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今天你吃了吗-第2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疑什么。
  太子自幼失怙,虽有太皇太后护著,可太皇太后年龄大了,总有顾及不到的地方,久而久之养成太子习惯走一步算三步,在外人面前说话做事总会多思考几遍。
  “也许吧。父皇假如随便问问你酒楼的生意,你就随便说说。二哥、三哥他们想分一杯羹,你就告诉父皇你没钱用,让他拨给你一笔钱,或者让他们出。反正不能便宜了他们。”
  “为什么不直接拒绝?”大皇子问。
  太子道:“父皇希望我们兄弟和和睦睦,我们要和和睦睦给他看。”说到这里,太子冷笑一声,“但是和睦可是要付出代价的。”
  “我们不讲了,小弟,吃饭。”大皇子已懂人事时太子才出生,皇后去世后,大皇子俨然把太子当成儿子疼,见他不开心,心中暗暗决定,以后遇到事就去烦父皇,父皇不帮他,他就管父皇要养家的银子。然而他却不知,他走后太子派人去了广灵县。
  卫炳文怕儿子落下太多功课,虽然卫若怀此人极其自律,来的路上也在看书,可是小哥俩依然只在家呆五天就被卫炳文赶回老家。
  今年杜家村比往年热闹些,因段家酒肆越来越出名,生意越来越好,需要的瓜果蔬菜越来越多,村民的收入也比往年多一些。
  正月里是个好日子,卫若怀走的这个月,杜三钮和她娘帮别人做七次喜宴。由于杜三钮从不接离她家超过三十里的生意,一个月七次也不算累。
  村里人摘点青菜或者捡点蘑菇往段家送,三钮没跟著凑热闹。她也上山捡蘑菇,不过捡回来除了当天吃的,剩下的不是晒干就是用来做蘑菇酱。
  自打杜三钮知道京城的王爷用她的食谱开酒楼,做出的蘑菇酱也没在段守义面前显摆。正月十六来送元宵节节礼,段守义问三钮,“最近没做什么好吃的?”
  “排骨,鱼不是好吃的?”杜三钮故作不知,“大姐夫想吃龙肝凤髓不成?”
  “别胡说。”段守义唬一跳。皇帝又称真龙天子,吃龙肝?他还想多活几年,“我是说,你吃白菜猪肉不腻歪吗?”
  “谁说我们一加餐就吃猪肉?”杜三钮一脸怪异,“我们都是吃鱼虾蟹。偶尔才买一斤五花肉炖菜。大姐夫,你别打听了,我会的都交给你了,除非有新食材。再不济你家加个早饭,卖豆浆油条包子稀饭,年糕饺子等物。”
  “不卖,麻烦还赚不了几个钱。”段守义拒绝的很干脆,“没有菜,那面呢?”
  杜三钮简直无语了,“炒面?”
  “怎么做?”段守义忙问。杜三钮准备好的馒头只能收起来,晌午炒几个菜,做一锅炒面。等段守义回到家,炒面第二天就变成酒肆的主食之一。
  太子派来的人到广灵县第一天的第一顿吃的便是炒面。面里加了肉丝、豆芽、春笋、豆干和一点生菜,本该简单的面食看起来比菜还要丰富。来人在段家连吃三天,弄清楚段家酒肆卖的菜和口味后,才化成本地人的样子,挤到一群老头老太太身边,引广灵县的百姓说段家酒肆的事。
  段家发家是在段守义娶杜大妮之后,说起段家就绕不开杜大妮,说到杜大妮自然而然会说起帮人家做喜宴的杜三钮。
  来人便是清楚这一点,一天就把杜三钮家的事打听个六七成。再详细一点,只能到杜家村。然而他刚进村就被村民盯上。
  作者有话要说:  朋友的文,得闲去捧个人场~~~
  用的小天使看这里:
  用电脑的小天使看这里:


第58章 心太软
  太子派来的人到杜家村时才正月二十一; 卫若怀兄弟俩刚出京城。
  暗卫乃东宫暗卫,五感十分敏锐,发现从他身边经过的村民皆一脸警惕,很是纳闷,瞅瞅身上的衣服,摸摸脸,衣服不邋遢不华丽; 脸上也没写“坏人”二字; 便向正在劈木头的老头走去:“大爷,杜三妞家怎么走?”
  “你找三妞干么?”老头掂着手里的斧头; 没好气道:“给你们说过多少次,我们村的三妞还小,等她及笄再说。”
  暗卫愣了愣; 我又不娶杜三妞; 等她及笄干么?猛地想到之前在县里探听到的,恍然大悟,而心中更加不解,杜三妞嫁不嫁人和这些村民有什么关系; “不是,我想找杜三妞帮我家做酒宴。”
  “做饭?那你不早说。”老头放下斧头; “找三妞做饭你可算找对人了。”不等人家再问; 把三妞会做的吃食和盘托出,末了还道:“别看现在青菜只有生菜能吃,黄瓜茄子还没种下地; 只要你家有豆腐豆芽豆皮,山药萝卜白菜,我们村的三妞就能给你做出十个碟子八个碗。”
  “这么厉害?”暗卫故作惊讶,“以前听别人说的时候,我还当他们夸大。大爷,三妞家怎么走?”
  老头指向北:“顺着这条路走到四岔路口,路西边有处门朝南的五间大院子,那就是她家,到跟前就能看到。”
  “谢谢大爷。”暗卫下意识抬起脚,一步没迈出去,落在他身上警惕的眼神没有了,消失了?!这又是什么情况?
  杜家村的村民对三妞不教他们做桂花酒颇有微词,然而心里又比谁都清楚杜三妞没那个义务。事情过去四五个月,期间村里的女人三天两头往段家送菜送蘑菇送干货,段守义从未刁难过他们,菜摊子上卖多少钱一斤,段守义就按那个价格收。时间一长,脸皮薄的村民开始不好意思,恢复以往离三妞很远就同她打招呼。
  杜三妞去年这时候对她们什么样,如今还是什么样,仿佛中间几个月的冷淡没发生过。为此丁春花还特意问,“你的脾气什么时候变得这么好了?”
  “我脾气很差劲?”杜三妞盯着她娘。
  丁春花道:“不差。哪次你大姐夫过来,你不把他堵的说不出话。”
  杜三妞呵呵一笑,“娘,你没听说过么,打是亲骂是爱,不打不骂没有爱。他们是死是活,搭理我不搭理我,跟我没有一文钱的关系。我生什么气啊,又不是吃饱了撑得。”
  “合着你整天同人家说说笑笑,根本没把人家放在眼里?”丁春花震惊道。杜三妞耸耸肩,“我人不大,心更小,想把他们放在心里也装不下啊。”顿了顿,“娘,可别难为我了。”
  丁春花心梗,“我,我几时为难你?”
  “刚刚啊。”杜三妞理直气壮,“你不嫌我冷心冷肺么?我啊,就是这样。”
  “……谁管你怎么样。”丁春花深吸一口气,暗暗告诉自个,这是她亲闺女,亲闺女,别管对外人怎么样,起码心里有爹娘。
  杜三妞见她娘并没有因她过激言论而失望,心里可高兴了,一高兴第二天早上吃饭的时候就说:“爹,娘,我晌午做心太软。
  丁春花乍一听到,踉跄一下,好险摔在桌子上。杜发财不知内情,扶住丁春花就说:“她又不是吃人心,瞧你紧张的。”
  “我,她,她故意的。”丁春花指着杜三妞的额头,小丫头片子,她昨儿说一句就记到现在,可真记仇。
  杜三妞一见她娘这样,噗嗤乐了,“心太软其实是糯米红枣,就是把红枣核去掉,枣切开一点,里面塞入糯米面,在糖水里煮。娘,想哪儿去了。”
  “糯米红枣?就糯米红枣,非得说什么心太软,还敢说不是故意的?”丁春花瞪她一眼,杜发财忙放下碗,“我把牛牵出去,你们慢慢吃。”说着就往外走,恐怕慢一点被丁春花叫住帮腔。
  暗卫到杜三妞家门口,便看到一个四十来岁的汉子正在扫地,不用想,一准是杜三妞的爹。来时他都打听清楚了,杜家村里大部分男人都会盖房子,而如今天气冷,村里的泥瓦匠们只能继续闲着。于是他开门见山点明来意。
  杜发财听他口音不像广灵县人,不答反问,“后生家哪里的?”
  “属于建康府管辖,离广灵县不远,四十多里路。”暗卫早就想好说辞。杜发财一听连连摆手,“不行,不行,太远了,三妞不去。”
  “你不是在家么,和你闺女一块去啊。”暗卫直言道。
  杜发财摇头,“我是可以去,但是我家妞说了,不能开这个先例。小伙子,不好意思,叫你白跑一趟。”
  “大叔,别急着拒绝啊。”暗卫道:“要不叫你闺女出来,你问问她。”
  不用叫,三妞听到门口的说话声,丁春花就说:“我刷锅洗碗,你出去看看是谁找你爹。”
  杜发财是个老好人,比如好不容易闲一天,别人瞅准了喊他去帮忙,他连个不字都不说。为此丁春花没少唠叨他,“累得轻。”
  杜三妞也知道她爹死要面子活受罪的毛病,匆忙出去,一见是个陌生人,放心下来。暗卫却愣住,“你,你是杜三妞?”
  暗卫来之前太子交代,摸清杜家和段家的情况,最好见杜三妞一面,这任务队暗卫来说小意思。可他做梦也没想到,乡下妹子长得比当朝几个公主还出挑。
  “是我。”杜三妞早已习惯这种打量。想到对方离得远,周围别说马,连根驴毛也没有,“这位大哥怎么来的?”
  暗卫心中一激灵,好心细的丫头,“雇了匹马,栓在村口,三妞姑娘有事?”
  “没。”三妞一听这话,摇摇头,“怕大哥走着过来的,想让我爹送你回去呢。”
  暗卫也没计较她话里的真假,“不用了。”笑着说:“是我没打听清楚。我……”余光瞥到东面的门开了一扇,忙说:“我还得去别处看看。”说完转身就走。
  卫老出来只看到个背影,“谁呀?”
  “来找三妞做饭的人。”杜发财说。
  卫老往南看了看,“三妞丫头越来越出名了,这是这个月推掉的第几个月了?”
  “卫叔怎么知道我们推了?”杜发财十分好奇。
  卫老道:“你们若是接下人家的生意,怎么也得叫他进屋喝碗水吧。”
  “对哦,我都没请他进屋坐坐。”杜发财懊恼道:“人家从那么远的地方来,实在是太失礼了。”
  “爹,人家的马还搁村口拴着呢。”三妞此言一出,卫老撩起眼皮,“他骑马过来的?”
  “有问题么?”三妞见他神色不对,心里一慌。
  卫老皱眉道:“我也不知道。不过,他既然以马代步,说明他家不是乡绅富户,也是官家之人,有这个条件去你姐夫酒肆里借个厨子得了,怎么还找到你这儿。”
  “啊?卫叔误会了。”杜发财道:“他的马是雇的。”
  卫老说:“这就更不对。马除了私马就是官马,能养得起马的人可不舍得把马租给别人。而马市是由马政管理,只准买卖不租赁,他从哪儿雇的马。”说着一顿,高喊:“来人,赶紧去村口看看。”
  “是,老太爷。”卫老年龄大,无论去哪儿都有个小厮远远跟着他。见他和三妞说话,便没往跟前凑。因大门敞开着,小厮在门口站在,把三人的对话听得一清二楚。
  卫老话音落下,小厮拔腿往外跑,到村口哪还有什么陌生人,只在桥边的地上看到几个马蹄印,忙回来禀告他主子。
  卫老拧眉,“三妞最近没得罪什么人吧?不对,三妞天天在家,发财,去段家问问。”
  杜发财想说:哪有那么严重。可是一想到上次县太爷的夫人因段家找上三妞,一刻也不敢耽搁。
  段家生意好的段守义和他爹恨不得一个人掰成两个用,哪记得有没有得罪什么人。听明杜发财的来意,段守义觉得那人是冲三妞去的,也不敢掉以轻心,整日里让几个跑堂小二瞅着,一有不对立马通知他。
  正月过完,段守义依然没发现什么特殊客人,开始和杜大妮念叨他岳父杞人忧天。谁知,二月初二,龙抬头这天,卫若怀到家的第三天,迎宾酒肆迎来三位气度不凡的客人。
  段守义亲自招呼,小二哥一会儿上茶一会儿上小菜,结果,三人除了夸段家的菜好吃就是吃。没探听到有用信息,段守义第二天带着妻女去杜家村。
  此时,杜三妞正在卫家跟卫若怀学画画。
  这事还得从早些天前说起。
  卫若怀在得知卫若愉偷教杜小麦武功时,从京城回来就带来很多笔墨纸砚,到家便又借他的口要教三妞学画。
  杜三妞一直没有自个再世投胎成为小孩的自觉,拿成年人的心态看待卫若怀,便没意识到她跟卫若怀学东西有什么不对。所以,在卫若愉说:“三妞姐,你天天没什么事,闲着也是闲着。”
  杜三妞想都没想就点头同意了。不过,她说自带笔墨纸砚,卫若怀很是爽快的同意。
  卫若愉不懂了,“大哥,你教三妞姐学画画,不是希望她欠你很多,最后只能以身相许吗?”
  “我是那么卑鄙的人吗?”卫若怀白他一眼,“靠这种阴暗手段得到的感情,我才不要。”
  作者有话要说:  卫若愉:说得你好像很光明正大。


第59章 拔丝鸡蛋
  卫若愉一边鄙视他哥一边又忍不住请他解惑:“那你是怎么想的?哥。”
  “你说三钮如果有著和她外貌匹配的才华、见识; 还能看得上乡下汉子么?”卫若怀不等他回答,又说:“即便三钮不在意这些外在东西,能接受妻子样样比自个强的男人可不多。“
  “所以?”卫若愉心惊的同时暗暗佩服,“你要把三钮姐教成才女?”
  卫若怀抬了抬下巴,“必须的,琴棋书画皆通。三钮现在十一岁,离她及笄还有五年; 足够了。”顺便和三钮培养培养感情; 让杜三钮习惯他在身边。
  “既然你都打算好,为什么还往太子面前凑?”卫若愉搞不懂他大哥。卫若怀说:“日后我若和三钮成亲时; 太子随便送一份薄礼,京城还有谁敢看不起三钮。”
  卫若愉震惊,不敢相信眼前的人是他的哥; “你; 你好可怕!”
  “以后别跟我作对。”卫若怀捏捏堂弟的小胖脸,“哥就不会拿这些对付你。”
  卫若愉嗤笑一声,“少威胁我。我跟你讲,大哥; 我若不高兴,三钮姐一定会知道为什么。你说三钮姐如果知道你的真面目……”
  卫若怀一噎:“最好祈祷三钮永远向著你。”卫若愉二话不说; 去找三钮刷存在感。
  言归正传; 段守义到杜家把店里来三个不同寻常的客人告诉杜发财,杜发财立马去找卫老,当时卫若怀也在旁边; 便跟著祖父来到杜家。
  卫老仔细询问那三人的体貌特征,摇了摇头,断不出他们出身,又问:“你确定他们不是广灵县人?”
  段守义点头,“跑堂小二上菜时无意中听到他们说几句官话,很标准,没有一点地方口音。我怀疑是从京城来的。
  “京城?”卫老疑惑,“京城的人来这穷乡僻壤干么?”
  卫若怀脸色骤变,忙把大皇子的担忧和盘托出:“对方可能是二皇子派的人,即便不是,也和京城那些皇子脱不了关系。”随后又把大皇子的酒楼日进斗金的事详细说出来,“那些皇子整日里不干正事,净想著怎么拉拢朝中大臣,再多银子也不够他们这样挥霍。”
  “这事怎么不早说?!”卫老瞪他一眼,“听出来是谁吗?”
  卫若怀老老实实地摇头:“不知道。我认识的人都和我差不多大,不可能是他们。祖父,是不是其他皇子,也不一定就是二皇子。”
  卫老道:“皇上的几个儿子我都熟悉。”
  “那,那到底是谁?”段守义一听说牵扯到皇子,脸色白得吓人。
  卫若怀拍拍他的肩膀,“别慌。不是皇子本人就没事。有我祖父在这儿,其他人不敢轻易动你。不过你最好看紧厨房,别叫人钻了空子。”
  “对,姐夫,但凡有一个人在你店里吃饭吃出问题,你的店就不用开了。”杜三钮和做买卖的人接触多了才知道古人很有契约精神。
  即便没有文书,口头约定的事也极少有人反悔。同理,商家在意自己的信誉,而客人对以次充好,滥竽充数的容忍度也很低。
  “这点我知道。”段守义已不是第一次遇到眼红他家生意,想了想,“卫老,如果遇到我不能得罪的人,能不能麻烦您老过去一趟?”
  “守义!”杜发财开口。
  卫老笑道:“有何不可。说起来这事和我们也有关系,若不是我那两个儿子到皇子跟前显摆,大皇子哪会开什么酒楼。”
  杜三钮笑了笑,卫老可以这样讲,他们却不能顺著他的话往下接:“老爷子,今儿在我们家吃吧,我姐夫带来好多菜。有鱼有虾有肉。”
  “谢谢三钮姐。”卫若愉率先开口。
  杜三钮抬头看了看太阳,估摸著有十一点,“那你来帮我烧火。”
  “好啊。”卫家二少上去拉住三钮的手,拽著她去厨房。杜三钮路过她姐身边,摸摸外甥女的小脸,“巧巧吃什么,姨姨给你做。”
  小丫头一岁半,说话不甚利索,嘴巴动了动,半晌吐出俩字:“蛋羹。”
  “好。”杜三钮蒸两碗鸡蛋羹。
  丁春花把鱼虾洗净,肉切片的切片,切段的切段,又洗些葱姜蒜放在案板上备用,就出去和卫老他们聊天。
  农家人做饭实在,没那么多花样,杜三钮做三盆鱼虾肉,又做三盆生菜、山药、白菜,和馒头一块放在大锅里温著,见卫若愉站起来,“还差一道菜。”
  “六个啦,太多我们吃不完。”卫若愉和三钮认识久了,也学会不剩饭的好习惯。
  杜三钮道:“不算菜,只能算是小点心。”说话间打四个鸡蛋,加藕粉和水,搅成糊状,倒油锅里摊成鸡蛋皮。随后又打个鸡蛋加藕粉搅成糊状备用。
  鸡蛋皮切成三角块,裹上糊放到热油锅里炸,炸膨胀立即捞出来沥油,等所有鸡蛋皮炸好,杜三钮把锅里的油舀出来,锅刷干净后,倒入水和蔗糖。
  糖熬出白泡,乃至浅黄色,三钮倒入炸好的鸡蛋皮,快速翻匀,在盘子底抹上点猪油,以防糖黏在盘子上,一道拔丝鸡蛋便可上桌。
  这是杜三钮做的最麻烦的一道吃食。丁春花虽然怀疑她闺女做的东西,但见卫若愉连吃两块,也没说不舒服,便夹一块,不禁皱起眉头,“我天,怎么这么甜?!还这么多油。”
  “油炸的东西当然有油。”杜三钮掰一点馒头夹著鸡蛋皮,“这样吃就不腻了。”
  “就你会吃。”丁春花是受不了这个甜度,“若愉,少吃点,吃菜。”
  卫若愉比年前瘦一些,他也不想每天被他大哥盯著,一听这话,筷子伸向生菜、山药。饭后段守义拿著拔丝鸡蛋的做法立即回家安排看守厨房的人。
  卫若怀却拿著拔丝山药、拔丝鸡蛋去给大皇子写信。
  大皇子收到信后,一刻也没耽搁,前往东宫告诉太子。太子手下有不少人,其中一些还是皇帝派过去帮他理事的。
  别看皇帝宠二皇子的母妃,但在大事上拎得清,只要太子被脑抽的逼宫,太子之位固若金汤。于是,太子就派皇帝按在他身边的两个人前往广灵县查看。
  两人走之前偷偷去见了皇帝,皇帝得知有人眼红大皇子的酒楼,意图把位于广灵县迎宾酒肆的厨子绑来和大皇子打擂台,顿时大怒。
  皇帝是不会往别的儿子身上想,在他看来儿子们个顶个的好,才不会干断兄长财路的事。何况无论哪个儿子出宫建府,他都给了一笔不菲的安家银。所以令两人即刻出发,务必彻查清楚。
  其实太子并不知那三人有没有找段家的厨子,只是依照这个推测。而且太子清楚两人一定会向皇帝禀告,交代他们时也没把话说满,只说有可能,派他们前去查看也是未雨绸缪。
  事实上三人的确找到段家的大厨子,许之重金。可惜迎宾酒肆的厨师清楚自个几斤几两,到京城没有杜三钮在身边,他要不了多久便会现出原形。酒肆里推不出新花样,因为亲戚关系,段守义不会说他无能,只会去烦杜三钮。
  到京城人生地不熟,就算比在段家赚得多得多,他也得有那个命花才行。何况在广灵县,有卫家罩著,只要他和段家的人不作死,这辈子衣食无忧妥妥的。所以无论三人怎么劝说,段家的厨子就是不同意。
  广灵县算是卫家地盘,卫家和太子同气连枝,怕惊动太子,三人尽管恼怒也不敢用强。以致于到了八月份,段守义的迎宾酒肆也没出什么纰漏,反倒是一向安分的五皇子莫名其妙被皇帝训斥一番,禁足一个月。
  卫炳文给儿子写信的时候没有提到这事,卫若怀不知道,便一心扑在三钮和学业上面。卫老已经告诉卫若怀,两年后下场试试。
  杜三钮听说卫若怀要教他弹琴,很不好意思,“会不会影响你看书?”
  “死读书没用的。”卫若怀浑不在意道:“劳逸结合效率才高。再说了,只是参加童试,没什么难度。祖父的意思过几年参加乡试。等我二十岁再参加会试。”
  “乡试和会试为什么不一次考?”杜三钮问。
  卫若怀说:“父亲的意思等我再大点,一旦高中便能外放。”
  “去外地做官?”在一旁充当隐形人的卫若愉猛地开口。
  卫若怀微微颔首,“叔父和父亲都在朝中,我如果不申请外放,皇上估计会把我扔到藏书阁里看管书籍,直到太子登基,任命新臣。”
  “原来如此。”杜三钮懂了,“等你在外面历练几年,再干出点政绩,太子顺利登基后,一定会调你回京,然后重用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