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锦桐-第13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晋王不声不响,看似全无依靠,其实不然,有季天官辅助就不说了,晋王极似皇上,这是最大的优势,朝廷这二十来年,已经习惯了皇上这样的皇上。”
“说的是!”吕相况味不明的长叹了口气,“唉!就是这样,一群鼠目寸光,皇上只有皇上一个,晋王再肖似,他也不是皇上,你接着说。”
“五爷内有宁娘娘,外有宁远,又得翁翁倾力支持,只看五爷的脾气禀性了。”说到五皇子,吕炎格外谨慎。
吕相笑起来,“翁翁是支持五爷,不过可不是倾力,不错,你最近长进不少,有件事,你替翁翁办一办。”
“翁翁请吩咐。”吕炎两眼放光。
“明天一早,去寻趟李信,把朝里要再推一位副相的事告诉他。”
吕炎愕然看着翁翁,这事告诉李信干嘛?吕相斜了孙子一眼,“让他跟他那个妹妹说一声,让他妹妹转告长公主,再问长公主一句,她觉得谁最合适。”
“啊?”吕炎更加愕然,“问长公主?翁翁这是什么意思?这事能听长公主的?长公主不是说出家……”
话没说完,迎着翁翁斜过来的目光,吕炎急忙咽下后面的话,连点了几个头,“翁翁放心,必定不走样。可是,翁翁,长公主……她真要说了谁合适,翁翁怎么办?要推谁,翁翁肯定已经有主意了,要是……”
“这事你就不要多管了,等以后,若是有机会,翁翁再跟你说,好了,赶紧回去歇下吧,还有,春闱的主考已经议定了,是解尚书,今天晚上,他就闭门谢客了,这件事也顺便给李信说一声,从明天起,心无杂念,好好准备春闱的事,老解是个硬脾气,你考的好了他不会埋没你,考不好,谁的面子都没用。”
“是。”吕炎忙起来答应了,退出书房,回到自己院子里重新又睡下,还是没想明白,翁翁问长公主想要推举谁,这是什么意思?
…………
还是一片熙熙攘攘的马行街上,季天官那辆和街上无数靛蓝布围子桐木青油大车几乎没什么分别的大车,顺着人流车流缓缓前行,在一个巷子口转进去,又转了两个弯,停在一处幽静大宅的角门前,车夫跳下车,拍了拍门,几乎立刻,角门从里面打开,季天官下了车,进了角门。
角门里的园子打理的十分精心,季天官看起来十分悠闲的赏着景,跟着小厮进了梅林深处的一间小小院落。
☆、第四百七七章 举相
小厮在院子门口止步,微微欠身往里让了让,季天官看样子常来常往,脚步不停,进了灯光温暖的上房。
上房里,户部尚书楚怀贤一身家常旧衣,没束腰带,站起来迎到门口,亲自给季天官打起帘子。
季天官一身寒气进来,去了斗蓬,看着炕上摆着的几样小菜,一壶好酒,搓着手笑道:“这是那坛子陈年女儿红?我得多喝几杯。”
楚怀贤让着季天官在炕上坐了,从温水中取了杯子,给他满了酒,两人对饮了两杯,季天官先开口切入正题,“推举副相的事,知道了?有什么打算没有?”
“这个副相,只怕谁都越不过太子,太子要推,只怕是高使司吧,他也算众望所归,担得起。”
“我打算推举你。”季天官抿了口酒,淡然道。
“我?”楚尚书微一怔神,随即笑起来,“咱们几十年的交情,我不摆虚假客套,要说入阁拜相,为百官之首,谁不想?读书做官,这是极致,可想归想,真能入阁拜相的能有几个?我可不敢多想,不过。”
楚尚书话锋一转,“季兄倒是大有可能,六部之中,虽说礼部是储相,可吏部最为要紧,入阁拜相的,历来是礼部和吏部最合适不过,礼部解尚书年纪太大,比吕相还大了几岁,他自己也早就歇了入阁拜相的心,这一趟点个主考,也就算圆满了,季兄是季老丞相独子,年富力强,又是状元出身,若是公正推举,季兄当仁不让。”
“楚兄坦直,我也打开窗户说亮话,楚兄若是入阁,你在中书,我掌吏部,这就是半朝之势,我要是进了中书,丢了吏部,那是得不偿失,所以,我才来找楚兄商量,你我联手,推楚兄入阁,大有希望。”
季天官挪了挪,靠近楚尚书,“太子举荐,确实有风雷之势,可太子现在大位已定,高使司和周枢密,就算高使司看得清楚,更加谨慎,可周枢密呢?你看看他,这个荆国公受的洋洋得意,他大概以为立了太子,就是功成业就,可以马放南山、高枕无忧了,这个入阁拜相的机会,他能不起心?就算他不起心,也要诱得他起心。”
楚尚书眉头微蹙,抿着酒没说话。
“宁娘娘这头,给杨娘娘升位,挑选贵女充实后宫,这几步棋走的确实好,宁家确实个个都是人才,可是,宁家最大的劣势,就是在京城一根支撑也没有,这会儿,就算宁娘娘和宁远想争这个副相之位,他们能推出谁?”
“吕相什么意思?”楚尚书谨慎的问了句。
“吕相最敬重的是我父亲,这你最知道。”季天官看着楚尚书,楚尚书点头,季老丞相曾经说过,最得他学问精髓的,就是吕芷岸。
“我以为,他力撑宁娘娘回宫,至少一多半是出于公心,并不是有什么倾向。”季天官转着手里的杯子,言语谨慎。
“父亲曾经说过,吕相思虑之深远,不亚于他。吕相年纪大了,只怕侍候不了新帝了,他几个儿子才具都平平,只有孙子吕炎很是出色,天下无百岁的天子,皇上也不算年青了,新旧之替,也就是十年左右,吕相只怕撑不了十年,可十年后,吕炎也不过三十岁,能做到什么地步?三十岁的三品,已经惊世骇俗了。”
楚尚书点了点头,轻轻叹了口气,一代富贵容易,这富贵要传承下去,真是太困难了。
“吕家这样的情形,实在不犯着搅进这趟新旧更替中去,他先是力举宁娘娘回宫,接着又提出推举副相的事,再就是将五爷开蒙这件大事,交到翰林院,却又没有指定到哪几位翰林身上。”
顿了顿,季天官露出笑容,慢吞吞道:“看着吧,吕炎必定要考庶吉士,到翰林院当值,然后这教授五爷的事,吕炎必定承担最多。”
“真是好思虑!”楚尚书忍不住赞叹,“就是这趟推举副相,只怕也要分责的打算吧,三位相公,吕相就能居中了,吕相几个儿子官位低下,吕炎又进了翰林院,吕家就能在这场大事中,表面上看起来三面不沾,若是五爷侥幸,吕炎不但能占了帝师这个名头,以吕家家风,这几年下来,吕炎必定能和五爷相交莫逆,觉得五爷信任。真是进可攻,退可守。”
“所以,吕相必定居中,既不会支持谁,也不会阻止谁,这一个,不提。”季天官将杯子轻轻放到桌上,“再说墨相,墨相二子可你户部侍郎,你若进了中书,升墨侍郎为尚书,顺理成章,理所当然,就冲这一条,墨相怎么会阻止你入阁拜相?”
楚尚书眉梢抖了抖,确实如此,他比墨侍郎大不了多少,墨侍郎要想熬到他乞骸骨,那可早呢!
“太子自家争斗相残,墨相、吕相至少坐观,你我联手,推楚兄入阁,不说举手之劳,也是大有可为。”季天官分析完,捻着胡须,微微的笑,
楚尚书却又迟疑了。
季天官明白他的意思。“楚兄不必多想,楚兄要做的是心中只有君上的纯臣,这我知道,我没有别的意思,只是,这个位置,一来楚兄最合适,二来,楚兄入了阁,至少不是一心针对晋王爷和我的人,那就行了。”
“季兄,你真拿定主意了?”楚尚书有几分忧虑的看着季天官。
季天官没直接回答楚尚书的话,“楚兄,从公这一面说,晋王虽说才具略差,遇事有些犹豫不决,可他天性温和慈悲,自知才具不足,很能听得进良言,相比太子,不说天渊之别,也差不太多。到于五爷,他才七八岁,脾性未定,宁家一向杀伐气极重,他身上带着一半宁氏血脉,又几乎完全成长于宁氏之手,未来如何,谁知道呢?”
半晌,楚尚书轻轻点了点,长叹了口气,守业皇帝若是杀伐气重,对臣子和天下万民来说,可绝对不是什么好事。
☆、第四百七八章 临危不惧
“是啊。”季天官一声长叹,“从私来说,晋王脾气温和,才具一般,极似皇上,楚兄也看到了,若不是皇上脾气温和,才具一般,哪来的墨相和吕相这二十多年的平安丞相?再说,晋王算是孤身一人,杨家这样的外家……”
季天官轻笑一声,没说下去,说到这里,楚尚书已经极其明白了。晋王这样的脾气才具,这样的处境地步,没有人家来分润利益,可五爷就不同了,就算宁家不伸手,宫里那位宁皇后,只怕也不是个省油的灯,何况,宁家伸了手……宁远来了。
“季兄深思熟虑。”楚天官沉默片刻,冲季天官举起杯子,季天官也举起杯子,两人轻轻碰杯,一饮而尽。
…………
宁远穿过园子,跳过女墙,提起斗蓬角掸了掸,放下去再拂几把,整理好咳了一声,潇洒转身抬起脚,差点撞上托着托盘,大睁着双眼瞪着他的水莲。
“你!你怎么在这儿?”宁远吓了一跳,水莲虎着脸,“这话该我问您吧?”
“也是……哈!你这丫头不错,临危不惧,我就知道,你们姑娘身边几个丫头,个个都不错!果然是有其主必有其仆,你去忙,我自己过去就行。”
宁远步子往旁边一斜,绕过水莲就往前窜过去,水莲跟在他后面,“绿梅,快给姑娘禀一声,又来了!”
宁远几步窜到西厢房门口时,李桐掀帘出来,站在上房门口看向他,宁远回身长揖一礼,站起来一边推门,一边拧着身子和李桐说话,“咱们进屋说话,外头冷。”
李桐轻轻唉了一声,沿着游廊走到西厢房门口,也推门进去。唉,难道北边的人就是这么不怎么拘礼?
李桐推门进屋,宁远已经甩了斗蓬,在上次的那张椅子上坐下,看到李桐跟在他后面进来,扭头先看了眼李桐上次从上房耳屋穿过来的那扇门,“外头冷,照理说开春了不该这么冷,你这屋里真暖和。”
宁远扭着头肩,拧了几拧,舒服的叹了口气。
水莲托着托盘进来,将两碗莲子茶放到几上,宁远不用李桐让,伸手端过一碗,几口吃了,连声夸奖,“这莲子茶做得好,你这几个丫头真不错。”
“嗯,回头我替你一人赏五两银子。”李桐端起莲子茶,慢吞吞接了句,水莲噗一声笑出了声,转身示意绿梅准备沏茶。
宁远有几分讪讪,伸手往怀里摸,“今天不用,我带银……”宁远的手在怀里摸了一趟,再摸一趟,李桐抿着莲子茶,斜看着宁远那只在怀里摸来摸去的手,转开话题,“卫凤娘呢?有一阵子没见她了。”
“噢!”宁远见机极快,立刻缩回手,认真回答李桐的话,“皇上说要召大姐回来那天,我就让她去五哥儿身边守着了,她当了几十年贼,特别警觉,身手又好,不瞒你说,我没担心过大姐,你别看她柔柔弱弱的,其实凶残得很,杀人不眨眼,小五不行,我就担心小五,有卫凤娘在他身边,稍稍能放心一点点。”
水莲和绿梅对视了一眼,一起冲宁远撇了撇嘴。
“当了几十年贼……你当着她的面也能这么说?”李桐对卫凤娘印象相当好,忍不住挑剔了句。
“不是我当着她的面这么说,是她当着我的面这么说,当了几十年的贼,这是她很得意的事。”宁远笑起来,“以后你就知道了。”
“嗯,”李桐似是而非的嗯了一声,“今天来有什么事?”
“有……点儿事,你是不是有什么话要问我?”宁远上身前倾,屏气看着李桐,李桐一愣,片刻笑道:“你的伤好了没有?”
宁远比李桐更愣,“伤?噢,你问的是伤,伤好了。”宁远抬手右手在左肩膀上按了按,“好了,劳姑娘掂记。就这个?没别的了?”
“还能有什么事?问你准备教五哥儿?你说了我也不懂。”李桐看着宁远按在左肩上的手,忍着笑,上次他给她看的,明明是右肩!
“十五那天,墨七那小子说的什么阿萝不阿萝的,你不想问问?”宁远斜着李桐,明显有几分忿忿。
“阿萝啊。”听到阿萝这个名字,李桐有几分感慨。
从前那一回,晋王立了太子后,阿萝被人买下来送到杨舅爷府上,是谁买的,谁送的,她记不得了,那时候她自己因为晋王的突立太子,乍贵之下手忙脚乱,疏忽了好多事,等她不再忙乱的时候,好象阿萝已经死了很久了,或者,她那时候压根没留意过有个叫阿萝的女伎。
很后来,她之所以知道阿萝,是因为十几年之后,软香楼和飞燕楼被人买下,要拆了楼重建,墨七那时候已经是一部尚书了,在拆了一半的软香楼前叫着阿萝的名字嚎啕大哭,差点儿惹出一场官场大震动,因为这事,她才让人去查这个阿萝……
“听说晋王府的杨舅爷很喜欢阿萝?”李桐忍不住问了句。
“你怎么知道?也是,杨舅爷为了阿萝一杯茶,光着身子跑过整条街,这事你不可能不知道,我觉得吧,喜欢倒也不至于,杨舅爷疯疯颠颠……现在不说他疯疯颠颠了,现在叫真性情!”
宁远虽然有几分悻悻,不过他很喜欢这个话题,只要在这个话题里,他就有机会不动声色的解释明白,把自己摘出个清白来。
“杨舅爷这份真性情,不过是正好摊到阿萝头上了,那天要不是阿萝,是柳漫,云袖,清月,或是别的谁,杨舅爷一样能脱干净跑上几趟。”宁远十几岁就纵横北三路土匪和烟花两大领域,对类似杨舅爷这样的事,颇有几分独到见解。
见李桐斜睨着他,宁远摊开手,“看看,我就知道你不信,这种男人我见得多了,我跟你说,象杨舅爷这种,他那不是对阿萝,而是对女人,长的好看的女人,只要是个好看女人,他都一样,他根本分不清阿萝和柳漫有什么分别,柳漫和云袖是不是一样,这种男人,就是阿萝倒了霉,摊到她头上了!”
☆、第四百七九章 远程解释
“那墨七少爷呢?”李桐听的有意思,接着问了句。
“他呀,”宁远说开了话,“真心是有几分真心,不过他那个真心,就跟随国公……现在是荆国公了……他家小六对那些细犬一个德行,这个真心也就是个玩玩乐乐,真要有什么麻烦事,他就不喜欢了,象周小六,喜欢的细犬生了病,他看着难受,干脆不看了,换一条就是了,墨小七也是这样,阿萝没事皆大欢喜,真有了事,他看了难受,那就换一个美人儿得了。”
“你倒是看的明白。”李桐想着墨七那场大哭,有几分怅然,也许真象他说的那样,他会难受,很难受,可当时他并没有为阿萝做过什么吧,至少她查出来的那些,没看到他做过什么。
“那是!”宁远十分自在的倒在椅子里,“就是玩玩,哪有什么真心不真心的?男人是玩,搁阿萝她们,多数是当生意,动了情的也有,少。”
“嗯,那你呢?”李桐慢吞吞问了句,宁远一下子坐直了,“我?怎么说呢。”宁远挠了挠头,又正了正幞头,再重新坐回刚才的样子,可刚才那份随意却没有了。
“十几岁的时候,贪玩,那时候又不懂事,被那些女伎一哄,还真以为她们对我怎么怎么样,很得意了几年,后来大了,也就看明白了,一看明白就觉得没意思,去还是去,都是因为要办正事,就象现在,象我这样不成器不干正事的,不去各家红楼混成常客,那哪行?只能挨家混,累的不行,一点意思也没有!”
宁远总算找到机会好好解释一番。
“在北三路的时候,这两三年我其实很少去这些地方,不过也不能一趟不去。我跟你说,北三路有个叫石瞎的,你听说过没有?”
李桐对点到一半,呆了呆,才又点下去。
她知道这个石瞎,不过不是现在,而是从前,晋王已经即了位,杨太后不知道从哪儿听说东珠才是珠中至宝,为了巴结杨太后,她让人专程到北三路收买东珠,花了一年多的功夫,收到了颗美人湖,快出北三路时,被这个石瞎偷走了。
“你也知道他?他是个独行大盗,纵横北三路有二十年了,一年两年做一回大案,从来不找帮手,当年阿爹让我剿匪,长长一卷名单,排头一位的就是他,当时我把他的名字拉到了最后,他最难捉,那时候,我都没怎么指望能捉到他,后来,你知道我是怎么拿到他的?”
李桐极其配合的摇头,她肯定不知道。
“就是因为逛红楼,定汾城有个女伎,叫秋娘不是最红,可胜在读的书多,学问极好,眼光见识都过得去,熬走了定汾城三代头牌,十几年稳坐定汾城红粉群里第二把交椅,也算是个人物,我到定汾城,只要得空,就到她那里坐坐,也就是喝杯茶,说说话儿,她那样的,就说说话儿有意思。”
宁远重点解释了几句,李桐听的一根眉毛抬起斜着他,就说说话儿有意思……嗯,挺好。
“大前年春天,我又到她那儿喝茶,她问我,要是我抓到石瞎,会不会收为已为,她说听说石瞎本事大得很。”
宁远一脸得意的笑,“我一听这话,就知道抓石瞎的机会来了,就说,我身边有的是有本事的人,犯不着用他,要是能抓到石瞎,她说怎么办,我就怎么办。她就说了,她说石瞎是她的恩客,从五六年前起,就常常过来,前一年,石瞎受了伤,她把石瞎藏在阁楼里,一个多月没留人过夜,尽心尽力照顾他,石瞎好了之后就走了。”
李桐听的专心,宁远说到这里,笑的往后拍着椅子扶手,“你猜怎么着?秋娘说石瞎十天前来找她,说已经在河北路置了宅院和几百亩地,要赎秋娘回去成亲,秋娘那时候已经自立门户,不过石瞎不知道,秋娘就和妈妈串通,出了个极高的身价,石瞎手头没那么多银子,出去了几天,回去和秋娘说,踩好了一笔买卖,拿到东西出了手就有银子了,让秋娘等他一个月,正好,我就去了。”
“他要赎秋娘,难道事先没问一声秋娘肯不肯?”李桐已经听明白了。
“阿萝还缠着墨七抬她进府呢,女伎这样的话,就跟说你是她的心上人一样,听听算数,当不得真。”
宁远一脸的你居然能相信这个。
“就这样,我就捉到了石瞎,轻而易举,捉到当场就杀了,这是事先答应秋娘的,她说只要他不死,她就睡不着觉,本来我还想审一审,问问他那几桩案子是怎么得手的,不过君子一言,答应了捉到就杀,就得杀了。秋娘跟阿萝一样,根本没打算从良,她很有心计,早就赎了身自立门户,还悄悄置了几处产业,买了几个小丫头养着,石瞎觉得娶她回去就是报她的大恩,得了,把自己的命报进去了。”
“你怎么知道阿萝和秋娘一样?”李桐心里一动。
“阿萝投到我门下了。”宁远张口就说,“她得罪了人,又不想被谁抬进府里,照她的话说,她就喜欢现在这样过日子,现在这日子,唯一不好的就是有人强迫她接她不接的客人,她不能不接,投靠我,就是想让我替她撑着,不受人逼迫。”
“这事你怎么能跟我说?”李桐简直后悔刚才不该问那一句。
“跟你说能有什么事?咱们两个哪有不能说的话?”宁远浑不在意,李桐心底深处,有根沉默了不知道多少年的弦,轻轻颤抖了下。
“你答应了?这可不容易。”沉默了好一会儿,李桐才开口道。
“嗯,是不容易,看她的命吧,要是她有这个命,到那时候,我把她交到你手里,那妮子实在太蠢!”
宁远猛拍了一把椅子扶手,李桐只觉得头底一群乌鸦飞过,什么意思?太蠢就交到她手里?这是嫌她蠢?
不对!他的人,交她手里算什么事儿?
闲听落花说
更这么晚十分不好意思,但今天一号啊,还得厚着脸皮求一声月票。
接着码字一会儿接着更新!
☆、第四百八零章 无话不能扯
“你说,咱们有这个命没有?”宁远微微侧身,看着李桐,认真里透着几分苦恼问道。
“什么叫咱们?”李桐一字一句反问道。
“咱们,就是你跟我,咱们俩,这儿哪还有别人?”宁远一脸正气,李桐瞪着他,有那么一瞬间,她差点觉得他天真无邪!
“没有咱们,你是你,我是我。”李桐有几分没好气。
“怎么没有?好,听你的,你是你,我反正觉得就是咱们。”宁远一脸的息事宁人,李桐斜着他,不打算跟他在这个咱们上多纠缠。
“你这趟来有什么事?还没说呢。”李桐又问一遍。
“没什么事,就是想找你说说话。”宁远没看李桐,李桐在椅子里坐的过于自在的宁远。
“你平常在家做什么?总不能天天看帐什么的吧?”宁远有点儿没话找话。
“帐是不用天天看,不过天天都有事。象今天,汤家大爷和大奶奶到京城,该备什么礼没有先例,得亲自看着挑,永安伯府赵六娘子下个月生辰,赵六娘子为人讲究,年年她过生辰,都是我亲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