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我的苏联-第5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场让人民看得见的运动?”西伦凯维兹总理微微有些变色,脸色说不上太好看。社会主义国家有个特点就是运动多,不过这些运动通常都有巨大的后遗症,不单是苏联,这种情况存在于广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境内,只不过都是受到苏联的影响。其中影响力最大、破坏力最强的就是三十年代的大整肃。
“没错,一场让人民看得见的运动。波兰经济现在确实不行,政府难辞其咎!”谢洛夫一副就事论事的态度,一点不觉得发动运动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也不是苏联要发动运动,自然不会让谢洛夫感到害怕。
大整肃运动!这玩意谁用谁知道,有时候自己国家发生过的错误,人们不愿意再提起,却十分希望在别的国家在发生一次。在这里补充一句,印度要除外,这种运动对印度只有好处没有坏处,所以还是别在印度出现比较好。
“不论是大会开始之前还是之后,波兰的政策调整都已经势在必行!”谢洛夫本着我大天朝自古以来看热闹不嫌事大的光荣传统,冷笑着提议道,“现在波兰政府内部中层干部对苏联的敌视显而易见。同时波兰干部阶层的腐败问题和官僚主义问题也很严重,我个人提议,西伦凯维兹总理,两个问题结合起来,同时处理,发动一场以反贪名义的运动,同时将现在对现政府咄咄逼人的反对势力削弱,两全其美,既解决了哥穆尔卡集团,又给了人民一个交代,这样不是很好么?”
不是大整肃就好!不论是西伦凯维兹总理还是内务部部长科尔津斯基,都同时在心里松了一口气,对于闻名不如见面的大整肃运动,两人心中都有莫大的恐惧。所以静下来考虑之后,觉得谢洛夫的提议似乎也很有道理。
“利用一场运动来削弱哥穆尔卡集团的影响力?”罗科索夫斯基低头自语道,随后猛然抬头道,“你们怎么看?小尤里的提议其实很有道理对不对?”这么一句话已经表明了罗科索夫斯基元帅的态度,显然对于铲除哥穆尔卡集团的迫切性,罗科索夫斯基元帅比其他两个人更加的迫切。
对于三个人来讲,哥穆尔卡集团都是实实在在的威胁,其中的轻重却有不同,罗科索夫斯基元帅本身是苏联人,是哥穆尔卡以及那些追随者中最希望赶走的人,巴不得让罗科索夫斯基元帅赶快回到苏联。而罗科索夫斯基元帅本人,则是波苏双料元帅,生长在苏联。来到波兰担任国防部长,也是为了苏联更好的控制住波兰,不论是于公于私罗科索夫斯基元帅都不能离开波兰。
“哥穆尔卡虽然已经死了,剩下的人虽然没有能力在短期内造成威胁,但是却不会偃旗息鼓!”谢洛夫不阴不阳的说道,“再等几年,他们还是会发难的!到时候那些中层干部爬到更高的位置上!说不定再用暗杀手段对付首脑,可能已经不管用了……”
西伦凯维兹总理和内务部部长科尔津斯基都有些变色,因为他们都知道谢洛夫的话绝非是危言耸听,自家人知道自家事,哥穆尔卡之所以聚积这么多人支持,就是因为高举波兰民族主义大旗,所以才会在被罢免之后又重新崛起,这次如果不是克格勃亲自出手暗杀掉了哥穆尔卡,可能两个月之后的大会他们这些人都会被边缘化……
先不管西伦凯维兹总理和内务部部长科尔津斯基怎么想,罗科索夫斯基元帅却已经有所意动,对于罗科索夫斯基元帅来讲,反苏势力的威胁是迫切的,而且他也从来没有把波兰当做过祖国,自然不会在乎这次的运动有没有后遗症,于是问道,“这个建议,其实很不错。西伦凯维兹同志,科尔津斯基同志,你们怎么看?”
从默认克格勃暗杀哥穆尔卡开始,事情就已经不在西伦凯维兹总理控制的轨道上了。这点西伦凯维兹总理其实早就明白,却没想到来的这么快,苏联想要解决波兰反苏势力的态度是这么的迫切,是西伦凯维兹总理没有想到的。事已至此西伦凯维兹叹了一口气说道,“那么?就在八中全会之后开始吧!”
西伦凯维兹总理的态度表明,这时候的他已经对苏联的大举进逼屈服了,既然要干掉反苏势力,也影响到不到他,西伦凯维兹总理自然再次选择漠不关心,说道,“这种运动其实和我关系不大,可能要科尔津斯基同志多费心了……”
谢洛夫冷眼旁观这位波兰版的贝利亚,这次运动一旦开始,内务部自然是首当其冲的部门,就和当年亚戈达一样,拥有巨大的权利。只是不知道科尔津斯基这个人,到底是在运动中保持本心避免亚戈达的下场,还是追求贝利亚那种巨大的权威呢?
“这……”科尔津斯基一时间有些不知道说什么才好,最终还是把目光放在了罗科索夫斯基元帅身上,点点头说道,“只是一场反贪运动而已,为了人民我愿意去做……”
内务部部长科尔津斯基的表态,似乎说明了他并不会在运动中排除异己,提前给总理和国防部长打了保票,这也在谢洛夫的预料之中,毕竟现在波兰和当初的苏联不同,波兰有着罗科索夫斯基元帅坐镇,不会任由科尔津斯基胡来,一旦科尔津斯基这个内务部部长做过火了,罗科索夫斯基元帅肯定会阻止。
“好,八中全会之后正式开始!”罗科索夫斯基元帅一锤定音道。
国防部长罗科索夫斯基元帅、总理西伦凯维兹、内务部部长科尔津斯基,在罗科索夫斯基元帅的官邸中,定下了反贪运动的基调。三个人将会在两个月之后,正式对反苏势力进行围剿……
“看来罗科索夫斯基元帅也感到了威胁?”谢洛夫心中暗道,其实以一场运动来做掩护除掉反苏势力,其实谢洛夫一个想法,说说而已。根本就没有想到能通过,却没想到罗科索夫斯基元帅首先认可,这只有一种可能,罗科索夫斯基元帅已经早就感觉到了威胁,所以才对这种后遗症巨大的计划表示支持,但是不管怎么样,这次运动之后,没准反苏势力会被连根拔起也说不定。
第一百五十二章 内行的建议()
以反贪为名义干这种事情,一定会得到人民的拥护,这是毫无疑问的,事实上这种事情也不是没有先例,比起资本主义那种三权分立,最终让后来者绕过政府采取政治现金的方式拉拢政治人物,社会主义在这方面有所欠缺,但却将腐败的损失留在了国内,只要这批钱还在国内,就永远不能说贪污者是安全的,没准一场运动过来就会把这批钱在重新的挖出来。
斯大林的大整肃干掉的好人不计其数,可能唯一的优点就是让苏联的干部阶层老老实实,不敢认为自己和普通人是两个阶层。在斯大林的时代,人民才是人民,等斯大林死后,苏联的干部越来越成为一个特权阶层,最终觉得这个制度太妨碍自己捞钱,希望和自己的西方同行一样可以合法的将苏联的财产变为己有,然后亲手摧毁了这个社会主义国家,人民为此买单。
“不过用运动式方式进行自我清理,这代价也太大了!不能指望谁都是钢铁同志那种人吧?”谢洛夫暗自的摇摇头,等到这批经历过大整肃的干部离开领导岗位,年轻干部掌控苏联的时候,会不会为了自己强行让苏联解体?
三人既然已经决定了,说明八中全会之后,这场运动就会随之展开。至于具体的步骤,谢洛夫限于身份不好在继续旁听,不过一般情况下欧洲这边一旦开始,内务部还是首当其冲作为政府手中的利刃。
“将军,想什么呢?”伊塞莫特妮关心的问道,“从刚刚出来,你就有点不高兴!”
“谁说我不高兴?我现在高兴得很!”谢洛夫哼哼一笑,“生活在一个随时能干涉别的国家的超级大国中,我还没有什么不满足的!难道生活在卢旺达我才高兴?”
来吧兄弟。干了这碗恒河水,来生誓作民主人,全家移民卢旺达,满屋开遍自由花。
谢洛夫一点不掩饰的社会帝国主义范,让伊塞莫特妮一阵愕然,马上就娇笑起来。
“老子带着捷尔任斯基师来到波兰。略施小计就搞定了波兰,我为什么这么吊呢?现在好无聊啊,应该出来个二代让我踩踩啊,这日子没法过了!”谢洛夫百无聊赖的在自己的房间发出呐喊,也不用担心别人听到,反正已经让伊塞莫特妮和卢卡妮去隔壁睡了,不然的话就算谢洛夫现在还算年轻。也受不了两个大洋马天天榨取。
哥穆尔卡的死亡和波兹南罢工浪潮,并没有给华沙这个波兰首都带来影响,华沙街头一如既往的平静,人们仍然朝九晚五的工作,为了自己的生活进行奔波。一些人敬佩哥穆尔卡的人格。来到哥穆尔卡的目的进行悼念,却也只是少数人的行为。
总的来说,哥穆尔卡这个人已经成了历史的背景,以后可能会在一部分人口中提起。大略就是如果哥穆尔卡没有趋势,波兰会怎么怎么样。成为一些嘴炮高手中撕逼的背景,方便的时候拿出来轮一轮,也就仅此而已。
“在国内的时候就听说,这些驻扎在前线的军队都是精锐。今天一看果然如此!”谢洛夫一副我很明白的样子,对着这些操练中的驻波苏军指指点点。丝毫没有赵括的觉悟,换做任何一个人了解谢洛夫的军衔怎么来的之后,都不会把谢洛夫的指点放在眼里,索性伊塞莫特妮和卢卡妮作为忠实的狗腿子,一直进行着捧臭脚的工作。
怎么说也是一个少将,不过比起驻波苏军的几十万大军,谢洛夫这个少将指挥的人就比较少了,只有捷尔任斯基师留下的一个连队,人少不要紧,关键这区区一个连队的兵力,都谢洛夫暂时归谢洛夫指挥,换句话说是借的。
“不知道成为一个军区司令是什么感觉?”看着眼前一只只北极熊列队走来,谢洛夫也有些意动,只是这种幻觉来得快去的也快。克格勃有自己的内务部队,和苏联红军是两个体系,谢洛夫的愿望永远只是个愿望。
要说愿望这个东西,谢洛夫的愿望可多了,最大的愿望从上辈子一直持续到了现在,不但没有熄灭,而且还越来越重了。那就是上辈子看见冷战历史的时候,十分惋惜的没有看见苏联红军和美国大兵交手的场面,哪怕是雇佣兵级别的遭遇战也好啊……
正因为两国之间没有爆发过冲突,才给后世军迷留下了经典的争论,比如苏联红军和美国大兵谁暴谁?八十年代的北约能不能顶住红军半个月之类的争论。
“不考虑核武器,其实我真想让红军和美国大兵交手一次啊!哪怕是以雇佣兵的名义在非洲干一场!”沉浸在yy中的谢洛夫,不知道这幅得以让红军士兵多么厌恶,军营中没有女人,这个人竟敢带着两个美女来军营,最重要的是谢洛夫穿着克格勃的军服,更让红军士兵对谢洛夫这个特务头子怎么看都不顺眼。这种传统已经不知道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了,也许是三十年代的大整肃,也许是契卡成立的那一天。
谢洛夫自然是不知道这些红军士兵的想法,就算知道了也只能说抱歉,因为克格勃和红军的争斗还没玩呢,几年后克格勃又会作为赫鲁晓夫手中的刀,好好教红军做人。
“我好想会莫斯科啊!”谢洛夫毫无自觉的对着伊塞莫特妮说道,“瓦莉娅这几天就要生产了,这边的的事情也解决了!女人生孩子,男人却不在身边,这不太好啊!”说着说着谢洛夫忽然停了下来,这特么在小蜜面前提自己老婆生产,这场合好像不太对啊?
“将军,你的心情我能理解……”伊塞莫特妮张了张嘴,勉强说了一句话然后沉默不语,谢洛夫这时候深感自己在人渣之路上越来越远,低声安慰道,“你既然是我的秘书,你的生活我自然会照顾……”
再多的话谢洛夫也不敢保证,不过至少伊塞莫特妮和卢卡妮,已经让谢洛夫白睡了这么长时间爱你,怎么也要表示一下。
要说怎么建设好一个国家,充其量前世只帮过一段时间砖头的谢洛夫没有什么好建议,不过有一点谢洛夫可以用超前的眼光来弥补,不过这仍然不是什么好事情。谢洛夫忽然发现,自己在大整肃的过程中,完全可以冲一下内行的。
“一群波兰逗比,是时候在波兰复制一场高加索清狱行动了!老子对外国人向来不会留手的,更何况是社会主义的叛徒……”摸着下巴的谢洛夫,觉得自己似乎又找到了人生的方向,完全可以在波兰小试牛刀,送这些记者、公知、还有些反体制人物去见上帝。至于这些人是不是冤枉的,这不在谢洛夫的考虑之内。生在这种国家,不知道用劳动去改变,天天张个大逼嘴就知道喷体质,活着完全是浪费社会主义的粮食,变相的挖社会主义墙角……
为了生活更有意义,谢洛夫觉得必须干一些伟大的事情,但工作却局限于谢洛夫只能做一些秘密战线的工作,不过这不要紧,人生的乐趣在发现,相信科尔津斯基同志这个时候,也需要一个人帮助他出谋划策,这时候整个波兰除了谢洛夫,还有谁能背得起这个黑锅?
“简单来说,在整肃行动开始之后,我们可以干一些平时不能做的事情!”谢洛夫看着波兰内务部部长科尔津斯基,解释道,“一些监狱中的反革命分子,可以在这个机会同时清理一下!”
“谢洛夫将军,我想提醒一下,是反贪行动,不是整肃行动!”科尔津斯基对整肃这个词十分的敏感,只要谢洛夫一开口马上就开始提醒。
“哦,对,是反贪行动!”谢洛夫无所谓的耸耸肩,反正本质上是不会变得,至于这次的行动叫什么名字,那倒不是很重要的,“我想内务部可以借着这次的行动,将最近几年的关押人员辨别一下,很多人已经关在监狱里面几年了,我想可以处理一下,腾出监狱的空间!”
“谢洛夫将军的意思是放出这些人?不过这些人都属于屡教不改的,我不认为这么做是对的!”科尔津斯基自问自答的说道。
“这么做当然不对,不知道科尔津斯基同志怎么会曲解我的意思?”谢洛夫脸色变换了一下,冷声道,“我的意思是,趁着这次的群众运动,将监狱在押的记者、公共知识分子和反社会份子,一次清理干净!机会不多,一定要利用好这次的机会!”
“可我们关押的这种类型的人足够有几千人!这么多人全部杀掉?”科尔津斯基就像是看见一只怪物,眼神狐疑的问道。
“才几千人?这么少?我在阿塞拜疆处理的人都有上千!”谢洛夫一句话差点让科尔津斯基摔个跟头,这个家伙就没有同情心么?
同情心这个东西谢洛夫自然是有的,只是平时不会表现出来,尤其是不会对社会渣滓发同情心,从来不歧视残疾人的谢洛夫,对于脑残向来是毫无办法,这种主观上认为自己没病的残疾人,最好还是人道毁灭比较好。谢洛夫在这点上怎么算个内行,所以也有责任帮助科尔津斯基同志,清理掉这些敌人。
第一百五十三章 埃及的消息()
无视了科尔津斯基好像看人渣一样的眼神,谢洛夫继续跃跃欲试的提议道,“整肃运动一旦开始,肯定会抓到一大批贪污份子,公审大会是必须的!对于这种影响极坏的案例,必须要实行公开处决,才能震慑住干部!让他们不敢再继续贪污,在这个时候,我们可以借着这股风,将这几年在反革命份子处理干净!”
“是反贪运动,谢洛夫将军!”科尔津斯基再次无奈的提醒道,“这些人都是波兰社会有名气的人,怎么可能说杀就杀?总得有个理由吧!”
科尔津斯基这句话一说出来,谢洛夫就觉得有戏,必须趁热打铁道,“公众的热情一旦被调动起来,说实话我自己都害怕!必须让人民群众感受到自己有惩恶扬善的机会,这些反革命份子本身就是波兰人民共和国的敌人,大义上站得住脚!要让人民充分的感受到,这些人站在人民的反面,到时候可能你不杀都不行……”
谢洛夫抓紧机会和这位波兰亚戈达交流,这群监狱里面的公知是不是波兰的敌人,谢洛夫倒是不敢打包票,但这些人通常是民族主义者,差不多和哥穆尔卡一样,这些人就算不是波兰的敌人,那也肯定是苏联的敌人,这时候要是手软了,谢洛夫那不是脑残了么!虽然到了现在谢洛夫干的脑残事已经不少了,但这件事情绝对是做出了正确的判断。
“总之呢,我已经将苏联在整肃时候的情况都已经介绍了!”谢洛夫说的口干舌燥,趁着这个时候赶紧点了一颗烟,使劲抽了两口继续道,“有时候杀人不代表是罪恶,一个人的身体上。有对人体有利的细胞,但也有有害的细胞!我们内务部的职责,就是将这些有害细胞清理赶紧!”
谢洛夫挺胸昂头,这个时候已经完全入戏了,进入了要骗别人必须连自己也骗的模式中,“这些人要是放出来。绝对都会站在哥穆尔卡集团那边,对现在的政府是一种很不利的情况!”谢洛夫说的所有话科尔津斯基都可以当做没听到,但是不得不承认,就是这最后一句话打动了他,让科尔津斯基提不起拒绝的心思……
“好了,谢洛夫将军!我会考虑这件事情的!”科尔津斯基看着自己有点不表态,人家都不走的架势。果断先让谢洛夫停下来再说。
“要不说科尔津斯基同志,怎么会执掌内务部呢!完全是认识到了这种问题的严重性!”谢洛夫故意会错意说道,“相信科尔津斯基同志,已经有了自己的决断。下面我想谈一谈具体的时机……”
“时机我们可以以后再谈!”科尔津斯基有些头疼的说道,“这件事我会好好考虑的。绝对不会对这些反革命分子手下留情的!”
谢洛夫终于松了一口气,在墨迹好几个小时,不就是为了从这位波兰亚戈达这里得到这句话么?这些监狱关押的民族主义者,尤其还掌握着话语权。有着一定地位的公共知识分子,出来一个都是对苏联的威胁。更别提这种人足足有几千人了。最好全部杀掉不留后患。
“那么科尔津斯基同志,今天打扰了!”谢洛夫呵呵一笑,这种教对方杀人的感觉真不错!尤其是看到别的国家踩到曾经自己国家掉的坑里面,真是酸爽。
谢洛夫回到军营之后。马上就看见伊塞莫特妮两人正在房间等着他,此时谢洛夫不是在感怀自己人生赢家,也不是心中赞叹自己魅力不凡。而是腿肚子直抽筋,暗道;卧槽,女侠饶命啊,最近小人实在不行了……
“将军,莫斯科有四封电报!分别是希列科夫同志的两封电报,和一封你私人的电报!还有伊戈尔上校的一封电报!”伊塞莫特妮一句话,就让谢洛夫重新焕发了自信,暗骂自己思想阴暗,马上开始看看到底是什么消息。
“嗯?给我翻译出来?”谢洛夫一看这种加密电报,马上还给了伊塞莫特妮,让她赶紧那密码本进行翻译。
“头!你的曾经交代我密切注意西欧尤其是英法的动向!最近一段时间,英国和法国之间的无线电密度突然之间密集了很多!我们在监听无线电源头的时候发现,英国和法国之间似乎存在着一股军事联系,暂时却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其中有些无线电信号是发往中东地区的,我们跟踪了信号源,发现一些目的地是以色列!”
谢洛夫听着伊塞莫特妮一边念一边思考着,英法联合自然是准备苏伊士运河战争,不过这时候埃及还没有宣布要将苏伊士运河收归国有啊?于是吩咐道,“伊戈尔上校的电报念一下!”谢洛夫已经有了猜测,不过需要一下埃及方面的消息作为补充。
“谢洛夫将军,我一直按照你的意思,收买包括拉赫曼将军等人在内的大批埃及官员,效果十分显着,就在昨天我听说了一个消息,由于事情严重,所以在没有证实的情况下直接给你发报,据悉,纳赛尔总理已经决定在一个星期之后,宣布将苏伊士运河收归国有!消息没有证实,请总部自行判断……”
从第一总局的监听和从埃及的消息,两边验证之后,谢洛夫已经有了判断,埃及马上就会收归苏伊士运河,但是因为事情没有保密住,希望伊戈尔上校得到了消息,和克格勃齐名的军情六处向来也知道了纳赛尔即将动手的消息。所以此时英国和法国可能已经知道了,埃及准备收回苏伊士运河的消息。
所以英法之间的无线电信号才在这两天变得密集起来,想来正在商量对策,至于这么快就和以色列联系,就让谢洛夫有点不明白了。这狼狈为奸的也有点太早了吧?
“把埃及的电报马上转发给第一总局!”谢洛夫想了半天说道,“然后加上我们的分析,英国和法国可能已经从埃及的情报网,得到了埃及即将收回苏伊士运河的消息!苏伊士运河在埃及贯通苏伊士地峡,连接地中海与红海,提供从欧洲至印度洋和西太平洋附近土地的最近的航线。是世界使用最频繁的航线之一。这条运河允许欧洲与亚洲之间的南北双向水运,而不必绕过非洲南端的风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