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表妹怂且甜-第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徐静书通体遽寒,慌忙将双手藏在猫儿的茸茸毛里:“我爹说过,男、男女有别,不能、不能轻易给人摸小手的!”
  “你个还没萝卜丁大的小孩儿,跟谁男女有别?”赵澈好气又好笑地叹了一声,神情严肃起来,“你救过我的命,记得吗?不会害你的。”
  他突然提起“救命之恩”,徐静书倒心虚气弱了。
  她疑心过是不是自己的血有问题,才导致赵澈虽苏醒却不幸双目失明。可这事她又不敢对谁说,加之太医官们也说他的眼睛能治好,她便自欺欺人地将那隐秘愧疚藏在了心底。
  稍作斟酌后,徐静书蹭着步子慢慢走到他面前,小心翼翼伸出左手:“呐,给你手。”
  赵澈伸手探去,隔着宽大衣袖搭上她纤细的手腕,五指轻轻收拢,旋即放开:“右手。”
  徐静书不知他要做什么,心中慌得不行,嘴里还得硬撑着若无其事:“不是问、问功课吗?怎么还把起脉了?哈、哈、哈。”
  若非眼睛被蒙着,赵澈大约要送她对漂亮的白眼。“你个小孩儿,学人家打什么哈哈?该警惕的不警惕,不该警惕的瞎警惕。”
  徐静书心中更加七上八下,脑子懵得厉害,越急越想不出对策,只能顺着他的话傻愣愣又将右手递过去。
  修长五指搭上她右腕的瞬间,就听到她吃痛倒吸一口凉气的声音。
  “果然,”赵澈松开她,不知是生气还是心疼,“你放血救了那只猫。之前也是这么救的我?”得亏猫儿体量小,听她说话中气尚足,想来这回放的血不多。
  他这些日子闲在含光院养伤,旁的事做不了,便只能动动脑子。所有事都已翻来覆去捋了好多遍,只要中间节点一通,很多疑团也就跟着解开了。
  徐静书不用看镜子都知此刻自己的脸一定白得没了血色。倒不是多疼,纯是吓的。
  赵澈又道:“之前说被人拐子抓去,其实是大理寺为了保护你们,特意放出风声混淆视听,以免旁人发现你们是从甘陵郡王府解救出来的药童。我猜得可对?”
  大理寺少卿秦惊蛰与赵澈的母亲是年少同窗,所以赵澈对秦惊蛰的为人多少有点了解。她救人向来是救到底的。
  猜得何止是对,简直对过头了!徐静书脑迸出的第一个想法就是“逃”。奈何人矮腿短,才跑两步就被长腿赵澈追上来,拦腰拎了个双脚离地。
  怎么一伸手就抓住了?其实根本没有失明吧?!徐静书又惊又急,眼角飚出泪来,两腿儿蹬半天也没够着地。
  心知这是赵澈的地盘,呼救没用,她便倔强咬了唇不出声。怀中的小猫儿倒是不遗余力地替她喵喵叫,只是它也是才被救活没几个时辰的,精神还不大好,叫声听起来可怜巴巴,分外应景。
  “徐静书,我向赵家和徐家的先祖英灵起誓,无论‘药童’之事是真是假,我都没兴趣变成什么‘长生不老、百毒不侵’的妖人,所以绝不会取你的血,更不会让别人取你的血。”
  他郑重的起誓让徐静书慢慢停了挣扎。
  赵澈叹了口气,放她站好,却怕她再跑,索性将她搂在怀里困住。
  小小身躯才到他下巴的高度,茸软发顶无助轻蹭过他的下颌,让人忍不住心软怜惜。
  十一二岁的年纪,若非常年吃不饱,断不会才这点身量,还轻飘飘的,单臂拎她跟拎只兔子差不多。再想想她投亲一路的遭遇,赵澈生平头一回清晰认识到,贫家败户的孩子,活得有多不易。
  “你现在就是‘小儿拥奇珍’,太易招祸。若想安生活到长大成才,就信我。你的这个秘密到我为止,除了你我,不能再有第三人知晓。往后我会护着你,只要我活着,你就能平安长大。”
  徐静书眼泪簌簌滚落,心中的惊惧渐渐消弭,代之以奇异的踏实与安宁。
  从没有人对她有过这样重的承诺,哪怕只是随口说来哄她也没有的。连亲生母亲都会因不堪生计压力而将她送走,甚至不曾期许她能有个“长大成材”的美好将来。
  “为什么……对我这么好?”她抽抽噎噎的抬头看他。
  正所谓一人难挡千江水。她知道,单凭自己,想要长久守住这个秘密是很难的。
  毕竟年纪小,考虑事情不会处处周到,若能有个可靠可信的人从旁关照提点,在她大意疏忽时帮忙遮掩,她才能真正安稳地活下去。
  可她这个秘密太容易招来事端,她觉得即便是姑母,也未必会给出护她到底的承诺。表哥,真是个很好很好的人。
  “因为,救命之恩,如同再造,”赵澈笑笑,摸索着将掌心按到她发顶揉了揉,“我只好结草衔环,以作报答。”
  “那,往后你护着我,我也会待你很好,”徐静书吸了吸鼻子,“对了,‘结草衔环’是什么典故?”
  她眼下正学的《训蒙骈句》上卷第十五篇里有“蛇报主,雀衔环”,所以“衔环”的典故她知道,可“结草”的典故还没听说过。
  “你可真是求知若渴,明日自己请教段玉山去,”赵澈转身,慢慢走回圆桌旁坐下,“走时让平胜给你拿些伤药回去好好裹,往后不许在自己身上乱动刀子。”其实他还有些事想问她,不过小家伙今夜心中大起大落,他有心让她缓缓,也不急在这一时。
  “好。”
  “猫儿也交给平胜,旁人问起就说没救成。我会让平胜将它带出去找人好生养着。”
  渐渐冷静下来的徐静书也知自己今日莽撞了。若整个郡王府的人都知她当真救活了这猫,难保不会有所揣测。
  既赵澈能因此勘破她的秘密,谁知道府中会不会还有别的聪明人。这世间就没有不透风的墙,多一人知道,她就多一分危险。
  “好,”她想了想,犹豫着发问,“可我抱它出来之前,念荷瞧见它活了的。我回去没了猫儿,怎么跟念荷说呢?”
  赵澈笑哼,兀自摸索着倒了小半杯温水,不答反问地逗她:“是啊,怎么说才圆得住场?”
  见他不帮忙支招,徐静书扁扁嘴,轻抚着猫儿的软毛想了想:“我就说,到含光院没一会儿它就死掉了,先前念荷瞧见的是它回光返照。成么?”
  她话音一落,赵澈就被呛得直咳嗽。
  徐静书赶忙跑过去替他拍拍背。
  “回光返照?我还真是小瞧你了。”赵澈边咳边笑。
  他还怕她胆小老实,说假话骗人心里会有负担。没料到她小小年纪就知权衡利弊,信口雌黄起来半点磕巴都不打……
  颇有急智,是个上场面的好苗子。
  ****
  翌日上午,徐静书在段玉山的指点下将整本《训蒙骈句》通读完毕。段玉山任意挑了十余处考她,背诵一字不落,更难得是文义皆通,很让人满意。
  喝茶歇息的间隙,徐静书恭敬请教:“玉山夫子,‘结草’是什么典故?”
  “什么‘结草’?”段玉山一时没回过神。
  “就,‘结草衔环’的‘结草’。”徐静书小口抿了茶,专注觑着他。
  “大公子跟你说要‘结草衔环’?如此小人行径,实在要不得。”段玉山拍桌大笑。
  他说赵澈小人,徐静书就有点不高兴了。不过她没胆顶撞夫子,只能强行解释:“不是表哥说的,我是听别人说的!”
  段玉山敛笑,也不知信没信,总归还是耐心解释了典故。
  跟着他又道:“等你以后识字多了,自己去瞧瞧话本子。话本子里啊,凡受了别人天大恩惠的,若恩人长得好看,通常就说‘以身相许’,嫌人家长得不好看才‘结草衔环’呢。”
  “哦,这样啊。”
  见徐静书捧着茶盏乖顺点头,小脸上没有半点不豫,段玉山疑心是自己小人了,或许这话真是她听别人说的。
  却不知徐静书之所以不受他这暗搓搓的小挑拨,是因为她深信,表哥只是单纯不喜欢“以身相许”这种报恩方式而已。
  毕竟表哥根本就看不见,怎么会以貌取人呢?
  玉山夫子背后说表哥坏话,根本不是真朋友。哼。
  作者有话要说:  段玉山:???我只是开个玩笑,怎么就不是真朋友了?!
  赵澈:恕我没有那么丧心病狂,她还是个孩子,我怎么可能想到以身相许?
  几年后的赵澈:是时候以身相许了!
  注:结草衔环的典故最早应该是出自《左传》,因为文是架空的,涉及到具体史实会有点尴尬,所以文中没有详细解释,就含糊带过了。请大家谅解。


第十章 
  自得了赵澈“结草衔环”的承诺,徐静书在各方面的待遇都有了进一步的改善。
  先是每日中午留在含光院与赵澈、段玉山共餐,晚上再回客厢与西路各院同吃大厨房餐食,没两天后赵澈索性连晚饭也管了。于是她每日就在万卷楼读书,到含光院吃饭,午间小憩也在含光院客房,只晚上回西路客厢歇息。
  跟着她又得到许多漂亮新衫,全是专替她量身裁制,四季都有,一下就将客厢内的小衣柜填满大半。她悄悄问过念荷,才知这些都是从镐京有名的“毓信斋”订布料做的,若换成银钱,一整套衣衫最少也够寻常贫户全家人吃上月余。
  再加上替她付给段玉山的束脩、郡王妃徐蝉从私库取给她的首饰等等,
  她的衣食住行已全然不像个投亲客居的表小姐,都快赶上赵荞那个正经八百的郡王府二姑娘了。
  这些事在西路各院传开后,自有人眼红嘀咕。但徐静书终日不脱出赵澈的“势力范围”,没谁敢到含光院碎嘴,种种闲话就没法子说到她耳朵里。
  虽不受碎嘴闲话打扰,徐静书也并没能心安理得。
  不过她明白这是表哥与姑母的好意,便不多话,当面诚挚谢过,回去就拿小本子歪歪扭扭记了账,苦哈哈盘算着将来得谋份怎样的差事才能还上。
  八月初六下午,吃过晚饭后,徐静书没有急着回客厢,反倒神秘兮兮凑到赵澈近旁。
  “表哥,我能跟你说个悄悄话吗?”
  赵澈点头,淡声令侍者们都退出膳厅。
  使者们退到门外,徐静书还是没有掉以轻心,瘦小身躯紧贴着赵澈所坐的座椅扶手,伸出一手挡在他的耳畔,这才支了脑袋过去。
  “这几日我认真想了想……”
  软嗓压成气音,连绵呼出暖息霎时烫红了赵澈耳廓。
  幸亏蒙眼的锦布条替他遮住些许狼狈神色,他倏地偏头躲开些,清清嗓子低声轻斥:“男女有别,贴这么近说话做什么?”
  徐静书被训得一愣,接着皱皱鼻子,眼底闪烁起调皮笑意,口中却一本正经:“我只是个还没萝卜丁大的小孩儿,跟谁男女有别?”
  拿他前几日说过她的原话堵回来了?赵澈轻笑出声:“我惯得你浑身长胆了是吧?都敢顶嘴了。”
  也就是知道赵澈不会凶她,若换了旁人,她可不敢这么放肆。徐静书乐不可支地弯了眼睛:“耳朵快来,我有大事要说,不能给别人听见。”
  赵澈这才重新坐正:“说吧。”
  “你受伤昏迷时,那女术士给的符水被我倒掉了,”徐静书小手拢在他耳畔,乌润双眸机警注视着门口,“所以你大约就是因为喝了我的血才醒的。”
  赵澈眉心微拢,轻轻颔首:“嗯。”这与他之前的猜测一致,所以他并不觉意外。
  “当初有两个坏人在给我取血时悄悄说过,”那段旧事终究在徐静书心中留下不小的阴影,她不自觉地缩起肩膀,咽了咽口水,似是鼓了极大勇气在回忆,“所谓‘长生不老’,是糊弄那个大魔头的,我们的血能做到‘解百毒’就已经很了不起。”
  她口中的“我们”,自是被囚到甘陵郡王府的药童们,包括她自己。
  赵澈听出她心有余悸,不忍道:“都过去了。若无必要,就别再去想……”
  “有必要!”见他没懂自己的暗示,徐静书急得跺脚,附在他耳旁接着道,“我是想说,或许你那时昏迷不醒,不单是撞到头的缘故。怕是中毒了!”
  照那些人的说法,她的血其实只能解毒,不可能使人长生不老,更不能包治百病。若赵澈当时的昏迷单纯是因头部遭到撞击导致,那她的血对他来说理当没有效用。
  之前她只心念着若能救活赵澈,自己就不会被赶走,对旁的事全没在意。这几日定下神,回想起那些坏人私下的耳语,她才忽然领悟到这玄机。
  “若是中毒,那你坠马就不是意外,是有人要害你啊!”
  至于是谁要害他、怎么给他下的毒、下了什么毒,这就不是徐静书的能想明白的事了。
  赵澈扯着她的袖子,拉下附在自己耳畔的小手:“好,我会派人好生追查。这事你别管,专心读书,年底要去应书院的入学考……”
  见他气定神闲,徐静书更急了。她这儿说着攸关他性命安危的事,他却只惦记着她的入学考?急死她算了。
  “你要当心!有法子能给你下毒的人,定然离你不远的!”
  她怕他蒙在鼓里,只当坠马之事是意外,仍像以往那般没有防人之心,那就很危险了。
  “好,我会当心,绝不会再毫无防备地任人暗算,”她的维护之意让赵澈甚慰,唇畔的笑意带起暖色,“你不必担忧,毕竟我承诺了要护你平安长大,不会轻易死的。”
  徐静书眼眶蓦地发烫,委屈地抿了抿唇,却没有与他争执的底气。
  表哥是好人,她真的不希望他再有什么差池。她实在帮不上别的忙,所以才着急提醒,不是因为害怕失去他的保护才说这些话。
  可她受他保护与照拂这是事实,他会那么想,其实也没错。
  她按下心底淡淡落寞,使劲拖起他的手放到桌上,催促道:“快敲木头。”瞎说什么“死”不“死”的,不吉利。
  听出她嗓音微哽,赵澈没明白是哪里惹到她了,有些疑惑闪神:“什么木头?”
  徐静书愈发着急,索性胆大包天捏了他的指节往桌面轻叩三下,虔诚嘟囔:“童言无忌,长命百岁。”
  ****
  徐静书乖顺听话又有心上进,既赵澈叫她不管旁的,只专心准备年底考学,接下来的日子她便近乎走火入魔般拉开了疯狂求知的进程,两耳不闻窗外事。
  可有时人不惹事,事却偏要来惹人。
  八月十一这日清晨,天刚蒙蒙亮,郡王府总管孙广便将涵云殿孟侧妃母女、西路各房后院人、几位公子、姑娘,连同表小姐徐静书一道请去承华殿。
  承华殿是长信郡王夫妇日常起居并处理事务的所在,逢重大事宜才会让阖府各房齐聚于此。
  “今日是为着后日要去的那场婚宴,”郡王妃徐蝉端坐主位,面上淡淡有笑,“柱国鹰扬大将军贺征与国子学武科典正沐青霜的正婚典仪,这是郑重场面,咱们过去添喜,行头上自不能怠慢。”
  大周立朝不足一年,拢共就封了两位柱国大将军,两将军府共同遥领各州军府兵权,这般实权在握,自是皇帝陛下亲信肱骨。长信郡王虽是陛下的异母弟弟,却只是个不担朝职的富贵闲王,台面上对这两位柱国大将军也需礼敬三分。
  既是鹰扬大将军的正婚典仪,长信郡王府自然重视,早早定下由郡王夫妇、侧妃孟贞以及几位小公子、小姑娘一并前去。徐蝉有心想让徐静书也多接触京中场面,便将她也安排上。
  众人齐齐站好,总管孙广领一干侍者鱼贯而入,将参加婚宴需用的首饰、佩玉逐一呈交各房。
  这些首饰、佩玉全是郡王府公库所藏,多为家传或御赐珍品,只有逢盛大场合,在郡王夫妇共同允准下才能取出分派,事后还得原样归还府中公库妥善珍藏。
  除侧妃孟贞外,其余几位后院人是没名分的,自无资格出席这等场合,这些首饰、佩玉不过是分派给她们的孩子而已。
  四个月身孕的柔姬,以及连身孕都还没有的雅姬并无孩子要出席,更只剩在旁干瞪眼的份。
  这两人本就因沾不上边而不舒坦,加之近来含光院与承华殿接连给了徐静书许多好东西,她们对徐静书也颇有微词,此刻再瞧见分给她的行头,脸上就挂不住了。
  柔姬仗着有身孕,说话也有底气些:“表小姐毕竟是表小姐,这套首饰之贵重,都要越过小五姑娘去了,怕不合适吧?”
  雅姬见她打了头阵,便跟着补一刀:“后院人没名分上不得这种场合,咱们懂规矩。可公子、姑娘都是上了宗正寺玉牒的,怎还连表小姐都不如?”
  俩人声音都不大,说话时也只嘀嘀咕咕冲着徐静书。可殿中本就安静,谁会听不见?
  明晃晃的挑拨离间。
  
  小五姑娘赵蕊才五岁,对这些事没个概念。可她的母亲琼夫人就不同了,神情渐渐异样。不过琼夫人有眼色,见徐蝉面色转冷,便只委屈抿唇不吭声。
  徐静书云山雾罩的,甚至都不太懂这是在干嘛,莫名其妙就成了满场人的靶子,这让她有点慌。
  “那……我同小五姑娘换换?”徐静书抬眼看向主座上的姑母。
  徐蝉忍气,安抚地笑笑:“小五儿年岁小,用不上这么贵重的行头。”
  “身份之事,与年纪又没关系。将来小五儿长大懂事后再想起这事,怕是多少也要委屈的……”小五姑娘的母亲琼夫人到底没忍住,垂着脸嘟嘟囔囔。
  见她有点不依不饶的苗头,徐静书不愿姑母夹在中间为难,想要息事宁人却又拿不出说法,当即窘迫得脸红到脖子根。
  正当此时,正殿门口传来清冷少年音:“母妃殿下安好,孟侧妃安好。”
  熟悉的声音让徐静书心中大定,欣喜回头,看向在小竹僮搀扶下缓缓入内的赵澈。
  他是郡王妃所出的大公子,府里只郡王夫妇及侧妃孟贞受得他的晚辈礼,旁人都只有向他执礼的份。
  “大公子安好。”
  “大哥安好。”
  在七嘴八舌的问安中,赵澈走到徐静书跟前,摘下自己的佩玉递给她:“我得养伤,后日的场合不便出席,劳烦表妹用我的佩玉,也算顺道替了我向贺大将军添喜。”
  待徐静书接了佩玉,赵澈又道:“收好分给你的东西赶紧随我上万卷楼,没有让夫子久等的道理。”
  “好。”徐静书小心合上侍者呈到自己面前的宝匣,捧过来抱在怀里。
  赵澈也不与旁人废话,领着徐静书向徐蝉、孟贞执辞礼后,就带着她扬长而去。
  主座上的徐蝉唇畔重新扬笑,目光缓缓逡巡四下。
  满殿鸦雀无声,众人面色各有各的精彩。
  赵荞回过味来,忽然哈哈大笑:“表妹戴了大哥的佩玉,那行头加起来就贵重得连我都越过去了嘿!我不觉得有什么委屈。”
  赵澈的佩玉算是长信郡王府继任者标识,徐静书既连他的佩玉都戴得,行头贵重越过谁都不算事。
  “琼夫人,我就问你,”赵荞是个轻易不给人面子的刺儿头,“大公子没觉委屈,二姑娘没觉委屈,小五姑娘凭什么委屈?凭她母亲脸大些啊?”
  琼夫人珠圆玉润的面庞顿时怄成猪肝色,哑口无言。


第十一章 
  琼夫人与多福斋瑜夫人是双生姐妹,旁人都是靠琼夫人眉心那粒小小的朱砂美人痣区分二人。
  赵荞语带双关讽琼夫人“脸大”,不单把琼夫人的脸说成猪肝色,瑜夫人也跟着不是滋味了。
  姐妹两几乎长得一模一样,能不感同身受么?
  一句话得罪俩,赵荞却没事人似的,抬眼望向房顶横梁,仿佛随时能背起双手吹口哨,嚣张得很。
  她是混不吝的郡王府二姑娘,又正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年岁,浑起来连她父王都敢顶撞,只区区两个见不得光的后院夫人,她哪管对方高兴不高兴。
  小孩子可以犯浑,大人却不好由得场面僵着。侧妃孟贞是赵荞生母,这时也只好她来收拾女儿造的烂摊子了。
  “阿荞,你说的什么话?”孟贞的语气并无明显斥责之意,甚至隐隐忍笑,“事情对不对,自有你母妃殿下定夺,要你小孩子乱插嘴?”
  徐蝉的面子赵荞通常是给的。她毕恭毕敬向主座执礼:“请母妃殿下恕罪。”
  “阿荞是个嘴利心直的孩子,母妃知道你没恶意。不过你方才有句话是真不对,”徐蝉笑得端和,“静书可比你大半岁,胡乱喊什么‘表妹’?”
  赵荞笑咧嘴:“她个头小啊!如今我高些,先做表姐。若将来她能比我高,我再把‘表姐’的名头还她就是。”
  “这都哪儿学的歪理?”徐蝉扭头笑望孟贞。
  孟贞也是无奈,苦笑扶额:“谁知道呢?反正就成了这么个教不听、打不怕的小泼皮!”
  郡王妃与侧妃一唱一和,不动声色就将话头转开,显然是给赵荞撑腰,琼夫人只能白白咽顿委屈。
  后院这些人倒还没谁有胆子真与徐蝉杠上,便暗暗将这口恶气记到徐静书头上去了。
  ****
  出了承华殿,徐静书紧紧抱着怀里的宝匣,两眼发懵地跟着赵澈的步子。
  她来郡王府后,先在客厢深居简出,之后大多时间都待在万卷楼与含光院,与后院各房全无交道。虽以往同吃西路大厨房的饭,却是各自侍女拿回各院吃,她同那几位后院夫人与美姬今日才算正式照面。
  她早前听赵荞说过有这么些人,却没想过这些人之间平日如何相处,更没想过她们与自家姑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