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唐晋阳公主-第3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明达点头。
  “贵主怎知他来了汴州?”
  “人昨日都到驿站门口了,刚巧被我瞧见。”李明达说道,又问可知道了张顺心的府邸在哪儿,到底是汴州哪一户姓张的乡绅。
  田邯缮摇头,“回话的说并没瞧见其去什么府邸,人住在城西的福来客栈,今天一早,也便是刚刚,就骑着毛驴离开汴州了。侍卫跟他到了城外,瞧他也没有往福县方向回。而是朝北,似乎是朝晋州的方向去了。”
  “晋州?那不是我们去的地方?”李明达攒眉叹道。
  “却也未必是晋州,只是那个方向。或许他说他家在汴州,却不在汴州城内,在城外呢?”
  “倒有这个可能,但我觉得可能不大。却也罢了,没必要深究。”李明达说罢,就立刻做了决定,命田邯缮通知长孙涣。他们即刻出发,尽快赶往晋州。
  *
  七日后,长安城。
  李世民批阅完奏折,见宫人端了碗冰镇甜豆花上来,便不禁想起了李明达。
  李世民用汤匙舀了下,若有所思地感慨道:“兕子最爱吃这个,一到夏日,这么大小的碗,她自己吃七八碗不在话下。”
  “陛下又想公主了。”方启瑞感叹道。
  “是啊,本以为她这几日就快回来了。但刚来了传信,说她打算去晋阳瞧瞧。这酷暑炎热,她一个小丫头跑那么远去,多折腾,我也舍不得,十分担忧。”李世民打个激灵,转而有些不解地问方启瑞,“你说当初我怎么会想到让她去那么远的地方?就是散心,就让她在京畿道附近走走就是了,想的时候,我一喊她就能回来,说见就能见到。”
  李世民说罢,眼睛里就没了神采,然后摩挲着桌上的一方明黄的绢帕,帕子四角上绣着栩栩如生的龙形图案。龙的个头虽小,仍可分辨一片片龙鳞在其上头,可见绣者用心之至。
  方启瑞简单回忆了下,圣人当初要公主散心的经过。他倒是知道缘故,很是叹服那房遗直的口才好,不过三言两语,什么都没点破,倒叫圣人闻言之后,生生地冒出了一个让公主外出散心的大胆念头。
  圣人身在其中并不知,可方启瑞冷眼旁观,却是看得一清二楚。这事情的起因就在房遗直身上。不过人家房遗直确实没说什么特别挑唆的话,此时方启瑞也不好讲明其中的缘故。再者,房玄龄于他有恩,这等小事他也不该多嘴去掺和。保不齐这晋阳公主的好姻缘,真就从她这次出行中得来,那也算是大喜了。
  李世民抓着手帕,又叹一声,转即还对着手帕跟长孙皇后聊天,“瞧瞧你的宝贝女儿,也不念着我这个孤身一人在家的可怜父亲,而今在外头玩疯了,竟不想我了。”
  方启瑞抿紧嘴角。
  李世民此刻就是思念女儿的普通父亲,断然没有什么帝王的架子,一会儿唉声感慨,一会儿唏嘘后悔,念着兕子一遍又一遍。以至于李治来回话,他都要怪上几句,怪他当初没在李明达离开的时候,多嘱咐几句让她早回的话。
  李治有点懵,不过受了方启瑞的几个眼神儿提醒,也就明白父亲是思念妹妹所致,便配合地点头认错,“确是儿臣的不是。儿臣这就命人八百里加急传话至晋阳,让妹妹一到那里就尽快回长安。”
  “胡闹,你妹妹好容易去了晋阳,便该让她好生瞧瞧咱们李家起兵兴旺之地。做人岂能忘本,你这孩子,说话太不可靠。”李世民又训李治道。


第52章 大唐晋阳公主
  李治怔了怔,忽然感觉自己没话说了。
  李世民抓着手里的帕子,又叹了两口气,然后让李治算一算,从晋阳回长安要多久。
  “按照正常马车的行进速度,怎么也要半月。骑马的话大约七八天,也可能更快。不过十九妹此番是去游玩,儿臣觉得她的行进速度应该是会慢一些,还要在晋州晋阳稍作停留,算下来至少要个把月时间。”
  李世民瞪眼:“要那么久么,我记得从晋阳递信而来,却只用一天就够!”
  “阿耶,那是八百里加急传信,要换人换马。若十九妹她们也如此赶路,身子必然受不住。”李治深知父亲乃是一国明君,自然懂驿站传信的道理,偏他现在就像个小孩子一样,要人哄着。
  “对对对,不急不急,还是让她慢慢地回来,别把身体累坏了。可你妹妹自小在宫中长大,习惯宫里的吃住。她这一路出行,那驿站里会有金银绘镂雕的花梨木床,让她睡得舒服么?夏日炎炎,热时可有冰用?若走到半路,她忽然饿了想吃口光明虾炙,可能吃到?”李世民说罢,就用疑问的眼神看向李治。
  李治抿着嘴,他觉得他刚刚真不该回应阿耶的话。
  李世民看到自己儿子一脸的无奈,心里也清楚这一连串的发问的答案都是‘没有’,遂有几分幽怨地叹气,以至于方启瑞再呈上来的折子他都没心情去看。
  “圣人,此乃晋州的奏表。”方启瑞道。
  李世民这才拿起来看一眼,内容倒没什么新鲜,不过是年中一些政务奏报,讲些晋州的太平盛世。
  方启瑞见李世民看两眼就放下了,又小声提道:“晋州的。”
  李世民恍然有所悟,高兴起来,他立刻执笔挥毫,酣畅淋漓地写了一封给宝贝女儿的信,并着对晋州的批复,让人加急传信过去。把自己的思念之情对女儿表达之后,李世民这才觉得舒爽了,该干什么就干什么去。
  *
  七日后,李明达等人刚到晋州,便被兼任晋州刺史的河间郡王李崇义请到府上。
  李崇义立刻将圣人的信给了李明达,随即设宴盛情宴请众人。李明达看到信之后,有些食不下咽,以疲劳为由先行歇息,打发众人只管乐呵去,不必顾念她。
  大家都知公主这是因看了信思念父亲了,遂也都理解,领命谢过之后,都尽兴于李崇义的宴席。
  李崇义倒是担心李明达初来府中住下,心里就不畅快,遂嘱咐郡王妃好生照料李明达后,才与房遗直、尉迟宝琪等人在园中赏景饮酒。时至天色大黑,桥湖内外挂满红灯笼,不计其数,照得湖边两岸灯火通明。夜风阵阵,清爽宜人,与白昼的火热截然相反,此时饮酒赏景,大家最为舒适也最为尽兴。
  待酒席散尽,湖上又有彩莲舫,内有姿色上等的舞姬应声起舞。身姿妖娆,翩翩跹跹,舞姿旋转时披帛迎风飞扬,犹九天玄女下凡。
  尉迟宝琪站在水榭里一看,眼睛里就笑意满满,一脸的风流之态。
  “却没想到这晋地竟出此等姿色的美人,今日得见到时我们的好福气。”
  “宝琪,瞧上哪个了就尽管挑,不必客气。”李崇义道。
  尉迟宝琪颇感兴趣地扫视一圈,便指着其中一位拿琵琶的翠衣女子,喊道:“就是她了,你们谁都不许和我抢。”
  “没人有你这爱好。”程处弼道。
  尉迟宝琪不服地瞥向程处弼,“自古美女爱英雄,若是没有美女愿意和你在一起,说明你就不算厉害,懂不懂?”尉迟宝琪用拳头轻轻打了下程处弼的胸膛,特别的结实,跟石头一样。
  “打得我手疼。”尉迟宝琪哈哈笑了一声,“你这身子骨,跟我大哥有一拼。”
  “那你也该多练练,而不是学床上功夫。”狄仁杰窃笑一声,半开玩笑地对尉迟宝琪道。
  “这话说得,床上功夫就不是功夫了?将来保不齐你们还都得给我取经呢。”尉迟宝琪说罢,便得意地看向他们之中最不懂男女之事的某人,“别平日里总是读书读书,练武练武,连男女之事都不通了,搞得回头连传宗接代的大事都忘了。”
  尉迟宝琪说此话时,看得第一眼就是房遗直,不过他却是不敢瞧得太明显,遂转而就很夸张地看向狄仁杰。
  众人只当是尉迟宝琪笑话狄仁杰,忙说狄仁杰年小,让尉迟宝琪别把人家好好地孩子带坏了。
  狄仁杰被闹得脸红,“就是,我还想,要以学习为重,才不跟你一样。”
  李崇义乐哈哈道:“我像怀英这么大的时候,也什么都不懂。大家所言极是,宝琪你玩归玩,可别带坏了人家。”
  尉迟宝琪忙笑着表示不会,转而见见舫船划过来了,忙让李崇义引他过去。李崇义又问房遗直等人去不去。
  房遗直:“却没他那样的精神,我也乏了。”
  “我也是,我跟遗直兄一块回去休息。”狄仁杰道。
  李崇义又看向程处弼,瞧他那张闷闷的脸,便是不用说也知道房遗直必然不会和他们为伍。李崇义就先识趣地说道:“护卫本就容易比他人更花费精力,不然你也早些回去歇息?”
  “正有此意。”程处弼对李崇义恭谨地行礼。
  房遗直和狄仁杰也随后告辞,三人同行而去。
  长孙涣人靠在木柱子上,一直在边上默默笑着不言语。等那三人都走远了,他才拍拍手,直道好。
  “好,有什么好?人却是都走干净了,好生扫兴。”李崇义笑叹。
  “这就是你不懂了,他们三个最扫兴,你留着我们才会玩的畅快,这下大家就可尽兴了。”长孙涣非常愉悦地挑眉,甚是喜悦道。
  “真假?”李崇义不解问。
  “真的。”尉迟宝琪应和,转即和长孙涣二人会心一笑。
  “我可听说你们这些子弟最喜与房遗直相处,而今你二人怎么反倒嫌弃起来。”
  “我们可不敢嫌弃他。只是偏偏到美色一事他就……等说完了,那边的美人也该等了。”尉迟宝琪扫一眼画舫上的女子们,越发心情愉悦。
  “对对对,我们上船慢慢说。”李崇义忙道。
  待三人上了船,就命歌姬弹曲。
  舞姬袅娜移步,乖巧地跪在三人身边,举起纤纤玉手,含笑斟酒。她们个个遍体生香,媚态尽妍,一般的男人稍微靠她们近些,必然会觉得通体酥麻,心痒难耐,忍不住下手了。但李崇义、尉迟宝琪和长孙涣是何等人物,出身勋贵,身边从不缺女人,见识了不知多少佳人,而今就是这些女子姿色上等,于他们来说,也不过是花前月下聊天消遣而已。他们必会如那些不经此道的男人们一般,猴急地只想着下半身那点事儿。
  偏偏少年举止文雅,进退有度,令这些舞姬们更心生向往之意,皆有意征服,遂频频抛媚眼过去。
  三人举杯议谈,不过得闲有兴致之时,才会转眸笑逗一下身边的女子。
  李崇义敬尉迟宝琪和长孙涣二人。喝毕,就让二人赶紧讲一讲先前未完的话。
  “遗直兄他不近女色,不管你找多少个风韵妖娆的女子往他身上扑,他必定是坐怀不乱,未有异色。”长孙涣道。
  尉迟宝琪刚夹了一口菜进嘴里,听这话直摇头,哼着表示不对。
  李崇义笑道:“哈哈,你认同如此,对不对?我就说么,哪有男人不爱美色呢。”
  尉迟宝琪忙把口中的东西吞下肚,跟李崇义道:“我是不同意他所谓的‘未有异色’,分明就是满脸‘嫌弃之色’。他这人不以风流为好,禁色近身。颇有些不解风情,所以找女人做乐的时候,千万不要找他,肯定扫兴。”
  “竟真如此?”李崇义倒有几分叹服。
  “就是如此,说起来他这性子,我倒觉得是缘由其母苛教而来。”长孙涣推测道。
  李崇义想到房玄龄之妻,忙叹:“醋坛之名,确实闻名天下。”
  “但除了这样的事,你别的事找他,倒也好用。和他相处片刻,你便会从他嘴里得些有用的提点,诸多做人的道理。也不知怎么,从他嘴里说出来的却是比别人的受听。来往两次之后,你发现他的话都对,就自然心生结交之意。”
  “可交此友,十分难得,是幸事。”李崇义点点头。
  长孙涣笑着应和,让李崇义回头多和房遗直接触两次,自然就知晓此人的厉害之处了。
  “听你二人此言,那我必要试一试了。”李崇义笑毕,又举杯。
  酒至半酣,李崇义就禁不住感慨自己在晋中呆久了,很少知道长安的新鲜事,让他二人讲一讲。此一张口,就有更多的话可说了。
  于是三人便在湖中泛舟至深夜,尽兴至极之时,三人才各自分开去休息。
  伺候长孙涣和尉迟宝琪的舞姬,分别唤莲叶和莲花。莲花姿色略胜一筹,也有些歌咏之才。下船后,二人便分别跟了长孙涣和尉迟宝琪回房。
  莲花搀扶迷迷糊糊的尉迟宝琪到床上后,就欲宽衣解带,也跟着上床。结果怎知她一条腿刚搭在床榻边沿,便被尉迟宝琪伸手直接推按住了胸口。
  莲花愣了下,转即红了脸,笑着扭身作害羞之状。
  尉迟宝琪的眼睛缓缓地睁开一条缝,“回你自己房间去歇吧,倒劳烦你伺候我这么久。”
  尉迟宝琪说罢,就从腰间摸了摸,扯出一块玉佩与了莲花。
  莲花见这 玉佩冰凉润手,知道价值不菲,忙谢过,又不想走,非要伺候尉迟宝琪。
  “别不识趣。”
  “二郎这是怎么了,先前在莲花舫内,您对妾可是百般亲热爱抚,妾而今愿与——”
  “滚。”
  莲花恍然以为自己听错了,怔了下,再去看尉迟宝琪,却早不见他原本那双醉酒迷离的眼睛,眼珠黑漆漆的,冰冷的有些吓人。
  “这——”
  “滚。”
  莲花吓得惊惶失色,忙行礼,狼狈告退。
  ……
  次日刚好逢乞巧节,晋州城白日有花神会,夜晚有灯会。满街人头攒动,四处遍是花香,十分热闹。
  郡王妃为哄李明达高兴,特意打发了身边的大侍女为李明达领路,让她好生在花神会上热闹热闹,正好也可看一看选花神。
  “选花神是什么?”李明达问。
  “这你可问着了。从年初开始,各家未嫁小娘子们便筹备这一事,就为了在今日出彩头。”郡王妃周氏笑道。
  “嫂子还是没给我解释呢。”李明达亲昵地拉她胳膊一下,让她快些说。
  周氏:“好好好,我就简单解释给你。这日城中所有未嫁的小娘子,都可以端一盆自己养的花来,由众人评判,谁养的花最好最漂亮,那这盆花就可被评为今年的花神。而养出花神的小娘子,则会被称为花神女,受大家敬仰赞美。”
  “这倒是有趣,不过做花神女有什么好处,大家都这样争?只为图赞美?”
  “往年但凡被评为花神女的女子,都德才兼备,为众女子的楷模。后来时间久了,这花神女自然而然就被认为,是选拔最为品格端方女子。所以每年的花神女,都会被认为是选拔晋州城内第一德芳女子的盛事。不管是谁家女子,只要有花神女这个身份,怎么嫁人都不难,事后一定会被求亲的人踏破门槛。这可是关系到女子的终身大事,你说重不重要?”周氏说到这里,便有些不好意思道,“我也曾当过。”
  “本来不信,见嫂子这般,我倒觉得是准了。嫂子温婉贤惠,才德俱全,却是当之无愧。”李明达赞叹道。
  周氏被李明达哄得笑不拢嘴,“你这话嫂子爱听。不过这而今花神会我却没法子凑热闹了。倒是你要不要试一试?王府里好看的花到还是有一些,你随便拿一盆去,再凭你的容貌才德,定能被选上。”
  李明达点头认可,不自谦道:“我也这么想。”
  周氏怔了下,就笑着去推一下李明达,“你这丫头!”
  李明达笑道:“逗一逗嫂子罢了,花不又是我亲手所养,作假掺和有何趣。再者这花神会的争夺必定十分激烈,又何必去挡人家寻婿的好机会。”
  “妹妹看得通透。”周氏稀罕地抓着李明达的手,感慨自己也想要个女儿,如她这般可人贴心最好。
  “那就要一个。”李明达凑趣道。
  周氏愣了下,苦笑着摇头,“这年岁了却折腾不起,再者不怕你笑话,我与你堂兄早就是老夫老妻了,哪有这些兴致。”
  “母亲当年生我时,年纪就如嫂子这般大,后来还有了二十一妹。”李明达想了下,又攒眉道,“但还是仔细身子最重要,长命百岁,看着儿女娶妻嫁人……”
  周氏知道李明达必然是想到长孙皇后,心有遗憾,忙劝慰她宽心,又把把话头引到花神会上。
  “你再不出门,就要错过最好的热闹了。花神选拔,就在城东的花神台上,但凡晚一点就人挤人,进不去了。”
  “那好,我早点去,看完花神会,嫂子再带我在晋州城四处走一走,吃点好的,玩点有趣的,我就尽快离开。”李明达道。
  周氏挑了下眉,“刚来才住一日,就想着离开?”
  “父亲想我了,我也想他。”李明达冲周氏甜甜一笑,就和她告辞,但带着周氏之前给她的几名大侍女,准备出行事宜。
  爱美之心人人皆有,特别是男人。
  这花神会乃是美女云集之地,更非是风月之所那些庸脂俗粉可比。个个都是良家出身,知书达理,各有其才。
  李崇义爱美的性子随他父亲李孝恭,他虽在府中圈养了不少美貌女子,但乃是色而不淫之人,与其占有美,他倒是更爱欣赏美。
  故为了今日花神会,李崇义早在三月前就订好了全晋州城最好的位置。吉祥酒楼,三楼天字三号雅间,位置不远不近,居高临下刚刚好。因知道房遗直和程处弼等人不好这口,遂李崇义今日就只请了尉迟宝琪和长孙涣同来观赏。
  尉迟宝琪上楼之后,便瞧见楼下的盛况,可谓是人头攒动,闹声鼎沸。再看花神台那边,很大的一座木头搭建而成的台子,三丈见方,左右两侧设有翠纱屏风,屏风后便铺着矮脚长方桌,桌后是一排排坐席。坐席自然是参会女子暂作休息之用,桌子该是摆放花盆所用。
  距离花神会开始还有足足一个时辰的时间,但人已经几乎聚满至台前,此处的街道两侧皆是酒楼茶铺,设有雅间。
  铺子里这些上等观景的绝佳之所,早在一月前就已经被预订一空。要想在今天临时弄个位置,那可要花上大价钱。
  李明达这时候骑马过来时,瞧见这场景如此热闹,才知道郡王妃所言一点都不夸张。
  郡王妃的大侍女们随后就去了德望茶铺,找了人,立刻就有一房雅间腾出来。李明达倒不知道房间难定,只以为这茶楼是王妃的产业,所以才让她的大侍女特意前来处置。
  李明达到了雅间后,巡视一圈,发现屋内竟有不少名家字画,一些文人的题诗,知这地方颇受文雅人士欢迎。
  既然是看热闹,李明达当然要靠着窗户坐着,好好瞧窗外风景。
  李崇义所在之处,就在李明达的斜对面。
  李崇义此时叫了酒菜,意欲与尉迟宝琪和长孙涣先小酌一通。
  但他一张口,李明达立刻就在闹声中清晰地辨认出李崇义的嗓音。李明达循声一瞧,便看到斜对面楼上的那三人。
  随后李明达就听见李崇义讲晋州花神会的来历,又跟尉迟宝琪细数这些年赢了花神之名的女子,如何各有千秋,与众不同。
  李明达反正也无聊,反正就是不想听这些声音也会进她的耳里,倒不如好好去听,或许还有几分乐趣在。不过终了,李明达还是觉得无聊,手指就不住地敲击窗台,发出很小的咚咚声。
  田邯缮见状,知道自家公主是有了什么想法,遂问是不是煎茶不合口味,还是果子不合心意。毕竟这是小茶楼,所备之物不如王府的精细。
  “这男人聚在一起,都喜欢谈论女人?”李明达问田邯缮。
  田邯缮怔住,然后认真想了想,“该是会偶尔说一说,倒不至于每次都谈。”
  “十次里会谈几次?”李明达问。
  田邯缮琢磨了下,“却也分人,若是年轻气盛的少年,少说会有五六次。年长一些,适当减少。”
  “那河间王必定是返老还童了。”李明达免不得感慨道。
  “返老还童?”田邯缮缓了缓神儿,忙问公主是如何知道。这从到了王府之后,他就一直陪侍在公主身边,不曾分开,公主是如何得知道河间王喜爱谈论女人?
  “可是巧了,他又出现了。”李明达眼盯着楼下,目光锁定与人群中的一名白衣男子。
  田邯缮忙跟着看过去,却只瞧见无数颗黑人头在攒动,看得他眼都快花了,还是没分辨出哪个人眼熟。
  “张顺心你可还记得?”
  “自然记得,他做的点心,奴终身难忘。”田邯缮道。
  “就是他,也来看花神会了。我们之前怎么说,他家也有可能在汴州城外,而今看来他真是在跟我们。”李明达发现张顺心的注意似乎不在花神会上,一直没去瞧台子上的情况如何,而是扭头四处张望,似乎在寻找什么,后来就一直朝李明达的方向移动。
  最后张顺心就到了德望茶铺前头,忽然抬首往上看,目光在二楼的窗户之间徘徊,最终找到了李明达,并和她对了眼。
  张顺心惊讶不已,慌忙移开目光,就像个认错的孩子一样,低头站在那里一动不动。
  李明达暂没理会他。
  她转即把手里的茶饮尽了,再转身靠在窗边,发现张顺心还如之前那副模样站在那里。
  瞧他这幅样子,执拗至极,该是见不着人就不会走。刚巧这会儿等着花神会开始,她无聊没事,就命田邯缮下楼问他,到底有什么事。
  不一会儿,李明达就听到田邯缮在楼下训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