对圣主这位强大对手;在战场上付出惊人的代价;还要承受兵变失败所带来的恐怖后果。另外;就算兵变胜利了;齐王杨喃登上了皇帝宝座;但关中保守势力绝无可能控制朝政;相反;做为兵变的主要谋划者和执行者;河洛保守势力将在新的权力和财富的分配中赢得最大一块“蛋糕”;而这显然是关中保守势力所不能接受的;费了好大力气却为对手做了嫁衣;如此亏本的事当然不能做。

李风云的意思很明显;他希望河北人在关键时刻支持圣主;以谋取尽可能多的政治利益;而以李百药在山东儒林的超然地位和赵郡李氏在山东贵族集团中的巨大影响力;只要他们能在关键时刻把这一想法透露出来;那么河北人必然会做出明智的选择。

不过李氏父子却有更多的猜测;难道李风云看好齐王杨喃?这显然与他之前的说法相矛盾;之前李风云说;因为齐王杨喃和支持他的政治势力反对改革;所以齐王杨喃绝无可能赢得皇统。既然如此;李风云希望河北人支持圣主的目的是什么?要知道河北人一旦在兵变中支持圣主;摧毁河洛保守势力;与关陇人之间的仇怨也就更深了;双方之间的冲突也会愈发激烈;就算圣主有心“重赏”河北人;也会遭到关陇人的百般阻挠。

“将军莫非以为齐王可凭此机会入主东宫?”李安期问道;旋即;他又产生了更多遐想;“难道;明年东都的兵变;暗中推动者;还有关中人的身影?抑或;这本身就是关中人布下的一个局;到了关键时刻;齐王便可率军平叛;建下盖世功勋?”

“就算齐王利用这个机会建下了盖世功勋;也不可能入主东宫。”李风云摇手道;“很简单的事;东都兵变;导致二次东征失败;而二次东征失败;再加上内部的叛乱;等于让圣主和中枢在政治上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失败;如此沉重打击;圣主和中枢的权威固然是丧失殆尽;而更严重的则是南北关系的加速恶化。可以预见;从那一刻开始;东都便陷入了内忧外患之中;圣主和中枢腹背受敌;卫府军不得不两线作战;全部国力都用在了国内外战场上;改革就此停滞。如此严峻局面下;圣主和中枢如果向关中保守势力让步;向齐王杨喃妥协;就等于给自己在政治上树立了一个强劲对手;给已经停滞的改革带来灭顶之灾。”

李风云摇摇头;冷笑道;“对齐王来说;若国内外局势一片大好;改革大踏步推进;东都保守势力遭到沉重打击一蹶不振;然后他再在政治立场上做出改变;反而还有一线赢得皇统的希望;可惜;他时运不济;国内外局势以空前速度恶化;改革停滞甚至倒退;保守势力乘机向改革派发动反击;对立双方大打出手;齐王与圣主之间的矛盾也日益激化;结果皇统距离他越来越远;以致于遥不可及了。”

“某之所以告诉你们这一机密;主要是担心河北人在关键时刻不但隔岸观火;冷眼旁观;还火中取栗;从中牟利;如此卑鄙做法;必会激怒圣主;一旦其愤怒之下;狠狠打击崔氏和李氏;调集重兵围剿河北各路义军;则河北人必遭重创;这对某渡河北上;据河北而发展非常不利。”

李风云不再隐瞒;直言不讳;“你们既然从河北千里迢迢而来;肯定带有目的;但目前国内外局势并没有恶化到十分严重的地步;某能给你们创造的利益极其有限;相反;某反倒需要你们的帮助;然而赵郡李氏在这块地盘上影响力有限;真正能给予某帮助的是崔氏;因此某现在只希望在彼此之间建立一定程度的信任;为后期某进入河北后;双方深入合作打下基础。”李风云望着李百药父子;言辞恳切;“某非常需要你们;所以某不希望你们因东都兵变的连累而受到打击;甚至被贬黜边陲。”

李百药父子频频点头。他们在心里已经认定了李风云这位血脉至亲;不仅是因为相貌、感觉等客观原因;还有李风云一而再再而三的向他们透露了许多机密的原因;如果没有特殊关系;李风云这位贼帅绝不会如此坦诚。

“你与崔氏何时建立的默契?”李安期好奇地问道;“是通过彭城的崔德本;还是兰陵萧氏?”

“某在白马越狱时;曾得到崔家十二娘子的帮助。”李风云不动声色地说道。

李百药、李安期惊讶不已;李安期甚至举手向天指了几下;“是从天上贬黜下来的那位?”

李风云点了点头。

李百药父子面面相觑;对李风云的手段愈发吃惊。崔家十二娘子在东都是个特殊的存在;在博陵崔氏也有一定的话语权;李风云竟然通过此等人物与崔氏建立了某种默契;如果没有超绝手段;那是绝无可能。

李风云到底用什么打动了崔家十二娘子?当然;这个问题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既然崔氏都愿意与李风云建立某种程度的默契;那么赵郡李氏当然要紧随其后;亦步亦趋了。

“某马上回河北。”李百药说道;“某把大郎留在鲁郡;与你保持联系。

李风云微微点头;犹豫了片刻;欲言又止。李百药当即说道;“都是自家人;有什么不能说的?某现在虽然能力有限;但只要力所能及;就一定帮你。

李风云笑了起来;这次倒没有坚持说自己不是李氏血脉了。他费了这么大的劲;透露了许多机密;还不就是为了赢得李百药父子更多的信任;如今李百药终于说出“自家人”三个字;说明他对李风云的信任度已经很高了。

“若是有可能的话;你设法与崔家十二娘子见上一面。”李风云说道。

李百药当即摇头;“她在东都;而某不能随意进入东都;实际上就算某到了东都;也根本见不到她。”

“她去了辽东战场。”李风云冲着李百药摇摇手;示意他不要急于否决;“她潜行而去;必然潜行而回;十有**要在博陵滞留一段时间;以制造一个她整个夏天都在博陵的假象;所以你只要赶去博陵;就必然能见到她。”

李百药父子在刚刚过去的短短时间内感受到了很多次惊讶;但绝没有此次惊讶的程度深。崔家十二娘子竟然秘密赶去了辽东战场?她为何而去?更重要的是;如此机密;李风云怎么知道?两人之间天差地别;有所交集就已经不可思议了;竟然还有如此不可思议的交往;这太匪夷所思了;难道崔家十二娘子早就知道了李风云的真实身份?舍此以外;似乎也没有其他合理解释了。

“既然如此;某就去一趟博陵。”李百药很快平静下来;笑道;“有甚口讯?”

“请你告诉她;某要南下徐州。”李风云郑重其事地说道;“今夏某的风头太盛;东都必然下旨围剿;入冬前后;某要南下徐州与围剿官军激战;这必然会危害到崔德本以及崔氏在徐州的利益;所以必须提前告之;让崔氏做好应对;以免破坏了崔氏在徐州的布局。”

李百药一口答应了。

“还有一件事也需要你帮忙。”李风云继续说道;“这件事很重要;关系到联盟未来的发展。”

李风云随即把自己明年春天的谋划详细说了出来。联盟若要发展;前提是不能一直被官军包围在蒙山这块弹丸之地;为此;他打算联合鲁东各路义军;实施南北夹击之策;彻底击败围剿官军;逆转齐鲁战局。但是;鲁东各路义军现在一盘散沙;急需一个强势人物出面扛大旗;组建联盟;而最合适的人选就是王薄。

“王薄现避难于河北豆子岗;也急于返回齐鲁;但他的力量不够;需要河北义军给予有力支援。”李风云终于说到了重点;“所以;某需要一个德高望重的人物游说河北豪帅;让他们帮助王薄渡河南下;杀回齐鲁。”

李百药在河北就是一个德高望重的人物;但他的政治身份太过敏感;不合适到处走动;另外他现在是泗水鹰扬府的步兵校尉;正常情况下也不允许离开鹰扬府;一旦被人发现其与叛贼有来往;那后果就严重了。

李百药的脑海中当即掠过几个熟悉的人影;但一时间也拿不定主意;不知道谁最合适;于是问了一句;“你可有合适人选?”

“河间刘炫。”

李百药笑了起来;他最先想到的也是这位山东鸿儒;与父亲李德林几乎是同一时代的经文学大师;门生子弟遍布河北。现在河北各路义军里就有不少人是刘炫的学生;如果由这位鸿儒出面游说;必然事半功倍;马到成功。



第两百七十九章不谋而合

北上寻找王薄的秘使回来了;随同这位秘使回来的还有王薄的一位亲信部下;此人给李风云带来了详尽的口讯。

李风云希望借助王薄的帮助摧毁官军对蒙山的四面围剿;而王薄则急于返回齐鲁;毕竟他的根基在齐鲁;现在齐鲁义旗遍地;以他在齐鲁义军队伍中的声望;即便不能纵横齐鲁;做个称霸一方的豪雄还是绰绰有余;这比在河北寄人篱下看人脸色艰难度日好多了。

鲁东北地区的孟让等义军首领因为被张须陀打得焦头烂额;也想联合建盟;只是一则缺少德高望重、领袖群雄的“大旗式”人物;二则张须陀攻击犀利;步步进逼;压迫得他们喘不过气来;根本不给他们联合的时间和空间;所以王薄虽然急切想重返齐鲁;而孟让等鲁东北义军首领也非常想让王薄回来;但双方因为实力不济;迟迟达不成愿望;徒呼奈何。

这时;李风云就如及时雨一般出现在他们的面前。

李风云和他所创建的义军联盟;对王薄和孟让等人来说;无疑是个成功的范例;虽然就中土目前的大气候来说;义军还处在艰难的生存阶段;但李风云能带着义军联盟在短短时间内发展壮大起来;这本身就是一个奇迹。

然而;现在东征暂时结束了;圣主返回东都了;戡乱大潮即将在大河南北掀起;两地义军队伍都预感到了危机的来临。李风云的“嗅觉”极其敏锐;第一个开始运筹反围剿谋划;并积极布局;而布局的首要目标是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齐鲁义军的各路豪帅随即成为李风云的目标。

王薄钦佩李风云的才智;叹服李风云的布局;在羡慕李风云所取得的骄人战绩的同时;也隐约有了一丝嫉妒一丝不甘;同时还有几分忌惮;担心被李风云利用。他的信使向李风云提出了一些质疑;而这便质疑实际上代表了王薄复杂的心理。李风云能理解;换位思考;如果他处在王薄的位置上;也会担心自己被实力强大者利用了;吞噬了;最终一无所有。

李风云是诚心诚意希望王薄返回齐鲁;并且是尽快返回齐鲁;唯有如此;鲁东北的各路义军才有可能联合结盟;才有可能形成合力;才有可能把张须陀、周法尚等齐鲁地区的主要军事力量牢牢拖在鲁东北;这样李风云和鲁西南义军联盟才能突破官军的包围;才能避免陷入两线作战的窘境;才能在今年的冬天取得反围剿的胜利;并坚持到第二次东征开始;如愿以偿的度过此次生存危机。

事关联盟存亡;所以李风云拿出了最大的诚意;非常坦诚的向王薄的这位信使;详细分析和推演了未来一段时间;尤其是今年冬天齐鲁乃至中原、徐州等相关地区的局势发展;而联盟根据这一推演;做出了南下徐州的决策。

联盟南下徐州;必然把鲁西南、徐州和中原三地的戡乱官军全部牵制住;如此一来;孟让等豪帅们在鲁东北战场上的压力剧减;使得他们可以与张须陀从容周旋;牵制住张须陀;而鲁东北戡乱形势只要不陷入恶化之态;周法尚是不会轻易调遣水师进入戡乱战场的;毕竟对他来说二次东征才是重中之重。

在这种局面下;王薄已经具备了渡河南下的条件;但问题的关键是;王薄实力不够;即便渡河回到了齐鲁;亦不能改变鲁东北战场上义军与官军之间的实力对比。也就是说;以王薄现有的实力;他就算回到了齐鲁;顶住了官军的攻击;重新在长白山一带站住脚;亦无法取得一言九鼎的绝对优势;因为威望唯有与实力配合才能形成权威;而唯有权威才能把鲁东北各路义军整合到一起建立联盟。王薄不缺威望和声名;缺的是实力。

如何在最短时间内让王薄实力暴涨?只有一个办法;打胜仗。当初王薄被张须陀击败;被张须陀赶出了齐鲁;这次他从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来;他只要击败张须陀;给张须陀以沉重一击;就必然能重建权威;实力必然在一夜间暴涨到一个新的高度。

王薄怎样才能击败张须陀?只有借助外力;其中李风云算一个;但李风云远在鲁西南;远水解不了解渴;所以王薄便把目光转向了河北义军;试图借助河北义军的力量渡河南下;击败张须陀;横扫鲁东北。

英雄所见略同;李风云也是这么想的;他想得更远;他认为王薄击败张须陀后;不但可以建立鲁东北义军联盟;还可以与自己的鲁西南义军联盟实施南北夹击之策;以最大程度控制齐鲁地区。而齐鲁地区一旦被义军控制;变成义军的根据地;那么对河北义军的好处不言而喻;双方联手;进可攻;退可守;可谓进退无忧;如此两利的事情;河北人有什么理由拒绝?

然而;河北人是不是也这么想?在王薄看来;此计有一厢情愿之嫌;剃头挑子一头热;成功的希望很渺茫;而李风云则一口认定;河北人肯定会帮忙;原因很简单;李百药已经做出来了承诺。而有了李百药这“神来一笔”;河北人肯定会支援王薄;王薄也肯定能渡河南下;但李风云担心的是;张须陀和齐军实力太过强悍;大河南北的义军联军未必打得过张须陀;一旦义军联军战败;张须陀打赢了;那么李风云的谋划就全部失败;齐鲁乃至河北义军都将在此仗中遭遇重挫。

李风云的阐述、分析和推断;实际上是对王薄的诸多质疑一一做了答复。王薄的信使最终被李风云所说服;并对这一计策有了充分的理解和产生了很大信心。

“以将军看来;何时渡河南下最为合适?”

“越快越好。”李风云回道;“大河封冻之后;天堑变通途;你们随时可以越过大河进入齐鲁战场;而那时齐王杨喃、鲁郡段文操、彭城梁德重等戡乱主力都被某拖在徐州战场;张须陀孤立无援;是击败他的最好时机。”

“将军是否忘记了东莱水师?周法尚可是张须陀的强力后援。”

“东征大败;远征军所有统帅都有责任;水师来护儿和周法尚也难辞其咎。”李风云答道;“圣主回京后;头等大事就是对十二卫府大开杀戒;但二次东征迫在眉睫;圣主需要卫府的绝对支持;因此这场风暴必然是雷声大、雨点小;打人的板子高高举起却轻轻放下。然而;在风暴没有停止;尘埃没有落定之前;东都局势的紧张程度可想而知;卫府必定人心惶惶;混乱不堪;试问;那一刻;来护儿和周法尚还有心思戡乱剿贼?”

“只待圣主和中枢决策发动第二次东征;可以预见;在四月远征军渡过辽水之前;圣主肯定要结束这场风暴;以便在最短时间内稳定卫府;稳定军心。也就是说;雨点要小了;板子要轻轻放下了;该从牢里放出来的人要放了;而该去前线领军的将军们也要赶赴辽东战场了。”

“东都一旦结束了风暴;而周法尚依旧为水师统帅;并主掌齐鲁镇戍;那么周法尚必然会给张须陀以有力支援;所以;你们渡河南下的时间是越早越好。”李风云望着王薄的信使;逐渐加重了语气;“请你回去务必告诉王将军;渡河南下的时间千万不要拖到明年初春;更不能拖到明年二月甚至是三月大河解封之后;那时南下攻打齐鲁;纯粹是自取死路;因为周法尚的水师战船可以进入内河水道;可以在最短时间内支援张须陀;可以以最快速度对你们完成包围;最后失败的必定是你们。”

这位信使神色沉重;显然信心不足。

李风云也知道此事难度太大;即便有河北豪门世家在暗中“推波助澜”;但河北各路豪雄有自己的利益诉求;如果帮助王薄渡河南下打齐鲁根本无利可图;甚至是赔本赚吆喝;他们当然没有“动力”;当然磨磨蹭蹭了。

“联盟南下徐州;强敌环伺;战事艰苦;并无取胜之把握。”李风云继续说道;“某刚才分析过了;徐州一战;官军方面有来自东都的重压;必定不敢敷衍了事;所以某在徐州坚持的时间不会太长;最多坚持到年底;一旦形势过度恶劣;某只有后撤蒙山;如此便很难牵制住齐王杨喃等戡乱主力;尤其到了明年初春;某的联盟大军肯定被困蒙山;那时若你们不能南下作战;不能帮助某牵制住鲁东北战场上的周法尚和张须陀;让他们的军队加入鲁西南战场围攻蒙山;某便有覆灭之危。”

信使连连点头;表示一定会把这番话带给王薄。

“对河北戡乱形势;将军有何预测?”

李风云的身份一直以来都很神秘;但随着他的实力越来越大;隐藏在他背后的众多秘密也渐渐露出了一些蛛丝马迹;比如在此次李风云的布局中;就有豪门世家的身影;由此不能不给人以无限联想;所以这位信使也是有心试探;看看能否从李风云这里打探到更多机密。

李风云为了增加王薄的信心;毫不犹豫地透露了一个重要机密;“据传到河北戡乱者;乃左翊卫将军段达。考虑到二次东征;永济渠的安全至关重要;所以段达戡乱的主要目标就在永济渠一线;清河张金称、张金树兄弟;平原郝孝德、刘黑闼;高鸡泊的高士达、窦建德;还有豆子岗的刘霸道、孙宣雅等各路豪帅都是剿杀对象。”

“虽然戡乱形势很紧张;不过据某的推演;因为关陇人和山东人有着与生俱来的矛盾;段达的第一个目标必定是清河义军;借此机会来打击以清河崔氏为首的永济渠一线地方势力;但缺少了河北人的支持;段达在戡乱战场上必定处处受阻;步步惊心。”

“然而;如此一来;河北义军便成了官府的‘眼中钉;;东都极有可能增兵支援段达。河北人为了自身之安全;必然要转移东都的注意力;而最好的办法便是渡河南下攻打齐鲁;如此既可祸水东引;又能帮助王薄等齐鲁诸雄;一举数得;何乐而不为?”



第两百八十章杜伏威来了

李风云刚刚送走王薄的信使;便迎来了齐州豪雄杜伏威。

再见杜伏威;李风云发现此子明显成熟了;虽然只有十六七岁的年纪;但经过一次次生死考验和血腥残酷的战火锤炼后;其心智早已超越了同龄人;气质上也有了很大改变;就如一柄出鞘利剑;锋芒毕露中透出一股森冷杀气。

杜伏威的来意不言自明;是代表鲁东北尤其是以长白山为中心的齐州义军;向李风云前期发出的合作意向做出积极回应。

杜伏威和辅公怙现在有四五千人马;在齐州也算是一股实力不俗的义军队伍;他们活跃在齐郡长白山一带;与孟让、左君衡、左君行等豪雄携手作战;但面对张须陀这等强悍对手的攻击;基本上没有还手之力;只能艰难度日;而李风云之前“雪中送炭”式的帮助对这支队伍的成长起到了关键性作用;这让杜伏威和辅公怙在感激李风云之余;也更加深刻体会到了成长的艰难。李风云只能帮助他们一时;不可能帮助他们一世;未来要想活下去;要想活得更好;还得依靠自己的努力。

当杜伏威出现在联盟总营的时候;李风云很惊喜;恍惚间竟产生了一种错觉;杜伏威会不会有投奔联盟的意思?但旋即想到翟让和瓦岗人念念不忘河南;投奔联盟不过是权宜之计时;不禁自嘲一笑;诸如翟让、杜伏威之辈终究不是池中之物;野心大;目标大;桀骜不驯丨不到迫不得已绝不会屈居人下。

能在历史上成为一方豪雄者都不是寻常之辈;无论在性格上还是行事风格上;皆迥异于常人;相比起来;联盟中的韩进洛、帅仁泰和孟海公等豪帅;对利益的追求就远远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