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京兆尹-第9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王爷!”远处传来一声大喊,“突厥埋伏齐军失败,正向咱们这边逃来。”
    “什么?”拓跋崇大惊,骂道,“这帮废物,不用管他们!”
    “王爷,”元贺小声提醒,“和突厥联盟,是新帝的旨意,您看……”
    拓跋崇脸色阴了阴,片刻后摆了摆手。元贺了然,领上兵马前去接应。
    他一走,身后人马顿少。听着后边兵器相接的声音越来越近,拓跋崇不由有些发怵,回头望了一眼,却见那元贺口中的清俊秀气的主将已杀到身后三丈,头盔下的面庞果真美如冠玉。
    “啊!”他惊慌出声,“快,拦住他们!”
    他一面飞快下令,一面召集亲随,策马慌张朝前跑去。“元将军,救我!”
    顷刻逃离了树林,闻到焦枯的烟味。拓跋崇望见前方的重重黑影,心下大定:“元将军!”
    “元将军么?”一人策马靠近,轻笑着丢下一物,“在这里。”
    拓跋崇低头望去,元贺庞大的身躯滚动几番,露出胸前碗大的伤口,还在汩汩冒血。
    他大叫一声,跌下马来。郭临挥了挥手,徐秦立马带人上前,将拓跋崇五花大绑起来。
    隔着人群暗影,郭临摸了把汗水,看向对面马上主将。见他朝她露出一如既往的盈盈笑意,她心下一颤,情不自禁地喝驾上前。
    “哈哈哈哈……”战后重新扎营,徐庶令人点燃篝火,温出几大坛酒。她饮下一口,朝郭临大笑道,“与郭少爷再度配合,便生擒西魏建宁王,痛快!”
    “那可不是我的功劳,”郭临回敬饮下,面颊热得通红,“徐大哥一万人马能战,聿修五千军也默默蚕食掉拓跋崇的人,这才获胜。”
    徐庶的目光从陈聿修面上宠溺一转,再看向郭临,心有意会,笑而不语。
    “将军!”有士卒奔来,“琼关后援军到了,就在十里开外。”
    “好!”徐庶一拍大腿,“速速派人接应。”
    “还有……”士卒迟疑片刻,“有从京城来的人,快马加鞭先到了。”
    “京城?”徐庶和郭临对视一眼,“莫非是来监军的?”
    “陈兄,陈兄!”一阵熟悉的呼叫声传来。陈聿修顿下举杯的手,皱了皱眉:“泉光?”
    “是我——”军帐拐角,周泉光大步疾奔,须臾到了近旁。火光印出他风尘仆仆的脸,整个人“哼哧哼哧”的,拼命喘气平息。
    郭临望着他有些滑稽的模样,忍不住偷笑,陈聿修更是摇头苦笑:“你怎么这么……”
    “急”字未出,就见周泉光猛地丢下肩上的包裹,撩开袍角,肃然跪下:“臣中郎将,叩见太子!”
    郭临“唰”地站起,瞠目厉喝:“你说什么!”
    “陈兄为隐太子遗子,是名正言顺的太子!”周泉光额上青筋直抖,朗声大宣,“臣请太子回朝,重振大齐朝纲!”
    篝火猛地炸响,郭临陡然仰起头,看向军帐拐角,缓缓走来的白鹫。

  ☆、第181章 暗波涌起(上)

徐庶艰难地咽了下喉咙,只感手心握得满满的汗,却冰冷得刺骨。他转过头看向郭临,却见她一动不动,容色冷凝地盯着前方走来的一人。
    周泉光跪伏在地,五指深深地陷进泥沙中,还在兀自颤抖。他望了眼走到近旁的白鹫,张皇的神色倏然坚定。深吸一口气,张口预言……
    “泉光。”
    清冷磁沉的嗓音稳稳穿过火光,无形间似张开一张巨网,霎时压下周遭一切声息。
    “再多说一个字”陈聿修从容地端起酒杯,淡淡地道:“杀了你。”
    周泉光惊骇得一哆嗦,瞪圆了眼直直望着他,却再不敢出声。
    白鹫的脚步陡然停住,不可置信地仰起头。触及郭临锐利的视线,他咬牙避开,身侧手掌缓缓捏紧成拳。
    郭临总算舒了口气,绷紧的弦一松,这才发觉额上早已出了一层密密的汗。手臂蓦地一紧,却是陈聿修起身拽住了她。他垂眉对周泉光丢下一句:“进帐来说。”说完,便拉着她往军帐走去。
    郭临一面踉跄跟上,一面回头冲徐庶点点头。徐庶会意,站起身环顾四周。周遭士卒噤若寒蝉,见将军目光扫来,纷纷缩头敛容。
    他不由叹口气,看来周泉光那番话究竟被人听去了多少,一时也查不清明了。看着周泉光和后面走来那人飞快地说了几句,二人一齐走向军帐。他想了想,交待副将一声,也抬脚走去。
    “陈,陈兄,”帐内,周泉光瞅了瞅陈聿修的神情,又望了眼帐内的客席上的软垫,不知是该坐下还是像方才那样继续跪着,心下一片慌乱,“我……”
    “京城现下如何了?”陈聿修径直打断他,坐下时直身抬眸,鬓发随着动作微晃。见周泉光脸色大变,一脸不可思议地朝他望来,幽深的眸色带了一丝哂笑,“不然,你也不会不远万里,还来给我添乱。”
    郭临眉头紧蹙,书案下的五指微微锁紧。
    玉锵、双宁、阿秋,还有老白……这些被她遗留在京城的人们,不知……
    徐庶令人守住帐门,撩袍坐下。周泉光见状,望了眼郭临,摇头叹息道:“陈兄心思一如往昔敏捷过人,不错,京城……已经乱了。”
    什么……?!在场众人心中皆是一惊。白鹫垂下眼,抬手掏出怀中那封手书。
    “我本应旨离京寻人,可刚出城不久便被白大人派出的手下追上。他……给我看了白大人亲笔写下的……”周泉光转头看向白鹫,见他已然走向前,将手中之物恭恭敬敬地朝陈聿修跪呈。
    陈聿修看了眼郭临,郭临屏息起身接过,飞快地扫视完。紧锁的眉眼间神色愈发凝重,她望向陈聿修,迟疑片刻:“你的身世,分明被埋盖得彻底……老白他,如何会知道?”她眼睑一颤,猛地伸手握住他,“是不是我‘死’之后,紫宸殿中逼你喝药那次……”
    “阿临,无事,不必多想。”他安抚地拍了拍她的手,温柔浅笑。拿过她手中的手书垂眼看下,随后轻笑一声:“泉光,白大人就这么一写,你便信了?”
    周泉光一愣,飞快摇头:“当然没有,所以我才撇下了随从,单独带着白鹫重返京城。就是想找白大人问个清楚……可结果,”他深吸一口气,沉声道,“神武军已经控制了整个京城的防守。”
    徐庶怔了怔,条件反射地看向郭临。见她纹丝不动,这才意识到自己领悟错了。此“神武军”当是指突厥一战后,魏王重建的那支。
    “城门守卫已换,兵马列阵穿行,声势骇人。我因看了那手书上的内容,担心哪怕有旨意在身,进去后也会出不来,便让白鹫去夜探一回。”他顿了顿,“他看到京兆府,被魏王殿下带军包围……”
    静夜如墨,沉沉地盖在整个京城上空。那晚的京兆府,回廊梁上的灯笼红艳如火,印照庄肃的大门。夹着大雪的寒风呼啸卷过,遽然吹熄一两只。
    红光在人脸上晃了晃,俊逸飞扬的五官隐在暗影的一半被瞬间照亮。只这一霎,已能望出那双无神深目的焦点凝聚,正是落向已方。
    白子毓立在门口,静静地望向前方黑压压的一片,右臂伸出披风挥了挥。府役们咬着牙,忿忿不平地收回腰刀,后退几步。
    “魏王殿下,”说话间呼出的白气如烟团飞散,他瞠目沉喝,“你当真要如此么?”
    君意沈没有说话,只朝一旁侧了侧头,身后的校尉立马带着部下列队散开,飞快冲进京兆府。
    “大人!”京兆少尹急道。
    白子毓摇了摇头,嗤笑一声:“事到如今,整个京城还有谁,能拦住魏王殿下呢?”他斜眼看着那些奔走的士卒,神色晦暗不清,“陛下虽然把手握重兵的蒋家拨给了太孙殿下,可他这时卧病倒下,蒋家哪里还有信心亲自去扶持太孙……”
    朔风凛冽,风雪穿梭飞舞,他抬脚走下台阶。前方的护卫“唰”地拔出剑,他似视之不见,听之不闻般,连丝毫的怯意都无。一步一步,沉着地朝前走去。
    “一个是稚龄回宫,只在宫中从六岁待到八岁,身份尚不得皇室宗族待见的幼童。一个是手握重兵,功名显赫,母妃虽薨母族尚存的成年皇子。孰轻孰重,谁的将来更易坐稳,蒋家自然分辨得出。更何况……”他停脚在君意沈身前三尺站定,倾落的雪花挡不住被灯笼光印得透亮的眸光,“这个皇子,还未娶妃。”
    君意沈微一晃动,仓皇间仿佛一瞬看到一个英姿勃发的娇俏身影。那刻在心底的眉目,灼灼耀眼的神采……他忍不住闭上眼,心扉顿然刺痛。
    “蒋家的长女,今年正好二八芳华了吧?”白子毓挑眉垂眼,摇头轻轻一笑,似叹似诮:“一切都太仓促了……就像你曾经虚妃位以待的那人,离开时一样。”他说完便转身回走,风雪吹起披风,宽大的袍袖飘摆在风中。
    府门关上前,他微微侧头:“纵然你们之间终有一别,可你……也还没好好和她说完,这声再会。”
    大门“咚”地关紧,君意沈缓缓睁开眼,抬头望向门梁上那块谙熟于心的“京兆府”牌匾。过往种种飞掠眼前,他张开嘴,低低地笑起来:“阿临……”
    “殿下!”远处马蹄声渐渐接近。一身戎装的谭伯跳下马,快步走到近旁,喘息道,“启禀殿下,朱雀门已开。”
    “好……入宫。”

  ☆、第182章 暗波涌起(下)

晨光渐起,郭临闻着兵器的冷凛气息转醒。阳光照在帐上,晒出外面列队走过的士卒的影子。她眨了眨眼,呼吸出冰凉空气的实感,一个鲤鱼打挺跳下床榻。
    走进帅帐时,徐庶正抬头望向门口,瞧见她一愣,笑道:“正要派人去叫你,你便来了。正策划着下一场突袭呢,快来!”
    “嗯。”郭临点点头,卸下披风递给卫兵。走向案几,上面铺了几张大小不一的地图,最顶的河流走势图被朱红的笔标了个大大的圈。
    听完将领们的提案讨论,直到方案敲定。她才抬头问道:“徐大哥,可有看见聿修?”
    徐庶方抿了口茶,闻言动作不由顿了顿:“他……”
    “方才准备带他一起来议事,可没在帐中瞧见人。”郭临环顾一圈,见也没有昨晚那两个不速之客,心下顿时了然,“我去找他。”
    挽起帘帐,前方行来的人已印入眼帘。她抿唇一笑,抬脚迎上前去。帐角一队巡逻的卫兵恰好走出,甫一望见陈聿修,领头的人竟轻声“呀”了下,低头飞快地行礼。
    郭临怔怔地望着他们悸怯地掉头远走,直到他停在面前才缓缓回神。胳膊上挂着的披风被人熟练地抽走,系上。她叹口气,摇头哂笑:“周兄在京城八卦了多年,嘲者笑者不计。他说出的消息中……如今,倒是这回信得人最多了。”
    陈聿修轻笑一声:“既有闲情打趣,看来是战术已定。容我猜猜……”他细心地替她理顺衣襟,“下一战,是在大通河?”
    “……你怎么知道?”郭临瞪大眼眨巴数下,原先有些晦涩的心绪一瞬疏散。见他作势转身,连忙抬手不依不饶地抓住。
    “嗯,这几日天气好,大通河河面上结的冰或有可能松软。”他清咳一声,望着她扣在腕上的手挑眉道,“如果魏军下一步,还是与突厥联手。打算迅速过河来反抄偷袭,我们先一步埋伏在河岸,便是针对两方的上上之策。”
    “你啊……”她又叹又笑。想要洞察她的心思,对他而言实在不费吹灰之力。对身份曝露的担忧只显露了一分,他便轻巧化解,让她再不多虑些什么。
    三日后,徐庶率领五万大军潜行大通河,与郭临分道而行。
    郭临除了领原本从凉州带来的五千人马,还得了徐庶手下校尉莫齐所带的一万人,莫齐为她副将。一万五千人快马行到祁连山脚,与前来汇合魏军的三万突厥兵撞个正着。双方激战一日一夜未分胜负,各退十里扎营摆阵。
    毕竟是不曾磨合熟悉的军队,那些跟随老将们也已经多年没上战场了。郭临安抚完一脸歉疚的莫齐,拉着他埋首阵图间,和那些同样心有不甘的老将士们一块砥足商谈。
    等到走出军帐,天色已是靛蓝的黎明。久违地感受到彻夜劳动的疲惫,她正要抬手揉肩,一双大掌已先一步就位。她感受着背后传来的体温,仰头望向夜空东面的太白星。晨曦的光辉亦盖不住它的耀眼,仿佛冥冥中,摆在他们前方的道路,已然徐徐铺开。
    凭着对突厥作战习惯的熟稔,郭临率一万五千军,成功与突厥周旋了五日,为大通河的作战拖足了时间。粮草将尽时,终于等来了徐庶凿冰水淹魏军的消息。此役大胜,他将降军收押,和擒获的建宁王一道,由副将专程送回琼关。
    时日已临近新年,徐庶却并没有将战役告一段落的意思。郭临不解发问,他皱了皱眉,递来一本折子。
    “京城已经政令不清了,兵部尚书遭人弹劾买妓,竟未让大理寺过审便发配换人。好在预先求的粮草物资已在路上,不管谁坐镇,总不会阻扰……唉!”
    郭临看完折子,转身递向陈聿修。他停下笔,朝她摇了摇头,示意意会心明。徐庶抬眼望了望他们,欲言又止,眉头越蹙越紧。
    待到郭临起身送他出帐,站在账外,他才幽幽叹息:“如今,我方才明了周大人的心情……”
    郭临一愣,猛地抬头看向他。
    “郭临,拥立陈丞相为帝,你真的没有想过吗?”
    “我……”她怔怔地回过头,看向帐中娴意跪坐案后,优雅书写军法的陈聿修。
    她第一上京,是为了保护皇帝,对付可能来袭的太子刺客。而后太子逼宫造反,世子领兵抗敌,她留在宫中,实际从未见过太子一面。就算是后来的庶子太孙,乃至玉锵,都是少年身形着太孙朝服……
    若聿修是太子,她微微阖眼,那会是什么样的光景呢?

  ☆、第183章 清君侧行1

扎营两日后,派往北面的探子突然快马赶回。
    马靴沾着灰泞,踩在雪未融净的草皮上。探子大口喘息着奔进帅帐,顾不得行礼便道:“报,今早十里外有突厥军队朝我方行来。军马较少,行速不快,但没有停下的意思。”
    郭临派徐秦去叫来徐庶,徐庶听探子复述一遍,皱眉道:“按理说,突厥与你几战虽未输,但他们与西魏的联盟已经被我军搅毁。偷袭么……眼下大齐国内确有不平,但还不到镇不住边关的地步。突厥三年前才败在你手上,今日便有胆子又来挑衅琼关军?”
    郭临拧眉沉思片刻,问探子道:“突厥此军有多少人?”
    “目估,约有一万……”探子迟疑了下,续道“也不知是否是属下看得有误,似乎队伍后面还拉着不少的辎重。打头的兵士铠甲暗淡,行动迟缓,不像突袭之军。”
    “什么……?”郭临眯了眯眼。正在此时,账外有人大声喊道:“将军,有突厥使者求见!”
    徐庶回头与郭临对视一眼,朗声道:“摆阵,让他们进来。”
    郭临见状,起身走向帐侧。徐庶心知她的意思,也不做阻拦。士卒们列队进帐站做两排,竖枪敛颜,威赫顿生。只听一声传唤,两个梳着卷辫的高鼻阔目使者被副将领了进来。
    当先一人紧绷着脸,神情微怯。抬头望了一眼主位的徐庶后,单膝抱胸跪下,恭敬地行了一个礼:“小人唐突来访,见过将军大人。”
    汉话稍显蹩脚,却也能听得明白。郭临垂眼望去,只见那人直起身,深吸一口气又道:“小人乃是阿史那俟斤汗的部下,此次汗王率部前来祁连山,是为了向凉州的神武王将郭将军投诚。还望将军大人引见,让小人将汗王书函交给郭将军。”
    此话一出,满室震惊。纵然一开始听说他们拉着辎重行军,气势颓然。在场众将已有准备,猜到是来归降。可万万没料到,他们降的,竟不是徐庶,而是郭临!
    “阿史那俟斤……”郭临怔怔出声,看向徐庶,“徐大哥,我记得按突厥汗族的辈分,这人是苏德的小叔叔,上任已故汗王的弟弟。”
    徐庶神色一变,目光陡然冷凝。那使者吓了一跳,慌忙摆手道:“确是如此,但我汗并未继承苏德可汗的汗位……”
    “这倒是真的,”徐秦见状,上前一步拱手道,“据属下所知,三年前苏德被送往京城,突厥军民降得降散得散。半年之后才重建起的政权,也不是阿史那的那一只了。俟斤被族人推举后归拢部族,却遭到新政权的猜忌驱赶,在草原上过得极为不安呢。”这些,都是他三年来待在凉州,和旧将建立驻扎地时,日夜关注的事。也正因为一个俟斤根本不成气候,他才没有向陈聿修请求,去找突厥人复神武军的仇。
    “你汗王明知郭将军就是生擒苏德的人,却还愿来投诚?”郭临走上前,忽而一笑,“唰”地抽出佩剑,厉声喝道,“说,你们究竟有何意图?”
    “……不敢不敢,小人万万不敢啊!”使者连连叩拜。徐秦冷哼一声:“想算计我们郭将军,先看看自个脑袋按得扎不扎实吧!”
    使者心慌意乱,猛地一怔神,记起胸口的书函,赶紧掏出:“这是汗王写给郭将军的信,里面有鸠摩罗什寺方丈的亲笔,待请郭将军看过便知!”
    “阿临,”账外一声清朗的嗓音忽地传来,陈聿修挽起帐帘,柔声道,“你不若先看一看吧。”
    郭临眨了眨眼,走上前从使者手中抽走书函。那使者一愣,这才反应过来,面前这位一身铠甲的清秀青年,就是那个传诵朔方大街小巷的“黑甲战神”。他不由打了个哆嗦,整个人往后缩了缩。郭临倒未注意他的异动,翻开书函扫视而下,果然在俟斤的落款后,看到了那日在鸠摩罗什塔所见的方丈的笔迹。
    原来当天,方丈言说突厥族内分歧日渐阔大,可能会使整个漠北都产生巨大的变化……竟真是如此。可是……“为什么要投诚我?”
    她低下头,目光直直地望向使者:“就算你们被新王赶得必须西迁,沿路的大齐边关:夏州、怀远、灵州,哪一处不可投诚?何况现下,大帐中坐着的,还有琼关的怀化大将军徐庶,为何偏偏选我郭临……”
    “这……”使者面露难色,不知如何回答。
    “因为你战赢了苏德,”陈聿修走到她身边,轻轻一笑,“战而能胜,胜而能傲。你压根不怕突厥,自然更不屑于去屠戮突厥来的降军。阿史那俟斤,是想为族人们求一生路呢。”
    “原是如此……”郭临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见那使者被挑破了心思,果然一脸羞愧地低下头,她这才后知后觉地领悟聿修的话。一时间,竟有些哭笑不得。
    这下可好,无论是为了大齐,还是为了这一战中跟随她和徐庶的部将,她都该收下这支队伍,可她和俟斤分明是敌人关系。“阿临,你便应了吧,俟斤便是有什么阴谋,在你神武旧将的控制下,想也是翻不起什么波浪的。有了他们归附得来的情报,突厥新王对我们也要忌惮三分了。与西魏作战就更……”徐秦话音还未落,便见郭临转过头,瞪大眼睛,一脸不可思议地望来。
    副将自后碰了碰他的胳膊以作提醒,徐庶这才拖长了音“啊”了一声,握拳清咳:“嗯,所谓‘将在为军令有所不受’,本将之决断,与朝廷无关之处自会过后言禀。今日帐内,什么都没发生。诸将可有异议?”
    帐内将领闻言,皆是一脸忍俊不禁,纷纷忍笑抱拳道:“谨遵将军之令。”

  ☆、第184章 清君侧行2

还未把突厥降军归编好,大军刚过了大通河,便又传来消息。西魏的荣城将军拓跋盛开城投降,愿将统帅的三万人马尽归大齐。
    郭临随着徐庶一道率大军进了荣城,此地和琼关间还隔了一个西宁城。如今荣城归降,徐庶便趁着全军士气昂扬,一鼓作气从荣城攻向西宁。费时近半月,终于在大年三十之日成功攻下了西宁。西魏新帝既政,本是顺从先帝临终的意思,打算打完此仗。但见如今连失两城,不由起了怯心。
    正月十五,上元节。陈聿修令使者带着一红笼送往西魏皇宫,递给新帝。十日后传来消息,西魏愿降,就此退军,不日便派降使来朝。
    郭临把那封据说是西魏年幼的皇帝亲笔写的降辞,翻来覆去看了好几遍,巴巴地望向陈聿修:“你究竟……是怎么做到的?”
    陈聿修正抬手将蒸开的热水倒进茶器中,闻言笑而不语,一心一意地沏茶。郭临嘟着嘴,放下卷轴窝到他背后挠痒。他无奈地叹口气,答道:“我送了他一物。”
    “这个我知道啊,灯笼嘛,不是上元节的东西么……这有什么奇特的?”
    “灯笼自然不奇特,奇特的是,我放在灯笼里面的……”他一把捞过她圈在怀里,手上泡茶的动作丝毫不停,只嘴角渐渐噙了更满的笑意,“一株麦穗。”
    “麦穗……这大冬天的,哪又来的麦穗?”郭临仰头瞪他一眼,满脸不信,抬手去掐他腰背。
    他捉住她的手,低头直直的凝视她。直到看得她面色通红,别扭地撇开眼。他才轻笑一声,道:“那是一株从战场上拾来,被战马、兵靴碾踏过的……早已干枯的麦穗。”
    郭临眨了眨眼,好一会儿才恍然大悟。后几日,西魏的信使在酒桌上不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