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抗战之还我河山-第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就相当于将一个超大号的手榴弹放在身边,而且,还是永远丢不出去的那种。步兵炮炮弹爆炸的威力,可以将三十米范围内的人体炸成五花肉,刘浪很难想象,几名普通士兵是怎样义无反顾的在战斗还没开始之际,就已经给自己判了死刑。

    果然,日军的偷袭小队上来了,赵二狗一开始就被击中腹部倒在地上失去了作战能力,两名拿枪反抗的士兵相继被射杀,剩下的两名士兵放弃了抵抗,在小鬼子围上来之前唯一做的一件事就是将步兵炮旁边神智尚还清醒的赵二狗一脚踢到小坡下面的沟里。

    然后,围上来想完整缴获步兵炮的小鬼子就看到他们毕生难忘的一幕,两名哈哈大笑着的支那士兵用手中的刺刀狠狠地刺入了一颗炮弹,然后,就是刘浪他们拼死搏杀时听到的那一声巨响了。

    75毫米口径的榴弹爆炸的威力将步兵炮炸成了扭曲的废铁,同样也将五名还在思索为什么刺炮弹的小鬼子炸成了碎块,这也是战后为什么陈振新只找到了18具国军遗体的原因。

    而被踢到沟里的赵二狗因为角度的原因幸运的躲过了冲击波的气浪,仅仅只是震晕过去,三八式子弹巨大的穿透力击穿腹部的同时同样也没伤及内脏,否则,阵亡名单里必然会加上他的名字。

    不得不说,这家伙也是个超级命硬的主。

    病房里的三名正在交谈唏嘘的军人并不知道,在病房之外,已经是滔天巨浪。

第34章 明码通电() 
张治中一声令下,明码通电全国。

    除了西藏、新疆等少数偏远地域以及早已沦陷的满蒙东北地区外,几乎整个中华大地都接收到了各地新闻媒体的广播,当天下午,南京、武汉、长沙、重庆、广州等各大城市的大学生以及大量热血青年便纷纷走上街头,举行了声势浩大的游行。

    这一次,各大城市的军警再不像以前那样枕戈待旦,如临大敌!

    甚或之,许多军警都自发地加入了声势浩大的游行,自从去年九一八事变东北三省被占领,中华民族已经压抑太久了,一个联队5000人被围歼和一个小小少将参谋长虽然连战术级的目标都算不上,但整个中华民族却还是因为这个战术层面上的胜利进而陷入了疯狂。

    ?数以万计的热血青年纷纷放下课本,踊跃报名参军,各大城市的征兵处几乎被挤爆!

    江浙沪上诸多商人富豪也纷纷捐款捐物,组织大大小小的慰问团赶赴前线劳军,甚至连青帮、红帮这样的江湖势力也在暗中组织挑夫运输队,帮助各个社会团体向淞沪前线运输慰问品和军需物资,一时间,淞沪战场上那真是风云激荡。

    南京,领袖官邸里。

    “娘希匹,张文白他这是想干什么?”随着一声怒吼,接下来的便是瓷器砸在地上的声音。

    书桌前指着地上的残迹而勃然大怒的始作俑者正是中国目前最高领袖………蒋中正蒋校长。

    蒋校长恐怕也没想到自己的心情会是如此的跌宕起伏,刚刚因为前线大军大获全胜而起的好心情,却又因为一分钟前收到的一封明码通电全国的电报而荡然无存。

    自从“一二八”淞沪抗战爆发以来,蒋校长的心弦就没怎么放松过。

    虽然有被民众意愿和众爱国将领纷纷上书领战胁迫的成份,但对于淞沪抗战,刚经历过下野又再次复出的蒋校长可是寄予了极大的希望,毫不夸张地说,这场规模并不大的局部冲突的战局如何,关系的不仅仅只是国家的颜面,民族的尊严,还有他蒋中正日后在党内的地位。

    自1927年来的第二次下野,让蒋校长更深刻的领会到了国党内部那些老资格前辈们的能量,如果,他不能用一场胜利来证明自己麾下部队的能力,恐怕接踵而至的就是第三次,至于还有没有第四次,想想那些盯着自己国家领袖宝座的政敌们,蒋校长根本没觉得自己还有那样的机会。

    此战既然要打,那就只能胜,不能败。

    为了打赢淞沪抗战,蒋校长甚至不惜血本投入了自己两大御林师87师、88师以及中央军校教导总队合并成第五军交给了自己极为信任的张治中张文白,由此也足见蒋校长决心之坚定。

    半个小时前张治中全歼日寇一个联队,击毙第五师团少将参谋长坂田次郎外加第七联队联队长林大八的电报让蒋校长兴奋的不能自已。

    蒋校长心里很清楚,这场仗打到现在,基本已经算是结束了,还在和苏联对峙中的日本,不可能因为一个上海,因为一个联队,就举国来犯,中国这头大象,还不是他们一个小小的岛国所能吃得下的。

    不得不说,作为一名不太出色的军事家,但在政治上,蒋校长绝对算是出类拔萃的,基本上已经算死了日本大本营的软肋。

    张治中有功,有大功。蒋校长刚刚在心里给了张治中一个定义。

    至于说张治中后面电报中提到的十九路军那个端掉日寇联队司令部的突击队,蒋校长自然主动性的忽略了。假若是中央军的,蒋校长自然是不吝褒奖,但十九路军,还是算了吧。

    蒋校长故意将第五军支援的时间往后推了几天,可不就是希望第十九路军打光打尽嘛!若不是民怨沸腾,这个时间点儿,恐怕才是第五军启程前线的日子。

    但美好的心情总是那么短暂,当听到张治中擅自将大胜的信息明码通报全国的电报时,蒋校长不由勃然大怒。

    前线司令官将大胜的消息通令全国的先例不是没有,这可以用来鼓舞人心,鼓舞士气。但是,把十九路军那个突击队专门放到电报里又是个什么意思?

    这分明是想将生米煮成熟饭的意思啊!这才是让蒋校长最愤怒的。

    “世和,你说,他张文白是不是打了场胜仗,就不知道他姓什么了?”蒋校长来回踱了几步,目光森然的看向自己的侍卫长。

    王世和作为黄浦一期的毕业生,和蒋校长也是同乡,深得蒋校长的信任,他这会儿那还不知道最痛恨学生叛离自己的校长已生杀心,心里也不由暗暗叫苦。

    张文白啊!张文白,你这究竟是玩儿的那一出?竟然如此冒天下之大不韪抬举十九路军的人。顾念及自己和张治中同属黄浦的同窗之谊,王世和虽然心下忐忑,却还是硬着头皮回答道:“校长,我看还是先应该调查一下十九路军这个小队究竟是干了什么?否则,文白他断然不会如此。”

    “唔”蒋校长听闻此言,沉思一会儿,挥挥手道:“好,世和,你去找军委密查组,让他们配合你,我要看到这个所谓突击队的所有人资料。”

    王世和领命前去。

    所谓的军事委员会密查组就是日后鼎鼎大名“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也就是简称为军统的前身,做为日后二战时期亚洲规模最大、效率最高、电讯破译技术最先进的情报机构,密查组的效率极高。

    很快就把所有资料放到了蒋校长面前。

    “战果核实清楚了没有?”蒋校长仔细读完手中的资料,脸色凝重的问道。

    王世和一看老头子的脸色,心中大定,忙点头应道:“这份材料是经过密查处三名情报人员签名上报的,绝对真实。”迟疑一下,又加了一句:“听说,文白他去看过战场后,泪流满面。”

    “哼,这个你就别替张文白美言了。”蒋校长冷哼一声,表明他心里已经明白自己这位心腹心里打的小九九。

    见自己这位中将侍卫长满头冷汗,脸色稍雯,徐声道:“好了,看在将士们齐心协力**日寇的面子上,这事儿就算过去了。”

    “不过,那个领头的刘浪是怎么回事?”蒋校长不经意的翻开刘浪的履历表,突然眉头一皱。

    刚刚把心放下的王世和心里再次暗暗叫苦。

    这事儿校长问他,他问谁去啊!

第35章 大人物和小人物() 
实在是这位刘公子刘少校的履历和战报上所书的战绩相比,就像地下的烂泥和天上的白云。

    简而言之用四个字概括,就是“云泥之别”。

    一个不学无术的公子哥儿,突然摇身一变成为杀日寇如杀鸡,疯狂闯入两万日军包围圈中一炮端掉敌军司令部的超级英雄,这换成谁都难以相信啊!

    “我问的是这刘浪身为川省大地主的儿子,怎么就跑到十九路军蔡廷锴他们那儿去了呢?”蒋校长指着刘浪的出身问道。

    一见校长的关注点在这儿,王世和反倒松了一口气,便把密查处传来的材料一一解释给闭着眼沉思的蒋大总统听。

    原来,不仅是老爹身为川省有名的地主,刘浪还有个全国都出名的远方堂兄刘湘,就是后来喊出“敌军一日不退出国境,川军一日誓不还乡!”抱病而逝的川军总司令刘湘,刘浪在川省也算是一个超级富二代了。

    那知道这个超级富二代在外求学的过程中碰到了华北财团一财阀的女儿纪雁雪,一时惊为天人,展开热烈的追求。那知刘浪家有钱是有钱,有势力也是有势力,奈何人长得不咋地,按照情报里的说法就是“其肥如球,不为常人所及”,长得漂漂亮亮的财团大小姐那会看得上他?

    最后见这位富贵胖子实在追得紧了,那个叫纪雁雪的姑娘也是个狠人,竟然瞒着父母托了熟人关系前去驻扎在淞沪的十九路军投军,还因为是大学生混了个通信排少尉。

    按道理说,人家姑娘宁愿当兵打仗都不愿意见你这胖墩,这事儿也就到此为止了。那知这胖子也不是个常人,竟然也跑去投军,可能为了方便追求,还特意花了两万大洋买了个少校,好压少尉一头。

    “娘希匹,我们军队的军职什么时候可以用钱来买卖了?蔡廷锴该死。”一直闭着眼听王世和解说的蒋校长突然睁开眼愤怒的敲敲桌子,表达着不满。

    这军队里买卖军职的事儿还少了?别说一个区区的少校了,只要付出足够的代价,那帮军政部的高官们恐怕连少将都敢封出去吧!王世和暗自撇嘴。不过,这些心里话自然是不敢说的,只能跟着附和道:“是,这些杂牌军自然是和校长门下的中央军不能比的。”

    “嗯,对了,我记得战报里说,那个叫纪雁雪的姑娘也在那28人突击队里面是吧!”蒋校长突然话锋一转问道。

    “是,听说刘浪就是为了纪雁雪才从师部跑到前线,救了她之后为了拼死一搏才决定去偷袭敌军司令部的。”王世和偷偷观察着蒋校长的脸色,小心翼翼地把密查处传来的还未经证实的小道消息进行汇报。

    虽然从老头子脸上表情看不出什么,但根据自己长随其多年的经验,王世和觉得英雄爱美女的故事,老头子应该不会有恶感。

    “达令,前方我军大胜,你怎么还生上气了呢?”正在此时,一个穿着旗袍,仪态万千的中年贵妇款款向这边走来。

    “夫人来了。”蒋校长主动站了起来。

    能被蒋校长称为夫人的,只能是被称之为民国第一夫人的宋美龄了。

    对于自己这位出身贵族又能在政治和军事上全力支持的妻子,蒋校长一向是极为喜爱和敬重的。

    ?“刚才我进来时听到世和说的那位小少校“冲冠一怒为红颜”的故事,达令,你不觉得,那个执着的小子,有些像年轻时候的你吗?”宋美龄嫣然一笑,主动站在蒋校长身后替他揉捏起肩头来。

    “对啊!夫人是一语惊醒梦中人那!我说刚才听世和介绍小胖子时就有种亲切感呢?原来原因在这儿。”蒋校长拿手摸摸自己光溜溜的头皮,竟然笑了起来。

    刚才自家夫人的话可是一语戳中了蒋校长生平最得意的几件事之一。当年蒋校长求娶宋美龄之时,地位可是远不如现在这般风光。

    对于敬畏上帝并且传统保守的宋家来说,蒋校长也许是最难成为宋家女婿的一类人。首先,他是一个军人。他所从事的行业在中国传统的社会金字塔中排在最底层。更糟的是,蒋校长已经有三位夫人在前,尽管他刻意抹杀这段事实,还套用时髦的说法称两位是“妾室”,也于事无补。此外,蒋校长曾经的个人履历也不光彩,上海公共租界警察局里至少有三次蒋介石被捕的记录:一次谋杀,一次持枪抢劫,还有一次被捕原因不详。和宋家这种贵族世家相比,出身卑微的蒋校长无异于是癞蛤蟆上青蛙…………长得丑还玩的花。

    不过,蒋校长不愧是中国近代史上最杰出的政治人物之一,如此困难重重,他竟然还是一一攻克,最终抱得美人归。

    刘浪万万没想到,他竟然会在泡妞这一途上和最高领袖找到了契合点。虽然那个人曾经不是他,但现在就是他不是?世上总有些事儿是难以解释的奇妙。

    “刘浪率部为国杀敌,斩杀敌酋铸成大胜,应该嘉奖。只是。。。。。”蒋校长找到自己的契合点,一时高兴,就准备宣布嘉奖命令,突然又想到刘浪等人还隶属于十九路军,不由又有些踌躇。

    “达令,刘浪身为刘湘的堂弟,必然不会在十九路军久呆,你可以这样。。。。。”宋美龄在蒋校长耳边耳语几句。

    “还是夫人想得周到,那就这样定了。”蒋校长频频点头。

    王世和目瞪口呆,这个有个土财主老爹的小胖子也不知道是走什么狗屎运了,竟然得老天如此眷顾,让夫人都出来替他说好话,这下,入了校长的法眼,想不飞黄腾达都难了。不过这样也好,张文白的冒失估计也就算从此揭过了。

    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恨,自然也没有无缘无故的爱。

    川省督军府里的四川王刘湘正看着自己眼前的一封电报出神。

    自己这个远房堂弟竟然给了自己这么大一个惊喜,区区28人,竟然干掉了鬼子一个少将和一个大佐,还在事后击毙近100名鬼子。如果真有这么大本事,也不枉自己发动全部人脉找到夫人,花费巨大的代价替他搏一个前程。

    就是不知道,十九路军这个坎能不能在老头子面前过去,刘湘对那位统一了全国的蒋校长的手段可是极为忌惮的。

    堂堂四川王为一个远房堂弟如此上心,自然有他的道理。有亲戚关系只是很小的一方面,正所谓无利不起早,川省局势动荡不安,越来越感觉到来自中央压力的刘湘深感朝中无人的窘境,在淞沪抗战中崭露头角的堂弟刘浪正是最好的投资对象。

    大人物的想法刘浪自然是不知道的,被包成粽子的他这两天都在和一个满腹怨气的小妞较劲。

第36章 成名的苦恼() 
有种幸福,叫失去之后才知晓。

    刘浪实在是悔不当初,不该早点调取大脑里关于纪雁雪的记忆,以至于把这个倔强的小妞儿搞得恼羞成怒。

    也是,当着这么多战友的面,刘浪占完便宜在那儿装失忆搞无视,搁那个女人也得气炸了肺,那怕是才当完她的英雄。

    你以为光刘浪嗅到了芳香脑袋感到了柔软?而女人那儿就是硅胶做的没一点儿触觉?显然,这样想的男人,注定了被女人报复。

    蒋校长的嘉奖令来得很快,第二天军政部何部长亲临前线,给获得大胜的国家将士授奖。

    张治中及一众将领均获宝鼎勋章,88师钱伦体旅所部杀敌英勇,除获宝鼎勋章以外,特擢升为少将。

    历史上的钱伦体身先士卒奋勇杀敌,受重伤亦不退,在战后被授少将军衔。历史因为刘浪这个小蝴蝶扇动了一下翅膀拐了个小弯,现在又基本转回来了。

    只是稍许有变化的是,本应该被蒋校长授予国党最高荣誉青天白日勋章的张治中却只被授予宝鼎勋章,也算是怒火平息后的蒋校长对自己这位学生的薄惩。这位历史上著名的抗日名将算是被刘浪这只小蝴蝶连累了一下。

    不过,一草一木,皆为天定;一饮一啄,皆为前缘,这世间之事,谁欠谁或是谁负谁,谁又能说得定呢?

    战后数十年中,张治中虽甚少谈及这场生平对鬼子的第一场大胜,但凡谈之,最得意的却不是打了胜仗,而是冒着天下之大不韪将一个小少校推上了历史的舞台。

    全体将士都有嘉奖。

    唯独到了刘浪这里,军政部何部长却脸色些许古怪,跟随他的突击队,不管死活皆获宝鼎勋章,皆官升三级,小少尉纪雁雪成他的平级,擢升为少校,上尉连长迟大奎一举升为中校成为他的上级。

    按道理说,这位在战场上异军突起获得的青天白日勋章已经碾压众人的小少校不说连升三级一举跨入将军行列,升个两级应属正常。

    那知道,也不知道是不是蒋校长那会儿是不是分神,仿佛压根儿忘了此事,除了青天白日勋章之外,其他的奖励,只字未提。

    好吧!饶是如此,整个淞沪抗战前线五万余名将士,也只有刘浪一人有这个荣誉。就算是纵观历史上整个抗战十余年间,这种号称国党内部免死金牌的青天白日勋章总共也才颁发了不过160余枚,由此可以想见,刘浪所获的殊荣是多么难得。

    政府重奖前线立功将士,消息一经见报,荣获青天白日勋章的刘浪顿时变成了1932年2月里面整个国家最当红的人物,甚至有一些进步的女文学青年在报纸上刊登文章表示要和这位“抗日英雄”一起启发和探索她们剩余的人生道路。

    那怕报纸上所刊登的刘浪一身裹不住肚子的戎装照让很多大妈都忍不住感叹这孩子咋就养这么好呢?

    前来已经迁至大后方野战医院探视抗日英雄刘少校的江浙士绅是络绎不绝,当然,绝大多数都是携家中豆蔻之女前往。美其名曰是希望能多听听英雄事迹,以后好跟英雄一样精忠报国。

    整了半天,你们都是没儿子只有姑娘啊!啥时候重男轻女的思想不用等房价飞涨的时候在解放前就实现了呢?

    裹着的大粽子每天就是啥事儿都不干,对着打着劳军旗号的官宦士绅们以及他们花容月貌的女儿们,这脸上的肌肉也笑得僵硬了。

    最可怕的其实并不是应酬。

    而是,不得不应酬。

    除了南京中央日报和上海日报这样有限的几家主流媒体能获得允许对刘浪进行采访以外,其他的因为淞沪抗战聚集到上海的小媒体记者们自然是没这个机会了。

    没机会采访英雄,那众多的小报记者们就把目光对准了刘浪的“身边人”,比如野战医院的医生,护士,甚至是61军替换下战场休息三杆子打不着的士兵们。

    这下可好,什么道听途说的,自动联想的,甚至还有主动吹牛逼的。

    “抗日英雄枪法如神,一枪击落天空中几百米高飞过的苍鹰”

    “身家巨富大家公子,为保家卫国散尽家产投笔从戎”

    “记抗日英雄和女兵排排长不得不说的故事。”

    。。。。。。。

    不得不说,标题党这事儿不应该只是互联网时代的专利。这些新闻里数那些拿着刘少校花边新闻当噱头的新闻标题最吸引人眼球,人们开始唏嘘刘浪这位“抗日英雄”战场上的爱情之花。

    无数淑女名媛对那位不知名字的女兵排排长恨得牙根之咬,这狐媚子勾搭人都勾搭到军营之中去了。

    刘浪哭笑不得的翻看着记录着自己大名的各类八卦小报,还击落苍鹰,你咋不直接说一枪打残一只苍蝇,还是要打蛋蛋没打到鸡鸡的那种?

    “姓刘的,把这碗汤喝了。”纪雁雪黑着脸把一碗看着就渗人的药汤搁到半躺着的刘浪面前。

    “少尉,记得叫长官。”刘浪对小丑妞颇为随便的称呼很不满意,这气焰是越来越嚣张了。

    “哼,我现在也是少校,跟你平级,刘少校。”纪雁雪抖抖肩膀,很得瑟的示意刘浪看看自家肩膀上红色肩章上的两杠加一金三角。

    刘浪这才想起,在昨天那位亲临医院的何部长亲自颁奖之后,这小妞儿,就摇身一变成了纪少校,和他是一个级别了。

    不对啊!貌似迟大奎这混蛋还成中校了,那不是老子看到他还要喊长官?刘浪不爽的瞅瞅一边儿。

    迟大奎正悄悄的把脑袋往被子里缩,心里默默念叨着:我看不到,听不到,啥都不知道。纪排长,哦,不,纪少校每次来找长官麻烦的时候,长官最惦记的人就是他了。

    “迟大奎,躲个啥子嘛!是觉得纪排长不好看唆。”刘浪拿着川省话不怀好意的想把新鲜出炉的迟中校拖下水。

    “长官,你们聊,我这会儿肚子疼。”迟大奎一边苦着脸说着,一边不露痕迹的把脑袋继续往被子里缩。

    就像一只想睡觉的蜗牛。

    我擦,你肚子疼和往被子里钻有毛线关系?难不成,别人看不到的地方就可以当茅司?刘浪是手边没东西,否则一定要让这个临阵脱逃只留长官面对敌人的混蛋知道花儿为什么要这么红。

第37章 悲催的刘大郎() 
“姓刘的,能不能让迟连长好好休息?”纪雁雪差点儿被刘浪给气乐了。

    这家伙几乎每次都用这一招,都快用烂了。

    “他一睡觉就打呼噜,我是怕他影响弟兄们休息。”刘浪很“委屈”的解释。

    此话一出,所有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