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抗战之还我河山-第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据刘浪从老爹那儿获得的信息,自家这位号称共和国特种兵之父的师爷之所以最后才评了个少将,和他恃才傲物没太大关系,但和他曾经吐了顶头上司的顶头上司一脸吐沫可是少不了干系,那怕当时那位后来当上大将的纵队司令下的命令是错误的。

    连司令都敢喷,刘浪可不认为年轻师爷会把自己这个小团长当颗葱。

    可是,刘浪现在还真没想好怎么回答年轻师爷的质询,告诉他自己这八极拳是从他那儿学的?只能是先把现在糊弄过去再说了。

    “来,来,大家都先坐下,慢慢说。”刘浪把手往下按按,自己当先一屁股坐在地上。

    一众尉官们见团座大人都坐下了,得,咱也坐吧!于是,都围着刘浪周围坐下。

    当官的都坐了,当兵的自然不会走,没人下命令,都静静的坐在周边等着长官们开会。

    “等等,等等我们。”刚才还在那边被救护兵医治的几位“昏迷不醒”的尉官瞬间清醒,撒丫子往这边跑。

    没听到团座都说要整军了,这会儿要不去,等着吃别人的残羹冷炙吗?俞连长的冷眼也只能是当做视而不见了。

    看着几位装孬目光躲躲闪闪不敢正视自己的同僚,俞献诚此刻只想仰天长叹。估计刘浪送他一句现代词: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只怕猪一样的队友,才能描绘他此刻郁闷的心情吧!

    刘浪淡淡一笑,不置可否。

    这几个家伙他自然是记在心里了。自己下手有多少轻重刘浪心里自然有数,全力下手时小鬼子都还能挣几下命,只用了三分力气,那会把这帮家伙打的直接丧失战斗力?这帮老油条们都精的跟猴儿一样,那会真的跟自己这个一团之长放对?

    不过,等他们过段时间就知道,只会逢迎长官而没实力的后果了。

第76章 整编(1)() 
等所有人坐定。

    “俞连长,你先来说说,咱们团应该怎么来编制。”刘浪点点头,直接点将。

    众人对脸色臭臭的俞献诚投以羡慕的目光。

    都是人精,别看刘浪只是一个简单的询问,可这个问题问的不是别的,而是一个团的编制,这么重要的问题,不问他的第一心腹迟大奎,竟然第一个问了俞献诚,这里面蕴含的信息量可就太大了。

    难道说,刘浪竟然想让俞献诚当自己的团参谋长?想起现在团仅次于团座的参谋长还没人选,也没听说从外面调人,尉官们看向俞献诚的眼光顿时火辣辣起来。

    如果是那样,俞献诚可是连升两级,堂堂中校参谋长,独立团二把手啊!只是,不知道扛着中校军衔的迟大奎会是什么态度。

    迟大奎却是脸色不变,端端正正的坐着,对刘浪的所谓的点将第一人似乎毫无所觉。

    事实上说迟大奎毫无所觉是假的,但对刘浪的点将没生半点儿怨言是真的。有多大能力做多大事儿,要是问他一个连或者一个营怎么编制,迟大奎自觉还是能说上一二,可若是让他说一个团,更重要的是从未听说过的独立团,迟大奎想不麻爪都难。这个问题,还是丢给能力更强的俞献诚去回答吧!

    能让他指挥一个营,迟大奎就已经很知足了,压根儿没想过当什么参谋长,有那个坑死人不偿命的长官,参谋长?也一并让能力很强的俞连长去当了吧!

    所以,这会儿迟大奎心里着实是松了一口气。

    俞献诚也是一愣。他不是笨蛋,当然听得出刘浪的意思。只是,刚才跟他针锋相对了半天,他能有那般广阔的胸怀?

    “俞连长,别有什么顾虑,你说说看嘛?我想听听你的意见。”刘浪神色温和,鼓励道。

    虽然对独立团的编制早有腹稿,但刘浪也想听听自己年轻师爷的高见,顺便,用自己这个态度告诉其他人,他就是要重用俞献诚,因为他有这个能力。

    “好,既然团座如此开诚布公,那献诚就先抛砖引玉,说说本人拙见。”俞献诚脸色一正,暂时抛却先前的郁闷,说道。

    “所谓独立团,自我中华民国成立以来,只有昔日北伐时期号称铁军的国民革命军第四军成立过,谓之叶挺独立团,自该团大部于南昌事变投向共匪,我国民军序列再无独立团之编制,此次军部再次成立独立团并将驻地定于陕川甘三省交界之地广元,俞某实是觉得。。。。。。”说到这儿,俞献诚稍显迟疑,将目光投向刘浪。

    刘浪微微一笑,怪不得自己这位国军连长出身的师爷能在特别看重出身的红色部队里一路走到少将的高位,这心智和眼光都是极高的,仅从一个编制和驻地就能猜到蒋委员长使的那点儿小心思。

    当下微微额首道:“俞连长尽管说,我说过,既然是讨论,那就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俞某实是觉得,这其中有中央政府与四川王刘湘之争的影子,独立团的前景尚不明朗,此时讨论编制殊为不智,最好等上峰命令为宜。”俞献诚见刘浪如此说,也只能咬咬牙把自己的判断说出来。

    在场的诸人可没有刘浪和俞献诚对局势判断的那般清晰,俞献诚的一番话下来,就像当头的一盆冷水,把一帮抱着升官念头才来刘浪独立团的官油子们那颗火热的心浇了个透心凉。

    原来,这个目前全军唯一建制的独立团,是军政部那帮官老爷们争夺地盘的工具。想想四川王刘湘坐拥的十万大军,再看看自己身后加上缺胳膊断腿的伤兵总共才1200人的队伍,那完全是以卵击石啊!

    十九路军自成立之日起,就在打仗,和国内军阀打,和红色部队打,最后和小日本打。这帮官油子们太清楚了,和小日本打好歹还能落个大义的名份,就算死了还能落个抗日烈士的称号给家里的老婆孩子留点儿抚恤金。但若是参与国内军阀之争,被吃个精光最后也不过变成一纸伤亡数字落到军政部那帮高官乃至蒋委员长案头上,不会引起任何的波澜。

    可是,现在人已经都到独立团了,想来容易,想走可就不是那么简单了。不就是想挪个窝吗?咋就掉这大哥坑里了呢?七八个心思机敏点儿的尉官脸色已经难看的只差把头埋到裤裆里哭上一场了。

    “俞连长,慎言,我不懂那帮官老爷们是想拿我们独立团当什么,但我可以明确一点儿的告诉诸位,独立团既属国军序列,那当属我中华民国之军,不是那一家那一人之军。所以,现今我们只论我独立团编制,而不用去想我独立团该如何做。俞连长,懂我的意思了吗?”刘浪摆摆手,看了俞献诚一眼,一脸风轻云淡,浑然没把俞献诚的提醒放在心上。

    不知旁人如何想,刘浪这个表态却是在俞献诚心中掀起滔天巨浪,刘浪嘴上说的很公式化让人找不出任何毛病,但其中蕴含的意思。。。。。。。俞献诚分明从那一眼中,读出另一种意味。

    那就是,刘浪根本没太把军政部甚至于上面那位光头大佬放在眼里,根本不会按照他们的意愿在四川王刘湘那里当成一根刺。

    更重要的,刘浪已经具备了让独立团只听从他命令的能力,独立团从一开始就已经深深的打上他刘浪的烙印。无论是前几日的考核,还是刚才的那番慷慨激昂的宣言,都已经让绝大部分官兵对刘浪深具认同感,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刘浪方才展现出来的智慧,将这样一支军队完全的抓在手中绝不是难事。别说对上峰之令阳奉阴违,恐怕就是像曾经的叶挺独立团那样集体投共,也不是不可能的。

    面对这样一位让人捉摸不透的长官,要说俞献诚心里没有动摇是不可能的,但回头看看刘浪所作所为,俞献诚分明看到的是一位立志要保家卫国正宗军人,再加上他所表现出来的超强军事技能。如果跟着这样的一位长官,应该是所有军人都希望的吧!那怕现在是祸福难料。

    “好,那我就只说编制问题。”既然已经决定,俞献诚的眼神也变得坚定起来。

    刘浪笑了。

    他知道,自家的这位师爷还是像前世一样,为保家卫国,做出了自己的决定。

    正确的决定。

第77章 整编(2)() 
“当日的叶挺独立团所部,是由三个营,两个直辖队共2100余人组成,但那是由于特殊的北伐战争时期,所以人员装备都有极大的困难,和现在不可同日而语。所以依据我国军如今团级编制,我设想如下:

    步兵班:12人,班长军士1名,士兵11名。包括1个4人火力组,2个4人突击组。4人火力组:精确射手1名,机枪正射手,机枪副射手1名,机枪弹药手1名。

    步兵排:3个步兵班12人,另配2个火力组,每组2人。通信组一个,配备4人,全排合计44人,包括军官排长1名,军士班长3名,士兵40名。

    步兵连:3个44人步兵排,2个3人迫击炮组,1个10人炊事班,配军士一名,士兵9名,4个12人小行李班,3个步兵排和连部各配属1个,1个18人连部班,连长1名,教员1名,射击、观察测绘、军械维护、工程爆破教习军士各1名,文宣、主计军士各1名,救护兵2名,通讯兵8名,全连合计166人,包括军官5名,军士16名,士兵145名。

    步兵营:3个166人步兵连,1个 50人机枪排,1个 50人供应排,1个 16人突击侦察班,1个 16人战斗工兵班,1个 20人营部班。合计:军官25名,军士75名,士兵550名。

    团部:2个650人步兵营,一个拥有2个特种连的500人直属大队,1个350人轻炮营,1个150人辎重连,一个150人工兵连,一个150人大车运输连,1个150人补充连,1个50人骑兵排,一个250人团部连,含150人团部警卫连。全团合计3000人。只是我个人建议,在此基础上我独立团应做适当削减,军政部不会那么大方的。”

    一连串令人晕头转向的数字,俞献诚却是如数家珍。就算先前对刘浪如此器重俞献诚心里还稍有不满的赵二狗,这会儿也是大为服气,再无半点儿怨言。

    别说这一个团总计3000人的编制安排,就是一个几十人的排,赵二狗刚才边听俞献诚说边掰着手指头算,都还算明白。

    确切的说赵二狗不仅没了怨言,甚至对俞献诚还满满的都是好感,俞献诚根本没说什么炮连,而是直接来了个轻炮营,一个营啊!那哪是一个小小的连能比的?做梦都想打更多炮的赵二狗那里不会对如此为自己着想的俞献诚满是欢喜?那怕他也知道俞献诚根本没讨他这个大老爷们欢心的意思。

    可炮变多了是真的。

    只要团座批了。

    这个编制计划听着不仅是很牛叉!最关键的是,官帽子留的多啊!

    一个营都得25名军官?要知道这儿加上刘团座也总共才33人,貌似营连以上的官职缺额很严重啊!

    一众已经意识到上了贼船却下不来的尉官们热切的看向刘浪,既来之则安之可是华夏人数千年来形成的基因烙印。都已经这样了,别说还披着中央军的皮跟军阀放对,就是上山当土匪,也总得当个土匪头儿不是?

    甭说尉官们对把一个团如此复杂的编制说的如此详实的俞献诚是钦佩有加,就连对俞献诚能力早有预料的刘浪都忍不住悄然在心里对自己这位尚处于青年时期的师爷竖起了大拇指。

    刚才俞献诚所说的团级编制可不是跟他说的一样是根据现在的部队编制来的,现在是1932年,名义上统一全国的南京中央政府其实距离真正的统一全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假若没有五年后日寇悍然全面入侵华夏的话。国家没有实际统一,军队方面也是派系林立,从桂军、晋军、东北军到中央军,不光是番号乱七八糟,各部队的编制也是各用各的。

    根据民国21年陆军编制报告,此时的一个步兵团的编制应该多趋向于苏联的“三三制”,即由三个步兵营组成,而步兵营由三个步兵连,以此类推直到最基层的步兵班,也是由9人构成,加上一些辅助军种,整个团大概人数在2500人左右。

    而自家这位师爷所设置的编制,不仅是人数增加了,仅从人员配置上来看,各种武器配备需求也大量增加,火力远强于现在的步兵团,基本和五年后在德国军事顾问建议下成立的一个德式标准步兵团的编制基本类似了,唯一不一样的可能就是少了个步兵营多了一个直属大队。

    至于说这个直属大队,很有可能,就是日后的团属特种大队的雏形吧!这别说现阶段的国军了,就是日后和世界头号军事强国在朝鲜打了个平手,在麦克马洪线把号称世界第二的阿三打了个全军覆没的解放军,也是在军事改革数十年之后才在每个野战团加入了团属特种部队这一概念。

    “俞连长说完了,还有人有什么补充没有?”刘浪心中赞叹不已,脸上却是神色不动,环视一周,继续问道。

    “团座,我觉得我们还是应该以三个步兵营为宜,俞连长所说的那个直属大队仅配属两个步兵连,做为营级规模稍小,但做为连级又稍大,战时不好布置作战任务。”迟大奎沉思片刻,提议道。

    “对,迟长官说得不错。”有人紧跟着附和。

    刘浪心里微微叹息,怪不得迟大奎在连长的位置上呆了三四年,他在眼光上终究是差了俞献诚不少,根本就没看出俞献诚企图成立直属大队的意义之所在。

    “团座,军政部设我独立团,其中深意自不是我等位卑之人所能揣测,但独立团绝不应同于普通步兵团,我们既已隶属中央军第二师,应以二师编制为准并在其之上再加一步兵营,否则独立团之称谓何在?个人浅见,诸位别见笑。”一个国字脸,面色沉稳的中尉也发言说道。

    这也是个人才啊!刘浪微微点头额首,心里暗喜。

    先前发言的这个人他也知道,叫梁文忠,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毕业,今年28岁,从军六年,担任过排长四年,连副两年,算是这批军官里除了俞献诚以外履历最优秀的一个了。

    只是缘何堂堂一中国四大军校毕业生一直提拔不起来,资料中却鲜有提及。不过这并不在刘浪的考虑范围之内,只要他有能力,有报国之决心,刘浪就敢用他。

    至少眼前的这番中规中矩的建议体现出了梁文忠的不俗,他的话里可不仅仅是像他说的那样将独立团从苏联的“三三”制改成当前欧美式的大步兵制,刘浪甚至听出了他隐晦的提醒自己有兵有枪才能有在当前险恶环境下存活下去的希望。

    “大家都说完了没有,没有的话,我来说。”任何风起云涌的时代,华夏都不会不缺乏带领民众抵御入侵外族的优秀军人,刘浪想起某著名将领对中国五千年历史的评价,豪气顿生。

第78章 整编(3)() 
听到刘团座要训话,所有人正襟危坐,心怀忐忑地等着刘浪关于独立团的编制出炉。

    由不得这些尉官们不紧张,说是编制,其实,那就是一个个官帽子。虽说一个团校官尉官合计达八十余人,但什么叫近水楼台?他们眼下的这三十来人就是,这时候不争取,等到师部了那些官老爷们塞些关系户进来,那可是汤都没得喝的了。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刘浪当然懂得这些属下的心思,没看就连高傲如俞献诚都面露期待之色?

    “因防务之需,特成立国民第二师独立团,全团自上校团长刘浪以下,共计1500人,一经事务皆由刘浪自处。军政部,民国二十一年五月。”刘浪先从上衣口袋里拿出一张叠得整整齐齐的军令,嘴角微勾露出一丝不屑,念道。

    刚念罢军令,所有有资格听到这道军令的军官们一片哗然。

    不为别的,军政部这道命令,实在是,实在是太特么扯淡了。

    先不说1500的人数,仅够一个中央军步兵团的一半,就说那句简单的“一经事务皆由刘浪自处”。听着好像是给了刘浪很大的权利,全团事务可由刘浪一人自决,其实这其中的猫腻可就大了。

    首先是1500号人,不管是军官还是士兵,没有,军政部压根儿没打算给一个人毛,全得自己去招募。次之是武器装备,军政部也压根儿没提过。换句话说,要不是蔡廷锴军长不知道是抽了哪门子疯让刘浪从十九路军招募500人,刘浪干脆就可以光棍司令一条去陕西渭南第二师部报道了。

    一个扛着上校军衔腰里别把菜刀独自去驻地赴任的胖子,因为吝啬的军政部貌似没给他配枪的打算。那情形光是想着,**里都在冒凉气。

    这胖子是偷挖了军政部某大佬的墙脚吧!否则,怎么会有这么一道诡异的军令?一众军官们哗然的同时,对刘浪全身狐疑地扫射了好几遍,直到确定他这身肥肉实在不具备挖将军墙脚的能力,除非是那个女人有特殊的癖好。

    “大家不用太惊讶,没错,这就是军政部给我独立团的总人员编制,至于说武器装备,我想师部黄师长会给全体官兵装备上的,否则,咱们这千把号人就一人扛杆红缨枪去驻地好了。情况就是这样,诸位都清楚了,如果有想离开的,我绝不阻拦。”刘浪微笑着,露出一口健康的白牙。

    仿佛,军政部这道近乎于荒唐的军令一点儿也不能影响到他的好心情,至少现在是这样。

    刘团座早已知道军令荒唐情绪稳定可以预料,但对于刚听到这道军令的众位军官来说,这心情可就有些复杂了,不说五味杂陈,多了几分失落时自然的了。

    一个独立团的军力竟然比普通步兵团还少了一千人,说起来也就是比一个加强营的兵力多了点儿而已。怪不得在座的就三十来名军官,搞了半天,刘浪是量身定做,三十多名军官基本已经可以撑起这1500人的小团了。

    至于说刘浪刚才说的谁想离开,尽可以拍屁股走人的话,没人把这话当真。经过这段时间的相处,如果再有人把刘浪当成个乡下来的土财主,那可就真傻逼了,能带着二十多个人就灭掉上百小鬼子的那会是善茬?

    况且,就算是刘浪说的是真心话不会留难,也没人走。部队都开拔了,你让老子走?走哪儿去?用两条腿走回去?再怎么说,在刘浪这个不怎么受人待见的独立团呆着也是有军饷的,走了,可就是逃兵了。

    现在,只能是一条绳上的蚂蚱,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长官,反正我赵二狗是跟定你了,管他军政部给我们多少人,人少,我就当排长,实在不行,当班长也成。至于说别人,谁特么敢走,老子非捏爆他的蛋黄不可。”赵二狗见没人搭腔,站起身来环视一周,咧着一张大嘴面露森然,说道。

    “坐下,个板板的,就你这小身板你捏个锤子。”刘浪笑骂着把手往下按按。

    他那小身板不行,你这肥身板肯定行是吧!虽说知道不能走但多少心里还有点儿失落的尉官们顿时清醒过来。这时候可不是失落的时候,得站队,尤其是在团座落魄的时候。

    “团座,您下命令吧!”

    “没错,狗日的军政部,我们听团座您的命令。”

    “团座,整编吧!”

    尉官们纷纷表达着自己愿附冀尾的心情。

    “好,既然没人离开,那以后我们就是一个锅里搅马勺的兄弟了。”刘浪微微一笑,道。

    别看刘浪表情轻松,其实,直到这个时候,他心里才算是真正松了一口气。

    其实自从拿到这道军令开始,刘浪就在心里骂娘,从军政部那帮高官直到喜欢耍手腕的光头委员长。不管他们是出于什么心思,但确确实实丢给自己一个烂摊子。

    给了独立团这么一个偌大的名头,却只给了1500人的编制。士兵好说,到哪儿都是当兵,给抢给饷就成。但对于军官来说,,一支从一开始就注定不会被重视的部队,自然是没前途的,那谁还会来?

    当然,军官可以培养,刘浪还有五年时间,足够培养出一批符合他心意的中级军官,但现实是他这数月不能一个团长带1500人吧,累死不说,还耽误事,他这几个月可也不能闲着,要办的事太多了。

    于是才有了刘浪故意在小站下车训话,并刺激俞献诚向自己发出挑战的一幕,虽然没见过自己的师爷,但从老爹那儿听得多了师爷的脾性,刘浪早就笃定傲气的年轻师爷一定会向自己发难。

    而刘浪也早就打定了注意,要一战将他们打服,打服帖了,环境再差,他们也得跟着走了。否则,等到了渭南,再让他们得知真相闹起来,徒增笑料而已。虽然因为俞献诚的缘故,最终刘浪并没有未尽全功,但也基本达到了目的。

    不管是心甘情愿也好,还是形势所逼也罢,这帮军官从这一刻开始,就只能到独立团,自己这个团的架子是基本搭起来了。

    “那现在我就宣布独立团编制。”刘浪突然脸色一肃,道。

第79章 整编(4)() 
所有人自觉的起身排成两列站好。

    “我命令。”

    军官们绷紧着脸肃然的同时,不由自主的竖起了耳朵。

    “我独立团下辖营级单位4个,连级单位11,排级40,需少校以上四人,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