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宋疆图-第10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熙让云岚等人把耶律屋质请进院子中,就在公署的办公室中坐了。众人夺下城池,人人心中高兴,在大厅中高谈阔论。熙让和杨延昭各自把自己的经历说了,又搏得众人阵阵喝彩声。

    耶律屋质在军功薄上,记上熙让的头功。耶律休哥率领骑兵攻进城内,也记了大功。

    云岚做为汉国的公主,记了杨继业和杨延昭父子的大功,以及李隐等人的功臣,待打退宋军之后,由云岚呈报给皇上,对众人论功行赏。

    不久之后,有部将前来禀报战状,这一战联军牺牲一千多战士,受伤两千多战士,找到宋兵的尸体五千多具,活捉了一千多个宋兵。

    耶律屋质下令,把牺牲的士兵,无论宋军还是我军,一律埋葬或火葬,重伤难治的宋兵俘虏,立即处死,轻伤或无伤的宋军,派人押送到辽国,做为奴隶卖掉。

    耶律屋质本想把轻伤或无伤的宋兵,也全部处死。云岚虽然痛恨宋军,但认为坑杀降卒有伤天理,所以请求不要处死降卒。熙让也在旁相劝。耶律屋质本来就杀心不重,也不再坚持把降卒处死,只把俘虏送到辽国做为奴隶。这千多个俘虏能卖不少钱,可以充实国库。

第三百三十五章:向南行军() 
云岚见汉辽联军抢下了石岭关,便请求耶律屋质乘胜追击。

    云岚道:“既然我们联军已经夺下石岭关,我们应该一鼓作气,挥兵南下,直逼太原城,解救我国皇城。”

    耶律屋质沉吟一下,说道:“殿下心忧如焚,急于解救太原城,本官很是理解。不过,宋军北城的主帅是曹彬,石岭关的败兵溃退之后,曹彬已经知悉我军取了石岭关,很快就会南下,他必然会在前路摆开阵势,抵御我军。”

    云岚道:“就算曹彬摆下阵势,贵军的骑兵天下无敌,谅曹彬也抵挡不住。”

    耶律屋质道:“若是别的宋国将军倒也罢了,只是曹彬是宋国第一大将,行军布阵很有谋略,而且我听说他专门针对我国的骑兵,训练了一套阵法,可以化解我国骑兵的威力。”

    耶律休哥道:“大王,就算那曹彬再厉害,他们宋军在北城的部队,也不过两三万人,咱们十万大军,还怕打他不过吗?”

    耶律屋质道:“我十万铁骑,固然气势夺人,但若是冒险深入,中了宋军的埋伏,便会折了锐气,于我军不利。现在我十万大军已经过了石岭关,可谓智珠在握,打败宋军只是迟早的事,没必要再冒险。”

    云岚还想再劝。

    杨继业说道:“公主殿下,您先稍安勿燥,北院大王所言有理,此去南下,虽然没有再像石岭关这般易守难攻的天险,但也有不少险峻之处,可以埋下伏军,若是曹彬在那些地方设下伏兵,我们冒险深入,只怕会中了宋军的埋伏。正如北院大王所言,现在大辽十万铁骑已经进入石岭关,可谓胜了一半,再等耶律沙大人夺了娘子关,又是十万大军,两面夹击,宋兵必败。”

    云岚虽然心急如焚,但见杨继业亦如此说,只好不再说话。

    耶律屋质抽调了一支万人部队,由一个部将率领,从石岭关向东进军,抄小路前往娘子关的西方,与娘子关东边的耶律沙里应外合,攻打娘子关。然后又抽调了三支五千人的铁骑,分成三路,两路为侧翼,中路为前锋,前去探路,耶律屋质和杨继业率领大军,随后行军。

    中路的先锋官是熙让,副先锋官是耶律休哥,二人率领五千骑兵,云岚和李隐率领三百多汉军协助作战,一起向南行军。

    曹彬镇守北城,早已经知悉辽国大军赶到,本来还有些担心,但第二天何继筠便传来捷报,宋辽第一次攻守城,宋军打退了辽军的进攻,歼灭辽军数千,己方只伤亡千人。曹彬心中稍安,认为何继筠至少能防住十天半月,那时侯可以从容调兵遗将了,没想到不过三天,何继筠便丢了石岭关,折兵损将败逃回来。

    曹彬大惊,一边派人去禀报皇上,一边派兵前去阻挠辽军的前进,他虽知所派的兵力甚少,无法阻拦住辽国大军的前行,但希望能拖慢一时是一时,也好为自己调兵布阵争取一些时间。

    赵匡胤正在西城,等着水淹太原,忽然得报十万辽军已经突破石岭关,正在南下而来,不由大惊失色,连忙召集部将,一边派人命令娘子关的守将,务必全力守住娘子关,防备另外十万辽军从娘子关而来,一边抽调十万兵力,聚集到城北会合。

    宋兵此次北征,共有二十万兵力,除了在太原城周围驻守的数万兵力,太原城下约有十七八万,数次攻城之时,折损了五六万,现在集合十万兵力,只有两三万兵力驻守在各个城门,每个城门不足一万兵力了。

    现在辽军一到,赵匡胤知道辽军的战斗力如何,哪里还顾得上攻打太原城,抵御辽军才是当务之急,只要能打退辽军,太原城迟早是他的。

    赵匡胤亲自率军前来,赶到北城门外,曹彬率部迎接。赵匡胤令曹彬为主帅,调兵遣将,负责此次抵御辽军,潘美和李继勋为副将。

    曹彬抽调出一万兵马,仍然驻守在北城门十里之外的地方,防备汉军从太原城突袭而出,与北面来的辽军前后夹击宋军,然后点起八万宋军,向北移动十里,在距离太原城北二十里的平坦之地,摆下阵形,迎接辽军。

    第二天晚上,耶律屋质率领辽汉联军,缓缓而来,在距离宋营二十里远的地方,扎下营寨。

    熙让和云岚等人早就到了,扎营之地,正是他们挑选好的地点,可以居高临下以防宋军的突袭,是一处前可攻退可守的高地。

    熙让和云岚的先锋队,在前进的路上,遭到了几股宋军的埋伏和袭击,都被他们化解了,但也拖慢了他们推进的速度,一百多里的路程,竟然用了两天才赶到,而且损失了上千名部下,五千骑士不足四千了。

    当天晚上,耶律屋质做好营寨的布防之后,率领熙让云岚杨延昭杨继业耶律休哥等人,一起来到营前,望对面二十里外的宋军望去,只见夜幕之下,宋军的营寨光亮通明,连绵不绝。

    辽军虽然有必胜的把握,但看到宋军这等阵势,也不由暗暗心惊,脸色微变。

    耶律屋质笑道:“杨将军,你猜宋军这次来了多少兵马?”

    杨继业道:“依在下推测,宋军虽然有二十多万的兵力,但数次恶战之后,所剩兵马应该不足十五万了,他们还要留下兵力,防备我太原城的汉军反扑,所以,在下认为,此次来迎战的宋军,不足八万。”

    耶律屋质点点头:“杨将军和本官推测的差不多,我也认为宋军不过八九万人。咱们联军,除了一万人前去接应东路军,一万人镇守石岭关,现在来到此地的,也是八万多人,和宋军的兵力算是旗鼓相当,就看谁能打胜仗了。”

    耶律休哥说道:“大王何必长敌人威风,宋军与我军作战多年,从来没占过便宜,而且我军往往能以少敌多,现在敌我兵力相当,宋军自然打不过咱们。”

    耶律屋质摇摇头,说道:“话虽如此,但也不能掉以轻心。赵匡胤开国十年,把宋国打理的蒸蒸日上,国富民强,早已经今非昔比,比起大周柴世宗时,更厉害了三分。”

    熙让在旁边听闻此言,心中不悦,哼了一声,说道:“赵匡胤他算什么东西,怎么能跟柴世宗相提并论?”

第三百三十六章:两军对垒() 
耶律屋质听出熙让语气中的不悦,不由有些诧异,他可不知熙让就是柴世宗的儿子,他当着熙让的面,贬柴扬赵,若是换了别人,熙让早就抓过来痛打一顿了,只不过他是辽国的于越,熙让给他面子才没发作出来。

    耶律屋质看了一眼熙让,说道:“若论个人才能,两人皆是英明神武,一代人杰,赵匡胤的确未必比柴荣更强,但柴荣运气不如赵匡胤,他英年早逝,大周国被赵匡胤窃取了去,若是柴荣活到现在,大周国可能比大宋国更为强盛。”

    熙让听这些话还算中肯,当下也不再言语。

    正在这时,一个辽军士兵骑马奔来,来到近前,跳下马来,单膝跪倒,禀道:“启禀大王,宋军派了使者,前来求见大王。”

    耶律屋质笑道:“宋人倒是很讲礼节,不知送来的是战书还是劝降书。带过来吧。”

    不久之后,四五个辽军,押着两位宋军的军官,来到近前。

    两个军官一起抱拳行礼,不卑不亢,一个军官朗声说道:“在下林国平,奉吾皇大宋天子和宣南节度使曹彬将军之命,来见辽国北院大王,现有书信呈送。”

    那军官说着,从怀里掏出一封书信,送给一个辽兵,那辽兵又转呈给耶律屋质。

    耶律屋质打开信,借着旁边的火把看了看,点点头,对那宋军官说道:“林大人回去之后,替我谢谢宋皇和曹将军的一番心意,只是本官奉我大辽皇帝之命,前来支援汉国,君有命,臣不敢不遵。明日辰时,我们战场上相见。”

    那军官知道此次前来,必然没有结果,只不过奉上官之命,不得不来,听了耶律屋质的话,也不多言,抱拳说道:“既然如此,那在下便回去复命。在下告辞了。”

    耶律屋质道:“好走,送客。”

    两人都很客气,不像是即将交战的敌人,倒像是彬彬有礼的宾客,简短的几句话说完,那宋官便走了。

    云岚心中好奇,说道:“大王,那曹彬的信上写了什么?”

    耶律屋质把信交给云岚,笑道:“殿下自己看吧。”

    云岚展开信观看,旁边的熙让和休哥也凑过头去一起看,只见那信上先写了一番客套之词,又劝说耶律屋质不必为汉国卖命,及早率军回辽,宋辽两国不伤和气之类的。又说若是不肯退军,便约明天辰时,在战场上相见。信是曹彬亲笔所写,下面还有曹彬的落款。

    休哥冷笑道:“这曹彬看到我大辽军队来了,吓得口气都软了。”

    耶律屋质摇摇头:“曹彬信上的语气,不卑不亢,言辞诚恳,倒不是软了,只是客气之词罢了。他未必便怕了我们。”

    休哥道:“等把他打败了,就不由他不怕了。”

    耶律屋质道:“今日来到此处,已经天黑,无法观察地形。那曹彬知道如此,故意约好明天一早便开战,目的就是不想给我留出来观察地形的时间。”

    熙让说道:“大王,卑职已经观察过此处的地形,我军和宋军之间,是一马平川的平坦之地,并无沟壑,正利于我军的铁骑冲锋陷阵。”

    耶律屋质皱眉说道:“曹彬知道我军擅长在平坦之地冲锋,为何还要选平坦之地做为战场?只怕没有那么简单。今日已晚,明天还有一场恶战等着咱们,各位早些休息吧。那曹彬虽然约定明天一早开战,但宋人狡诈,还是要提防他们半夜前来偷袭,各位回去之后,安排好防备工作。”

    众人听了,便纷纷告辞而去。

    熙让正要走,被耶律屋质叫住,说道:“隆运,你明天一早起来,带我前去观察地形。”

    熙让道:“遵命。”

    熙让回到营帐,倒头便睡。睡到五更之时,被一个士兵唤醒,熙让便匆匆起床洗漱,然后携带了兵器,快步走出营帐。

    耶律屋质带着一队亲兵,骑在马上,正赶了过来。熙让向耶律屋质请了安,便牵过一匹战马,跳上马,带领耶律屋质向前行去。

    此时天色还没大亮,只有些朦胧发亮,众人向前行了三四里路,天色才渐渐亮了起来。

    耶律屋质打量周围的地势,果然前面是一马平川的开阔之地,并无纵深的沟壑和障碍,最适合辽国骑兵的冲锋陷阵,远处倒是有些山坡和丘陵,那里距离战场太远,就算埋有伏兵也派不上用场。

    这样的战场地形,对擅长骑射的辽军,百利而无一害,耶律屋质越来越想不通,曹彬为什么用己之短,对敌之长?难道说曹彬真的有把握在平地交战也能胜过辽军?就算曹彬训练出了专门对付辽军骑兵的部队,但辽人无论是战匹的优劣,还是人材的高矮,都远超宋人,岂是短时间内就能追平的?

    耶律屋质一边观察着地形,一边思索着曹彬将用各法应对,不知不觉又前行了三四里,距离宋营已经只有十多里的了。

    熙让说道:“大王,不可再向前行了,免得遇到宋军。”

    耶律屋质停下战马,点点头:“就到这里吧。”

    他们远远望去,一目了然,毫无遮掩,便可以看到宋营的形势。只见宋营正在升起炊烟,显然正在升火做饭。

    熙让道:“大王,咱们回去吧,时辰快到了,咱们要回去早做准备。”

    耶律屋质点点头,众人调转马头,仍然回到军营。此时军营已经做好早饭,众人一起吃了饭菜。

    八万辽军,吃饱喝足之后,便准备赶赴战场。无数的骑兵上了战马,无数的步兵步行前进,又有无数的士兵推动着各式各样的战车和云梯,以及火器大炮之类的器械,除了留下数千士兵守营,其他的将士倾巢出动。

    三声炮响,八万辽军开始出发了。

    耶律屋质身为主帅,自然不能在最前面犯险,他在部将的拥护下,骑在马上,居中而行。杨继业陪同在侧。

    最先前面的是辽军前锋营,仍是熙让和耶律休哥为首,云岚率着李隐的三百名汉军,在旁协助,他们行在部队的最前面,向战场赶去。

    与此同时,宋军那边也是三声炮响,八万宋军赶赴战场,和汉辽联军相对而来,越来越近。

    双方在距离二里的地方,各自停止前行,摆开阵势。

    一场前所未有的地面战役即将开始。

第三百三十七章:宋辽之战() 
宋军的作战部队,是步兵在前,骑兵在后,中间散布着投石机和火炮。

    赵匡胤率领文武官员,在最后方镇守。曹彬率领部下,在作战部队和赵匡胤之间。

    熙谨原本想参与战斗,被曹彬调到自己的帐下,并没参与战斗,但他的部队却参与战斗了。

    辽汉联军的作战部队,是骑兵在前,步后在后,骑兵多是辽军,汉兵多是步兵。耶律屋质和李继业在后方指挥战斗。

    熙让和云岚耶律休哥杨延昭等人,在最前沿的队列之中。

    双方排开阵营,遥遥相对,蓄劲待发。

    耶律屋质率先发出进攻的命令,辽兵吹响了号角,三声号角是进攻的信号,号角一起,第一次冲锋的二万辽兵,一起向前纵马奔去。其他的五六万辽军按兵不动。

    只见万马奔腾,尘土飞扬,遮天掩日,向宋军进攻过去。

    曹彬沉住气,按兵不动。前方作战的众宋兵没得到进攻的号令,也不前进,只是站在原地不动。

    辽军越奔越近,就在接近一里路距离的时侯,宋军营中响起了炮声,随着三声炮响,宋兵仍然按兵不动,却用投石机向辽军发射过去燃烧的大石,以及炮火,砸落在辽军之中。

    炮火在唐朝末年才用于战争之中,由于制作困难,经常发生爆炸伤害到制作之人,所以很难大量生产,而且这种制作方法只有宋国人才精通,辽人并不擅长。

    宋军的炮火虽然稀少,但威力却很巨大,一炮过去,往往伤及数人数马,比起燃烧的大石的威胁更大。但辽军万马奔驰,汹涌而来,无论是火炮还是投石机,都无法阻住辽军前进和步伐。

    辽军在进攻的途中,伤亡了很多兵马,但更多的兵马,仍然奔驰而来,冲到了宋军前面五百步远近的距离。

    宋军的令旗招展,发出第二次号令。号令一出,最前排的宋兵忽然变换阵形,闪出无数条通道,从通道之中,排出无数轮小推车,小推车上全都是铁藜蒺之类的尖锐之物,用来刺硌马蹄,阻拦战马的冲锋。

    数千宋军,三人一辆,推动着数千辆小车,向前奔行,奔行到二百步之外,把小车里面的铁藜蒺等尖锐之物,倒在地上,又用长枪一阵乱挑,把尖锐之物挑得到处都是,然后宋军也不要小车,弃车便走。回去之时,为了防备辽军射来箭簇,宋兵都拿着盾牌,倒退着退回队列中。

    推车的宋军回到队列之后,前排的宋兵忽然齐齐拿出盾牌,在宋军面前,组成一道盾阵。后方的弓箭手搭起弓箭,开始向逼近的辽军射击。

    又有无数的宋兵推出弩床,用弩床射击长弩,向辽军射去。

    宋军以逸待劳,先是按兵不动,待敌人逼近之后,迅速推出小车布撒阻马的尖锐之物,随即后退回本阵,另外的宋兵立即组成盾阵,弓箭手向敌人射箭。这些动作,不徐不疾,井然有序,显然训练有素,不知演练过多少遍了。

    这前面的宋军,正是曹彬的神武营中最精锐的一支部队,是曹彬为了对付擅长骑射、在马上天下无敌的辽军专门设计的作战方案。

    宋军以逸待劳,早就准备好了应对辽军的战略物资,此次展示出来,果然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辽军气势汹汹,威风凛凛,万马奔腾,一边冲锋而来,一边在马上搭起弓箭,纷纷向宋军队伍中射去。

    但宋军却有防备,除了前列有一排盾阵之外,后面的宋军也都拿出盾牌,举在空中,遮挡辽军射来的飞箭,虽然仍有宋军中箭,但并没造成混乱。

    前面的辽军正在奔行,胯下的战马踏中了地上的铁藜蒺,惨嘶声中,或是前蹄跪地,或是后蹄扬起,把背上的辽兵摔下马来,随即被后面的战马践踏成肉泥。前面的辽军纷纷中招,战马和兵士乱成一团,相互践踏,成了一道障碍,后面的辽兵收势不及,仍然纷纷冲了过来,更形混乱。

    便是有小股辽军的战马没有踏中铁藜蒺,冲到宋军的前面,也早被宋军射成了刺猬,根本无法对宋军造成冲击。

    辽军气势汹汹而来,还没接近宋军,已经自己相互践踏,死伤甚众,两万辽军,很快便折损了数千兵马。

    这时,宋军中响起了冲锋的炮声,三声炮响之后,宋军的骑兵忽然冲杀过来,边冲边向乱成一团的辽军之中射箭。

    宋军的骑兵之后,又是数千士兵,这些士兵有的拿着钩镰枪,有的拿着绊马索,有的拿着钢刀,跟随在骑兵的后面,冲向辽军。

    辽军前冲之势受阻,又自我践踏死伤无数,锐气已失,斗志消沉。

    宋军的骑兵冲杀过来,边冲杀边射箭,又杀伤无数的辽军,待冲杀到辽军的阵中之后,这些骑兵又拿出兵器,或是长枪,或是狼牙棒,或是大砍刀,在辽军之中,左冲右突,奔走砍杀。

    无数的宋军步兵,钻入辽军之中攻击,这些步兵灵活刁钻,又配合默契,拿钩镰构的士兵专钩辽军的马匹,拿绊马索的士兵专绊辽国的马腿,等辽军落马之后,拿刀的士兵拿上前砍杀。

    辽人凶猛彪悍,不得长官后退的命令,并不后退,反而激起了凶性,和宋军展开了近身战。

    战斗惨烈无比,惨叫声厮杀声此起彼伏。

    辽军投入了两万之众,宋军也投入了两万之众,但辽军并不像宋军那样灵活机动,所以死伤人数,远远超过了宋军。

    熙让和云岚休哥杨延昭等人,都在这队辽军之中,他们虽然勇敢机智,但在这种数万之众的厮杀中,个人显然那样渺小无力,他们连自保都困难,更别说营救别人,扳回劣势了。

    熙让和云岚休哥杨延昭等人被宋军冲散,各自为战,无暇顾及到别人,只能奋力厮杀,保护自己。

    云岚和四个女兵被数十个宋兵包围住了,形势十分危急,正在这时,杨延昭奋勇而来,挑死两个宋兵,救了云岚。杨延昭再也不离开云岚,持枪保护在云岚的身边。

    战斗从辰时一直持续到午时,厮杀了两个多时辰,双方都死伤甚众,但辽军的伤亡更多一些,而且渐渐有被全歼的危险。

    后方的耶律屋质看到败势已不可挽回,只好下令撤兵。

    辽军得到撤军的命令,纷纷向后撤退。宋军也不追赶,任辽军退去。

第三百三十八章:优马劣马() 
耶律屋质撤回军队之后,派人去和宋军交涉,各自领回战场上伤亡的战士。宋军应允。双方不再交战,各自派出一支部队,在战场上寻找自己这方的战士,牺牲的带回来,受伤的赶快救治。

    到傍晚时分,辽军点检出伤亡人数,呈报给耶律屋质和杨继业,牺牲的辽军有八千多人,受伤的不计其数,只有三四千人还有战斗能力。汉军伤亡也有千多人。

    耶律屋质听完之后,眉头紧皱,沉吟不语。杨继业的汉军虽然牺牲较少,但他的军队本来就不多,牺牲一千多人,对他来说已经是很惨重的代价了。

    辽汉联军打了败仗,锐气已失,众将领全都沉默不语,脸色沉重。

    过了一会,熙让说道:“大王,胜败乃兵家常事,大王不必灰心,咱们明日再战,扳回一局。”

    休哥说道:“不错,宋军卑鄙无耻,用铁藜蒺伤我战马,咱们明日便用步兵在前,骑兵在后,便可以打败宋军。宋军只忌惮我大辽勇士的骑射之术,却不知我大辽勇士在马下,也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