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宗女-第2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对不起,他在我府上出事。”赵淑不知该说什么才能表达心中的愧疚。
“不关你的事,是老朽没教育好女儿。”霍成义道,他语气坚定,有自责,但隐藏得极好,若不是赵淑这个活了几辈子的人,定看不出来。
“郡主,今次来,我们就是想看看他,同时感谢你对他的照顾。”赵氏压下心中的苦楚难过,出言道,只是言语之时,还是免不了有哽咽。
霍白川是她的命,如今命要没了,她定是那个最难过的。
“夫人,我带你们去。”她看不得母亲为了孩子难过,她没有母亲,但知道孩子不应该让母亲难过。
让人备了马车,带上些瓜果点心,几人连永王都没有等,便去了江影园,霍白川在江影园,没有赵淑的同意,谁也不能去的。
只是,霍成义和赵氏不同,两人没有先去江影园,而是直接来永王府,可见时时有礼。
霍成义与赵氏是长辈,便没有那么多讲究,三人同一马车,在马车上,赵淑敏锐的感觉到两人的紧张,以及那种死一样的凄凉。
一双手伸出来,握住赵淑的手,赵淑看去,赵氏正对她微笑,只是笑容太苦涩,苦涩到让人想哭,大抵是心里太难过,想强颜欢笑也是不能。
“可惜,这么好的姑娘,却是无缘。”她道。
“说什么话,免得损了郡主的声誉。”霍成义不赞同的道,但语气很温柔,那种如水般的温柔。
只有真心疼爱一个人,才会那样的温柔宠溺,赵淑想,大抵他们之间的感情,是极好的。
“好,不说。”赵淑点点头,又为赵淑理顺耳边的碎发,“越看越喜欢。”她没有再多说,只是一个劲的说喜欢赵淑。
赵淑明白,可她能说什么?
到江影园的时候,彭老太医得了消息,亲自迎出来,将三人领到霍白川的院子。
院子极其雅致,哪怕是地上的鹅卵石也都是精心寻来的,更别说一草一木,彭老太医找了许多溢于滋养身体的花草种在院子里,一走进去,整个人便心旷神怡。
宽大的卧房里,一应物件都皆是上等,霍白川安静的睡在床上,精致到人神共愤的五官,让人舍不得去扰醒。
霍成义和赵氏都没有出声,只是走到床边静静的看着,两人压着心中想要大哭的冲动,就下人搬来的凳子坐下。
“你常说娘的佛堂太冷清,应该种几棵杨梅,杨梅终日长青,还有果子止渴,娘种上了,来娘便能酿杨梅酒,你知道的,娘的手艺好,明年给你酿许多坛。”赵氏淡淡的说,声音不轻不重,很温柔。
果真是空谷幽兰般的女子,光说话便能让人安心。
霍成义没有说话,只是静静的听着,然而赵淑却发现他几次张嘴,都没有把话说出来,最终别过头,不敢多看。
“娘日后不催你成亲了,成与不成,娘都不在意,娘抱别人的孙儿也可以。”像是在赌气,但从赵氏的嘴里说出来,却真得不能再真。
终于,两人的眼泪落了下来,在大庸,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最凄凉的莫过于人死了没有留下香火。
当然,他们不会以为霍白川醒不过来。
“娘给你做了几身衣服,都是你喜欢的颜色,绣了你喜欢的墨竹。”赵氏轻轻的揉着霍白川的手,一遍一遍。
赵淑不忍再看,转身出了门。
彭老太医在门外候着,见她出来,脸上还有泪痕,没有多说什么,只是叹了口气。
“彭老,情况可有好转?”原本是不敢问的,但却忍不住,她自己也可以去号脉,但怕他的脉搏越来越弱。
“郡主……”彭老太医颇为为难,“老夫不会撒谎。”
“不必说了,我明白的。”赵淑扬手制止了他接下来的话,她也明白,霍白川身体里还有劣质子弹,吊着一口气罢了。
霍成义与赵氏来,霍古贤也过来了,他是后来的,见到赵淑,依旧是规规矩矩沉稳大方,“阿君姐姐,我来看二叔。”
似乎,一夜之间,他更成熟了,明明年纪不大,但却像个大人。(未完待续。)
第四十章 九娘
最终,霍成义与赵氏也没有要求将人接走,只是两人都留下了,在江影园旁购了宅子,从此一直没有离开。
很快,问斩的日子到了。
自古以为,少有女子监斩,赵淑穿了朝服,带着人浩浩荡荡的来到菜市口监斩台,两旁坐着朝中大臣,原本杀头大事,百姓们都会议论纷纷。
但这一次,没人说话,因为他们生平第一次看到女人端坐在监斩台上。
身后的茶楼,该来的人都来了。
坐下来,视线落在签令筒上,火签令上朱砂圈了个斩字,不是当事人看着不过如此,而此时赵淑看着,却重若万斤。
取出一支火签令,放在眼前细细观看,并无什么花样,只是她就想多看一会。
“郡主,时辰到了。”柳焕低声提醒道。
赵淑收了视线,淡淡的道:“带人犯。”
紧接着,小郭子一声高呼,衙差便把人犯带了上来,原本赵淑以为只有几人,没想到带上来有几十个。
她视线转回,柳焕立刻解释,“郡主,都是从犯。”
朝中素来有排除异己,她不想管,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点点头,柳焕松了口气,然后道:“带庶人赵弼上来。”
就算几十个人,也不可能一起砍,他很明白赵淑并不想监斩那么多人,她只想杀那几个。
所以很聪明的先斩赵弼。
赵弼被带上来,他撩眼看赵淑身后的茶,冷冷的道:“赵淑,我输给了你。”
赵仪正与太后坐在靠窗的位置,闻言轻声对太后道:“四哥到死也还要挑拨离间。”
太后拨动佛珠,闻言回应,“你知便好。”
“输给我,你不冤。”赵淑没有拒绝,若赵仪这点伎俩都看不清,那么皇位还是让出来的好。
不过,她相信赵仪。
赵弼不肯跪,咬着牙站着,就算被打,也不屈服,倒是条汉子。
“算了,让他趴着,五体投地更显诚意。”赵淑道。
赵弼怨毒的盯着赵淑,“你会遭报应的!你这个恶女!”
最终,他还是跪下了,只是眸子里的恨意,比吹拂而来的寒风还要更冷百倍。
柳焕看了都觉得后背发寒,他想让赵淑快些将火签令掷出去,但却看到赵淑在对赵弼笑。
“你看不到了,你已经死了。”赵淑手中的火签令飞了出去。
火签令落地,斩!
杀人不过头点地,很简单,刽子手挥一挥手中亮堂堂的大刀,赵弼便人头落地了,灰白的脸还怨恨的盯着赵淑。
原以为他很有气度,没想到却那么输不起。
不过想想,自己都杀了人家,还不允许他怨恨,也太霸道了。
杀了赵弼,赵淑突然觉得索然无味,赵弼死了,她改变了历史,也改变了命运,所以剩下的人,她连给她们说句话的时间都嫌多。
火签令不停的飞出去,菜市口很快便充斥着浓烈的血腥味。
暗杀、借刀杀,不如堂堂正正拉到菜市口,赵淑目的达到,杀了该杀的人便离开了。
谁也没理,回到永王府,好好的泡了个花瓣澡,昏天暗地的睡了一觉,第二天起来,杏儿准备了好多美食。
她又胡吃海塞了一顿,吃得饱饱的,然后去看霍白川,说了会话,便入宫请安,顺便跟秋彤说一些养胎的小技巧。
日子,就这么悠闲的过着,自从她监斩过后,京城的闺秀们都不敢在她面前耍手段了,见面客客气气的,不能更老实。
日子,显得有些无聊,卫廷司在楚地打仗,许久未修书回京,不过****都有捷报传来,每每传到朝廷,皇帝便会派人送来永王府。
赵淑的日常从以前的操心过度,变成了悠闲过度。
“郡主,您穿的喜庆些,您看您总那么素,头上只戴一根簪子,不知道的人还以为咱们王府揭不开锅了呢。”盛夏梳着头,然后开始叨叨叨叨。
赵淑眯着眼看铜镜里的自己,想着是不是造了玻璃出来,铜镜看人真的好丑。
初春给她洗脸,脸帕真的好硬,什么时候才能有海绵用……
你看,人是永远不会满足的!
“盛夏姐姐,郡主是去看九娘的,穿那么喜庆做什么?九娘还病着呢。”绿萝道,她年纪小,脏活累活都不用干,如今最能耍嘴皮子。
盛夏瞪了她一眼,“就算是去看九娘,也不能穿这么素,穿得喜庆一点,九娘看着欢喜,郡主咱们戴两根簪子怎么样?”
“两根簪子多奇怪,昨儿我做了几个珠花,最适合郡主了肤色了,我去拿来。”绿萝蹦蹦跳跳的就走了,赵淑看她消失的身影,失笑,都这么大年纪了,怎么还长不大。
拾掇来拾掇去,终于是出门了,一身浅紫色长裙,秀发简单的束起,插了根镶宝石簪子,简简单单的,绿萝跺着脚生闷气,郡主竟然不戴她做的蝴蝶珠花!
赵淑懒得搭理她,又不是小孩子,戴什么蝴蝶,季节也不对啊。
见到九娘时,她气色好多了,不知那日霍白川与她说了什么,她似乎想开了,在府上给按摩盲女做了牌位,还请道人做法事。
赵淑没有多问,九娘自己却自责不已,不说以前的事,只找些京城时兴的话题聊聊。
可能是物是人非,九娘竟愿意与赵淑说心里话,“我总觉得他没死。”
赵淑点点头,不知该怎么安慰她,“未见尸体,兴许真的还活着,你也别太难过,若活着,定会来寻你。”
“哎,不说了,我准备离开京城回乡。”她淡淡的道。
赵淑并未惊讶,似乎是意料之中的事,“家中可还有亲人?”
“有哥嫂,只是多年未联系。”她话语中有些忧愁。
赵淑明白,若哥嫂好,何至于让她跟在萧行渊身边那么些年,没名没分的。
有时候,有兄弟还不如没兄弟。
“你若不嫌弃,便留在京城,替先生多照顾白川,你若回乡了,先生回来岂不是找不到你?”赵淑可怜眼前这个女子,一辈子搭在一个男人身上,到头来什么也没有。
“你放心,我有积蓄,饿不死,他走前把什么都给我了。”她道,话中忍着情绪,只是赵淑依旧能感受到铺天盖地的心酸。
萧行渊宁愿给银子,也不愿把人给她,对于九娘而言,这才是最致命的伤害吧。(未完待续。)
第五十二章 入宫
天笼着寒意,外间一眼望去光秃秃的,尽是荒芜,云家就像落败的枯叶,被风吹散,下了场雨,便烂在了泥里。
“小姑娘。”李老头喊了三声,云旧寒才回过神来。
“二妹妹,老丈问你话。”子清道,他满眼担忧,想伸手像搂着子陽般将她搂在怀里安慰一番,但却想起男女七岁不同席这样的古训。
云旧寒歉意一笑,接了方才李老头的问题,“老丈可知我曾祖父是先帝帝师?”她的声音浅而轻,但又能让人清晰的听到,徐徐道来,并未炫耀。
云家门庭素来显赫,若不是当今圣上太过昏聩,云家依旧是百年望族,世家之首。
李老头点点头,但心中却颇为不屑,帝师又如何?云家出过的官比他祖宗数代人都多,如今还不得他救下云家香火?
心中冷笑,但面上却不显,只是他终究是市井中人,掩藏神色的功夫还不及云家后院中的二等丫鬟。
只是,云旧寒与子清都不点破,一来别人确实救他们逃脱监牢,二来寄人篱下,不到万不得已,是不可得罪的。
“老丈又可知我祖父亦曾是帝师?”
李老头乃是点点头,而后心想,就是你们云家教出来的昏庸狗皇帝,害得天下民不聊生,他本安安稳稳的过日子,若不是狗皇帝又加重了苛捐杂税,他何至于去刑部大牢那种地方当差!
云旧寒活了两辈子,一眼便看出他心中的迁怒,今上昏聩,后宫干政,民不聊生,这一切均不是云家的人教的。
不过她管不了,天下人过得好不好和她有什么干系?云家落难的时候,没见天下人站出来说句公道话。
诸如李老头,怕是大部分人将云家当做罪魁祸首。
恐怕此时有书生正著歌颂打垮云家的诗词,也有许多溜须拍马之辈因怒骂云家而升官发财的。
“那么,老丈该明白,我知道些京城的势力分布也不奇怪,我云家如今落败,跟着落败的还有一众世家,紧接着百家姓要重排,古家与我云家本是通家之好,您的同僚虽不是古家嫡系,但却姓了古,自然有人攀扯亲戚,古姓官员将会被清除京城,您说我说得对不对?”
李老头别的没听到,就听到‘官员’和‘同僚’四字,心中美滋滋的,官与吏不同,而云旧寒很聪明的用了官员两个字,很大程度上满足了李老头的虚荣心。
都说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李老头救云家兄妹,要的不过是一个答案,和走投无路想找盏明灯。
“是是是,云姑娘心思通透,是老头子我远远不及的,那么请问云姑娘,接下来老头子该如何做?老头子老板早逝,亲儿与儿媳又……哎,剩下柱子这么根独苗,将他拉扯大不容易,如今家徒四壁,又加上你们三个,哎……”他哭丧着一张脸,很是为难的模样。
云旧寒表出同情,不过心中知道,李老头能进刑部大牢谋一份差事,定不是没有办法,虽不能大富大贵,但温饱绝对没问题。
“老丈,您是云家的大恩人,您的事我定全力以赴尽我所能,如今看京中形式,怕是不妙,但尚有转圜余地,新后上位根基不稳,她也不好过,她不动,底下的人定也不敢动,你且静观其变,切莫操之过急,小心驶得万年船。”
她没有说实话,至多半个月,新后就彻底站稳脚跟,之后便是排除异己,菜市口斩杀了无数忠臣良将。
李老头闻言频频点头,“对对对,还是云姑娘看得明白,急不得,急不得,那不打扰三位了,柱子你陪着云姑娘、云公子,爷爷去给你们寻几件合身的衣裳来。”
此时三人还身着囚衣,换衣是肯定的。
“知道了爷爷。”柱子欣喜不已,添柴加火很是勤快。
目送李老头消失在茫茫夜色中,他走得很冲忙,脚下疾行,心中叹了口气,悠悠收回目光,回眸恰碰上柱子直愣愣的视线,她浅浅一笑,疏离而懂礼。
“火不够了。”她轻声道。
柱子立刻很殷勤的站起来,“我我我去找干柴。”
他跑得飞快,一双新作的鞋子沾了泥也不在意。
“二妹妹,咱们怎么办?”子清忙低声问,说话间将子陽转了个身,子陽前面的衣服已经烤干,余下后背的还尚有寒水。
云旧寒漫不经心的将余下的干柴捡起来,在地上写写画画,轻声答道:“七哥,将囚衣反着穿,咱们走。”
“好。”子清动作干净利落,囚衣反穿后,背着子陽,三人摸黑出了牛棚。
牛棚外伸手不见五指,若走定是走不远,云旧寒也没想走远,他扯了扯子清的衣袖,“七哥,咱们找个地方躲起来。”
对此处不熟悉,想找个地方躲起来不是件容易的事,幸好是冬日,也不会踩到蛇虫,不多会三人便摸进了山里。
刚进去,便听牛棚里传出:“云姑娘,云姑娘……”
是柱子的声音,急切而气愤,想来他已看到她地上留的字。
叫了几声,没人回应,柱子拿了把火把就追了出来,边追便喊,两刻钟便离开了牛棚,往城内去了。
火把尚未消失,云旧寒便道:“七哥,照顾好子陽,别乱跑,我去看看火种还能不能用。”
“别去,我去。”子清立刻拉住她,并二话不说将子陽塞进她怀里。
“七哥小心。”云旧寒来不及阻止,只能担忧的盯着渐行渐远渐的火把,和一声轻过一声的叫声。
“二姐,我想娘。”子陽糯糯的道,听得云旧寒心酸不已。
我也想,希望娘现在还活着,等她将他们全部救出来。
拍了拍子陽的后背,温柔的哄着,“子陽乖,我们明天就能见到娘了。”
“还有祖母和长姐,二姐,长姐说带我去连云山看蹴鞠,说连云山的大哥踢蹴鞠踢得可好了,她怎么现在还没来带我去?”子陽年纪小,想一出是一出,心中怕极了,所以胡言乱语。
云旧寒鼻子一酸,连云山云家没人了,不然她们姐弟在牢中两个多月,不会无人来赎。(未完待续。)
第四十二章 驾崩
翌日,赵淑刚洗漱准备用早膳,小朱子便乐滋滋的过来禀报,赵淑见他喜形于色,不等他说话便揶揄的问,“发横财了?”
“郡主,瞧您说的,奴才能发什么横财,再说了,发了横财也没地花呀,奴才方才听宫里传来消息,说是霍老爷子给皇上当帝师去了。”
他说罢眉头紧锁,脸上有疑惑,“郡主,您说这霍老爷子是怎么了,突然就同意做帝师了,据说还要做来年科举的主官呢。”
赵淑讶然,不过只是片刻她便失笑了,“别乱说,有信吗今日。”
“哦,没有,不过有口信传来,说是匈奴国不知为何内乱,如今都息兵了,乱贼景王无外援,怕是坚持不了多久,卫元帅很快就能回来。”
赵淑闻言点点头,挥了挥手让他下去,小朱子揖礼后退下去,只是一直在思索方才那个问题。
看他眉头紧皱的样子,赵淑摇头,他怎么会懂枕头风的妙处?看来赵氏在霍成义的心中占极重的位置。
不过说起匈奴国,赵淑也颇为不解,内乱?怕是被卫廷司与其他外邦合伙分解了吧,匈奴兵强马壮,等闲是不会败的,与匈奴打仗,多是险胜,胜后需要花很长时间来休养生息。
这回大庸倒是没什么损失,这样极好。
用了早膳,依例去看霍白川,给他把把脉,进宫陪太后说话,再看看秋彤,偶尔赵仪有什么事,也聊一聊。
日子过得不能更安逸。
虽说是在打仗,但粮草基本上都是绯鹏从各大家族里募捐而来,国库的银子只需要造火枪,可以说大庸将在未来百年内无比强大。
有条不絮的日子,赵淑过得颇乏,幸好还有孙云偶尔来串串门,转眼天寒地冻的日子便来了。
找了赵氏以及孙云,伙同秋彤,几人便在慈宁宫陪太后说话。
“今日哀家若不赢你一局,哀家便不用膳了。”太后斗地主一直输,都快发飙了。
赵淑耸耸肩,撇撇嘴,然后放了点水,“皇祖母惯会威胁人,您若不用膳,这阖宫上下谁敢用膳?届时阿君岂不成了罪人?”
“我与太后一样,若不赢也不用。”孙云看着手里的烂牌紧皱眉头。
赵淑:……瞪了她两眼,正想反嘴,便听积云来报:“太后,碧游宫来人了。”
顿时,满殿鸦雀无声,谁也没有再说话,太后过了半响才问:“何事?”
“太上皇病重,太医们都去了。”积云低声道。
太后面上并无表情,只是手中的牌放下了,颤颤抖抖的站起来,赵淑与孙云忙去扶,她却推开了,转过身,声音冷硬的说:“哀家知道了,让太医看着。”
这意思便是不会去看明德帝,赵淑不知为何心中一痛,她明白太后的心如刀绞,亲生的儿子,怕是要去了。
积云不知该如何接话,频频向赵淑示意,赵淑低着头,谁也不敢乱说,宽大的大殿内,落针可闻。
“皇祖母,阿君去看看吧,可好?”赵淑最终还是说话了,不管怎么说明德帝待她也是疼爱的,作为侄女,她没有拿自己去与江山社稷比。
太后微微点头,仿佛花了好大力气。
赵淑没有多耽搁,从慈宁宫出来,带着初春等人,便去了碧游行宫,孙云与赵氏都没有跟。
见到明德帝时,他已神志不清,但养得还极好,珠圆玉润的,只是神智都不清了,再珠圆玉润又何用?
“皇伯父。”她轻声叫。
明德帝坐在床头,靠在引枕上,闻言看向她,傻傻的笑起来,“阿倾,你来看我了?今日我带你去看晚霞,钦天监那帮人说过几日要连日阴雨便看不到了。”
殿内贴身伺候的人都没有多做反应,赵淑明白,他这个样子怕是一段时间了。
这句话听着颇为心酸,作为九五之尊,他是真的爱懿德吧,不然怎会还记得?
“皇伯父,我是阿君,您还记得封禅吗?”赵淑坐在床前轻声道。
听到封禅二字,他的神智似乎恢复了些,眼眸化为清明,转过头盯住赵淑的眼睛,“封禅?朕还可封禅?”
“自然,待平定西凉,便可封禅,您不是一直想吗?”赵淑点点头,说得极其认真,当初说过的话,她愿意去兑现,明德帝作为皇帝,没有对不起江山社稷,他该有帝王的尊严。
仿佛存在心中许久的事被掀出来,他眸子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