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力荐河山-第5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顾琰忽而一阵剧烈咳嗽,没有间歇,又因为虚弱,声音向被压住了。方拭非不知所措,站起来要出去喊大夫。
那边顾琰从喉咙里挤出几个模糊气音:“给我——咳——水……”
方拭非匆忙去桌边倒了一杯,拉开纱帐,将他扶起来,给他喂下。
顾琰小心地喝水,中途又皱眉咳了几声,将水渍溅到了被面上。
方拭非用衣袖随意擦了一遍。
喉咙的痒意咳过去之后,顾琰渐渐缓过神来。胸膛开始剧烈起伏,努力调息。睁开眼睛,还带了点血丝跟逼出的泪水。
见方拭非看来,顾琰抬了下手说:“没事了。”
方拭非问:“有止咳的药吗?”
“枇杷吧。”顾琰眉毛松了些,“叔父已经叫人从南方运枇杷过来,那个止咳好。我每年都吃。快到了吧。”
方拭非低声应道:“好。”
她看顾琰要皱眉头就心一紧,起身准备去把茶壶先端过来。
顾琰面容消瘦,却还是带着一丝清俊之气,看着并未消沉,反而比他们还要潇洒两分。
他见方拭非这如临大敌的模样,笑说:“你可别在我面前哭,这一个个的,我受不了了。”
方拭非跟着玩笑说:“王尚书总不能哭吧?”
“他呀?呵,”顾琰说,“他要是能在我面前哭出来倒好,说不定我能高兴一下。”
方拭非又说:“五殿下应该哭了。”
“他也没哭,不然我把他赶出去了,哪容他三番两次往我这里跑。”顾琰说,“他也该长大了。前两日他还问我说,想杀人的念头,也可以称之是仁义吗?”
顾琰问:“你觉得呢?”
方拭非:“普通百姓不能。他的本意如果是为了仁,能。”
第123章 船厂
“我觉得不行。”顾琰说; “那是上位者才能下位者做的事情。他是谁?立于律法之下; 他想如何以杀成仁?”
方拭非不回话。
顾琰说:“你是聪明人; 应该明白我是什么意思。”
方拭非说:“我不明白。”
“听话。”顾琰补了一句; “我一生气就想咳嗽。”
方拭非顿时一个字都说不出来了。
“主子。”门外人小心道,“刑部尚书到了。”
顾琰颔首:“请他进来。”
又对方拭非做了个轰赶的姿势:“你站得离我远一点。”
方拭非立到他的床头; 与他保持着距离。
未几; 刑部尚书敲门进来,对方看见方拭非,眼中露出一丝惊讶,又很快平息。
他抱掌请安道:“王爷身体可还安康?听王尚书说; 是没有大碍了。”
顾琰唇色苍白,显然离没有大碍有很大的距离。可他抬起头,脸上的笑意显出桀骜不驯的本性来,叫你如何也不敢轻视这个病鬼。
他冷淡一指:“坐。”
刑部尚书也不客气,提起衣摆,在旁边坐下。
“不知王爷有何事要找下官。”
顾琰皱眉训斥道:“还不给周尚书倒杯水,傻愣在这里做什么?”
方拭非撇嘴,过去给人倒水。
刑部尚书接过她手里的杯子; 笑道:“多谢。原来是方御史,一时没有认出来。”
方拭非说:“承蒙尚书公还记得下官。惶恐至极。”
刑部尚书赶忙不受:“尚书令一职从来空悬,何来尚书公啊?”
顾琰说:“既然一直空悬; 您又如何称不得尚书公啊?本不过就是个尊称而已。”
刑部尚书:“王爷折煞。”
方拭非重新站到床边,离顾琰近了一步。
刑部尚书伸长手臂,将杯子放到一旁的矮桌上; 同时不动声色地观察着方拭非。
顾琰说:“听闻近日朝中有官员进言,要找人接管我的船厂,以免漕运出错。”
刑部尚书:“确实如此。”
“还听闻,船厂无人管辖,近来遭人欺负,险酿大祸。”
刑部尚书点头:“的确是有胆大狂妄之徒,在无法无天。不过陛下已经着手处理,也叫御史台帮忙彻查。”
方拭非颔首,附议道:“下官正负责此事。”
顾琰头靠在床头,闭着眼睛道:“我这几日无所事事,便想了想,其实几名官员所言,也不无道理。”
刑部尚书观察不出他表情里的意思,而对方的语气更是平淡,似乎只是陈述,并未生气。
尚不能定论,便挑眉笑了下。
顾琰:“我在朝臣百官中,逐个思考了下,最后还是觉得,周尚书您最合适。”
方拭非手指因激动弹了下,快速掩进袖中,免暴露自己惊讶。
周刚平也是一副很吃惊的模样,说道:“什么?”
“我的意思是,将船厂交给你管理。”顾琰说,“不是由你代管,而是就送给你。”
刑部尚书这次是真的惊讶了。衣服下的手指攥成一团,按在膝盖上,一时未给回复。面部有轻微抽动,很快反应过来,郑重其事道:“的确是有官员向陛下请旨,代管王爷船厂。不过,也只是代管而已,观王爷久病不出,怕琐事劳累了王爷,是以有此言论。绝无半点霸占之心。哦,下官也并未上过类似的奏折,如何抉择,相信王爷心中自然有数。”
“我如今身体,就是想霸占又如何?”顾琰叹说,“我百年之后,总得有人接管此事吧?若倒时再安排,未免过于仓促,也难免会有小人动龌龊心思,防不胜防。届时京城要乱成什么样?真是平添麻烦。我当日决定筹建船厂,就是为了能替大秦一解燃眉之急。避灾免祸,才是我的本心。至于谁做这主人,于我而言,并非如此重要,难道我赚那么多银子,能用的掉吗?”
刑部尚书开始大献殷勤:“王爷拳拳之心,下官敬佩。”
“我知道,大家都是为定国安邦,叔父担心我,是以百般纵容我,又觉得船厂为我所建,不该欺负我。可莫非我就能恃宠而骄吗?为人臣子,不能总给人添麻烦吧。”
“王爷言重!王爷乃国之栋梁,何来菲薄之言?”刑部尚书推却道,“只是这船厂,下官万万收不得。朝中有诸多合适人选,譬如王尚书,再譬如工部尚书,转运使、发运使、盐运使。这些人都比下官有经验,也更值得信任不是?”
“何来此言?”顾琰说,“如何抉择,我心中自然有数,我这定下的数,可不就是你吗?”
他一长串说到这里,已经是极限,又弯下身弓成一团,开始咳嗽。
方拭非连忙倒水。
他这阵势,真是每次一咳嗽,都是生死一徘徊。
刑部尚书看着他额角流出的冷汗,跟因气血凝滞而逐渐发红的脸,明了了。
强弩之末,油灯枯竭。
想装都装不出来。
原本看他两年身体在调养中有好转趋势,不想落水后影响真的如此巨大、
只不过顾琰这油灯枯了很久了,还不知道这次是真枯还是假枯。
顾琰擦干嘴巴,让方拭非退开。又重回正题。
他沉沉吐出一口气:
“让贤之事我早有考虑,只是一直定不下人选。王尚书身为户部尚书,户部管水利道途,他身份不同与我,得避嫌。我虽信任他,可也不敢害他。礼部除却王尚书,其余人要么没有可信,要么不够有胆魄,再要么无力接管。同我关系好的官员却不都。至于工部,算了吧,曾经的漕运莫非与他们无关吗?其中纠葛,想必你也清楚。唯有你,立场干净,为人刚正,又有威信,不惧有人闹事,能保下这船厂。正是我思虑周全,才下了这决定。”
刑部尚书自然是不敢接话的。
但他自己也觉得很有道理。
顾琰:“周尚书,你觉得我的船厂值多少钱?”
“下官不知。”刑部尚书说,“粗略估计,少也有百万两吧。”
顾琰:“那你知我的船厂一年可以赚多少钱吗?”
刑部尚书:“不知。”
看如今繁华程度,少说也是上万两银两。这还是顾琰定价低廉,光靠着为商人运货,以及从别的船厂处收来的“护航”费算的。
要换成自己,就是将所有的价钱都往上翻上五番,也不觉得贵。
顾琰:“他。”
刑部尚书顺着他的手看向方拭非。
“你让他自由去你刑部,翻阅几卷案卷。配合他,不要多问。”顾琰说,“他若要县衙的名册,你也带他去。”
刑部尚书从巨大的利益中警醒,皱眉道:“这不合规矩吧?王爷是在打趣下官?”
顾琰:“他母亲是江南人士,当年二人在人海中失散,之后下落不明。他一直怀疑是被什么寇贼所杀,又苦无证据也没有线索,所以想从刑部过往的卷宗中查一查。是人其实还活着,还是真已去了。”
这谎话未免编得太瞎了,刑部尚书笑了出来。
然而顾琰并不在意。
在场几人都不在意这谎话可信不可信。
“我给你选了。”顾琰半侧着身,含笑道:“聪明人都不会选错的。”
刑部尚书:“王爷当真。”
“自然。”顾琰说,“你要是想明白了,我可以去找陛下,找王尚书作证,将船厂全部的船只,以及文契都给你。你可别怕陛下会骗你。”
刑部尚书似在认真思索。
他始终觉得此事有诈。
顾琰接着说:“他先看,他查出来了,我再给你。你若是半途阻止他,我不同意。”
“那若是他查不到呢?”刑部尚书自觉这是个坑,快速道:“这查不查得到,不全在他一念之间吗?”
“那要么在我死后,要么在两月之后,这船厂也是你的。”顾琰说,“本王说话算话,从不屑骗人。”
刑部尚书脑海中各种想法都冒出来转了一圈。
各种阴暗的猜测,未说出口,又被自己否决。
陛下作保,王尚书作证,这船厂的文契肯定不会是假的。至于船厂本身,那就更是真的了,天下有眼睛的人都能看见那船厂如今的红火。自然还有顾琰这段时日的豪气挥霍。
原本朝中官员行商,明面上不允许的,容易被御史台盯上。可这顾琰送过来的船厂,谁能挑得出错字?
看他这幅奄奄一息的模样,总不会拿江山社稷来坑害自己吧?若有变故,届时再看。
刑部尚书打定主意,躬身行礼:“愿为王爷分忧。”
顾琰没什么欣喜或轻松的表情,反而显出了一丝疲惫。
刑部尚书见此越加心安。
顾琰指着方拭非道:“我跟他说一句话。”
刑部尚书会意,自觉退开,站到门口。
方拭非小步弯腰靠近,静听他的吩咐。
顾琰说:“你知道我想你查什么了吗?”
“我知道了。”方拭非说,“我明白。”
顾琰抓紧她的手,用力握住,说道:“不是你死,就是他死。你二人如今这地步,谁都保不了你,你明白的。”
方拭非:“明白!”
顾琰闭上眼睛:“好,无事了,你二人今日先离开吧。我累了。”
方拭非哑声道:“您请保重身体。”
顾琰不耐挥手。
方拭非朝着刑部尚书示意,二人快速出了房间。
见他二人消失在门口,顾琰立即趴向床内,捂着嘴压抑地咳嗽。
小厮在外面焦急等着三人公务商谈完毕,见人出来,都无心招待,直接从侧面溜进去。看见顾琰的模样,扑到床边,给他顺气拍背,哭道:“主子!”
“嘘——”顾琰掐着自己的喉咙勉力道,“把药给我拿来。”
小厮用力一抽鼻子,将声音憋回去,点头说:“是,是主子。”
方拭非同刑部尚书并肩行走。
二人脸上皆是冷漠,完全看不出有交情,倒像对仇人。
“久听闻顾侍郎同方御史关系交情甚深,今日一见,原来竟不是传闻。”刑部尚书说,“不知你二人何时建立的交情,如此信任的事也可托付。”
“靠什么?靠真情实意啊。”对方说话阴阳怪气,方拭非自然也不客气:“人若无所图谋,他为何要防备于你?”
刑部尚书嗤笑:“呵。真情实意。”
方拭非说:“我二人也别在这里恶心对方,不如实话实说吧。免得浪费时间。”
“如此甚好,我也想实话实话,不去拐弯抹角。”刑部尚书道,“王爷为何忽然愿意将船厂交给我?是有谁同他说了什么?”
方拭非嗤笑:“您若是不愿意,拒绝即可。若真觉得我与顾侍郎要坑你,也尽管不接这船厂,我二人可没有勉强您。”
刑部尚书说:“听你语气,似乎对我颇有怨言。”
“那您是想错我了。”方拭非笑说,“我方某向来是,谁怎样对我,我就怎样对他。何况我直言相告,哪里来的怨怼?”
刑部尚书:“你我都是一心为国,何必分你我。”
方拭非:“若是如此,最是。”
二人到了门口,刑部尚书问:“你往哪边走?”
方拭非颔首:“您先请吧。”
刑部尚书便选了个方向先行离开,方拭非与他反向而行,特意绕了个路才回去。
第124章 憋着
顾琰都替她做好了准备; 方拭非只要顺势查案即可。
可她在台院还有要务; 抽不出太多空闲; 便去找御史中丞告假。
但官员不能随意告假; 尤其是如今朝中纷争不断,台院首当其冲的情况下。只能请出两天; 再回去做事。或是借着去县衙查取名册之时顺便调查。
第二日就去找刑部尚书帮忙; 请他与县令知会,自己要在县衙翻阅一人的档案。
她知道时间紧迫,已经很是用心地查找。可京城偌大,翻到了那户人家的姓名来历; 却找不到那几人现在的住所,他们名下只有那座如今空闲的院子。
他们可以不买新房,但平时总要赚钱。虽然不知道几人是做什么营生,但若大力排查,应当能找到些许踪迹。
方拭非当天又熬夜,将城中所有摆摊记录在册的人家也找了一遍。
各册间的信息并不详实,加上记录成册的官吏并非同一人,也无法前去问讯求证。其中有管人的; 管商道的,管税赋的……除却名字相同,根本无法确认是否为同一人。
方拭非又借着白日空闲; 一个个跑过去查证。
只有她一个人做事,难度比大海捞针也小不到哪里去。
台院众人原本就对她明明身为一院御史,却接连告假、不务正业而甚感不平。又因船厂一事; 忙得焦头烂额神智不清,那股不平就升成了怨念,打算下次看见方拭非好好找她评理。
可过了两日,待销假回来的方拭非真出现在他们面前,众人就无话可说了。
方拭非神情疲惫,分明是疲惫奔波后的模样,哪里有半点享乐的样子?
做了两日,又去找人说要休息。
御史中丞都郁闷了。
“你究竟都是在忙些什么呀?连个人影儿都翻不到!别忘了自己是台院官员,若真有什么线索,告知你的同僚!千万别逞个人之强,反将自己置于险地。”
方拭非:“下官明白!”
御史中丞:“所以你在查什么呀?”
方拭非:“在替顾侍郎查点私事。”
“哦……”御史中丞闻言不追问了。
顾琰如今尚未痊愈,连船厂的事都管不过来,却会去嘱托方拭非查的,肯定是极其重要又不便宣扬的。
他还想好好活着,暂时算了吧。
方拭非继续顺着线索查,终于在山穷水尽时查到了一对疑似目标的夫妻。按照记录,对方会在庙会举办之时,在寺庙山脚摆设摊位,贩卖油饼等吃食。
她抄录下地址,在庙会当日得空,就赶过去验证。
寺庙一早开始敬香的时候是最忙的,已经过去了,到了中午反而闲下来。
方拭非在山脚逛了圈,一见到那对夫妻,就知道自己找对了。
女方鼻下有一黑痣,皮肤黝黑,脸型偏方。男方脸型圆润,手背有一大块烫伤疤痕。
所有细节都与名册上描述的一模一样,连带旁边附的画也有八分相似。
实不相瞒,方拭非鲜少在名册的人像画上认出谁是谁。
难得难得。
此时人多口杂,贸然过去还提起要事,会引人注意。同卢戈阳说得一般,恐给二人带去杀身之祸。
既然人找到了,也不急这一时,出于各方考虑,方拭非并未直接动作,而是先在对面的台阶边上选了个位置,观察他们。想等二人收摊后再悄悄跟着,等确定他们的落脚之处,再去秘密商谈。
可一直坐着是很无趣的,也不知道那对夫妻什么时候才会收摊。方拭非百无聊赖,在附近小范围地逛了一遍,再时不时回来观察二人。
方拭非不期然,就看见了一个熟悉的身影。
那青年失魂落魄地走到山脚,缓慢停下,手里捏着一块竹牌,埋头用手摩挲,摸着摸着,肩膀就低幅度地震动起来。
“呵,五公子。昨日顾侍郎还跟我说你长大了,在他面前从不哭,今日就看见你在这里抹鼻子。”方拭非冒到他身后,冷不丁吓他一跳:“我要告诉他才行。我们五公子还是需要琰哥照顾的。”
顾泽长转了个身,背对着她,声音还带着哽咽。
“我是没在他面前哭。随便哭哭也不行吗?”
方拭非好笑道:“自然行。您随意。”
顾泽长抬手将脸擦干净,没心情哭了。
对着方拭非,就是想哭也哭不出来。
二人靠坐在旁边的碎石上,顾泽长把竹牌小心塞进怀里。
方拭非看见了,问道:“您来这里做什么?出门竟也不带个侍卫,知道多危险吗?”
“谁人会来与我为难,我在众人眼中不过一游手好闲的纨绔子弟。”顾泽长自嘲笑说,“而且我是陪嫂子来的。现在侍卫都跟在她身边。带太多人来,怕冒犯了佛祖,所以没带。”
方拭非:“哪个嫂子?”
“就是琰哥的妻室。”顾泽长说,“那日我去看他,听到嫂子说要前来祭拜求个平安,就请她带我一起来。我……我又没人带我拜过,怕犯了什么忌讳,会有何处不周到,所以请她教教我。”
方拭非想到在何山县的时候,他还是不信佛的。
其实坦诚来讲,她觉得身为皇家子弟,还是不要信佛来得好,最好是信什么都不要。杜陵就不大同意她涉及任何宗教事宜。
凡事何需求天?他们就是百姓的天。他心中应该有数,求神拜佛,是解决不了任何问题的。
“我以为你不信这个的。”方拭非说,“若是有难,该找众臣相商,反正我这辈子,还没见过什么真正的神佛之力的。”
“尽人事听天命。既然已经到听天命了,所以来求个心安而已。我自然知道,成事在人嘛。”顾泽长问,“你呢?你也来求佛?哦,不如我替你引荐一下此处的方丈吧。听他们讲讲佛经,还是觉得很有道理的,我听了一会儿,觉得能叫心境平和下来。”
“不必了。”方拭非说,“其实我是来查案的。”
顾泽长点头:“原来如此。”
方拭非说着又跑回去看了一眼,确定对面两人还在,才悠悠走回来。
“你这是在看什么人?”顾泽长问,“需要我帮助吗?”
方拭非说:“看着人而已,两只眼睛还是四只眼睛没什么差别。”
顾泽长换了个姿势。似乎是忍久了,见到方拭非,忍不住想要宣泄一下沉闷情绪。他叹了口气,感慨道:“方御史,你说琰哥会无恙吗?自他出事后,我忽然觉得京城里危机重重,谁人都不可信。开口说话,就生怕被人抓住了把柄。京城茫茫人海,我竟找不到第二个可以倾诉的人。沉重、苦闷。莫非大家都是如此吗?”
顾泽长以为方拭非怎么也会说,你可以跟我讲讲。然后自己就告诉他,有些秘密不能同他人讲。
他根本没想到对方会给出第二个答案。
结果就听方拭非冷冰冰地吐出四个字:“那就憋着。”
顾泽长:“……”
这还是朋友吗?
“我送公子五个字。高处不胜寒。”方拭非说,“当你越发强大,站得越高,就会有越多秘密。但是请记住您的身份,即便您再想倾诉,也绝对不可以告诉别人。不是人人都这么幸运,可以找到一个全然信任的朋友。即便找到了,那朋友也未必能陪你一生。权势,必是孤独的。”
方拭非拍他后背说:“您有此想,说明您开始有担当了。继续憋着,别告诉我。”
顾泽长一张脸憋成了猪肝色。
人都是有倾诉欲的,向自己信任的人,向崇拜自己的人。这就是为了有些高管被检举贪腐,都是由小妾给的证据。
“我憋。”顾泽长说,“我别的本事没有,但起码言出必行。”
二人正在说话,顾泽长说的嫂子就从上面下来了。
方拭非之前在府中与她匆匆见过一面,还有印象,同她颔首问好。
顾泽长看见她十侍女手中的红绳,忽然想起,叫道:“哎呀,我还有东西留在上边,请高僧帮忙念两遍经咒,这就给忘了。请嫂子在这里等等我,我马上回来!”
贵妇点头,顾泽长就毛毛躁躁地跑上去了。
方拭非抬手扶额。
这孩子真是不惊夸。
贵妇看着方拭非,并未避嫌离开,反主动与她攀谈起来。
“你很得他的信任。”
方拭非忙道:“蒙顾侍郎抬爱,惭愧。”
“每次你来过后,他都会很高兴,还时常跟我提起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