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桃林深处有人家-第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香梅想起来何如琴当时铁青的脸,高兴的跟香草笑作一团。
香秀也高兴,虽然不知道爹为什么转变这么大,但是娘的好日子肯定来了,苦日子算是到头了。
何如琴的好日子没有能持续多久,因为何老三去黄家豆腐坊送柴火的时候晕倒了。何如书吓坏了,请了大夫把脉开药,人家大夫直接端了一碗水灌下去,何老三就醒过来了。
“平常早点睡觉,早上也晚些起床。这还年头上呢,地里的活计还不多,怎么就把自己整操劳过度了?干活儿不要着急,还是得慢慢来,要是一回就把自己干趴下了,后面的活儿谁做啊?早睡晚起,过几日身子就养回来了。”
大夫嘀嘀咕咕一堆,最后也没开药,直接拿了出诊费就走了。
何如书黄大志两人面面相觑。
操劳过度?
大过年的,操劳过度?
农忙的时候都没操劳过度的何老三,大过年的居然操劳过度了!
何老三轻咳两声,掀了被子,就要爬起来,“我没事儿,就是这两天累了点儿。一会儿回去睡一觉就好了!”
“大过年的怎么累着了呢?”何如书不满道,何家不过六亩地,大中现在也能顶劳力了。年头上,家家户户年前做的豆腐还没吃完,豆腐坊每天只做一板豆腐,用的柴火也不多。没道理,何老三这个时候还能把自己累着了。
何老三低头:能告诉妹子,是因为你姐早上饿了要吃早茶导致的么?我都好些天没能睡个好觉了!
何老三默默无语,何如书却担心,难道家里出事儿了?
“哥,家里也不忙吗,我打算带着顺子去家里住两天,正好让小中教教我们顺子,顺子也要进学堂了。”
何如书的建议自然没有人反对,黄老太跟黄老爷子更是高兴坏了。小中现在是读书人啊,让顺子跟他学学肯定没错。
所以,何如书很快收拾好了行李,带着顺子,跟着何老三家去了。
贾志春数了数家里的大钱,心里有了底。
何家村的荒地多靠着河边的芦苇荡,或者靠着后山的山脚下。地价不贵,只要花两贯大钱就能量出来一亩地,找了黄里正去量了土地,做上标记,办好了文书,那就算是买下了这块地了。
家里的粮食够吃,其他应该也没什么用钱的地方,所以,贾志春就打算去找了黄里正,买上一亩荒地。
买地的事儿,总要一步一步来,一口吃不成一个胖子。叶家开荒的法子是现成的,冬天种蚕豆,夏天种黄豆,养养地,估计六七年就能养熟了。要是每年能买一亩地,那六七年下来,也能买个六七亩的地了。
买地的事情,香秀是完全赞成的——贾二奶奶的那一亩水田,是香秀的一块心病。再者,农家的立身根本还是农田,只要有地在,日子总能过下去。
二奶奶更加不可能反对了。
买地是大事儿,也急不得,贾志春先带着香秀往外跑,看看哪边的荒地合适,挑一块。
几天走下来,贾志春找了两个地方,一块地靠着贾家后面的竹林,另一块地靠着河边的芦苇荡。靠着竹林的,离家近,香秀若是下地,有什么事情回家也方便,但是靠着山脚,用水就多有不便了,以后顶多做个旱地。靠着河边芦苇荡的地,有些潮湿,用水方便,那一片的地多是水田,要是养熟了,十有□□也是水田。
香秀当然觉得靠着竹林的那块地好,二奶奶年纪大了,狗蛋年纪还小,但是过两年,狗蛋会跑了,就该要淘气了,二奶奶估计看不住,香秀肯定不能离家远,必须时时守着。
贾志春觉得那块靠着河边的地好,主要是以后能种种水稻,水稻出的精米比较值钱,能卖得出价钱。而且,只要侍弄的好,一亩水稻的产量肯定比一亩黄豆高。而且,香秀的说法也十分有道理,毕竟狗蛋还要有香秀看着。
至于水田,等过两年,狗蛋懂事了,再去买点靠着河边的荒地好了。
贾志春跟香秀看好了地,打算去找何老三商量商量。贾二奶奶虽然吃过的盐比小两口吃过的饭还多,种田的事情是真的一知半解。何老三是个经年的庄稼汉,肯定知道选哪块地最合适。
贾志春拎了新出锅的栗子糕,香秀抱着狗蛋跟在后面。
走到岔路口,就正好遇到了推着平板车的何老三,拎着包袱的何如书,还有顺子。
“啊,我的大外甥啊!”顺子伸手捏了捏狗蛋的脸,两眼放光。
“爹,二姑,你们咋一起回来啦?”香秀把狗蛋从左手挪到右手膀子上。
☆、第51章
“顺子要上学堂了,家里也不忙,我带他回来住两天,也让他好好跟小中学学。”何如书笑道,“你们两口子这是要到哪里去?”
“正要去找我爹呢,家里想开荒地,找爹商量商量。”香秀说话的功夫,贾志春已经把何老三手里的平板车接过来了。
何老三点点头,领了女儿女婿家去,开荒地是大事儿,要好好商议商议才是。
何家的院子里十分热闹。
“让你不要乱动人家的东西,你有没有长脑子记住?我打不死你”
何如琴正拎着陈达教训——陈达玩闹的时候把小中的墨汁撒了,弄脏了白色的宣纸,那一扎纸肯定都不能用了。小中气得不行。但是陈达怎么说都是客人,叶氏作为舅母也不好教训,更何况,他还有个不省心的娘。
何如琴雷声大雨点小,嘴上说的狠,捶打陈达的手根本就没使劲儿。陈达也知道做错了事儿,身上虽说不疼,也是叫的撕心裂肺的。叶氏哪里看不出这娘儿俩的把戏,心里也有些不得劲儿,一直也没出声,只当是看了出好戏。
小中也没功夫跟陈达计较,把洇湿的纸张拿出来,污了的那一块裁掉,好歹能剩下一些练练字。
“这是怎么的了?”何如书没想到,一来就能看到院子里鸡飞狗跳。
陈达苦着一张脸,暗想舅妈不厚道,照理说舅妈这个时候劝一劝,这事儿就算是过去了。“小姨,快来救命,我娘要打死我了!”陈达知道何如书如今是救星,叫的格外响亮。
“呸呸呸,大年头上,什么死不死的,童言无忌童言无忌!”何如书吐了口唾沫,使劲的踩了踩,想要把那晦气去掉。“你好好的,你娘要打你?”
陈达是这么多孩子里面最淘气的,从小就好吃懒做,而且还有些不聪明。何如书劝过何如琴多次,让她好好的敛着陈达的性子,只是何如琴就这么一个宝贝疙瘩,舍不得打舍不得骂,渐渐就养成了这样。
陈达都快哭了,一五一十的把事情经过讲了。“我也是不小心,下回肯定不会这样了!”
事实上,作为一个憨厚的孩子,陈达说的话,基本都是实话。他真的是找小中玩去的,但是没想到昔日的伙伴现在是个专心的学生了,还以为是装正经逗着玩儿的,一个不小心,用力过猛,砚台翻了
顺子听得心有戚戚,可不是么,小中这个混蛋最会装了
“你也太调皮了,快去跟你表哥道个歉。以后可不能打扰你表哥读书了,读书是大事儿,可不能被玩闹耽搁了!”何如书扫一眼就知道是什么状况,跟大姐的嚣张跋扈不一样,何如书会察言观色多了。
一边坐着的耿氏正在“观战”,一副兴趣盎然的样子。大嫂叶氏这个时候还没有来劝架,说明心里也是恼了。这个时候就该让陈达诚心诚意的跟小中道个歉,这个样子装样子做把戏像个什么样子。何如琴再这样装下去,叶氏心里的火气灭不了,只会越来越火大。
陈达还算听小姨的话,立马去屋里找小中道歉去了。
何如琴看了何如书一眼,黑了一张脸,肯定是不高兴了,摔了帘子进屋去了。
何如书摸了摸鼻子,扯了笑脸,“叶伯母来啦!”
耿氏笑眯眯,抽了屁股底下的板凳,好戏看完,打算回屋去了。“是啊。你回来住两天?”
“嗯哪,趁着不忙,我带顺子来玩两天。”何如书平常倒不会带着顺子回家住,小中没上学堂之前,每年要去黄家住一段时间。所以,小中跟顺子的关系比较亲厚,两个孩子也差不多年纪,经常玩在一处。
“也好!小中过几日就要去黄家了,汪管事昨日才来过。这孩子真是懂事了,大早上起来就练字。趁着这几日,也好好松快松快。”
何如书跟叶氏打了招呼,才拎了包袱进了何如琴的屋子。何如琴正靠着床头闭目养神,妹子推门进来,也没睁眼。
“跟自家妹子还怄气了?”何如书把包袱放在靠窗的桌子上,坐在床帮上,给何如琴掖了掖被子。
“我有什么好气的?”何如琴头转向了床内侧,一副不想搭理何如书的样子,“要是娘还在,哪有她的好日子过。”
这个“她”明显是指叶氏。
“大嫂又怎么惹你了?”何如书年轻的时候也是个跋扈的主,对叶氏也十分挑剔,总觉得嫂子对自己不够好。现在细想想,叶氏算是不错的嫂子了,孝敬婆婆,对两个小姑也是千依百顺的。
不说别的,叶氏的嫁妆是她嫁到婆家的依仗,这都能给了小姑子,还毫无怨言。何如书自问是做不到的,而且当年抢人嫁妆的事情,实在是不光彩。何如书出嫁这些年,一直对叶氏不错,也有不少是心怀愧疚的原因。
何如书知错能改,并不代表何如琴也能知错就改,更何况,何如琴并不觉得这是她的错。
“不过是照顾了我两日,就受不住了。这些天,早上也不起来做早饭了,天天睡到日头高高的。咱哥忙完了地里的活儿,还要回家忙家务,我都看不下去了。这个懒婆娘!要是娘还在世,怎么受得了!”何如琴满腹的怨怼,“前几天,还把陈达冻着了,可没把我心疼死,闷在床上睡了一天,又是咳嗽,又是流鼻涕。”
“咱嫂子不是这样的人!”何如书知道的叶氏,每天逆来顺受的,怎么可能连早饭都不做?
“不信?你瞧好了吧!”何如琴嗤笑一声。
“我看着那块地是不错,靠着竹林,就算是想做成水田也不是不成。你家桃林里的水井,灌个一亩地的水田还是能够的,就是累了些!”何老三敲了敲水烟的烟灰,点点头。
“辛苦不怕,只要地能开出来。”贾志春人高马大,力气是足足的。
“养不熟也没关系,就当荒地种种,也没什么不好的。至少不用交地租了,也算是省了家里一笔开支。”何老三看了看大中,叹口气,大中志不在此,不然,爷儿俩也能再开几亩荒地。话又说回来,在县城当伙计,肯定比地里刨食挣得多。“买地的钱够不够?”
“够了够了!咱都准备好了!”
“有什么事儿,我帮你们看着些,你们不用担心。”
☆、第52章
何如书第二天一早就知道何老三为什么会操劳过度晕倒了!
大早上的,陈达就被何如琴推醒了,半大的孩子披着棉袄出去,到正房的窗户底下喊叶氏。
喊半天,叶氏那边没动静,小宝那屋悉悉索索有了动静,月光下,就看到何老三打着呵欠起来了。陈达功德圆满进屋爬到被窝里睡觉,何老三舀了一瓢冷水洗脸,醒醒神,抱了柴火进厨房烧早饭去了。
“我说吧,那叶氏现在可不起床做早饭了!”何如琴哪里有睡意,倒是精神抖擞的。
何如书关了窗户,哆嗦着缩回被子里。
“这么早?”谁家早饭这么早,这不是成心折腾人么!
“喝早茶可不就要这么早,不然早上哪里还吃得下去饭?”何如琴说的振振有词的,好像就应该是这样的。“三柱送我回来,可不就是想让我过的舒坦些。”
何如书:。。。。。。
“你这么闹腾,受累的还不是大哥么?”
“我可没叫大哥,你没看陈达每次都是去叶氏屋外叫人么”说到这里,何如琴就生气,“咱大哥真是撞了邪,叶氏不起身,他自己起来做早饭。早茶端到这屋就算了,还端到正房去。叶氏又没生病又没有身子的,哪里需要这么照顾了?”
“叶伯母也在的,或者是端给叶伯母吃的呢!”
“我看的真真的,大哥端了两碗进去,可不就是给那娘儿俩吃的?那老虔婆,叶氏一开始还起床做早饭的,老虔婆来了之后,就睡得日头老高了。肯定是那老不休的教的,叶氏哪有这样的心眼儿!”何如琴受自家老娘的影响,对叶家的人没什么好感。叶家财大气粗的,叶氏小气的很,想让她回娘家借点钱都不成。由此可见,叶家的人可不咋地。
何如书立时明白了,叶氏不起床是耿氏出的主意。叶氏老实厚道,但是耿氏跟大田氏可不是什么好惹的角色。
“那叶氏现在也长心眼了,我不过来了一天,她娘家侄子就家去了,第二天就把那老虔婆送来了。”何如琴恨恨道,
何如书一边听着何如琴喋喋不休,一边盯着外面的动静,好奇的掀了窗户,往正房看了一眼,正巧就撞上了同样推开窗户张望的耿氏。耿氏倒是坦荡荡的,还冲何如书笑了一下,何如书顿时尴尬,脸上一红,把窗户关上了。
“怎么了?”何如琴撑起身子,想要张望,窗户已经被何如书关上了。
“没什么事儿,我起了!”何如书本来还困着,想起来耿氏那一眼,心里不踏实,也没了什么睡意。
何如书自顾起床,端了前一天的脏衣服出去,放在门口,打算吃过早饭去把脏衣裳洗了。推开厨房的门,热气腾腾的白雾飘出来,锅里的水还没开,锅膛里烧的旺旺的,灶台上摆了四只碗,何老三正在打鸡蛋。
“这么早起了?”何老三听到动静,回头就看到何如书进来。“再去睡会儿吧,天亮还有一阵呢!”
“没事儿,在家的时候也要天不亮就起。做豆腐的哪有整夜觉睡,天不亮就要起来磨豆子住豆浆了。”何如书打了个呵欠,坐倒灶膛门口,给何老三烧火。
兄妹俩说着话的功夫,锅里的水开了,何老三鸡蛋打完,拿水瓢舀水,一手倒水,一手拿了筷子飞快的打鸡蛋,碗里很快就泛起了浅黄色,浅浅的黄色泛着些白色的蛋白,飘着鸡蛋的鲜香。
四碗蛋茶搅和好,何老三拿了红糖出来加糖。红糖是金贵玩意儿,平常是舍不得吃的。眼看着一罐子红糖就快要见底了,何老三有些心疼,惦记着上午要去老七家走一趟,称个一斤红糖。
何老三吩咐了何如书把两碗红糖鸡蛋端给何如琴跟陈达,自己端了两碗进了正房。何如书眼睁睁看着何老三进了正房,压下心头的惊讶,才进了屋子。
“大哥去那边送了?”何如琴压根没睡着,等到妹子端了红糖鸡蛋进来,推醒了陈达。陈达倒是不闹,吃完了就抹抹嘴,自己又翻身睡下了。
“嗯——”
“嘁——我没骗你吧!”何如琴挑眉看了看何如书,仰头把一碗蛋茶都喝完了,“咱哥跟以前可不一样了吧?如今透着邪乎呢!要是以前,咱哥能有这么好的脾气,要是她不肯动,早被咱哥骂死了。”
叶氏确实忠厚老实,但是人生父母养,谁没点脾气,兔子急了还咬人呢!可是何老三年轻的时候脾气很差,只听家里老娘跟两个妹妹的话,别的人都是“外人”。要是叶氏敢有异议,轻则呵斥,重则就要上手的。叶氏不是没被何老三打过,小两口动手了,只要不出格,外人也不好说什么。渐渐的,叶氏为了少受些罪,也只能乖乖听何老三的话了,哪有反对的机会啊!
“你就少说两句吧!不是我说你,你在家的时候,陈三柱也是这么伺候你的?回娘家摆什么谱?咱娘家的日子这么难,你还要往家糟践!”
何老三家的日子是三兄妹里面过的最差的,但是何老三还总是惦记两个妹子嫁出去,到人家日子不好过,只有帮衬的时候,从来没想着要沾两个妹妹的光。
兄妹这么多年,何如书能看不出来何老三早上冲红糖蛋茶时的心疼劲儿?鸡本来就不多,大年初一还杀了两只给何如琴炖汤。要是往常,这些攒起来的鸡蛋肯定是到集市上换钱,贴补家用的。现在不仅把鸡蛋全吃了,红糖用的也多。
何如琴愤愤的没做声,脸色青白。
“咱哥咱嫂子人不错,你别见天的没良心了。将心比心,你也是有小姑子的人,你能这么伺候你小姑子?你生陈达的时候,可是咱嫂子衣不解带的照顾。你小姑子生娃的时候你去看过几眼?”何如书算是看明白了,勿怪叶氏心里有气,何如琴本就是成心折腾人。
一般人家娘家嫂子照顾出门的小姑子就少见,叶氏一声不吭答应了就挺难得的了。而且,照何如书的了解,叶氏就算是再不平,肯定也是好好照顾何如琴的。
但是叶家人肯定看不惯何如琴,所以送来了耿氏打擂台。摊上一个心疼妹子的何老三,只能自己受罪了。
“你以为自己是什么好东西?还来教训我?当初分她嫁妆不是你想出来的?我知道我讨人厌,但是我表里如一,不像你,做了坏事,还总当自己是好人。”何如琴被何如书说的恼羞成怒,一时口无遮拦。话一出口,也知道自己说错了话,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脸上十分精彩。
何如书整个人都不好了。
自己知道,心里偷偷愧疚,跟被人说出来是不一样的。何如书现在感觉就像是大庭广众之下被人扒了衣服一样难堪。以前的遮遮掩掩全成了笑话,智商本就不高的何如琴都能看得出来,难道别人就看不出来?
“我,我就是乱说的。。。。。。”何如琴看着呆若木鸡的妹子,百感交集。
何如书从小比何如琴听话懂事乖巧,而且还聪明。何如琴其实从小就羡慕嫉妒恨,但是何如书每天跟在黑脸的姐姐后面,一口一个“阿姐”,何如琴再坏的脾气,心都被叫软了。所以脾气执拗的何如琴,只听得进去何如书的话。
“阿姐!”何如书的泪水扑簌簌落下来。
当年贪心之举,早就后悔,但是抬到婆家去的嫁妆,总不能再抬回来。还有那些年给叶氏上的眼药,使的小绊子,历历在目。忐忑愧疚多年,一时被揭开,好像心口的伤疤被人撕开,撕心裂肺的疼。
何如琴顾不得没穿外衣的冷,下地抱了何如书,“别哭了!是我不好,姐姐不好。”
“呜呜——”
何如琴心头烦乱,“是我不好,明日,明日我就不喝早茶了,好不好?”
何如琴最怕何如书哭哭啼啼的,不管心里是怎么想的,做出了一堆保证,何如书的哭声才渐渐止了。
“我就是后悔,当初不该这么对嫂子。”
“有什么好后悔的?”
“那是人家的东西!”
“好了好了,我知道你好。你知道后悔,我死不悔改,我错了!”何如琴败下阵来。
“咱哥去豆腐坊的时候晕倒了,操劳过度!”
“杀千刀的叶氏,让她偷懒!”何如琴忿忿。
“姐,是你闹着要吃早茶的!”
“好了,我说了明天不吃了!”何如琴闷头扯了被子睡了,再不理何如书。
何如书收了两只碗去厨房,何老三已经淘米煮粥,丢了一把番薯干进去。“你最爱吃的番薯干,放到粥里,粥也甜。”
何如书飞快的把四只碗都洗了,装作不经意道,“哥,你给嫂子送早茶去啦?”
何老三老脸一红,“嗯!你嫂子受累了,我也给她端碗早茶喝喝。”
叶氏就算是坐月子的时候都没享受过这个待遇,何老三心里有些戚戚然,挠挠头,“孩子都大啦,回头想想。。。。。。嘿嘿,年轻时候干的混蛋事儿还不少。。。。。。你啊,也要注意身子,你姐都有了身子了,你说不得也能有。上次的事儿就忘了吧,那孩子说不得已经投了好胎,去富人家做小姐了,咱们得高兴。”
“嗯——”何如书点点头,万事朝前看。黄家单传黄大志,现在也只有顺子一个孩子,还是多子多福。
耿氏早上起来的时候,就发现院子里有点不一样了。该在床上睡大觉的何如琴居然在院子里跟何如书一起剥花生。
“叶伯母起啦?灶上留了早饭,快去吃吧!”何如琴冷着脸不看耿氏,何如书倒是热情的道。
耿氏笑呵呵的应了,扫一眼,看了看何如书的背影,看来这个小姑子不简单。不管是真心假意的,玉娘的日子好过了是正经。
红糖鸡蛋的闹剧算是过去了。
何如琴心里怎么想的不知道,但是再也没半夜让陈达去正房窗户底下喊过人。耿氏也不拦着叶氏起床做早饭了,一切又回到了正常的轨道。
等小中被汪管事接走了,何如书也带着顺子回家了。已经快正月十五了,豆腐坊也要正常开门做生意了。
☆、第53章
有了何老三的话,贾志春跟香秀第二天一早就下地去捡石块了。因为靠着山脚下,地里的石块多,要一点一点都捡走。贾志春留了个心眼,地里的石头不大,用来打场地是最好的。
家里的场院现在是不小了,也足够用了,但是以后地多了就不好说了,贾志春未雨绸缪,把捡出来的石块都收拾了,用竹筐挑回去,堆在原来的场院边上。
表面的石块还比较好捡,等到翻地的时候,一用力,锄头就磕到埋在底下的石块上了。所以,贾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