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兄长在上-第5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太后随即使人唤了韩嘉宜进宫,转达了刘皇后的意思:“你怎么想?”不等韩嘉宜回答,她就开始帮忙分析:“这事对你来说,也好也不好。皇帝妃嫔不多,你有哀家护着,他日若生个一男半女,前途不可限量。可是,你年纪小,大概不知道皇宫这地方,看着光鲜,要想如鱼得水,也不容易……当然,哀家也只是这么一说。愿不愿意都随你。”
  她是真心喜欢这个小姑娘,不希望一朵娇艳的花在宫中逐渐枯萎。但如果对方愿意,她也不会阻了人家的富贵路。
  韩嘉宜刚听到问她愿不愿进宫就吓了一跳,脸色苍白,她几乎是毫不犹豫地摇头:“太后,我不愿意,我不愿意……”
  她从没想过会有这样的事情,急得眼眶都有些红了。她定了定神,跪在地上,努力让自己平静下来,一字一字道:“太后,我不进宫。”
  静下心来,她对太后特意征询她意见这件事充满了感激和庆幸。
  太后问:“为什么不愿?是因为哀家的话?”
  缓缓摇了摇头,韩嘉宜道:“不是,是因为我心里已经有了一个人。我要嫁给他,不能嫁给别人。”
  “啊?”太后有些意外,不想竟是这么个缘故。见少女声音虽低,却一字一字甚是坚定,太后沉默了一瞬:“是谁家儿郎?”
  韩嘉宜咬了咬牙,这个时候也就没有特意隐瞒的必要了,必须得说清楚明白。她轻声道:“太后也认识的,是大哥。”
  她留心着太后的神色,心下惴惴不安。
  “什么?”太后讶然,不自觉提高了声音,“你说晋儿?你们不是兄妹么?怎么能……”她深吸了一口气,缓缓说道:“嘉宜,这是你一个人的想法,还是你们……你们已经私定了终身?”
  韩嘉宜眼眸半垂:“回太后,出京前,他说他回来以后,我们,我们就成亲。”她小心解释:“我们也不算兄妹。我是睢阳韩家的女儿,他是……”
  她也不好说大哥究竟是厉王之子还是长宁侯的儿子,干脆略过了这句话。
  觑着太后的神色,韩嘉宜继续道:“太后,前些日子,我的户籍入册时,我娘做主,让我落在了他处。我虽住在长宁侯府,但从律法上来说,也不算是候府的人……”
  太后心中一动,猛然想起陆晋当日提出请她收了韩嘉宜做孙女的事情。莫非晋儿当时存的便是那样的心思么?她心念急转,又想到晋儿曾告诉她,身份未定,还不能请她赐婚……
  原来不是他看上了有夫之妇,而是他名义上的继妹么?
  太后怔怔的,按本朝律法来说,同一户籍簿上,由同一对父母养育的继兄妹不能成亲,且名声也不好听。但是嘉宜户籍不在陆家,又是新到京城的,严格来说不在此列。更重要的是,她很清楚,晋儿不是长宁侯的儿子,他的生父是厉王。如此一来,他和嘉宜其实一点关系也没有。
  这两人年貌相当,如果也情投意合的话,自然是天造地设的一对。
  这么一想,太后刚生出的那些微妙心思也就淡了。她扶起韩嘉宜:“如果真是这样,那你确实不宜进宫。”
  简简单单的一句话让韩嘉宜眼眶一热,眼泪掉了下来。她想她何其幸运,能有太后护着。
  太后轻叹一声:“皇帝这次后宫要添好几个嫔妃,少一个也不算什么。晋儿长到二十岁,才有这么一个可心的人。放心,有哀家呢。”
  韩嘉宜越发感激,声音都有些发颤了:“太后……”
  “不过——”太后故意板了脸,“这件事你们居然瞒着哀家?是想瞒哀家多久?哀家还真以为是他孝顺,想给哀家添个孙女呢。”
  韩嘉宜也有些赧然,小声道:“这是我们的不是,不知道该怎么禀明太后。”
  他们身份未明,的确难以启齿。
  太后也明白这一点,并未往心里去。她双目微阖:“哀家想想,该怎么回了皇后。”
  韩嘉宜的心似乎被揪了一下,不免紧张:“太后,是不是很难拒绝?”
  “也没有。”太后摆了摆手,“又没正经下旨叫你进宫,不过是他们的提议。怕什么?你在外人眼里是哀家的人,要安排你的事情,也得哀家应允。”
  韩嘉宜稍微放心了一些,依然有点不安。
  “你不用担心,这不是什么难事。”太后安抚她。
  待韩嘉宜出宫回府后,太后就让人找皇后过来回话了。她直接告诉皇后,此事不可行。
  “为什么?”刘皇后下意识问道,想起韩氏刚从太后的福寿宫离开,就问,“是不是韩姑娘不愿意?”
  太后抬眸瞧了刘皇后一眼:“这跟她愿不愿意又有什么相干?是哀家不愿意啊。哀家拿她当孙女疼,她要真进了宫,又生下皇子,你说哀家会不会护着她?”
  “这……”刘皇后脸上笑意微敛,心里生出了阵阵寒意。听太后言下之意,如果韩氏进宫,太后一定会尽力回护?甚至如若韩氏有皇子,她的皇宫里之位都有可能不稳?
  她先时想着韩氏得皇帝和太后喜欢,只要她好生拉拢,也能为她所用。可若是这喜欢超过了一定界限,那对宫中其他妃嫔就很不利了。即使抢不走后位,对旁人也是威胁。
  “哀家想着现下这样就挺好。”太后神色淡淡,“她闲了进宫陪哀家说说话解解闷。真成了后宫妃嫔,反倒有诸多不便。”
  刘皇后“嗯”了一声,也不再多话。略待一会儿,告辞离去。她面带歉然之色,将此事回禀了皇帝。
  “太后没同意?”皇帝有点意外,“有说为什么吗?”
  刘皇后也不好复述太后的原话,只简单说唯恐不便之类的,还提起太后把韩嘉宜当孙女一事。
  皇帝轻笑:“这算什么孙女?朕又没同意把她记在宣王名下。”
  但如果太后不愿意的话,确实是个麻烦。对他而言,这是小事。他不想因为小事惹得太后不开心。不过到底是觉得有点遗憾。
  见刘皇后面带惶恐之色,皇帝摆了摆手:“算了,朕并不是那等好美色的人,广纳妃嫔也是为了子嗣。既然太后不愿意,那朕也不强求。少一个妃嫔而已,就当是朕的一片孝心。”
  刘皇后点头,悄悄松了一口气。
  对皇帝而言,这些妃嫔都不甚要紧,并不是他真正想要的。连让他有些好感的韩嘉宜也不是。
  他如果真想要,别说太后反对,就是有祖宗压着、伦理管着,他也要得手。明着不行,暗着就是了。
  这件事皇帝并没有太放在心上,他更在意的是陆晋押解瑞王回京一事。
  陆晋甫一进京就进宫复命。他简单讲了在晋城的经历以及瑞王的罪行,沉声道:“臣,幸不辱命。”
  晋城一行颇为凶险,个中细节皇帝已隐约知道一些。陆晋所讲,倒也与其相吻合。
  皇帝神色温和:“这一路你辛苦了,朕一定要重重赏你。”
  “分内之事,谈不上辛苦,也不敢领赏。”陆晋抬眸,“臣还有一事要禀明皇上。”
  “讲。”
  陆晋一字一字道:“瑞王在京城安排的有线人,而且就在皇上身边。”
  皇帝皱眉,不等陆晋详细诉说,他就猜到了对方指的人是谁。他沉声道:“朕已让人彻查。”
  皇帝神色略微缓和了一些:“这段日子太后一直念着你,你去给她老人家报个平安吧。”
  陆晋微微一怔,应了下来。
  ——之前他在锦衣卫,几乎每次出任务回来,皇帝总要对他说这番话。
  辞别皇帝,陆晋直接去了福寿宫。
  看见他,太后心情激动:“瘦了,也黑了,不过,平安回来就好。”
  “是晋儿不孝,让太后担心了。”陆晋笑了笑,“太后这段时间身体还好吧?每天可都还开心?”
  “唔。”太后眸光轻闪,“好,身体好,心情也好。嘉宜常常进宫陪着哀家说话……”
  她说这话时,还观察着陆晋的神情,果真见他在听到嘉宜的名字时,眼神微微一变。
  太后笑了笑,故意说道:“哀家就又跟皇上提了一次,说要收她做孙女……”
  陆晋闻言,神情微变:“太……”
  他是厉王之子,嘉宜如果成了太后的孙女,他们岂不成了堂兄妹?不是皇帝没同意吗?怎么又提一次?
  太后暗暗好笑,慢悠悠道:“可惜皇上没同意……”
  陆晋提着的心猛然坠落,他轻舒一口气,干脆要向太后坦诚:“太后……”
  太后没有理会他,继续说道:“你以为皇上为什么不同意?因为皇后看中嘉宜,想让她进宫做妃子……”
  陆晋额头青筋直跳,脱口而出:“不行!”
  他才离开京城不满三个月,都发生了些什么事?他留在京中的人,竟没有一个通知他么?
  太后轻笑一声,慢悠悠道:“不过,哀家没答应……”
  陆晋神情微僵,缓缓吐了一口浊气。
  短短数息间,他心情几次大起大落,后背也已渗出冷汗。
  离京突然,很多事情都没能好好安排。他不想再有任何变故。
  太后对他的反应很满意,她面露惊奇之色:“进宫是好事,你做兄长的,方才为什么说不行?”
  陆晋稳了稳心神,也不隐瞒:“因为我想娶她做妻子。”
  作者有话要说:  么么哒么么哒么么哒
  
第89章 求娶
  “啊……”太后佯作惊讶,“什么?你要娶她做妻子?”
  陆晋也不清楚太后心中所想,他诚恳回答:“是。晋儿想娶的,除了她,再无旁人。”
  “可是,她不是你妹妹么?”太后继续道,“你怎么能娶她?”
  陆晋有些无奈:“她算我哪门子的妹妹?既无血缘,又非同宗,两情相悦,为什么不可以成亲?律法禁止,又不是不能回避。我不会一直做长宁侯世子,这次回京,本来就是要将户籍迁出去的……”
  “哦……”太后笑了,恍然大悟的模样,“原来是两情相悦啊。那哀家也不好棒打鸳鸯是不是?可怜哀家还想着你年纪不小了,在京城帮你挑个名门淑女,没想到你自己竟生了这样的心思。你让哀家说什么好?”
  她故意叹了一口气,垂眸不语。
  陆晋定一定神,眸中漾起笑意:“这是晋儿的不是了,原想让太后帮忙赐婚的,只是身份问题没有解决,也不好说出来,教太后为难。”
  “难道现下便解决了么?”太后直接问道。
  陆晋摇了摇头:“虽没解决,但也不远了。离京之前,我就答应了她,这次回来就说成亲的事情。这次回京,肯定要兑现承诺的。”
  总要娶进门才能真正放心。
  见他神色认真,太后心知他主意已定,也就不再逗他。她沉吟一二:“原本哀家赐婚也没什么,一句话的事情而已。只是哀家前几日刚说了不同意嘉宜进宫,转头就给你们赐婚,未免有些不好看……”
  陆晋笑笑:“晋儿明白的,晋儿也不想太后为难。”
  “那你有什么打算码?”太后轻声道,“你现在还是长宁侯长子,身份确实有些尴尬。不管你们谁的户籍迁到外面,在外人眼里都是继兄妹,真成了亲,说出去总归不大好听,容易招人闲话。”
  陆晋勾唇,轻轻一笑:“那就让身份不尴尬啊。”
  这一点,他在晋城就想好了。
  太后怔了一瞬:“已经有主意了吗?那就好。”轻叹一声,她又道:“哀家这把年纪,也没什么旁的想法了,只希望天下太平,百姓过的好。你们几个也都能开开心心的……”
  她这话声音很轻,陆晋却听得心尖微颤,低声道:“太后……”
  不用太后细说,他也知道太后口中的“你们几个”指的是谁。
  太后续道:“有时候哀家做梦,还是以前的光景呢。宝儿好好的在宫里,你和你舅舅也好好的。”
  见太后眼中明显流露出怀念之色,听她分明还把自己当外孙,陆晋心绪复杂,一时不知该如何接话。
  “对了,你是一回来就进宫了吗?”太后转了话题,“见过嘉宜不曾?”
  “一回来就向皇上复命,还没回侯府。”陆晋答道。
  太后笑了:“那你赶紧回去吧,看看她有没有什么变化。”
  陆晋自然想早些见到嘉宜,但还是摇了摇头:“不急在这一会儿,晋儿陪太后说会儿话。”
  “你想陪哀家说话,可哀家乏了呢。”太后眸中光芒闪过,“就算不想见她,你一路回京风尘仆仆,也该早点回家歇着。”
  陆晋下意识道:“没有不想见她。”
  回京途中,他想的最多的就是她了。又怎会不想见她?
  太后笑得有几分得意:“既然想见,那还不快回去?”
  陆晋有点想笑,依言告辞离去。
  长宁侯府诸人已提前得知陆晋归来的事情。见他回来,均十分欢喜。长宁侯难得慈爱地问起他这一路是否顺利,可曾受伤等等。
  陆晋心情颇佳,一一答了:“还好,挺顺利,没受伤。”
  至于中间的种种艰难,也就不必告诉家人了。
  然而他环顾四周,却不见嘉宜的身影,他微觉讶然,佯做无意问道:“怎么不见二弟和嘉宜?”
  “你二弟还在书院。”长宁侯不疑有他,直接回答,“嘉宜吗?那会儿还看见她呢。”
  沈氏道:“兴许是歇下了。”
  午时刚过没多久,正是歇晌的时候,这么说倒也在理。
  但是,他仍免不了心中遗憾。
  陪长宁侯夫妇说了会儿话,陆晋沐浴更衣,估摸着她快要醒了,拐进了她的院子。
  韩嘉宜早知道他回来了,甚是欢喜,真想立刻看见他问一问他这一路行来怎么样。但是转念想到他留在书房的那封信,她又心中有气,干脆躲进了房间。
  她倒要看一下,他能给个什么说法。然而等了好一会儿,也没等到他。果真她不见他,他连面都不露么?
  “姑娘,世子回来了。”雪竹笑着报讯,“朝咱们这边过来了。”
  韩嘉宜随手搁下早就看不进去的书,没好气道:“回来就回来吧,大惊小怪什么?”
  雪竹怔了一瞬,继而笑道:“姑娘这是怎么了?瞧着火气挺大。”
  韩嘉宜闻言赧然:“天热,是有些火气。雪竹,你去小厨房看看,有没有能解暑的。”
  “好嘞。”雪竹含笑应了,悄悄退下。
  而韩嘉宜则再度举起了书。不消片刻,她就听到了大哥那熟悉的声音:“嘉宜?”
  陆晋已从雪竹那里得知她并未歇息。本以为立刻就能看见她,然而等了一会儿,才听到房间传来的她的声音:“嗯。”
  韩嘉宜想了想,叹一口气,放下书,起身走了出去:“大哥,你回来了……”
  她已经打定了主意要质问他,但是看见他的面容后,她第一反应是:他这一次任务肯定很辛苦。她能看出他细微的变化:比起离京时,他似乎黑了一些,也瘦了一些。
  她不自觉生出几分心疼来。
  一看见她,陆晋的眼睛就亮了:“是回来了,希望还不算太迟,能和你一起过个中秋。”他低头,自袖中取出一物,递给她:“我从晋城带回来的,你拿去,看看是不是喜欢。”
  韩嘉宜下意识接过那个黑色的绸袋,手捏了捏,知道是手镯。她抬头看他,神情有些复杂,也没打开绸袋,就那么定定地看着他。
  “怎么了?”陆晋敏感意识到不对,他心里一咯噔,“不喜欢?”
  韩嘉宜回想起那次雪竹说的“手镯代表手足情深。”
  大哥从晋城回来,巴巴地送她一对手镯,不会是来表达兄妹情意的吧?
  再想到他之前留在书房的那封信,她的心不由地提了起来:“也没有不喜欢。是手镯么?”
  陆晋看她神情有点不对,心里一沉,忙问:“是手镯,怎么了?”他心念急转,出声为自己解释:“真不喜欢吗?这只是拿来给你平时用的小玩意儿,不喜欢就扔了,也不是聘礼……”
  他不说这话还罢,一说这话,韩嘉宜竟忍不住眼眶发热:“什么聘礼?”
  “我这次回来要娶你,自然要准备好聘礼啊。”陆晋笑了笑,“本来打算一见了你,直接就跟他们提的。可惜我进门后没看见你,这才耽搁了一会儿。你如果点头,我现在就去跟父亲提。”
  韩嘉宜有些发懵,变化略快,不过还好并不是她担心的那样。她怔怔的:“那你提吧。”
  想起之前太后问她的话,她不自觉感到后怕:“你不知道,你不在京城,皇上……”
  “我知道。”陆晋笑意微敛,“所以更加拖不得。”他伸手摸了摸她的发顶:“身份的事情不用太担心,我自有解决的法子。”
  韩嘉宜“嗯”了一声,甚是信赖。
  “那你在这儿等着,我去找父母。”陆晋伸手摸了摸她的发顶,“你乖乖的,等着做新娘。”
  韩嘉宜看着他的眼睛,重重点了点头。
  待他走远之后,她才“啊呀”一声,懊恼极了。
  不是打定了主意向他讨要说法的么?怎么一跟他说上话,就把这事儿给忘了?
  下一次,下一次一定要跟他好好算账。
  得知陆晋有事相求,长宁侯夫妇均觉得意外。晋儿能有什么求到他们身上?
  陆晋神情郑重:“我想向沈夫人讨一件珍宝。”
  长宁侯失笑:“什么珍宝?”
  而沈氏心里却隐隐猜到了一点什么,不过仍不敢相信,也跟着问:“你想要什么?”
  “我想娶嘉宜为妻。”陆晋施了一礼,一字一字道。
  “什么?”长宁侯夫妇齐问。
  沈氏先回过神来,当即摇头:“这怎么使得?你们,你们是兄妹啊……”
  陆晋并不意外他们的反应。事实上,他很清楚,旁人得知他要娶嘉宜之后,都会这么想。他笑了笑:“可是咱们都知道,我和嘉宜连继兄妹都不是。我和她,严格来说,一点关系都没有。”
  长宁侯神色微微一变。这一点,他反驳不得。他只问道:“这也要看嘉宜是否同意。”
  他记得嘉宜的户籍已经迁出去了。
  陆晋笑笑,眸中漾起一抹温柔,他把玩着手里的香囊:“她自然是同意的。”
  沈氏眼角的余光瞥见香囊的一角,瞬间了然。她摇头道:“咱们知道你二人毫无关系,可别人呢?别人难道也知道?”她摇了摇头:“世子,我不清楚你怎么想,可作为一个母亲,我不想嘉宜终身被流言所累。”
  陆晋又道:“这次我去晋城查瑞王,得知瑞王不但谋逆,还与当年的厉王之死逃不了干系。现在已有证据证明,厉王一案另有隐情。”他停顿了一下:“这次清算瑞王,少不得要重提旧案。”
  长宁侯惊道:“皇上会给厉王平反?你,你能认祖归宗?”
  陆晋轻笑着摇了摇头:“认祖归宗?那要看皇上的意思。不过,我总不能一直占着长宁侯府世子的名头。占了二十年,早该还给二弟了。”
  长宁侯动了动唇,心说侯府世子也不算什么。但转念一想,这样对显儿不公,也就没有开口。
  沈氏双眉紧皱:“那你和嘉宜……”
  陆晋收敛笑意,正色道:“我想娶她,还请夫人成全。”他略一思忖,续道:“如果能娶嘉宜为妻,我定然拼尽全能照顾她,呵护她,不让她受半点委屈。”
  沈氏不说话,她心里很乱。
  平心而论,如果没有这乱七八糟的关系,嘉宜与陆晋倒也相配。若真结亲,她不用担心嘉宜受委屈。可是,陆晋的身份、两人的关系……她怎么也没法点头应下。
  沈氏轻声道:“你和嘉宜都是好孩子。只是眼下,你还是侯爷的儿子……”她咬了咬牙:“等身份安排好了再说吧。”
  陆晋双目蹭的一亮:“夫人的意思是,只要解决了身份问题,就同意这桩亲事?”
  “啊?”沈氏愣了愣,“是。”
  嘉宜愿意,又没身份拖累的话,她确实想不到反对的理由。
  陆晋大喜,再次施礼:“多谢夫人成全。”
  见他这般欢喜,沈氏心里倒有些不自在了。她还没细问呢,他和嘉宜是什么时候互许终身的?怎么就一直瞒着他们?
  轻咳一声,沈氏道:“这还没答应呢。”
  陆晋笑意不减,心想,他们既已点头,剩下的一切都好说。
  沈氏丢下一句“我去看看嘉宜”,匆匆离去。
  而陆晋知道这会儿不好去找嘉宜,他干脆离开侯府去了诏狱。
  瑞王如今就关在诏狱里,证据确凿,有些旧事也该慢慢算一算了。
  刚到诏狱,他就看见了罗北。
  罗北一脸神秘:“老大,给你看个东西。”说话间,他取出一份保存完好的信件。
  作者有话要说:  么么哒么么哒么么哒
  可以结婚倒计时了。
  

第90章 死了
  “什么?”陆晋接过来,匆匆浏览,神情不知不觉凝重起来,“小北,这是你从哪里得到的?”
  罗北叹一口气:“此事说来话长,还得从表小姐说起。”
  陆晋皱眉。表小姐?静云?这和她有什么关系?他目光微凝:“说。”
  他正想问问罗北,静云找到了没有。
  罗北理了理思绪,将他如何发现陈静云,如何假扮季安带陈静云出来,如何阴差阳错得了这信一点一点告诉老大,毫无隐瞒。末了又道:“这些天我原本想再打探一些的,不过他们提高了警惕,而且一直找人,我没打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