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战隋-第18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崔宝德担心费曜因为齐王的出现而对局势做出错误的判断;当即暗示道;“东都一旦淹没在风暴之中;齐王不能坐视不理;必然极驰援;但谁会让他进入京畿?谁敢让他兵临东都城下?还有;齐王应该有自知之明;以他今日之实力;他是否敢于进入京畿?是否敢于兵临东都城下?是否敢于拿全部的身家性命豪赌未来?”

费曜心领神会;“齐王需要通济渠的畅通。”

崔宝德微笑点头;“通济渠危机;河南危机;归根结底都是白贼蓄意制造出来的迷雾;以此来掩饰即将爆的风暴;掩饰齐王利用这场风暴来攫利的阴谋。”

费曜再不犹豫;当即拟写密件;十万火急传送东都;同时命令关外诸鹰扬火返回浚仪城集结。

韩世谔反攻伊阙受阻。

李风云指挥联盟骠骑军、风云军攻陷伊阙口后;随即命令甄宝车的虎贲军;郭明所率的联盟第一军和第三军火渡河;进入鹿蹄山一线布防;同时夏侯哲率联盟第二、四、五军进入伊水东岸的前亭;与伊水西岸的伊阙口、鹿蹄山形成了一个攻守兼备的锋矢战阵。萧逸和牛进达所率的联盟第二十三军则屯兵于高都城、垂亭一线;与正在汝水南北两岸烧杀掳掠的韩相国保持联系;并接收由韩相国送来的粮草辎重以保证前线军需供给。

联盟有五个主力军近两万人马部署在伊水西岸;占据了有利地形;士气如虹;而韩世谔麾下不足两千人马;士气低迷;以这样的实力去攻坚作战;无异于自寻死路;所以韩世谔返回伊阙后;仅仅指挥本部人马向伊阙口和鹿蹄山的结合部打了一下;以打探对手的虚实;哪料到他的攻击开始不久就摧毁了联盟的防线;势如破竹;转眼就杀到了伊水河边;然后就看到对岸甲士如林;旌旗如云;河面上更有不计其数的联盟将士划着浑脱排筏呼啸而来。卫士们大惊失色;尚未做出反应;就听到战鼓冲天而起;惊天动地;接着一支支联盟军队从四面八方围杀而来;转眼就把官军团团包围了。

韩世谔临危不乱;命令各旅团就地列阵;准备厮杀。

就在这时;联盟射书韩世谔;邀其阵前相谈。韩世谔夷然不惧;欣然前往。一众部下担心他的安全;都要扈从身边。韩世谔断然拒绝;而且连贴身卫士都不带;单枪匹马;在卫士们尊崇的目光中;大摇大摆飞驰而去。

李风云、李密、李珉、袁安打马迎上。四人相见;下马面谈。

李密开门见山;急切问道;“东都现状如何?”

韩世谔也不隐瞒;详述东都之行。

四个人在伊阙口失陷之前就秘密见过一次;当时李风云还有些忐忑;担心说服不了韩世谔;哪料见面后韩世谔看到他满头白;一眼就认出他这个恶名昭彰的白贼;然后一切都很顺利。原因无他;韩世谔与杨玄感一直保持着联系;对李风云的行踪有所了解;另外韩世谔是个坚定的以暴力推翻圣主和改革的激进保守派;他不但支持杨玄感的兵变;而且自元弘嗣“出事”后;他就预感到形势不对了;三番两次催促杨玄感提前举兵;但杨玄感迟疑不决;这让韩世谔忧心如焚;正好此刻李风云、李密、李珉杀到了伊阙口;而且这三人的想法正好与韩世谔不谋而合;于是伊阙口匪夷所思地失陷了;接着更可怕的事情出现了;韩世谔和他的军队深陷重围;要全军覆没了。

韩世谔说完之后;李风云、李密等人的脸色都很凝重;因为所有人都从东都军政最高层的“博弈”中看到了玄机

右骁卫将军李浑到了伊阙;并扬言要南下豫州剿贼;右候卫将军郑元寿坚持认为要对西京提高戒备;不愿意承担京畿东部防务;于是越王杨侗不得不把卫戍京畿东部的重任交给了刚刚组建的京畿地方军;这等于给杨玄感攻打东都打开了一条畅通无阻的通道。

世上还有如此巧合的好事?事出反常即为妖;这里面肯定有玄机;可以肯定东都各大政治势力都在“齐心协力”引爆东都危机;都想踩在别人的尸体上牟取利益;都在把个人和集团利益置于王国利益之上;根本就不管二次东征失败后中外局势迅恶化将给中土所造成的不可挽救不可弥补的致命打击。

但这一切对兵变者来说都无足轻重;兵变动后便是成王败寇;只许成功不许失败;败了也就化作齑粉了;所以李风云、李密等人关心的都是如何推动东都局势向有利于兵变成功的方向展。

李密稍加沉思后;突然问道;“西京可有消息?”

“听说西京局势紧张;代王已经下令关中诸鹰扬向西京集结;并加强了关中以北尤其是泾水一线的防御。”韩世谔说到这里冷笑道;“渔阳公应该清楚;他已四面楚歌;唯有杀进西京才有一线生机;如果继续犹豫不决;瞻前顾后;错失良机;必死无疑。”

李密摇摇手;叹道;“事已至此;听天由命吧。你在东都可接到黎阳方面的最新消息?”

“治书侍御史游元突然返回黎阳;越公措手不及;只好将其拘捕羁押。”韩世谔说道;“游元与东都、行宫保持着密切联系;一旦音讯断绝;东都和行宫必然怀疑黎阳出事;所以可以肯定;黎阳举兵之期;已指日可待

李密的脸色愈凝重;而李风云更是惊呼出声;“游元休矣”

李密立即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急切问道;“何出此言?”

“想方设法报警黎阳;务必保证游元的安全。”李风云苦笑不迭;“一旦游元死了;山东人必然怨恨越公;如此一来;越公即便攻陷了东都也难以赢得山东人的支持;后果如何可想而知。”

韩世谔、李珉、袁安顿时恍然;不禁面面相觑;茫然无措。



第四百一十一章波澜已起

“多想无益;当务之急是守住伊阙口;是阻御李浑的攻击。”李密冲着众人连连摇手;示意大家不要过多关注黎阳;现在两地讯息不通;关注了也毫无意义;“新义公全军覆没;必定震动东都;接下来李浑已别无选择;唯有奋力反击;未来几日伊阙战场必定血肉横飞;诸君尚需齐心协力;共渡难关。”

李密现在就是这支军队的最高统帅;而他的地位首先由“见不得光”李风云所确立;其次藏匿在李风云身边的李珉也积极拥护;再次韩相国已经决定唯李风云马首是瞻;既然李风云要拿李密做“大旗”;他当然没有异议;乐见其成;之后韩世谔出现了;这位李密的政治盟友初始尚有控制这支军队的念头;但看到白发李风云后;便知道这支军队的真正统帅是谁了;权衡利弊后也就“见风使舵”;先利用李风云把该于的事于了;等到杨玄感杀到东都;掌控了大局;如果李风云依旧不知好歹不知进退;那就不客气了。

李密有苦难言;在攻打伊阙前;他就被李风云“算计”了;但他并不是没有逆转的机会;他手上还有一张“底牌”;还有伊阙守将韩世谔这个“秘密武器”;他打算与韩世谔联手;在伊阙口“坑”李风云一把;反过来“算计”李风云;继而摆脱李风云的控制。但人算不如天算;他万万没想到李珉突然出现了;揭开了他的“底牌”;置他于尴尬之地;如此一来;他和李风云之间不要说信任了;就连最基本的信用都没了;不过这样也好;反正迟早都要翻脸;早翻脸比迟翻脸好。现在李密“认栽”;任由李风云“驱使”;只是等到与杨玄感会合;双方力量对比发生根本性变化后;李风云再想捏着李密的脖子为所欲为就不行了。

李风云、韩世谔都同意李密的意见;几个人当即商议具体部署;最后决定;由韩世谔带本部人马先到伊水东岸休整;联盟军队继续按既定部署进行攻防作战;韩相国的主力部队迅速北上;于高都城、垂亭一线待命;随时渡过伊水作战。

右骁卫将军李浑率军于显仁宫的东南面布下战阵;就在他准备向伊阙发动攻击时;突然传来韩世谔全军覆没的消息;这个消息顿时让他产生了强烈的不祥之感;他当即改变决策;命令各军团即刻在洛水和伊水之间筑起一道防御阵线;竭尽全力阻御叛军攻击东都。

东都再次震惊;一个武牙郎将;两千多精锐卫戍军;竟然在伊阙口下全军覆没了;这太难以置信了;太匪夷所思了;这可能吗?这背后到底有什么惊人秘密?

东都集体失声;或茫然无措;或惊惶不安;或冷眼旁观;或幸灾乐祸;或磨刀霍霍;局势波诡云谲;让人害怕;令人窒息。

此刻军方责无旁贷;应该承担起击败叛贼;坚固京畿防线;确保东都稳定之重任;然而;右骁卫将军李浑却下令收缩防守;美其名曰引蛇出洞;诱敌出击;利用地形优势予敌以重创;以避免攻坚所带来的不可预料之损失;但他在伊水西岸的一系列军事部署;却未能体现出积极进攻之态势;反而有推动东都危机加速恶化之故意。

樊子盖终于意识到东都要出大事了;若说之前他从两京纷繁复杂的局势中;从崔赜的警告和暗示中;不过有所怀疑而已;那么现在是深信不疑了;他肯定东都有人要用暴力手段发动一场旨在推翻圣主和改革的军事政变;可以肯定东都有不少人正在“齐心协力”促成这场军事政变的爆发;虽然到目前为止;这场危机还停留在表面上;还仅仅局限于叛贼韩相国攻陷了伊阙;突破京畿防线;但实际上在波涛汹涌的湖面下已是激流涌动;大坝要倒塌了;洪水要决堤了;东都已岌岌可危。

樊子盖十万火急奏报行宫;向圣主和中枢报警;同时火速赶赴越王府;与越王杨侗和越王府长史崔赜紧急商讨应对之策。

崔赜一如既往;态度明确;坚守东都;固守待援;只待圣主和远征军归来;则局势必然逆转;但现在的问题是;军方是否值得信任?右骁卫将军李浑和右候卫将军郑元寿是否可靠?还有一个更严峻的问题;一旦东都爆发了兵变;西京是什么态度?是什么立场?如果西京选择了支持兵变;东都能否坚持到圣主回归?归根结底一句话;若想守住东都;就必须有绝对忠诚于圣主;绝对被越王所控制的军队。

目前宿卫皇城和宫城的禁卫军绝对忠诚于圣主;这一点毋庸置疑;毕竟圣主远征期间;总要留点绝对可靠的军队保护自己的亲眷;保护中央府署;保护中土的权力中枢;但是这支军队依圣主之诏令;在圣主远征期间;只听命于左监门郎将独孤盛;所以越王杨侗指挥不了这支军队;东都留守樊子盖更指挥不了;既然指挥不了;也就无法利用这支军队去执行他们的决策;必须另谋他策。

现在京畿地区;与崔氏关系最为密切的军方将领就是河阳都尉、秦王杨浩和荥阳都尉崔宝德;但崔宝德远在通济渠;远水救不了近火;唯一可以指望的就是近在咫尺的河阳都尉秦王杨浩了。

“形势危急;只能求助于秦王。”樊子盖知道崔赜肯定会从中阻挠;于脆直接向越王杨侗提出这一建议;并详细阐述自己的理由。

崔赜并未阻止;静静等待樊子盖说完之后;问了一句;“秦王率军渡河而来;东都的确得到了支援;但河内那边的镇戍怎么办?如果有一支叛军乘虚而入;乘机攻陷河内;兵临大河北岸;东都陷入两线作战之窘境;则秦王必然顾此失彼;只能眼睁睁看着河内失陷;到那时河北失陷的罪责由谁承担?”

河内是东都北部屏障;河内若失;则东都北部防线门户洞开;仅靠一条大河天险阻御不了叛军的攻击;反之;若河内守住了;东都不但北部防线固若金汤;还能得到河内方面的有力支援;所以很明显;让秦王杨浩集中河内全部力量卫戍东都北部防线是最为稳妥之策。

樊子盖苦笑;“你未能说服安昌公;也不能保证莘公信守承诺;如果秦王亦是袖手旁观见死不救;东都如何渡过此次难关?”

“某再去劝说安昌公。”崔赜很固执;拒不妥协。崔氏已经深陷皇统之争难以自拔;这次甚至有覆灭之危;所以无论如何都要给崔氏留些退路;预先部署一些“后手”;而秦王杨浩就是崔氏的“退路”;就是崔氏的“后手”;不容有失;所以崔赜宁愿在这次危机中付出惨重代价;也要保证秦王杨浩的安全;这是崔氏的“底线”;一步不让。

崔赜二次拜访元文都;这次他如愿以偿了;元文都答应了他的妥协条件;并告诉他;费曜正在率军日夜兼程返回东都。但是;费曜公然违抗右骁卫将军李浑和右候卫将军郑元寿的命令;不经卫府同意;擅自率军返回东都;不仅严重违反军纪;还等同于谋反;后果非常严重。当然了;若东都爆发兵变;费曜非但无罪;反而有功;反倒是命令他在通济渠一线主动出击剿贼的李浑和郑元寿有动机不纯之嫌;只是;谁敢保证东都一定会爆发兵变?

敢做出这种保证的唯有崔赜;崔赜就在元文都面前拍着胸脯说;东都肯定要爆发兵变;东都有陷落之危;所以元文都做出合作的承诺之后;直言不讳地警告崔赜;“你对东都局势的预测如果错了;所有后果你一力承当。”

崔赜没有正面回答;而是反问元文都;“凭韩相国的乌合之众能攻陷伊阙?韩世谔自小随父征战天下;是一员百战悍将;以他之战力;会在伊阙口下全军覆没?难道韩相国是淮阴侯再生?抑或韩信借尸还魂了?”

元文都笑了起来;手抚花白长髯;语含双关地问道;“听说;治书侍御史游元已返回黎阳;只是某有些不明白;他为何要在这个关键时刻返回黎阳?你既然信誓旦旦地说东都马上就要爆发兵变;那么黄台公对东都局势也应该了然于胸;既然如此;他为何还任由游治书陷入危境?为何置其生死于不顾?”

崔赜的眉头顿时皱了起来;背心有些发凉。元文都这句话里所包含的讯息太丰富了;丰富得让崔赜暗自惊凛。

很显然;元文都对黎阳的状况很了解;也就是说;杨玄感身边可能有元文都的“眼线”;或者;杨玄感的兵变同盟里就有鲜卑人甚至就有元氏子弟;如此则能解释年初元氏和八姓勋贵为何非常“爽快”地让出了越王府;“以退为进”的策略在鲜卑人的手上玩得炉火纯青。

现在面对危局;崔氏在“坑”里只能束手待毙;而鲜卑人则在“坑”外极尽“讹诈”之能事;不但肆无忌惮的讹诈崔氏;还将从更多的政治势力手上讹诈更多的政治利益。此刻元文都突然提到游元其人;便是摆明了要敲诈勒索河北人了。

在元文都看来;既然崔氏知道黎阳和兵变的关系;那么游元做为崔氏的政治盟友也应该知道;由此推断;关键时刻游元不顾生死毅然返回黎阳;极有可能代表河北人与杨玄感“翻脸”;以帮助河北人与这场兵变彻底撇清关系;但杨玄感在迫不得已之下;必然会以游元为人质;胁迫河北人在兵变初期持观望态度;否则杨玄感的兵变队伍还没有壮大;河北人就如狼似虎般一哄而上;那麻烦就大了。

然而问题就出在这里;你崔氏为什么让游元在兵变爆发之前返回黎阳?是不是有意让游元成为人质;这样河北人便能在兵变中一边冷眼旁观一边趁火打劫;牟取私利?你崔氏居心何在?

崔赜辞别元文都后;马上找到了崔处直;只说了一句话;“游元会给河北人带来灭顶之灾。”



第四百一十二章危机四伏



崔处直凝神思索了片刻;豁然醒悟;不好;游元陷落黎阳;如果被居心叵测者利用;蓄意诬陷;不但对河北人十分不利;对崔氏更有可能形成致命一刀。

只是;以父亲大人的智慧;肯定能看到这一点;他必然要想方设法营救游元;退一步说;就算营救不了;杨玄感为了举兵顺利;暂时不愿释放游元;父亲大人也会通过参加兵变的某些河北人给杨玄感以明确暗示;你要确保游元的安全;毕竟游元只要死在黎阳;不论是谁出的手;最终承担恶名的都是杨玄感;最终导致的结果都是山东人和关陇人之间的冲突会进一步加剧;更多的山东人会站在圣主一边;会支持和帮助圣主利用这场兵变来给关陇人以沉重打击;而这必将影响甚至直接决定了这场兵变的胜负;所以杨玄感会不惜一切代价保护游元的生命安全。

然而;崔赜带来的那个源自政敌元文都的“暗示”;足以表明游元已危在旦夕。

谁会杀死游元?游元死了;山东人和关陇人之间的矛盾会骤然激化;曾经支持杨玄感的山东人也会因为愤怒和失望而背弃杨玄感;这对杨玄感及兵变同盟十分不利;所以杨玄感绝对不会杀死他;对崔弘升及河北人也不利;因为山东人有可能对游元之死做出错误的解读;对崔弘升和河北人产生误会和怨恨;继而引发山东贵族集团内部的分裂;所以崔弘升也绝无可能“手足相残”;那么谁会杀死游元?实际上从利益角度来看;游元之死对谁有利;谁就有动机杀死游元;所以那些反对兵变或者试图利用这场兵变趁火打劫者;都有可能是杀死游元的凶手;而这个范围并不太广;最有可能杀死游元的就是关陇本土贵族集团。

但是;在政治上;这种分析和推演并不准确。政治博弈的背后;实质上是权力和财富的再分配;而当前争夺中土权力和财富再分配权的两大阵营就是改革和保守。以此为基础来分析和推演今日东都政局;不难看到现在正在东都战场上殊死搏杀的都是保守派;关陇本土贵族也罢;河洛贵族也罢;以元氏和八姓勋贵为主的虏姓老贵族集团也罢;以中土五大超级豪门为首的山东贵族也罢;甚至包括江左人;其本质上都有最大程度攫取中土权力和财富的贪婪**;都想最大程度的保全和增加自己的既得利益;都有遏制和打击改革派的意愿和动力;而问题就出在这里;既然如此;他们就应该结盟合作;应该联手推翻圣主和改革;但现实却与预想得大相径庭;东都大大小小的保守势力不但不合作;反而大打出手;这是为什么?

一定要透过表象看本质;虽然目前在东都“政治舞台”上使出浑身解数卖力表演的都是保守派系;但千万不要忘记了这个“舞台”上还有改革派系;现在他们要么在台后等待上场;要么在台下敲锣打鼓;而更重要的是;所有头脑清醒的人都必须弄清楚一个事实;现在这个博弈的大“舞台”就是由他们提供的;舞台上正在上演的“戏”也是他们导演的;而这出“戏”最终如何结尾;决定权则在这出“戏”的编剧手上;而这个“编剧”正是圣主和忠诚于他的中枢。

第一次东征失败是个转折点;改革派在政治上失去了制高点;保守派乘机反攻;双方打了个旗鼓相当;如果这一政治状况不能及时逆转;改革将陷入停滞;将难以为继;而改革一旦倒退;改革派将在政治上溃不成军;必将失去对朝政的控制;丢掉最高权柄;为此圣主和改革派必须夺回政治上的制高点;于是就有了第二次东征。

如果第二次东征的真正目的不是军事上的;不是国防和外交大战略上的;而是政治上的;是打击政治对手;是夺回政治优势;是维持改革派对朝政的绝对控制;那军事上的胜负是否重要?显然不重要;因为第二次东征只是一种政治手段;目的是打击政治对手;军事上的胜利并不是第二次东征的目的所在;所以军事上的胜负也就无关紧要。

由此来推断;第二次东征就是一个政治烟雾弹;就是一个政治陷阱;就是一个政治诱饵。

在第一次东征大败;国力严重受挫;圣主和中央权威严重受损的情况下;仓促发动第二次东征的风险已经被无限放大;稍有变故;比如大范围的天灾、比如粮道中断、比如政治风暴;等等;都有可能导致第二次东征失败。而第二次东征是圣主和改革派一意孤行的决策;如果失败;圣主和改革派将在政治上遭受前所未有的重创;改革必定停滞乃至倒退;这还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他们必将失去对朝政的控制;失去最高权柄。既然有如此大的风险;圣主和改革派为何还要一意孤行?

这就是政治陷阱的玄妙所在。我失败了;我就要把责任推给你们;我让你们留守两京;让你们督办粮草;结果你们没有完成任务;导致了我的失败;我当然要惩罚你们;大不了玉石俱焚同归于尽。反之;我打赢了;赢得了军事上的胜利;那么也就挽回了政治上的颓势;回去后我就要继续推动改革;如果你们执意做我前进路上的障碍;我会毫不留情地予以清除。

对于保守派来说;没有选择;这场博弈他们不能输;输了也就意味着在权力和财富的再分配上失去了话语权;然后他们将在大一统改革的凯旋号角声中灰飞烟灭;但问题是;如何才能在保全自己利益的基础上;摧毁第二次东征?也就是说;为避免与圣主和改革派拼个玉石俱焚;必须找一个“替罪羊”;而这个“替罪羊”就是杨玄感和他的兵变同盟。

这是不是就是今日东都乱局中;只看到保守派“大打出手”;而看不到改革派“声嘶力竭”的原因所在?

崔处直把自己的想法和盘托出;征询崔赜的意见。

崔赜一听就明白了。崔处直的质疑很有道理;东都保守势力这么多;为什么就“剑指”杨玄感?为什么杨玄感就成了这场由改革和保守两大政治集团终极大博弈的“替罪羊”?杨玄感的本意是要联合所有保守势力;共同对抗圣主和改革派;也就是拼个你死我活玉石俱焚;但杨玄感显然没有吸取当年尉迟炯王谦司马消难和汉王杨谅举兵叛乱的教训丨盲目高估了自己的实力;过度相信了豪门世家的道德;结果一步错步步错;如今落得个孤家寡人、四面楚歌的悲惨下场;最后只能誓死一搏听天由命了。

“你是说……”崔赜手指南方;又虚指上空;“这一切;都源自白发背后力量的操控?”

崔处直迟疑了一下;大胆假设道;“有没有可能;白发的背后就是圣主?否则去年东征大败后;圣主在明知第二次东征不可能取胜;必然会被东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