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战隋-第45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上攻打扶余,一度深入到弱洛水下游地区,由此推测,现在大定河战场上的中土军队统帅就是薛世雄,那支中土军队就是去年底薛世雄带着攻打扶余的军队,而这支军队的数量正好在五万到六万之间。

如果这一推测接近事实甚至就是真相的话,那危机远比之前预料的要严重,中土名将薛世雄,六万中土军队,三万靺鞨和东胡诸种控弦,总共九万大军,再加上由靺鞨人和东胡诸种所提供的牛羊等食物,甚至还有他们族人和牛马所组成的庞大的辎重运输队伍,这就是一支实力强劲的主力军,足以摧毁平壤灭亡高句丽的大军。

乙支文德越想越震惊,不祥之感越来越强烈。

清晨这支敌军全歼了师辛部,稍作休息后,今天下午又开始向少室麟、泉百草和似先不韪三部发动了攻击,这事实上已经证实自己的猜测**不离十了。

乙支文德急召盖宝闻。

再派一军支援大定河?盖宝闻几乎怀疑自己听错了,现在已经有四万大军进入大定河战场了,青川城只剩下自己这个军了,如果自己再率军支援大定河,青川就是空城一座。乙支文德目的何在?空城计?

盖宝闻实在忍不住了,虽然乙支文德在他心目中就是战神一般的存在,但这个命令实在超乎常理,于是迟疑少许,小心翼翼地说道,“大将军,我率军支援大定河,青川就是一座空城了。”

乙支文德点点头,“平壤援军明天就到,而敌人尚在大定河北岸,只要你们守住大定河,青川就高枕无忧。”

乙支文德初四凌晨向平壤要援军,足以说明青川战局非常紧张,平壤的高建武肯定无条件支持,只是平壤防务因次要做出一些调整,所以援军拖延到明天才能抵达青川,然而形势不由人,乙支文德没想到战局变化如此之快,他亦是措手不及,只能行此下策。

盖宝闻立即从乙支文德的话里听出了异常。只要守住大定河?五万大军进入大定河战场,都不能击败敌军?敌军实力如此强劲?

“大将军,战局是否有变?”盖宝闻试探着问道。

乙支文德神情凝重的点点头,“师辛部已于今日清晨全军覆没。”

盖宝闻霍然变色,难以置信。师辛部全军覆没?四万大军征战大定河,竟然被敌军硬生生吃掉了一万人,这怎么可能?

看到盖宝闻一脸震惊,乙支文德不禁苦笑摇头,“这是我的错,低估了对手,对战局做出了错误判断,虽然连日激战后我们已探明对手虚实,但为此付出了巨大代价。这是我的错。”

“大将军,大定河北岸到底有多少敌军?”

“目前并无具体数目,但从战局变化来推测,应该在六万到九万之间。”乙支文德把自己的推测简要说了一下,“薛世雄是中土名将,不容小觑,而靺鞨和东胡诸种控弦又为其所用,更是如虎添翼,所以大定河一战非常重要,直接影响乃至决定了今年战争之胜负,甚至决定了我高句丽之生死存亡,因次必须全力以赴,不惜一切代价击败对手。”

盖宝闻听懂了,心情沉重,如山重压让他窒息难当,这一仗只能赢不能输,哪怕粉身碎骨亦在所不惜。

“敌军攻势凶猛,白天打,晚上也打,利用他们兵力众多之优势,试图在大定河北岸最大程度消灭我们有生力量,一旦让他们得逞,整个战局就对我们非常不利,好在他们长途跋涉,粮草短缺,必须速战速决,而我们若想击败他们,唯有利用他们的这个要害,反其道而行之,倾尽全力拖住他们,与他们僵持对峙,最终把他们拖垮拖死。”乙支文德说道,“我们若想实现这一目标,仅靠青川这五个军远远不够,当然,青川五个军如果抱着玉石俱焚之决心,还是能够把敌军挡在大定河一线,但这不够,距离我们击败这支敌军的目标差距甚远,所以我们必须向平壤求援,向鸭绿水求援,持续向大定河增兵,直到我们彻底击败敌人。”

盖宝闻心领神会,“大将军要全歼敌军?”

“敌军长途跋涉而来,行险一搏,孤军深入,只能赢不能输,如果输了,因为撤退路程太远,又没有粮草武器的补充,难逃全军覆没之厄运。”乙支文德冷笑道,“但既然来了,打到我家门口了,打死打伤我这么多兄弟,我岂能放过他们?再说这场战争已经进入第三年,我们国小力弱,已难以为继,若让中土把这场战争拖到第四年,结果可想而知,所以这是个天赐良机,只要我们全歼了这支敌军,再次给中土以重创,中土就难以为继了,我们也就能胜利结束这场战争。”

盖宝闻豁然省悟,“大将军要以牺牲青川军队来拖住敌军,消耗敌军,等到敌军粮草断绝、难以为继之时,我们再集中平壤和鸭绿水的全部援军,来个四面包围,一战而定?”

乙支文德没有否认,也没有肯定,“现在形势对我十分不利,鸭绿水防线随时都有可能遭到敌人的猛烈攻击,而平壤内部矛盾激烈,图谋不轨者蠢蠢欲动,随时都有可能发动暴乱,这种内忧外患之下,我们若想击败中土,保家卫国,困难重重。”

盖宝闻暗自苦叹,一言不发。不论是中土军队攻打鸭绿水防线,还是平壤爆发叛乱,正在战场厮杀的高句丽将士都是腹背受敌,而形势一旦恶化到这种地步,就算乙支文德不惜代价把大定河北岸敌军击败了,也难以力挽狂澜了。

盖宝闻领命而去,连夜率军支援大定河。

乙支文德则书告大王高元、平壤高建武和鸭绿水防线的姜以微,把青川战局的剧烈变化、对敌情的最新判断以及力挽狂澜之对策,详细告知,并再次请求高建武和姜以微在确保平壤安全、鸭绿水防线稳固的前提下,增援青川。

然而,让乙支文德预料不到的是,就在他谋划着如何全歼大定河北岸敌军之时,这支军队再度给了他沉重一击。

五月初六,凌晨,少室麟部全军覆没。



第1037章没有选择

五月初六,上午,泉百草和似先不韪再度看到了尸横遍野的战场,心中惧意大增。

这一仗他们输不起,输了高句丽就有灭亡之祸,所以这一仗不能这么打了,再这么打下去必然会被兵力占优的对手吃个干净。之前判断失误,估计不足,试图将计就计拖住和消耗敌军,哪料正中敌下怀,被打得晕头转向,损兵折将,如果不立即改变策略,泉百草和似先不韪这两军亦有覆灭之危。

泉百草和似先不韪萌生退意。连续作战,敌军打累了,需要休息,正是己方撤回大定河南岸的最好机会。

但就在这时,乙支文德的命令送达,已派遣盖宝闻率军支援,请他们务必坚守大定河北岸,与敌殊死搏杀,不死不休。

泉百草和似先不韪当即断绝了撤退念头,率领本部人马背靠大定河列阵,与敌对峙,固守待援。

五月初六,下午,李风云接到斥候急报,青川方向又来一支敌人援军。

这时候不要说李风云了,就是普通的安东汉虏两姓将领,也知道敌人持续增援的目的是什么了,就是以添油之术拖住己方,持续消耗己方力量,等到己方精疲力竭,粮草断绝,难以为继,敌人便展开凌厉反攻,一击致命。

“青川到底是有多少守军?”

这是李风云的疑惑,也是诸将不解之处。青川肯定没有五万守军,但眼前事实却是,在这五天内,青川每天都派出一支援军,每支援军都是万人规模,这足以说明青川守军数量远远超出了先前预料。

那么,这远超预料的军队从何而来?肯定是平壤,青川得到了平壤的增援。现在鸭绿水防线非常紧张,交战双方隔河对峙,根本无力顾及青川,所以能给青川以有力支援的唯有平壤。

如果这一推断正确,现在平壤防守力量就没有想象中的强大,这无疑有助于李风云带着选锋马军奔袭平壤,有助于安东军攻陷平壤,于是,韩世谔、罗艺和阿史那咄尔都督促李风云尽快率领选锋马军东渡萨水。

“现在青川城里还有多少敌军?”

李风云在这个问题上的纠结引起了韩世谔、罗艺和阿史那咄尔的注意,三人凝神沉思,稍迟,对高句丽人和辽东战场更为熟悉的罗艺率先发现了问题的症结所在。

“敌人持续增兵大定河,看似要不惜代价与我们打个两败俱伤,实则另有后手,其目的还是要拖垮我们,然后一口吃掉,一举奠定胜局,一战决出胜负。”罗艺说道,“就如前年的萨水大战,敌人不断后退,持续消耗和疲劳我们,等到我们粮草不继,仓促后撤之际,突然出手,一击致命。”

说到这里罗艺望着李风云,郑重说道,“现在可以肯定,乙支文德就在青川城,除他以外,无人敢行添油之术,无人敢冒着青川防线失守之危倾巢而出,而乙支文德行添油之术,肯定不是昏庸无能,而是要抛诱饵,设陷阱,要把我们一网打尽,其方法无非就是先示敌以弱,以牺牲青川守军来消耗和拖垮我们,同时从其他地方调兵过来,四面设伏,只待我们粮草空竭,难以坚持,不得不撤时,突然展开凌厉反击,围追堵截,置我们于死地。”

“襄阳公言之有理。”韩世谔连连点头,同意罗艺的分析,“当青川兵力消耗殆尽之时,乙支文德为了围歼我们,只能从平壤调来更多援军,甚至从鸭绿水防线抽调兵力,如此形势就对我们非常有利了。”

说到这里,韩世谔望向罗艺,目露嘲讽之色,“莫非襄阳公有办法说服宇文述,让其倾尽全力横渡鸭绿水,与我安东大军会师于平壤?”

罗艺不理睬韩世谔的冷嘲热讽,继续对李风云说道,“如果推测正确,这一仗就好打了,我们就能占据主动,始终掌控战局的发展。”

李风云摇摇手,“某明日率军东渡萨水,后天杀到平壤城下,敌青川防线随即陷入腹背受敌之困境,这种不利局面下,若乙支文德坐镇青川,他的对策是什么?他还会倾尽全力与我军决战于大定河?”

罗艺稍作迟疑,说道,“乙支文德绝不会放弃青川防线。青川防线一旦失守,鸭绿水防线也就失去支撑,那么我东征大军便能抢在雨季前杀到平壤城下,赢得充足的攻击时间,高句丽必定覆灭,所以乙支文德哪怕深陷绝境,亦要死守青川。”

说到这里,罗艺突然明白李风云为何担心了。如果乙支文德死守青川,而宇文述又迟迟不攻,鸭绿水防线的高句丽军队必然会相机支援,如此一来,战局就对安东军十分不利了,因为安东军有个致命要害,那就是粮草武器很快就会断绝,除非李风云带着选锋马军创造奇迹,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攻陷平壤,给高句丽以致命一击,否则安东军必定受困于粮草危机,最终只能饮恨大定河,败北而去。

安东军必须破局,必须依靠自生力量破局,如何破?

指望李风云创造奇迹,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攻陷平壤,无异于痴人说梦,所以安东军若想破局,关键还在大定河战场,还是要击败敌军,并且还要速战速决,迫使平壤不得不倾尽全力支援青川,继而给李风云创造更好战机,即便不能攻陷平壤,也要横扫平壤周边地区,掳掠到足够粮草以缓解自身危机,或者迫使平壤不得不放弃鸭绿水防线,如此东征大军就能渡河而来,就能给安东军以粮草支援。

但是,李风云明天就要东渡萨水而去,接替他指挥的是驰援而来的李子雄,只是,李子雄能否绝对掌控指挥权?齐王与李子雄同来,齐王是否会争夺指挥权?如果齐王执意争夺指挥权,与安东汉虏诸将形成激烈冲突,则后果不堪设想。

罗艺看看沉默不语的韩世谔,又看看神色阴郁的阿史那咄尔,正色说道,“千万不要指望宇文述,若想打赢这一仗,只能靠我们自己。”

韩世谔冷笑,直言不讳地问道,“最迟明天晚上,齐王就能抵达战场,若齐王首先找到你,要求你接受他的指挥,听从他的命令,你怎么办?”

罗艺犹豫了片刻,婉转说道,“齐王既然以身涉险,亲临战场,其目的当然是打胜仗,是击败高句丽,是建功立业,我们理所当然追随左右,浴血奋战。”

“说得好。”韩世谔哈哈一笑,“如此一来你就可以站在一边看热闹,看我安东军浴血厮杀,尸横遍野了,然后齐王以灭亡高句丽、铲除安东军之功劳,重新赢得圣主的信任,而你也因辅佐有功,加官进爵,至于我安东将士,只能埋骨荒野,灰飞烟灭了。”

罗艺看了一眼面无表情的李风云,终于忍不住反唇相讥,“你可以不听齐王的,安东军也可以为所欲为,但此仗一旦败北,齐王固然要付出惨重代价,某也可能全军覆没,而安东军又焉能独善其身?”

韩世谔毫不犹豫,针锋相对,“正因为如此,我安东才要掌控自己的命运,既不能为他人做嫁衣裳,更不能被他人所算计陷害。”

“大敌当前,决战在即,我们要团结,要齐心协力。”罗艺手指李风云,厉声质问,“如此关键时刻,你为何执意离开大定河,亲率马军攻打平壤?只要你留在大定河,齐王即便有心争夺指挥权也难竟全功,这无疑有利于我们打赢此仗。”

李风云一言不发。

阿史那咄尔忍无可忍,亦是厉声质问,“谁能指挥安东马军?你行吗?你能指挥安东马军攻打平壤?”

此言一出,罗艺哑口无言。安东马军构成非常复杂,有突厥人有东胡诸种还有各个种族的马贼盗寇,还有近万靺鞨控弦,这些桀骜不驯的蛮荒壮勇只认李风云,只听李风云的命令,而若想杀到平壤周边地区烧杀掳掠,这支风驰电卷、来去如风的汉虏马军又是最合适的,所以李风云不可能继续留在大定河战场。

于是事情就复杂了,而若想让事情简单化,就必然让安东人控制指挥权,唯有如此,才能最大程度保障安东利益,安东军才能竭尽全力打好这场事关生死存亡的重要一战,但目前局面下,若想让李子雄、韩世谔等人牢牢控制战场指挥权,罗艺的态度就非常重要。

于是罗艺陷入了困境。支持齐王,就等于站队了,而且还是政治上的站队,未来罗艺百嘴莫辩,东都亦不会给他辩解机会,一棍子就把他打死了,反之,不支持齐王,就等于支持安东,结果同样严重。

罗艺越想越气,对将其推进“坑”里的崔弘升更是恨之入骨。

然而矛盾终究要解决,此仗只能胜不能败,所以罗艺也只能两害相权取其轻,必须做出一个选择,而最好选择无疑就是支持安东,先打赢这一仗,先拿到现实利益,但与齐王为敌,未来利益就难以保障了,毕竟圣主就这么一个嫡皇子,谁敢拍着胸脯说齐王就不是中土的未来君主?只是当前局面下,若不能抓住眼前利益,未来就没有了,所以罗艺实际上根本就没有第二个选择。



第1038章激战正酣

五月初六,夜,乙支文德接到前线消息,少室麟部全军覆没。

敌兵力众多,实力强大,己方部队连续被其分割围歼,若不迅速调整对策,势必还会重蹈覆辙,所以泉百草、似先不韪急报乙支文德,请求速做决策。

乙支文德不为所动。敌人的“要害”一目了然,己方只要不惜代价与其纠缠厮杀,必定可以抓住敌人“要害”,一击致命,因此乙支文德书告前线,敌连续作战,投入全部兵力连续进行围歼攻击,损耗必定很大,肯定难以为继,接下来己方各部只要抱成一团,坚决不给敌人分割之机会,坚决攻击,必定可以予敌以更大杀伤,如此持续下去,必能击中敌之要害,必能赢得最后之胜利。

乙支文德命令泉百草、似先不韪和刚刚抵达前线的盖宝闻,明日继续攻击,但务必抱成一团,齐头并进,千万不要再犯同样错误,不要再一次让敌人分割包围。

五月初七,上午,李风云率选锋马军撤离大定河战场,飞奔萨水而去。

韩世谔接管了指挥权,命令步军团各部依据有利地形与敌对峙,若敌主动攻击,则佯败而走,不予交战。

高句丽人败而不颓,化悲痛为力量,大举进攻。上午,盖宝闻率军渡河,与泉百草、似先不韪两部会合,三军遂以品字列阵,攻击前进。

双方交手,安东军无心恋战,随时准备撤离,而高句丽人担心重蹈覆辙,小心翼翼,有些瞻前顾后,于是双方看似打得热闹,鼓号喧天杀声如雷,实则雷声大雨点小,虚张声势。

五月初七,夜,齐王和李子雄率军抵达战场。

韩世谔率众将相迎。

听说今天上午李风云率军东赴萨水,齐王神情阴郁,韦福嗣和李善衡亦是脸色难看,而李子雄和安东诸将却是心知肚明,知道李风云有意用这种方式公开打齐王的“脸”,并严正警告安东诸将不要站错了队,要求他们********安东利益,抓紧手中军权,千万不要让齐王“仗势欺人”抢走军权、卡住安东脖子、危及安东存亡。

军议上,韩世谔详细述说了当前战局,并传达了李风云的命令,“副大都护要求,在他攻打平壤期间,我们必须在大定河战场保持猛烈攻势,以拖住青川一线敌军,不给敌人驰援平壤之机会。”

韦福嗣当即提出质疑,“将士们长途跋涉、日夜兼程而来,精疲力竭,急需休整,而虎贲、风云等先期赶到战场的军队,亦已连续厮杀多日,难以为继,同样需要休整,切不可仓促作战,一旦出现意外,则不堪设想。”

“大敌当前,激战之时,哪有休整之说?你要休整,但敌人岂会容你喘息?”韩世谔冷笑,“战局瞬息万变,稍有倦怠就有可能招致灭顶之灾,数万将士就有可能全军覆没。你这不是休整,你这是自杀。”

韦福嗣提出质疑的目的是要安东诸将“摆正”位置,让度军权,但韩世谔毫不客气,寸步不让,其态度甚至比李子雄还强硬。

韦福嗣没办法,只能找盟友,于是转目望向罗艺,指名道姓地问道,“襄阳公连日激战,帐下将士是否伤亡较大?是否已精疲力竭?是否还有余力继续作战?”

罗艺不屑地瞥了他一眼,手指东方,厉声说道,“几十里外就是萨水,二十万英灵正看着我们,正等着我们杀虏雪恨,此时此刻,我们当义无反顾,舍身赴死,浴血厮杀,哪怕粉身碎骨亦在所不惜。”

韦福嗣惊讶地望着义正严词的罗艺,感觉他脑子进水了,就算你不支持齐王,但也不要与安东共进退。以罗艺的身份地位,自保都尤嫌不足,哪能公开站队?公开把自己放在圣主和中枢的对立面?

齐王难掩失望之色,本来他对罗艺抱有期望,但现在看来,自己还是过于乐观了。如今怎么办?孤家寡人一个,继续与安东诸将僵持对峙下去于战事不利,但就此妥协退让,必然严重打击自己的权威,对自身利益不利。

齐王进退两难,只能一咬牙,坚持要休整一天。

李子雄、韩世谔、罗艺干脆“恶人做到底”,反正“撕破脸”了,在指挥权上又不可能退让,你要休整就休整,我们打我们的,你就站在旁边看热闹吧。

五月初八,安东军全线出击,猛烈攻击。

似先不韪部难以抗衡,率先表露出败退迹象。李子雄敏锐抓住机会,把预备军投了上去,命令周仲的羽骑军配合吕明星的骠骑军和岳高的烈日军,三面围攻似先不韪部。

似先不韪担心自己被分割包围,果断后撤,向拖在后面的盖宝闻部靠拢,但他与泉百草部是齐头并进,互为声援,他这一撤,等于把泉百草部推到了战阵最前面,结果可想而知,泉百草还没搞清楚状况,便已被安东军四面包围,成了瓮中之鳖。

入暮,激战渐止,战局再度明朗。似先不韪部和盖宝闻部退到大定河边,背水列阵,背水一战,而泉百草部陷入包围,危在旦夕。

深夜,乙支文德接到急报,意识到自己还是低估了对手,对这一仗的艰难程度还是估计不足,好在此刻平壤高建武所派出的两万援军已先后抵达青川,而鸭绿水防线的姜以微也知道此刻大定河一战已事关战争胜负和王国兴亡,也给予了有力支援,所派出的两万军队亦已抵达青川城,这给了乙支文德打赢这一仗的信心和力量。

乙支文德决定,明日自己亲率三万大军增援大定河,留一万军镇守青川城,同时急报大王高元、平壤高建武和鸭绿水防线的姜以微,大定河进入决战阶段,请平壤和鸭绿水防线务必高度戒备,全力以赴,确保自身防务万无一失,从而给大定河决战以最好支持,否则自己这边就算胜券在握,但只要平壤大乱,鸭绿水失守,这一仗即便打赢了也不能从根本上逆转危局。

五月初九,休息了一天的齐王看到战局于己有利,不甘心做个旁观者,遂不顾韦福嗣和李善衡的劝阻,率军进入战场。

李子雄、韩世谔、罗艺等人决心速战速决,竭尽全力把包围圈里的敌军歼灭干净,如此一来,不论高句丽人是退守青川,还是隔河对峙,甚至不惜代价疯狂反扑,青川敌军事实上都已无力顾及平壤,这显然有助于李风云攻打平壤。

齐王主动妥协,主动参战,李子雄、韩世谔当然热烈欢迎。双方磋商之后,齐王从保存自身实力出发,主动揽下了阻敌重任,而安东军主力则负责围杀包围圈里的敌人。

齐王指挥两万精锐卫士杀进战场,迅速改变了战局,本来打得有声有色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