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战隋-第18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上没有确立明显优势之前;齐王不可能陪着你们一起疯狂

说到这里他忽然感觉很失望;很沮丧;精疲力竭;甚至有些厌倦与眼前这帮自以为是、夜郎自大的骄狂之辈虚与委蛇了。或许是李风云对未来的预测影响到了他东都政局的看法;也或许是近期发生在权力高层的一系列不利于兵变的博弈让他情绪悲观;使得他实在是没心情继续与杨玄感等人毫无意义地周旋下去。既然你想自立;那就于脆一点;毋须瞻前顾后;顾虑重重;反正兵变败了也是死;篡位自立也是死;根本没必要犹豫;你所顾忌的无非就是担心自己的心思暴露后;很多人发现被骗不再追随你;但实际上只要是你圈子里的人;只要是你的亲朋故旧门生子弟;都已被你拉上这条船;谁也下不去;他们除了义无反顾的支持你外;还有更好的选择吗?

“如今代王指望不上;齐王绝无可能;秦王又返回了东都;除非我们攻陷东都;否则我们在皇统继承上根本就没有可选择的对象。”李子雄抚须叹道;“当前东都局势不利于兵变;而圣主和行宫那边正在紧锣密鼓地抓捕兵变者;举兵时间已不能再拖;越拖对我们越不利;所以某有个建议。”

李子雄的目光从众人脸上一一扫过;然后郑重其事地说道;“越公也是出自弘农杨氏;身体里流淌的也是皇族血液;为何越公就不能继承皇统?”

举座皆“惊”;但从各人肃穆的表情和淡然的眼神里可以看出;“惊”是表象;实际上大家早有定计;只不过因为李子雄资历老、声望高;在兵变上有自己的谋划;且与杨玄感等人的谋划发生过直接冲突;所以大家在不知道李子雄真实想法的情况下;为避免矛盾扩大化;谁也不想过早揭开真相。现在好了;李子雄迫于自身处境之困窘;不得不接受杨玄感一伙人的决策;于是矛盾没有了;冲突也没有了;可以齐心协力了。

胡师耽、王仲伯、赵怀义等人遂纷纷出言赞同;鼎力支持杨玄感自立。李子雄看着这帮人的无耻行径;忍不住就有拂袖而走的冲动;他甚至怀疑自己的眼睛和耳朵;难道这帮人就是自己曾经颇为倚重的政治盟友?是自己老眼昏花了;还是这帮人自身出了问题?到底是什么原因让他们沉醉于自我编织的美梦而无法自拔?

杨玄挺、杨积善也积极拥护。

杨玄感终于说话了;很矜持;很谨慎;很谦虚;很理性;一句话;接受自立的提议;但目前并不具备自立的条件;现在“一穷二白”;没有地盘;军队数量有限;钱财数量也有限;而更严重的是;无论在军事上还是在政治上;都没有确立一定的优势;而没有这些优势就代表没有希望;没有希望谁会支持?谁会投奔?

“拿下东都;横扫京畿;占据中原;我们便能建立起优势;便能给支持者以希望;给观望者以信心。”杨玄感最后总结道;“东都是此次兵变的攻击目标;也是此次兵变能否成功的关键所在;只要拿下东都;则一切皆有可能。”

言下之意;拿下东都;在政治军事上建立了一定的优势;自己就自立;就开国做皇帝。

李子雄本想提出异议;但想到李风云对这场兵变结果的预测;他又把嘴巴闭上了。到目前为止;整个局势的走向;无论是东都的还是黎阳的;都与李风云的预测相差无几;这说明什么?至此;李子雄的信心动摇了;他对自己积累的几十年军政经验一向十分自信;所以他对李风云的预测始终抱着怀疑态度;然而事实证明;李风云算无遗策;而他自己则步步失算;两下一比较;如何选择不言自明。

杨玄感看到李子雄欲言又止;遂主动征询李子雄的意见;你对某的决策可有异议?

李子雄迟疑了片刻;还是忍不住赌一把;他就不相信这场兵变没有成功的希望。

“你有多大把握拿下东都?”李子雄问道。

“势如破竹;挡者披靡。”杨玄感信心十足地一挥手;“十到十五天之内;某就能拿下东都。”

“是洛水以南的外郭;还是洛水以北的皇城和宫城?抑或;洛水南北;整个东都;都在你的控制之下?”李子雄追问道。

杨玄感略略皱眉;与胡师耽、杨玄挺、王仲伯等人交换了一下眼色;而胡师耽等人不约而同地微微颔首;支持杨玄感透露实情;毕竟目前形势并不好;若能赢得李子雄的充分信任;若能让李子雄拿出全部力量支持杨玄感;则有利于这场兵变。

“某有把握拿下洛水以南。”杨玄感回道;“而洛水以北把握不大;一则禁卫军统帅左监门郎将独孤盛是武川人;他不但忠诚于独孤氏;更忠诚于圣主;若想从他手上以武力攻陷皇城和宫城;太难了;另外武贲郎将费曜回京了;皇城和宫城的防守力量会进一步加强;虽然鲜卑人未必绝对忠诚于圣主和越王;但在东都形势尚未完全绝望的情况下;鲜卑人倒戈的可能性亦是微乎其微;再有;武贲郎将李公挺换防至邙山一线;并代替秦王杨浩暂领河阳都尉府;这样一来大河南北防御就连成了一体;不但东都北面的金谷、大和谷和金墉城的防御因此加强;河阳都尉府也可以得到卫府军的有力支援;而李公挺在河内防区固若金汤的情况下;必然以大河和邙山为依托;出重兵支援东都。”

杨玄感说到这里脸色就难看了;眉头深锁;“崔赜肯定知道一些秘密;所以近期所有举措;包括以牺牲崔氏之利益来换取鲜卑人的合作;都是为了加强洛水以北的防守;而洛水以北的防御越是牢固;我们的攻击难度也就越大;攻击时间也就越长。”

“问题就在这里。”李子雄说道;“某的建议是;你在黎阳举旗后马上传檄天下;宣布自立;以便把所有支持自己的力量紧紧抓住;紧紧捆在一起;逼迫他们不得不倾尽全力帮助你攻打东都。”

“以某的自立来胁迫某的支持者?”杨玄感马上就听懂了。

“你必须考虑到;兵变爆发后;若你在皇统选择上迟迟没有动静;足以⊥外界解读为你在高层博弈中处处受制;无所作为;这等于告诉你的支持者;这场兵变孤立无援;后果可想而知;离心离德的人会越来越多;因为兵变失败了;他们做为从犯;不但有苟且偷生之机会;甚至还能因临阵倒戈而加官进爵;反之;若你高调自立;给外界的判断则是你有绝对自信;同时;你开国;你组建军政府署任命文武百官;坐实所有支持者的叛逆罪名;把他们统统推到断头台上;逼迫他们不敢三心二意左右摇摆;不得不赔上全部的身家性命拼死一搏;那么后果就截然不同;所谓哀兵必胜;在不计代价的攻击之下;洛水以北焉能不失?”

杨玄感犹豫了。自立的风险本来就大;而在如此大的风险下;选择一个合适的自立时机;并准确评估出它带给自己的利益要大于它带给自己的伤害;难度不是一般得大。

胡师耽马上提出质疑;“某认为;在黎阳自立所造成的负面影响太大;极有可能演变成众矢之的;人人喊打;相比起来;拿下东都;具备了自立条件;顺理成章而自立;则正面影响要远远大于负面影响。”

王仲伯则支持李子雄的建议;“兵变本来就是一场豪赌;而参与这场豪赌的人必须拿出自己的全部所有;孤注一掷;舍身忘死;以破釜沉舟之勇气;玉石俱焚之决心;才有可能赢得最后的胜利;反之;若给了他们后悔机会;给了他们一条退路;他们岂肯倾尽全力;岂肯誓死一搏?”

杨玄挺反对;“胁迫并不是好主意;可能适得其反;一旦支持者离心离德;观望者避之不及;则后果不堪设想。

杨积善却是支持;“我们不要忘了白发李风云;不要忘了白发李风云背后的那股庞大势力。白发李风云对拿下东都信心百倍;否则他不可能冒着全军覆没的危险一马当先。既然他都信心百倍;我们为什么没有信心?”

争论非常激烈;各执一词;各不相让;搞得杨玄感头都大;无所适从;就在这时;一个噩耗突然传来;游元死了

骤然死寂。



第四百二十三章一刀致命





游元死了;就死在囚禁他的屋子里。

从现场来看;游元是以刀自刎而死;但问题是;这柄锋利的横刀从何而来?当初囚禁游元及其僚属、卫士时;没收了所有武器;又因为是夏天;衣服单薄;就算私藏都绝无可能;所以这柄锋利的横刀肯定来自屋子外面。

屋子外面密布卫士;杨玄感担心囚禁游元的秘密泄露了;特意加强了保卫;里三层外三层;密不透风;谁也进不去;更不要说送一把刀给游元了;所以最后只有一种可能;这把刀来自屋子外面的卫士;这些卫士里有内奸;而且还不止一个两个;是一群卫士;是他们杀死了游元;并伪造了自杀现场。

然而;这个可能性若想得到证实;必须把这群卫士一个个隔离审讯;这需要相当长的时间;但杨玄感最缺乏的就是时间;因为游元死了的消息马上就会传开。

对手杀死游元的目的就是要嫁祸杨玄感。游元死了;那么杨玄感诛杀游元的消息必然会以最快的速度传播开来。游元是治书侍御史;御史台的副长官;中央大员;坐镇黎阳的使命就是监察杨玄感督办粮草;但杨玄感却把他杀了;这等于坐实了杨玄感背叛圣主和中央的罪名;迫使杨玄感不得不马上发动兵变。

杨玄感下令封锁消息;竭尽所能封锁消息。

接下来已经没有选择;马上商量举兵之期。哪一天举兵?当然是越快越好;但在举兵之前;还是不少事要做;要一一安排好。

首先檄文要写;其次兵变的最高指挥部要成立;在此基础上要任命一系列军政官员;并下达和实施一系列具体措施;再次要组建军队;要保障军队的钱粮供应;还有要即刻与东都内应取得联系;以便大军在进攻东都的过程中得到及时的接应;等等;千头万绪;纷繁复杂;即便之前早就做好了精心准备;但一旦真正实施起来;还是手忙脚乱。

但以上这些都属于兵变的具体工作;交给具体的人去执行就行;而杨玄感和李子雄等兵变核心层要考虑的事情远比这些具体工作重要;它直接关系到了兵变的成功与否。

现在游元怎么死的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死在杨玄感手上;而杨玄感背上这个“黑锅”后;其造成的直接后果就是与河北人彻底决裂;与山东人彻底翻脸。此后河北人不会支持杨玄感发动的这场兵变;相反;他们会站在圣主一边;向杨玄感发动攻击。而河北人旗帜鲜明的反对杨玄感;不但会影响到所有山东人对这场兵变的态度和立场;还会影响到其他政治集团对整个局势的分析和判断;可以预见;一旦山东人联合起来支持圣主;反对这场兵变;那么杨玄感的失败几乎已成定局;既然杨玄感注定了要失败;那么两京还有多少政治集团会飞蛾投火;自寻死路?

李子雄选择了沉默;不再坚持杨玄感在举兵的同时宣布自立。

如果游元没死;杨玄感“绑架”游元一起发动兵变;一起宣布自立;以此来“绑架”河北人;胁迫山东人;那么对这场兵变的好处不言而喻。如此同时;圣主和中枢也不再和不敢信任山东人;毕竟历史上由尉迟炯王谦司马消难以及汉王杨谅所发动的两场兵变中;山东人都是兵变的坚定支持者;前车之鉴后事之师;圣主和中枢怎么可能相信山东人清白无辜?如此则成功离间;只要圣主和中枢向山东人大开杀戒;则山东人再无退路;只有支持杨玄感;支持这场兵变;与圣主对抗到底;如此则兵变成功的把握大大增加;杨玄感在举兵之初就宣布自立的目的也得以实现。

然而;转眼间;这一切设想都化作乌有;一切可能都不复存在。对手太厉害了;一击致命;一刀“砍”在杨玄感身上;让杨玄感痛不欲生。目前这种情况下;如果杨玄感举兵之初宣布自立;必然进一步激怒河北人;不但得不到之前所预测的诸般好处;反而适得其反;可能败得更快。

李子雄沉默不语;与其持相同意见者亦不敢再劝;而之前与其持相反意见者亦倍感沮丧。本来延缓自立时间就已经对兵变不利了;只不过两害相权取其轻;迫不得已之下只有等到攻陷东都确立一定优势后再自立;但现在游元死了;与河北人彻底决裂了;杨玄感基本上失去了赢得山东人支持的可能;此消彼长之下;圣主有了山东人的支持;已经在这场风暴中拥有了绝对优势;导致兵变的胜算越来越小;这怎能不让人沮丧?

“自立的事;只有等到攻陷东都之后了。”杨玄感率先打破沉默;在兵变最核心争论最激烈的问题上做出了决策

李子雄暗自苦叹;游元的死必将在东都引起震动;必将打乱杨玄感在东都的诸多秘密部署;这大大增加了攻打东都的难度;只是不知道当初信心满满地冲向东都的李风云在听到这个消息后;是否还有拿下东都的雄心壮志。

“当务之急;是组建军队。”杨玄感看看李子雄;又看看王仲伯;寄希望于这两位军方统帅关键时刻发挥作用。

之前杨玄感借口白发贼李风云陈兵大河南岸;威胁黎阳仓和永济渠;已经下令征召汲郡及其周边郡县诸鹰扬和地方乡团宗团武装力量赶赴黎阳集结;但响应者寥寥无几;一则河北人没有支持杨玄感的意愿和动力;反而幸灾乐祸;有看热闹的心思;其次河北诸鹰扬基本上都去东征战场了;留下镇戍的卫士数量极少;且有卫戍重镇和关隘之重任;根本支援不了杨玄感;再次那些不情不愿跑来黎阳的地方武装大都抱着趁火打劫、落井下石的想法;有便宜就占;没便宜有多远躲多远;所以杨玄感的征召令是下达了;但实际执行效果非常差。

“黎阳是否坚守?由谁坚守?”李子雄义不容辞;主动承担了组建军队的重任;“游元的死讯传开之后;越公便成了河北人的众矢之的;凡在黎阳及其附近的地方武装势必一哄而散;如此一来我们只能在黎阳及其周边城镇抓一些青壮;主要兵源还得依靠永济渠上的船夫水手;还有南下北上的运夫力役;只是这些人短期内形成不了战斗力;当越公率主力渡河西进直杀东都后;黎阳的防守如果靠这群乌合之众;势必岌岌可危;凶多吉少。”

“黎阳必须坚守。”杨玄感的口气不容置疑;“黎阳不守;任由河北人尾随追杀;我们便陷入腹背受敌之困境;所以黎阳不但要坚守;还要承担起牵制河北诸鹰扬之重任;以想方设法延缓河北卫戍军渡河加入东都战场的时间。”杨玄感看了看李子雄;郑重其事地问道;“非常时刻;需要非常之策;建昌公;计将何出?”

李子雄暗自鄙夷;对杨玄感的魄力很是不屑。相比起来;老越国公杨素的格局就很大;虽然朝野上下政敌遍布;但同样他的政治盟友也很多;而且彼此间的信任度很高;这也是老越国公杨素在一次次政治风暴中都安然度过的重要原因之一。格局大小决定了心胸大小;心胸大小决定了事业大小;杨玄感格局不高;心胸有限;却图谋王霸大业;过去李子雄对此就不以为然;现在更感觉杨玄感是个志大才疏之辈;尤其与李风云经过多次深入交流后;李子雄深受启发;重新从俯瞰的角度来审视中土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于是他对这场兵变的看法也渐渐发生了变化;对杨玄感阴谋篡国之举更是嗤之以鼻。

现在李子雄知道李风云为什么早早便对这场兵变持悲观态度了;原因就在如此;杨玄感一心作死;而让人目瞪口呆的是;杨玄感及其兵变盟友们不但没有意识到自己在作死;反而一个个踌躇满志;豪情万丈;这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是豪门世家过度沉醉在自我膨胀中懵然不知;还是敌人的陷阱太隐蔽放出的迷雾太浓厚;以至于让杨玄感等人深陷其中完全迷失了方向?

“恕某直言。”李子雄毫不客气;一针见血地说道;“白发早已推演出东都局势的变化;今日之危局都在他的谋算之中;而应对之策亦早已部署完毕。”

“现白发已攻陷伊阙;正兵临东都城下;吸引了东都的全部注意力;这种局面下;就算黎阳出了意外;越公亦可从容举兵。今游元突然死去;黎阳算是出了重大意外;越公在白发的配合下虽可从容举兵;但必须重兵戍守黎阳;阻御崔弘升和河北人的尾随追杀;否则便有腹背受敌之危。如何化解?白发的对策很简单;由他的军队来戍守黎阳;而目前大河对岸的白发部下几乎都是河北人;郝孝德、刘黑闼、孙宣雅、石秕闺、李公逸;等等;据说河北鸿儒刘炫也在其中;这意味着什么?”

这意味着什么?杨玄感、胡师耽等人一听就明白了。实际上之前他们也估猜到李风云兵临大河南岸的真正目的不仅是黎阳仓的粮食;还有黎阳这座河北的南部重镇;联盟大军一旦由黎阳进入河北;也就实现了由蒙山到太行山的转战。换句话说;李风云正在利用杨玄感;利用东都兵变来牟利;这等于抡起巴掌猛抽杨玄感及其同盟们的脸;是奇耻大辱;岂能忍受?岂能遂其所愿?虽然把黎阳让给李风云;由联盟大军阻御崔弘升和河北大军的确是个一举多得的上好佳策;但是可忍孰不可忍;杨玄感和他的同盟者绝不会把这场兵变的控制权交给李风云;交给一个恶名昭彰的贼;那不仅是自杀;更伤害了门阀士族那颗高贵的心。



第四百二十四章如你所愿

杨玄挺不假思索;一口否决;“黎阳不能交给白发。”

李子雄冷笑;质疑道;“你要黎阳于甚?用它来阻御河北人的攻击?如果崔弘升倾尽全力攻击;你要多少兵力才能守住黎阳?假若白发的联盟大军乘势攻打黎阳仓;与崔弘升的河北大军形成南北夹击之势;你估计自己能在黎阳和黎阳仓坚守几天?如果我们打到东都城下用了十天;再用十天攻陷东都;那么你最起码要在黎阳坚守十天以上;请问你有这样的把握吗?”

“崔弘升和他的河北大军目前还在河间郡剿贼;距离黎阳尚有上千里路程。”杨玄挺当即反驳;“当崔弘升接到我们黎阳举兵的消息后;就算他长翅膀飞;也无法在十天内赶到黎阳城下。”

“谁说崔弘升和他的河北大军正在河间剿贼?”李子雄厉声质问道;“你亲眼目睹了?还是你所信任的人亲眼目睹了?”

杨玄挺哑然;面红耳赤;有心反驳却找不到理由。

本来杨玄感等人对李子雄的提议就没有兴趣;看到杨玄挺“挺身而出”;遂在一旁冷眼旁观;哪料三言两语之后杨玄挺就“碰壁”了;赵怀义急忙给予“支援”;“白发命令自己的手下混乱河南;陈兵大河以威胁黎阳;其主要意图是想从我们这里得到粮食;以缓解他们的粮食危机。现在我们已经给了他们粮食;白发的目的已经达到;双方合作已全面展开;这种情况下;白发假如命令自己的手下渡河攻打黎阳仓;便是背信弃义;便是临阵倒戈;这对白发和他的联盟来说有甚好处?”

“这话应该问你自己。”李子雄手指赵怀义;反唇相讥;“据某所知;当初你们并不同意白发借混乱豫州之机突然攻打伊阙杀进京畿;更没有满足白发的意愿及时给他的军队以粮食支援;你们只是想利用他和联盟军队吸引东都注意力;掩护你们在黎阳进行兵变前的准备工作。但事实证明;白发对东都局势的推演非常精准;而你们因为错误的判断根本不相信他的告诫;结果就有了今天这个被动局面;你们不得不提前发动兵变;且兵变前景十分糟糕。形势到了这种危急地步;你们应该搁置一切争议;放下所有矜傲和偏见;团结所有可以团结的力量;先把东都拿下来;先逆转自己的被动局面;然后再谈好处;再去划分利益;否则败了;覆灭了;烟消云散了;你们还有什么?什么都没有。”

杨玄感等人脸色难看;眼神难堪;想起之前李珉的黎阳之行;李子雄这番痛斥让他们无言以对。

“白发背信弃义?你也想得出来?”李子雄嗤之以鼻;“他现在都杀到东都城下了;把全部的身家性命都堵在这场兵变上了;他还有什么?他什么都没有;他现在最大的期待就是你们不要背信弃义;不要终止与他的合作;否则他和他的联盟必定死无葬身之地。”“

李子雄怒目圆睁;一副“恨铁不成钢”的架势;“什么叫合作?你们倾尽全力赶赴东都;与白发联手攻打东都;同时把黎阳这个鸡肋;扔给白发的联盟大军;此策不但可以把一部分河北人拖进这场兵变;还可以利用他们有效阻御和延缓崔弘升的追杀。但现在的问题是;如果你们不把黎阳交给白发的联盟大军;不把黎阳仓的粮食源源不断的供应这支大军;双方之间依旧没有信任;依旧剑拔弩张;那么东都城下;白发又凭什么为你们冲锋陷阵?他凭什么为你们攻打东都?他随时都可以撤出东都战场;随时都可以撤至河南会合联盟大军渡河北上;他又有什么必要在东都战场上为你们陪葬?”

李子雄的态度明显不对;即便考虑到他和李风云之间可能有秘密合作;考虑到他的儿子李珉此刻正与李风云在一起;但都不足以⊥李子雄的情绪“激动”到如此程度;于是杨玄感等人不约而同地想到了齐王杨喃。

“建昌公;你是不是明修栈道、暗渡陈仓啊?”胡师耽终于忍不住发出了警告;甚至不惜撕破脸了;“如果你名义上是帮助白发;实则是为齐王进京夺取皇统铺平道路;那你强烈要求我们把黎阳交给白发的联盟大军;就是居心叵测了。”

李子雄怒极而笑;“如果齐王在你的眼里不过是个粗鄙蛮夫;那你可以这样猜测;反之;你就要好好思量了;千万不要被自己的猜测所蒙蔽;更不要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齐王;否则你们的麻烦就大了。”

胡师耽老脸一红;尴尬不已。的确;如果齐王的政治智慧如此低下;如果待在齐王身边的韦福嗣、董纯、李善衡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