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抗战之还我河山-第19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知道儿子有要务在身的父母也没挽留,只是默默地给刘浪装了一布袋吃的让刘浪在路上用。

    因为刘浪已经说过他回来的事儿知道的人越少越好,所以夫妻二人只是将刘浪送到后门。刘浪还想着怎么喊三川儿这货去找匹马来代步,自行车他已经是骑够了,却不料后门一开,就看到三川儿牵着两匹马早在外面等着了。

    好家伙,穿着一身独立团军服的三川儿身上背着一条长枪,腰里挎着盒子炮不说,甚至还挂着几颗手雷,手里牵着两匹马,马背上的包袱上还各自斜插着一条步枪。

    刘浪不由乐了,“三川儿,你这是要去哪儿打仗?投靠刘司令去的啊!”

    三川儿却是一脸坚定的说道:“我那个都不得投靠,少爷,不晓得你得罪了那个,让你个大团长都要跑路,不过三川儿不怕,少爷,我陪你杀出去,这次你可不能再赶我走了。”

    “哈哈,行啊!有胆色,看来去年半年没白在独立团呆,走,陪老子回独立团去。”刘浪哈哈一笑,使劲儿揉揉有些蒙圈的十六岁少年的脑袋,一翻身上了马。

    当然,枪是用不了那么多的,刘浪拿了把盒子炮,三川儿背了把长枪,带了些吃的,两人就上路了。

    一路上还算太平,路卡不少,但三川儿那一身独立团的军服几乎就是通行证,就算遇上不开眼的,刘浪也懒得费力气跟他们掰扯,新科四川王亲自盖上大印的通行证完全可以遇神灭神,见佛杀佛。

    至于毛贼,自从刘浪去年一次新兵大练兵,连剿广元周边百里土匪窝,川北的土匪不管大大小小,全都离开了这个恐怖的地界往川西川南那边跑了。等到刘浪独立团在长城一役大败日寇第八师团的消息传来,川北的土匪们更是直接来了个销声匿迹,他们绝不能当大胜而归的独立团的餐后甜点,听说他们连日本人都是扒光了的主。

    终于在四天后,黄昏时刻,刘浪赶回了独立团位于广元的驻地。

    在离开驻地半年后,刘浪重新回到了这处在自己主导下建设的要塞,和离开之时相比,要塞已经大为变样。

    离开之时,因为是冬天,一些战壕和地下通道尚未完全竣工,只是勉强能用,而现在,位于山路一侧的山体依旧绿荫葱葱,但如果留心看,会看到藏在绿荫之中的一个个黑呼呼的洞口,刘浪知道,那些由他亲自设计的立体火力点会喷吐出令人魂飞魄散的火舌。

    而让刘浪驻足在山口的,不是已经初具规模的要塞,而是,满山的白色。

    满山缟素。

第617章 归来() 
?    是的,独立团基地四周的山上,不是满眼郁郁葱葱代表生命的绿色,而是白色。

    一根根招魂幡,插满了四周的山峦。

    因为,在抗日战场上牺牲的战士的魂魄将回归故里。

    刘浪的眼睛,不由自主的湿润了。

    是的,他回来了,带着胜利回来了,可是随他出征的2500人,有一半,不是自己走回来的,是躺在一个小匣子里回来的。他们再也不能在这郁郁葱葱的春天里沐浴阳光,不能在这座凝聚着他们汗水和泪水的基地里哭着,笑着了。

    哪怕是每一条招魂幡上写着他们的名字,他们也没办法在呼应他们亲人任何一句的呼喊了。

    刘浪双目湿润驻足的时刻,基地大门处已经站了一群人,静静的站在那里,等着他们的长官归来。

    目光从领头的梁文忠脸上滑过,叶企孙、范子冉、小洋妞儿一众熟悉的人俱在,刘浪艰难的露出一个笑脸,大踏步的走了过去。

    “敬礼”梁文忠鼓足所有力气,大吼一声。

    在场所有独立团所属,包括山上山下值勤的哨兵们,全部抬起右臂,冲刘浪行了一个标准的军礼。

    “你们辛苦了。”刘浪认真的还了个军礼,冲梁文忠等人道。

    “我们不辛苦,长官辛苦,为国出征的弟兄们辛苦。”梁文忠和独立团所属士兵们行着军礼的手未放下,齐声大吼道。

    刘浪脚步一顿,强忍了半天的泪水,在这一刻不禁脱眶而出。梁文忠和几名迎接出来的军官以及附近的哨兵们终于也忍不住流下泪来。

    虽然独立团大军尚未归来,但他们都知道,有一千三百四十二名战友,他们将永远也看不到了。

    一名在战场上杀敌无数的上校长官,就这样和他的一帮负责留守的下属们,在夕阳西沉的黄昏,行着军礼默然相望,泪水在他们坚硬如铁的脸上滑落,夕阳的余晖照在其上,闪烁着点点光泽。

    小洋妞儿在多年以后的自传中这样形容刘浪给她留下的这个最令她心动的时刻。

    他,曾是我眼中最勇猛的骑士,凶残的日本武士在他近乎狂猛的武技下节节败退;他,曾是我眼中最热血同时也是最冷酷的军人,为了被屠杀的同族,他追杀数百里用数以倍计的敌人的生命用以祭奠,东方古国的残酷京观令人毛骨悚然;他,也曾是我眼中最狡猾最智慧的商人,他不仅成功的使罗斯家族成为他领导下的商业集团的附庸,还成功的让罗斯家的公主丢失了自己的心;但这一切,都在这个夕阳西下的初夏,被我自己推翻。

    这样一个坚强的男人,在遇见另一群同样坚硬的如石头一般的男人,竟然在一个简单的军礼之后,哭了。他是因为遇见友人而激动吗?不,我知道,他是因为怀念,怀念那些沉睡再也不能醒来的战士们。

    是的,在夕阳的光照在他泪光闪闪的双眼的时候,我,罗斯拆尔德。劳拉的心前所未有的柔软,很想将他抱在怀里,告诉他,每一个为了自由而战死的战士,都会重新回归上帝的怀抱,他们将成为东方这片神秘国度天空中最璀璨的星辰。他们,都会为自己感到骄傲和自豪,为有他这样一个长官而感到欣慰。

    “礼毕。”刘浪突然笑了,狠狠的笑了,将自己的毡帽扔到空中,“我们胜利了。”

    “胜利,胜利,胜利。”战士们流着泪学着自己长官的样子,将军帽抛在空中纵情呼喊着。

    “叶教授,让你见笑了,一路辛苦。”刘浪首先走向欢迎人群中的叶企孙。

    “刘团长,虽一直无缘得见贵军英貌,但今日于这官兵一礼之间,老叶尽窥矣,得如此一强军,实为我中华民国之幸,我中华民族之幸。”叶企孙握着刘浪的手感叹道。

    “中华民族之幸,绝不仅仅为独立团之区区数千人,而是因为千千万万矢志为中华民族崛起而努力抗争的人,就如现在,如果没有叶教授和您这样的科学家造出枪炮弹药,我军又如何和日寇决一死战?您说是也不是?”刘浪认真的说道。

    “哈哈,刘团长时时刻刻不忘将我老叶的军那!既然你刘团长和战士们连命都可以不要了,我老叶又怎敢藏着掖着,无他,鞠躬尽瘁而已。”叶企孙不由大笑起来。

    刘浪心潮澎湃,也许在这一刻,老叶同志才算是没有仅仅只把独立团基地当成一个教学实习基地来看,一个科学巨匠如果爆发出他的全部能量,无疑是可怕的,尤其是他还带着一帮未来的科学精英们的时候。

    也只有这样的他们,才能完美的实现刘浪给出的来自未来已经全部实现的创意,不用领先太多,只要二十年,独立团设计出来的黑科技就能打得小鬼子满地找牙,刘浪有这个自信,哪怕在未来,共和国军工的智慧都让共和国在强敌如林的世界里拥有了一席之地。

    没有欢迎晚宴,因为,无论是欢庆还是祭奠,是需要所有人都归来的时候。

    由唐永明率领的独立团大军,将于明日清晨抵达,现在,他们已经夜宿在距离独立团基地不过三十里的地方。

    清晨五点,天色还是一片漆黑,刘浪就已经穿上常礼服,等候在独立团基地大门口。

    他的两侧,站着梁文忠和留守基地的五百士兵,原本是一百二十名正式士兵和三百八十名壮丁身份的民兵,在昨夜刘浪归来一道军令过后,三百八十名民兵皆转为现役上二等兵军衔,现在,他们亦是独立团正式士兵。

    无论是刘浪还是士兵,右臂上皆戴着白色袖箍,五百官兵排列的整整齐齐的队列分列于道路的两旁。

    刘浪的背后,是近三千穿着普通服饰至少有一半头缠着白色麻布的百姓。他们,都是独立团在广元各地招募新兵的家属,早在数日之前,梁文忠就已经遵照刘浪先前的命令,将他们尽数接到了独立团基地。

    他们,要在这个清晨迎接他们的亲人子弟回归,无论是活着的,还是死去的。

    迎接的人群,还远不止这些。

    不远的山坡上,站着一群头上尽缠白布的女人和孩子,他们是敢死连的家属,敢死连古山一战当场战死144人,最终受重伤不治者十六人,共殁160人,206人的敢死连成为独立团战死人数最多的连队之一,而敢死连百分之八十的兵源,全来自黑龙山土匪们,他们的家属全员披麻戴孝,基本不会落空。

    附近数十里村寨的人们早在数天都已经知道独立团将于这两天回归,不少人也与这两天就到达基地外围,用他们的话说,虽然独立团的新兵们不是他们的亲人,但亦是他们村寨的子弟,更是为国效命的英雄,这次大胜而归,打出了四川娃儿的威风,他们自然要来迎接。

    他们没有空手而来,带的有酒有肉,有锣有鼓,他们要用四川人特有的仪式欢迎出征战士的归来。

第618章 英雄背后() 
?    时间一点点过去,天色渐明。

    山间本就多雾,尤其是在这个春末夏初的时节,已经跃出山顶的红日被淡淡的薄雾挡住,散发出微微的光,一点儿也不刺眼。

    无论是笔直站立的军人们,还是路边静静等候的百姓们,俱都安静的站着,目光投向山路的另一头,翘首以盼着出征战士们的归来。

    “来了,来了。”站在山路拐角处的百姓们高声呼喊起来。

    家属们不由都躁动起来。

    未几,一队士兵从山的那一边沿着山路排列着整齐的队列缓缓走了过来。

    队伍,很长,排了足足数百米,两人一列,缓缓的走了过来。

    但站在路边准备敲响锣鼓欢迎出征将士归来的百姓们却愣住了,那是怎样的一队士兵啊!

    他们有的,拄着拐,有的空着袖筒,有的,被绷带缠着双眼,手被身边的士兵紧紧握着,还有几个,甚至是被两个士兵用担架抬着。但无论是谁,他们都有同一个特征,他们的胸前,都挂着一个被白色麻布包着的盒子,紧紧贴在他们胸前,被他们用一只手搂着。

    他们,是独立团伤兵,他们本可以坐在马车上回到独立团,但他们却集体在五里外走下了马车,默默列队站好,只因为,他们要带着士兵的尊严,带兄弟回家。那些躺在小盒子里的兄弟们,在数月前就是这样列队走出了驻地走向了战场,那么,送他们回来,也要这样昂首挺胸的走回来。

    而之所以他们要排在最前面,那是因为,独立团所有官兵们一致认为,他们才是最应该享受排名第一荣耀的人。无论在那支部队,排在第一的,就是最英雄的部队。

    全场一片静寂,就这样看着一千多伤兵捧着一千多灵柩缓缓的走向基地大门。所有人的心,都在那一刻猛然抽紧。

    虽然已经知道独立团伤亡惨重,阵亡1300人,重伤数百,但看到眼前这一幕时,列队站于两侧的五百官兵们坚硬的脸上无不挂满泪痕,他们的战友啊!回来了。

    “所有人,敬礼。”立于刘浪身侧的梁文忠撕心裂肺带着浓重哭音命令道。

    “唰”位于道路两侧的士兵们齐刷刷地举起了自己的右臂。

    后面本就躁动不安的家属们再也控制不住自己激动的情绪,纷纷跑了过来,努力在队列中寻找着自己的亲人,虽然他们已经知道独立团伤亡惨重,去年参军的新兵伤亡率高达百分之七十,但终究还是抱着一丝侥幸。

    可他们大部分人终究失望了,缓缓而行的伤兵们他们绝大部分并不认识,除了不到一百的伤兵被认出来以外,其余都没有找到自己的亲人。

    听着亲人们呼唤着自己的名字,不少伤兵也开始流泪,但他们却并没有动,甚至都没有朝自己的亲人方向看上一眼,依旧排着整齐的队列,跟着大部队,缓缓向基地走去。

    在护送兄弟回家的军令未交卸之前,他们都还在执行任务中。

    跟在伤兵队伍后面一百米的,是独立团步兵营,由一营到三营,然后是炮兵连、工兵排、野战医院、辎重连和团部警卫排则护着数百辆大车走在最后。

    和伤兵们一样,所有士兵都迈着坚定的步伐整齐的队列向基地前进,没有团座长官的命令,他们现在都还在执行任务的途中。

    没有寻找到自己亲人踪影早已得知亲人牺牲的百姓终于绝望了,拿出随身携带的火纸和香烛,就在路边默默哭泣着祭奠起来。

    星星点点的火光,照亮了英雄们回家的路。

    是的,从四面八方过来欢庆出征大军回归的百姓们不知道,但独立团基地的人们却知道,团长刘浪早已发布军令,此行大军归来,先为英雄公祭,再欢庆胜利。

    一将功成万骨枯,刘浪就是让所有人明白,逝去的英雄,永远在所谓的功成之上,他们,不会被忘记,将会被永远铭记,极尽一个英雄应有的荣耀。

    一个民族,如果选择遗忘,那他终将会被这个各族百舸争流的伟大时代所淘汰,中华民族,绝不会是那一个。

    伤兵营缓缓走到距离笔直而立的刘浪十米处,停下。

    伤兵营带队长官正是纪雁雪,大踏步上前两步,纪雁雪冲刘浪敬了个标准的军礼:“报告长官,伤兵营护送牺牲战友归来,请求进入基地。”

    “准。”刘浪还了个军礼,沉声道。

    “鸣枪,向出征归来的弟兄们致敬。”梁文忠再度高声命令道。

    立于路侧的两列士兵同时举起自己的枪,向天空鸣枪。

    枪声将青山的寂静完全打破,萦绕在所有人鼻端的浓重硝烟味儿却更让人觉得悲壮。他们,从硝烟中走出,又在硝烟中归来。

    一直将自己汉阳造压满的五颗子弹打空,这才收枪重新背回背上,然后护卫着领命进入基地的伤兵们往里走去。

    随后,一队队士兵在刘浪面前停下,带队长官上前敬礼报告,刘浪一一回礼,再一一进入。

    最后的辎重队连绵近十里,不仅有刘浪走之前的七百多辆大车,还又多了近两百辆和两千多老百姓。

    原来,这些人有些是伤兵们的家属,有相当一部分不愿意回家的伤兵把父母妻儿干脆都接了过来。还有些是独立团在路过潼关时,潼关参军的500新兵的亲属在苟家的组织下早已等候独立团多日,因为听说自己的亲人将会葬于独立团烈士陵园墓地,于是由苟家组织,阵亡士兵的家属每家派出一人或两人跟随着独立团一起回基地观礼,他们也要亲眼看着自己的亲人落土为安。

    加上四面八方来欢迎出征大军归来的百姓,突然多出了上万人,独立团负责留守的梁文忠虽然有所准备,但依旧搞了个手忙脚乱。

    百姓们虽然没有被允许进入基地,但来者是客,刘浪当然也不能置之不管。

    好在广元县政府的王县长和警备司令詹成芳可都是机灵人,早就在数天之前就准备了大量的劳军之物还带了数十厨师和一个警备营三百多人来帮忙,这会儿倒是全用上了。

    直接在独立团基地外的一个山坳距离刘浪选定的烈士公墓一公里的位置开始杀猪宰羊搞起了流水席。

    而独立团基地内,却是笑声哭声一片。终于寻找到自己亲人的家属们和士兵相拥在一起笑着,笑着笑着却都哭了。因为,在他们身边,更多的人,是抱着一个写着名字的小小的骨灰盒哭得肝肠寸断。

    刘浪负手而立,默默的看着广场上这一幕。

    欢笑,是胜利者的权利,殊不知,欢笑的背后,亦满是悲痛。没有牺牲,就没有胜利,刘浪从未有如此深刻的体会这一点。

    劳拉,举起相机,将镜头对准刘浪站得笔直的背影,镜头里,还有一个头发花白的老大娘,将脸贴在一个骨灰盒上,没有哭天号地的痛哭,唯有热泪顺着她苍老的面颊默默滚落,滚落在冰冷的小盒子上。但透过镜头,任何人却都能感觉到老人深入骨髓的悲痛,那是来自一个母亲失去儿子的悲恸。

    这就是战争,所有人只看到了英雄的豪迈,看到了胜利后的欢庆,却很少有人想到,每一个英雄的背后,都站着一个心已经被揉碎了的母亲。

第619章 公祭(第2更,求订阅月票)() 
?    一切准备妥当,独立团公祭大会就在黄昏时分举行。

    所有士兵,全部戴上了白袖箍,所有参与观礼的百姓们都在胸前戴上了一朵小百花,阵亡士兵家属们则根据他们自己的风俗选择他们家乡的祭奠方式。

    一千三百个墓穴将距离独立团基地三公里之外的这座小山坡向阳的一面铺的满满的。

    “入灵”随着主持人梁文忠一声大吼。

    两人一组,无论是上校,还是二等兵,皆是两人一组,庄严的捧着灵柩列队上山,由上而下,将灵柩放入墓穴中,再盖上早已赶制好的独立团军旗。

    在上万军民的默然注视下,刘浪独自一人,捧着一个灵柩踏着正步,将灵柩轻轻放入整个墓园山脚下正中最大的一个墓坑里,亲手将一面独立团军旗轻轻覆盖在灵柩上。

    所有士兵不由大是艳羡,是谁究竟有这个特权让团座长官亲自捧灵**?如果那位弟兄知道自己死后能得此殊荣,恐怕也是笑着死去的吧!

    拒绝了其他人的帮忙,刘浪拿着兵工铲独自一人将这处略显宽大一些的墓穴填土完毕,这才面对自己面前站着的上万军民。

    “今天,是我独立团一千三百四十二名牺牲烈士回家的日子,我提议,为我独立团一千三百四十二名烈士默哀三分钟。”

    说完,刘浪先脱下自己的军帽,端于胸前,肃然低头。

    全场官兵学着刘浪的动作,齐刷刷的脱下军帽端在胸前,肃然低头。在场的其他人,头上有帽子的脱帽,没帽子的低头。

    包括站在人群之外的黑大汉,也脱下自己的礼帽,向这些异国的战士们表达自己的敬意。

    三分钟后。。。。。。

    “默哀毕。”刘浪抬起头,朗声道:“我独立团于长城一战,先全歼日寇第四旅团,继而在友军配合下击溃日寇第八师团,毙敌2万余,获取中华民国建国以来抵御外寇作战中最大一次胜利。但,胜利,不是靠嘴皮子说出来的,靠的是战士们的牺牲。

    我身后的这座墓园,就是最好的证明,没有他们的牺牲,就没有这次举国振奋的胜利。

    可是,牺牲意味着一个母亲失去了儿子,一个妻子失去了丈夫,一个孩子失去了父亲。中午的时候,看着家属们抱着烈士们的灵柩嚎啕大哭,他们中有老人,有妇人,有孩童,我的心比谁都痛。因为,他们也同样是我的弟兄,一个训练场上训练,一个锅里吃饭,一个战壕里打仗的生死弟兄。

    我独立团走出这个大门踏上战场2500人,最终能自己走回来的,不过1100多人,还有很多人没了腿没了胳膊没了双眼,他们再也不能拿枪踏上战场。

    做为独立团最高长官,我的心和他们的亲人们一样,悲痛至极。

    可是,难道因为悲痛,我们就会远离战场吗?不,我会大声的告诉你们,告诉你们每个人,绝不。因为,我和我的兄弟们,不仅仅只是儿子是丈夫是父亲,我们还是中国人,当日寇再次举起他们的屠刀对准我们的民族的时候,我们依旧还会义无反顾的背上我们的枪踏上和日寇战斗的战场。

    如果,我们怕自己家人的悲痛而不敢踏上战场,那日寇的屠刀指向我们和家人的时候,谁来替你我抵挡?没有,当每个人都选择后退的时候,那就再无一人守护这个国家,守护这个民族。我们只有前进,迎着日寇的刀锋前进,哪怕牺牲,哪怕再也不能摸摸孩子的小脸。”

    “前进,前进,前进。”士兵们被刘浪的一番话感染,纷纷扬起手臂,高呼起来。

    站在人群中的叶企孙和他的学生们,亦高高扬起手臂,热泪盈眶的高呼。

    王县长和詹成芳也高高的举起手臂和身边的老百姓一样齐声高呼。

    这也可能是两个当了多年官僚的老油条第一次这样失态,和他们向来瞧不起的泥腿子们一起振臂高呼着。

    不管刘浪是不是作秀,但埋葬着一千三百人的墓园,都昭示着,他们不是不珍惜生命,但从不畏惧献出生命,唯有这样的军队,才是中华之最强军。

    巨大的声响,在山谷中回荡。

    等到声响稍息,刘浪继续说道:“你们可能方才会疑惑,有谁会有这个殊荣,独自葬于这个大墓穴中并由我这个一团之长亲自扶灵,我可以告诉你们,灵柩中的人是谁。

    他们,在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