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外戚女-第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自然这傅溆作为女婿; 也合该他出头; 旭哥儿年纪小; 张氏怀中的小孩更是小的可怜。
  张氏看到沈夫人跟见到亲人似的; 她很是伤心:“东阳两口子就这么去了,我真是……不怕你笑话,我虽然是后来的,但也和他们处的极好。这以后我都不知道怎么办呢?”
  等林东阳两口子去世了,张氏才发现林家真的是家无恒产,她去秦侍玉房里翻了一天; 也就剩一个包银的首饰,几乎就没什么钱了。林老爷那更是一直都没为钱操过心,身上半文钱没有,她才知道她们是又要过苦日子了,怎么能不伤心?
  沈夫人理所当然道:“林老爷还有女儿呢,那样出息,你们怕什么?”
  听到这里张氏又苦着脸,林淡月到后边一直只和秦侍玉联系,对她和林老爷都淡淡的。她根本都不知道如何联系上她,但当着沈夫人的面也不好说什么,要不然不是自曝家丑吗?
  回到家沈夫人不免和女儿又感叹一番,好在过了几日又接到一好消息,傅澄也升了顺天府副将,说是已经在京城赁了屋子,还托秦家人送了六十六两银子过来,并言明可以把衡哥儿带过去。
  其实按照傅澄已经是武状元的头衔,一般都是安排一等侍卫这样驻扎在皇宫保卫皇帝安全,或者进入羽林军,这样才是有前途,据莹尘所知大多数官职都是正三品。而在五城兵马司这等都是勋贵担认,一个副将也不过从五品,这皇帝着实是没有看中他。
  但总归一家人在一起也是好事,但莹尘就要和她爹娘分开了,她正犹豫着如何开口,沈夫人用肩膀顶了顶她:“娘之前就和你说过了,能走就走,我和你爹都能应付的。”
  莹尘难过道:“若是我们一家人能一起过去就好啦。”
  “傻孩子,你还别说,娘还真的不想去那京城呢?你和姑爷在京城好好过,我和你爹也就放心了。”她话里已经没有提到衡哥儿了。
  她清楚的知道,只有跟着女儿,她的儿子才能过上更好的生活。
  “衡哥儿我就带走吧,就是太子那里,您今晚就和他说一声吧。”莹尘如此安排。
  她们都不在这里了,以后太子在这里的危险性就会增加,既然这样还不如直接走呢。这个时候的莹尘只想好好活着,根本没有想过要反或者如何。太子既然被闵王起了杀意,那代表皇室宗亲们已经认可了奉元帝。
  傅澄考了武状元又被授职之事,传了回来。都指挥使的太太、仇太太几人联袂过来,都指挥使太太还送了纹银二十两过来,这是官衙奖赏的银子,莹尘连连感谢。
  众人见她没有架子,都觉得亲近一些,莹尘又与仇太太道:“我爹娘就麻烦您照顾了。”
  仇太太一脸见外的表情:“我们是什么关系,你还说这个。”
  莹尘又让老宋做了几碗熟菜过来,请几位夫人吃饭,她一点官夫人的架子都没有,只道:“这过了好几年我又回去,说实话,还真是有些忐忑。”
  大伙儿又笑说无事云云。
  **
  这边厢傅澄走马上任后,这消息才传进宫里去,这时秦湘正在为太后准备千秋节的礼物,魏氏把消息传进来后,秦湘就愣了。
  是啊,她当然知道傅澄的能力有多强,这个人在前世位列三公,人人都敬仰无比,而她却早早的嫁入永昌伯府这样快落败的有爵之家。那时人人都说她一个冒牌货却占了那样大的便宜,明明该流放的是她,却被真正的凤凰子秦澄保了下来,还给了她一个这样体面的婚事。
  她是在操劳过度中死去的,重生后她开始提高自己的砝码,结交大人物,为家族赚了不少银子。更重要的是她提前认识宁王,并深受宋太后喜爱,还截断了张姨妈的来访,虽然魏氏也知道了真相,但秦国公府是绝对不会舍弃自己这个皇后的,她有这个自信。
  可这傅澄还真是阴魂不散,前世的危机来临,她不禁扶额。
  她身边伺候的宫女红梢很少看到皇后这般失态,忙问:“皇后娘娘,您是否太疲倦了,要不要奴婢扶着您进去休息会儿?”
  秦湘摆手:“这倒不用。”她真的很怕傅澄又一次得到全部人的赞赏,那时候所有人都会指责她是个冒牌货。
  前世她分明也是秦浦的亲妹子,秦浦看到傅澄后,就对她越发冷淡,甚至她在永昌伯府孤立无援时,秦浦都视若罔闻。虽然她不是秦浦的亲妹子,但她在秦府过了那么长时间,秦浦对她却毫无兄妹情,她记得她死的那天,天上飘着雪花,所有人都去祝贺秦澄了,那时他被封了大司马,秦家一家人都对他非常的看重。
  就连她那个夫君,也丝毫不理会躺在床上的她,径直去了秦国公府。
  再来一世,她绝对不会让别人指着她的鼻子骂冒牌货,傅澄要出头也行,但必须要为她做事,还要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最好是一辈子乖乖的做傅澄,别想揭穿任何关于真龙假凤的事。
  一会儿她又镇定下来。
  看了看身边的红梢,她又有些犹豫,这红梢是大哥秦浦安排在她身边的人,会医术也有拳脚功夫,但却是秦浦的人。她的人都被秦国公和秦浦拦了下来,现在她想传个消息出去都困难,魏氏也是傅澄的亲娘,别看现在和她站在同一条船上,但是真正去害傅澄,她是绝对不可能做的。
  所以她现在极其期盼着太后千秋的到来,到时候有命妇进来叩拜,她也好传消息出去。
  作者有话要说:  秦湘从一周目重生的
  傅澄从秦湘重生的那一世被毒死之后重生的
  嗯,就是这样。


第62章 来京日常
  莹尘要带过去的人大多是和她签了卖身契的; 比如梅花和赵文是可以带走的; 老赵和老宋因为是军户这就没法带走了,这俩人倒是很想去; 但确实去不了,莹尘也秉持着好聚好散,给这二人一人一两的遣散费。
  她自己的爹娘则被仇太太快人快手接了过去; 莹尘又再次拜托了仇太太和李琴一次,这二人无所不应; 李琴是下一任的百户太太; 更是直白道:“你放心; 只要我在,定会照顾好沈老娘和王大叔的。毕竟她们可是五品官太太的亲爹娘,谁敢慢待啊。”说完又笑着斜了莹尘一眼,莹尘拍了怕她的肩膀,以示了解。
  把爹娘安置好了之后; 又开始准备买些节礼过去; 玉昌的红枣、核桃、枸杞都很有名; 外加莹尘也知道这边野货难得; 遂用一小口箱子装了干货,一小口箱子装上腌制好的马肉、咸菜。
  就是孩子太小,莹尘极怕他在路上生病,又去白大夫的医馆买了不少小孩的成方药。
  赵文联系好一家商队,这些人正好要上京,听说赵文等人是京官的亲戚; 正要去上任,忙不迭的答应了。
  于是,选了个恰当的时间,她带着衡哥儿,抱着宝宝和爹娘磕头后,就直接随着商队南下了。
  那些人对她倒是极恭敬的,莹尘也不摆架子,凡有事让赵文支应起来。
  衡哥儿一直都是和莹尘在一起的时间更多一些,梅花也常常带着他玩,除了头开始几天闹着要爹娘,倒也乖乖的。
  说起来,他也四岁多了,正好好动的时候,一刻也闲不住。没有风沙之时,莹尘就让他出去和赵文一起赶车。
  梅花以前就是一直跟着莹尘学武,因为实在是她根骨极好,莹尘也常常教她几招,翻了年后她又抽了条,不似以前那种小孩样了,倒和大姑娘似的,哪里也不去,就在马车里帮莹尘照顾孩子。
  一路上都相安无事的,没曾想走到华阴路上,被人拦了路,是一大群土匪,这些商队的人早已司空见惯,并没有硬着来,拿了一些米粮给这些人,这些人才走。
  梅花觉得奇怪:“他们这么大张旗鼓的,就是为了这么点东西啊?”
  有商队的人听了她的话,不觉好笑,“小姑娘,如今这世道,要是能够安安分分的种几亩田才是福气。咱们西北这边连年干旱,地里没得出息,有些人就不得不落山为寇了。所以他们也见好就收,他们做土匪不就是为了吃饱穿暖不是?真有那愣头愣脑的要和咱们杠上来,咱们也不是吃素的啊,咱那次在嘉峪关,就碰到一愣的,非要冲上来找死,最后被咱们打个半死后又报了官,连那窝子都剿了。”
  莹尘只觉得这世道,连土匪都不容易。
  路上走了几个月,因几人归心似箭,倒是觉得日子过的快的很。终于到了刚立秋的那天抵达了京城,和商队分开后,莹尘让赵文雇了一辆马车,一行人往内城过去。
  内城守门的人要了路引,莹尘又亲自下来给了路引,就在这时,一匹马飞驰过来,形容无状,前边正有一小公子也下马车来,他身边的侍女都吓傻了,千钧一发之时,莹尘把孩子往梅花手里一交,飞跃而上,用脚踹晕马头。
  那马当场倒下去,这京里的人到底不一样,八卦的很。一见她一介女流功夫竟然如此之好,有人还带头鼓起掌来。
  这小公子身边的仆人也过来道谢,莹尘笑道:“举手之劳而已,您看看你们家孩子如何,别被吓着了,小孩子最容易被这个吓着。”
  这仆人通体气派,不似常人家的下人,她定定的看了莹尘几眼,莹尘觉得有些莫名,那人问;“您是沈小姐吗?我是端敏公主身边伺候的嬷嬷。”
  莹尘曾经做过端敏公主的伴读,她看了她一眼,倒还真的没认出来,因当初端敏公主身边的嬷嬷年纪又是较大的,这嬷嬷倒是年轻,可到底她也不是傻的,忙道:“恕我眼拙,我就是。现在我是因为夫君在京里做了官,便跟着来了。”
  那嬷嬷也没料到她有这番造化,看她说话爽朗,又再次谢过。
  原来端敏公主嫁给了莹尘以前的未婚夫魏竞,公主十分贤良淑德,并未住在公主府,而是住在魏家。小公子也是为先帝守孝一年后就成亲生的,嬷嬷看了这沈姑娘一眼,当年就是堂堂先帝公主都要避开沈家人,生怕掠其锋芒,现在看沈莹尘,倒觉得有人情味了不少。
  “这事我回去跟公主说一声,一定过来跟您道谢。”说完她也抹抹头上的冷汗,万一小公子出了什么事,她们这些下人也吃不了兜着走。
  莹尘没把这件事情放在心上,一路上餐风露宿的,她就想赶紧找到家。原本傅澄在巡街,听说内城有人肆意纵马,后又听那人说:“刚才一位女壮士,那可真叫厉害,一脚踹翻了马,那马呀,现在还在口吐白沫,真是厉害。”
  一听说是个女的,便有人起哄:“是不是跟夜叉似的?黑面獠牙个子高。”
  说的人得意洋洋道:“那倒不是,据说很是漂亮的一位年轻妇人。”
  这几人感叹一番,傅澄是何等聪明之人,当世之女人,鲜有莹尘那样的力气,他喜道:“对不住,各位弟兄,今儿我要先走一步了。听你们这么一说,这人倒似我内人似的,算算路程,她们怕是也到了这边来了。”
  这五城兵马司大多都是勋贵子弟,本来空降了一位副指挥史,这些人还怕他乱来,没想到傅澄年轻机灵,又很会做人,没做几天就和兵马司的人都认识了。
  大家都只是听说过傅澄年轻就在军户所成亲了,在他们心中想必是个村妇形象,现在又一听,竟是这般人物,好奇极了,这世上能有几个女人直接把马当街踹晕的。
  也难怪傅澄不敢抛弃她的,被她打上门来,那可真是了不得了。
  “那傅大人,有这等好事,好歹您夫人来了,到时候可要请我们吃一顿,让我们尝尝夫人的手艺。”大家主要是想见见沈莹尘这位女壮士。
  傅澄想也没想就答应了。
  等莹儿来了,什么都好说。
  再说傅澄所赁的屋子,在内城靠近东城,这一带是有名的安平坊,住在这里的大部分都是小吏目或者读书人,还有一些穷翰林住在附近。租子是一季度一交,莹尘很快就找的安平坊了。
  期间赵文和梅花从未见过这么多人,也从未见过这么气派的宅子,就是军户所里有钱的仇太太和这里的青砖红瓦的屋子比起来,还要逊色不少。
  莹尘走到安平坊桂花巷子里的第三间屋子,大门紧掩着,她料想这时应该是上衙之时,丈夫肯定不在家,遂吩咐赵文:“咱们别饿着自己,要不先找一处吃个便饭就是。”
  这倒也巧,傅澄飞奔回来,正在巷口碰到妻子了。
  莹尘也隔了大半年才见到他,只觉得脸刷的一下就红了,赵文和梅花都喜的迎上去。二人对着发了一会儿,莹尘觉得傅澄个子更高了一些,穿着特有的白底红色的绒粒锦袍,站着她对面长身玉立。
  “相公,我们好些行李呢?你先开门让我们进去吧。”莹尘拉了一下他的袖子,有些亲昵的感觉。
  傅澄跟吃了大力丸一样,他又回头看到莹尘怀里的宝宝睁着乌溜溜的大眼睛看着自己,一边开锁,一边又很有兴趣的问:“这是宝宝吗?”
  所以莹尘还是觉得傅澄和小孩似的,还问什么这是宝宝吗?她笑道:“你自己儿子不认识吗?都半岁了,还等着你起名字呢。”
  “好儿子哎。”傅澄大声的说了一句。
  扉门开了,衡哥儿跑了进去,莹尘看了看这里,很是满意。一进门就是一个垂拱门,垂拱门进去是个很宽敞的小院落,院子里有一颗石榴树,石榴树旁有一口水井。进去一看,水井旁边有间屋子里边有炊具,厨房旁有一杂物间。
  房间不算多,但现在孩子还小,还能勉强一住。
  东厢房是给衡哥儿住,现在宝宝小,所以也住那屋,梅花正好可以在屋里打地铺,顺便照顾俩个哥儿。
  正房是她和傅澄的房间,采光挺好的,就是太西晒了。但此时是秋天,窗子打开,很是舒爽,不知道是不是家里没个女人,尽管傅澄算得上是仔细人了,但床上还是随意折了一下被子,而且被子皮都有点油了。
  他倒是记得买梳妆台,梳妆台上摆着他的大裤衩,见莹尘望过去,他赶忙藏了起来,还讪笑一声。
  本来还准备缱绻一二的,莹尘哪还有心思,把儿子往他怀里一放,径直收拾起屋里的物件儿。一个大架子衣柜,里面的衣服都没有几件。
  傅澄只觉得小孩子哪里都是软的,看着儿子哭,不由得和妻子求救:“莹儿,宝宝怎么哭了?”
  “你哄哄他就好了。你以前不是都会哄衡哥儿的。”莹尘从腰里拿了一把散钱给赵文,让他出门去买点熟菜回来。
  赵文这人在西北来说算机灵了,但在京城却显得憨头憨脑了,她和傅澄道:“你跟赵文指指路,我先在这里收拾一二。”
  傅澄如蒙大赦,赶紧把孩子往莹尘身上放。
  莹尘失笑,把宝宝系在身上。
  又把衡哥儿喊进来,“衡哥儿,你姐夫去买菜了,你困不困,要不要先进来休息,姐姐马上就要把床铺好了。”
  还好衡哥儿和他姐姐一向亲近,点头说好。
  莹尘就三下五除二把床铺好,又把儿子放在里侧,衡哥儿是个很善良的孩子,虽然只比宝宝大几岁,但是很有责任感,常常把大外甥照顾的很好。
  她自己则去天井中挪开盖子,打了水出来,洗洗擦擦扫扫捡捡,把房间收拾的一尘不染。她们从玉昌带了不少褥子过来,她自己的力气一向很大,把余下的褥子替梅花搬到东厢房。梅花也收拾的差不多了,莹尘又道:“你去厨房看看,还缺些什么?你记下来,咱们明儿自个儿买去。”
  梅花点头应是,她虽然晚上要给俩个少爷陪夜,但莹尘心善,分了间小房间给她,她乐坏了,拿了铺盖过去后,来不及收拾,就去厨房查看了。
  厨房就只有一口大灶,两个锅子,外加零星一点柴火,什么油盐酱醋都没有,看来傅澄是根本就没有开伙,最多烧水沐浴。她和梅花把剩下的柴火用火折子点了起来,也在烧水,至少要沐浴一番才行。
  又说傅澄带着赵文过了三刻才回来,二人手里有不少牛皮纸包的熟食,莹尘翻了翻,“不是吧,连碗都没有?”
  傅澄笑道:“这不是你们都没来吗?”
  莹尘无奈一笑,也舍不得再说他了。
  这顿饭虽然在碗都没有的情况下吃的,但大家都热火朝天的,赵文自认为见了大世面,这京里就是卖吃食的那吆喝声在他看来都比玉昌要气派。
  卤的肘子耳朵面皮,一大只烤鸡,大大的白吉馍,还有酥脆的烤饼、金黄色的猪油饼,人人都吃的满嘴流油,就是衡哥儿也吃的肚皮滚圆,走都走不动了,嘴上还嚷着要吃猪油饼。
  小小的宝宝虽然不能吃,但一点也不妨碍他瞪着大眼珠子看大家吃的香,人家还咿咿呀呀的伸手,傅澄把小手握住,心里暖暖的,这应该就是家的感觉的,热热闹闹的,怎么都不会腻。
  “好啦,吃好了,赵文和梅花收拾。咱们俩带着衡哥儿和儿子去沐浴,我可烧了一大锅水,想痛痛快快的给孩子们去去泥。”
  傅澄温柔一笑,点头答应。
  作者有话要说:  不好意思才更新。
  跟大家说一下《我在民国卖包子的文》下个月要开了,具体几号要等我准备好了再开。希望大家多多捧场。因为这本是我今年要写完的,怕时间来不及,早早就把大纲写好了。
  然后红楼那本大概就是这两本完结后,我要继续完成的,然后明天打算开一本快穿文,就酱。
  《外戚女》这本书成绩差到惨不忍睹,但我还是想认认真真的完成,因为这本是我头一次做细纲,非常认真筹备的,而且我很喜欢书中的男女主角,所以不会因为双开就敷衍的。


第63章 端敏心思
  魏国公府
  魏夫人拉着魏如意左右上下看; 见他大眼睛滴溜溜的; 这才松了一口气,“好在毫发无损; 若不然仔细你们的皮。”
  魏夫人的小姑子秦国夫人魏氏笑道:“好了,如意已经回来了,嫂嫂也该放心了。日后小孩子还是要少出门才是。”
  “是这个理。”魏夫人还是心有余悸。
  待端敏公主过来; 又是一番见礼,她看着儿子扑闪着大眼睛; 也和魏夫人是一样的感受。她生如意的时候伤了身子; 以后恐怕也再难有子嗣; 因此把这个儿子看的跟眼珠子似的。
  看儿子无事,又问起缘由,那教养嬷嬷道:“今日我们原是带着少爷过去胡家,这出来时,一匹疯马突然疾驰而来; 城门的官兵都没法控制住; 那马又调了头往咱们这边来; 还好这时沈姑娘出手相救; 一脚踢翻马背,把马打晕了,我们这才带如意少爷回来。”
  “沈姑娘?”端敏公主蹙眉。
  她唯一知道的沈姑娘就是沈莹尘,可她不是被流放了吗?
  那嬷嬷点头:“就是您之前的伴读,先沈贵妃的侄女沈莹尘。她是正好在路口换路引,说是她丈夫在京里做官; 所以跟着来的。”
  女眷们面面相觑,魏夫人不客气道:“她倒是好命。”想起儿子曾经被沈贵妃以权势许的这门亲事,想起来她就深恨。
  端敏公主更是不自在,当年她就暗地里喜欢过魏竞,可那个时候只要是待字闺中的姑娘,又有谁会不喜欢魏竞。而她的那位伴读,就因为是宠妃的侄女,明明在魏家不愿意时还下旨同沈莹尘结亲。
  还好沈贵妃倒台,她也流放了,这桩婚事才作罢。
  新皇也顺利的把她嫁给魏竞,以示对崇康帝一系的恩宠。
  但于崇康帝一系的人来说,端敏已经投靠了新皇,有人当时就放风说端敏公主为了个男人,连伴读的未婚夫也要抢,这桩亲事是崇康帝做主的,她连她爹的话都违背云云。其实她也很委屈啊,本来她就是在魏竞和沈莹尘解除婚事后才由新皇下旨赐婚的,她堂堂公主又如何会去勾引人。
  好在这两年崇康一系的人,大多数都已经闭了嘴或者投靠了新帝,现在京城的人只知道她是一位贤惠又知礼的公主,同魏竞那是夫唱妇随,有名的恩爱夫妻,谁还知道她现在的丈夫是伴读的未婚夫。
  但她毕竟是宫里出来的人,脸上没露出讶异之色,反而道:“她既然救了我们如意,势必我们要去感谢一番,嬷嬷你备好礼过去就成。”
  “奴婢不知道沈姑娘住在哪里。”那嬷嬷说的额头冒汗,只觉得今日诸事不顺,先是差点害小少爷被马撞,要去感谢恩人,却又没问清楚人家的地址。
  这不是讨骂吗?她知道公主平日最厌恶那等做事不细致的人了,没想到这次公主却轻描淡写道:“我让长史去打听就是,诺大的北京城,查一个人总会查的出来。”
  魏夫人不屑道:“她倒是好运道,都被流放了还成了官太太,不知道是不是做人继室?我就听说过西北那边的人不大讲究。”
  正在喝茶的魏氏差点把茶吐出来,她嫂子还真讨厌,什么给人做继室。她虽然觉得傅澄想认亲,有些见利忘义,但那是她儿子,大临最年轻的武状元,听说他不仅仅是武艺出众,一手字也写的很好。
  端敏公主笑道:“好了,不说这些杂事了,我看我定个日子,咱们去护国寺上香,也帮如意稳稳心神。”
  年纪大的女人很信鬼神,魏夫人连忙同意,她看着端敏公主一脸欣慰,这个儿媳妇才是她想要的。身份高贵、性情娴熟,还不摆公主架子,沈莹尘拿什么跟人家比。
  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