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宋疆图-第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楚三娘点点头,从座位上起身,缓缓扫视了众人一眼。众人都望着楚三娘,等待楚三娘发号施令。
楚三娘沉声说道:“咱们楚门之中,虽有五百多位兄弟姐妹,但多数都有家室之累,各位也都知道,这次的行动,无论事成事败,都是株连九族之罪,就算能活命,也要远离京城,亡命天涯,所以我不忍心拖累有家室之人。今日再座各位,都是无牵无挂之人,只能请各位帮忙了,说是帮忙,其实是要各位赌上性命,所以,现在有要退出的,我楚三娘保证绝不追究。”
第七十章:楚门的计划()
众人相视一眼,然后一起望着楚三娘,同声说道:“我等愿为掌门人赴汤蹈火,万死不辞!”
众人停声之后,为首一人又说道:“我等的性命都是掌门人救回来的,多活这些年已经是赚得了,现在能为掌门人出些力气再死,我等绝无怨言。”
楚三娘沉声道:“既然各位这样说,那我楚三娘先谢谢各位,但我还有一句话摞在这里,如果不愿去的,现在就可以退出,可一旦参加行动被捕之后,谁若敢出卖兄弟,出卖楚门,我楚三娘保证教他不得好死!”
众人一起说道:“我等绝不出卖同门!”
楚三娘道:“凡是参加行动之人,行动之前,先吃下一粒药丸,药性十二个时辰之后才会发作,凡是被捕之人,只要能撑过十二个时辰,就会气绝身亡,再也不惧官兵的严刑拷打,若是有机会自己结果了性命,那就不用再受苦了!”
众人道:“我等明白,绝不会丢楚门的脸!”
楚三娘一摆手,早有准备的三彪子拿过一个袋子,从袋里掏出二三十粒药丸,发送给众人,众人都接了过去,珍重的放入衣袋。
楚三娘待众人藏起药丸之后,又道:“行动之后,无论事成事败,没被官兵抓住的人,立即出城,赶到城东三十里铺的清风客栈,我已经在那里放了解药,各位服过解药之后,再每人领取一百两银子,各自逃命去罢,再也不要回来京城,天下之大,相信官兵再难抓捕到你们,但一旦有意外被捕者,你们知道怎么做了?”
为首之人道:“我等明白,我等会自己结果性命,绝不连累同门,绝不出卖兄弟!”
这时,一直默不作声的云枫,忽然走上前来,对着众人双膝跪倒。
众人大惊,前面的两人连忙上前,要扶起云枫,嘴里说道:“枫姑娘这是折杀我们了,快快请起。”
云枫并不起身,仍然跪在地上,双目中泪光莹莹,说道:“各位叔伯阿姨,兄长姐姐,为了枫儿的报仇大计,连累了各位,枫儿万分感激,无以为报,只能再此给各位叩首了!”
为首之人说道:“枫姑娘言重了,能为枫姑娘效力,是我等的荣幸!”
云枫恭敬的叩了三个响头,这才起身。
楚三娘向三彪子点点头,三彪子与几个同门从旁边拿来几坛酒,给众人每人倒了一碗酒,楚三娘和云枫也各拿一碗酒。
楚三娘举着酒碗,缓缓望着众人,脸上露出近乎悲壮的敬佩之色,缓缓说道:“各位,我楚三娘在此谢谢各位,今日一别,各位自己珍重,若有来世,咱们再做兄弟!这杯酒,我敬各位!”
楚三娘说完,仰脖把酒喝了下去,然后把酒碗向地下一摔,摔个粉碎。
众人纷纷效法,喝干酒之后把酒碗摔在地上,发出清脆之声,二三十只碗一起摔碎,声威甚是惊人。
云枫最后一个喝下去,她把酒碗摔在地上,望着众人肃穆而悲壮的神情,她的眼中含着泪水,心中忽然一阵犹豫不舍:这么多人为了她一个人的报仇计划,很可能全部送命,她这样做真的值得吗?
但这个念头很快就被这八年来的仇恨压了下去,她必须抛弃一切杂念,全身心的投入到即将实现的复仇大计之中。
赵匡胤坐了大宋皇位八年,励精图治,把大宋江山打理的蒸蒸日上,国富民强,已经有人把他与汉武帝、唐太宗相提并论,歌功颂德,他也不免有些飘飘然。可他赵匡胤素有大志,他的目标是恢复唐朝的宏大疆图,甚至要更为广大,达到前人所未有之疆图,可他距离这个目标还远远不够。
现在南方各个小国已经臣服于大宋,收入版图只是迟早之事,但北方的大辽才是他真正的心腹大患。辽国地域之广,远超大宋,铁骑之凶猛,也远未文弱的宋人可比,可谓世间第一强国,赵匡胤明白,与大辽的战争迟早要打。
这些年宋辽之间,虽有不少小型战争,但并没有大型战争,之所以还没发生大型战争,一来是宋国这八年来的治国方针是“先南后北”,统一了南方各国之后,再准备攻打大辽;二来是辽帝昏庸,人称“嗜睡帝”,整日昏睡,不思进攻,所以才没主动进攻宋国,但一旦辽国换了贤君,两国之间的大型战争将不可避免,战争的起因就是燕云十六州。
燕云十六州原是中原的版图,是唐朝的疆土,被后晋皇帝石敬瑭割让给辽国,已经三十余年,收复燕云十六州是每个中原皇帝的梦想,后周太祖郭威、世宗柴荣都有这个愿望,但都没有实现,一来是周国立国时间太短,根基不稳,二来是辽兵凶猛,周辽之间的几次交锋,周国都没占到便宜,便把此事搁置下来。可现在不同了,大宋虽只立国八年,但人心所向,兵威将广,根基已稳,是时侯收复燕云十六州了。
赵匡胤并不是没有自知之明,他虽有心收复燕云十六州,但也知道如果硬打,很难战胜辽国的铁骑,所以这几年来,他一边操练兵马,以备进攻辽国之用,一边又筹备钱财,在内库府专置“封桩库”,准备若是硬攻不成,就用钱财向辽国购买燕云十六州。
要攻打辽国,就要先打下北汉。
北汉也是唐朝的版图,在赵匡胤看来,收复北汉是顺理成章之事,是中原皇帝必须要做到的。这些年之所以没有大举攻打北汉,一来是南方诸国未平,二来是北汉臣服于辽国,一旦攻打北汉,辽国即派兵支援,所以宋国虽然不时派兵侵袭北汉,但并没有动真格的。
现在南方已平,是攻打北汉的时侯了,也是借着北汉这个战场,再次与辽国交锋的时刻。
这些时日,赵匡胤一直筹划攻打北汉,也令赵普等大臣拟定计划,他本以为今日早朝,赵普就会献上一份详细的奏表,但没想到赵普却请了病假,没有上朝。
赵匡胤已经急不可耐,他要亲自赶往赵普府上,一来是探望赵普的病情,二来是当面听听赵普的意见。这些年来,赵匡胤极为倚重赵普,大事小事都垂询于他。
散了早朝之后,用过午膳,赵匡胤即带了郭文斌和十多位宫中侍卫,一起出了皇宫,骑马赶向赵普府上。
赵匡胤是马上得来的天下,自身又武艺高强,再加上身处皇城,所以并不多带侍卫,他时常只带数人,轻装便服,前往大臣家中商议要事,这次也不例外,却万没想到,一场经过周密计划的刺杀正在等待着他。
第七十一章:探病()
赵匡胤带着郭文斌等十多个侍卫,众人都穿着便服,骑着快马,在京城的街道上策马而行。
汴梁城内一派繁荣,热闹喧哗。
赵匡胤等人虽然穿着便服,但身上官威甚重,气派甚大,百姓看到他们就知道是官家之人,所以都远远避开,就算有些闪避不及的人,差点与赵匡胤等人相撞,赵匡胤也不以为意,一笑而过。郭文斌等人却提心吊胆,小心谨慎的警惕着周围的一切,保卫着皇帝的安危。尤其是郭文斌,他现在是皇帝的侍卫首领,若是皇帝出了任何差错,他都难脱干系。
看着快到赵普府前,郭文斌才稍微松了口气。在街道之上闹市之中,若是有人刺杀皇上,还真有些防不胜防,但一旦接近赵普府,府中另有卫兵侍从,那就不用再担心有人行刺。
正在这时,一队巡逻官兵迎面而来。这队官兵约有十多人,全都穿着兵衣,挎着腰刀,众官兵都是步行,只有为首之人骑马。
郭文斌看到那骑马之人,更是松了口气,他倒是识得此人,乃是守城兵马中的一个小小士官,名叫张妖儿,曾托人请他吃饭,他素来不喜交往,所以被他拒绝了,但他对此人的印像不坏。
来到近前,可以看到这张妖儿年约三十上下,身材魁梧,却是楚三娘的手下二瘌子。
二癞子远远看到郭文斌,脸色一喜,一提马缰,就要迎面赶来。
郭文斌脸色一沉,向二癞子瞪了一眼。二癞子一惊,向郭文斌身边的赵匡胤一望,脸色一变,连忙翻身下马,牵着马匹退到路边,两膝跪地,不敢抬头。身后的众士兵不明就里,但看到长官行礼,也连忙跪在路边。
赵匡胤知道这些官兵识出了他的身份,不敢道破,所以只能跪地行礼。他经常遇到这种事,所以也不以意,带着郭文斌等人行了过去。
待赵匡胤等人走远,二癞子才从地上站起身子,长长吐了口气。
旁边一个士兵低声问道:“二哥,就是那个人吗?”
二癞子低沉着声音说道:“正是此人,你快回去告诉掌门,厨子已到,可以上大餐了!”
那士兵应了一声,转身快步而去。
二癞子盯着赵匡胤等人的背影,眼神闪过一丝厉光。
赵匡胤骑在马上,顺口问了一句:“刚才那人是谁?”
郭文斌道:“是守城司的一个小小士官,好像叫张妖儿。”
赵匡胤噢了一声,也没放在心上。
这时,他们已经到了赵普的府前,府前的士兵识得皇上,连忙跪地迎驾。
赵匡胤站下马来,带着郭文斌等人进了赵普,自有一个佣人在旁引路,另有一个佣人快步前去禀报赵普。
赵普大病一场,到得下午时分,病情渐渐平复下来,虽然还是全身无力,但已经不再上吐下泻,他猜到皇上可能有前来探病,所以精神好了一些之后,连忙吩咐佣人给他清洁身体,擦洗去污秽,又换上干净的衣衫,躺坐在床上休息。
这时一个佣人进来,禀报说皇上前来,赵普连忙吩咐佣人把他搀扶起来,准备迎驾。
这时赵匡胤已经大踏步走了进来,关切地说道:“不必起身,快快躺好。则平,你病情如何?”
赵普仍然挣扎着从床上起身,作势要跪,虚弱地说道:“微臣如何敢当陛下亲自前来……”
赵匡胤上前扶住,道:“你我之间不必客气!不用跪了,坐下吧。”
赵普谢恩之后,这才坐了下来。自有人早把准备好的椅子搬来,赵匡胤坐在赵普旁边。
赵匡胤瞧着赵普的脸色,见他神情萎顿,双目无神,不由眉头一皱,说道:“看你样子,病得不轻。昨日上朝还好好的,怎么忽然病了?”
赵普道:“可能是春夏交替,受了风寒,有劳陛下过问了。”
赵匡胤道:“瞧过大夫没有?如果你府上的大夫不行,朕命御医前来。”
赵普道:“不敢劳烦陛下,微臣已经瞧过大夫,开了药方,现在已经稳定下来,只要休养几日就可荃愈。只是陛下交给微臣的任务,微臣耽误了……”
赵匡胤道:“你好好休养便是,朕今日过来,一来是瞧瞧你的病情,二来是与你商量攻打汉国之事。以前你常说先南后北,现在南方已平,是时侯收复北汉了吧?”
赵普道:“回陛下,现在时机的确成熟了。”
赵匡胤道:“那依你之见,应该如何调兵遣将?”
赵普微一沉吟,说道:“依微臣之见,昭义军节度使李继勋与北汉交战多年,对北汉的军务防情了如指掌,可仍派李继勋为前锋,侍卫步军指挥使党进可以做他的副手。”
赵匡胤点头道:“朕正有此意。你接着说。”
赵普道:“宣徽南院使曹彬为人方正,治军有方,可为都监,统管全军。棣州防御使何继筠为石岭关部署,建雄军节度使赵赞为汾州路部署,以征讨北汉。”
赵匡胤道:“若我军攻打北汉,辽国必然会出兵侵略我国,这又如何防守?”
赵普道:“北方与辽国交界之处的兵马原地不动,以防辽国侵袭,另派彰德军节度使韩仲斌为北面都部署,彰义军节度使郭延义担任副职,做为机动部队,以防大辽!”
赵匡胤龙颜大悦:“爱卿所言,深得吾心也!朕明日早朝即拟订圣旨,令各路兵马早做准备,择一吉日,即刻出兵伐汉。”
君臣二人相谈甚欢,又聊了很久,相看天色已黑,赵匡胤并不急于回宫,就在赵普府中用膳。赵普深知赵匡胤的爱好,令人搬出火炉,在火炉上烤肉,边吃边谈。赵匡胤意态甚豪,一边吃肉,一边喝酒,并要郭文斌等宫中侍卫不必拘泥,也来尝尝烤肉。
君臣之间,其乐融融,赵匡胤喝得大醉,赵普的病情也好了大半,精神好转很多,众侍卫也都喝了点酒,微有醉意,只有郭文斌身负保护皇帝的重任,不敢多饮,只喝了酒一杯就不再多喝,众人也不再劝他。
直到深夜时分,赵匡胤酒足饭饱,才带人离开赵府。赵普要派马车与士兵护送赵匡胤回宫,被赵匡胤拒绝了,仍然带着郭文斌十多个侍卫,骑马回去。
第七十二章:刺杀行动()
郭文斌跟随赵匡胤出了赵府大门,被凉风微微一吹,郭文斌本来有点昏沉的头脑,立即清醒过来。再看赵匡胤时,已经醉态可掬。一个侍卫牵过马匹请皇上上马,一个侍卫要上前挽扶,被赵匡胤推开。赵匡胤虽然酒醉,但身手仍在,矫健的跨上马,打马向前奔去。
郭文斌也迅速上马,紧紧跟随在赵匡胤身后。众侍卫也各自上马,快马加鞭跟随在后。
此时夜色已深,汴梁城中虽无宵禁,但街上已经行人稀少,灯光暗淡,显得很是冷清。
这时,前面的街道路边,有一个馄饨摊位,十多个人正或蹲或坐在摊位前吃夜宵。昏黄的灯光下,可以看出这些人正是楚三娘的手下。
赵匡胤虽然远远看到这些人,但并没在意。跟随其后的郭文斌一直保护着警惕,眼看前面有一群人,心中立即有所警惕,正要催赶马匹,保护在皇帝面前,但赵匡胤马行很快,郭文斌追赶不上,眼看着就来到了馄饨摊位前。
就在这时,正在吃馄饨的几个人忽然站起身,有几人推动一辆独轮车,快步向马前推动。几辆车子一起推动,堵住了前行的道路。
赵匡胤的马匹受惊,长嘶一声,人立而起,差点把赵匡胤掀下马来。幸好赵匡胤久经战场,身手了得,虽然受惊,但仍然反应敏捷,双手紧勒马缰,双脚紧夹马腹,才没摔了下去。
那十多个楚门中人打个呼啸,一起抽出武器,向赵匡胤砍杀过来,为首的几个人,更是掏出连发弩,向赵匡胤等人连连发射。
霎时间,街道大乱,一场刺杀皇帝的行动展开了。
郭文斌和众侍卫大惊失色,连忙从马上跳下来。郭文斌反应最快,他一边飞身下马,一边护在赵匡胤面前,挥刀打飞几支弩箭。另几个侍卫也跳下马来,围围保护在赵匡胤的身边。
赵匡胤的酒醉已被惊醒了,他也跳下马来,反手抽出腰间的宝剑,准备应对这场突如其来的刺杀。
不远处的一些行人看到这种情况,都已跑得没了影踪。
十多个楚门中人全都脸色阴沉,沉默不言,迅快进攻而来。郭文斌自己护在皇帝面前,喝令五六个侍卫上前迎敌,又喝令五六个侍卫与自己一起保护皇上,向后撤退。
十多个楚门中人,也分了一半攻击侍卫,另有一半来追杀赵匡胤。
双方在汴梁街头展开了一场混战。
前面的两个侍卫中了弩箭,很快被杀,另三四个侍卫拼死苦战,他们被楚门中人包围,很快就满身浴血,遍身是伤。这些楚门中人武艺并不高强,但招式凶猛残酷,完全是不要命同归于尽的招式。
宫中侍卫全都是身手了得以一当十的高手,平时所受训练并不是像军营之中那种冲锋陷阵,而是短兵相接,擒拿搏击,就是为了应对这种贴身刺杀,所以宫中侍卫人数虽少了一半,但他们每人都比楚门中人身手高强。可楚门中人并不要命,奋不顾身向前冲攻。宫中侍卫为了保护皇帝,也是顾不得自己的性命,不然皇帝若是遇刺,他们有失职之罪,可是全家被斩的大罪,所以宫中侍卫为了皇上,为了家族,为了职责,也是以命相拼。
六七个楚门中人包围住前面的三四个侍卫,其他的楚门中人向赵匡胤等人冲了过来。
郭文斌再令三个侍卫迎击刺客,他与另一个侍卫保护着赵匡胤向后撤退。这三个侍卫被刺客围住,双方展开混战厮杀。
这场街头刺杀,虽然人数不多,但惨烈异常,鲜血迸射,血肉横飞,惨叫声,兵器刺入体内声,兵器相撞声,不绝于耳,不过片刻,双方各有数人死伤。
赵匡胤手执宝剑,在郭文斌的保护下并没上前参战,他虽然历经沙场,见惯生死,可这八年已经登上皇位,虽说不上养尊处优,但也只是偶尔打打猎,自己练习一下身手,不使身手懒惰臃肿,但像目前这种惨酷激烈的场面已经见不到了,所以他不由得心中惊悚,醉意早就随着冷汗流出来了。
郭文斌更是心惊,自从赵匡胤当上皇帝之后,还从来没遇到过这种凶险的暗杀,更令他想不到的是,这场刺杀竟然是发生在大宋国的京城,在天子脚下行刺天子,真是胆大包天,他一时间不知道是敌国派来的刺客,还是宋国内的敌对势力。但目前情况紧急,容不得他有思考这些的时间,当务之急是保护好的皇上的安全。
郭文斌知道,这里发生了打斗,很快就会有巡逻的官兵到来,可看目前的情况,只怕等不到官兵到来,就会被这群亡命之徒包围,为了皇上的安全,最好的办法就是撤回到赵普府中,赵普府中自有护院士兵,完全可以对抗刺客,不用等巡城官兵到来,单凭赵府的人马,就可以全歼这股刺客。
郭文斌迅速分析了形势之后,立即带着另一个手下,保护着皇上向后撤退。他不敢让皇上骑马,骑在马上目标太明显,万一中了刺客的弩箭可不得了。
郭文斌和手下保护着赵匡胤,回身准备向赵普府上撤退,但他们刚走了没步远,前方的两旁小巷中又冲出十多个刺客,快步向赵匡胤冲了过来。
前后都有刺客,赵匡胤和郭文斌的心都凉了半截。
郭文斌虽然吃惊,但他身为侍卫统领,毕竟有过人之处,随即镇定下来,大喝道:“马保国,你护送皇上快去赵大人府中,我来对付刺客!”
那侍卫脸色悲壮:“郭大哥,你保护好皇上,我上!”
那侍卫手执钢刀,就要向前冲去。
眼看那帮刺客冲到了面前,不过两三丈远的距离,就在这时,忽然从旁边的巷子中冲出一队巡城官兵,呐喊着冲了出来,为首之人正是穿着巡城官兵衣服的二癞子。
二癞子一现身,立即大喊道:“圣上勿惊,张妖儿前来护驾!”
第七十三章:女刺客()
郭文斌大喜,大喊道:“张妖儿,快来保护圣上!”
那队官兵立即向刺客冲了过去,拦在赵匡胤等人面前,与刺客展开厮杀。
二癞子则快步来到赵匡胤面前,双膝跪地,抱拳说道:“卑职护驾来迟,皇上受惊了。”
赵匡胤惊魂稍定:“你来的正好,快快捉了这帮刺客,记住要留活口!”
二癞子道:“请皇上放心,这帮妖人自有兄弟们对付,为了皇上的安全,以防再有刺客出现,请皇上跟卑职先行撤退。”
赵匡胤道:“好,你快前面带路。”
二癞子带着两个士兵,在前带路,郭文斌与手下保护着赵匡胤,跟在二癞子后面,进入一条小巷子,快步而行。
二癞子带着两个士兵,快步在小巷中穿行,七拐八拐,也不知要行向何处。
郭文斌和手下保护着赵匡胤,亦步亦趋跟随在后,耳中听得厮杀声越来越远,也并没有追兵的声,这才稍微放下心来,但仍然不敢放松,手中紧握钢刀,警惕着周围的动静,以防刺客忽然出现。
幸好一路行来,并无刺客。
二癞子与两个士兵带着赵匡胤郭文斌三人,很快来到一处庭院之前。
二癞子停下脚步,转身说道:“皇上,这是卑职的一个朋友的别院,里面没人居住,您先进去歇息,待安顿好之后,卑职再去协助捉拿刺客。”
赵匡胤点头允许,二癞子推开院门,众人快步走了进去。
只见这处院子十分幽静,房中并没有灯光亮起,的确好像并没有人居住,但郭文斌刚一进门,忽然感到了一阵杀机。
郭文斌并没有看到什么,但他警惕性极高,一种本能的反应,使他立即感到不对劲,他刚要回头去看,却听到一声惨叫,他心中一惊,转头一看,却发现他的手下胸前中了一剑,腹上中了一刀,已踉跄跌倒在地,眼看不能活了。
行凶之人,正是那两个士兵。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