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盛世帝王妃-第23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听到这话,梁氏面色大变,予瑾……她竟把予瑾带来了?

    接下来的事情,令梁氏的担心成真,阿兰将睡眼惺忪的予瑾抱下马车,后者揉着眼睛道:“我们到了吗?”

    沈惜君拉过他的手,柔声道:“到了呢。”

    予瑾睁着困倦的双眼,“母后,我们这是在哪里?”

    “在畅春园呢,你瞧瞧那是谁?”顺着沈惜君手指的方向,予瑾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小小的身子一震,用力揉了揉眼睛,那个身影还在,不是幻觉。

    “母妃!”予瑾欢呼一声,当即就要往梁氏的方向跑去,后者也是激动的不行,嘴里喃喃念着予瑾的名字。

    沈惜君手中一用力,拉住予瑾往前奔的脚步,“不能过去。”

    予瑾不解地道:“为什么?”

    沈惜君蹲下身,替他理一理衣棠,轻声道:“母后私自带你来见梁昭仪已是犯了规矩,要是你再过去,那母后的罪过可就更大了。母后心疼你,你也该为母后想想,对不对?”

    予瑾虽然有些难过,但还是点了点头,泫然欲泣地道:“是,儿臣知道了。”

    “真乖。”沈惜君拍一拍他小小的脸庞,笑道:“瞧瞧你这样子,不知道的还以为母后欺负你呢。好了,有什么话就和你母妃说吧,等下次有机会,母后再帮你向你父皇说说,这样你就能够光明正大的来畅春园了。”

第一卷 第七百九十三章 不敢轻举妄动

    这句话顿时令予瑾破涕为笑,“多谢母后。”

    沈惜君笑一笑,起身望向面色煞白的梁氏,曼然道:“本宫知道梁昭仪思子心思,感同身受,故特意带予瑾来与你一见。”

    冷汗自梁氏额头不住滴落,心里没有丝毫相见的欢喜,反而弥漫着巨大的恐惧,因为她看到一道几乎与夜色融为一体的人影站在予瑾身后,她不知道那是不是神机营的人,但她知道,只要自己稍有异动,这个人就会杀了予瑾,杀了自己唯一的儿子。

    予瑾并不知道自己身后的危险,满心欢喜地道:“母妃,您好不好,儿臣好想您。”

    梁氏回过神来,勉强笑道:“母妃也很想你,你好不好?”

    “好啊,父皇带儿臣去了陵阳还有扬州,让儿臣长了好多见识,父皇还说,以后有机会再带儿臣去。”说着,他又懂事地道:“母妃您别担心儿臣,儿臣一切都好,母后还有贵妃娘娘都待我很好。”

    梁氏有苦说不出,只能言不由衷地道:“那就好。”

    予瑾看到她的勉强,疑惑地道:“母妃,您不想见到儿臣吗?”

    “怎么会,母妃是意外,没想到皇后娘娘会带你过来。”说着,她仔细打量予瑾,“比母妃离开时高了一些,也更壮了。”

    予瑾到底还小,很容易便被瞒了过去,笑道:“儿臣每天都有练骑射,等以后长大了,要跟大哥二哥一样,助父皇一统中原。”

    “好!”梁氏心不在焉地应着,脚步悄悄往前挪动,沈惜君看在眼里,冷声道:“昭仪还是留在原地的好,否则不知道会发生什么事?”

    仿佛是为了配合沈惜君的话,后面那个黑影扬起手,而手掌所对的地方,正是予瑾的头颅,看到这一幕,梁氏急急停下脚步,不敢再往前,而沈惜君接下来的话,也打消了她其它念头,“三殿下安好与否,其实一直在于昭仪的选择,所以昭仪一定要三思而后行。”

    梁氏闭目,双手在袖中捏得咯咯作响,她千算万算,唯独算漏了予瑾,令沈惜君有机会拿他来威胁自己。

    许久,她缓缓睁开双眼,目光掠过一脸茫然的予瑾,最终落在沈惜君身上,缓缓欠下身去,“臣妾恭送皇后娘娘,恭送贵妃娘娘!”

    她终是不敢拿自己儿子的性命来冒险,选择了妥协。

    沈惜君冷声道:“昭仪似乎还少说了一个人。”

    梁氏知道她的是东方溯,眸中寒光一轮,露出几分阴狠厉色,“得寸进尺,可不是什么好事。”

    要是把东方溯交出来,她就彻底完了,而予瑾……相信也不会有什么好日子过。

    “本宫这么做都是为你好,希望你及早回头。”

    予瑾听的一头雾水,扯着沈惜君的袖子道:“母后,你们在说什么?”

    “没什么,母后与你母妃许久未见,所以多说了几句。”望着那张似懂非懂的脸庞,沈惜君暗自叹了口气,梁氏犯错,最直接的受害者就是予瑾。

    在他们说话的时候,小元子走到慕千雪耳边轻声说了几句。

    那厢,梁氏眯一眸长眸,冷声道:“这已经是臣妾最大的让步,如果娘娘不愿意,那臣妾也没法子。”

    沈惜君还待再说,慕千雪按住她,轻声道:“小心狗急跳墙,有什么事情咱们回去再说。”

    虽然沈惜君并不情愿,却也知道慕千雪说得在理,无奈地点头答应,“既是这样,就让夏月和阿兰把东西送进去,然后我们就走。”说罢,她目光一转,落在梁氏身上,“这点小事,梁昭仪总不会拒绝吧。”

    梁氏忍着胸口的怒火,声音清冷如罡风,“当然。”

    在夏月二人出来后,沈惜君俯身对予瑾道:“我们该走了。”

    予瑾哀求道:“能不能再多留一会儿,儿臣还有许多话没和母妃说。”

    “下回吧,有机会的。”见沈惜君态度坚决,予瑾只得依依不舍地离去,在他们走得不见踪影后,绣春凝声道:“主子,现在怎么办,三殿下会不会有危险?”

    陛下还在本宫手里,她们不敢乱来,只要写下诏书,任他们如何奸诈狡猾,都没用了。至于予瑾……”梁氏银牙紧咬,寒声道:“他们敢伤予瑾一根,我就十倍百倍还在他们子嗣身上!”迟疑片刻,她又道:“上次让你找的那个人呢?”

    绣春眼皮一跳,轻声道:“一直在园子呢,主子您想……”

    “现在药已经没了,万一实在不行,就只能走那一步了。”说着,梁氏道:“你再去听音阁看看,本宫去安排一下人手,明日……”她看着漆黑的夜空,幽幽道:“注定不会太平。”

    再说沈惜君那边,在哄予瑾睡着后,她看向同坐一辆马车的慕千雪,“刚才小元子和你说了什么?”

    “什么都逃不过娘娘的眼睛。”慕千雪淡然一笑,“是林默,他派人来报信,医十回来了。”

    “医十?”沈惜君试探道:“神机营的人?”

    她虽贵为皇后,但对神机营的事情所知并不多,只知神机营的人都以数字排序,以前的辛月就是如此。

    “嗯,陛下来畅春园的时候,把医十也给带来了,据林统领传来的消息,陛下的情况……并不好。”

    沈惜君对此早有预料,所以并不意思,抚着予瑾熟睡的脸庞,沉声道:“梁氏先是囚禁陛下,随后又想囚禁你我,她这是想逼宫吗?”

    “就算不中,亦不远矣。”慕千雪漠然道:“咱们都小觑了她。”说着,她感激地道:“幸好娘娘及时赶到,否则真不知怎么脱身。”

    沈惜君笑道:“你在本宫面前就不要谦虚了,本宫可不相信你明知有问题,还单身匹马来见梁氏。”她目光一转,打趣道:“让本宫猜猜,这马车四周是不是跟满了神机营的人,一百?两百?”

    慕千雪被她说得好笑,“哪有这么多,不过十几人罢了,脱身不难,但要救陛下就有些麻烦了。”

    “虽然知道你不会鲁莽,但本宫还是放心不下,本宫虽然没有神机营可以调动,却也有让梁氏不敢轻举妄动的法宝。”沈惜君目光落在熟睡的予瑾身上,显然他就是那个法宝。

第一卷 第七百九十六章 两手准备

    听到这话,予瑾忍不住心中的悲痛,嚎啕大哭,予恒不知什么时候站在殿外,这会儿看予瑾哭得伤心,走进来揽住他道:“不难过,就算梁昭仪不在了,你也还有父皇母后,还有我和太子,并不是孤单一人。”

    予瑾抬起满是泪痕的脸庞,泣不成声地道:“可是我不想母妃死,大哥,我不想母妃死啊!”

    予恒鼻子一酸,伸手抹去他脸上的泪,“大哥知道,但每一个人都要为她自己做过的事情负责,梁承栋是这样,扬州那些官员也是这样。你要记住,我们是皇家人,一举一动皆受世人瞩目,所以我们要比普通百姓更要遵纪守法,更对错分明。你若是再听不进理,就是在丢皇家的脸,也枉费父皇带你去江南的那番游历。”

    “可我……呜,心里真的很难受,大哥……呜……”予瑾一边哭一边说着,予恒说的道理他都懂,可懂和做是两回事;大人尚且不能做到,何况是小孩子。

    “大哥明白,哭吧,尽情的哭,哭过就好了。”拍着予瑾的背脊,予恒思绪飘到了远方。

    他也是一个没有生母的孩子,只是和予瑾不同,他生母早早就没了,且还没懂事的时候,就一直养在长信宫,所以和赵平清感情不深,事后知道赵平清死了,也仅仅只是这样,并没有太多伤心。

    如果……赵平清现在还活着,她犯错的时候,自己会不会和予瑾一样,拼命为她求情呢?

    他不知道,也不想知道,因为这一切不会发生。

    予瑾哭了一阵后,渐渐止住,依在予恒怀里低低抽泣,后者道:“母后,儿臣带予瑾回去,您和姨娘别担心。”

    予恒的懂事,令沈惜君甚是安慰,颔首道:“好,去吧。”

    在走到门口的时候,予恒突然停下脚步,回头道:“母后,您和姨娘一定要救出父皇。”

    沈惜君沉眸道:“母后知道,有母后和你姨娘在,谁也颠覆不了你父皇的天下!”

    再说容氏那边,派了绣春去听音阁,那边还是老样子,东方溯始终不肯签诏书,不签诏书,就无法改立太子。

    得了绣春的回话,梁氏又恨又恼,眼见着天就要亮着,这样下去,非得坏了大计不可。

    她狠狠一咬银牙,冷声道:“把那个人带来。”

    绣春眼皮微微一跳,她知道梁氏说的那个人是谁,点头离去,不多时,带了一个细眉长眼的干瘦老者进来,后者拱一拱手,小心翼翼地道:“贵人找小人来,不知有什么吩咐?”

    他本是金陵城中一个替人代写书信,临摹古人字画卖钱的先生。半个月前,突然有人找到自己,然后就被“请”到了这里,除了刚来那个时候,见过梁氏一面之外,就再没有见过,一直住在拨给他的客房里,一应吃穿用度都会有人送到房中,但不许他外出。

    梁氏面色阴睛不定地盯着他,令后者一阵忐忑,在算盘是不是要再问一遍的时候,梁氏终于有了动静,她从床头暗匣之中,取出一份卷轴掷在老者身前,漠然道:“打开看看。”

    看到被掷在脚前的卷轴,老者心里“咯噔”一下,如果他没有猜错,这份应该是圣旨,因为只有圣旨才会同时拥有明黄、祥云、玉轴这几样东西。

    他小心翼翼地捡起展开,果然是一份追封旨意,但不是皇帝亲自执笔,而是由大臣代写,皇帝只在后面加了几个字——此诏为朕之意。

    老者瞅着梁氏,小心翼翼地道:“贵人要小人做什么?”

    “本宫要你临摹最底下的那六个字。”此言一出,老者豁然色变,连连摇头,“小人身份卑微,万万不敢临摹圣上之字。”

    梁氏冰冷刺人的目光自他脸上刮过,后者瞬间起了一身鸡皮疙瘩,“什么时候轮到你来做主了?”

    “小人不敢,只是……”老者硬着头皮道:“这件事,贵人还是另请高明吧。”

    梁氏唇角微勾,淡淡道:“本宫给你两个选择,要不临摹,要不拖去喂野狗,你自己看着办。”说着,她将一包拳头大的锦袋扔到老者手中,“只要你临摹的好,里面的东西就是你的了。”

    她一早就做好了两手准备,东方溯肯写诏书自是再好不过,万一不肯写,那就临摹假冒,一个连古人字画都能临摹的以假乱真的,临摹几个字又算得了什么。

    很多时候,不是临摹不了,而是不敢!

    至于那份诏书,是当年东方溯追封梁忠为忠勇候的诏书,她特意让绣春去梁家取来。

    如果梁忠地下有知,不知会是什么心情。

    老者疑惑地打开手里轻飘飘的锦袋,当他看清里面的东西时,眼睛都直了,银票!厚厚的银票!

    粗略看看,至少有十几张,每一张都是百两银以上的金额,也就是说,这么一个小锦袋里,装了上千两的银票。

    绣春在一旁道:“这么多银票,足够你一家人衣食无忧的过完下半辈子了,你也不用日日风吹日晒地在街上卖字写信了,多好。”顿一顿,她又道:“好好的银子不拿,反而去选一条死路,那未免也太蠢了,你说是不是?”

    在绣春的威逼利诱下,老者终于答应了,仔细揣摩着那六个字的横钩竖直,确定了解于胸后,方才在纸上落笔。

    一开始,他写得生疏僵硬,与东方溯笔迹有着很大的区别,在写了几遍后,就变得娴熟许多,笔迹也越来越像。

    在相似达到一定程度后,似乎到了一个瓶颈,任老者如何揣摩笔迹,始终无法做到一模一样,只有七八分相似。

    梁氏对这个结果并不满意,“本宫看过你临摹的字画,不说百分之一百,至少有八九分相似,怎么到本宫这里就成七八分了,你在戏弄本宫?”

    老者连连摇头,慌忙道:“小人就算有天大的胆子也不敢戏弄贵人,实在是尽力了。”见梁氏面色不善,他赶紧解释道:“那些字画,之所以可以临摹的以假乱真,是因为小人练习了很久,正常来说,一幅字要练上半个月,画就更久了,现在就这么点时间,能够模仿到这样,已经很好了。”

第一卷 第七百九十七章 得到诏书

    梁氏盯着那几个七八成相似的字拧眉不语,她本是不想老者过早知道这个秘密,现在看来,倒是她失算了,应该早一些让老者练习起来。

    可惜事已至此,再懊悔也没用了。

    许久,梁氏道:“绣春,你说瞒得过去吗?”

    事关重大,绣春也不敢冒然,仔细斟酌了言语,一个字一个字地道:“正如娘娘所说,这临摹有七八分相似,寻常人根本分辨不出来,唯一担心的,就是经常伴驾左右的那几个,譬如贵妃还有九王他们,但这些人本来就是敌人,敌对之人的话,本来就不可信,咱们大可反咬一口。”

    “很多时候,真假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谁势大,只要娘娘掌控住昭明宫,别说七八分相似,就算一分不像又如何,娘娘说它是真的,它就是真的,谁敢说半个不字。”

    梁氏的心随着绣春的话渐渐安定下来,是啊,只要自己一口咬死,那些不服自己的人就算质疑,她也大可以推说是这些人诬陷。

    成王败寇,从来如此!

    “笃笃笃”殿外传来叩门声,在这黎明时分听来,格外明显。

    绣春隔着门道:“什么事?”

    门外传来小太监尖细的声音,“回姑姑的话,是容贵人让小人过来的,说是有要事,请娘娘过去一趟。”

    绣春蹙一蹙眉,“她有说是什么要事吗?”

    “没说,是只让小的来传个话。”

    “知道了。”在打发他下去后,绣春回到梁氏身边,思忖道:“容贵人这个时候派人过来,难不成……诏书成了?”

    听到这话,梁氏精神顿时为之一振,“成不成,去看看就知道了。”

    绣春点点头,扶着梁氏往听音阁走去,其实她心里还有一个疑问,王五二人就在里面看着,为什么不是他们两个来传话?

    到听音阁的时候,天边刚刚洒落第一道署光,伴着晨风洒落在身上,不冷不热,甚是舒服。

    推门入内,容氏早已等在里面,看到梁氏进来,急忙迎上来行礼,“娘娘万福。”

    看她满面笑意,梁氏心中一跳,不动声色地道:“可是好消息?”

    “正是。”容氏笑道:“要是没好消息,臣妾怎么敢请娘娘过来。”

    绣春四下看了一眼,并不见王五二人,心里顿时咯噔一下,“王五和马六呢?”

    容氏摇头道:“我也不知道,刚才他们说有点事情出去一下,然后就一直没回来。”

    “不可能,没有主子的命令,他们绝不敢擅自离开。”在她说话的时候,绣春一直牢牢盯着,试图从那张脸中找出一些什么,可惜并没有。

    “我也觉得奇怪,可能是有什么突发的要紧事吧。”说着,容氏取过两道诏书,献宝一样的捧给梁氏,“娘娘请看!”

    此诏为朕之意!

    六个龙飞凤舞的字映入梁氏眼睑,令她瞬间激动了起来,只是一眼,她就确定,那是东方溯的笔迹,亲手所写,绝非他人临摹假冒。

    在抚过那六个字时,梁氏的手指都在颤抖,她等了一夜,几乎已经放弃了,万万没想到,竟然又盼到了。

    待心情平复了一些后,她道:“你怎么做到的?”

    容氏再次敛袖行礼,眉飞色舞地道:“全赖娘娘睿智,您给陛下服的药起效了,现在咱们说什么他就做什么,听话得紧。就算……”她诡异地笑道:“您要他自己打自己,也是一句话的事情。”

    梁氏意外地道:“果真?”

    容氏自信满满地道:“当然,娘娘不信可以试试。”

    梁氏来到一脸呆滞的东方溯身前,半信半疑地道:“掌嘴!”

    随着她的话,东方溯果然抬手掴在自己脸上,左右开弓,一下接着一下,每一下都用尽全力,丝毫没有留手,没几下脸上就出现了红色的指印。

    看到东方溯像个玩偶一样听话,梁氏又惊又喜,待回过神来后,急忙道:“停手。”

    “绣春,让人拿些冰来陛下敷一敷,这脸可不能肿起来,否则怎么上朝传位啊。”说到这里,梁氏忍不住笑了起来,心情是从未有过的欢愉。

    等了一会儿,始终不见绣春有所动作,梁氏疑惑地道:“怎么还不去拿?”

    绣春扫了容氏一眼,沉声道:“王五和马六最是听娘娘的话,可他们却擅离职守,而且一直未归。”

    被她这么一说,梁氏心中的欢喜渐渐冷了下来,是啊,这两个太监是自己的亲信,要说有急事离开一下,不是不可能,但一直没回来,就有古怪了。梁氏目光自缓缓掠过四周,最后停在一个半人高的柜子,如果说这屋子里能藏人的话,一定就是那里了。

    她朝绣春看了一眼,后者会意,快步走过去拉开柜子,里面空空如也,并没有见到她们所想的那两个人。

    容氏满面诧异地道:“姑姑该不会以为他们二人藏在这里吧。”

    绣春没有理会她,对梁氏道:“奴婢这就派人去找。”

    梁氏瞅着一眼窗外的天色,一时决定不下,就快到早朝的时候了,要是真的找不到王五他们二人,又或者找到两具尸体该怎么办,放弃计划吗?

    这个念头刚一出现,便被梁氏狠狠否定,机会就此一次,若她放弃,必然一败涂地。可要是找不到这两人,始终心里不安。

    正在梁氏犹豫不定的时候,两道人影慌慌张张地奔了进来,看到梁氏在,脸色皆为之一白,赶紧跪下行礼。

    这二人正是王五和马六,王五还好,马六就不行了,竟然只穿了中衣,而且前襟的带子还系错了,看起来极是别扭。

    梁氏不悦地道:“怎么一回事?”

    王五悄悄看了一眼容氏,低头道:“回主子的话,马六拉了一晚上的肚子,虚弱的连路都走不稳,刚才他又腹痛,奴才怕他出事,就陪着他一道过去了,并非有意疏忽看守,请主子恕罪。”

    马六急忙道:“都怪奴才不小心吃坏了肚子,才闹成这样子,求主子原谅!”

    梁氏冷声道:“你这衣裳又是怎么一回事?”

第一卷 第七百九十八章 狼狈为奸

    马六脸庞一红,嗫嗫道:“过去的路上,小的忍不住,拉……”见梁氏露出鄙夷之色,他赶紧把嘴边的话咽了回去,改而道:“不小心弄污了衣裳,本来是去换衣裳的,听说主子来了,匆忙之间,忘了穿外衣,主子恕罪。”

    梁氏冷哼道:“两个糊涂东西,还好没出事,否则砍了你们两个的脑袋也赔不起。”

    二人唯唯诺诺地应着,唯恐梁氏怪罪,所幸梁氏得了诏书,心情甚好,斥责几句就罢了。

    “主子,几位将军在园外等候。”小安子走进来,在梁氏耳边说着。

    “好。”命绣春收起诏书后,梁氏走到东方溯身边,微笑道:“陛下,天亮了,咱们回宫吧。”

    东方溯木然起身,像牵线木偶一样被她拉着走。

    眼见梁氏要离开,容氏急忙拦住她,“娘娘,您说过,只要臣妾能让陛下书写诏书,就原谅臣妾的,现在……”

    梁氏眼底掠过一丝厌恶,面上则是笑意浅浅,温和地道:“本宫记得,你好生在听音阁待着,予瑾继位之日,就是你加封贵太妃之时。”

    容氏欣喜万分,激动地道:“多谢娘娘,此恩此德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