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抗战之还我河山-第15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抗日救国军的战线已经岌岌可危,仅仅十分钟的功夫,开始全力进攻的日军已经迫近到了距离战壕五十多米的距离,所有的日军,已经插上了寒光闪闪的刺刀,只待掷弹筒发威压制住对手的火力点,他们,就将全力发动冲锋。
然后,由远及近轰隆的雷声,惊碎了他们的美梦,在他们回首猛地收缩的瞳仁中,黎明的晨霭中,一排黑色的“墙”从地平线上跃然而出,高速向己方阵地移动。
“敌袭。。。。。。”呆若木鸡的谷部照倍身边的参谋凄厉嘶声大喊犹如被捅了后门。
抗日救国军欢声雷动。
孙永勤的脸色,由苍白变为涨红。
骑兵,那是骑兵,刘浪没说谎,骑兵终于来了。
甚至,刘浪比约定的时间还要早了十分钟,如果再晚来十分钟,整个阵地上,还不知道有多少活人。
但现在,还来得及。
一千米的冲刺距离,对于爆发出最大速度的奔马来说,不过一分钟的时间。
将所有兵力都调往正面战场和两翼战场的第八师团,在后翼,之留了一个步兵小队做为警戒。
五十杆步枪和一挺轻机枪,根本对狂奔中的目标造成不了多大的损害,在付出了数十匹马人仰马翻之后,骑兵,冲入第八师团主阵地。
黑色的马,黑色的人影,却举着雪亮的刀锋。
刀锋掠过,一道道血色,冲天而起。
第492章 皆是徒劳()
没经历过在万马奔腾中拎着刀子砍人的人,永远也不会知道那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
两侧都是雪亮的刀锋和狂飙中的战马,耳朵里充斥的全是轰隆隆的马蹄声,根本容不下其他任何声音,你也根本没时间去搜索什么敌人,你只知道,端着刀,从你视野中的敌人身边一掠而过,然后,就是冲天的血光。
根本不需要你费多大力气,马匹高速奔跑的动能和巨大的惯性已经足够让你的马刀劈开任何坚硬的物体。
如果,敌人就在正前方,你的刀够不上,那更简单,撞上去,马儿强壮的前肢外加携带的数千斤动能能将任何人撞成全身粉碎性骨折。
刘浪现在就是这种感觉。哪怕他武力勇冠三军,他有自信,如果在马下,这里的1600骑兵,无人是他手下三合之将。
可是,当骑兵冲起来的时候,刘浪却发现,这里,根本不是展现个人武力的战场。
骑兵,靠的就是整体,大家肩并着肩,马挨着马,就像是一堵墙,用马蹄和刀锋组成的一堵墙,将沿路的所有抵抗,全部,摧毁。
如果是他面对这群骑兵,刘浪的第一个念头,就是,逃,向可以逃离这群可怕骑兵攻击范围的任何地方逃。
哪怕就是给他一挺机关枪,刘浪也完全没有信心能在这个可怕的战场活下来,就算你打死了一个,十个,甚至几十个,但,犹如一排大浪扑面而来的骑兵们终究还是会把你淹没。
面对着这样的攻击,内心中该是怎样的绝望?刘浪很难想象古代上万甚至几万骑兵冲锋时,那是怎样的一种壮丽。
身为攻击者的刘浪都是这种想法,就更别提被攻击的第八师团日军了。
没有人知道在马蹄如雷的第一排骑兵狂冲过来的时候,身在主阵地师团指挥部的谷部照倍少将阁下脑海里是怎样的想法。
呆了半响的谷部照倍推开涌上来想把他架走的警卫兵,下达了他人生中最后一个命令,或许,应该算是两个命令:“命令全师团官兵自行突围,命令护旗兵烧毁师团军旗。”
然后,谷部照倍就拔出了他的指挥刀,双手握刀,刀锋向前,指向了距离他不过三百米,正向这里高速冲过来的中国骑兵。
刘浪对谷部照倍的评价还是不够准确,一直被刘浪压制得显得有些谨慎过头束手束脚的第八师团参谋长,在他人生的最后一刻所表现出的,不管是螳臂挡车的愚蠢也好,还是自寻死路的绝望也罢,但他终究没有狼狈而逃,反而是表现出了一军之将的担当。
他,自从下令全军自行突围,自然是承认了第八师团已败的事实。自行突围,可和撤退完全是两码事,后者是有组织的后退,虽退却并不算败,但前者,几乎就是溃败的代名词,能跑出多少算多少。
从骑兵出现,到下达自行突围命令,也仅仅不过十数秒的时间,生性谨慎的谷部照倍可能平生第一次果决。
是的,自从听到轰然如雷的马蹄声,继而看到地平线上跃出一条黑线,呆若木鸡的谷部照倍就知道,他上当了。
中国人正面阻击是用以吸引他第八师团所剩不多的主力,侧翼的攻击也只不过是虚晃一枪目的是让他相信,他们的目标正是薄弱的阵地侧翼,但是,他们竟然把攻击的重点一反常规地放到了阵地的后方。
而且,不是步兵,竟然是骑兵,可怕的骑兵冲阵。
如果换在以往,别说这区区两千骑兵,就算是有两万,第八师团也能让他们尽数死在阵地前也不得寸进。
但现在,他没有上百挺机枪组成的火力网,也没有在阵地前布设铁丝网,那些辎重早就在和长城团的数次鏖战中损耗殆尽。
第八师团现在拥有的,只有步枪和机枪,以及为数不多的子弹,而且这些,还在前方和数千中国人鏖战。
正面的近四千人已经无法回头,骑兵冲过一千米的距离只需要一分钟,但他们想返回六百米之外的战壕,却需要三分钟。
腹背受敌,没有战壕掩护的步兵,面对骑兵举起的刀锋,只有被屠戮。
所以,谷部照倍以前所未有的果断下达了全师团自行突围的命令。
然后,朝着奔腾而来的骑兵举起了自己的指挥刀。
或许,他是想保持日本帝国少将的尊严,又或许,他是想替自己的士兵争取一点点撤退的时间。
但不管怎样,一名敢于面对上千骑兵的刀锋举起自己最后武器的人,都是值得让人尊重的,哪怕他是敌人。
不过,对于狂奔中的骑兵们来说,他们眼里看不到谷部照倍肩膀上闪亮的将星,也看不到谷部照倍举起的雪亮刀锋,他们眼中只有敌人,穿着黄色军服的敌人,不管你是反抗或是不反抗,他们都是一刀挥下。
谷部照倍的指挥刀很锋利,在黎明的微光中都闪着森然的寒芒,可是,在携带着数千斤动能的马刀面前,一把锋利的刀其实还不如一根狼牙棒管用,只听“铛”的一声巨响,第一个照面,谷部照倍的少将级指挥刀就被一名从他面前高速奔过骑兵一刀而断。骑兵毫不停留,继续高速前冲。
紧跟着,就是另一名骑兵的挥下的马刀,勇敢的日军少将额头正中,一条血线向下逐渐延伸,眼里的凶光和绝望逐渐黯淡,直至无神。
鲜血喷涌的同时,日军少将的身躯仰面而倒。
谷部照倍,殁。
一个原本应该在数年后积功升为日本陆军大将的日寇少将,提前十数年,殁于一名普通中国骑兵的刀锋之下。
直到战后,也不知道是谁杀死了这名日军指挥官。因为所有人都是机械般的挥动着自己手里的刀,砍向每一个视野里每一个敌人,凡是穿着黄色军服的人,都是敌人。
谁又会记得他肩上的肩章是少将还是列兵?没有人有那个时间。
两队骑兵根本没有在主阵地上做丝毫停留,他们将马速再度提高到极致,冲向正面阵地上已经乱成一团的日军。
正面战场的日军的悲催可能也只有他们自己才知道。
他们冲得太前了。
距离中国人的阵地仅只有一百米,最近的甚至只有五十米,可这五十米,在中国人的拼命抵抗下,却犹如天堑,只能看着却不得而入。
入不了,大不了退。
可当背后冲过来骑兵之后,退,也是不可能的了。
回身架枪和中国骑兵拼了?
背后的中国人的子弹又是吃素的?没了掷弹筒的压制,把后背留给数十挺机枪和两千人枪弹的结果,绝对不会比骑兵的马蹄好上多少,甚至会更糟。
于是,有人想进,只要进入战壕,就能躲避骑兵可怕的马蹄和刀锋,也有人想退,只要架好机枪对骑兵扫射,未尝没有一线生机。
但是,主阵地上的警报器传来的是全军突围的信息,更是让已经很迷茫的日军彻底陷入了彻底的混乱。
骑兵们没留给面临选择的日军更多时间,不过一分钟,纵马越过日军主阵地战壕的骑兵冲上了正面战场。
迎接他们的,只有日军绝望的眼神和他们手里从未如此软弱的刺刀。
和高速冲刺的的骑兵短兵相接,步兵任何的抵抗,都是徒劳的。
第493章 最后战场()
面对高速飞奔而来的骑兵,没人敢趴在地上,任何敢趴在地上的人,最终的结果都是被重达七八百斤的战马踩成一团肉酱。
可站着,就有用吗?同样没用。
除了极少数日军端着的长枪能刺入高速飞奔过来战马的胸膛,然后就被战马撞飞十几米远,被捅伤的战马惨烈的嘶鸣着将马背上的骑士甩出然后倒下,再横扫一片躲避不及的日寇,那杀伤力甚至比一匹正常狂奔的战马还要大。
死亡的血光,在中日双方的队列中不断绽放。
但无论是死亡前的惨呼,还是马刀和刺刀交错让人牙根发酸的刺耳声音,都被淹没在轰鸣如雷的马蹄声中。
狂奔中的骑兵墙,不会因为日军步兵软弱的刺刀而停止前进,他们就是冲,再冲,无论前方有什么。
当第一行骑兵像梳子一样从端着步枪的满眼绝望的日寇人群中高速冲过,4000日军足足少了四分之一。
跳过抗日救国军藏身的2米宽战壕,又继续向前冲过了至少400米,整个骑兵队列这才放慢速度,重新转向列队,并缓缓向后倒退。
因为,他们得给紧随其后的第队骑兵留出减速的空间。
第二队骑兵再次从日军中高速掠过,又带走了数百日军的生命。
紧接着,是第三队。
能站立在原地的,已经少了二分之一。
三行骑兵重新列队,变为更加厚实的阵型,马蹄再度缓缓踏动,“轰,轰”直至最后继续加速,轰隆隆的蹄声再度响彻天地。
无可匹敌的骑兵墙再度出现,冲向了已经只有一半的日军。
如同战鼓敲响,蹄声如雷。
被三轮骑兵肆虐过的日军终于彻底丧失了斗志,在骑兵开始加速的时间,就轰然四散。
他们还有两千余人,两千余柄长达1。7米的长枪对骑兵同样也是极大的威胁,刚才三轮冲锋,固然砍杀了超过一千五百人,但邓文的骑兵旅,却也足足少了近二百骑。
可邓文仿佛根本没有看到自身的伤亡,在最后一队骑兵成功减速的那一刻,就带马上前,让后队变前队,准备着下一轮冲锋。
刘浪从他脸上,甚至没有看出一丝丝情绪,没有悲伤,也没有获得丰厚战果后的喜悦,除了眼中跃动着的火焰。
胜利女神,从来不会眷顾已经丧失勇气的人。
如果,2000余日军能选择就地抵抗,给左右两翼的日军能重新集结并依托战壕建立阻击阵地的时间,刘浪的战果也就到此为止了。
尚存的两个步兵大队,依旧拥有近三十挺机枪,密集的弹雨能让骑兵可怕的冲锋变成自杀,就算能冲过去一半,一米多深的战壕也能让他们躲避战马带来的死亡阴影。
更糟糕的是,阵地上仅存的2000余抗日救国军不仅完全不能对他们产生威胁,还有可能被其反咬一口而死伤惨重。
刘浪最佳的战果,也仅仅只能歼灭正面战场上近4000日军,不过,这应该也能能满足刘浪对米家裕枉死的115名村民的祭奠。
不过,在这个如果之上,还要再加上如果谷部照倍再顽固一点儿,选择顽抗到底。
可是,这世上本就没有如果,那还有机会让日军来上两个以上的如果?他们又不是八十五年后的中国足球队,在高达五个如果几率只有千万分之一的可能性下,依旧奇迹般的突出重围,进入世界杯亚洲区十二强赛,那种结果,从来都不是靠所谓的运气能获得的。
左右两翼的日军在看到骑兵疯狂的开始冲刺的那一刻,就立刻进入了各自的阵地,然后等到了来自主阵地师团司令部全军突围的命令。
两翼的日军也陷入了短暂的混乱。
走还是不走,对于作战经验丰富的日军来说,其实也是个两难的选择。
走,就意味着要失去能抵挡骑兵兵锋的战壕,可不走,等中国人的步兵重新集结,近四千人的中国部队就能将他们分割包围,到时候,很有可能全军覆没,想走都走不了。
不过,谷部照倍的当机决断还是给两名日军大队长指明了方向,日军本来就是一个上下等级非常森严的军队,上级的命令不管英明还是愚蠢,下级都必须无条件执行。
可以说,军人,是以服从命令为天职这一条上,日军,做得很完美。
于是,在正面战场的日军主力还在绝望的拿着步枪和奔腾如涛的骑兵对决的时候,两翼的两个日军大队就开始了各自的突围。
抛弃了最后的战壕,向两侧的大山狂奔,只有进入山林,才能躲避骑兵可怕的马蹄。
两翼的日军已经开溜,正面战场上四散而逃的日军更是彻底的将第八师团最后一丝存在的可能丢到了马里亚纳海沟。
或者是说,从已经被劈开头颅的谷部照倍下达全军突围的那一刻,第八师团覆灭的命运就此注定。
因为两个如果,都没了。
想在数目依旧高达一千二百多骑的骑兵的追逐下逃得性命,除了真的被天照大神青眼有加特别眷顾,几乎没有人能逃脱。
更何况,还有2000余抗日救国军跟在后面捡便宜。
已经在日军近一小时的进攻中考验了勇气的农民军在骑兵纵马追逐四散而逃的日军时,就在刘大柱麾下一百多人跃出战壕的带领下冲出阵地,他们的目标,是阵地上所有还能活动的穿土黄色军服的生物。
哪怕是一根指头还能动,都会遭受到来自几杆三八式步枪刺刀的光顾。
仇恨,已经不仅仅是曾经的被劫掠被欺辱,有近千抗日救国军在之前的50分钟内倒在了血泊中。而三千抗日救国军几乎都来在黄花岗的十里八村,有的是兄弟,有的是连襟,甚至父子也不在少数。
每一个倒下的人,几乎都是活着的人骨肉至亲。
仇恨,必须得鲜血才能洗清。
最终能从正面阵地逃脱的日军,百不存一。
主阵地的日军,从两道长达四里的骑兵墙以六十迈的高速冲过的那一刻,就已经被踏为粉糜。
发出全军突围信息的第八师团司令部,自谷部照倍以下,全部被毙。
倒是去左翼督战的松田国三侥幸逃脱了性命。
只是,当左翼的日军拼死向前希望突破拥有一千五百兵力的中国人阵地遁入大山的时候,却没有遭遇想象中的阻击,迎接他们的唯有几十个冒着青烟的铁皮桶。
石大头和牛二带着的三百人早就能溜多远溜多远了,那三百菜鸟在要拼命的一千日军面前,绝对只是一道上佳的甜点。
侥幸逃脱性命的松田国三旅团长阁下在那一刻,心情,应该很复杂。
不过,从他吐出一口鲜血的表现来看,很明显,他崩溃的内心是绝对远超过了喜悦的。
第494章 我们必须得“人道主义”()
等骑兵和2000抗日救国军将方圆近十里的所有还能活动的土黄色身影全歼,左右两翼两个抛弃了机枪抛弃了辎重抛弃了所有能抛弃的日军大队已经跑出了近五里地,进入了山区边缘。
别说中国人惊讶于日军的速度,恐怕就连日军自己都惊讶,喝了三天的野菜汤的他们,这次武装越野的成绩,竟然比平时酒足饭饱后训练时足足提高了四分之一。
人的潜力,真的是无限的。
尤其是在死亡阴影的笼罩下。
虽然还是跑了近两千日军,但已经只有穿着粗棉布农民服装有资格站立的阵地上,欢声雷动。
无数人,朝天大吼,用狂呼发泄着自己复杂至极的情绪。
是喜悦?亦或是悲伤?还是恐惧?还是放松?恐怕没人能给他们一个准确的定义,包括他们自己。
毕竟,他们所有人,在一周前,还只不过是扛着锄头和提着柴刀的农民。
现在却要扛着枪,用自己的胸膛迎着敌人的子弹,看着亲友一个个倒下,看着敌人的血肉在眼前肆意横飞。
这的确,太过残酷了些。
不过,唯有残酷,才能让人更坚强。
因为,如果不坚强,会有更残酷的事情在等着他们。
米家裕115人,用事实告诉了所有中国人,这场战争,战败的人,获得的不仅仅只是被劫掠和被欺辱。
当然,更多的应该还是喜悦吧!
经历了如此残酷的战斗,他们还活着。能活着,就足以让每一个人心声喜悦,包括那支在先前还纪律严明心智刚硬如铁的骑兵。
所有骑兵,都将沾满鲜血的马刀高高举过了头顶,纵声高呼。
他们,不仅活着,他们,还创造了世界战争史上的一个奇迹。
一支被撵得如丧家之犬一般的骑兵,一支纯粹的农民军,合计不过五千余,在所有军事家眼中的乌合之众,竟然击败了一支正规军,一个被他们自己誉为大日本帝国陆军十八个常设师团之一的师团。
这必须是个奇迹。
“哈哈,刘老弟,我不得不说,直到这一刻,我还在想,我是不是疯了,竟然会答应你这个疯狂的主意。”跳下马的邓文大踏步地走到刘浪身前哈哈大笑。
“可是,邓军长,你不觉得,不光是我们疯了,日本人也疯了嘛?”刘浪眨眨眼,龇牙一乐。
“日本人,的确疯了。惹上你这么一个疯狂的中国人,恐怕谁都会发疯的吧!”邓文摇摇头感叹道。
“不,邓军长你这句话并不完全对。”刘浪也摇摇头。
“哦?邓某洗耳恭听。”
“日本人会疯,不是因为我刘浪一个人疯狂,等到有一天,他们看到四万万“疯狂”的中国人的时候,整个日本,会因为这种疯狂而瑟瑟发抖。就像今天,仅仅只是五千中国人疯狂的结果,他们付出的代价却是近万日寇再也不知道发疯是怎样的一种情绪。”刘浪正色道。
“哈哈,老弟你是我见过的最能蛊惑人心的指挥官,我以后可得离你远点儿,这种疯狂,还是少来些的好。”邓文哑然失笑。
虽然嘴上这么说,但邓文却知道,刘浪的话,真的打动他了。就算时光倒转,就算战局逆转,恐怕,他还是会陪着他,这么疯狂一次的。
理由很简单,他们都是,中国人。
正如刘浪所说的,一个团结的中国,别说集体疯狂,就是偶露峥嵘,也足以将日寇这种弹丸之地的渔民们吓得去捞他们的蚌壳去。
“老弟,我们得尽快打扫战场,日军从承德回返的主力距离此地不过一百二十里,如果急行军的话,一昼夜即可抵达,那数千日寇伤员你准备怎么处理?”邓文话锋一转,问刘浪道。
刘浪斜瞅瞅满身浴血依旧帅得不能再帅的某军长一眼,心里暗骂:老狐狸,这是来丢烫手山芋来了。
谁都知道,数千日军伤员,想带走?那是不可能的。宰了?一个杀俘的罪名就能让西方那帮满口仁义道德整天将民主挂嘴上的政客们向中国政府施压了。他一个小小的上校团长,是抵不过所谓的“自由民主”斗士们的口诛笔伐的。
可是,刘浪还真的就不得不接下这个烫手山芋。
别看邓文是黑龙江省主席马占山亲自下令授衔的军长,但东北义勇军现在已经名存实亡,在老马同志的带领下大部残部已经撤退至红色北极熊境内,可以说这支军队已经从中国军队的序列中消失了。
换句话说,几乎已经算是散兵游勇的邓军长这会儿是落草的凤凰不如鸡,没他这个中央军第二师堂堂上校团长更有说服力。
更何况,这次战斗也是在他刘浪的主持下进行的。
“如果时间允许,我会带这批伤员上路的。”刘浪苦恼地揉揉额头。
“哦?可时间真的不允许了。”邓文一副你装接着装的眼色很认真的替刘浪找台阶。
“的确如此,但我们也绝不能如此大规模杀俘,因为我们不是残暴的日本人,拥有五千年灿烂文化的中国人绝不能做那“禽兽”之举。这样吧!我们撤退之后,以抗日救国军的名义,用缴获的日军电台,明令通电日寇,就说本着人道主义精神,数千日军重伤员本应积极治疗,但因我军同样缺医少药,不能妥善照顾,我军将放行任其自由归军。鉴于热河北方寒气至今仍重,请第六师团坂本政右卫门中将阁下日夜兼程前来接受,如果来得晚了,恐会发生令双方遗憾之事件。”刘浪一脸正气。
邓文一脸无语。
无论从哪儿看,这货都不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