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战隋-第5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高密郡的豪帅解象、郑大彪攻占胶西,举起了义旗。与此同时,齐郡豪帅孟让率军杀进高密郡,直奔北海,要重回齐郡,再上长白山。

东莱郡的豪帅左孝友聚众数万,据蹲狗山而反。

鲁郡的豪帅帅仁泰和东平郡的豪帅霍小汉,在巨野泽集结了数万渔民,举兵造反。

在齐鲁的周边地区,有济阴郡的豪帅孟海公聚众数万造反。

齐鲁义军遍地开花,泛滥成灾,齐鲁及其周边局势急转直下。

同一时间,在河北地区,河间、信都一带有豪帅卢明月造反,渤海有格谦、高开道造反,平原有杜彦冰、王润造反,清河有王安、赵君德造反,汲郡有李文相造反,魏郡有王德仁造反,邯郸一带有杨公卿造反。加上去年造反的刘霸道、孙宣雅、郝孝德、刘黑闼、高士达、窦建德、张金称等各路豪帅,大河以北,义军亦是蜂拥而起,势不可挡。







第一百一十二章你是谁?

去年,齐鲁地区只有两支义军,其中三个郡遭到了义军的攻击,但仅仅几个月之后,义军数量成倍数增长,齐鲁地区的八个郡全部遭到了义军的攻击。

谁能想到局势竟恶劣如斯?

周法尚没有想到。迫于局势之严峻,他不得不在急奏皇帝和东都的同时,下令各郡紧急征调地方乡团宗团组建地方军,而各地诸鹰扬因兵力严重不足,无力戡乱,周法尚不得不动用自己临机处置之大权,紧急授予各郡府临时统兵权并承担剿贼之重任。

但远水救不了近火,面对突然爆发的造反大潮,面对卫府腹背受敌的窘境,周法尚只能选择“保东征”,不惜一切代价“保东征”,只要东征胜利了,东征大军凯旋而归,所有造反者都将在绝对实力面前灰飞烟灭。

东征的攻击策略是“水陆夹击”,陆路大军由皇帝统率,直杀平壤,而水师则由来护儿和周法尚统率,渡海赶赴平壤,然后两路大军携手共击,置高句丽人于死地。若想确保东征的胜利,就要确保水师能在预定时间内抵达平壤,而若要确保水师如其开赴东征战场,就要确保齐鲁地区的稳定,确保连接东莱和江淮之间的运输通道的畅通。

所以周法尚毅然决定,把剿贼重任全部交给地方郡府,而集结于东莱的齐鲁诸鹰扬则全力保障运输通道的安全。也就是说,目前右候卫府下辖的数量有限的鹰扬府军队,马上以最快速度稳定东莱、高密和琅琊郡三个沿海大郡的安全。至于其他五个郡,他不管了,也管不了,即使给造反者攻陷了,他也无可奈何,一筹莫展。



崔家的十二娘子、崔九、崔德本,至此总算看清了白发刑徒李风云为何在危急时刻不是渡淮南下,而是舍近求远,冒着全军覆没的危险,转战齐鲁挺进蒙山,原来都是因为他已经算到了几个月后齐鲁局势的惊天逆转。

年前李风云说,需要外力援助,以解蒙山之危,所以他求助于崔氏,求助于翟让,但实际上他所说的外力,既不是崔氏,也不是翟让,而是齐鲁蜂拥而起的各路义军。现在,张须陀要把齐郡的军队撤回去,因为齐郡现在的局势比去年更恶劣,剿贼任务更重。鲁郡及其周边地区贼势突起,段文操四面受敌,自顾不暇,哪里还有余力围剿蒙山?至于琅琊郡,现在全部的力量都用来保护运输通道,更不可能去围剿蒙山贼了。只剩下徐州一路军队还在蒙山脚下,但包围蒙山的铁桶阵已经不复存在,徐州军队又能有多大所作为?而更严重的是,齐鲁局势如此恶劣,已经影响到了徐州的安全,影响到了通济渠的安全,徐州军队也要倾尽全力“保东征”,保运河渠道,剿贼也已经不是卫府的首要任务了。

蒙山危机化解了,李风云和他的军队要下山了,接下来,他将向哪个方向展开攻击?

这是崔德本急需知道的,他担心李风云要打彭城,现在他对那个白发妖人有一种发自内心的畏惧。不过十二娘子和崔九关心的不是这个,而是崔氏的命运,是中土的命运,为此,他们急切想从那个白发妖人的嘴里探听到相关讯息,哪怕是一句预言,也能给崔氏的未来布局提供帮助。

“你马上赶回蒙山。”崔德本指着站在堂下的徐世勣说道,“你一定要设法打听到白发刑徒的攻击之策。”

“他暂时不会打彭城。”十二娘子不满地看了崔德本一眼,“既然他知道儿在彭城,又想得到崔氏的帮助,理所当然不会打彭城。”

“不打彭城?”崔德本当即质疑道,“难道他去打琅琊?他急需粮食,而彭城的粮食最多,琅琊有多少粮食?”

“他曾预言,兵部尚书段文振将在三月病逝。”十二娘子冷声说道,“段文振死了,段文操最大的靠山倒了,如果此刻鲁郡陷入贼手,段文操的郡守职位还能保得住?段文操一旦被赶出齐鲁,齐鲁人失去了支撑,必定陷入混乱,一盘散沙,这显然非常有利于各路贼帅的发展。而对于刑徒来说,占据鲁郡,便形成了背靠齐鲁、面对中原之态势,进可攻、退可守,正是发展壮大的好时机。”

崔德本沉吟不语,稍迟,他还是犹豫着问了一句,“那个刑徒严重缺粮,他拿什么攻打段文操?”

十二娘子嗤之以鼻,“所以,刑徒才需要崔氏的帮助。”

崔九摇了摇头,被一个刑徒玩弄于股掌之间,这让他十分郁闷,心有不甘,“彭城暗中给他供粮,帮助他攻打鲁郡。”

崔德本一听就不愿意了,这是养虎为患,万万不可。

十二娘子不待他说话,便举手阻止。现在徐世勣还站在堂下,有些话不能说。

“你速去蒙山,告诉刑徒,儿要见他,请他妥为安排。”

崔德本的脸色当即就变了。崔九也是吃惊不已,但急切间,他不知如何劝阻。

徐世勣躬身一礼,掉头就走。



徐世勣再见李风云,当真对其敬若神明了。当今天下,有几人敢玩弄崔氏于股掌之间?眼前这位白发妖人肯定是其中一个。

徐世勣所带来的消息让李风云非常高兴。他请袁安拟写成文,火速传达至各旅团,以鼓舞军心,并向将士们传递出一个明确讯息,蛰伏已久,该下山活动一下筋骨了。

“要见某……”李风云抚摸着颌下短须,若有所思,“让某安排地方……这里有名堂啊……”

徐世勣无语。十二娘子主动放低姿态,请你安排见面地点,明确表达出合作姿态,你还待怎地?难不成要十二娘子安排见面地点?但你敢去吗?

“她要摸俺的底。”李风云摇手,“你回去告诉她,某敬她是个仙子,不敢亵渎,不敢见。”

摸你的底?徐世勣没有听懂。你虽然来历不明,身份不详,但对崔氏来说,你就是个可以利用的贼,有啥底可摸?退一步说,就算摸出你的底了,又能怎样?你都是一个贼了,人人得而诛之的大恶贼,难道你还能逆转天地,来个大翻身?

看到徐世勣一副疑惑不解的表情,李风云也面露疑色,“你和她认识很久了,竟不知道她的真实身份?”

徐世勣更疑惑了,她的真实身份不就是崔家的十二娘子嘛,俺怎么不知道了?难道这里还有什么隐秘?

“你知道?”徐世勣问道,“她的真实身份是甚?”

李风云的神色有些严肃,迟疑了片刻,似乎不想说。

“阿兄不相信俺?”徐世勣着急了,“俺绝不会泄露出去。”

“不说就好,说了对你没有任何好处,你会从此失去她的信任,并且也不会再见到她。”李风云警告道。

徐世勣吓了一跳,这么严重?急忙赌咒发誓。

“很久以前,她曾是河南王妃,但因为秦王暴死一案,她受连累,被先帝废黜。”李风云缓缓开口,“今上登基称帝,河南王为太子,入主东宫,但没有册立太子妃,皇帝遂有意复立,可惜的是……如果元德太子没有薨亡,她现在就是太子妃,中土未来的皇后。”

徐世勣距离东都太远,虽然也曾听说过秦王暴死一案牵连甚广,但内中详情却知之甚少,至于崔氏和皇族之间的秘辛,就更无从知晓了。如今突然听说自己所熟悉的崔家十二娘子竟是当今皇帝的儿媳,大为震惊。虽然十二娘子最终没有成为太子妃,但之前,他是晋王的儿媳,河南王妃,这是不可改变的事实。后来晋王做了中土皇帝,有意将十二娘子复立,把废黜的儿媳再接回来,这说明皇帝已经承认了十二娘子的儿媳身份。不幸的是,儿媳还没接回来,儿子却死了,由此也就确立了十二娘子在中土顶层权贵中显赫而又极其特殊的身份。

徐世勣的心纷乱不已,很久才从震惊中平静下来。

“她是崔家的子弟,又在皇帝和皇后的心目中占据着非常特殊的地位,所以有心接近她、利用她的权贵太多了,但崔家也罢,皇帝也罢,岂能让人随便接近她?”李风云手指徐世勣,微微笑道,“大郎是个幸运的人,碰巧认识了她,但偏偏又不知道她的真实身份,结果给徐氏带来了一场造化。”

徐世勣连连点头,惶恐不安。的确,他是个幸运的人,只是,今天突然知道了她的真实身份,这种幸运还能维持多久?

“有人说她是个不祥之物,也有人说她是红颜祸水,总之,她是个特殊的存在。”李风云摇了摇头,目露凝重之色,“正因为她是个特殊的存在,所以不要轻易接近她,距离她越远,便越是安全。她之所以离开东都,徜徉于名山大川之间,估计也是因为这个原因。”

“你是谁?”徐世勣终于忍不住了,问出了一个久藏于心的问题。







第一百一十三章某是贼

“你何以对她如此了解?当初在白马,你是不是一眼看穿了她的身份,所以才出手挟持?”

“某是贼,恶贼。”李风云大笑,“某的真实身份就是贼,从未隐瞒。至于为何知道她的秘密,原因更简单,因为某是一个无恶不作的贼,只要是某想做的事,就一定能做成,比如,与崔氏的合作。你代表崔氏三次向某传递机密讯息,说明某与崔氏的合作正在进行,且进展顺利。”

徐世勣懒得与他瞎掰乎,重新进入正题,“十二娘子说,接下来你要打鲁郡,把段文操赶走,然后背靠齐鲁,面对中原,进退无忧。崔将军说,由彭城暗中给你提供一部分粮食,以帮助你打鲁郡。”

李风云当即摇手,“某的事,某做主,轮不到崔家指手画脚。某是崔家的合作者,不是他家的佣奴,这一点至关重要。”

徐世勣点点头,赞同李风云的主张。李风云始终坚持双方在共同利益基础上的合作,目的是维持义军的**性,自己掌控自己的命运,这对义军的未来有百利而无一害。

“蒙山的确没有粮食了。你今天来得正及时。有了你送来的消息,某明天便可派出主力攻打彭城,首要目标便是兰陵县。”李风云意气风发地挥挥手,“某的军队经过一个冬天的苦练,士气旺盛,战斗力强,正好拿小小的兰陵城试试身手。”

“你要打彭城?”徐世勣惊讶地问道,“崔氏已决定给你提供粮食,你为何还要打彭城?你这不是打崔家的脸吗?”

“因为某要打鲁郡,打鲁郡首府瑕丘。”李风云从容说道,“如果某不下山打彭城,段文操就不会把军队从泗水一线调离,去西北方向剿杀孟海公、帅仁泰和霍小汉,这是显而易见的事。此乃调虎离山计,只待段文操把军队调离蒙山脚下,某就挥师西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拿下瑕丘,置段文操于死地。此计某自年初便开始谋划,但如果没有崔氏在彭城方向的默契配合,某是万万不敢打彭城,以免弄巧成拙,自取其辱。”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徐世勣不得不提出警告,“你攻陷鲁郡首府,占据鲁郡,便是做了出头鸟,一旦官军从四面八方杀来,你如何应对?再退回蒙山?”

“你对东征还是保有幻想?”李风云笑道,“翟让兄弟、单雄信兄弟,还有那帮瓦岗兄弟,是不是因为害怕东征大军胜利归来,所以才不敢举旗造反?”

徐世勣保持沉默,既没有否定,也没有肯定。百万雄师打高句丽一个蛮夷小国,怎会失败?要做白日梦,你一个人去做,俺不奉陪。

“阿兄,某有一个疑问,你为何不打琅琊郡?以你现在的实力,打琅琊郡应该最有把握。”

徐世勣主动转移话题,不想再听到李风云鼓动自己造反的话。

“琅琊郡有连接东莱和江淮的运输通道,而这条通道畅通与否直接关系到了东莱水师能否如期渡海远征,关系到了东征的成败。”李风云反问道,“某既然对东征持悲观态度,为何要阻止东征?为何要阻止东莱水师渡海远征?来护儿和周法尚正在倾尽全力保东征,此刻打琅琊,就等于打来护儿和周法尚,纯粹找死。相反,某打彭城,打鲁郡,与他们的直接利益无关,而水师渡海作战的日子越来越近,他们自顾不暇,哪里还有时间顾及到剿贼一事?”

“如此说来,你要在今年横扫大河以南了?”

“某是有这样的想法,奈何实力不济,而且更重要的是,齐郡还有一个张须陀,他才是各路义军最为强大的对手。”李风云冷笑道,“某只有杀了张须陀,击败他的军队,才有可能横扫大河以南,否则,任何宏图大业都是痴心妄想。”

张须陀?什么时候齐郡郡丞张须陀变得这样厉害了?但联想到李风云神鬼莫测的预知能力,徐世勣又不敢质问,只能把这句话完整地带给崔氏。



李风云不但拒绝与崔家十二娘子见面,还一定要下山打彭城,这让崔九和崔德本大为愤怒,但十二娘子一句话便点中了要害,“崔氏只要结果,不问手段,只要能达成目的,任何手段都可用。”

崔氏的目的是什么?无论东征是胜还是负,崔氏都需要一个混乱的中土局势,且局势越混乱越好。既然如此,当然要最大程度地利用李风云和他的军队了,尤其当前,因为李风云实力不济,必须给予其足够的帮助,让其迅速发展壮大起来,所以,李风云需要什么,那就给他什么。

临时主掌左骁卫府的武贲郎将梁德重已经知道崔家十二娘子到了彭城,但他知道十二娘子的份量,且双方分属不同的贵族集团和政治势力。既然十二娘子深藏不露,他当然佯装不知道了,只是,此刻十二娘子来彭城干甚?总不至于太无聊了,跑来看看堂兄弟崔德本吧?

前些日子齐鲁局势有变,周法尚调整了围剿蒙山贼的部署,把诸鹰扬军队都调去戍守琅琊郡的运输通道了,实际上也就变相宣告,围剿蒙山之策暂时搁置。既然不剿贼了,梁德重也就没必要一定坐镇彭城,再加上其无心探寻崔氏秘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于是寻了个借口,跑到谯郡巡视通济渠去了。惹不起我还躲不起?

梁德重离开了彭城,崔德本就说话算数了。

李风云率十个团下山,其中两个团由陈瑞统率,直杀藤城、昌虑一线,佯作主力以牵制鹰扬府主力,而其余八个团则直杀兰陵。

沛城鹰扬郎将韦云越闻讯,毫不犹豫,当即下令,戍守兰陵的两个团,火速赶赴昌虑支援。贼军下山攻击了,鹰扬府理所当然集结主力迎战。另外还有一个不能宣之于口的原因,便是关陇人和山东人与生俱来的矛盾。彭城郡丞崔德本是山东人,我关陇人凭什么帮你打仗?再说你崔德本不是组建了地方军嘛,你拿地方军去打就是了。

兰陵告急。崔德本十万火急传讯韦云越,贼人主力正在攻打兰陵,请鹰扬府支援。

韦云越则火速回书,蒙山贼主力正在攻打藤城、昌虑一线,我鹰扬府兵力严重不足,请郡丞即刻派遣地方军给予支援。

崔德本大怒,一边急书梁德重,请他急速返回彭城,一边急告兰陵,鹰扬府不予支援,你们身处险境,某正在想办法,请固守待援,若能支撑就坚守,若支撑不住就自己拿主意吧。言下之意,该弃城而逃就逃吧。另外又急书鲁郡段文操,琅琊郡窦璇,恳请两位郡守从东西两个方向攻击蒙山,以解彭城之危。

兰陵失陷,义军攻入城内,劫掠了粮库,有效缓解了粮食危机。

接着义军便杀进了下邳郡,就近于郯县、良城一带烧杀掳掠。郯城正是由江淮进入琅琊郡的咽喉要道,这使得临沂慌乱起来,十万火急告之彭城,请徐州军队火速剿贼,以确保运输通道的安全。

梁德重闻讯,不得不日夜兼程赶赴下邳郡,指挥当地鹰扬府军队剿杀蒙山贼。

梁德重急书周法尚,并鲁郡太守段文操、琅琊郡太守窦璇,希望齐鲁军队能从东西方向攻击蒙山,继而迫使蒙山贼不得不撤离徐州。

时间飞逝,不知不觉已是大业八年的三月底。

就在这时,从东征前线再传噩耗。三月十二,兵部尚书、北平襄侯段文振病逝于东征途中。三个月内,三位中枢宰执,三位皇帝的股肱大臣,一个接一个地辞世,这对皇帝是个沉重打击,对东征大军的士气亦是个重大打击。

对正在彭城的崔家十二娘子同样是个不小的打击。李风云的“疯言疯语”一个接一个的应证了,这太可怕了,虽然李风云矢口否认他精通术数,但其实这不重要,重要的是他的预言都灵验了。如此推及,东征可能真的会失败,即便这听起来实在匪夷所思,而崔弘升或许也真的只剩下一年寿数了,因为东征一旦失败,肯定需要人承担责任,做皇帝和中枢的替罪羊,崔弘升做为东征大军的统帅之一,理所当然要承担失败的罪责,就算砍头也在情理之中。

崔弘升对博陵崔氏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他的突然离世,必将给博陵崔氏带来不可挽回的损失,尤其在政治上,必将给山东贵族集团带来巨大震荡,后果异常严重。

崔家十二娘子的情绪失控了,她不顾崔九和崔德本的劝阻,也不顾豪门世家的尊严和脸面,毅然飞驰兰陵,亲自去寻找白发刑徒。

此刻李风云不在兰陵,而是在蒙山南麓重镇南城,其麾下主力也从下邳的郯县、良城一带撤回了蒙山,正飞速向鲁郡境内前进,兰陵城内已看不到义军的身影。

徐世勣急奔蒙山,在南城追上了李风云。

“十二娘子就在兰陵,她急切要见到你。”

李风云不假思索的摇摇手,“某正要杀奔鲁郡,无暇拜会崔氏。”

“阿兄,兵部尚书段文振于三月十二病逝于东征途中。阿兄的预言非常准确。十二娘子之所以不顾一切赶赴兰陵寻你,原因就在如此。”

李风云笑着摇摇头,“你回去告诉她,谁也救不了她家大人。天命如此,人力岂可更改?”

“阿兄既能断人生死,便有更改天命之力。”徐世勣满怀期待地说道,“阿兄若在此刻伸以援手,崔氏必会千百倍回报阿兄。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啊。”

“你当某是神棍?”李风云嗤之以鼻,“某若有更改天命之力,岂会沦落到今天这步境地?你以为某喜欢做贼,喜欢杀人?”

徐世勣哑然。







第一百一十四章又见美人

徐世勣死缠难打,拼死拼活要拖着李风云去一趟兰陵。

这不是面子大小问题,而是关系到徐世勣在十二娘子心目中的份量,关系到他能否赢得崔氏更多的信任,更关系到他离狐徐氏的未来。李风云说未来的中土局势非常不好,而从目下紧张的局势来推衍,未来必定战乱再起。一旦战乱,做为巨商富贾的徐氏如果失去靠山,失去豪门世家的庇护,其后果是灾难性的。

李风云对徐世勣有着一种特殊的感情,而这种感情徐十三很熟悉,就如李风云之前对待杜伏威和辅公祏两个名不见经传的齐郡土混混一样,好得过分了。徐十三把自己细心观察后的结果悄悄告诉了徐世勣,让徐世勣死缠难打,肯定能如愿以偿。

正如徐十三的推测,李风云在徐世勣的死缠难打下,不胜其烦,一咬牙,答应了,“好!某便舍命陪君子,陪你走一趟。”言下之意,我这纯粹是给你面子,而不是给崔氏面子。

义军主力正要进入鲁郡展开攻击,主帅李风云却说要秘密去一趟兰陵。韩曜和陈瑞等义军首领当然反对,你去兰陵干什么?你总要给我们一个理由吧?虽然你是主帅,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但总要有个限度吧?主帅的一举一动与义军的存亡有直接关系,你不能拿义军数千将士的性命开玩笑。

李风云坚决不说。他与崔氏秘密联系的事,除了徐十三外,没有第二个义军首领知道。至于徐世勣,他为了隐藏自己的身份,每次进出蒙山,都是由徐十三亲自接送。韩曜、陈瑞、袁安等几个义军首领都知道这件事,不过他们以为秘密进山的人是李风云安置在山外的暗桩,所以谁也没在意,更不会无聊到去刨根究底的查一查。事实也的确如此,徐世勣的确给义军带来了很多机密讯息,从而“证实”了义军首领们的猜想。

李风云告诉韩曜等人,他去兰陵,是因为山外密探送来一个机密消息,说彭城郡丞崔德本到了兰陵,且身边并没有多少人马,为此他想亲自去看一看,若有机会就活擒了崔德本,看看能否从崔氏那里得到一些“帮助”。

李风云给出了理由,然后不顾韩曜等人的极力劝谏,带着风云团就走了。



时隔几个月,在兰陵城外一个山清水秀的山谷中,李风云与崔家十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