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古时候那些爱情-第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处。
  阿盈自记事起,便镇日里待在军营,除了她这个长姊,几乎没有任何玩伴。她至今还记得,如意出生时,阿盈挤在榻边好奇地看着襁褓里那个糯红一团的小婴儿,苍白虚弱的戚夫人,浅浅地笑着说:“阿盈,这是阿弟”时,他眼里的欢喜与雀跃。
作者有话要说:  草稿暂时先发上来(实在是连欠两更不好意思了,抱歉)
  这两天把前面四五章又修了遍……作者菌修文狂人,等稍微空闲点儿会再修前面一个故事(怎么看细节处都不满意,一直坚信——好稿子是都修出来的!)
  然后,这几周都是跟榜单的,所以关于更新,请亲们放心(每周一至少万五千字,写不够的话作者菌是会进小黑屋的,泪……)——不说了,码字去也!
  最最后,作者君这两天会小蜜蜂一样勤奋更新滴,可以先卖个萌,求个评么?

☆、张敖与鲁元公主(十三)

  
  如意胎息积弱,自幼身子便多恙,所以一惯娇养得厉害,性子也是粘人得很。待踉踉跄跄学会走路后,整日便是小尾巴一般追在他们两个身后跑。
  她同阿盈姊弟皆是承袭了父母二人的相貌,不过容色清秀而已。但如意,却五官眉目都似极了自己的生母……倾城国色的戚夫人,整个儿一眉目如画的玉娃娃。
  阿盈一惯乐意带着这么个玉雪可爱的弟弟到处玩耍,遇到几位熟悉的长辈逗乐问起时,便十二分骄傲地仰了小脸儿道“这是我家阿弟”,那样的神气,仿佛眉眼如画引人瞩目的那个是他自己一般。
  之后,大汉立国,储位之争。
  再之后,便是七年前,张敖被夺爵,他们的父皇封了如意为赵王,离京远赴赵地。
  最终,在三年前,他们的母后吕氏召赵王如意回京,鸩杀于未央宫。
  她自然知道,当年自如意进宫之后,阿盈几乎便是片刻不离带了他在身边,同寝同食,简直护雏的禽鸟一般日日地守着,丁点儿也不敢懈怠……就这样过了整整小半年。
  直到十二月那一天,阿盈晨起狩猎,因为时候还早,如意才不过九岁,小儿嗜睡,正是酣眠,冬日又天寒,阿盈不忍唤他醒来,便命宫人守着,未带他同去。
  而当日,待他行猎归来时……见到的便是如意僵伏在地的冰冷尸首。
  不久,他们的母后又将已罚入永巷的戚夫人做了“人彘”,且,让阿盈去看那具血肉一团的可怖情形……
  之后,十七岁的少年天子重病一场,卧榻数月,自此心冷如灰,不理朝政,日日声色为娱,醉生梦死。
  “阿姊,其实我心里都清楚的……”此刻,十九岁的刘盈神色平静地说着这些,仿佛这世上所有最明事理的孩子一般“戚夫人同阿母势同水火,算得上不共戴天,而她待我们姊弟两个温柔和气也不过是为着在父皇面前表功。”
  “可阿姊,既然他们母子已然落败,戚夫人被贬入永巷作了舂奴,本就活不久的。如意远在赵地不得入京……已经全然威胁不到什么了,阿母却仍要赶尽杀绝呢?”他抬眸静静看着窗外,神色几乎是有些空洞的茫然……
  从他十七岁那年的十二月起,每天夜里,只要闭上眼,他仿佛就看到戚夫人被断手断足,剜眼煇耳地溺在厕中的可怖情形,然后,便是如意七窍流血地僵伏在他榻边,死不瞑目的那双眼睛……
  每每被恶梦惊醒,汗透重衣……浑身冷得僵寒……
  刘乐在一旁看着弟弟近乎呓语似的喃喃自问,心下几乎窒息的疼——阿盈呵,从来都是这世上最简单善良不过的孩子。
  在他眼里,他们这些人都是一家,夫妇妾室,父母儿女,姊妹兄弟……不过是比平常人家丁口多些罢了,是以,他从来都对这“家”中每一个人报以最大的善意。
  不止是待如意,甚至对其他并不熟悉的兄弟也是一般友爱。
  阿盈即位的第三年,他们父皇早年在外私生的长子——齐王刘肥进京朝见。
  宴席之上,已是帝王之尊的阿盈像寻常的弟弟一样,请了兄长上座,置酒燕饮,如家人般平礼相待。但,母后却因此大怒,席间便在酒中投毒,欲杀齐王。
  阿盈警觉之后,便径自接过兄长手中的鸩酒,就势欲饮,却被母后惊怒之下打翻在地。
  刘肥就此躲过一劫。
  而母后和阿盈,之前因如意之事便已关系冷淡,此后,是愈发地僵着了。
  “阿姊,我只是想要一个平常些的家罢了,不必整日操心父母二人朝堂政斗哪方会落败,不用忧虑自家兄长是否会死在家宴上,不会……回家看到阿弟七窍流血地死在自己的卧榻边……”
  转过了目光,看着自己最为亲昵爱敬的长姊,目光里是悲极之后的哀切……
  “那一年,如意给阿母召回长安,我去了宫外接他,九岁的小娃娃欢喜得牵着我衣角怎么也不肯松开……封了赵王的时候,他才五六岁大,由属臣领着离开了长安远赴襄国。那样娇气粘人的孩子,千里远行,身边却连一个熟悉的亲人的都没有,听说当时在路上便哭得不成样子,生了好一场大病……”
  “入宫之后,如意径直要去见自家的阿母戚夫人,小娃娃仰着张小脸儿问我,自己身上这袭曲裾式样可是时下长安最尚行的……说着有些忸怩道,自家阿母从来爱美,最喜欢把他也打扮得精致漂亮,若衣裳不好看,怕她见了生气……”
  “我要怎么同他说,戚夫人已被罚进永巷做了舂奴,怕是衣不蔽体,时日无多。于是,只好哄着他说他家阿母去了泾阳的望夷宫休养……如意毕竟年纪还小,就这样给我瞒了好一段日子。”
  “后来,那孩子不知是听谁说了母后要杀他,于是吓得整夜整夜被恶梦魇到,惊醒后便缩在榻角一个人偷偷地啜泣……那样胆怯爱哭的孩子,已经连落泪都不敢出声……”
  “后来,我便安慰他‘阿兄会护着你’。他信了,重重点头,自此便整日寸步也不离地跟在我身边,同儿时那个粘着兄长的小尾巴一模一样。”
  十九岁的少年天子,仿佛梦呓一般,安静地在长姊面前追忆着这些记忆深处最血迹驳杂的过往——
  “都是我的错,那时候,我怎能为他贪睡便放留他自己在这儿……否则,如意定不会死……至少,不会那么早死……”
  “阿盈,够了!”一旁刘乐听到这儿,却蓦地出声喝断了他。
  “你守得了如意一时,难道能护得了他一世?”她定定地凝了眸光与弟弟对视,目光深切里带了几分疼惜“阿盈……这不是你的错。”
  他们的母后是恨毒了戚夫人母子的,终于手握大权,总揆百事……莫论如何都不会留二人性命。
  闻言,刘盈深深阖了眼,许久许久方才出声“阿姊,我晓得母后与戚夫人积怨已深,不死不休,如今掌权,她赶尽杀绝亦算是情理之中。所以,我不能恨母后……只恨我自己。”
作者有话要说:  ——亲们看出刘盈这么做,都是因为不想娶张嫣误她一生么?
  

☆、张敖与鲁元公主(十四)

  汉惠帝三年十月,立宣平侯张敖与鲁元公主之女张氏为后,以骏马十二匹、黄金两万两为聘。
  如此重聘,亘古未有。此后,黄金两万为聘礼,便成为有汉一代天子娶后的定制。
  ※※※※※※※※※※※※
  两年后,未央宫,椒房殿。
  暮春三月,正是花木扶疏的时节,殿前的花坞中也早是一派幽葩奇卉纷纷而绽,竟相争妍的明媚景致。
  “呀!阿母,你瞧这株蜜香树,竟真的打出了花苞呢!”十二岁的稚气少女,乌泽的长发以彩绦绾作双丱,身着一袭淡霞色蜀锦襦裙,亭亭立在青白卵石砌成的花。径间,目光讶异地看着面前那株六、七尺高的小树,枝丫间生出的一粒粒淡金色花蕾,有些惊喜地扬了声道。
  刘乐也有微微的诧异,这一株蜜香原是南越上贡的异树,据说花开之时香弥数里,且待木株成材之后,若伐下封存五载,便会结成一种异常珍贵的香料——沉水香。
  只是,长安与南越南北异宜,气候大不相同,她原以为这树是怎么也种不活的……谁承想,今日竟能见着它开花。
  阿嫣她自两年前入宫,住进这椒房殿起,便喜欢上了莳草艺花。菖蒲、山姜、甘蕉、留求子、指甲花、龙眼、荔枝、槟榔、橄榄、千岁子……这椒房殿前原本一处不起眼的小花坞,如今遍植异树奇葩,打理得比太液池畔的御花园也不逊色几分。
  “总算是要开花了,也不枉我费了这许多心思,专门引了汤泉来灌它呢……”十二岁的孩子仰着稚嫩的小脸儿欣喜地看着那一树灿金,同样灿金色的阳光透过疏密有致的花枝细碎地洒落在她齐眉额发间,笑颜一如往昔的烂漫。
  “这蜜香在南越似乎是四月的花期,如今怕是因着这汤泉的功劳,到了长安,反倒早了一月,恰赶上与桃李同开。”刘乐静静看着女儿,笑回道——难怪养得这般好,原来竟是将宫中沐浴的汤泉引了来浇花,阿嫣从来就是一个心思灵巧的孩子。
  “对啊,如今正是桃月。今日又值上巳节,城外渭水边定也是花繁柳盛了,不知又是怎样的热闹……”亭亭立在蜜香树下的孩子,看着这满目繁花烂漫,忆起往昔,不禁开口道。
  上巳又称女儿节,这一天,少女们多会到水边去游玩采兰,沐木祓禊,以驱除邪气……每每到了这日,长安城外的谓水之畔,总是鲜衣接踵、彩帷连天的盛景……
  阿嫣一惯性子跳脱,自幼便是喜欢极了去水边荡舟采兰的……自五岁起,上巳的热闹她一回也没错过。但如今,却已整整两年未出过宫门了。
  刘乐看着金钗之龄的女儿,神色一点点沉重下去……虽然阿嫣从来一副天真烂漫不知愁的模样,仿佛仍是昔日承欢父母膝下的精灵女童。但作为母亲,她怎样也无法自欺——女儿在宫中过得并不好。
  她只是年纪还小……还不够懂事,不知这其中的残酷罢了。
  “阿母,”心思纤敏的孩子,察觉了母亲忽然沉重下来的神色,于是自灿金的花树下走了过来,立在了她身畔,仰起尚稚气的脸儿认真地开口道“你不必为阿嫣忧心的。”
  仿佛努力想要安抚母亲一样,十二岁的孩子努力地绽开了一个安恬而满足的笑意“阿嫣喜欢莳草艺花,像如今这样……即便一辈子只能呆在这一块儿小小的地方,也不会很闷的。”
  闻言,刘乐却是刹时间心下一痛,几欲落下泪来——原来,她的阿嫣什么都明白。明白自己会一日日长大,像笼中雀鸟一般终生困在这宫城中,枯守一世,年光虚度……直至渐渐衰朽,老死在这儿。
  就是因为太过明白,所以那个曾经性子跳脱、百般活泼的孩子,学会了逼着自己静下心来侍弄花草,逼着自己习惯枯守一隅的拘束与寂寞,还要再逼着自己扮出一副与昔日无异的天真烂漫模样,以免阿父阿母忧心。
  刘乐看着眼前笑颜灿烂,懂事极了的孩子……蓦地,却再也抑不住眼底的泪意……
  未央宫,宣室殿,内寝。
  “陛下,今岁鲁地贡上了六十匹绛绮觳。皇太后留下了半数,余下这些是收入库中还是分赐下去?”髹漆朱绘的竹屉木榻边,天子的心腹内侍稽首而跪,恭谨地问询。
  “绛绮觳?都是些什么颜色?”终年昏昏度日,已然病体支离的孱弱天子,闻言却勉力自病榻上推枕半支起了身子,出声细问道。
  “回陛下,十五匹烟水碧,十匹藕荷色,另五匹是海棠红。”
  “藕荷色和海棠红的各分六匹赐予椒房宫,余下的,尽数送去宣平侯府罢。”说着,仿佛自语似的喃喃道:“阿姊她……自小便喜欢碧色的……”
  “诺。”内侍早已惯了这般的分配,神色分毫也不意外——陛下镇日里俾昼作夜,少有清醒的时候。但,唯独挂心长公主,宣平侯府的细琐之事,几乎日日都要问上一遍,听到长公主一切顺遂方才安心。
  两年了,陛下他从不曾踏入过椒房宫一步,但各地上贡来的奇珍异宝,每每都是小半赐予了皇后,余下的尽数送进了宣平侯府……宫中最好的东西,反倒是这天下至尊之地的宣室殿,从来也未用过多少。
  但长公主她,虽时常进宫陪伴皇后……但却不曾来探过陛下一回。
  这两年以来,每每长姊入宫时,陛下总是悄悄立在未央宫居高的那处殿阁上,静静看着她……每每半晌也不移步,却从不敢靠近半步。
  ※※※※※※※※※※※※
  次年八月,汉惠帝刘盈病笃。
  刘乐怔怔立在病榻前,怎么都不敢相信,榻上那个形销骨立,枯瘦如柴的病人……是她的弟弟阿盈!
  自阿嫣入宫之后,她便再未踏入过宣室殿一步……因为可以预见阿嫣她日后囿于深宫,枯守一生的命运,所以心底里多少是有些迁怒的罢。
  其实——平心细想,阿盈他何其无辜!
  她几乎是木愣着神色,动作僵硬地在那张明黄色的齐绣卧榻边跽坐了下来,伸手去握住了弟弟枯瘦如柴的手,眸子里没有表情,只泪水瞬时涌了上来,无意识地溢出了眼角……
  “其他人,都、都出去!”而病榻上几乎已失了生气的年轻天子,似乎旧蓄了好一会儿气力,才能勉力高声地吐出了几个字来“我要同阿姊说话……”
  “阿盈……”吕后看着病榻上已是弥留之际的儿子,面目憔悴,双目也早已泛红……莫论如何,这是她亲生的儿子,这辈子唯一的儿子!”
  他才二十三岁,却要她这母亲白发人送黑发人……
  病榻上孱弱已极的年轻人看了一眼母亲,转而却只是冰冷淡漠地撇开了目光。
  吕后重重闭了闭眼,呆立在原地半晌,既而,苍白着脸色领着一众人等出了殿门。
  “阿姊……阿姊……”那双枯瘦的手紧紧拽着她,握住拇指,把自己的手指尽数蜷进她掌心里,仿佛幼年时那个依恋着长姊,只有紧紧牵着她的手才会安心的孩童。
  “我在。”泪水无声地划过脸颊,冰凉无温,刘乐紧紧回握了弟弟那只瘦得有几分硌人的手,努力地温声回应他。
  “阿姊终于肯来看阿盈了……真好。”病容惨淡,昔日清秀的面容已被折磨得憔悴黯淡,连双颊都微微凹陷的年轻天子,微弱的语声里竟透着侥幸似的欢喜。
  “整整,整整两年一月又七天呢……”他极其勉强地缓和着呼吸,好顺利些说出话来“阿盈知道,阿姊心里定是恨我的。”
  “不过,咳咳”他努力地聚焦着目光,想再看清她些“其实当年宣政殿的事,是我、我故意给阿姊撞到的……”
  闻言,她心下一惊,蓦地想到了一种可能,霎时间连与他交握的手都微微地颤了起来。
  “此事,本就是阿盈累害了阿姊。若非为了我立后之事,阿母、阿母她怎么会打上阿嫣的主意……”
  “可,阿姊,我去求过阿母的呀——咳咳,咳”一阵剧烈的咳意让他弱不胜衣的身子都颤了起来,却仍拽紧了她的手,仿佛怕她不信一般坚持着道“阿盈舍了脸面骨气全不要,不顾之前那样恼怒阿母,低声下气地去求她,起誓日后世世都顺她心意,要我怎样便怎样,唯求莫让阿嫣入宫,可阿母不允……”
  “咳咳,咳,我在长乐宫中跪了整整一晚,冻得浑身僵冷,晕倒在了长秋殿外,她还是不允……我白昼宣淫,宠幸娈童,她仍是不允……”病重到近乎有些目光浑浊的眸子里,竟然溢出泪来,声音干涩,愈发微弱了下去。
  “那时侯阿盈想,索性——”他努力地吐出字来“索性让阿姊彻底恨上我好了……那样,阿姊就不必为这个不成材的弟弟难过了……”
  刘乐心下蓦然一震,连呼吸都刹时窒住。
  “可后来呵……那么久都再见不到阿姊,说不上一句话,心里却是悔得厉害……”
  刘乐心间绞得生痛,直到那双握着她的力气似乎涣散了些,她方惊回了神,然后,柔和地握紧了弟弟的手,声音一如往昔的温暖:“……阿姊从不曾怪过你的。”
  听了这一句,病榻上的那个弥留之际的年轻人,竟然唇角翘起了笑意,仿佛孩童似的开心:“真好啊。”
  “咳咳,阿姊,你还记得九年前么?那个时候,父皇因谋反之事,将赵王贬作了宣平侯,恰逢白登之役大汉败于匈奴,父皇听了娄敬和亲之计,要将阿姊你远嫁予冒顿单于……”
  刘乐闻言微微一怔——她怎么会不记得?那样仿佛天崩地陷一般的绝望,家中阴云惨淡,阿嫣那时候才三岁,哭得泪人儿一般……她自已甚至已备了一柄削金断玉的匕首,若当真到了那一步——一死了之也算干净。
  后来,幸得阿母与父母相争,不肯应允……最终,自宫中选了一名婢宫封为公主,远嫁匈奴。
  “那时候,我听闻消息,连夜便要去求见父皇,但阿母怕因此更失了父皇的心,丢了储位,将我关在宫中不许外出一步。”
  “我跪在吕后面前,同她说,宁愿以储位换阿姊一个太平……咳咳,咳”他咳得几乎掩住了微弱的语声,刘乐在一旁极轻柔地为弟弟顺着气息,静静听着,泪水却淌得面上一片湿冷——当年的事情,原来,是这样啊……
  “皇位,甚至性命……在阿盈眼里,都比不得阿姊重要啊……”他声音一点点地愈发微弱了下去,却努力地积蓄了最分几分力气,更紧地拽着她的手“阿姊,一定莫恨阿盈好不好……这世上,只有阿姊一个真心待阿盈好啊……”
  他原本浑浊的目光涣散了开来,只留下最后一句微不可闻的语声“这世上,阿盈,只有阿姊了……”
  那枯瘦的手,终于失了所力气,一点点垂了下去……
  刘乐面色死灰般的惨白,仿佛木雕泥塑般跽坐在榻边,眼前恍惚浮现起幼年时那一幕——
  “阿姊,待日后长大了……你想做什么呢?”六岁的稚嫩孩童,抱膝坐在军营校场边干燥的草垛上,嗓音是带了几分糯软的清脆,问。
  夕阳余晖将相偎而坐的一双姐弟影子拖得老长,双影交叠,安宁而温馨。
  正托腮望天的少女,闻言怔了怔,低头想了片时,不由有些茫然地回道:“不晓得……如果能安安宁宁地过清静日子,就很好了罢,阿盈你呢?”
  “我啊,那就长成一个擎天立地的伟丈夫,护着我家阿姊过清静安宁的日子……”小小孩童仰着一张清眉秀目稚气小脸儿,眼里的真诚几乎要溢了出来“这世上,只有阿姊最好啊……”
  这世上,只有阿姊一个真心待阿盈好啊。
作者有话要说:  

☆、张敖与鲁元公主(十五)

  汉惠帝七年(公元前188年)秋八月戊寅,天子晏驾于未央宫,享年二十三岁。九月辛丑,葬安陵。
  年仅两岁的太子刘恭承位,皇太后吕氏临朝称制。自此,号令一出太后。
  未久,拜吕台、吕产、吕禄为将,大封吕氏子弟。
  而自惠帝晏驾后,鲁元长公主便一病不起。
  吕后元年春,长安,宣平侯府。
  “阿侈,宫中的那位楚医工用的药可对症?阿母这些日子病情起色如何?”十九岁的清俊少年一袭石青色衣袍,带着一路征尘在候府门前下了马,见到前来迎他的弟弟,无一字寒暄,开门见山地了当问道。
  闻言,那厢的张侈却是神色凝重,微微摇了摇头,一双秀逸的眸子里满是忧色:“殊无好转,且……各样的补养之物日日用着,阿母她却是又见消瘦了。”
  说到这儿,十五六岁模样的少年看着兄长,眸光里带了深切的希冀,问:“阿兄此去兰陵,可请到了那位医称国手的黄公?”
  “嗯,”张寿颔首,神色也微微缓和了些,对弟弟露出了一个安抚的笑“他老人家随后便到。”
  “黄公已是花甲之年,御不得马,便乘了安车,是以脚程慢些,路上足足费了半月辰光。我一路随行到长安城外,方才辞行,先他一步回府布置接待事宜。”
  “那便好。”张侈长长地舒了一口气,眸子似乎都明亮了些,这些天来面上头一回带了些微笑意——忧心如焚地盼了好些日子,神医总算是被请回来了。
  阿母的病……待用了对症的良方,再精心调养,应当很快就能见好了罢。
  “对了,阿兄,旁人不是都说这位黄公年纪大了,性子又清傲倔犟,所以从不出诊的么?”顿了顿,他忽然想起当初最令自己担心的那一茬儿,不由问。
  “心诚则灵。”闻言,张寿只淡淡应道。丝毫也未提自己在以宣平侯府公子的身份求医碰壁后,苦苦在黄公府外盘桓了半月,谦卑已极,恳切陈情,最终才打动了老人家这些个中曲折。
  他们兄弟二人的生母过世时,他才满两岁,尚是懵懂不记事的年纪,阿侈更是初初诞世的婴儿……自他们初谙世事起,唤作“阿母”的,便是如今病榻上那个关切疼爱了他们十五年的慈爱长辈。
  虽无血缘之亲,但这些年来,她将他们视若已出,关切入微,付出了一个慈母为儿女能做的所有……
  “对了,阿母的饮食起居,这些日子照料得可还精心?”兄弟二人相偕进了门,张寿细问道。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