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抗战之还我河山-第15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还是用捷克式和马克沁吧!好歹,是两挺机枪,都还比不上那一挺败家。
“可刘浪是怎么支撑如此巨大的消耗的呢?”光头大佬终于想到一个关键点儿上。
“刘浪恐怕早就想着要和日本人打,所以这半年用尽家财,全力生产子弹,根据知情人估算,他刘家的那个小型机械厂,至少生产了八十万发子弹,基本够他这次战役消耗。”王世和苦笑着回答道。
如今的国军,上到军长下到团长,吃空饷才算是正常,不吃空饷的已经算是异类,但没想到刘浪这个超级异类还拿家财朝部队贴补。
如果说他心怀异心想拥兵自重吧!先别说他那个小小的一个团翻不起什么浪花,而且人家散尽家财所造的军械,可全都消耗在和日寇的战场上。何来的异心?更何况,人家一战,打得实力强劲的日寇丢盔卸甲不说,自己精心训练的2000人部队,也伤敌一千自损八百,成了个半残。
你说说,谁能拿这事儿找碴儿?
光头大佬都不能。
果然,光头大佬目光闪动,思虑半响,终于长叹了一口气,“世和,那你的意思,还是不建议部队列装这款机枪吧!”
“是的,这款机枪性能虽然优异,但是,损耗极大,先不说所耗费的银财,就是它需要的天量消耗,也会给我军后勤添加极大的负担,并不适合大部列装。就算要用,也顶多只能像刘浪的独立团那样,适合小规模使用。”见老头子的语气,王世和自然也就明白他的心意,顺着光头大佬的意思说道。
“那就把这事儿先放一放吧!刘浪的独立团也属于国军的部队嘛!”光头大佬点点头,“让北方军事委员再给刘浪通电,让其早日回返北平,早日举行建功将士的授勋大会以安民心。”
“是。”
这边,刘浪用高昂的报价“吓”退了民国领袖。
那边算明白过帐来的将军们也基本放弃了配置这款高射速机枪的打算。这玩意儿虽然好,但价格太夸张不说,打一场仗下来大家伙儿就得被这机枪打破产。
不过迟大奎很显然要比喜欢狮子大张口的刘浪会做人,来驻地“视察”的将军们每人都没白来,每人人走的时候送了五十杆三八式大盖外加一挺歪把子及一万发子弹,另外还有五具日式掷弹筒外加三箱子制式榴弹。
这完全就是一个步兵排的制式装备了。
而且日军的掷弹筒可是个好玩意儿,算是整个二战中日军军工最出彩的装备了,和日军打了这么多仗,国军可没少吃这玩意儿的亏,五具掷弹筒完全可以压制五挺机枪,绝对的好东西。
怎么说呢,这个礼物可不轻,要知道,他们这可是十二三号人呢!人家独立团这几乎是送出去了可以装备一个步兵营的武器。
人情虽然不是特别大,但暖人心那。人家这分明是居功而不自傲,同时也表明了先前的那个报价绝对没有讹诈人的意思,若是那样,这价值二十万银洋的装备人家不给你,哪怕你是中将少将也只能掰着眼看着,拿人家中央军没办法,人家又不归你管?
现在谁不知道某胖子上校硬是连当十道命令撤退的金牌?那也是一个混不吝的主。
俗话说吃人嘴软拿人手短,这个人情一放出去,大佬们也没人再拿机枪和子弹太贵来挑刘浪的毛病了,反而纷纷在告辞之际让迟大奎转告还在“养伤”中的刘浪,希望他回北平之后一定要多多走动,如此云云。
反正不知道是不是真心,但面上可都是情真意切,迟大奎差不多都信了。
国军这边消停了,日本人那边其实也偃旗息鼓了。
无孔不入的日军间谍是厉害,刘浪的报价清单到了南昌行辕没多久,就也摆上了日军大本营陆军省的会议桌上。
毫无疑问,一向扣着腚眼儿吮指头以吝啬著称的日本高层们在看到那天量子弹的消耗之后,就把搞回一挺中国人新机枪来仿制的计划丢进了垃圾桶。
巴嘎雅路的开玩笑吗?为了节约资源,哥们儿连最有力的近战武器冲锋枪设计图都丢进了垃圾桶,你让哥们儿去搞每分钟就要打出一千多发的机枪?有这钱哥们儿还不如多召几个渔民上战场当炮灰呢!
你说中国人全部装备这样的机枪哥们儿咋办?咋办,凉拌!有本事他装备,巴嘎雅路的不打穷他们。
这次精于计算的日本人倒没算错,经济不如日本的中国大佬们也和他们一样,选择了,再先进,但哥们儿就是没钱的策略,放弃了。
没错,在亚洲最大的远东反法西斯战场上,在西方列强们已经开始大量装备半自动步枪的时刻,两个杀红了眼的东方国家,却一直拿着单发步枪在厮杀,直到战争结束。
不过,属于庞然大物却稍显弱势的一方来说,更多的是因为自身的无奈,而对于另一方来说,却是深入骨髓的民族气质。
小家碧玉,尤其是那个小家两个字,有的时候,真的不是赞誉啊!
如果,拿着汉阳造的300万国军,面对的是装备上自动步枪的200万日本陆军,还能坚持到美国牛仔那两颗超级大胖子炸弹的横空出世吗?
还好,历史,没有如果。
以一纸清单就将觊觎自己装备的家伙们挡在了欲望大门外的刘浪经过三天的艰难跋涉,已经回到了位于承德五十里外的抗日救国军的基地。
不过,刘浪并没有马上走。
在经历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战斗之后,这才知道自己和正规军巨大差距的孙永勤希望刘浪能对自己的部队进行重新整编,否则他可没信心面对日后日军大军的进山清剿。
其实这个问题刘浪已经思索超过两天。
抗日救国军是由农民组成这个其实没什么太大问题,经历过一次血战只要再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那些农民很快就会成为精锐的战士。未来的红色部队用事实很好的证明了这一点,他们军队的百分之九十九的组成都是曾经的农民。
但是,抗日救国军和正规军不同的是,他们没补给,粮食还好说,承德附近的山民会成为他们粮食补给的源泉。可装备呢?孤悬于热河日军占领地的他们是打一发子弹就少一发子弹,这种特质注定了他们无法和正规军一样作战。
想生存下去,那就只有抢,每名日军,都是他们的军火库。所以,只能向未来的红色部队那样,“没有枪没有炮,敌人给我们造。”
只有游击战最适合他们。
而这个世界上打游击战最牛逼的,恐怕只有红色部队了。也只有他们,才能让分而散之的部队依旧能保持坚定的斗志还能散而聚之。
仇恨,会在漫长的厮杀中让人厌倦而懈怠,唯有信仰,才能让人一直保持顽强。
刘浪的脑海中想起了一个名字,而这个人,如果历史没有骗人的话,就在军中。
第502章 重归历史的车辙()
曾经的时空中,孙永勤在承德一带可谓是鼎鼎大名,不管是他揭竿而起和日本人英勇作战之时还是他被国党某些鼠目寸光之辈陷害捐躯之后,孙永勤的名字一直停留在承德县名人录里。
共和国历史对他和他麾下的军队定义一直是抗日救国义勇军,孙永勤和战死的义勇军将领和士兵也被称做为烈士。而烈士这个称号,可不是随随便便就能有的,在那些无法言说的年代,那是只有红色部队自己人才能获得的。
孙永勤之所以能获得,原因很简单,在未来的数月里,指导他战斗的就是北方地区红色部队的地下党人。就算没有像这个时空中刘浪这样援助了如此之多的物资,孙永勤也在抗争的一年多时间里毙伤日伪军5000余人,打击了日寇的嚣张气焰,最后只是因为日寇调集重兵以及被迫遁入长城山脉后太过相信国党某些人的节操才失手被围最终殉国。
否则,刘浪有理由相信,这位,绝对能在共和国的将星榜上有一席之地。
既然自己和独立团即将远离北方回归南方,那,就让历史的车辙继续沿着自己的轨迹走下去,刘浪倒想看看,一支远比曾经时空中强大的多的农民军会不会再度重蹈覆辙。
刘浪在帐篷里见到了有些莫名其妙被喊过来的抗日救国军的一个营长,一个焉头巴脑的中年汉子。
若不是刘浪恰好在抗日救国军的史书记录上见过这个名字,也一定会把这个中年汉子就当成一个普普通通的北方农民的,他实在是,和刘浪印象中电视剧里要么一脸正气,要么温文尔雅,要么口若悬河的红色部队工作者相差太远了。
“刘长官,找我来有什么事儿吗?”见刘浪一直微笑着看着自己不说话,中年汉子终于有点儿吃不住劲儿了,迟疑着问刘浪道。
“王平陆,热河遵化人,民国十八年加入红党,民国三十三年四月奉命加入抗日救国军,王营长,不知道我这个资料说的可对?”刘浪轻笑道。
中年汉子眼神微微一凝,摇摇头道:“刘长官,我不太明白你在说什么。”
“哈哈,王营长,没听明白啊!那我就把你们遵化特委布置给你的任务再说一遍,伺机引导孙永勤所部加入人民的队伍。”刘浪哈哈一笑。
当听到刘浪把自己的任务都一个字不漏的描述出来,中年汉子身形一挺,两道浓眉下的眼睛犀利至极的盯向刘浪,和先前焉头巴脑的北方汉子的形象可是大相径庭,多了好几分气势出来。
“既然,刘团长已经把话说到这份上了,那王某再隐瞒也没什么意思,不知刘团长有何见教。”已经自觉身份被揭穿的王平陆一边拿眼睛死死盯着刘浪一边说话,另一边却是将手悄悄的摸向了腰间。
刘浪的个人武力值身为一营之长的王平陆不是没见过,那绝对是勇冠三军的主,可是,红色部队出来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的德性,那就是你再强,也得先打了再说。
绝大部分红色部队党人的勇气,在这个时代,绝对是要比大部分的国党强得多的。
哪怕知道刘浪出身生死不共戴天的国党,周围又有他的警卫连环绕,现在被国党称之为红匪的王平陆也并没准备束手就缚的打算。
“呵呵,王营长,不,王特派员你不用紧张,现在不是在长城以南,没有什么国党红党,现在只有中国人,我现在也只是作为抗日救国军的军事顾问出现,想跟你好好聊聊,你如果不想聊,尽可以出去就是。”刘浪连忙摆摆手,说明自己的来意。
顺便制止了这位在曾经的时空中成功说服孙永勤的王特派员,他腰里的盒子炮还是不拔出来要好一些。
见刘浪始终微笑着负手而立,根本没有要对自己不利的意思,王平陆也有些吃不准刘浪此举的含义了,“聊聊没问题,但如果是劝降的话就别说了,我王平陆绝不会当你们国党的走狗的。”
刘浪很想用龇牙咧嘴来表达对神剧导演们的钦佩,原来,他们可以捏造包子雷,可以一枪打出八百里,但在这种大义凌然的台词上面,还真没瞎扯,红色党人还真喜欢把这挂嘴边儿。
不过,怎么说呢!刘浪还是很钦佩这个时代的他们的。在这个时代,他们除了信仰,再无其他任何东西,没有权利,没有财富,但他们其中的绝大部分,依旧选择了他们精神中坚定的某些东西。
历史最终选择了他们,并不是没有一定道理的。
当然,这也正是刘浪选择见王平陆的最重要理由,农民军现在不缺装备,不缺给养,以后驻扎在300里外青龙山的邓文部,就是他们的运输大队长。他们现在缺的,就是精神层面的东西。
刘浪相信,在这方面,无人能出其左右的红色部队,绝对是最好的指引人。
从下午到傍晚,再从傍晚到深夜,刘浪和这位红色部队的地下人士足**谈了四个时辰,等刘浪将王平陆送出帐篷时,两人已经将手紧紧握在一起,很同志。
王平陆满意而去。
刘浪也很满意,他不仅解决了抗日救国军目前所遇到的难题,他还终于借此向红色部队送出了自己的橄榄枝。
刘浪相信,有了这一次接触,下次,再接触起来,红色部队将不会更充满警惕,两年后重新走回红色部队最高权力的太祖会让红色部队的胸怀更宽广,尤其是在这个时代。
很快,在第二天,在孙永勤的主持下,原抗日救国军第三营的营长王平陆被提拔为抗日救国军副军长,主持抗日救国军最新成立的政治处工作,说白一点儿就是思想工作和宣传工作。抗日救国军将撤销团营编制,将被分为四个总队,每个总队以下设中队,中队以下设分队,每个总队和中队,都会专设一名副队长专管思想工作。
如果来一个对红色部队较为熟悉的,就会惊讶的发现,除了官职名称不一样以外,那些专管思想工作的头头,分明就是红色部队中的政委和指导员。
而那些中队和分队则就是以前的连和排,只是规模稍微扩大了一点而已,而且这样的划分会使部队更加灵活,和日军作战的时候,也能更迅速的调集对应的兵力参加作战。
在抗日救国军开始这一切的时候,刘浪却和邓文的骑兵旅悄然踏上了回家的路。
ps:对于一些书友所说的再鼓吹红党就怎么样,风月觉得,历史的选择有它的必然,风月不会刻意的去鼓吹也不会黑,尽量努力站在公正的立场上,但是,对于我们大家现在所有的平静生活,我们终究还是应该学会感谢,而不仅仅只是去谩骂攻击。风月12月2日于南宁。
第503章 人生如戏全靠演技()
歼灭第八师团而获得的巨大缴获,就算孙永勤一时也完全消化不了,于是骑兵们的马就派上了用场,不得不委屈这些冲锋的战马们当了一回搬运工。
整整三千杆步枪和二十挺轻机枪十挺重机枪被搬上了马背,至于那八门迫击炮,鉴于孙永勤部远程打击能力实在太弱,而在几年以后迫击炮在独立团已经不是必须,刘浪早已想好了它们的升级产品,干脆,全留给了抗日救国军,包括好几箱没打完的炮弹。
没了迫击炮,刘浪这尊喜欢行走在人间的“人形大炮”终于不再现江湖。
近1500人夜行昼伏,也只花了不到三天,就跑完了200多里路顺利的进入了青龙山。
青龙山原山寨其实并不适合大量驻兵,邓文在附近转悠一天后,干脆将驻地选到了距离青龙山寨十里地的野狼谷附近的一个山谷中,这样马儿可以就近在野狼谷牧养,基地还可以和青龙山寨互为犄角,能抵挡来自山北和山南的敌人。
对于不放一枪就逃的某些人,邓文的警惕性可比出身于农民的孙永勤要大的多,他深知那些为了自身利益连国土都可以出卖的人,他们还有什么不能出卖的?刘浪甚至还发现,从定下基地位置开始,邓文向南方派出的哨兵甚至比北方还要多一些。
如果是敌人,邓文绝对就是一个最难缠的敌人,这是刘浪对邓文最新的定义。一个将怀疑都能切切实实去防备的人,当然难缠。
事实证明邓文的防备并没错,当日寇日后追剿孙永勤部至长城山脉叫嚣着要重新杀进长城的时候,北平城的某些高官毫无廉耻的选择了和曾经时空中发生过的一样的选择,他们和日寇选择了合作,悍然出兵,准备将这部农民反抗军剿灭以熄日军的怒火。
可惜,这个世上突然多了个刘浪,也来了个邓文……
当然,这是后话不提。
刘浪依约向邓文交付了两枪杆步枪、二十挺大正十年轻机枪、五挺92式重机枪和一百万发子弹,并还额外的增加了三十具掷弹筒以及五门迫击炮,彻底将一支轻骑兵改造成了真正的龙骑兵。
之所以要给他们除了迫击炮以为全副日式装备,主要也是为了日后补给方便,每个鬼子都会成为移动军火库嘛!刘浪将红色部队安身立命的法宝完全灌输给了邓文,邓文同样欣然领受,这和他老长官老马同志的理念完全一致,他做起来也很得心应手。
刘浪唯一一点儿不太满意的就是邓文手下的骑兵们在马上拿着长达1。3米的三八式大盖射击实在是太长了,如果有更短一点儿的马枪是最合适。
不过倒霉的第八师团没带骑兵部队,这种适合骑兵作战使用的马枪压根儿就没得缴获。
邓文倒是不太在意,拎刀子砍人惯了的轻骑兵们只要骑上马冲锋,原本挂在马上的步枪早就丢了,他们手中的马刀,才是他们最信任的武器。
等刘浪把意外拐回长城山脉的骑兵安顿好,刚回青龙山寨那个茅草屋“聚义厅”还没喝上口热茶,“债主”找上门了。
听到二货男跑得气喘吁吁的汇报,“卧槽,老刘跑这快。”刘浪一愣,“赶紧的,给我找块白布来。”
“长官,来不及了……”二货男目瞪口呆地看着刚才还生龙活虎的胖团座一把扯开自己的白衬衣底端,撕下一条白布,胡乱往脑袋上一缠,往从热河首富韩土豪家里顺回来的那个紫檀木太师椅上一歪,俨然一副病入膏肓马上就要咽气的样子。
这真是人生如演戏,拼的全是演技啊!二货男森森的感觉自己真的需要学习,在胖团座面前,他那点儿小花样儿,真的是……拿不出手啊!
“刘老弟,老哥来看你了。”刘汝明兴冲冲地闯进了茅草屋。
然后……
然后刘大师长的脸色顿时精彩万分。
“臭不要脸的”,看着歪在千金难换的太师椅上的脑袋上缠着白布像个坐月子的胖妇人一样的胖子,刘少将只想送这货这样五个字。
丫的,现在谁不知道你个混蛋装病跑去热河把第八师团胖揍了一顿差点儿没打人家一个全军覆没?结果老子一听说你“病要好”就风尘仆仆跑了几百里来接你,你就给老子来这套。
话说,你扯的缠脑袋上的那块白布能不能专业点儿,至少别把你白花花的肚皮都露出来吧!
好,就算露出来,你也别肚皮起伏的那么均匀,至少也得看着上气不接下气马上就要完蛋吧!
这会儿还跟老子在这儿装,是想干嘛?想赖账?刘大师长那也是属于老狐狸一级的,当下也不戳破刘浪的小伎俩,往另外一张温润如玉的紫檀太师椅上一座,先吩咐二货男:“小家伙,去给老子端杯茶来,跑了几百里都没口水喝,这就是你们刘团长的待客之道啊!小心老子把老子的兵全要回去,一根毛都不给你们留。”
刘浪紧闭着的眼皮跳了跳,麻痹,有人想坐地起价。
果然,不好的预感成为现实,端着二货男跑断气以最快速度端上来的热茶,刘汝明很惬意的抿了两口,貌似很随意地自言自语道:“貌似,听说独立团这次又抢了个大户,发了笔横财啊!我得好好再算算……”
刘浪茫然地睁开眼,眼珠左右四转,脸上涌起一片“惊喜”,“刘师长,您来了,该死的刁叶,怎么不给我通报一声,也好让我去山门接接。”
刘汝明端着茶脸上皮笑肉不笑的看着某胖出色的表演,一言不发。
两个男人就这样大眼瞪小眼的互相看着,场面很诡异,却一点儿也不违和。
不知道的人,还以为他们之间发生了一些不可告人的秘密。
却不知道,这二位正在暗地里交锋。一个想坐地起价,一个,则打算装病赖账。
反正,从做生意的角度。
这一个大师长和一个小上校,没有一个好玩意儿。
第504章 还是没搞赢胖子()
对视良久。
刘浪眨巴眨巴眼,“刘师长,刘浪头颅中的弹片尚未取出,医生交代,必须卧床休养,您看。。。。。。”
臭不要脸的,又来了。刘汝明被开始准备彻底撒不要脸的刘浪这副模样给气乐了。
“呵呵,刘团长,你这伤,可必须得马上好起来啊!南京那边的授勋团听说已经都出发日久了,如果让全军十几万将士等你一人,总归是不大好吧!要不这样,刘团长你继续养病也成,这道我原288、289团归建的军令上你过过目,我一回北平就先把两团儿郎先带回去了,这一仗,惨那,我两团5千人竟然只能回去了一千三百人。”刘汝明说道这儿,不由拿出手绢拭了拭眼角迸出的几点泪花。
卧槽,对飚演技啊!在茅草房门口担任刘浪近身侍卫的二货男感觉到一阵牙疼。不由暗暗默忖自己肚子里的这点儿货色去了国军,会不会被这帮长官们吞得连渣都不剩。
臭讹?刘浪也忍不住翻了个白眼。他眼角分明看到,那封盖着北平军事委员会大印的军令绝对是真的。刘大师长这次可是有备而来啊!
不过,你还别说,刘汝明这招儿还真是敲到了他刘浪的软肋,他可以不在乎什么装备,但这一千三百百战余生的精兵如果被弄走了,他刘浪可真要哭了。
刘大师长怎么可能不有备而来?刘浪都不在北平,就能用一纸清单吓退了包括光头大佬在内的所有大佬,如果亲身面对那个小狐狸,不做好功课的话,刘汝明很怀疑自己究竟能弄多少东西回去。
果然,一来就碰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