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男主高攀不起,告辞(穿书)-第6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宫大夫人注意到顾双这丫头眼睛润润的,想必是困了,仍旧强撑着。不由得出声道,“老太君,二姑奶奶他们一路周车劳顿的,想必也是累了。我已经命人将二姑奶奶之前未出阁的院子收拾出来了,还有清辉阁,行之住那就不错,离衡儿的院子也挺近的。这回二姑奶奶应能住上一段时间,您母女俩想要亲近,也不急于一时。”
老太君这才乍然惊觉时间过去那么久了,“是了是了,怪我,人老了想事情就不周全了,总是忘这忘那的。”
说完这句,她转过来对宫曦说道,“你嫂子提醒得对,你们先去歇一歇躺一躺。“
“女儿不累。”
老太君白了女儿一眼,“你不累,我那一对外孙外孙女不累吗?再说晚上还有家宴呢,到时也让行之和双儿见一见他们那些舅舅表哥们。”
宫曦这才从善如流,带着一双儿女歇息去了。
等男人们下了值回府,一家子人少不得聚在一起吃个团圆饭。
看着满屋子热热闹闹的的,再思及林蔚然容韵二人肚子里都怀着国公府的第四代,老太君很高兴。
这时男人们才知道容韵也怀孕了,家里一下子就有了两名孕妇。
宫大夫人也准备将管家的责任重新挑起来,她将养了一阵子,身体比之前好了很多。
林蔚然对此是赞成的,她的孕期进入六个月,发觉有些精力不济,管着那些事已经感觉到疲惫了。
而容韵这一胎显然也不是个好相与的,这才一个来月,竟然闻到鱼腥味就反胃,怕是个折腾人的。
她大伯娘能重新将国公府管起来,自然是最好的。
这一顿家宴吃了很长时间才散,连菜肴都换过了两回。
今儿家人团聚,许是高兴,男人们都喝了点酒,家宴散了之后,他们都不约而同地跟着媳妇回房,没再去书房发奋。
林蔚然与宫令箴回到景铄院,两人轮流着洗漱。
林蔚然洗完,靠躺着,任何晴雪拿着干布巾给她擦头发。
她想起近日来关于科举改制的纷纷扰扰。
林蔚然有些无语,好好的科举改制,被他们弄成这样。
最开始,林蔚然得知科举改制竟不是宫令箴及他的人提出之时,也是吃了一惊的。毕竟那一晚之后,她发现即使没有她的提醒,她家这位就已经对此时的三师制科举的弊端洞若观火了。
而当时他告诉她,还未到时候。可才过多久,竟然就有人向皇帝提出了科举改制的建议。
她当时就想,这个世界竟然还有人思想与他们如此接近吗?
她仔细想过了,出现这样的情况只有三个可能,第一,真有这么一个大智大慧的人。第二,这里除非还有另一个如她一样的穿越者。第三,那就是林昭然了。
然后她再逐一进行排除。
如果真有这么一个人,能提出科举改制一策。那他一定像宫令箴一样,具备见微知著的能力,窥见了弊端。但这样的人,一定也能意识到改制的时机未到,又怎么可能将这事办得如此糟糕呢?
知道这事办好了,就是名垂青史的大功。拥有大智大慧的人,一般都具有非常人能比的忍耐力,怎么可能如此草率地对待科举改制这事?
所以第一种可能性基本可以排除。
第二的可能性很小,不过也不能排除,所以可以待定,再看看再说。
而且看看现在从提议至今,科举改制实施起来,竟然一团乱糟糟的,没有取得任何一方势力的支持。除了皇帝,可现在看看,皇帝的支持力度也不是很大。
像是小孩子抢了大人的玩具,却又不得其法。
这也从侧面佐证了第一个可能性的不存在,这样的情况倒是和第三个可能性很像。
林蔚然可没有忘记那林昭然觉醒了两世记忆,并且她人已经来到了京城,不搅动一下风雨怕是不可能的。
但是呢,她是觉醒了两世的记忆没错,可重生并不会增长智商,只会让她凭借着两世的记忆先知先觉地抢占资源。
那么如果她的猜测成真,背后之人是林昭然的话,那她究竟抢了谁的政绩呢?
在林昭然的两世记忆中,这科举改制必定是取得极大成功的,否则她也不屑抢,谁是那个倒霉蛋呢?
林蔚然把玩着手帕无意识地思量着。
宫令箴从耳房出来后,另取了一条干布巾,接过晴雪的活,并让她出去了。
晴雪对此见惯不怪了,她是发现了,姑爷在房里很乐意接手小姐的事的,大大小小,喜欢亲近着小姐。
当林蔚然的视线触及宫令箴时,她一愣,不会吧?宫令箴会是那个被林昭然窃取了功劳和政绩的倒霉蛋吗?
但她想想又觉得没什么不可能的了。在林昭然的两世记忆中,宫令箴都是极强强悍的存在,盗他的功劳政绩有什么不可以?反而还觉得保险吧?
林蔚然突然开口,“那萧凡是谁的人?”
宫令箴一愣,林蔚然极少关注朝堂之事的,这回怎么?
“如果不出意料,应是竟陵王萧子琅的人。”
林蔚然一愣,林昭然怎么和一个异姓王搭上了?
“都姓萧,他们是亲戚?”
她记得,竟陵王出自祖籍南兰陵萧氏,与兰陵萧氏两三百年前同出一脉。
后萧子琅的祖父萧雄兵跟着世、祖皇帝征战天下,因战功和让位被先帝封异姓王,正一品王爷,赐封地竟陵,享俸禄食邑,可世袭五世。
至此,萧雄兵的后代以竟陵萧氏自居。
“萧凡应该不是吧?”林蔚然觉得应该不是。
宫令箴赞赏地看了她一眼,“看来你将世家及京中各要员的关系图谱背得不错,萧凡出自兰陵萧氏一族。”
提到这个,林蔚然是真觉得宫大夫人给的各世家及京中各要员的关系图谱很有用,否则她外出行走,不定什么时候就无意中得罪了一片人而不自知。
也是看了图谱,林蔚然才知道太原府真是世家扎堆,甚至连杨皇后都是出自弘农杨氏。太原杨氏,也是弘农杨氏的分支。
提到世家,林蔚然不得不感慨世家的庞大,朝中的大臣,百分之八十都是有来历的,或者出身世家,或者与世家有着极其亲密的关系。也难怪世家兴盛,连文世祖都是在老虞国公爷联合众多世家的拥戴下登基为帝的。
林蔚然替他觉得可惜,这次的科举改制,真可谓是虎头蛇尾,完全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科举改制的事,不会就这样,渐渐的没有声息了吧?”想起这个,林蔚然总是觉得不得劲。
“若无意外,基本就是这样了。”
“你不打算管吗?”
“你想让我管?”
“倒也不是,只是觉得怪可惜的。”
宫令箴给她擦头发的手顿了顿,“是啊,怪可惜的。”
林蔚然也不知道怎么说,根据她方才的推测,科举改制毕竟是朝堂之事,林昭然一深宅闺妇能够得知,必是此事影响甚大。也就是说,科举改制在林昭然的记忆里是成功了的,甚至取得过耀目的成就。
一想到那么好的施政政策到了林昭然手里就成了这样,林蔚然气就不打一处来。
打个比喻,将科举改制比作一颗树苗,林昭然趁宫令箴这园丁不备,从他的园子里将这株树苗给偷了过去,偏偏还没能力将它照料好,致使它都快夭折了。
偏偏林蔚然还知道,它要是做好了,能长成一棵参天大树,惠泽诸多寒门百姓。
你说呕不呕?
林蔚然喉咙痒痒的,最终只徒留一声叹息。
如果他出手,怕还能挽救一下。否则的话,恐怕这科举改制渐渐的随着时光的推移要被人遗忘的。因为后续没有人强而有力地支持它的话,连再提起的机会都不会再有,因为在大梁史上它就是一个失败品。
在她的印象之中,就没有失败的政策方针会被再次提及,并加以完善推进的可能。
“头发要干了,准备就寝吧,别想太多了,仔细肚子里的孩子随了你是个爱操心的命。”
林蔚然白了他一眼,“我这是爱思考,防止老年痴呆呢。”
宫令箴失笑,“你才多大,就要防老年痴呆了?”
林蔚然摸了摸头部的发根处,发现确实是干了,发尾处还有点润,不过这样子睡也可以了。
“宫大人,手艺不错,以后再接再厉!”
“谢夫人夸奖,不知有没有奖励?”宫大人凑近了她低声问。
林蔚然睨了他一眼,“你要何奖励?”
宫大人上前揽着她的腰,携手上榻。。。。。。
后来宫大人一语中地。
林蔚然无数次后悔自己在孕期用脑过度,以致于儿子小小年纪就满肚子心眼儿,她觉得这都和她当初胎教不好有关。
第111章 第一百一十一章
第111章
萧凡被揍一顿并没有完事,接下来的日子里; 他以及家人一直被弹劾; 大至纳妾为德行有亏,小至酒后言语失当为修身不严; 差点连三岁时穿开档裤有碍观瞻等小事都弹劾了。
真是越来越不像话,直到泰昌帝真发了火,那些世家才消停了。
世家这边是暂时消停了; 但对于第二次考核一事; 许多考生都是消极应对的。
好好的一个科举改制,弄得怨声载道; 泰昌帝也很不是滋味。
因为科举改制一策是萧凡提出的,泰昌帝少不得要垂询萧凡有何良策能改善一下如今的局面。
可萧凡这阵子都被世家们整懵了; 加上那科举改制一策并不是他自己琢磨得来的; 他哪有什么良策能解决眼前的局面啊。
“宫爱卿,对于如今科举改制造成的局面; 你有何良策能改善一二吗?”
泰昌帝并不怎么抱希望地问。一般大臣都不会帮对手或者别的同僚描补他们的错失的,这也是他之前先问萧凡的原因。
宫令箴想起了小妻子谈起这个问题时那惋惜的小模样。
宫令箴不知道林蔚然当时是替他惋惜; 是心疼他被蒙在骨里; 并不知道他被林昭然偷走了多么重要的东西。
他只以为小妻子会有那样的表情; 皆因科举改制不仅仅是他一个人的想法,还包含了林蔚然的,以为她为科举改制一策被萧凡他们弄得七零八落而惋惜。
犹豫了半晌; 他拿出了一张奏折呈上。
皇帝眼睛一亮; 忙让梁东海将之呈上来。
只见奏折上面写着:皇上可下旨说明; 将此次科举改制第一科拟为恩科,恩科会加大录取人数,此后三年才再次开科。
而作为科举改制后第一次开科,殿试的试题难度会是大梁史上最低,三年后再次科举就不是这么容易了。
先前进士科与秀才科考了前十的考生,此次重考不糊卷,由皇帝亲自阅卷。
泰昌帝阅完之后,大喜,于是令人将之拟成皇榜,张贴于贡献大门左边。
然后接下来的局势果然如泰昌帝所料,捋顺了。
这些意见考虑了方方面面,将整个消极懈怠的局面都扭转了过来。
听到取士人数会比之前还要增加两成,考试的难度还会降低,并且三年后才能再次科举,而非每年一次了。
听到这些,考生们大多都愿意并且感到庆幸。
只是前面考得好的,比如谢洲之流,他们本来就考到了前十。重考于他们而言的风险很大,谁也不敢保证他们能拿到之前那么好的名次。
如果没有最后一条补充,那么这道标为科举改制的补充说明的圣旨,不过是牺牲极少数人的利益,成全了大多数人而已。
但有了最后一条的补充,这下皆大欢喜,之前进士科与秀才科前十的考生都有机会让皇上直接阅卷,这是多么难得的荣耀与机会啊,也是最真实的检验。
种种举措出来,消弥了考生们的不满情绪,考生们满意了,他们背后的家长世家们自然气就顺了,不再胡搅蛮缠。
听到考生们都回去埋头苦读了,而不像之前那样,流连于酒楼妓院。泰昌帝很高兴。
“看来这事不是不能成功,而是看由谁来做。”
泰昌帝回过味儿来了,如果这事还将由萧凡等人,仍旧是一团糟,但换了宫令箴,三言两语便将世家们的逆反情绪给捋顺了。
泰昌帝只当是宫令箴的几条建议扭转了他们对科举改制的抵触。
却没考虑到还有一个原因,就是随着时间的发酵,这些世家们也渐渐接受了事实,毕竟皇帝金科玉令是不可更改的。
但是吧,这事还真不能再由萧凡等人来做,否则这些世家一样会继续不依不饶。一句话,就是不能让萧凡他们那起子人摘得果实。
泰昌帝将功劳归于宫令箴,也不算错。毕竟这些世家们就是打听到了这几条建议是宫令箴提出的,意见那是没了的,而且这几条意见话里话外都是替他们那些参考的考生们争取权益的,他们怎么会反对。更别提前面那些因为鬻买押题集,而深陷牢狱之灾的世家子弟们,还是他给捞出来的。
皇上张了这样一纸皇榜,他们也算得了梯子,顺势就下来了。
泰昌帝看着宫令箴,很满意他收拾烂摊子的能力,比萧凡强太多了。如果朝中能多一些如他一样忠心又能干的臣子,他这皇帝就轻松多了。
泰昌帝心中一动,暗下了一个决定,此时尚未到时间公布。
皇帝的这一决定让很多人都措手不及,不提大臣们的反应,林蔚然是懵了,而林昭然则是骇得从椅子上站了起来。
泰昌帝的这一决定,相当于科举改制所有攫取的好处分润给了宫令箴,即相当于,她从宫令箴那里偷盗的政绩又以另一种方式又回到了他手中。
而他们白忙了一场,鱼没吃着,反倒惹了一身腥。
一时间,林昭然沮丧极了。
宫令箴如常一般掐着点回府。
可他刚踏进大门,旁边就蹿出来一人,“大少爷,您可回来了。”
文轻也被唬了一跳,一个箭步身体下意识就挡在宫令箴身前。
宫令箴定睛一看,认出这丫环是他们景铄院的,是个二等丫环?“怎么了这是?”
“是这样的,大少奶奶在哭——”
闻言,宫令箴的脚步一窒,心一揪,他那小妻子他是知道的,很多人和事都不放在心上。能让她哭了,得是多严重的事啊。
“发生了什么事?”他抬腿就往景铄院而去,步子比平时快了几分。
那丫环吱吱唔唔的,文轻不耐,“主子问你话呢,你倒是说呀。”
那丫环心一横,“大少奶奶是因为想吃的东西吃不到才哭的。”
宫令箴的脚步微微一顿。
而文轻则是踉跄了一下,他看向那丫头,你这样败坏大少奶奶的名声,大少奶奶知道吗?
景铄院的人见到自家大少爷回来了,一个个如释重负。
“大少奶奶在哪里?”
“在西侧间。”
一见到自己,小妻子就扑了过来,抱着他的腰呜呜地哭着。
宫令箴先是将她的腰揽住,然后回头一个眼神,丫环们吓得连忙将门给关上。
他这也是为了她好,以免她回过神来,发现一世英明扫地。
宫令箴抱着她坐在临窗大炕上,“想吃什么?我让人去买。”
他这么一问,林蔚然更觉得委屈了,眼泪压根就止不住,“买不到的。”
“那就让人买材料回来做。”
林蔚然扯着他的衣襟,“买啥啊,压根就没有卖。我想吃东坡肉、香爆肥肠、回锅肉、糖醋排骨,呜呜。。。。。。”
她打小就是以猪肉为主食的,来了这里,富贵是富贵了,猪肉也吃不上了。
这里都是以羊肉为主,鸡鸭鹅次之,牛肉也别想,耕牛都是宝贵的。此时的猪肉都是没去势的猪肉,味道腥膻得很,完全没有后世猪肉的甘醇回味。
再一想各种猪肉制的风味制品如烟薰腊肉、川味腊肠等等都吃不到了,林蔚然忍不住悲从中来。
东坡肉、香爆肥肠、回锅肉、糖醋排骨。。。。。。宫令箴只觉得脑门的青筋一抽一抽的,很好,这些菜他是一个也没听说过!
“这些都是什么肉做的”听着就不像是羊肉做的菜。
“猪肉,嗝~”林蔚然打了一个泪嗝。
猪肉,那还不简单?宫令箴看向晴雪。
晴雪为难,“其实厨房都做了,可小姐说不是那个味儿。”
林蔚然小小声地说,“我想吃的是那种骟过的猪肉,那样的猪肉可好吃了。”之前还觉得多加一点料去掉腥膻味,但怀孕后,真的是一点腥膻味都不能忍。
宫令箴心中一动,他一直都知道自己妻子是个有来历的人。
姚金炭的烧制方法,冬天暖房育青菜,新式育苗种地模式,食材方面花样百出的做法,以及她似乎对煤也有一定的了解。
做这些事时,她的神情太笃定了,仿佛在说,照着这些步骤来做一定会成功一样。
这些无一不说明了她定然是来个一个物资富饶的地方,可他翻遍了大梁国所有的地理县志,都没有这样一个地方。那么她究竟是来自世外桃源还是海外仙岛呢?
林蔚然马甲掉了犹不自知,还在掰着指头絮絮叨叨一些猪肉做的成名菜,真是一孕傻三年。
宫令箴哄着她,“乖,别哭了,你现在想吃骟过的猪怕是没有。不过我们今年可以养一些,年底你就能吃上了。”
许是哭久了,泪点也没了,林蔚然止住了泪,别说,她自己都松了口气。
林蔚然白了他一眼,“我早就命人养着了,现在只需要一个劁猪能手帮我骟猪。”
“行行,我给你找人,行了吧?”
晴雪见她终于不哭了,连忙递上热帕子让她擦擦脸。
林蔚然将脸擦干净之后,不好意思地笑了,“抱歉,我也不知道这是怎么了,眼泪说来就来了。”真的是突然间就满心的委屈,情绪说来就来,还是那种越哄越矫情的。
好丢脸啊,为了一口吃的,哭得稀里哗啦的。
宫令箴安慰她,“无事,周大夫也说了,孕妇的情绪不稳定。你这么久才这么一次,很正常了。”
林蔚然学医的,当然知道了。
“其实这不关我的事,是你儿子馋了。”林蔚然直接甩锅。
还是胚胎的宫小鞅:。。。。。。
宫令箴还能怎么样,只得无奈附和,“是,这不关你的事,是他太馋了,等他出来,我教训他。”
第112章 第一百一十二章
第112章
宫大夫人与容韵过来景铄院看她。
二姑姑宫曦今儿带着一双儿女出门走亲戚作客去了,毕竟顾老丞相在京也挺多门生故旧的; 她回来了走动一下是必须的。
“有啥想吃的; 尽管让人去买去做,哪能为了一点吃食就哭鼻子啊。”
宫大夫人有点好气又好笑; 不过她也是过来人,知道孕期的妇人情绪来也匆匆去也匆匆。
被取笑了,林蔚然有些不好意思。但没办法; 当时情绪来的时候; 她根本控制不住。
容韵也好奇地看向她,在她的印象里; 她这大嫂可能干了,怎么都不像会为了一顿吃的哭鼻子的人。
林蔚然看懂了她的眼神; 然后意味深长地看了一眼她的肚子; “觉得这事很不可思议?再过几个月你就知道了。”
容韵捧着还没显怀的肚子就是一抖,不至于吧?她应该不会像大嫂一样为了一顿吃的哭鼻子的。。。。。。吧?
宫大夫人这次过来; 看林蔚然是其一,再者就是商量一下寒食节一事。
寒食节:在夏历冬至后一百零五日; 清明节前一二日。是日初为节时; 禁烟火; 只吃冷食。寒食节前后绵延两千余年,曾被称为中国民间第一大祭日。寒食所代表的人们对忠诚、廉洁、政治清明的赞许,却是千年如一的。
在后世几乎都不过了; 在大梁却是年后继立春、元宵、惊蛰龙抬头后; 一个大节日。
寒食节并清明节; 朝中竟然放假七日,几乎能与春节媲美了。莫怪乎大家如此重视。
“今年的寒食节,咱们弄一顿豆腐宴怎么样啊?”宫大夫人兴味盎然的提议。
这么些年,过寒食节都是吃一些糕饼点心,都腻了。
林蔚然嫁进来时,只带来了豆浆、豆腐脑儿及水豆腐和炸豆腐的做法。
这些做法教给了国公府的厨房。林东是国公府的厨子,甚至是三大厨子之一。
真是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林蔚然只教了那几种豆制品做法,后来林东自己摸索出来了卤豆腐、豆腐干等等做法。甚至酸浆都被他做出来了,替代了原来的石膏,成为天然的豆腐凝固剂,做出来的豆腐更加美味。
还有豆腐脑儿上的浇头,也是他摸索出来的,甜口的咸口的,很是美味。
老太君特别喜欢咸口的豆腐花儿。
林东研究这黄豆制品真是入了迷一样,后来不知道打哪听来林蔚然打算开一家百味豆腐斋,立即求到她跟前,说愿意放弃国公府主厨的身份,然后到豆腐斋去帮忙。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