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战隋-第6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张须陀就是一个鲜明的例子,张须陀正是因为建立了一支完全由自己控制的军队,才在齐郡叛乱迭起混乱不堪的恶劣局面下,顺利保住了自己的仕途,还乘机赢取了最大的利益。有了张须陀这个成功先例,段文操又焉能失败?”

难道段文操为了保存实力就不打了?吕明星思来想去都没有弄明白,遂开口问道,“将军,这一仗段文操还打不打?我们杀到了宁阳,摆出了决战态势,假如段文操不打,不战而走,对他的威信肯定是个打击。另外,段文操不打,撤回瑕丘,任由我们攻占宁阳,双方实力此消彼长,对段文操扭转局势非常不利,难道他从此就据城坚守,被动防御,直到东征大军归来?”

李风云看了孟海公一眼,意味深长地微微一笑,并没有回答吕明星。

孟海公也有疑惑,但旋即看到李风云意味深长的笑容,脑际灵光一闪,禁不住暗叫一声惭愧,他已经知道答案了,也知道李风云为什么一定要攻打宁阳。

义军联盟是暂时的,其背后既有段文操暗中操控的身影,也有张须陀挥军南下所带来的重压。现在张须陀已经带着军队返回齐郡了,如果段文操再主动退回瑕丘,各路义军的生存危机也就过去了,再加上他们又得到了宁阳城里的粮食,有了发展壮大的条件,试想这个联盟还会继续存在吗?肯定不会了。韩进洛等四位豪帅与孟海公一样,都想自己做老大,都不想屈居人下,更不想让李风云一口吃掉,另外齐人和楚人之间还有与生俱来的地域利益冲突等矛盾,所以可以预见,只要他们从宁阳城里出来了,必定要重返故地,韩进洛和甄宝车回济北,帅仁泰和霍小汉回巨野泽,大家都不会去蒙山。

联盟解散,义军各回故里,各自为战,每一支义军的力量都不足,都打不过段文操,如此段文操便等同于不战而屈人之兵,不费吹灰之力便摧毁了义军联盟,重新掌控了鲁郡战局,接下来他便由被动转为主动,可以对鲁西南一带的义军实施围剿,各个击破。

李风云显然已经预见到了联盟的走向,从他的立场出发,他当然不希望联盟解散,但希望归希望,他无力阻止,为此,他只能退而求其次,想方设法保全义军的力量,为此,他必须攻打宁阳,必须与段文操决战,必须重创段文操,以免决战后联盟解散,各路义军陷入段文操的围追堵截之中。只要义军力量能够保全,那么整个鲁南局势就不会颠覆,这对苍头军的发展壮大非常有利。

同时,李风云显然也想利用这一仗严重消耗韩进洛等四位豪帅的力量,从而迫使他们在决战后失去自立的条件,不得不归入苍头军帐下,如此不但光明正大地吞并了友军,也迅速发展壮大了自己。

孟海公本来就很忌惮李风云,担心被苍头军吃了,现在揣测到了李风云执意攻打宁阳的意图,就更加警惕了。

事实上对于结盟他还是愿意的,有困难的时候互相帮助,力量小的肯定能借助盟约,从力量大的身上占到便宜,比如这次打任城,他就跟在李风云后面捡到了一个天大的便宜。至于归附效命,他连想都没有想过。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现在大家都在一个起跑线上,都有称王称霸的机会,为什么我还没有奋斗就放弃梦想,跟在你后面混?除非到了穷途末路,实在是没有翻身机会了,否则绝无可能给别人做小弟。再说以李风云的条件,若想称王称霸也未免太困难了些,一个辽东来的马贼,上不着天下不着地,一无所有,即便有十八般本事,他的发展也十分有限。既然李风云没什么前途,我为什么还要投奔他?

孟海公相信韩进洛等四位豪帅和自己的想法一样,之所以与李风云结盟,一是为了生存,二是想借助李风云的力量壮大自己。现在这两个目的都达到了,与李风云结盟的目标已经实现了,考虑到李风云对大家虎视眈眈有吞噬之心,太危险了,谁还敢维持这个联盟?找死啊。

孟海公保持谨慎,保持沉默,保持低调,始终沉默不语。

吕明星看到李风云不说话,就把目光转向了韩曜和袁安。韩曜当然明白李风云的心思,他之所以不愿意打宁阳,正是不想做这种明摆着就吃亏的事。袁安能理解李风云,有时候吃亏不是坏事,吃亏就是占便宜。不要看这次吃亏了,下次韩进洛等人被官军打败了,走投无路了,就必然会投奔而来,那就占便宜了。

“段文操不打,我们救出友军,接下来联盟就会解散。”袁安手指孟海公,笑着说道,“你问问孟录事,他现在是不是归心似箭?韩进洛他们也是一样。张须陀走了,段文操回瑕丘了,宁阳的粮食又拿到了,所有的危机都解决了,还留在这里干甚?当然是回家了。”

吕明星与众将互相看看,恍然大悟,忍不住就爆了句粗口。不过仔细想想,也不好怪人家。人家是来结盟的,不是来归附的,虽然韩进洛、孟海公等人借助苍头军之力占了不少便宜,但苍头军也利用这次结盟壮大了声势,拓展了地盘,也得到了好处。如今人家的困难解决了,要回家了,当然在情理之中。只是,义军联盟散了,各自为战了,其中力量弱小的韩进洛等人便有可能被官军各个击破,一旦他们败亡了,苍头军再遇危机,又到哪去找人结盟抗衡官军?

姜还是老的辣,段文操不显山不显水,闷头大发财。







第一百五十一章变局

段文操打了自己一个嘴巴子。。00ks。他信誓旦旦地告诉宁阳城内的四位豪帅,白发贼不会来救他们了,趁早献城投降吧。哪料一转眼,李风云就带着数千人马从任城杀了过来,摆出一副决战架势。

城内义军闻讯,欢声雷动,士气空前高涨。

帅仁泰找到徐师仁,请他密书段文操,继续商谈献城投降一事。

“白发帅已经杀来了,就在城外与段文操对峙,双方剑拔弩张,大战一触即发,这时候不要说你诈降了,就算你真的投降,真的给段文操打开城门,段文操会相信?他敢进城吗?”徐师仁很不满,埋怨道,“之前你诈降,欺骗段文操,吸引了他的注意力,帮助白发帅攻陷了任城,你当段文操不知道?现在你继续诈降,目的何在?你不要以为某的家人被白发帅所挟持,就可以肆无忌惮地驱使某。某实话告诉你,某并不看好你们,就算你们打赢了段文操又如何?你们越是打胜仗,败亡的速度就越快,因为更强大的对手会一个接一个进入鲁郡,你们根本挡不住。还有,东征结束后,几十万卫府军归来,你们怎么打?拿什么打?你反正是死人一个,无所谓,但某还要为将来打算,就算脚踩两条船,某也要踩啊。”

帅仁泰不怒反笑,“总算说了句大实话。既然你要脚踩两条船,为甚某就不能脚踩两条船?”

徐师仁面无表情地望着帅仁泰,不知道他这话是真还是假,良久,他试探着问了一句,“你以为你还有脚踩两条船的机会?”

帅仁泰坐到了徐师仁的对面,好整以暇地笑道,“俺正在努力。”

徐师仁反复思量,最终还是相信了自己的这位老朋友。未来形势虽然难以预测,但有一点是肯定的,东征必然胜利,百万大军打一个蛮夷小国,杀鸡用牛刀,实在没有悬念。东征结束,几十万卫府军归来,挥挥手就能把大河南北的义军彻底摧毁。帅仁泰或许是一时冲动举旗造反了,但举旗后饱受重挫,这时候为自己找一条后路也是理所当然。好死不如赖活着,谁想死啊。

“你对这一仗没有信心?”徐师仁问道。

“你有信心?”帅仁泰反问道。

“段文操现在很被动,若决战,便有腹背受敌的危险。”徐师仁说道,“退一步说,就算他打赢了,也是惨胜,损兵折将,那接下来他怎么办?没有实力,他拿什么确保鲁郡的稳定?”

帅仁泰连连点头。

徐师仁犹豫了片刻,再次试探道,“此刻,你若能帮他一下,北海段氏这条船便算踩上去了。”

帅仁泰笑了,摇摇头,“白发帅对我们的信任非常有限。虽然他信守诺言,连续两次杀到宁阳城下予以救援,但他心里很清楚,一旦他击败了官军,救出了我们,在战局对义军非常有利的情况下,联盟必然不复存在,我们都会离开,而他因为救援我们损兵折将,实力减损,也无力吞并我们,只能任由我们离开。所以白发帅此刻的心理很矛盾,他是否倾尽全力攻击,还要看我们是否倾力配合。他要求我们在决战开始后,杀出城内,向段文操的背后发动攻击,以便前后夹击段文操。此策的确有可能击败段文操,但前提是,不但白发帅的苍头军要承担重大损失,我们也一样损失惨重。我们伤亡太大,实力不堪一击,也就失去了独自发展的条件,不得不继续维持联盟,继续借助苍头军的力量恢复实力,而在这个过程中,十有**会被白发帅所吞并。”

“这就是当前矛盾所在。我们若想脱困,若想独自发展,就必须不惜一切代价配合白发帅击败段文操,反之,如果我们不配合,问题就麻烦了。白发帅也罢,段文操也罢,都是聪明人,绝不会打个两败俱伤,让我们白白捡便宜。”

徐师仁听懂了。战局发展到现在已经很明朗,段文操的确很被动,这场决战不管他是打赢还是打输,实力都将骤减,而实力严重不足的段文操面对不断恶化的鲁南局势必将一筹莫展,所以对段文操来说,决战要打,实力也要保存,鱼与熊掌一个都不能少。这时候城内的帅仁泰要主动献城投降,对段文操就是一个帮助,一个好得不能再好的消息了。



段文操失算了,为此他很郁闷,尤其在面对牛进达的时候,更觉尴尬。

不过在利益面前,面子实在不值一提,只要利益不损失,面子丢了也就丢了。现在段文操必须保全自己的利益,尤其在战局对自己不利的时候,更要想方设法保存实力。

牛进达也失算了。他本以为白发贼要去打邹城,要先横扫南线战场,先把眼前利益抢到手,所以他极力劝说段文操猛攻宁阳,不惜代价攻占宁阳,然后就可以全力对付白发贼了。然而,白发贼根本就不给他攻击宁阳的时间,拿下任城后就气势汹汹地杀到了宁阳,摆出了决战架势,并与城内义军形成了夹击之势。鲁军至此完全陷入被动。

段文操不想打。打了就是两败俱伤,打赢了也是惨胜,之后自己实力所剩无几,根本没办法应对接踵而至的复杂局面。

牛进达想打,但顾虑重重,一则没有绝对胜算,二则一旦打输了,后果太可怕。自己倒无所谓,大不了回家种田,但正值关键时刻的段文操就麻烦了,仕途极有可能就此中止,这对北海段氏乃至整个齐鲁贵族集团都是个打击。

“使君,这仗还是打的,不能不战而退。”牛进达知道段文操没有决战的意愿,也没有击败叛贼的信心,不得不竭力劝说,“两军对垒,不到最后一刻谁都不敢说自己打赢了。战场上的事瞬息万变,即便有绝对把握,也有可能因为一个不起眼的疏忽而颠覆战局,一败涂地。”

“这场决战,我们真正的对手只有一个,那便是白发贼。”牛进达冷静分析道,“所谓联盟不过是一盘散沙而已。韩进洛、孟海公诸贼之所以与白发贼结盟,目的是借白发贼之力度过危机,发展壮大,而白发贼亦不会养虎为患。双方信任有限,彼此提防,决战之刻,不可能形成合力。”

“使君,我们可以做个推演。”牛进达走到了地图前,继续说道,“我们在城内有徐师仁、帅仁泰两个内应,有了他们的策应,韩进洛诸贼在决战形势没有明朗之前,必定持观望态度,而不是积极配合白发贼,在决战开始之后就倾尽全力杀出来,与白发贼前后夹击我们。城内诸贼冷眼旁观,城外贼帅孟海公当然也有样学样。据某所知,孟海公生性谨慎,这种性格的人在这种生死存亡之刻,肯定不会舍生忘死冲在第一线,他也会站在后面冷眼旁观。”

段文操微微颔首,同意牛进达的分析。如此一来官军只要在决战中倾尽全力击败白发贼,就能赢得这场决战。白发贼败了,看到自己的友军都站在一边袖手旁观,必定心灰意冷,撤军而走。白发贼走了,树倒猢狲散,剩下一帮不堪一击的小贼,又岂是官军的对手?

“书告徐师仁,请他与帅仁泰携手合作,全力配合我军与白发贼决战。”

关键时刻,段文操倒也果断,毅然下令,“传令各团团主、佐史,马上到中军议事,准备与贼决一死战。”

他现在给义军逼得没办法,不战而退肯定不行,被动防御便是挨打,如果犹豫不决,给气势如虹的贼军一窝蜂地冲上来,劈头盖脸一顿猛打,搞得不好就兵败如山倒了,所以不管三七二十一,先做好决战部署,让将士们做好决战准备。



李风云发动了攻击。

李风云在中路部署了八个团的精锐,右翼是韩曜的四个团,左翼是孟海公的六团济阴义军,总兵力达到了三千六百人。

段文操擂鼓迎战。

段文操在中路部署了两千精锐,由牛进达统率,决心不惜代价重创苍头军。其左右两翼各为五百人,投到决战战场上的总兵力为三千人。还有近两千兵力,一部分作为预备,一部分继续包围宁阳城,以防城内义军突围而出。

平原上,鼓号震天,旌旗如云,杀声更是惊天动地。

义军率先发动攻击,战阵步步前推,箭矢冲天而起,铺天盖地,声势惊人。

段文操命令,紧守战阵,不要急躁,也不要急于攻击,先仔细观察对手,寻找对手的弱点,不动则已,一动就要给对手以致命打击。

牛进达身先士卒,站在前方战阵里,命令弓弩手,密集射击,以箭阵覆盖前方,坚决阻击贼军。



宁阳城楼上,韩进洛、帅仁泰、甄宝车、霍小汉和徐师仁举目远眺,个个神情严肃,气氛紧张。

城内长街上,一队队义军全副武装,整齐排列,蓄势待发。

“孟海公进入决战战场了。”霍小汉激动地叫起来,“白发帅太厉害了,他到底给了孟海公什么好处,竟然让这个铁公鸡赌上了全部家当?”

韩进洛、帅仁泰和甄宝车互相看看,忍不住都笑了起来。

徐师仁没有笑,实在是没有心情笑,情绪太恶劣了。早上一起来,看到成队的义军塞满了街道,他就知道自己上当了。他想不明白,到底是自己的判断出现了错误,还是韩进洛等人突然就变了?难道他们不知道倾尽全力一战的结果,就是被李风云无情吞并吗?

难道……徐师仁的心里蓦然涌出一个念头,难道李风云作出了新的承诺,决战后,不但不吞并他们,反而还要扶持他们?李风云不顾自身危险,不顾强敌在前,连续两次驰援宁阳城,已经用事实证明了他是一个守信守诺的人,是一个完全可以值得信任的人。既然李风云值得信任,李风云的承诺也就无须怀疑。或许,这就是自己判断错误,而几位豪帅毅然放弃个人利益,与李风云携手共击段文操的根源所在。

徐师仁黯然长叹,一步错步步错,这次段文操大难临头了。







第一百五十二章烽烟起

决战战场上,义军左翼,济阴义军的帅旗下,李风云白马银铠,孟海公红马黑铠,并辔而立。。00kS。

在他们的身后,徐十三、吕明星、郭明等六位苍头军校尉一字并列。再往后,便是一面面五彩缤纷的令旗、队旗,这些迎风飘舞的旗帜,把六团全副武装的苍头军精锐悄然掩饰。

整个左翼,除了孟海公和济阴义军的各色旌旗外,再无一个济阴将士。

孟海公很紧张,呼吸急促,倒不是因为第一次参加如此规模的大战,也不是因为缺少血腥战斗的锤炼,而是因为他的部属,他的军队,他的全部家当,此刻都在中路,正在与官军精锐激烈对抗。虽然只是箭阵往来,尚没有进入肉搏大战,但实力摆在那里,济阴义军根本挡不住官军的一个冲锋。

孟海公已经没有后悔药可吃了,只有豪赌了,而豪赌不是他的风格,但李风云许下的利益太大了,对他而言是个致命诱惑,他根本就抵挡不住。

昨夜,李风云突然闯进他的帅帐,把他从睡梦中喊醒,劈头盖脸就是一句话,“如果一天之内,某让你的实力翻番,但前提条件是,你必须押上自己的全部家当,你赌不赌?”

孟海公当然不敢赌。李风云接着就把自己的攻击之策详细告之,其实也就是孙膑赛马、避实就虚之计,攻敌之不备。孟海公怦然心动,但他还是不敢赌。李风云拿出了韩进洛等四位豪帅的密信。四位豪帅说得很直白,既然你李风云信守承诺,不惜代价来救我们,又承诺决不做兄弟阋墙、手足相残之事,我们又岂能做个无耻小人?坚决配合李风云进行决战,坚决出城攻击。孟海公还是犹豫,担心李风云会乘机吞并自己和韩进洛诸雄。

李风云赌咒发誓,并说出了理由。乘人之危,背信弃义,乃小人行径,会毁了自己的名声,不利于自己的发展。其次,现在吞并各部,会激化齐人和楚人之间的矛盾,同样不利于自己的发展。再次,强行吞并了,实力大了,自己便是出头鸟,会遭到朝廷的重点围剿。反之,大家都发展起来了,义旗遍地开花,官军疲于奔命,顾此失彼,反而有助于自己的发展。

时间紧迫,天一亮就开战了,给孟海公反复权衡考虑的时间太少,而李风云半夜找来,显然就是不想给孟海公更多的考虑时间。孟海公终于抵挡不了诱惑,毅然决定豪赌一次。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抓住这个发展机会或许就能改变命运。毕竟东征已经开始,距离东征大军归来的时间并不多,假若自己不能在这段时间里发展起来,后果堪虑。再说,既然已经举旗造反了,胜也好败也好,都要把造反事业进行到底,如果这次运气不好,赔光了,大不了重头再来,再回周桥老家拉一批人而已。赌了。

孟海公仓促做了决定,又仓促把人马拉上战场,等到鼓号一响,孟海公的谨慎心理再次占据了上风,但他来不及后悔了,只能无助祈祷上苍的帮助,只能在肚子里把李风云骂了个狗血淋头。

“将军,是否开始攻击?”

孟海公看到官军的中路并没有动,只是以箭阵阻击,考虑到双方这种试探不可能持续太长时间,接下来官军可能要主动攻击,孟海公就心慌了。虽然李风云在济阴义军的前面摆了两个主力团,但官军主力如果倾力攻击,两个主力团顶不了太长时间,而济阴义军的战斗力实在太差,面对官军的精锐团旅,根本就没有什么招架之力,势必一触即溃。中路溃败,这一仗还打什么打?

李风云一手倒提长刀,一手拿着虎头护具,目光炯炯地盯着官军中路后方的各色令旗,沉默不语。

“将军,这不是攻城,是野外对决,士气非常重要,任何一方的士气突遭重挫,都有可能演变为全线溃败。”孟海公看到李风云不说话,更着急了,“我们的实力本来就低于官军,若想取胜,唯有攻敌不备,打段文操一个措手不及,否则……”

“你畏惧了?”李风云忽然露齿一笑,揶揄道,“如果你害怕了,可以退到后面去,这样就进退无忧了。”

孟海公大为羞恼,狠狠地瞪了李风云一眼,厉声说道,“若段文操率先从中路展开攻击,抢到了先机,某看你还如何好力挽狂澜。”

李风云笑着点点头,“不要着急,再等等。如果段文操坚守不出,某就三路同时攻击,看他段文操如何应对。”

三路同攻?孟海公吃惊地望着李风云,有这样打仗的吗?一股脑儿全部冲上去,一点章法都没有,岂不是找死?你以为这是打家劫舍、杀人越货啊?兄弟,这是打仗啊,不是抢劫。不过孟海公不敢说出来,毕竟人家从徐州打到齐鲁,一路上战无不胜,足见其有勇有谋,不是一介蛮夫。或许,这是李风云的障眼法,欺骗段文操,让他摸不准义军的主攻方向,只待其在排兵布阵上出现了错误,李风云就祭出利刃,一击致命。

“三路同攻,你连备军都不要了?”孟海公抱着一丝侥幸,看看能不能给自己的队伍争取一个备军的名额。

“你看到了,段文操的左右两翼都非常薄弱,很明显他的目标就是我苍头军。”李风云说道,“段文操只要把我的苍头军打败了,这一仗他就打赢了,但他是百战老将,不可能忽视自己的左右两翼,所以某可以肯定,他的左右两翼就是两个陷阱。你一旦轻敌,暴露出主攻方向是其左右两翼,其后方围城的军队必定蜂拥而至。”

孟海公顿时明悟。自己倒是轻敌了,段文操把左右两翼搞得如此薄弱,明显就有问题。段文操的备军在哪?就在城下,所有围城的军队都是备军。所以若想破这个局,就必须前后夹击,必须让城内的义军主动杀出来,牢牢牵制住段文操的围城军队,如此一来,段文操就掉进了自己所设的陷阱里,焉能不败?

“如果他们不敢杀出来怎么办?”孟海公指着城池方向说道,“或者,他们先观望一阵子,看到形势对自己有利了,再杀出来,贻误了战机,岂不功亏一篑?”

“所以,我们彼此之间需要信任。”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