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战隋-第16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赵元淑的确有机会在临渝关发动兵变;但赵元淑此举不仅会威胁到圣主、中枢和数十万远征军将士的安全;威胁到辽东和辽西的安全;更会威胁到整个中土的安全;所以可以预见;只要赵元淑有所异动;第一个疯狂的就是涿郡留守段达。段达是圣主的亲信爱将;直接指挥涿郡、渔阳和北平三郡的所有边疆镇戍军;帐下至少有三四万军队;一旦幽州边军在他的指挥下疯狂攻击临渝关;再加上辽西边军也在关外竭尽全力给予配合;赵元淑还能支持多久?赵元淑的兵力本来就有限;且帐下都是禁卫军;禁卫军掌宿卫;负责圣主和皇宫的安全;对圣主的忠诚度可想而知;就算赵元淑欺骗了他们;把他们骗上了贼船;;但这种欺骗能维持多久?一旦真相大白;赵元淑就死定了;必败无疑。

“越国公在黎阳起兵;召集军队;然后赶赴临渝关会合赵元淑;需要多少时日?从黎阳到涿郡首府蓟城;再从蓟城到北平首府卢龙;再从卢龙到临渝关;有近两千余里;你们即便日夜兼程;也要走上大半个月;而中途还会遭到一些忠诚于圣主的官员和军队的阻击;尤其蓟城;因为有段达坐镇;更是一道难以逾越的障碍。如此推算;就算你们顺利的与赵元淑会师于临渝关;估计也要一个多月的时间;而在这么长的时间内;圣主肯定能从辽东赶回;而圣主所领的禁卫军主力;还有骁果军之精锐;还有怀远镇远征军大本营的留守军队;数万人马也会抵达临渝关下。到那时;你们在段达和圣主的南北夹击下;又能坚持多久?”

“更重要的是;你们北上临渝关;是孤军奋战;即便有个别盟友在个别地方举兵响应;但对东都来说影响太小;根本构不成任何实质性的威胁;而这;正是此策最大的破绽;最大的败笔。”

李风云的声音不大;但语气强横;三言两语便把李密的“上策”破斥得体无完肤。

李密脸色难看;眼里更是难掩羞恼之色;但他无言反驳。

此策从军事上来看;纸上谈兵;从政治上来看;更是幼稚到极点。兵变者的军事实力和圣主的军事力量没有可比性;所以兵变者若想击败圣主;唯有先取得政治优势;必须在政治上寻求盟友;寻求更多政治集团的支持;继而把政治优势转化为军事力量;一步步步逆转军事上的劣势;等到兵变者在政治军事上的优势都压倒了圣主;则胜利指日可待。

李风云意犹未尽;不待李密做出反应;马上又质疑西进之策。

“西进就是拿关中;但关中屯有重兵;更有地形优势;易守难攻;仅靠你们的力量根本无从下手。另外关中人和你们政见不一;矛盾严重;冲突激烈;就算你们愿意妥协;但你们不可能无限制、无底线的妥协;而关中人也不会放过如此绝佳的打击你们的机会;所以最后必然兵戈相见;你们最终还是依赖于军事手段攻打关中;于是;你们便把希望寄托于弘化留守渔阳公元弘嗣。”

“元弘嗣掌陇右十三郡之军政;是西北军最高统帅;实力强悍;但你们万万没想到的是;去年的东征已经影响到了西北局势;吐谷浑的步萨钵可汗慕容伏允义无反顾地开始了复国大计;反攻西海;而追随西突厥处罗可汗进入中土的突厥人也在河西会宁一带蠢蠢欲动;意图西去归国;尤其严重的是;西突厥新崛起的射匮可汗击败了铁勒人;再一次把势力范围拓展到了阿尔泰脚下;迫使西域诸国不得不拱手臣服。如此一来;圣主西征所取得的全部战果在过去的一段时间内统统化作乌有;西疆危机空前;西北军防御艰难;元弘嗣承担了前所未有的重压;虽然他手握重兵;将士们也杀虏心切;但当前国力全部投入到东征;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西北军缺衣少粮;兵力不足;不要说积极防御了;就连消极防御都做不到;连中土在西疆的基本利益都维持不了;如此危局下;元弘嗣已权威尽丧;岌岌可危;此刻就算他有心兵变;有心攻占西京;占据关中;奈何力不从心;一筹莫展。”

“失去了元弘嗣的支持;失去了西北军这股强悍武力;你们拿什么攻打关中?所以西进之策;根本就没有实施的可能性。”

李密震惊了;不但震惊于李风云对赵元淑和元弘嗣的相关秘密了解的一清二楚;更震惊于他对自己所拟制的上中下三个攻击策略的了解;其中关于赵元淑和元弘嗣的秘密知者甚少;就连李子雄都知之有限;自己也是这次到了黎阳之后才从杨玄感那里听到了一些机密;而自己所拟制的攻击策略便是依据这些机密而来;这些策略除了与杨玄感等极少数兵变策划者讨论过之外;没人知道;李子雄也不知道;但李风云却知道;这太可怕了。

秘密泄露了;这是李密的第一反应;而这个答案也是毋庸置疑的。

“这些秘密;你从何得知?”李密终于开口了;神情非常难看。

“这也算秘密?”李风云嗤之以鼻;“某只要知道谁正在谋划兵变;只要知道兵变者现在的权位;便能做出无数种推演;然后逐一排除甄别;最后便能估猜出个大概。”

“这绝无可能。”李密根本不相信。

“你说绝无可能就绝无可能了?”李风云冷笑;“去年某曾告诉你;东征要大败;你说绝无可能;结果如何?”

李密哑口无言;但他绝不相信李风云的托辞;兵变的秘密肯定泄露了;当务之急是马上告知杨玄感;让杨玄感马上发动兵变;反正都是死;唯有殊死一搏;只是在如此危局下;唯有攻打东都了。

李密陷入沉思中;脸色阴晴不定;竭尽所能寻找对策。

事态的发展远远超过了李密的预料;可以说是打了他一个措手不及;虽说之前在黎阳讨论的时候;杨玄感对北上和西进之策也提出了质疑;但因为东都太难打了;所以也没有坚持一定打东都。而东都之所以难打;不是因为东都的卫戍军多;也不是因为东都防御坚固;而是因为东都的太复杂了;复杂到了就像一团乱麻;根本理不清;圣主和一大帮改革派大佬们群策群力快十年了都没搞定;杨玄感和他的同盟者又岂能在短短几个月内搞定?

难道当真要去打东都?



第三百七十四章李密重返联盟

李密感觉很不好,感觉很被动,感觉被李风云算计了,如果当真打东都,他甚至有一种被李风云算计致死的不祥之感。

他望着李风云,疑色重重,很想大声质问一句,你到底是什么人?到底知道多少秘密?你从天而降,目的又是什么?

李风云面含冷意,继续说道,“你有上中下三策,北上幽州,西进关中,下策才是打东都,但在某看来,你上中两策书生意气太重,纸上谈兵太多,没有实施的可能性。不出意外的话,越国公与某的看法接近,他不认同你的上中两策,倒是中意打东都,但打东都难度的确太大,正如你所说,能否打下东都,不在于兵力多寡,而在于利益博弈。然而,若想在利益博弈中胜出,受限的条件太多,比如时间,若攻击时间不够,局势就不一样,而局势若对越国公不利,则必然演变成‘墙倒众人推,鼓破万人槌’之败局,所以,越国公也难做决断。”

李密的心骤然悬了起来,强烈的窒息感让他的气息突然粗重,“你西进中原,是不是蓄意恶化东都局势,以帮助越国公坚定打东都的决心?”

李风云不置可否地摇摇头,“某不进中原,不打通济渠,某吃什么喝什么?你能给某粮食?你若能给某粮食,某立刻渡河北上,直杀涿郡,为越国公冲锋陷阵,把你的北上之策变成现实。”

李密无语。说一千道一万,李风云之所以要参加这场兵变,也是迫不得已,若有粮食,能养活军队,他又何苦淌这趟浑水?从李风云的处境和立场来看,现在不论有没有这场兵变,他都要二次杀进中原劫掠通济渠,但目前的问题是,一旦通济渠水道中断,直接影响到了二次东征,那么圣主就有可能放弃东征,提前撤离辽东战场,如此则直接宣判了这场兵变的“死亡”。

“你要断绝通济渠?”李密问道。

李风云摇头,“某为何要断绝通济渠?通济渠断了,必然危及二次东征,如此重大责任,东都留守官员和通济渠沿线军政官员都承担不起,他们情急之下,必然穷尽一切手段,不惜一切代价,向某发动攻击,这对某没有任何好处,某当然不会行此下策自寻死路。”

“像去年一样?”李密若有所思,“去年你进退自如,是因为有齐王的默契配合,但今年留守东都的是越王,辅佐越王的是民部尚书樊子盖,他们不可能对你手下留情,只要你危及通济渠,东都大军必然呼啸而至。”

李风云笑了,“这是好事,这有助于越国公黎阳举兵,也有助于你们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直杀东都。”

李密以怀疑的眼神望着李风云,“这对你却没有任何好处,你根本不是东都大军的对手。”

“谁说某要与东都大军正面对阵?”

“你要劫掠通济渠,就必然与东都大军正面厮杀。”

“某是要劫掠通济渠,这是某西进中原的首要目标,但如果通济渠戒备森严,东都大军又呼啸而来,某无从下手,又岂会继续劫掠通济渠?”

李密顿有所悟,一直紧悬的心总算放了下来。他此行最重要的使命就是阻止或者延缓李风云中断通济渠。只要通济渠始终畅通,东征粮道始终安全,只要江左的粮草辎重始终源源不断运抵辽东战场,那么东征就不会中断,远征军就能在预定时间内杀到平壤城下,如此就给了这场兵变充足的时间。

“明修栈道,暗渡陈仓,原来如此。”李密连连颔首,急切追问道,“既然你劫掠通济渠是假,那你真正的目标在哪?”

李风云迟疑了一下,还是没有隐瞒,“豫州。”

豫州?颖汝地区?颍川、汝南和襄阳三郡?李密豁然省悟,李风云果然厉害,上次他借助齐王的“默契”成功劫掠了通济渠,在缓解粮食危机的同时发展壮大了联盟,这次他如法炮制,竟要借助杨玄感的“默契”劫掠豫州,而这次他在缓解粮食危机的同时是不是还是要发展壮大联盟?西进中原劫掠通济渠是假,那么参加兵变攻打东都是不是也是假的?他会不会把“明修栈道,暗渡陈仓”进行到底,在关键时刻虚晃一枪,然后掉转马头直奔他处,乘着东都大乱、国内局势紧张、朝廷无暇他顾之际,在某个地方占据一块地盘迅速壮大自己?

李密的估猜与事实相近,但李风云不会告诉他真相。

李子雄、韦福嗣、董纯都是军政两界的大佬级人物,李风云与他们的合作是建立在互惠互利的基础上,而李密至今不过是个养尊处优、志大才疏的豪门世子,他一心一意追随杨玄感的真正目的是想逆转自己“***”的政治身份,重新进入仕途一展抱负,所以他与李风云之间没有共同利益诉求,他也不能在政治军事上给予李风云以实质性的帮助,双方没有合作基础,再说他如今是杨玄感的特使,是杨玄感的利益代言人,而杨玄感与李风云之间同样没有共同利益,双方的合作纯属互相利用,毫无诚意,由此可知双方对待彼此的态度和立场了。

杨玄感和李密试图利用李风云,而若想利用李风云就必须控制李风云,让其为己所用,而李风云则试图利用他们发动的这场兵变,来达到自己北上发展的目的。双方都没安好心,都居心叵测,可想而知双方之间的“合作”基础是多么的脆弱。

正因为李风云有实力有价值,而合作基础又过于脆弱,李密才小心谨慎,力求在妥协和忍让之间建立最为基本的信任,以便维持双方的合作,最大程度的榨取李风云的全部价值。目前局面下,李密只要李风云不中断通济渠,不把东都的形势恶化到极致,那就行了,至于李风云最终目的是什么并不重要,相反,李风云的“居心叵测”更加坚定了李密将其拖进东都战场,关键时刻将其彻底牺牲的决心和信心。

李密的脸上终于露出了笑容,很真诚的笑容,“某在建昌公那里,并没有听到这个机密。”

言下之意,你对建昌公有所保留,有所防备,却对我言无不尽,可见我们之间尚有一定的信任基础,接下来我们可以具体谈谈合作,没必要继续试探和质疑,剑拔弩张的,搞得气氛很紧张。

李风云也笑得一脸轻松,语气中带着一丝调侃,“即将在黎阳举旗的是越国公,而不是建昌公。”

李密微笑点头,认同李风云所说。

目前几个策划兵变的权贵中,李子雄的处境最为恶劣,可以说是虎狼环伺,随时都有可能发生不测,而李子雄一旦发生不测,问题就严重了,比李风云知道兵变的诸多秘密更为严重。李风云本身就是叛贼,就是造反者,就是圣主和朝廷的死对头,他当然“欢迎”这场兵变,而给他这一秘密的“渠道”虽然有可能危及到这场兵变,但既然李风云积极参加了这场兵变,便足以表明这一“渠道”有意推波助澜,对兵变者并无太大威胁。而李子雄出事就不一样了,李子雄乃军政元老,除非圣主下旨,否则没人敢动他,而圣主若下旨抓他,只能说明一件事,兵变的秘密暴露了。

杨玄感为此很担心李子雄,向他发出了警告,但李子雄毕竟是元老级人物,杨玄感也只能做到这一步,过度干涉就是不知进退了,而李密是后辈末学,位卑权轻,更不敢对李子雄“指手划脚”,即便有所想法也只能放在心里。很显然李风云也看到了这一点,因此即便与李子雄合作,也始终保持着一定“距离”,以免出现意外。

“此次西进,要过梁郡,要进豫州,而某刘智远的名号,不论在梁郡,还是在豫州,都有些作用。”

李密主动提出了合作建议,他要留下,再一次用刘智远的名字重返联盟,就像去年一样密切合作。

李风云不假思索,一口答应。现在他的确需要李密的帮助,需要调用杨玄感部署在通济渠一线的“资源”,尤其进入豫州后,更需要颖汝贵族官僚的默契配合,否则他很难在短短时间内缓解联盟的粮食危机,并做好攻击东都的前期准备工作。

“某既然回归联盟,就要为联盟效力。”李密笑道,“但某需要知晓联盟西进中原的具体计策,否则无从下手。”

李风云表现出了足够的合作诚意,把联盟的西进之策详细告知。

联盟进入梁郡后首要任务就是劫掠通济渠,抢粮食,等到东都大军呼啸而来,则立即兵分两路,一路后撤济、菏一线,吸引东都注意力,一路则越过通济渠进入豫州,以战养战,步步逼近天堑防线,待杨玄感黎阳举兵,便越过天堑防线,由伊阙道直杀东都,与杨玄感形成南北夹击之势。

李风云西进之策的核心就是打东都,而在李密看来,打东都是舍易取难,是下下之策。双方在核心决策上分歧太严重。

“你凭什么断定,越国公一定打东都?”李密提出质疑。

===

第三百七十五章你这是讹诈

李风云忍不住就有骂人的冲动;他已经把李密的上中下三策分析过了;但李密固执己见;依旧不赞成打东都;鸡同鸭讲;徒呼奈何。

“目前情况下;越国公的确还有更多选择;东都的确不是最理想的攻击目标;但无论北上还是西进;首先都要赢得东都大多数势力的支持;这是兵变成功的先决条件;而这一奇迹若能出现;唯有一种办法。”李风云耐着性子说道

“何策?”李密问道。

“兵变由你们发动;兵变的所有风险由你们承担;但兵变的所有成果却由他们享受。”李风云冷声嘲讽道;“你会答应?你甘心情愿为他人做嫁衣?”

李密羞恼不已;“你把东都的事情看得太简单了。”

“不是某把东都的事情看简单了;而是你把东都的博弈想得太复杂了。”李风云的语气愈发冷肃;“其实就四个字;成王败寇;你成功了;这天下就是你的;你失败了;灰飞烟灭;尸骨无存;遗臭万年。”

李密愤怒了;“既然你对兵变如此悲观;为何还要参加这场兵变?自寻死路?”

“某的确悲观;因为某非常清楚;西疆局势正在急骤恶化;元弘嗣和西北军已被愈演愈烈的西疆危机所困;焦头烂额;根本无暇他顾;而你们之所以对这场兵变抱有信心;恰恰寄希望于元弘嗣和西北军;一旦你们失去了元弘嗣和西北军的支持;还有什么优势?没有;你们一点优势都没有;墙倒众人推乃是必然。所以;某坚持打东都;以最快速度打东都;某认为只要拿下了东都;东都就是最大优势;有优势就有奇迹;而某寄希望于这一奇迹;为此不惜行险一搏;倾力一赌。”

李密愤然质疑;“西疆哪来的危机?西疆局势如何恶化了?某在东都都没有听闻的事;你又如何得知?”

李风云摇摇手;不想说了;更不想鸡同鸭讲;于是主动退让;“是不是打东都;决定权在越国公;你我如此争论毫无意义。某只想问你一句话;某西进中原;把大军一分为二;征战于通济渠两岸;恶化京畿局势;吸引东都注意力;是否有利于越国公在黎阳举兵?是否有利于你们发动兵变?”

李密认可;“某也不瞒你;某之所以要求留下;原因正在如此。”

“既然如此;兵变爆发后;不论你们北上还是西进;是否依旧需要某在中原战场上帮助你们牵制东都大军?”

李密点头同意。

“既然某愿意牺牲自己;为你们做嫁衣;那你们还有什么可质疑的?”

李密哑口无言;有心说你居心叵测;图谋不轨;但这话说出来没意思;杨玄感和自己不也是居心不良吗?彼此都在算计对方;五十步笑百步而已;谁技高一筹;谁就能笑到最后。

“你为何愿意牺牲自己?”李密冷笑道;“不要告诉某;你是为了钱粮。”

“某还就是为了钱粮。”李风云说道;“没有钱粮;某帐下十万将士吃什么喝什么?如果不是为了吃饱肚子;挣扎着活下去;兄弟们有必要拎着头颅造反?”

李密嗤之以鼻;“某问你;联盟大军进入通济渠后;遂兵分两路;其真正目的是什么?你为什么把联盟的大部分人马部署在济、菏一线?联盟主力在豫州;距离济、菏一线不但有数百里之遥;还有天堑关防和通济渠、睢水等数条水道为阻;彼此根本就没有互为声援的可能性。”

“你怀疑甚?”李风云当即反问道;“你怀疑某有意在东都挖陷阱?”

“你在东都挖陷阱?”李密不屑一顾;“你有能力杀进东都?凭你现在的处境;不要说杀进东都;就连突破天堑关防都做不到;所以某有足够的理由怀疑;你打东都是假;你打东都是为了掩盖你真正的目的。”

李风云面无表情;看上去波澜不惊;心里却暗流涌动;他不得不佩服李密;此人智慧极高;稍加磨炼后必成大器

“那你说;某要掩盖什么真正的目的?”李风云反问道。

李密迟疑了一下;冷声说道;“你已经告诉某答案了。”

李风云略显惊讶;接着微微一笑;说道;“言多必失;某稍不小心就露出了蛛丝马迹;竟让你推演出了结果。”

“你为何要以攻打东都来掩盖你觊觎黎阳仓的真实目的?”李密略显疑惑地问道;“你完全可以将其做为交换条件;你需要黎阳仓的粮食;而越国公需要你的武力;双方各取所需;岂不皆大欢喜?”

李风云摇手;“如果你是越国公;你是否答应这个条件?”

李密没有说话;心里却一口否定。如果自己是越国公;绝不会答应这个条件;因为到目前为止越国公尚没有确定具体的攻击方向;尚没有肯定要打东都;而李风云贸然攻打东都;恶化东都局势;实际上对这场兵变未必有利。另外李风云帐下有十万人马;一旦杨玄感给了他们粮食;让他们吃饱了有力气了;他们是否还会继续为越国公卖命;是否依旧言听计从?所以不出意外;杨玄感为了如臂指使的控制李风云和他的联盟军队;必然会采取“卡脖子”的办法;以粮食来要挟李风云。当我需要你的时候;我就给你一点粮食;让你在前面冲锋陷阵;反之;当我不需要你的时候;我就断了你的粮食;捏住你的脖子;轻轻松松“兔死狗烹”。

但李风云岂是易于之辈?李风云绝不会允许别人卡自己的脖子;任由别人主宰自己的命运;所以李密认定;李风云正在挖陷阱;一步步把杨玄感骗进陷阱;而杨玄感能否取得兵变的成功;李风云实际上并不关心;他关心的是自己;是联盟的未来。换句话说;山东人和关陇人之间的矛盾不可调和;就算杨玄感兵变成功了;更迭了皇统;推翻了改革;但关陇人遏制和打击山东人的态度不会改变;关陇人肯定要对李风云这个叛贼秋后算帐;铲除这股足以威胁到关陇人利益的大祸患。李风云对此当然一清二楚;因此不难推及;目前政局下;李风云巴不得天下大乱;天下越乱;中外局势越是险恶;对他发展壮大就越是有利;而他的目标显然是王侯将相;所以李风云和杨玄感之间存在着激烈的利益冲突;这种状态下的“合作”;其结果不会更好;只会更糟。

“你能否给某一个答案?”李风云追问道。

李密点了点头;“你是山东人。”言下之意;你终究是个山东人;而且现在已间接证实了你可能出自赵郡李氏汉中房;如此显赫身份;关陇人岂肯手下留情?现在你有利用价值;所以双方合作;一旦关陇人榨于了你的价值;你的死期也就到了。

“如此说来;越国公必然与你一样;怀疑某居心叵测了?”

“某若告知详情;他必能推断出你兵分两路的真正目的。”李密说道;“你主动参加兵变;主动打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