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造作时光-第3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少拍马屁,嘴巴这么甜,是不是跟乐阳长公主府的人起了冲突?”卫明月笑着点花琉璃的额头,她生了三子一女,内里最像她的就是这个看起来最娇俏无害的女儿。
只有那些外人才会觉得,她们母女的性子截然相反。
女儿随了她的性子,但是行事手段又学了她爹,那些因她皮相便觉得她软弱好欺的人,直到倒了霉,都还不知道怎么回事。
“女儿原本不想多管闲事的。”花琉璃解释道,“可是公主府的太监鞭笞百姓,那个公主还说你的坏话,女儿哪能忍得住。你可是爹爹最爱的女人,女儿和哥哥们最好的母亲,怎么能随随便便让人当着我的面,说你的坏话?”
“我们家乖女做得好,咱们为将者若无守卫百姓之心,又怎么能上战场。”卫明月笑道,“做你认为对的事,不要怕。”
花琉璃腻进卫明月怀里,小声道:“母亲,乐阳长公主是不是想让自己女儿做太子妃?”
卫明月低头看着还像儿时向自己撒娇的女儿,脸上的笑容微淡,“你想让她做太子妃吗?”
“她做不做太子妃,跟女儿有什么关系?”花琉璃坐直身,疑惑地看着卫明月,“这种事应该陛下去想才对。”
“你说得对。”卫明月笑了笑,“以我来看,陛下大概不会愿意让谢姑娘做太子妃,虽然她确实是个好选择。”
谢家出才子名士,在南方极有名望,太子娶了谢家女,等于收买了南方大部分文人的心,对他继位以后的声望极有好处。但是有利就有弊,南方才子名士们把持着舆论主流力量,这就等于是一支无形的剑。
身为帝王者,并不想靠着一把剑成为高手,而是想成为这把剑的主人。
太子与谢家女成亲,既是让南方文人圈为自己所用,也在无形中抬高了南方文人的地位。久而久之,这些人就会对皇家指手画脚,说这个能做,那个不能做,让帝王成为带着名声枷锁的傀儡。
与大晋相邻的玳瑁国,便是前车之鉴。
卫明月曾去过玳瑁国,那里重文轻武,信奉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读书人动不动就在朝堂上进行死鉴,当朝撞死还能搏个清名。
最让她不能理解的便是玳瑁国大街上几乎看不到几个女人,女子若与外男见面说话,便为不洁。便是王女,也要早早嫁人,恪守所谓的妇道。
驸马娶了王女后,竟然还敢养小妾,王女若是容下小妾,会被这些读书人夸大度,若是容不下,少不得被人说善妒、凶悍之类。
大晋的驸马若敢做这种事,轻则就被公主带人打得鼻青脸肿只剩半条小命,重则打个半死再和离。
至于京城的文人,遇到这种热闹场面,只会带上纸笔把事情经过记录或是画下来,然后写上几首打油诗,写成戏剧逗人玩乐,无人会替驸马喊冤。
近年来,谢家有几个老头子,倒是在提倡大晋应该学玳瑁正仪之风,不过并没有引起太多人重视。
她很担心,谢家女嫁给太子以后,万一突然开始以身作则,让大晋女子学习玳瑁女眷,那可真是麻烦了。
她担心地看了眼花琉璃,女儿还年轻,后半辈子可不能生活在这种环境中。但是上位者的行为,对民间的影响是巨大的。
思来想去,还是希望谢家女不要做太子妃好。
乐阳长公主回到京城的第二天,就进宫拜见了太后与昌隆帝,提到去年病逝的长女,她当即便哽咽起来。
“大姑娘向来体贴又懂事,只怪我当年生她的时候,没有给她一个强壮的身体。”在太后与昌隆帝的劝慰下,乐阳长公主勉强止住了眼泪,红着眼眶拉着二女儿的手道,“如今我膝下只有瑶瑶这个闺女和一个不成器的小子,瑶瑶这孩子温柔贤淑,又喜欢京城的人文气候。我就想着,就让她留在京城里了。”
这话说得不算太隐晦,昌隆帝与太后明白她的意思,她想让谢瑶嫁在京城里。
太后笑问:“你这是看上哪家好女婿了?”
“母后,女儿虽常到京城居住,但到底对京城不够了解,其他儿郎好与不好,女儿也不清楚。” 乐阳长公主有一下没一下地摸着谢瑶的手背,含笑道,“倒是太子是我看着长大的,瑶瑶这孩子性格温顺,从小就喜欢找太子玩,不如亲上加亲,让她留在太子身边照顾他?”
听到这话,太后脸上的笑容顿时淡了下来,她看了眼昌隆帝,端起茶杯遮着嘴角不说话。
昌隆帝神情淡淡地看了眼含羞带怯的谢瑶一眼,不提婚事,反而道:“你此次进京,驸马为何未与你一起?”
“驸马还有一些事要处理,大约半月后才能到。”乐阳长公主道,“皇兄,瑶瑶与太子……”
“陛下。”赵三财匆匆走进来,“长安侯求见。”
“明月来了?”不等昌隆帝开口,太后率先道:“快请她进来。”
见太后这个态度,谢瑶脸色变得惨败,若是太后同意这门亲事,又怎么会急着让其他人进来?分明是不想她嫁给太子,又不想她与母亲太难堪,才会如此做派。
乐阳长公主倒是比女儿沉得住气,她皮笑肉不笑地拍了一下女儿的手背,双眼凝视着殿门口。
当年京城里的人总说卫明月那个粗鲁的女人才是京城第一美人,她倒是要看看,在苦寒的边关待了这么多年,卫明月还能美到哪里去。
不多时,一个明艳的女人走了进来,举手投足都带着一股鲜活的力量,十分的夺目。
“母亲。”谢瑶感觉到手背传来刺痛,她轻轻唤了一声。
乐阳长公主松开女儿的手,端庄地坐在椅子上,脸上带着恰到好处的微笑。
“末将见过陛下,见过太后娘娘。”卫明月上前行了礼,看了乐阳长公主一眼,却没有说话。
“快快入座,不必这么多礼。”太后招呼着卫明月坐下,心里暗暗庆幸,好在卫明月来了,不然她跟皇帝还要费力想拒亲的理由。
卫明月拱手再度向太后行了一礼,对昌隆帝行了一个大礼:“陛下,末将今日来,是为了代不成器的女儿请罪的。”
见卫明月向自己行大礼,昌隆帝不自觉把屁股往后面挪了挪。但是一听她提到花琉璃,以为她知晓了太子的心思,又往前坐了坐,努力撑起一个慈和的笑容:“爱卿这话是何意?福寿郡主聪明伶俐,乖巧可爱,善良体贴,蕙质兰心,何需你来请什么罪?”
不管是什么事,先把她女儿夸了再说。
“陛下谬赞了,末将听了这话实在汗颜。”卫明月无奈苦笑,“那孩子实在不像话,乐阳长公主进京的第一天,便做了令长公主不快的事情。末将教女无方,已经把她带到殿外,让她亲自来向陛下请罪。”
“福寿郡主就在外面?”昌隆帝看了眼外面的天色,今天的天色不好,风呜呜刮着,福寿郡主身体那么弱,怎么受得住?
怕风把儿子喜欢的小姑娘吹跑了,昌隆帝连问花琉璃做了什么的时间都没有,直接让赵三财把小姑娘带了进来。
谢瑶看清来人,差点咬碎一口银牙,这不是勾引太子表哥的那个小妖精么?
“外面风这么大,怎么能让郡主单独留在外面?”昌隆帝越看花琉璃越觉得喜欢,这姑娘好,长得比她娘还好看,最重要的是性格温柔,不像她娘亲,一掌能劈断一块大石头。
“快去取热姜汤来,把屋子里的熏香撤了。”自觉在花琉璃面前树立了一个可爱可亲的公公形象后,昌隆帝温和地问,“郡主可要用些点心?”
“谢陛下,臣女不用。”花琉璃扶着婢女的手,走到屋子中央,向屋子里众人行了一个礼,把昨天傍晚发生的事情,原原本本讲了一遍。
“臣女只顾上了百姓的安全,却没有顾忌长公主殿下的颜面,还害得谢小姐伤心难过。臣女回到家中后,坐卧难安,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得知长公主与谢小姐在太后娘娘这里,便特来向二位请罪。”说完,她走到长公主与谢瑶面前深深一福,“对不住,昨日臣女一时冲动,请殿下宽恕。”
“小女不懂事,末将昨日已经在家中教训过她了。”卫明月朝乐阳长公主拱了拱手道,“请公主见谅。”
乐阳长公主心中发冷,她怎么也没想到,卫明月母女会把事情直接捅到皇兄这里。这哪里是请罪,分明是在她脚下挖坑,还在坑里埋了几根扎脚的针。
“举办法会时,让百姓在四周摆摊,京兆府早就请示过朝廷。这是利于民生的好事,并无越矩之处,公主府的太监为何责打摊贩?”昌隆帝让宫女扶着花琉璃坐下休息,面色有些发冷:“乐阳,你虽贵为公主,但是那些仗势欺人的下人,也该管管。”
“皇兄说得是。”乐阳长公主捂着眼角,小声啜泣起来,“自从大姑娘病逝,我这日子过得浑浑噩噩,倒是让那些不长眼的下人越发嚣张起来。”
她哭了一会儿,擦干眼角的泪珠,对花琉璃道:“幸亏有郡主在,才没让这种仗势欺人的恶奴得逞,本宫又怎么会怪郡主,感激都还来不及。”
“多谢殿下。”花琉璃乖巧一笑,“昨日母亲就跟臣女说过,殿下最是温和善良,待后辈极好。今日见了,才知您比家母说得还要好。”
“是长安侯谬赞了。”乐阳长公主从齿缝里挤出了这几句话,她宁可相信猪会上树,也不相信卫明月会这么夸她。
昨天卫明月手底下的那名女将,分明没有给她半点颜面,强行把她的太监总管押到京兆府,硬是让京兆府的衙差当众把他打了十棍,引得无数百姓看热闹后,才把人送回公主府。
一路上还有意无意跟京城百姓说什么,这是乐阳长公主府的太监,犯了事才挨打。又说京兆尹多么铁面无私,又说太子如何正义,为了百姓宁可责罚姑母的下人,还说什么陛下把太子教得如何如何好。
引得一干看热闹的百姓,拍手称好。
合着这是打她的脸,给别人做脸呢。
昨天把事情做得这么缺德,今天脸一变,又跑到宫里来请罪,一副我虽然做的事情没错,但是做得太冲动,没给长公主面子,所以还是来请罪了。
真要给我留面子,昨天就不要把事情做得那么难看啊。
现在这番做派,分明就是做给陛下看的,好显得她们母女对陛下有多忠心。
更让她生气的是,皇兄不仅没有斥责花琉璃,还时不时让宫女太监拿吃的过来,不知道的还以为这是他亲闺女呢。
“姜茶不要熬得太浓,记得弄一碗玫瑰露过来,给郡主解解姜味。”昌隆帝压根就没有心情听乐阳长公主的一番凄惨哭诉,等她把话说完,就开口吩咐宫女给花琉璃准备玫瑰露。
气氛瞬间变得有些尴尬,乐阳长公主看着花琉璃小口地喝着姜汤,卫明月说着什么,“还是陛下有威严,这孩子在家就不爱喝这些”之类的话,就觉得恶心。
这对母女不仅两面三刀,还爱拍皇兄马屁。
真不要脸。
“卫爱卿,朕倒是觉得福寿郡主很好,你不要对她处处挑剔嘛。小姑娘不喜欢姜汤的味道很正常,谁会喜欢那些味道不好的东西?”昌隆帝如今看花琉璃觉得哪里都好,毕竟这是未来的儿媳妇。
当然,最好的地方就是她没有随卫明月这个母亲,简直是谢天谢地,是他儿子的福气。
“福寿郡主,你身子不好,定要按时用药,不然家里人会担心的。”谢瑶见昌隆帝似乎对花琉璃十分喜爱,心里有些发慌,“现在不养好身体,以后可怎么办呢?”
身体不好的人,就不要妄想做太子妃了。
“谁说郡主不好?”太子大步走进殿,目光落到低头喝玫瑰露的花琉璃身上,“孤觉得,郡主好得很。”
第54章 禁卫军
太子突然出现; 抛出这么一句话,让殿内的气氛变得更加尴尬; 因为这话实在太不给乐阳长公主母女面子了。
乐阳长公主心里虽然恼恨; 但却注意到关键一点,有太后与皇兄在; 太子仍旧可以自由出入; 连通报这个步骤都可以省去,可见皇兄对这个儿子偏爱到了何种地步。
她偏头看了眼神情难看的女儿; 开口笑道:“太子说得是,我们家瑶瑶并不是说福寿郡主不好; 只是担心她的身体; 所以才忍不住多说了两句。”
太子停下脚步; 沉默地看着乐阳长公主母女,就在大家以为他会说出什么话时,他面无表情道:“哦。”
哦?
后面呢?
然后呢?
乐阳长公主感受到了一股被无视的愤怒。
花琉璃刚准备起身给太子行礼; 太子就走到她面前,温柔笑道:“以你我的交情; 何需这些虚礼?”
说完,他顺势便在花琉璃旁边的空位上坐下,自然得好像两个玩得好的小朋友; 不管大人们在做什么,反正先坐在一块儿再说。
可他们现在已经不是五六岁的小孩子了!
昌隆帝的心情很复杂,既想让卫明月让太子体会到人世的艰辛,又怕卫明月真的刁难儿子。他偷偷瞥了卫明月一眼; 见卫明月正面带笑意地跟太后小声说着话,一颗提起来的心晃晃悠悠地放了下去。
太子可不管他的老父亲有多焦虑,他低头小声问花琉璃:“她们可有刁难你?”
花琉璃从袖子里伸出一根手指,轻轻摇了摇:“陛下并未责怪臣女,还不让家母批评臣女呢。”
太子顿时笑了,这小丫头恐怕还不知道,父皇已经偷偷把她当做了未来儿媳妇。他转身朝昌隆帝拱手道:“父皇,昨日的事情儿臣也在场,押送那个小太监去京兆府受罚,也是儿臣的主意。”
这件事本来已经被揭过去,没想到太子一来,又开始谈这件事,乐阳长公主脸上的笑容,再也挂不住了。
她起身唱作俱佳地赔了礼,然后再次提起病逝的大女儿,与小女儿谢瑶抱头痛哭起来。
太后年纪大了,听到这呜呜咽咽的哭声,就觉得头疼。她揉了揉太阳穴,扶着女官的手站起身,转头对昌隆帝道:“皇儿,哀家有些乏了,去寝殿休息一会儿。”
说完,还不忘带走两个小辈:“太子跟琉璃一起跟哀家过来,哀家有些事想跟你们说。”
年轻小孩子老听人哭哭啼啼不好,尤其是琉璃身体不好,万一被影响了精气神怎么办?
昌隆帝眼睁睁地看着母亲带着两个小辈跑了,突然觉得自己就是大难临头后被扔出来的石头,要凄惨地面对鸭子们嘎嘎嘎地叫声。
“陛下,末将乃是外臣,不好打扰您与公主殿下的兄妹相聚,末将告退。”卫明月站起身,朝昌隆帝行了一礼。
昌隆帝:“……”
卫将军,朕当年差点被废太子的时候,你能帮朕撑住。金珀国大举进犯大晋,你能替大晋挡下金珀千军万马,怎么现在这点小事都不愿意做了?
还懂不懂讨好帝王之道了?
似乎看懂了昌隆帝眼中的抱怨,卫明月再次开口道:“陛下,外子有事启禀陛下,但寿康宫与后宫相邻,外子不便前来,所以外子在宸阳宫等待陛下驾临。”
“花爱卿乃是朕之爱将,怎能让他久等?”昌隆帝连忙站起身,对还在哭哭啼啼地乐阳长公主母女道,“皇妹,你刚来京城就回府好好休息,朕还有政事要处理,就不陪你了。”
说完,也不等乐阳说话,大步离开了正殿。
没了太后与帝王,正殿的宫侍撤走了大半。谢瑶看着空荡荡的大殿,莫名觉得有些阴冷。
她打了个寒颤,小声对乐阳长公主道:“母亲,陛下走了。”
乐阳长公主擦干净眼角的泪珠,缓缓起身走到殿外,她抬头看着阴沉沉的天空,侧首对身后的谢瑶道:“你看。”
谢瑶顺着母亲的目光看过去,只看到高高的城墙,还有立在狂风中的宫殿。
“这里是皇宫,我希望你能入主凤栖宫,然后在住进这座宫殿中。”乐阳长公主眼神凌厉地看着谢瑶,“公主也好,王妃也罢,都比不上皇后的地位尊贵。”
面对母亲势在必得的眼神,谢瑶有些瑟缩:“可是,太子根本就不喜欢我。”
“他若是不喜欢,你就想办法让他喜欢。”乐阳长公主微微俯首,在谢瑶耳边道,“他若是喜欢谁,你就毁掉谁,懂吗?”
谢瑶抖了抖。
“怕什么?”乐阳长公主冷笑,她轻轻抚摸着台阶的石雕扶栏,一步步往下走,“这座皇宫里啊,哪个女人的手,是干净的呢?”
“女人不狠,地位不稳。”乐阳长公主弯腰掐下花圃中的一朵茶花花苞,“想要什么东西,就要靠自己夺回来。”
“公主殿下!”一个太监匆匆跑过来,为难地看着她手里的花苞,“这是太后娘娘最喜欢的茶花,您……且收下留情。”
乐阳长公主:“……”
待这个太监走了,乐阳长公主转头对谢瑶道:“看到没有,如果不能成为最尊贵的女人,连采一朵花都会有人来告诉你,这种事不能做。”
谢瑶沉默地点头。
顺安公主府。
“什么,乐阳那个老贱人又回京了?”顺安公主听贴身丫鬟提起乐阳长公主的事,脸拉得老长:“她不是说,大女儿病逝,不想踏进这个伤心地吗?”
这才过去一年,伤心就全忘记了?
“母亲,什么伤心地?”嘉敏喜笑颜开地踏进屋子,往顺安公主身边一坐,美滋滋道:“母亲,女儿跟您说件事,您听了一定会高兴。”
“什么事?”顺安公主道,“先说好,不要编瞎话从我这里骗银子使。”
“您说什么呀,女儿最近都不怎么乱花钱了。”自从花琉璃回京以后,她连出门的次数都减少了,拿着银子也没处花。
她把花府婢女把乐阳长公主府太监总管拉去京兆府打板子的事,跟顺安公主讲了一遍:“早知道后面会发生这种好戏,我昨天下午就不该跟二公主一起走,怎么也要厚着脸皮留下来。”
“你的意思是说,事情发生的时候,太子也在场?”顺安公主有些意外,乐阳一直有意拉拢太子,还想把自己女儿嫁给太子做太子妃。皇兄待乐阳也比对她好,太子看到乐阳长公主府太监总管被花家下人带走,就没有阻拦?
如果说顺安公主心中有个最讨厌的人排行榜,乐阳长公主名字绝对排在第一,而且还是用粗豪笔特意加粗加大的那种。
她会这么讨厌太子,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乐阳身上。
她从小就跟乐阳不合,偏偏乐阳手段阴险,不仅处处陷害她,连她后来挑选驸马,乐阳也处处从中作梗。
再后来她产下嘉敏时差点一尸两命,驸马舍不得她受苦,便决定不再要其他孩子。乐阳每次回京,总会在她面前提什么孩子,儿子的,实在让她心烦。
在顺安公主心里,贱人是分两类的,一类贱人只会让人又气又无奈,甚至还有让她敬畏的地方,卫明月是此种代表。还有一种贱人让人恶心得吃不下饭,恨不得一巴掌呼死她,乐阳就是此类佼佼者。
都是贱人,卫明月的讨喜程度,能甩乐阳一百九十九条街。
“太子与花琉璃……是好友,太子自然是偏向花家的。”嘉敏不敢说太子可能喜欢病逝的谢郡主,现在花琉璃就是谢郡主的替身,便找了个借口:“太子虽然不好相处,但也见不得官员仗势欺压百姓,他偏向花家也有可能的。”
“以太子的狗脾气,做出这种事好像也不让我感到意外。”顺安公主还记得几年前,有官员贪污受贿,圈地驱赶农人,被太子知道后,半点脸面都不给,短短一个月内,这几个官员被一贬再贬,最后发配到了苦寒之地服役。
从那以后,整个大晋的圈地之风小了很多,到现在都不敢复燃。当然,有关太子性格暴戾的传言,也是越来越多了。
不管为了什么,反正太子让乐阳老贱人没脸了。一时间,顺安公主觉得太子也没那么讨厌了。
三日后,乐阳长公主上奏折,请立二女儿谢瑶为郡主。
太子翻看着这道奏折,转手把这道奏折交给了赵三财。赵三财不敢看奏折的内容,躬身把奏折转呈给了昌隆帝。
昌隆帝看完奏折内容,问太子:“元溯,你觉得此事如何?”
“谢姑娘病逝不到三年,乐阳长公主便急着另立郡主,这未免太无情了些。”太子食指轻轻点了几下桌面,微笑道:“儿臣以为不妥。”
“他们家的大丫头,没有成亲,又没有子嗣,若是连郡主的名头都没有,又怎么享用香火?”昌隆帝把奏折还给太子,“你来批复便是。”
“儿臣以为父皇会保下她家大姑娘的爵位,另立二姑娘。”太子拿起朱笔,在奏折上批阅了两句话。
贵府长女病逝未至三年,此事日后再议。
“到底是外人,朕总要顾及儿子跟未来儿媳的心情。”昌隆帝道,“臭小子,看在朕为你做恶人的份上,近来你就安安分分地帮着朕处理政务,在百国宴结束前,你别想乱跑。”
昌隆帝心里很明白,花家下人刚把乐阳长公主府的太监总管拖去京兆府打了,转头他就给长公主加恩,在外人看来,就是皇帝对花家行为不满,只是暂时隐忍不发罢了。
谁对谁错,他心里清楚得很,乐阳这种招摇的行为,不能惯着。
更何况,再怎么说,能照顾未来亲家的面子,那就要好好照顾。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