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婕妤生存攻略-第5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邓惟忙说:“祖母您不必过于担心,恂弟只是受了一点惊吓,也请御医过来瞧过来,并无大碍。”
      安阳公主还是觉得不放心,“小孩子受惊可大可小,唉,可怜恂儿。”她对昌平君说道:“看样子本宫还得回公主府一趟。”
      昌平君道:“那您就快快回去吧。”众人送她出去后,再回来坐了一会儿就都散了。
      ……
      昌平君年纪大了,并不太喜欢在外面走动,石嫱在屋里陪她,她道:“你是年轻姑娘,不惯闷在屋子里,若是闲了,多去外面走动走动,太液池那边的风景也好,我这里有人伺候。”
      石嫱便带着侍女在宫里各处逛一逛,她已经打听过了上次遇到的那位公子是安阳大长公主的长孙邓惟,年少有才,在陛下身边侍奉,很得陛下的喜爱。她心里的念头就冒出来,若是邓惟没有婚配也没有未婚妻,自家与长公主府门户相当,缔结婚姻想来也是没什么困难的。
      她在这宫里走动,希望再有机会能够遇到邓惟,然而却一直没有机会,直到李湛生辰那日终于见到他。
      李湛的生辰,每年都没有大办,只是宫里的人聚一聚,别的达官贵人们可能没有机会进宫,但安阳公主自诩是长辈,每年都要进宫,邓惟扶着祖母进来,李顼与这个表哥相熟,拉着他到一边说话。石嫱的心跳加快,只敢趁着别人不注意偷偷瞟邓惟一眼,哪知道邓惟也正拿眼睛看她,两人的眼睛就对上来。她面红耳刺地低下头,羞怯地不敢抬头。
      这两人自以为没人看见,却不知这宫里的人都是眼观八方,耳听四面的人精,他们的那点小心思都被人看在眼里。王沅与公孙柔嘉也瞧见了,公孙柔嘉低声笑道:“所谓一入宫门深似海,可见不是人人都想进来的。”
      王沅道:“是啊,这位石姑娘是个有主意的人,只是不知道能不能为自己做主?”
      张丽妃笑道:“强扭的瓜不甜,想来陛下也是愿意成人之美的。”
      自昌平君与石嫱进宫,李湛虽然经常去永寿殿看望昌平君,但是对于这石嫱并没有另眼相看,是以张丽妃才敢这么说。
      次日,这宫里就开始传起石嫱与邓惟的闲话来,什么两人看对了眼,私相授受,正是天造地设的一对,王沅本以为这事是张丽妃闹起来来,在议事完毕后就直接问了。
      张丽妃眉毛一挑,道:“我做过的事情就敢承认,石姑娘与邓惟的事情不是我让人传开的,我敢发誓,如果我说的假话,叫我天打雷劈!”
      王沅皱眉道:“我也敢发誓不是我,可这是谁呢?石姑娘清清白白一个姑娘家进宫,被传了这种话出来,石家与安阳公主的面上都不好看。而且陛下若是因此怪罪在我等身上,那可是白白替人顶了罪。”
      张丽妃冷笑一声,“这人真是其心可诛,做下这一箭双雕的事情来,一则石姑娘经过这事后,再做皇后未免让人诟病,二则你我现在暂管后宫,陛下或许会认为我们失职。”
      两人让人抓了几个传流言的人,送去掖廷邵狱,然后去李湛面前请罪,李湛道:“人多的地方便有流言蜚语,这些与你们无关,只是须得把造谣生事的人抓住,狠责一番,以儆效尤。”
      “诺。”两人齐声答道。
      次日,朝会结束后,乐陵侯笑呵呵地对魏相与姚彦说:“陛下新赏赐了我一座宅院,今晚若是两位有空,还请赏脸两位去喝杯暖屋酒。”
      魏相拱拱手道:“多谢石侯您的美意,只是今日恰巧我有些事情要办,实在是抽不出时间过去。”
      姚彦则说:“不巧下官也有些事情,不能去了,只能在这里恭喜石侯您乔迁之喜了。”
      乐陵侯心里一肚子气,但脸上还是带着笑容,道:“那可真是不巧了,哈哈。”
      等到出了宫门,他的脸色就变了,啐道:“什么东西,给脸不要脸!”
      家人劝道:“侯爷,您可千万不要生气,那两位在陛下心中的地位哪里比得上您。”
      乐陵侯叹气:“本侯身为外戚,论起真本事来是比不过魏相、姚彦这二人,陛下重用他们也是应该的,本侯没什么好说的。可是,我闺女年轻貌美,陛下又正好缺一位皇后,这可不就是天作之和,本侯不过就是想托他们在陛下面前为我儿说几句好话,这一个个都不肯的。”
      家人道:“不如您直接就跟陛下说了,您好歹是陛下的亲舅父。”
      “唉,算了,”乐陵侯道,“陛下是君,我等是臣,须得牢记,舅父什么的不许再提,那余家的下场你们看不见么?”
      家人唯唯诺诺地答应下来。
      乐陵侯走之后,魏相又折回建章宫,问姚彦:“关于立后的事情,不如我们一同去向陛下奏请?”
      姚彦道:“这是陛下的家务事,我身为臣子不好干涉。”
      魏相笑道:“治国齐家平天下,后宫稳定也利于国朝的稳定,你莫非是怕得罪乐陵侯?”
      姚彦笑了笑,拱拱手告辞。魏相心中有些不屑,一代天子一代外戚,石家如今深得陛下信重,等到太子登基未必如此,这些外戚简直就是国之蠹虫,有才能的人少,粗鄙浅薄的人居多。
      魏相去了建章宫书房,李湛道:“丞相请坐。”
      魏相直截了当地道:“后宫不可一无主,还请陛下尽早立后。”
      李湛道:“立后是关系国本的大事,朕希望能选出一个各方面都能胜任的皇后出来。”
      魏相问道:“陛下您可是打算册立乐陵侯之女为后吗?”
      李湛道:“卿何出此言?”
      魏相道:“石家势大,太子势弱,为着太子着想,臣请陛下还是不要立乐陵侯之女为后。”
      李湛沉吟道:“卿言之有理。”自己给予母族的荣耀已经够多了,不需要再立一位皇后来使母族显贵,蕴秀早逝,顼儿自幼丧母,须得多为他考虑一番。
      魏相离开后,李湛即刻下旨为邓惟与石嫱赐婚。乐陵侯与安阳公主心里虽然有不满意,但面上仍然是欢欢喜喜地接了旨,开始筹备婚事。

  ☆、第 124 章(修)

      124 第 124 章(修)
      李湛为石嫱赐婚后, 昌平君一个劲儿唉声叹气,看着自己如花似玉的孙女儿,哀叹她没有当皇后的福气。石嫱劝道:“祖母,您只看到皇后母仪天下的一面,却没有看到其中的残酷,余皇后与冯皇后就是最好的例子啊,难道您也想孙女儿步入她们的覆辙吗?”
      “你跟她们不同,你父亲与陛下的母亲是一母同胞的兄妹, 陛下是你嫡亲的表兄,他定然会好好照顾你。”昌平君道。
      “祖母, ”石嫱无奈地说,“余皇后与陛下还是患难夫妻, 有太子和东莱公主两个孩子, 陛下待她可谓情深义重, 满宫里就没有人能够比的上余皇后得宠,可是现在余皇后也不过是黄土一抔,您也看到这宫里的嫔妃没有哪个是好相与的!”
      提起宫里的嫔妃来, 昌平君就恨得咬牙切齿, “你与邓惟的事情, 估计就是哪位嫔妃故意传出去的, 生怕你挡了她们的路。”
      石嫱听到邓惟的名字,有些害羞, 但仍然说道:“祖母,不管怎么样, 反正咱们就要出宫了,就别在理会这些事儿。嫱儿觉得邓中郎人不错,陛下亲自做媒,只要嫱儿嫁过去后好生服侍婆母,照顾夫君,邓家自然也会善待嫱儿的。”
      昌平君见她眼里含羞带怯,知道她是愿意的,于是摸摸她的头,“罢了,只要你过得好就行了。你姑母当年入了哀思太子府,人人都传我石家要出一位贵人,可是她却年纪轻轻就去了。祖母年纪大了,你以后好好与邓惟过日子,祖母就放心了。”
      石嫱伏在昌平君的膝盖上,喃喃道:“祖母,你放心好了,嫱儿一定会把日子过好。”
      昌平君回府,李湛赐了很多金币布帛,还亲自送到城门口。王沅与张丽妃作为后宫的主事人,也一起去送行。石嫱给两人行礼,道:“惠妃娘娘、丽妃娘娘,祖母与我在宫里这段日子,多亏娘娘们照顾,石嫱感激不尽。”
      王沅扶她起来,道:“不必这么客气,这些也是我等分内之事。”张丽妃则亲热地拉着她的手,做不舍状,“下次再来宫里小住啊。”
      昌平君与石嫱上了马车远去,李湛回了建章宫,王沅与张丽妃回殿。张丽妃似笑非笑地看了她一眼,道:“乐陵侯的女儿都已折戟而返,至少这宫外是不会有人再打椒房殿的主意了。”
      她这么直白的说出来,王沅反倒愣了愣,然后才说:“这些都取决的陛下的意思。”李湛现在大权在握,册立谁为皇后完全可以自己做主。
      张丽妃知道她现在对自己起了警惕之心,想起昔日两人相交融洽和睦的情景,再回想起今日来,不胜唏嘘,但是想想那个母仪天下的位置,她的心又开始变硬。
      王沅见她神色变化莫测,也不在意,问道:“丽妃,你现在可有空闲,那几名传流言的人送到掖廷邵狱已有几日,想来掖庭令应该审理出结果了,择日不如撞日,我们现在去一趟掖廷邵狱,如何?”
      张丽妃也记起这件事来,恨声道:“行,咱们这就去。哼,要是让我知道是谁在背后搞鬼,我必定要剥下他的一层皮来!”
      两人来到掖廷邵狱,掖庭令恭敬地将她们请进去。张丽妃迫不及待地说:“有没有查出什么来?”
      掖庭令恭声道:“已经审讯过几人,有三人是永寿殿的宫女,还有一个人是茝若殿的宫女,还有一人是常才人与何才人住的大同殿里的宫女。这是她们几人的供词,请两位娘娘查看。”
      王沅拿起几张看了看,张丽妃也扫了几眼,这掖庭令并没有审理出什么实质的东西出来,光凭这些证词,没法给程昭仪等人定罪,顶多只是驭下不严。防民之口,甚于防川,更何况石嫱与邓惟确实也有些小心思,依照李湛的之前的意思,程昭仪等人有很大可能不会受到责罚。
      但这么些年下来,程恒娥是个什么样的人,王沅早已清楚,此刻不过是对她再增添几分警惕心。
      张丽妃也是同样的想法,程恒娥一介宫女能混到今日的地位,直到现在都还有恩宠,可见她的手段。如果说大同殿的宫女是管不住嘴说几句闲话,她可能会信,但是放在程恒娥的身上,张丽妃是一百个不相信。
      掖庭令小心翼翼地问道:“娘娘们还有什么指教?”
      王沅放在供词,道:“我这边没有什么问题。”
      张丽妃心里很失望,扣了扣案桌,“就这样吧。”
      掖庭令道:“那么臣就这样呈给陛下了。”
      王沅回宫后与公孙柔嘉说起这件事来,公孙柔嘉寻思道:“程昭仪为人处世向来小心敬慎,我也不相信此事与她无关,只是没有找到切实有用的凭证,即使拿到陛下面前说也是没用的,更何况她还有二皇子傍身。”
      王沅道:“余皇后与冯皇后在时,宫里还没有这么多事,现在后宫无人,牛鬼蛇神就出来捣乱,不管是谁,只求陛下快点把皇后的人选定下来,各人才能守着各自的本分,好好过日子。”
      “话虽然是这个道理,但陛下的心思肯定与我等不同。”
      王沅笑了,“说的也是,在普通百姓人家续弦都要考虑许多,更何况是陛下,总要为几个孩子着想。二十四孝里的卧冰求鲤、芦衣顺母、孝感动天,说起来多么令人感动,但是若是让徽君落到那个地步,我便是化为厉鬼也要找那些继母算账的。”
      公孙柔嘉仔细想一想,道:“还真是这个道理,舜帝、闵子骞等人的生母倘若在时,那该心疼成什么样子,那些继母可是生生地想要了他们的性命。”
      两人心知肚明,李湛之所以迟迟不封后,不过是为太子李顼着想。
      ……
      在程昭仪的细心教导下,二皇子李瑞在李湛的寿辰宴上,流利地背下一整篇祝寿赋。四岁的孩子当着这么多人的面,口齿清晰地背书,李湛很高兴夸赞了李瑞。至于程昭仪写的那篇祝寿赋,李湛倒没有多做点评,盖因何才人也写了一篇赋献给李湛,语言清丽、意境脱俗,不着痕迹地颂扬李湛的功绩,李湛极喜爱何才人写的这篇赋,称赞她为“女诸生”。如此,程昭仪的风头都被抢光,众人窃笑,她疑心别人在笑话自己,事情过了几日,仍然郁郁不乐。
      倒是二皇子得了父皇的夸赞,于读书之事上更加用心,程昭仪的心情这才好些。李瑞聪慧,用心起来,在写字读书上进步不小,时常得到李湛的夸奖,宫里有一连串的公主,但是皇子却是十分稀少,程昭仪看着自己儿子,越发自豪。在得知昌平君带着石嫱回宫后,那心情更加好了许多。
      侍女忧心忡忡,很担心掖庭令查出些什么来。程恒娥摇着扇子,笑道:“不会有事的,首先是那石姑娘立身不正,若不是她与邓惟眉来眼去,别人能传出闲话来吗?这就叫做苍蝇不叮无缝蛋。”
      这时,乳娘带着李瑞进来,李瑞先规规矩矩地给母亲行礼,然后程昭仪把他搂在怀里,爱怜地摸摸他的小脸,问道:“瑞儿,找娘有什么事啊?”
      李瑞道:“娘,我想去骑大马。”
      胡端娘就是坠马而亡,虽然不知道有没有其他原因,但程昭仪是不愿意儿子去冒险的,她哄道:“你太小了,还不到马儿的背高,要等你再长大些,你父皇自然会为你指派师傅教你学马。”
      李瑞扁嘴,“太子哥有一匹大白马,我也想要嘛。”
      程昭仪道:“娘给你弄一匹小木马,你一样可以骑在上面玩。”
      “我不要小木马,那是小孩子玩的,我大了,会被妹妹们笑话的。”李瑞嚷道。
      李湛正好过来茝若殿,听到儿子说的话,不禁笑道:“瑞儿,你不是小孩子,那谁是小孩子?”
      李瑞理直气壮地说道:“三妹、四妹还有五妹都是小孩子。”然后他又有些委屈地说:“上次我骑小木马被四妹与五妹笑话,四妹说太子哥骑的大白马才威风,五妹说她舅舅以后会送一匹马给她。”
      他的童言稚语逗笑了李湛,承诺道:“等你六岁入了文思阁读书,父皇也赏赐你一匹大马。”
      李瑞欢呼起来,“谢父皇!”
      李湛与儿子说完话,拍拍他的肩膀,道:“出去玩吧,父皇有话同你母妃说。”
      待乳娘带着李瑞出去后,李湛脸上的笑意就没了,程昭仪刚开始还没有留意,说着儿子的趣事,渐渐发现事情不对劲,勉强笑道:“陛下,您今日怎么了?”
      李湛盯了她一眼,道:“近来乐陵侯之女与安阳公主长孙的事情在宫里传的沸沸扬扬,你都知道吧?”
      程昭仪心里一紧,小心地回道:“听到过一点风声,但不是特别清楚。”

  ☆、第 125 章

      125 第 125 章
      人人都有自己的私心, 不管事情跟程恒娥有没有关系,李湛都必须警告她一番,他说:“掖庭令审查出来其中一人是你茝若殿的人。”
      程恒娥心跳如鼓,面上却如同寻常一样,她不为自己辩解,反而说道:“陛下,此事虽然与妾无关,但妾仍然有错, 那宫女毕竟是茝若殿的粗实宫女,妾没有约束好宫人。”
      掖庭令抓起来的人还有大同殿与永寿殿的, 永寿殿的人是惠妃与丽妃安排的,若是真的论起罪责来, 至少这几人也是摆脱不了, 是以程恒娥并不担心。只是李湛并不曾怪罪王氏与张氏, 却偏偏来了茝若殿,还这样一副脸色,这让程昭仪心里很是纳闷。
      李湛道:“既然你已承认你没有约束好宫人, 那么朕便罚你停俸三个月, 你可心服?”
      停俸三个月是小事, 程恒娥不差那点俸禄, 但是这事关她的脸面,她被罚连累儿子面上也不好看。程恒娥心慌起来, 莫非陛下真的查出来了些什么?李湛脸色严峻,程恒娥心中害怕, 跪在他脚边,低头抽泣,却并不敢开口求饶。
      李湛想到她毕竟是二皇子的母亲,语气缓和了些,“起来吧。”
      程恒娥起身,道:“多谢陛下。”
      李湛拉她坐下,“程氏,这么些年来朕待你不薄,该是你的,朕自会给你,不是你的,你也不要肖想。”
      “诺。”程昭仪低声回答。
      李湛又说:“瑞儿是个好孩子,你好好教导他,让他敬重兄长,善待姐妹。这样才是朕心中期待的孩儿。”
      程恒娥有些不以为然,一个人如果想得到别人的敬重,靠的是自己的品德与能力,若太子没有值得让人敬重的德行,怎么配得到别人的敬重,即使这个别人是他的亲兄弟。当然这话她只是在心里想想,口里还是乖顺地回道:“是,妾都知道了。”
      李湛离开后,程恒娥坐在屋里,直到天色暗下来。侍女端着宫灯走进屋里,道:“娘娘,该用晚膳了。”
      程恒娥看看窗外,暮色沉沉,恍然发现自己已经闷坐很久了,李湛告诫她“不是你的,你也不要肖想”大概指的就是皇后之位吧,他让她的瑞儿敬重兄长,不过是说瑞儿没机会得到那个位子。
      她哂然一笑,雄才大略太宗皇帝非嫡非长,但他却能继承帝位,凭什么她的儿子不可以?皇帝统治一个国家,使大周江山永远延绵下去,当然是有才德者才能继承,若是无才无德,只会将帝国带入万劫不复之地。李湛今日来的目的并不是为了什么传流言的事情,不过是为了警告她。
      想通后,程恒娥神清气爽,李湛正值壮年,太子也还小,日子还长着呢,瑞儿总会有机会的。
      程恒娥受罚的事情很快在宫里传遍了,其他涉及的人却无事,更加证实了王沅的猜想,李湛只是借着由头发落程氏,目的是为了保护太子。自古以来,帝王一向都是只见新人笑,不闻旧人哭,李湛却十分念旧,余皇后过世这些年,尽心尽力照顾太子与二公主,在掌握权力后,重新提拔余氏族人。
      进了五月份,院子里的石榴花开了,娇艳动人,王沅看着心情也好,再加之二哥王骏终于要回长安了。去年王骏跟随卢江军出使大苑、龟兹等国,整整一年,虽然偶尔有书信传来,但王沅心里还是很为他担忧,现在知道他即将要平安回来的消息,怎么能不高兴?
      王淑与方云娥进宫来告诉她这个好消息,王淑打趣道:“二弟总算要回来了,听说那边太阳毒辣,不知道黑了没?要是晒地黑溜溜的,吓坏了小闺女就不好喽!”
      方云娥年后生下了一个女儿,提起女儿来,她的脸上洋溢出一股初为人母的快活来,“婉婉憨吃酣睡,是个胆子大的孩子,想来见到她父亲应该不会被吓哭的。”比起去年来,她现在提起王骏表情自然多了,不再是羞答答的模样。
      王沅问起真真来,“她这次怎么没有跟着一起过来?”
      方云娥笑道:“真真现在是越来越懂事了,大嫂教她打理家事,她管的井井有条,本来这次是打算带她来,但是大嫂的肚子大了,身子不太舒服,真真就说要留在家里照顾母亲。”
      “真真从小就是个乖巧懂事地好孩子,徽君天天念叨着跟真真姐姐一块玩,可惜这次没机会见面。”王沅遗憾地说。
      王淑提起一件事来,“安阳大长公主给真真介绍了一个才俊,是太常丞曹家的长子。娘娘,您觉得如何?”
      王沅寻思道:“太常丞执掌祭祀及行礼之事,不参与政事,还不错,只是那曹公子的品行一定要好好寻访,不可因为他是安阳公主介绍的人,却不过情面答应下来。”
      王淑道:“我夫君打探过了,那曹公子人品还不错。”
      那王沅这边就没有什么意见了,“其他的交由哥嫂决定吧,事成之后,我会专门去向安阳公主道谢。”想到连真真都要出嫁了,她不禁感叹道:“一晃眼这些年就过去了,仿佛昨日真真还是个小姑娘,今天就开始议亲了。”
      王淑笑道:“可不是嘛,我都老了,我家的大小子也要开始相看人家了,以后有了媳妇,我就可以少为他操些心,都交给他媳妇。”
      王沅是王奉光老来女,她只想一想,徽君如今才三岁,心里的那股惆怅就散了,自己还年轻呢,一点也不老。
      王沅留她们用午膳,因着王淑、方云娥常进宫,与公孙柔嘉相熟,再加上今日厨房做的几道菜是公孙柔嘉素来喜爱吃的。王沅便吩咐采青去南薰殿请她过来一同用膳。
      采青去了南薰殿,没多久就回来禀告道:“娘娘,公孙修容那里今日也来了客人,她让奴婢多谢您的好意。”
      王沅道:“那就算了。你让厨房将她喜欢的菜一样准备一份给送到南薰殿去。”
      公孙柔嘉收到了那几样菜,打赏了来人,她的母亲欣慰道:“女儿,你在这里宫里无儿无女,母亲还担心你寂寞,现知道惠妃待你这般好,我就放心了。”
      公孙柔嘉笑道:“我与惠妃合得来,闲了时常一起喝茶聊天或者玩些别的,惠妃的女儿五公主也可爱的紧,平日娘常担心惠妃心中藏奸,会害了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