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宋疆图-第12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军事力量,成为宋军的中流砥柱。熙谨就是此中的一员,而且是最年轻有为的一位。
第四百一十二章:辽使来京()
熙让和阿罗跟随着使者团,终于赶到了宋国的京城汴梁,来到北城门外。
赵匡胤得闻辽使赶到,很是高兴,派了赵普率领文武大臣到城外迎接。赵普为百官之首,赵匡胤安排赵普亲自率队迎接辽使,可以说明赵匡胤十分重视辽国来使。
熙让十年未曾来过中原,这一路之上,眼看着故国的风土人情,一如他离开之时一般,只不过更为繁荣昌盛,心中感慨万千,这原本是他的国家,他的子民,现在他却只能以辽国使者的身份回来,他暗暗立誓,有朝一日,一定要率兵打回来,夺回他们柴家的大周天下。
赵普率领文武百官,前来城外迎接辽使,与辽国大使耶律沙和熙让接洽。辽国来使虽然带有通译,但此次出使之人,大多是辽国的汉臣,便是契丹人也都精通汉语,双方交谈并无障碍。
耶律沙和赵普等人互道景仰,又各自介绍自己的随行人员。
赵普看到熙让之时,微微一怔,只感到这个年轻人有些眼熟,却一时想不起在哪里见过面,待听到耶律沙介绍说是辽国韩匡嗣之子韩德让之子,赵普才打消了心中疑惑,不再暗中思索熙让的身份。
熙让看到这些文武大员,虽然有多半不识,但也有几个都是父亲的老臣子,现在却跟着赵匡胤为臣,他心中对这些人极为鄙视,每当介绍到这些熟识之人时,他脸色冰冷,只是淡淡回应一声。那些大臣虽然气恼这个辽国年轻人的无礼,但也不敢当场发作。
这次赵普率领出来迎接辽使的文武官员,只不过是一部分的文武大臣,还有不少大臣没来,尤其是位高权重的武将。潘美便没在其中。曹彬自从征汉回来之后,不久就派驻外地,现在也没在京城。所以几位重要的武官并没在其中。一些重要的武官多数都和辽国交过战,虽然皇上要和辽国示好,他们这些武官却不以为然,所以只要不是皇上指明必须出席,他们便不来迎接。赵匡胤也担心这些武将做出出格的行为,得罪了辽使,所以也没强求武将出席,此次迎接辽使的,多数是朝中的文臣,只有少数武将。
宋辽两国在汴梁城外,交接之后,宋臣便恭请辽使进入京城。
熙让骑马跟随耶律沙身旁,由赵普等宋臣陪同着,进入京城。进了京城之后,熙让观看着汴梁城的繁荣,不由暗暗震惊,十年之前,他父亲统治下的汴梁城,虽然已经很是繁荣,但比起现在的汴梁城,简直是小巫见大巫,这汴梁城经过赵匡胤十年的统治管理,繁荣的程度,已经远远超过大周之时。
不但熙让心中震惊,耶律沙等辽国使者团,人人心中震憾莫名,他们大多数并没来过汴梁,就是有些年龄大的来过,也是多年以前的事了,自从汴城梁归于赵宋之后,他们还是初次见到。他们本以为辽国的上京足够宽大,辽国的南京足够繁华,但现在看到宋国的京城,才知道上京和南京比起汴梁地,简直就像是乡下小镇。他们自以为辽国才是天下第一强国,但看到汴梁城,不由自惭形秽,就算辽国的兵力比宋国强劲,但要说起繁荣昌盛,实在是远远不如宋国。所以这些辽使进入京城之后,人人东张西望,目瞪口呆。
赵普等宋臣看到辽使的震憾表情,他们人人心中得意,暗暗嘲笑辽国都是些没见过世面的土包子,他们在军事上没占到辽国的便宜,现在至少在经济上,压下了辽国这帮草寇之民,教他们见识见识什么是繁荣中原,什么是天朝之国。
宋臣带领辽使通行的这些街道,都是宋臣早就策划好的路线,都是京城最繁荣的街道,最有代表性的建筑物,目的就是要震震辽使,挫挫辽使的锐气,教他们知道宋国的经济远远超过辽国。
阿罗骑在马上,跟随熙让的身边,眼看着繁华的京城,眼睛都要看花了,暂时忘记了要寻找哥哥的念头,不由轻轻说道:“啊,这京城真好,要是能在这里生活就好了。”
熙让转过头来,微微一笑,说道:“阿罗,等找到你哥哥,你留在这里就行了。”
阿罗心头一震,望向熙让:“大哥,你也是我的哥哥,你不要阿罗了吗?”
熙让笑道:“傻丫头,大哥怎么会不要你呢?大哥的意思是说,等找到你哥哥,你要是想跟着他留在京城,留在宋国,大哥就把你还给你哥哥。若是你想跟着我到辽国,大哥便带你回辽国。”
阿罗这才嫣然一笑,说道:“大哥,最好的办法就是,咱们三人永不分开,都留在京城。”
熙让笑了笑,没有回答,他心中何尝不想如此,但他知道,他不可能留在宋国,他只有回到辽国,才有发挥才能的机会。
赵普等宋臣把辽国使者团安排到皇宫附近一座最豪华的驿馆,这驿馆是专门接待外国使者的。
辽国使者团被按照等级,分住在驿馆的三座大院子里,马夫和杂役以及普通士兵,被安排在一处,随行的普通官员被安排在一处,耶律沙和熙让以及另两个高级官员,被安排在一处,并且是每人一个小小的院落。
熙让和阿罗两人住在一个小小的院落中,每人一个房间。
赵普待辽使在驿馆住之后,又亲自率领几位高官,宴请耶律沙等几个高级官员吃午饭,为辽使接风洗尘,欢迎辽使来到宋国。耶律沙甚懂中原礼仪,请求先晋见大宋的皇帝,以示辽国的礼节。赵普回说,大宋皇帝下午还要召见南唐使者,大辽使者远道而来,人马疲倦,好生休息一天,明天再见。耶律沙同意。
熙让心急如焚,急于证实阿罗的哥哥是否是自己的弟弟,无心和赵普等宋臣寒喧,便借故推却了赵普的宴请,悄然带着阿罗离开了驿馆,前去寻找阿罗的哥哥章熙。
第四百一十三章:寻人不遇()
熙让和阿罗走出驿馆门外,询问驿馆门口站岗的宋国士兵,兵部的培训营所在地。那宋国士兵并不清楚培训营所在地,但却知道兵部所在何处,便说明地址,由熙让和阿罗自己去打听培训营在何处。
熙让和阿罗为了不引人注目,穿着平民的衣服,两人骑了两匹骏马,向兵部的官衙赶去。到了兵部的衙门,门口有十多个盔甲鲜明的士兵在站岗。
熙让不方便出示辽使的身份,便假装是宋国人,和阿罗一起跳下马,走到一个士兵的面前,问道:“这位大哥,请问兵部的培训班在哪里?”
那士兵打量了一眼熙让和阿罗,有些警惕:“你们问培训班干什么?你们是什么人?”
熙让道:“我弟弟叫章熙,他是从易州赶来参加培训班的,现在家中出了事,我们要见他一见。”
那士兵向不远处的一个院门指了指,说道:“培训班在那边的院子里,至于有没有章熙这个人,我就不知道了,你们到那边去问问吧。”
熙让谢过那士兵,带着阿罗,来到那边的院子门口。
这个院门正是熙谨参加培训班的院子,门口同样有十多个士兵站岗,戒备森严。
阿罗着急找到哥哥,这次抢在熙让面前,快步赶到,脸色焦虑地询问门口的一个士兵:“大哥,请问章熙在里面吗?”
这个士兵正是受熙谨所托,为他隐瞒的那几个士兵之一。士兵上下打量了阿罗一眼,看到阿罗是个女子,想到章熙叮嘱他过,若是有年轻女子前来寻找他,便说他不在这里。
士兵说道:“小姑娘,这里没有叫章熙的人。”
阿罗大失所望,但还是不甘心,又问道:“大哥,你能不能进去帮我问问,章熙是我哥哥,我千里迢迢从易州赶来寻找他,找得他好苦。”
士兵看着阿罗失望的样子,心中有些不忍,正要说出实情,旁边的一个士兵说道:“小姑娘,我们这里有多少人,叫什么名字,我们都了如指掌,这里真没有章熙这个人,你再到别的地方打听一下吧。再说了,就算真有这个人,我们也不能放你进去,更不能叫他出来,现在在培训期间,凡是参加培训的人,任何人不得出入此地。”
阿罗听闻哥哥不在此地,失望得眼泪都流出来了。
熙让皱皱眉头,说道:“大哥,易州巡检府的人说我弟弟章熙,就是到兵部参加培训班,这里就是兵部的培训班,我弟弟不在这里训练,还能在什么地方训练?”
那士兵说道:“这里真没有叫章熙的人,在东城的一个部队大院里,还有一些参加训练的军官,你们到那里去打听一下吧。”
熙让虽然心中失望,但听说还有一处训练营,又重新升起了希望,说道:“具体在什么位置?”
那士兵说道:“在东城的葫芦街第三号大院,你们到那里一问,就能找到。”
熙让谢过两个士兵,和阿罗骑上马,快马加鞭离开这里,前去寻找。
待熙让和阿罗走远,另一个士兵埋怨这个士兵,说道:“老周,我看那小姑娘挺可怜的,你又何必骗她呢?”
这士兵一瞪眼,说道:“你没听章熙说吗,凡是有年轻女子来寻找他,便说此处没有这个人,我这也是为了章熙好。章熙这小子,看着挺老实的,想不到还很有桃花运,来找他的姑娘,一个比一个漂亮,还都说是他的妹妹,嘿嘿,也不知这小子到底有多少个好妹妹。”
那士兵说道:“上次来找章熙的姑娘,有可能是章熙的相好,但这个小姑娘,很可能真是他妹妹,还有那个男的,长像和章熙那么像,肯定是他哥哥。他们真是章熙的兄长和妹妹,从易州千里迢迢赶来,咱们却把他们骗走了,老周,这事你做的有点过了。”
这士兵也有些迟疑,说道:“那我把这事去告诉章熙,看他怎么说吧。你在这里等着。”
这个士兵说完,转身向院内走去。
章熙已经参加了半个多月的培训,这个培训班不但是培训军官的军事知识和指挥能力,而且是赵匡胤为了巩固政权培植心腹,才开办了这次培训班,凡是参加此次培训的军官,都可算是天子门生。
培训班平时的课程,不但有体魄和器械的训练,还有对于军事知识的学习,更重要的是向他们灌输忠君爱国保卫宋国的思想,所以平时为他们授课的,即有身经百战的将军,也有博古通今的翰林院大学士,便是皇帝赵匡胤,也时常前来视察慰问,拉拢人心。
这天,熙谨和五十多位同窗,正在一个大房间聆听着一位身经百战的将军,传授战场知识,听得津津有味。
那士兵进来院子,看到老将军正在讲课,士兵不敢进去打扰,只好在外边等侯着。等了一会,那老将军讲得疲劳了,便吩咐下课。
众学员走出大房子时,士兵喊住了熙谨,把熙谨叫到无人之处。
熙谨道:“老周哥,你唤我何事?”
士兵有些不好意思:“章熙,刚才有位姑娘找你。”
这半个月中,潘婷并没放弃寻找熙谨,已经来此处寻找过熙谨三五次,都被门口的士兵骗了过去,熙谨都知道。
熙谨以为这次来的还是潘婷,虽然心中酸楚,但还是硬着心肠,淡淡地说道:“老周哥,你就说我不在此处就是了。”
士兵搔搔头皮:“章熙,这个姑娘,和前几次找你的那位姑娘,不是同一个人。”
熙谨有些奇怪,这京城之中,除了潘婷找他,他想不到还有别的姑娘找他,除了潘婷,他再也不认识别的姑娘了,问道:“不是同一个人?那她是谁?”
士兵说道:“我没问她的名字,她也没说名字,她只说是你的妹妹……”
熙谨心中大为震惊,脸色一变:“我的妹妹?她长什么样子?多大年龄?”
士兵说了阿罗的年龄和相貌,熙谨更是震惊,确定是自己的妹妹阿罗,但他无论如何想不通,阿罗被辽人掳到了辽国,怎么会来到京城寻找他。
第四百一十四章:失之交臂()
熙谨又惊又喜,说道:“她是我妹妹阿罗,她还在外边吗?”
士兵瞪大眼睛:“她真是你妹妹呀?哎呀,不好意思,我把她骗走了。”
熙谨大为恼怒:“老周哥,你,你,你怎么把我妹妹骗走呢?”
士兵道:“章老弟,是你自己说的,只要是年轻漂亮的姑娘来找你,就说你不在这里,你怎么反而怪起我来了?”
熙谨有火发不出来,这话的确是他说的,他本想着把潘婷拒之门外,没想到妹妹阿罗竟然找到这里来,但后悔已经晚了,当务之急是要找到妹妹。
熙谨道:“你把我妹妹骗到哪里去了?”
士兵道:“我骗他说这里没有章熙这个人,教她们到东城的部队大院去打听。”
熙谨叹道:“她一个小女孩,不知道受了多苦,遭了多少罪,才找到这里,现在又要满城去找我,真是难为她了……”忽然想到什么,问士兵道:“老周哥,你刚才说她们,还有别人和她在一起吗?”
士兵道:“当然啦,你哥哥也和你妹妹在一起啊!”
熙谨大为诧异:“我哥哥?我只有一个妹妹,我们没有哥哥呀?”
士兵笑道:“不可能,那个人长得和你很像,就是比你更俊俏,不可能不是你哥哥。”
熙谨听到这里,心脏仿佛忽然被重重击打了一记,涩声说道:“你是说,跟我妹妹一起来的那个人,长得和我很像?”
士兵道:“你这话好奇怪,你哥哥当然和你长得像啦,难道还和我长得像不成?”
熙谨只感到脑子乱成一团,按老周的说法,那个人很可能是他的哥哥熙让,熙让果然没有死,可是他怎么也想不通,自己的妹妹阿罗,怎么会和自己的亲哥哥熙让在一起?这所有的疑问,只有见到他们才知道。
熙谨想到这里,当机立断,说道:“老周哥,我现在去找他们,你帮我向长官告个假……”
熙谨说着,快步向马廓走去,牵了战马小雄,出了院子,快马加鞭,向东城奔驰而去。
熙让和阿罗快马加鞭,来到东城,一边行一边询问路线,来到东城的一个部队大院之外。
两人赶到院门外,便从敞开的大门中,看到院内正有一队士兵在操练着,两人都心中大喜,以为熙谨在这里训练,连忙跳下马来。
院门外站着四五个士兵,一个士兵看到熙让二人过来,连忙上前拦住,说道:“你们干什么的?”
熙让道:“这里是训练营吗?”
士兵道:“正是,你有什么事吗?”
熙让和阿罗听士兵说这里是训练营,更是喜悦,两人相视一眼,都以为可以马上见到熙谨。
阿罗抢先说道:“大哥,这里有叫章熙的人吗?”
士兵不耐烦地说道:“这是军事机密,你一个小姑娘家,打听这个干什么,快回家吧。”
阿罗道:“大哥,章熙是我哥哥,求求你了,让我见见他吧。”
旁边一个大队头走了过来,态度很是和蔼,说道:“小姑娘,你要找人吗?”
阿罗连忙说道:“是啊,长官,求求你了,让我见见哥哥吧,他叫章熙。”
大队头说道:“他是哪个部队的?”
熙让在旁边说道:“我弟弟是易州巡检府的,前来参加兵部的培训班。”
大队头一皱眉头,说道:“易州巡检府?你们找错地方了,我们这里的确是在举办培训班,但培训的都是京城附近部队的低阶士官,最高的官职不过是都头,易州巡检府推荐来的都是高级军官了,至少是军指挥使,不归我们这里培训。”
熙让眉头一皱,说道:“那他会在哪里培训?”
大队头摇摇头,说道:“这是兵部的最高机密,我官职低微,可就不知道了。”
熙让和阿罗相视一眼,都大失所望。
阿罗还不甘心,对大队头说道:“长官,你能进去帮我问问吗?我哥哥也许就在你们这里。我们兄妹是从易州千里迢迢赶来的,实在很不容易。”
大队头沉吟一下,说道:“好,我去帮你们问问,是否有一位叫章熙的人。”
大队头转身进入院子,过不多时,又转身回来,摇摇头,说道:“不好意思,这里真没有叫章熙的人。”
阿罗更是失望,转头望着熙让,低声说道:“大哥,我哥哥会不会又改名字了?”
熙让皱着眉头,说道:“部队之中最为森严,他以章熙的名字入伍,便不能乱改名字了。不过,我们既然来了,就再试试吧。”熙让说到这里,对大队头说道:“长官,能不能让我们进去看看,我弟弟是否在里面?”
大队头有些为难,说道:“这个……”
熙让把大队头拉到一边,悄悄递过去一锭银子,塞到大队头的手中,说道:“我们来一趟不容易,还请长官行个方便。”
那大队头暗中接过银子,说道:“你们要进去可以,但不要声张喧哗,不然,不但我会受到责罚,便是你们也要被罚,搞不好还会把你们以刺探军情的罪名关起来。”
熙让道:“多谢长官提醒,我们晓得。”
大队头带着熙让和阿罗进了院子。
院子中,有三五十个军人正在操练,军容整齐,步伐统一。
大队头带着熙让和阿罗,站在院子的角落中,熙让和阿罗观察着每一个士兵的相貌,试图找到熙谨,但他们找来找到,并没发现熙谨。
阿罗更是失望,低声问大队头:“长官,训练的人都在这里了吗?”
大队头道:“都在这里了,今天没有请假的。好了,既然没有你们要找的人,就赶紧出来吧。”
大队头领着熙让和阿罗走出院子,阿罗和熙让都情绪低落。
熙让叹了口气,问那大队头:“长官,这京城还有培训军官的地方吗?”
大队头说道:“小兄弟,军队的训练营,本来是军事机密,我刚才放你们进去,已经冒了很大的风险,说句实话,我只知道此处,别的地方真不知道了。”
阿罗眼泪欲滴,低声对熙让道:“大哥,我哥哥也不在这里,偌大个京城,咱们去哪里找他?”
熙让沉吟了一下,抬头看了看天色,说道:“今天天色已晚,咱们先回驿馆吧,明天我请宋国的军官,带我们寻找。”
阿罗知道也只能如此,便和熙让一起上了马,郁郁不乐地回到驿馆。
阿罗和熙让刚走不久,从街道的另一边,快速奔驰而来一匹健马,马上骑者正是熙谨。
第四百一十五章:大宋朝堂()
熙谨赶到部队大院的门口,从马上跳下来,询问刚才是否有一男一女两个年轻人来找他。
迎接熙谨的正是那个大队头,大队头告诉熙谨,寻找他的那对男女刚刚离开,并指了指熙让和阿罗离开的方向。
熙谨心急如焚,告诉那大队头,若是那二人再来寻找他,就到兵部的训练营去找他。熙谨叮嘱好大队头之后,又连忙上马,沿街追赶过去,一直追赶了半个时辰,并没有找到阿罗和熙让。熙让和阿罗此时已经转到了另一条大街,回到了驿馆。
熙谨在京城的街道上,漫无目的地寻找着,一直到夜色降临,一直到半夜时分,街上的行人和车辆渐渐稀少,仍然没有找到他的妹妹和哥哥,他的心情越来越失望,今天只得暂时放弃寻找,准备明天再请假出来寻找。
熙谨回到训练营的宿舍,躺在床上,心潮起伏,他现在已经确定寻找他的是妹妹阿罗,也能确定那个和他相像的男子就是他的哥哥熙让,但他怎么也想不通熙让是怎么和阿罗在一起的。虽然他今天没有找到二人,但得知妹妹和哥哥还活在世上的消息,他已经欣喜若狂,更何况二人也在寻找他,他相信他们很快就能见面的,他明天再到街上去撞撞运气。
熙让和阿罗回到驿馆之时,已经是天黑时分。熙让和阿罗吃过晚饭,耶律沙来到熙让的房间,商议明天上午,宋国皇帝要接见他们几位辽使,熙让若有什么私事,最好要等宋国皇帝的接见活动之后再去办理。
熙让虽然着急寻找熙谨,但寻找熙谨也不着在一时,他毕竟是辽使,代表辽国来此,不出席宋国皇帝的接见活动说不过去,只好答应耶律沙会出席活动。
第二日一早,熙让和耶律沙以及耶律斜轸和耶律休哥,一共四人,早早吃过早饭,在两位宋国官员的陪同下,前往宋国的皇宫大殿,拜见宋国皇帝赵匡胤。
自从十年前离开皇宫,熙让还是初次涉足皇宫,他眼看着雄伟的皇宫,心中回忆多年的往事,心中又气又恨,这皇宫和京城以及中原,都是他柴家的大周天下,现在却被赵匡胤占据着,迟早有一天他要夺回来。
赵匡胤和文武百官召开早朝,议了一些国内大事,便宣布今天召见辽国使者,众大臣不必回府,就在大殿上用过早餐,然后等待宋使的到来。
这次的早朝,凡是在京城文官武将皆在,不但赵普和潘美等大臣在朝,开封府尹赵匡义也在朝堂,共同接见辽使。
君臣就在朝堂上用过早餐,刚撤下宴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