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对食-第3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若是旁人也就算了,大约第二日只觉得自己乘了酒意,但是他不同,他能感受到身体在燥热,似乎有无穷无尽的欲望将他整个人吞噬进去,然而……无处发泄,清醒莫名。
马车滚轮声轻微,掩盖不住粗重的呼吸声,宝儿醉乎乎地抬头左看右看,没发觉到什么,抱起了长青的胳膊,小声说道:“我以后再也不喝酒了,头疼呢……”
长青哑声道:“好,我看着你,不让你喝了。”
“还有多久到家啊?” 宝儿哼哼唧唧的,“好黑,晃得难受,想睡觉。”
长青低头在她额上亲了一下,灼热的气息让宝儿有些不适地推了推他,没推动,她委委屈屈地抱着他的胳膊蹭,长青似乎是笑了一下,轻声说道:“到了。”
果然,他话音刚落,马车就停了下来,外间传来富贵儿和门房的说话声,宝儿迷迷糊糊的被抱了下去,习惯性地搂住了长青的脖颈。
许是没喝太多,那药效过得也很快,长青去洗了把冷水澡,回来的时候宝儿已经窝在被褥里睡得熟了,比起四年前,她的脸蛋长开了许多,水灵灵的青桃长成了白里透红的蜜桃,一眼看去就知道是个美貌的妇人。
长青不知怎地想起了倩夫人在无人时和他说的话,床榻上,毫不设防的宝儿就那么静静地躺在那里,身体冷静,心在燥动,正在这时,一道烛花裂开的细微声响把长青从思绪中惊醒。
宝儿闭着眼睛,只觉得自己的唇上一时温热,片刻过后,恢复原样,她蹭了蹭枕头,侧了个身沉沉睡去。
烛火熄灭,长青黑白分明的眸子在黑夜里微微闪着光亮,他的目光落在宝儿的身上,良久,替她盖好被子,梳拢乱发。
城外安宁,皇城之中,一声惨叫惊醒了半个皇宫,江承从清露殿急匆匆更衣出来,小松子走在前头带路,小声而快速地说道:“太医还没查验,不知道是自尽还是人为,是燕儿最先发现的,她贿赂了冷宫的管事去送入秋衣物……”
江承只听了几句就听不下去了,夜色照得他一脸苍白,和姬婉相看两厌了这么多年,他想过无数次要她死,却没想过她竟然就真的这么无声无息地死了!
冷宫路远,走到半路辇车才跟上,江承不想承认自己是心慌意乱到把什么都忘了,只能沉着脸上了辇车,小松子的脸都快皱成一团了,脚底下半点也不敢停,飞快地走在辇车边上。
冷宫凄清,没有一日像今夜这么热闹,江承到时已经有十来个太医候在外头了,只是没他下令,并不敢上前查验皇后的尸身,江承下了辇车,快步走进冷宫里,众人跟在他身后,刚进内殿,江承的脚步就顿住了。
一道白绫入眼,他的发妻就那么静静地悬挂在冷宫最高的那根房梁上,瞪着眼睛不知看向何处,似乎到死都不肯瞑目,又似乎在抗争着什么。
看到姬婉的第一眼,江承就知道她是自尽的,她没法证明自己的清白,也不屑让他端坐上位审判她的是非,更不想让自己作为棋子被用来牵制西北,她的骄傲让她只能做到这一点,仔细看去,似乎还能看到她嘴角的那抹冷笑。
江承几乎窒息。
第76章
第一次见姬婉是个什么情形,他已经记不太清了,他生来就是高高在上的太子,所到之处从来都是奉承讨好,他的一生顺风顺水,直到遇到姬婉。
因为姬婉,他娶不了心爱的女人,因为姬婉,他疼爱的长子上不得玉牒,最后更是因为姬婉,生生把许氏逼成了疯子,他一直都很讨厌姬婉,讨厌她的高高在上,讨厌她不像别的女人那样唯唯诺诺,讨厌她的心半点不在自己身上。
姬婉和他实在太像了,不止是出身,还有性格,他有时看着姬婉就像在看着自己,看着她冷漠厌倦,看着她心如死灰,他不止一次地想过,要是换成是他,早就去死了,一个女人,不得丈夫宠爱,拖累娘家,带累子嗣,活着还有什么用处?
可他即使再恶毒地揣摩她,也从来没想过她真的会死,至少在他的想象里,姬婉该像太后那样一直一直地活着,活到姬家倒了,弄个佛堂青灯古佛,膈应他一辈子,他心情好了会去看看她,被嘲讽几句,或者直接打一架,她怎么就死了呢?
江承愣愣地抬眼看着悬在房梁上的那条白绫,似乎那不是什么白绫,而是什么难以理解的东西,小松子看着实在不像,小声提醒道:“主子,是不是先让太医查验一下,好把皇后娘娘放下来?”
不知道听没听见,江承没说话,候在外头的太医没有命令也不敢进来,正在这时一阵冷风吹过,姬婉的尸体随着白绫微微晃动几下,江承忽然瞪大了眼睛,叫道:“皇后没死,皇后没死!快,快救人!”
小松子吓住了,“这,主子爷,刚刚那是风……”
“朕说了她没死!她怎么会死呢!”江承一把揪住小松子的衣襟,厉声喝道:“快去叫人,把皇后放下来!你想害死皇后吗?”
小松子没法子,只能出去叫侍卫,不曾想他刚一转身,江承的喉头一甜,哇地一声,吐出好大一滩血来,他听见动静回头,只见江承愣愣地摊开手掌,看着掌心蔓延开来的血迹,目光几乎茫然。
“主子爷……”小松子张了张嘴。
听到小松子的话,江承失神的目光有了一丝聚焦,他的嘴角还留有血迹,然而出口却是:“狗奴才,还不快去叫人!”
侍卫小心地放下了皇后早就冰冷的尸身,太医想要上前查验,却被江承一把推开,他几乎是扑上前去,见了尸身,他愣愣的。
上吊死的人总是很难看的,在他的印象里,姬婉从来没有这么难看过,即便是落胎的时候,她的脸上也是带着十分明艳的妆容,不,应该说是对着他的时候,她从来没有卸过脸上那一层妆。
对着那堪称狰狞的面容,小松子都忍不住别开了视线,然而江承看着,却是露出了一个近乎温柔的笑容来,他对众人认真地说道:“这不是皇后,皇后比她美。”
有太医想要上前给江承把脉,却被他推开,随后这个坐拥四海的男人竟然就那么跌跌撞撞地推开众人,跑了出去。
皇宫里灯火通明,这一夜,不知道是怎么过去的。
隔日罢朝会,积压了五日的公务原本都是等着朝会上向天子汇报的,突然罢去了朝会,诸多事宜都转不动了,孙首辅被推出去,要他进宫面圣,问清情况。
走到半路,迎头正撞见东厂的车驾,孙首辅对长青的观感其实还不错,年轻人很少有踏踏实实做事的,这个面容漂亮的年轻人就是那少有的百分之几,只是碍着李平西的面子,他也没法明面上对他好声好气了,冷了一阵,倒发觉这个年轻人不仅做事踏实,连心态都是一等一的。
长青对孙首辅也没有太大恶感,见他车驾是往宫门方向走的,让驾车的富贵儿停下,自己下了车驾,走到孙首辅车驾前行礼。
“孙老可是要进宫面圣?”隔着车帘,长青谦恭地弯了弯腰,宛若后辈子侄。
孙朝远一把掀开车帘,“你是从宫里出来的?可知道陛下为什么罢朝会?也省得老夫跑一趟了。”
长青顿了顿,低声道:“回孙老的话……晚辈刚见过陛下出来,昨夜宫里出事,具体什么事情还不清楚,只知道陛下吐了血,癔症了一夜,刚才才睡下,实在是事出有因。”
孙朝远一把年纪了,对宫里那些情情爱爱的不甚了解,更不知道皇后在冷宫里,捋了把胡子,斥了一声荒唐,见长青态度谦和,话头才软了些,“那就这样,老夫回去了,你也是,宫里那些乌七八糟的事少掺和,不是已经出来了吗?有这个机会就好好干,本朝不兴前朝那一套,什么宦官外官的,归根结底都是为皇室做事的。”
长青这下是真有些惊讶了,孙朝远却不管他怎么想,把帘子放下,让家仆转了道,长青站在官道上愣了好一会儿,才低笑了几声,回去车驾内。
富贵儿在外头道:“主子,还去内阁吗?”
长青目光落在身侧纯金雕龙的方盒上,顿了顿,说道:“回东厂。”
他确实是刚从宫里出来,江承没有和他说什么,只是把天子金印交给他,让他把朝会的事情处理好,出来的时候,小松子却背着人,把什么都跟他说了,还叮嘱他千万不要告诉别人。
皇后出事确实令人唏嘘,其实以皇后的性子,长青觉得这里头应该有什么蹊跷或者误会,然而小松子说主子清醒过来之后,一心认定皇后是自尽,不准太医动皇后的尸身,怎么劝都没法子,只能等主子发话之后再发丧。
说是这么说,皇后的死活和他一个外臣已经没有关系了,这事唯一对前朝有影响的地方在皇后的身份,在她那统御十五万西北大军的弟弟上,而不是这件事情本身。
内阁成立之初,江承就想过该不该让他们兼理军务,得出的结论是不成,尤其是西北军务,原本那兵权就够威胁人的了,再和内阁扯上关系,还不翻天了?所以西北军务除去大捷这种一路通报的事情,是全权由东厂负责的。
长青刚回来,就收到了一封密折,密折制度也是从前朝兴起的,看密折的封皮就能知道是哪个等级的官员呈上的,青皮一般上不了天听,到达三品衙门就能拆,再上几层,鹅黄封皮到正红封皮的密折,就能出现在御桌上,不过江承已经很久不看折子了。
这封来自西北的密折是正红封皮,代表上折之人至少也是从二品的官员,长青把从宫里带出来的天子金印妥善放置好,才拆开了密折。
密折上的字显然是做过处理的,方方正正的台阁体,看不出字迹,长青习以为常,然而再看下去,脸色却是变了。
“……助军之事乃为臣本分,然王与大将军多年秘而不宣,必有蹊跷,故臣请陛下查实。”
这竟然是一封告发南疆多年来资助西北军的密折!
事实上以前不是没人质疑过,谁也不知道先帝心里是怎么想的,一直以来拨给西北军的军费实在是少到令人发指的地步,对此西北军给出的答案是以战养战,先帝信了,于是给的军费越来越少,到最后连抚恤金都不发了。
这事能被告发,说明知道的人不少,这个时候,有动机揭穿此事的西北军高级将领,似乎也只有那么一个人了。
长青把手里的密折翻来覆去地看了一会儿,所谓旁观者清,他太知道这封密折到了主子的手里会发生什么样的事情了,宁骁侯本就不得主子信任,又出了和南疆勾结的事情,即便是他再有能力,主子也不会再用他了。
如今西北战事正紧,临阵换帅本就不妥,因为换上的人是宁骁侯才能安定,若是再换上一个不知所谓的周疆,只怕刚夺回的嘉峪关又要拱手送人。
上密折告发,就是为了不让人知晓自己的身份,而所有的密折都得经过东厂才能上达天听,只要这人不横下心暴露自己身份直接上书内阁,那这封密折的存在就是永远的秘密。
长青死死地看着手里的密折,不知为何,除去对西北战事的担忧,心中还升腾起了一股怪异的热流,他似乎第一次明白了自己手里的权柄到底有多大……他为帝王耳目,有天子金印在手,只要他愿意,他能让江承成为瞎子聋子,代帝王口舌,行帝王之事,虽无帝王之名,却有帝王之实。
秋风穿堂,拂过长青流着冷汗的面颊,让他生生打了个激灵,清醒过来后,他才发觉手里的密折竟然被自己无意识地捏折成了两段,心里的深处,似乎有什么跟着一起被捏断了,发出清脆的碎裂声响。
作者有话要说:江承:我,我什么都看不见了?
黑暗势力长青:陛下,那是因为天黑了呀:)
江承:你说什么,我什么都听不见!
黑暗势力长青:那是因为根本没人说话呀:)
第77章
这一年的大宁着实不□□宁,前有嘉峪关被夺,后有黄河洪涝,快入冬时又发生一件震动朝纲的大事,皇后病逝。
这事放在其他无论哪个帝王在世,除去皇后母家,对文武百官来说都是好事,天子即位,要在龙椅上坐到寿终正寝,而皇后之位却花落谁家却看运气,运气好了,荫蔽家族二十年不是虚的,然而本朝却不一样。
皇后的家世太过显赫,新晋大将军还在西北前线统御十五万大军抵抗外族,于情于理,这皇后的位置都得空上几年,以示荣宠。
这是正常的逻辑,若大将军仍旧是姬镇,这么想倒也没错,但现如今的大将军是姬威,满朝上下无人不知的疯子,皇后死得太过蹊跷,即便是他们这些外臣心里都觉得和陛下脱不了干系,更别提姬威了,事实上燕嫔宠冠六宫的名头传得很响,她那跑江湖卖唱为生的父兄甚至都入了朝拜官封爵,让人不得不多想。
江承萎靡了几日,似乎也终于明白过来情况了,御笔朱砂亲自下书一封,传至西北,且不提姬威闻听噩耗作何反应,八百里加急的快马三日后便入了京城。
呈至宫中的信函里只有一封呼延人上表的降书,这似乎是噩耗还没传至西北之前就已经发出的,等到姬威接到京城的噩耗,这降书已经到了江承的手里。
如此惊险,饶是江承也不由得松了一口气,把降书反复看过,正要让人去取天子金印,才想起前些日子已经让长青拿去处理朝中事务了,这会儿他放下了心头一块大石,只觉浑身松快,心里也惫懒了些,索性把手里的降书重新封口,让人拿去给长青盖印。
这一夜燕嫔又换了身装束,看惯她之前男装俏丽的模样,偶尔一次女子打扮,更显出几分风情,这是宫里那些自小被规矩教养大的闺秀们比不得的,江承即便看不起燕嫔的奉承,心里也喜欢着。
芙蓉帐暖,春华缱绻,美人言笑晏晏,江承轻出一口气,只觉得这般荒唐,似乎能拂去姬婉在他心里留下的影子了。
这一年的京城秋日短,北风刮起那天,宫里刚刚传出喜讯,说是好几位妃嫔同时查出有孕,宫里高位的妃嫔不多,位分最高的除去孕有皇子的赵妃,就是周孝先的女儿周妃了,但赵妃毕竟身份上差些。因为这个,一连好几天,周孝先走路的步子都带风,内阁上下也都恭喜他几分,毕竟看家世看品貌,周妃都是最有可能继皇后的人选。
然而内阁的好气氛并没有持续多久,自当初洪涝重灾之地荆州起,突然大范围地爆发了疫病,周遭四五个州府都被波及,许多难民逃过了黄河洪涝,却没逃过来势汹汹的疫病,不知从哪里传来风声,说是朝廷要把得了病的人都集中起来火化烧死,仅仅在疫病爆发的第五日,就有大批的难民向京城方向逃难。
所谓大灾之后必有疫病,其实就是大批受灾难民长期聚集在一处,脏乱之下易生疫病,但不是绝对的,长青当初有提出过这一点,内阁也曾就此商议过再开国库,增添人手,防治疫病。
然而这方案提出没多久,勋贵衙内被杀一事闹得沸沸扬扬,好不容易等那阵风头过去了,疫病没个影,这费力不讨好的事情也就没人愿意出头去做了。
这一回的疫病来势汹汹,仅发现三日就已经死了人,初期看上去和正常没多大区别,大批得了疫病的难民无法辨别,一旦被旁人发觉,就已经到了药石无救的时候,更会传染周遭和病人有过接触的人,堪称骇人。
到了必须要内阁拿出个主意的时候了,周孝先权衡了一会儿,有些含糊地说道:“研制治疗疫病的药方需要时日,为今之计,应该先行调遣京畿巡防军,把那些暴民赶离皇城。”
这话无非厚非,皇城乃是一朝根本,天子与百官居所,别说是让这些难民带着疫病进来天子会有危险 ,就是他们这些做官的心里都发慌,阎王爷可不管你姓江还是姓姬,这疫病不是闹着玩的,谁知道这些难民被放进来之后,会传染给哪些人?
李平西冷笑一声,看了眼长青道:“此事得派个稳妥的人去做,本官素闻督公大人同直隶总督宋大人交好,不如这事就交给督公大人去做吧,不知督公大人意下如何?”
长青没答话,目光落在孙朝远的身上,孙朝远瞥了李平西一眼,眼里带了些警告的意味,李平西脸上仍旧带着一抹冷笑,他的独子没了,他自己也将近花甲之年,临到头只能从族中抱养和他关系并不亲近的孩子传宗接代,若不是还剩一口气撑着,他简直恨不能扑上去把这个祸乱朝纲的阉狗咬死,哪儿还能站在这儿心平气和地说话?
谁都知道驱赶难民是件吃力不讨好的差事,疫病的危害还是其次,这会儿疫病刚刚爆发没多久,药方的研制还在进行中,但凡迟上几日,逃难过来的难民只会更多,到时候,只要一个行差踏错,就会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
乌选沉吟了一会儿,说道:“光是驱赶不成,都是难民,我看让人在城外盖几个棚子,把得了病的和没得病的分开,收容些时日,等着疫病方子出来,也是皇恩浩荡了。”
“这次的疫病不同往常,得病的人很难区分,”长青摇摇头,轻声说道:“疫病方子如果不尽早研制出来,不知道会死多少人。”
李平西冷笑道:“哪怕死一千个,一万个,都得把他们拦在城外,皇城出了事,谁担待得起?”
孙朝远自然明白这个道理,而且他更明白,越是这种时候,越是没人肯出去的,本就不是挣名利的好时机,还有可能丢了性命,即便是他,也要三思的。
内阁里气氛一时凝滞,若要派人去驱赶难民,至少也得调遣得动京畿巡防守备军的级别,然而到了这个级别,大多是上了年纪的老臣了,年纪越大,官位越高,越是怕死,孙朝远环顾一圈,叹了一口气,说道:“还是我……”
“老夫去!”乌选拍桌子站起身,瞪了孙朝远一眼,“老夫在这朝中几十年了,顶得起这点骂名,你孙首辅还是留着这条老命抱重孙子去吧!”
孙朝远倒是一时不知道如何是好了,周孝先顿了顿,也道:“两位大人年事已高,此事费心费力,还是让我们这些做后辈的代劳,此事……”
长青的目光从内阁众人身上掠过,注意到周孝先在说了这话之后,立刻就有好几个人的视线在他身上一掠而过,心下不由微叹,起身道:“李大人说得没错,晚辈同宋总督有几分交情,对京畿巡防大营的情况也了解几分,几位大人不必再争了,由我去吧。”
这话一出,众人都有些惊讶,最惊讶的是周孝先,其实他说这话确实是为了堵长青的话头,好让李平西接话,内阁和驱赶难民这事是万万不能扯上关系的,但是东厂可以,无论是前朝还是本朝,东厂的名声都坏到不能再坏了,百姓的骂声对他们这些官员来说不吝于当头棍棒,然而东厂依附天子生存,这点骂名对他们来说算不了什么。
众人反应过来,自然也明白了这个道理,这样说来,长青主动站出来也不是什么难以理解的事情了,李平西一声冷笑,心下嗤了句装模作样,倒是孙朝远和乌选两个人对视一眼,看着长青的目光都有些复杂起来了。
长青入朝这么久,他们原先一直防备的东厂擅权之事从未发生过,之前赈灾之事更是让他背了一回锅,至今骂名犹在,算起来不是东厂对不起内阁,而是他们内阁对不起东厂,因为宦官的名头,他们本能地防备他,却忘了他也才是个不到三十岁的年轻人。
事情敲定,长青也就不再就此事发表意见了,只是和众人一起估算了一下这些日子城外难民的数目,精打细算地调遣了一批粮草和入冬衣物,确保城外的难民不会受冻受饿,能够稍微缓解一下局势。
等到事情商议完,全都列出章程了,众人才习以为常地整理出来上呈中宫,就连孙朝远这个首辅都没发觉,他们已经越来越习惯遇事自己拿主意,等到解决完了再不痛不痒上报给江承了。
江承更没发觉,入他眼的尽是处理好的事务,即便让他自己来,也找不出更好的方案,省心又省力,只是这回他看着上呈的奏本,看着上面整整齐齐列出的章程条例,看着里头众人自问自答般的解决方案,不知道怎么的,心里总有种怪异之感。
作者有话要说:宝儿【惊】你你你你你怎么长毛了?
长青小狐狸【晃了晃尾巴】以后还会长鳞片:)
第78章
定了出城事宜,长青也不是爱耽搁的性子,何况他也放心不下城外的情况,带了人骑马出城,接了宝儿,去京畿大营调兵。
安顿难民不是小事,总也不能让得了疫病的难民就那么躺在棚子里等死,征得了内阁的同意,调遣了京畿兵力之后,拜别满口推脱之词的宋宁,长青让人把城外连成片的庄子宅子征来,由户部查询户籍,给予一定补偿,等到疫病过后,再行归还。
其实这还真没操什么心,皇城外的宅子不便宜,大部分是官员外宅,知道轻重缓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