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今天你吃了吗-第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春花,再去帮我盛碗面。幸好我不和你们一家,照著三钮的手艺,天天米面我也得吃成个大胖子。”
  丁春花笑道:“她啊,也就这点本事。”
  便是这点本事,等三钮和她娘、两个伯娘架著驴车去孙家集时,到了那儿见办喜事的人家准备了鸡鱼肉蛋,还有带鱼和海参,丁春花只听过,从未见过后两样,担忧道:“你会做吗?”
  “天上飞的水里游的地上长得,没有我不会的。”三钮口气很大,惹来她娘一记白眼,她耸耸肩,压低声音对卫家派来的小厮说:“去四周转转。”而孙家集是个小集市,由于离海近,附近有个小码头,这边的百姓生活明显比杜家村的村民好。三钮见孙家准备这么多东西,也没怀疑。
  “老太爷和我说了,三钮姑娘放心,我这就去打听打听这家什么来头。”他牵著驴车走远,主人家都在办事,误认为他把驴拴到远处,也没在意。这么一忽视,倒真把他给忘了,幸亏三钮还记得吃饭的时候喊他。
  三钮仗著亓国百姓厨艺有限,做带鱼的时候直接油炸,海参干脆葱爆,其他菜怎么简单怎么来,除了一道被她做出名的红烧肉,没法简化。然而即便这样,她这顿喜宴也受到宾客的盛赞。
  丁春花接过主人家付的余款拉著三钮回就走,出了孙家集才说:“那个老太婆看我的眼神不对劲啊,直勾勾盯著我,三钮,发现没?”
  “我看到了。”三钮转向陪卫家小厮,“打听出什么了?”
  谁知小厮未语先笑,笑够了才说:“你们家早些天不是来个媒婆么,我觉得就是这家人请去的。”
  “什么玩意?!”李月季好险从驴车上掉下来,丁春花慌忙扶住她,“大嫂,坐稳,又不是给你说亲,激动个什么劲哟。”
  “不不,不对啊,他们家今天娶亲。”李月季提醒。
  卫家小厮说:“这家有两个闺女四个儿子,那天去找三钮的是孙家大闺女女婿,今天娶亲的是第二个儿子,媒婆讲的估计是第四个儿子,在广灵县书院里读书。”
  “那天媒婆刚说给三钮说亲,我就拒绝了,然后她说我没见识什么的,我居然忘了问是哪家叫她来的,早知道,早知道——”
  “娘,你若是知道,他们今天绝对不会请我们。”三钮说著,自己反而想不通了,“我娘都拒绝他们家了,干么还找我们做喜宴?”
  “估计想知道三钮姑娘你是何方神圣。”卫家小厮笑说:“听孙家的左右邻居讲,他们想给第四个儿子找个好亲家,高门大户看不上他家,大字不识的姑娘他们看不上,挑来挑去便挑到你身上。”
  “他们想的倒好,也不想想我们看不看得上他家。”李月季嗤笑。
  三钮摇头,“不对,村里没有识文断字的姑娘,广灵县可不一定。他们离广灵县比离这边近一半,广灵县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我不信他们连个年龄适合的姑娘都找不到。”
  “难道孙家有什么别的目的?”卫家小厮心中一凛,“要不,我再偷偷回去打听打听,你们在前面路口等我。”
  三钮抬头道:“不用。”一看他脸色焦急,福至心灵,“我懂了。”
  “什么?”四人齐声问。
  “远在天边近在眼前。”三钮指著小厮,对方一愣,就听到,“你家老太爷啊。”
  “对哦。”小厮一拍脑门,“孙家,孙家这叫什么来著?”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我家和你家的关系也。”三钮一说,丁春花明白了,“他娘的,这么深的心思,幸好我把那个媒人赶跑了。”
  杜发财回到家,听说娘家几个今天遇到的事,翌日早上,端著碗出去吃饭碰到入乡随俗的卫老,就忍不住跟他念刀,“叔啊,你说说,现在的人怎么那么多心思啊。就算我家和你家处的好,可是跟他孙家有什么关系。”
  卫老已听昨儿去孙家集的小厮说了事情经过,“不需要有关系,老夫指点你未来女婿一二,他到外面自称老夫的学生,这就够了。老三啊,你也别生气,谁家供个读书人都不容易。听我的话,等三钮及笄再给定亲也不迟。”顿了顿,“不用担心好后生被人挑走,是三钮的缘分跑也泡不掉。”
  “叔啊,你可不知道,我们以前担心三钮嫁不出去,都做好给她招赘的准备。”杜发财叹气,从二丫出嫁到现在才两个月,就这么多糟心事,“回头我和她娘说,下次做喜宴不带她去,我看还有没有那么多事。”
  卫老不想打击他,为了自家大孙子,“你家三钮能干的名声已经出去,藏也晚了。不如该怎样还怎样,三钮跟去做喜宴也长点见识,以后别人也不敢轻易骗她。”
  杜发财一琢磨,是这个理。
  卫炳文怕儿子和侄子在家呆太长时间耽误功课,四月初五就赶两小儿回老家,卫若兮闹著要去,不出卫若怀所料,任凭他说再多好话,母亲就是不同意若兮去杜家村。
  卫若兮滴咕这个家里就大哥对她好,被卫夫人拘在房里学规矩,卫若愉幸灾乐的祸登上马车,就说:“这次该不惦记三钮姐了。”
  “没工夫了。”卫若怀心想,为了三钮以后在家里立足,我也必须得对你好。带著这种心情,哥俩十天赶到杜家村,刚到村口,卫若愉见小孩朝田里去,“干么呢?”
  “咦,若愉回来啦?今天大家插秧,在田里逮好多泥鳅,三钮姐姐说做火烘泥鳅,我们去帮忙捉泥鳅。”农忙的时候村学也跟著放假,小麦带著一伙小孩子,穿著草鞋,见卫若愉从车上下来,“你去不去?去的话得去换衣服换鞋。”
  “去,去啊,给我留点,别捉完啦。”卫若愉提著衣摆就往家跑。
  卫若怀见此也跟著下车,他倒是想直接找三钮,但是一想到怀里的两根簪子,想一下,还是先回家,万一捉泥鳅的时候掉了,那就尴尬了。
  “这位小哥,请问这里是杜三钮家吗?”
  卫若怀正想著多日不见三钮,不知她有没有又变漂亮,听到声音下意识抬头,一看对方耳边戴朵鲜艳的挑花,眉头一皱,“是,你也是媒婆?”
  对方一愣,“我也是?还有谁?”
  “之前来过一个,被三钮的娘拿扫帚赶走了。”卫若怀说。
  “为,为什么?”来人不禁打个哆嗦。
  作者有话要说:  大家猜卫小哥会怎么回答


第34章 粉蒸肉
  卫若怀心想:就不告诉你; “杜三钮快定亲了,你给别人说媒前都不事先打听清楚么?”装作很困惑,余光往四周看看,见几个阿公阿婆离这边远,暗松一口气。
  “定了?定的哪家?”媒婆惊讶道:“我怎么没听说过,谁介绍的?”娘的,居然截胡她的生意。
  “我说快了; 但是还没有。”卫若怀不等她开口; 又说:“是我祖父介绍的,建康府姓李的人家; 具体哪家我不甚清楚,毕竟人家姑娘家的亲事。好像因为三钮年龄小,两家打算等她大点再过纳礼。”
  “你祖父?”媒人打量他一番; 总感觉少年人说话太夸张; 建康府姓李家境像样的人家,她倒是知道一个,知府大人的岳家。
  卫若怀微微颔首,“是的; 我祖父姓卫。”
  “卫,卫太傅?!”媒婆心里一咯噔; 老天爷啊; 被她猜中了?!
  孙家第一次请的媒婆真不靠谱,这次请的真的很靠谱,来之前把杜家村有多少户都打听清楚; 自然知道卫太傅在杜家村。而卫若怀今天穿著青色曲裾,外披白纱袍,气度和村里少年截然不同,媒婆见此已信七分。
  “这人谁啊?卫小哥。”见卫若怀一直和个妇女聊天,闲著没事的几个老头老太太慢吞吞走过来。
  卫若怀道:“来给三钮说亲的。”
  “还敢过来?!”眼神不甚好使的老头儿努力睁大眼,“不怕再被三钮的娘打。”
  “不不不,您认错了,我不是上一个。”一人说不信,两人说,三人在旁,媒婆不得不深信,顿时觉得站在杜三钮家门口都危险,下意识往南走两步,“我也是好心。”
  “好心个屁,三钮——”
  “三钮其实真不需要你说亲。”卫若怀怕老头儿说出实话,打断他的话,“她家稻田地在南边,要不要我帮你找她娘回来。”
  “不用,不用了,我还有事,她们既然不在家那就算了。”找回来干么,拿著扫帚把她揍一顿么,媒婆说完就匆匆向几人告辞,仿佛后面有毒蛇追她。
  卫若怀心底嗤笑一声,嘴上嫌弃道:“这都是哪儿来的媒婆,一点诚意也没有。”
  “对,都他娘的什么玩意,我们三钮才几岁,就这么丧心病狂的想把她娶回去,还是不是个人。”几个老头义愤填膺。
  卫若怀脸色一红,“咳,三钮太好了。”好想捂上耳朵,“下次村里再来陌生人,你们问清楚再让她进村。”
  “卫小哥放心吧,下次我们连问都不问就把她打出去。”几个老头家的蔬菜就是卖给段家,虽说换不了几个钱,好歹够一家人平日里吃油吃盐。所以这些人比谁都希望三钮晚些定亲,多想几个发财的门路,惠及全村人。
  卫若怀心中诧异,但他装乖装惯了,故作为难道:“这不太好吧,祖父万一知道一定很生气。”
  “我们不告诉相爷。卫小哥这是刚回来?还没回家吧,赶紧回去歇歇,这么远的路,真够累得。”
  卫若怀笑道:“还好,坐在马车里不累。之前答应祖父,三钮家插秧我去帮忙,你们聊,我回家换身衣服。”说完抬脚往家去。
  几个老阿公老阿婆看著卫若怀的背影,不禁感慨,“卫小哥将来绝对是个为民请命的好官。”
  “是呀,是呀,都过去这么久了,他居然还记得那事。”等他们见卫若怀真换上短打,穿著粗布鞋出来,拄著拐杖跟过去。
  卫若愉的动作快,卫若怀到三钮家的地头上,卫家二公子已变成泥娃娃,“你是捉泥鳅还是在泥水里洗澡?”卫若怀皱眉道。
  “你准备一直就这么看著?大哥。”小孩不答反问。卫若怀一噎,看了看泥水沟又看了看不远处的三钮,卫小哥犹豫不决。下还是不下,是个很大的问题。
  卫若愉却一点都不懂他的纠结,或者懂,小孩装不懂,“大哥,我看啊,你还是快回家歇著吧。”
  “我又不累,歇什么。”卫若怀见听到声音的三钮往这边看,抬腿走进泥潭。
  卫老不忍直视,拎著装泥鳅的筐子就往三钮那边去,“怎么收拾,我叫钱娘子先收拾出来,等会儿你直接做。”
  “去头去内脏,洗干净后用葱姜胡椒粉、黄酒和盐腌。”三钮说:“卫小哥他们若是饿了,我晚上再做,今天不能按时吃饭了。”
  “没关系,三钮,我和若愉不饿。”卫若怀高声答,卫若愉紧随其后,“三钮姐,我可想你做的好吃的了。”
  “我也想。”杜小麦说:“三钮姑姑,这几天我在你家吃,我帮你插秧。嗯,烧火也行。”
  三钮哭笑不得,“知道了,捉泥鳅的时候别碰到秧苗。”
  “放心啦。”一众孩子异口同声。
  杜发财三兄弟早已分家,而这次没等杜发财开口他们就先帮三钮家插秧,一来三钮家地少人少,二来这些日子托三钮的福,她两个伯娘不但分不少钱,人也胖了一圈。
  俗话说人多力量大,一群孩子捉的泥鳅,钱娘子花半个时辰才搞好。刚腌上泥鳅,三钮一家就从地里回来,杜发财对两个兄长侄子侄媳妇们说:“今天都去我家吃,三钮,多做点好吃的。”
  “我来做。”三钮的大堂嫂开口,一家大人哪能让个孩子做饭,“晌午吃米饭还是馒头?”
  丁春花道:“昨儿蒸一锅馒头,钮,教你嫂子炒菜。”四月份青菜老了,小葱开花,年前种的蒜苗吃著柴,吃春笋的季节也过去,三钮有理由怀疑,她娘今天不进厨房是因为不知道该做什么。
  事实上,也是。每年这时候,总得吃点生菜、咸菜对付几天。三钮夸口没有她不会做的,丁春花撇下十岁的闺女去和两个嫂子聊天没一丝惭愧。
  因家里活忙,杜发财昨儿特意去县里买个猪腿回来。如同三钮所料广灵县的猪肉贵了一点,好在猪肉的多种吃法没普及开,猪肉价普通老百姓还能接受得了。
  三钮进厨房先把猪肉切成薄片,整整切一菜盆才用调料腌。农家土猪肉粗味重,必须浓油赤酱,否则掩盖不了那个味道。
  猪肉腌上,三钮一边教她堂嫂做蒜蓉生菜和笋干炖肉,一边在厨房门口用两块石头和之前帮卫若怀哥俩做烤饼的薄板搭起个简易灶。
  生火烧热薄板,三钮站在门口喊钱娘子把泥鳅端来。
  钱娘子出来了,生火还跟著一串小孩,三钮扫一眼,有七八个。她从来不知道自个人缘这么好,“过来一个帮我烧火。”
  “我我我……”杜小麦闪出来,“我会烧这个石板。”
  杜三钮用纱布包著筷子做个简易的刷子,往石板上刷一层油,然后又往泥鳅上刷一层,随后把泥鳅放在烫热的石板上,一群孩子们眼睁睁看著泥鳅发出浓郁的香味,跟著吞口口水。
  开春后第一次吃烤泥鳅,三钮烤熟一个好想自个先尝尝。然而这么多小孩在跟前,“都不准吃,我烤完咱们一块吃。”
  “好!”大家都一样,一群小孩眼巴巴盯著三钮,见她把熟泥鳅夹了放盘子里,立马往石板上放一个。
  三钮朝他手背上一巴掌,“洗手了没?”
  “我洗了,我帮你。”卫若怀不知何时到的,手里拿根筷子,见三钮微微颔首,挤到三钮身边。一个刷油一个翻泥鳅,有他帮忙,三钮的几个嫂子做好笋干炖肉,两人也把泥鳅烤好。
  三钮把泥鳅一分为三,自家一份,卫家一份,小孩子们一份。由于泥鳅多,一群小孩自个一分,每人相当于三个,吃一个就问,“三钮姑,我们能拿回家吗?”
  “给你们吃的就是你们的。”三钮的声音从厨房里传出来,小孩子们高兴的欢呼一声,回到家就让爹娘给做火烘泥鳅。
  泥鳅来自田里或河边,烤泥鳅的油又是猪油,每家倒也都能吃得起。看到爹娘点头,杜家村的小孩对三钮的喜爱又上升到一个新高度,卫小哥压力好大。
  可是,杜三钮不会因为他就停止做美食。
  腌的猪肉入味后,三钮往里面添杂粮粉拌匀,把肉片卷起来放到铺上豆皮的碗里,然后上锅蒸。由于猪肉多,整整蒸了两大碗,三钮拨给卫若愉一小碗,“第一次做,不好吃不准嫌弃。”
  “三钮姐做的什么都好吃。”卫若愉的嘴巴甜的像抹了蜂蜜,三钮很受用,等他回家时又给他一碗笋干炖肉。
  小孩端著两个碗,拎著纱布包的泥鳅,还没进门就嚷嚷,“钱娘子,别炒菜啦,热两个馒头做个汤。”
  “真不客气。”早早回家的卫若怀羡慕的撇撇嘴,第二天瞅著三钮落单,立马把簪子送出去。
  杜三钮看著眼前突然多出的蝴蝶和蜻蜓簪,愣了愣,“干么送给我?”
  “不,不是我送你。”卫若怀紧张的手心里全是汗,怕三钮拒绝,可是看她这样拒绝的可能性很大,“我在京城的时候陪母亲和妹妹去逛街,其实帮她们拎东西,妹妹买簪子的时候母亲想到你,说多亏你照顾祖父,就买两个。你若是不要,等我回家还得带回去,母亲见到估计会很生气。”说完,卫若怀额头上全是汗水,他自个没发现,三钮看著挺不好意思,搞得好像她故意为难卫若怀一样。
  “行,我收下,下次别让伯母买了。”三钮伸手接过去,细看之下,两根银簪真的很精致,蜻蜓的翅膀薄如蝉翼,“不便宜吧?”
  “我母亲买的多,打包价。”卫若怀说起这个倒是不紧张,早已熟能生巧。然而他却不知被他忽悠回去的媒婆到孙家集逮著孙家二老狂喷一顿,说孙家差点害了她,和知府家抢人?她还不想死。
  翌日,广灵县的媒婆们问她昨天的单成了没?自诩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媒婆很不好意思,但是一想到涉及到知府夫人娘家,又得瑟起来,不是她无能,是敌人太强大。
  杜家村的村民插好秧,杜大妮和杜二丫联袂而来,刚下驴车就问,“娘,三钮什么时候定的亲?”
  “三钮哪定亲了?”李月季接道。
  见杜家来客,刚想回家的卫老脚步一顿,“三钮定的哪家?”
  “卫老爷子也不知道?”栓好毛驴的段守义踉跄了一下,“难道杜家村还有第二个三钮?”
  卫老挑眉,“我该知道?”
  “是呀,说你帮三钮介绍的什么建康府李家,还是没定下来是因为三钮现在小,传的有鼻子有眼,难道是谣传?”段守义本来早几天就要过来,丁春花叫往段家送菜的村民捎话,插秧不需要两个女婿。
  段守义和赵存良便没来,来了丈母娘还得忙著给他们做吃的喝的。
  卫老心中冷笑,卫若怀个小混蛋,难怪特意跟他说又来个媒婆给三钮说亲。故作恍然大悟,“我想起来了。早几天有个媒婆,好像是那个孙家找来的。”不是也得是,“我便跟她说三钮定了,别瞎忙活。这么点小事,我忘了跟你们讲。”
  “孙家还敢请人来?”丁春花柳眉倒竖,大妮和二丫不解,“哪个孙家?”
  丁春花把之前的事一说,段守义就接道:“娘,孙家那次请你们去,估计想看看三钮,看了满意所以才再次请人过来。”
  “我知道。”丁春花此时还有什么不明白,“卫叔,谢谢你,下次她再过来,你别说了,喊我,看我不打死她。”
  卫老苦笑,“现在大家都知道你家三钮快定亲了,你不生气啊。”
  “那您老真给三钮介绍个呗。”段守义接的飞快,卫老神色一僵。
  作者有话要说:  卫老:卫若怀,滚出来!


第35章 肉沫豌豆
  杜发财呵斥道:“胡说什么; 守义。”卫老替三钮出头,他怎么还赖上人家。
  “可算不上胡说。”卫老笑呵呵道:“三钮做点花生都给我送去,吃她那么多东西,给她说媒也是应当的。再说了,我们讲再多都没用,得看三钮中意什么样的。”
  丁春花道:“她整天只知道吃吃吃,问她也等于白问。”
  “三钮娘; 话不能这样说; 陪三钮过一辈子的人是她未来相公。”卫老说到这里真不好意思讲下去,“合适的不一定适合。”比如他家小混蛋; 看著不合适就很适合,“所以,我还是觉得现在谈论这些为时过早。”
  “可不是; 那么点的孩子看到的也是表面。”杜发财十分支持他卫叔的话; 终于松口,“以后三钮的事别再提了,等她及笄再说。”
  “该这样。”卫老暗喜,“对了; 三钮呢?”
  丁春花叹气道:“上个月做什么桃花酒,据她说时间差不多了; 今天一闲下来; 就蹲在屋里摆弄她做的酒。还说如果能做成,拉去建康府卖。”
  “去什么建康府,那么远。”话音落下; 段守义就往屋里跑,速度快的只留下一片残影。众人瞠目结舌,杜大妮好想抱著孩子回家,“娘,他,他——”
  “习惯了。”丁春花说:“进屋看看。”看向卫老。
  卫老完全没意见,他每天最大的事便是教两个孙儿。由于太闲,村学的夫子和广灵县书院院长就请他去授课,卫老毕竟上了年纪,便答应每月去两次,每次一个时辰。即便这样,整日里也闲得发慌。
  杜三钮听到脚步声,回头看到房门口全是人,“都知道了啊。”
  “成了没?”段守义跑得快,半道上想起三钮十岁,进她的闺房不像样,便站在门外勾著头往里瞅。
  “爹,拿个酒壶来。”三钮定做的六套碟子勺子碗和酒杯,至今只用过一次,二丫回门那天。幸亏没花多少钱,否则三钮的耳朵得被她娘念出茧子。
  杜发财说:“用碗喝。”
  “桃花酒放在冷水里冰一下味道比较好。”三钮前世喝过几次桃花酒,因听说其“美容养颜独一树”便留意过桃花酒的做法,除此她还看过桃花枸杞酒和桃花蜂蜜酒的做法。
  去年杜三钮被允许进出厨房时桃花花期已过,秋天做桂花酒的时候才想到桃花、杏花、梨花皆可入酒。不同于上次用白酒,三钮这次选用米酒,米酒度数低,她娘和她两个姐姐也可以喝。
  每年开春,村民们都会酿米酒和黄酒,家境富裕的多酿一些,家境不好的也会酿点留著日后款待客人。杜三钮家的米酒便是自个酿的,当初酿酒的时候因为酿的多,四喜等人过来帮忙,还在村里轰动一时。这次没人再嘲讽三钮败家,而是问:“你家三口人,做这么多什么时候能喝完?”
  三钮说:“我想做桃花酒,不知道能不能成,一次多做些米酒备用。”此话一出,杜家村的老少爷们动了心思,“成的话能拿去卖吗?”
  “可以。”三钮一点头,村民就说:“要多少桃花,我们帮你。”
  桃花酒最好是野桃花,三钮没客气。所以,别看她又是梨花又是杏花的,整个酿造过程,杜发财和丁春花真没帮多少忙,活都被热心的村民包揽了。
  有桂花酒在前,杜发财对他闺女莫名自信,立马拿来两个酒壶,等三钮打好酒就迫不及待地闻闻,“没有桃花味啊。”
  “桃花香味本来就淡,放的也不多。”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