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锦桐-第13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宫的,肯定都是自己愿意的,愿意进宫的能给你当儿媳妇?”
“也是。”袁夫人有几分不好意思,“阿娘急糊涂了,就算没这事,你也不小了,也该成亲了。”
“嗯,我跟翁翁说一声,看翁翁什么意思。”
吕炎出来,直奔前院书房找翁翁吕相。
吕相躺在摇椅上,听吕炎说完,眼睛半闭,手搭在肚子上一动没动,看样子半点惊讶也没有。
“宁娘娘十来岁就带兵打仗,我听袁大将军说过一回,定北侯说他们宁家不出废物,后头还有一句呢,宁家姑娘,也都是当儿子养大的,宁娘娘当初南下远嫁进宫,就带了十来个丫头婆子,她就能护住自己,护住五爷,能是个没本事的?这两件事,算不上什么谋,人之常情,她不提,朝廷也得有人提,她不过抢了个先机,这个先机抢得好。”
“五爷请先生这事,翁翁怎么想的?”吕炎想着今天听到的话,士子中间,都十分关心谁将成为皇上这个唯一嫡子的先生,这可是个有多诱人,就有多烫手的差使。
“宁远刚进京城的时候,皇上不是把整个翰林院指给宁远当先生,五哥儿也就跟宁娘娘学着认了几个字,不算开蒙,让翰林们轮着上课就是了。”
吕炎呆了下,失笑,“翁翁这么一说,这可真是……简直是太巧了,简直是天意如此。”
“嗯。”吕相看着孙子,“我看你这几天净往外跑,春闱就在眼前,你得收收心,把心静下来准备考试,这一场春闱,要是没什么意外,怕是要点解尚书主考,你心里有个数,春闱放了榜,你去考庶吉士,进翰林院呆几年,还有李信,五爷那里,你们两个到时候要多多接近。”
“是。”吕炎眼睛亮闪,急忙答应,“对了,阿娘让我问您一声,她想早点把我的亲事定下来。”
“嗯,让她先挑着吧,宫里要挑贵女,正好看看各家心境,不急,你的媳妇儿一定要挑个好的。”
吕相十分淡定,吕炎连连点头,“不敢瞒翁翁,我觉得晚几年成家才最好。”
“也不能太晚了,不成家怎么立业?翁翁还想看到四世同堂呢。”
吕炎呆了下,突然意识到翁翁已经上了年纪,人活七十古来稀……一念至此,吕炎心里一时难过的几乎不能自抑。
…………
高书江高使司府上。
刘夫人二门里下了车,走没多远,几个媳妇儿一起接出来,大媳妇儿陪笑禀道:“母亲,汤家大奶奶带着汤家五娘子来了,因为母亲在宫里,不知道忙到什么时候,媳妇儿就把汤家大奶奶和汤家五娘子让到三奶奶院里说话去了。”
闲听落花说
更新肯定更的,只是晚了些。这几天更新时间可能都不太稳定,但肯定更新,以及到票数加更,这本不能再欠债了。
☆、第四百七零章 天降福祸
汤家大奶奶和汤家五娘子是刘夫人三儿媳妇汤三奶奶的母亲和妹妹,刘夫人知道丈夫高使司传话让汤家来人主持大局的事,听说到了,忙吩咐道:“请到我院里说话吧。”
大奶奶答应一声,急忙让人去汤三奶奶院里传话。
刘夫人回到屋里,洗漱换了衣服,汤三奶奶的母亲、汤家长房嫡长媳常大奶奶带着女儿汤五娘子就到了。
汤三奶奶陪进来,刘夫人殷勤客气的问了些路上辛苦的话,陪着喝了一杯茶,常大奶奶就站起来告辞。
她从山西紧赶慢赶,昨天刚到京城,累极的了,刘夫人忙了大半夜,刚刚回来,也累坏了,两人都是明白人,知道彼此都很累,这一趟就是为了见个面打个招呼,一两杯茶的功夫,常大奶奶告辞,刘夫人虚留几句,吩咐汤三奶奶送出去。
送走汤家母女,刘夫人问了高使司正在书房和幕僚下棋,起身直奔书房。
高使司屏退众人,听刘夫人说了杨嫔升位四妃之一,以及要挑贵女充实后宫这两件事,拧起眉头,先叹了几口气。
这两件事,杨嫔升妃是小事,挑贵女充实后宫这件事,他刚刚还在和幕僚讨论,周娘娘一死,后宫空虚是人人都能看到的,别说皇上还没上了年纪,就算有了年纪,也断没有后宫空虚无人的道理,必定要挑人,只是,怎么挑。
他最不愿意看到,对太子最不利的,就是现在这样,从贵女中挑。万一再出现一个周贵妃,皇上今年才四十来岁,要是能活到先皇的寿数,这位新的宠妃再一年两年生了皇子……那真是太可怕了。
“老爷,汤家长房到京城了。”刘夫人看着面色阴沉的高使司道,高使司嗯了一声,表示他知道了,汤家大爷已经过府拜会过了。
“刚刚常大奶奶来看我,带了她最小的闺女,行五,这位五娘子可比她姐姐生的好看多了,我瞧着,那眉眼骨子里,好象有几分周娘娘的味儿。”
刘夫人接着道,高使司一个嗯字尾音上挑,刘夫人露出丝笑容,“我和她多说了几句话,是个聪明伶俐的,很讨人喜欢,我问过常大奶奶了,说是还没说亲。”
“你的意思?”高使司眼里闪过丝亮光。
“回来的路上,我盘算过了,咱们家没有合适的小娘子,在京城的那两家也没有,山西老家倒是有,可是一来太远,再让人去叫来,一来一回就是大半年,来了也不一定合适,我本来想着这事只能算了,没想到汤家这位五姐儿这么好,又来的正正巧,就是得老爷看看,汤家是不是合适。”
刘夫人这话说的隐晦,把汤家姑娘送进宫,真要得了宠,可不能都便宜了汤家,替他人做了嫁衣裳。
“汤家满门商户……”高使司凝神想了想,“不怕,这是个机会。”
汤家这位五姐儿,真能进了宫,得了宠,再生个皇子,那高家就是进亦可退亦可,两全了!
汤家只有银子,祖坟风水又不利于读书考试,至少这一代两代,汤家还离不开高家的全力支持,都是聪明人……
“你这就让三媳妇儿回一趟娘家,问问汤家的意思,等宁娘娘这场庆贺宴没几天了,汤家五姐儿还得好好学学宫里的规矩礼仪,记着,交待三媳妇儿,不可走漏了风声。”高使司决断极快,刘夫人答应了,出来书房,让人去叫三媳妇儿,吩咐她立刻回一趟娘家。
汤三奶奶听了婆婆刘夫人的吩咐,急急忙忙换了衣服要车出门,心里七上八下,又十分郁堵。
从高府回去的路上,初进京城的汤五娘子贪看繁华到她简直不敢想象的京城街景,常大奶奶看女儿看的高兴,索性让车夫慢慢走,汤三奶奶赶到娘家时,常大奶奶带着汤五娘子刚刚在二门里下了车。
见汤三奶奶紧跟后面下了车,常大奶奶吓了一跳,“出什么事儿了?这是怎么了?”
“没什么事。”汤三奶奶笑容有些勉强,“阿娘别担心,进去说话。”
汤三奶奶伸手扶住母亲常大奶奶,跟着进了上房,转头看着也要跟进来的汤五娘子道:“妹妹先去歇一歇,我跟阿娘说了话再跟你说话。”
“嗯。”汤五娘子知道必定是出了什么事,至少这会儿这事不是她应该知道了,乖巧的答应一声,先回自己的院子了。
“出什么事了?”常大奶奶一颗心提的老高,唉,这京城真是不太平,才刚到第二天,就出事了。
“算是出事了吧。”屋里只有母女两个,汤三奶奶沉下了脸,将婆婆刘夫人的交待说了,“……就这样,阿娘的意思呢?”
常大奶奶听完,脸色就变了,“当初你爹非要把你嫁进高家,我就……”汤三奶奶听阿娘这么说,眼圈一红,“阿娘这么说……阿娘,我也是这个意思,不能送五妹妹进宫,那宫里哪是什么好地方?再说皇上都快五十的人了,还不知道能活几年,五妹妹好好儿的姑娘家……”
“你婆婆让你走这一趟,那你爹那头呢?”常大奶奶脸色微微发白,这事只怕不是她能作得了主的。
“就算这会儿不知道,过一会儿也该知道了。”想到阿爹,汤三奶奶一肚皮酸楚,阿爹和翁翁最大的心愿,就是怎么样能把汤家再往上带一步,男丁科举不行,就把女儿个个联姻到官宦之家。
“别急,只怕这宫里,不是谁想进就能进的吧?”常大奶奶用力压下心头一片急慌,拍着女儿的手,问女儿,也是安自己的心。
“嗯,谁知道呢?”汤三奶奶也不懂这些,“这十几年宫里哪挑过人?谁知道这挑人是怎么个挑法?婆婆就说宫里要挑贵女,让我来问问咱们家的意思,旁的一个字也没多说!”
“不急,让阿娘想想,阿娘总觉得,这宫里不是谁想进就能进的,这样,你先回去,就说你爹没在家,这事得等你爹回来,我再遣人去回话儿,我这就让人打听打听。”
常大奶奶努力不让自己显的过于惊慌。
☆、第四百七十一章 玲珑心窍
“阿娘,你一定要想想办法,别把五妹妹送进宫里。”汤三奶奶眼泪都快出来了,她也知道,她和她阿娘,谁也作不了主。
“你放心,五姐儿命好,阿娘知道了,你放心。”常大奶奶刚进京城就摊上这样的事,这份糟心真是没法说。
…………
礼部尚书解有德府上,解有德夫人孙氏刚进到上房,最得解有德夫妻宠爱的孙女儿解二娘子就进了上房。
“太婆!”解二娘子娇媚欢快,如同一抹初春的阳光,一脚踏进来,整个屋子仿佛都亮堂了几分。“您累坏了吧?我给太婆炖了红枣汤,这红枣是我一颗颗挑出来,去了皮,从天还没亮熬到现在,太婆尝尝。”
“好好好。”看到最疼爱的孙女儿,孙夫人打心眼里笑出来,“二姐儿就是孝顺,太婆尝尝,嗯,果然好喝。”
“不光好喝,红枣大补,太婆半夜就起来进宫,用大枣进补最好,这是医书里说的。”解二娘子侧身坐到炕沿上,笑语声声,“太婆,您这趟进宫,没什么事吧?”
“不能算有事,也不能算没事。”孙夫人喝了汤,屏退其它人,只留了两个大丫头侍候着,半歪在炕上,和孙女儿闲话。
“杨娘娘升了位,说是四妃之一,这几天旨意就该下来了。”
“呀!”解二娘子轻轻一声惊讶,“宁娘娘真是贤惠大度,杨娘娘这个嫔还是当初她生了晋王爷,太后下懿旨晋的位呢,周娘娘一死就升了位了,宁娘娘这简直是打周娘娘的脸。”
“打脸倒不至于,”孙夫人笑道:“升杨娘娘的位,只怕是为了挑贵女的事打铺垫做准备。”
“挑贵女?”解二娘子一下子瞪大了双眼,“给皇上?”
“除了皇上还能有谁?当然是皇子。”孙夫人笑着拍了孙女儿一下,“先升了杨娘娘的位份,再挑贵女,宁娘娘是个明白人。”
“嗯,太婆,您说,会挑中哪家贵女?”解二娘子对这个更有兴趣,“是宁娘娘挑,还是皇上亲自挑?”
“照规矩,宁娘娘先挑,再给皇上挑,说起来,也有十几年没挑过贵女了,宁娘娘是个聪明人,到时候说不定让杨娘娘跟她一起挑。宁娘娘这一关好过,人家差不多,姑娘差不多,估计都能过,就是皇上那一关,不知道哪家贵女能入了皇上的眼缘。”
孙夫人和孙女儿解二娘子说惯闲话,解二娘子也是个聪明能说话的。
“挑的这样急,外头的肯定赶不及进京,也就是京城这些人家,京城哪些人家有合适的小娘子?”解二娘子一边说一边想,“肯定先从周家挑,周家也就是八娘子一个,八娘子心眼可不够,不过……”
解二娘子撇了撇嘴,“周娘娘也不是聪明人,八娘子和周娘娘挺像的,太婆说是不是?”
“嗯,这种事儿说不上来。”孙夫人想着周贵妃,这种事儿真是说不上来。
“八娘子算一个,还有墨相家,六娘子是长房嫡女,长的好看,性子温柔又有才气,虽说死板了些,嗯……可毕竟是相府小娘子,她也得算一个。”
解二娘子兴致勃勃的往下数,孙夫人一边听一边笑一边点头。
“吕相府上……季天官府上,都没有小娘子,可季家是大族,要挑几个合适的小娘子出来,肯定很容易,太婆您说,季家会不会挑几个小娘子送进宫应选?”
解二娘子问孙夫人,孙夫人想了想,“太婆觉得不会,瞧白老夫人的意思,不象是能送人应选的样子。”
“嗯,那季家就不算了。定北侯宁家除了宁七爷,没有人在京城,不算,安远侯苏家呢?他们侯府是没有合适的小娘子,可苏氏族里合适的小娘子少说也有四五个,我觉得他们家肯定送人应选,太婆觉得呢?”
孙夫人点头赞成,她这个孙女儿看人看事,颇有几分眼光。
“还有高使司府上,他们家没有合适的小娘子,族里又都在山西,他家不算,其余的,几家尚书府……也都没有合适的小娘子,永安伯府?赵六娘子可娇纵的厉害,不过也说不准,她也算一个吧。”
“永安伯府华大奶奶可是随国公府华夫人堂侄女儿,得算一个。”孙夫人笑着接了句。
“赵侍郎家九娘子,也不错,虽说门第儿低了点儿。”解二娘子接着往下数,一直把京城各家数了个遍,孙夫人听的一个劲儿的笑,“你这孩子,这京城就没你不知道的人家。”
“那当然。”解二娘子得意的抬了抬下巴,“翁翁不是说过,人情练达即文章,您不也说过,积攒人情,就是积攒往上的通路福报。”
“看把你聪明的!”孙夫人伸手捏了捏解二娘子的脸颊,十分宠溺的笑道。
“都是太婆教导得很!”解二娘子搂着孙夫人,脸颊在太婆肩膀上蹭了蹭,又陪着孙夫人说说笑笑了半天,才从孙夫人上房告退出来。
出了孙夫人正院,解二娘子一边走一边再次细细盘算。片刻,拿定主意,招手叫过大丫头甘草吩咐道:“咱们库房里存的有些十年陈的老白茶,你去一趟库房,挑……”
解二娘子算了算,“七只茶饼出来,仔细包好,拿回来给我,快去。”
甘草领命而去,解二娘子回到自己院里,取出自己亲手熏的香纸,吩咐研墨,坐下来,亲自写了七八封信,装好封好,等甘草取了茶饼过来,拿匣子将信和茶饼装了,叫了几个专管接人待客、出门送东西的婆子,吩咐送到随国公府周八娘子等七八位小娘子处。
这几位小娘子,都是她刚才和太婆孙夫人一一盘算过,最有可能选入宫中的几位小娘子。
这几位虽说一向也十分交好,可这会儿,还要再格外交好几分,等定下来,或是进了宫,再交好可就大大不如现在了,毕竟,现在交好,就算是相交莫逆于微时呢。
闲听落花说
三更,月票好象也要加更了,明天上午更月票加更,现在睡觉去了。
☆、第四百七二章 好亲
一大清早,安远侯府墨夫人就在墨相府二门里下了车,急匆匆去寻阿娘钱老夫人。
钱老夫人正和孙女儿墨六娘子说着家务,墨夫人进了屋,刚见了礼就往外打发墨六娘子和众丫头婆子,“阿娘,我有话跟您说,六姐儿出去逛逛。”
钱老夫人屏退众人,墨夫人侧身坐到炕沿上,一脸苦相,“阿娘,您得给我拿个主意,这事儿真是!”
“又出什么事儿了?”钱老夫人微微皱眉。
“还不是宫里要挑人的事儿!”墨夫人挪了挪,“这事怎么传的这么快?昨天天都黑透了,三房那位二奶奶就带着她那个四姑娘找到我这里,只把她家四姑娘夸的一朵花儿,二奶奶还没走,二房大奶奶就到了,昨天一晚上,前前后后来了四五拨人,要送姑娘进宫候选,阿娘您说,这是不是失心疯了?”
墨夫人一脸忿忿然。
“嗯!”钱老夫人重重的嗯了一声,苏家这门风,都是在老安远侯手里坏下来的!这十几年二十年,有她和相爷一力撑着,姑娘和姑爷都听话,侯府家风渐渐是好了,可苏氏一族,唉!一有点儿什么事,底儿全露出来了!
“你的意思呢?”钱老夫人先问女儿。
“这是什么好事儿?先头姑奶奶的事,不是在那儿摆着的?那还是老侯爷在,苏家烈火烹油的时候呢!这一个个都是怎么想的?难道他们以为送进去一个姑娘,就能是第二个苏娘娘?真是疯了!”
墨夫人忿然极了。
“那侯爷的意思呢?”钱老夫人再问姑爷苏侯爷的意思。
“他跟我吱吱唔唔,我知道他那意思,有枣没枣打一杆子呗,反正没坏处。是他觉得反正没坏处,我没跟他多说,阿娘又不是不知道他,总念着他们苏家风光无限那时候,没本事没胆子,倒是有心思。”
墨夫人看样子气的不轻。
“你跟岚哥儿商量没有?”钱老夫人又问道。
“阿娘这是怎么了?问问侯爷也就算了,岚哥儿一个孩子,我跟他商量这个?他能懂?”墨夫人脾气略急,这事儿又让她十分上火。
“岚哥儿不小了,姑爷那样,不是个能撑家的,我和你阿爹上了年纪,还能看着你们姐弟几年?你阿爹常说,岚哥儿至少比他爹强点,他不小了,去年又领了一年的差使,这样的事,你该跟他商量商量,让他去寻你阿爹,或是你弟弟请教商量,这场大事经历下来,岚哥儿就历练出来了,往后你们府上,就能有个人支撑了。”
“阿娘教导的是。”墨夫人呆了呆,明白过来,忙站起来给阿娘曲了一礼,“我这就回去跟岚哥儿商量商量。”
墨夫人一向风风火火,说来就来,说走就走,一脚踏出门,立刻又缩回来,几步走到炕前,看着钱老夫人,神情极其郑重道:“阿娘,刚才那句话,以后您别再说,您和阿爹得看我一辈子!您长命百岁,阿爹也长命百岁!”
“好。”钱老夫人心里一软,笑着挥手,“快去吧,好好商量个主意出来,杨娘娘升位的旨意,只怕今天早朝之后就下来了,设宴庆贺的事,也就这几天,快去吧,你们族里,你记着,该下狠手就得狠下心狠下手。”
“这我知道,阿娘放心,我走了。”墨夫人辞了钱老夫人,急匆匆赶回去找儿子商量去了。
…………
永安伯府,永安伯老夫人闵氏眼圈微黑,见媳妇儿华夫人进来,忙微微欠身,“快过来坐,外头冷。”
华夫人见了礼,侧身坐到炕沿上,“老夫人昨天夜里没歇好?”
“可不是没歇着,一夜就没怎么睡着。”闵老夫人抬手按了按眼圈。
说是老夫人,其实闵氏年纪并不大,她是老永安伯的继室,只比继子媳妇、如今的永安伯夫人华氏大了四五岁。
闵老夫人商户出身,自知娘家身份儿低,对继子继女们一直客气的简直有几分讨好。华夫人嫁进来后,她更是退避三舍,客气的不能再客气了,她客气,华夫人也就敬重她,加上两个人很投脾气,这十几年下来,彼此之间情份很厚。
闵老夫人进门之后,就生了赵冉一个女儿,过了年十九了,去年年里年外,赵冉看上了姜焕璋,两家相过亲,后来李家托人到姜家探话,姜家就定下了李桐,因为这事,赵冉还大病了一场。
“你不是因为宫里挑人生了心吧?”华夫人对闵老夫人十分了解。
“也不算是生了心。”闵老夫人揉着眉间,“冉姐儿的脾气你最知道,一点心眼都没有,我想了一夜,实在是不放心,可说起来,周娘娘也不是个有心眼的,这事儿……皇上都四十多了,可再一想,那是皇上……这事儿,你替我做个主。”
“昨天我跟伯爷说到这事,伯爷倒是很想让冉姐儿进宫,不说很得宠,有个差不多,一年两年再生了孩子,好歹比现在强。”
华夫人先说永安伯的意思,闵老夫人一边听一边点头,等华夫人的话告一段落,想想不对,又开始摇头,“皇上到底四十多了……”
“我也是这个意思。”华夫人接过闵老夫人的话,“皇上都四十多了,冉姐儿真进了宫,只怕三十来岁就成了太妃,可正年青着呢,老夫人就冉姐儿一个,可要想好了。”
华夫人说到为止,这种事,她不能替闵氏母女作主。
“唉,算了算了,冉姐儿没那份大福,还是安安稳稳找个门当户对的吧!”闵老夫人想着自己二十多岁就守了寡,在继子继媳手里讨生活,亏得她运气好,继子媳妇是个好的,一想想女儿要是也象她这样,她这心揪揪的痛。
“您看随国公府六少爷怎么样?”听闵老夫人这么说,华夫人神情一松,随即笑问道。
“四房的小六?”闵老夫人皱起眉头,周家六少爷可是出了名的没出息。
“四房的爵位,说是已经板上钉钉了,就算不是世袭罔替,可到六少爷这里,再到下一辈都还是有的,六少爷他爹又能干,我那个堂姑姑脾气又好,我觉得是门难得的好亲。”
闲听落花说
天哪,差点断更了!太丢人了,捂脸了要!
☆、第四百七三章 劫问
“要是有爵位,那真是门好亲,就怕人家瞧不上咱们。”闵老夫人一向姿态很低,华夫人笑起来,“咱们冉姐儿再怎么也是伯府小娘子,就算周家四房能封个国公,也不能算高攀,老夫人既然觉得好,明儿我就去一趟随国公府,探探姑姑的话儿。”
…………
因为周贵妃的死,原本在正月十六的新年第一次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