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我的苏联-第9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啊……,一个长达十五秒的哈欠之后,谢洛夫一脸疲倦的说道,“这么说来,阿布德总司令已经控制住了喀土穆的局势。算是初步的成功了……”
现在已经是十一月七日,四十年前的今天,列宁的十月革命标志着苏联作为一个拥有着完全不同体系国家的出现,到了今天社会主义国家已经占据差不多整个亚欧大陆,成为了和老牌强国分庭抗礼的势力。这次苏丹政局的改变可以算是给十月革命献礼,“马上给国内发报,将苏丹政变的消息告诉一下总部!要说明阿布德总司令对苏联的态度。这非常重要!”
“原来你关心的是苏丹的局势,看来你去苏丹的时候,办了一些我不知道的事情那!”伊戈尔上校摇摇头关心的说道,“早点睡觉吧,看你的神色就知道一晚上没睡。事情我会去办,你早点休息吧……”
“睡觉算什么!”谢洛夫面对空空荡荡的办公室,站起来围着办公桌走了两圈,最终把熊猫眼放在墙上挂着的苏联国旗上。这面旗帜、意义重大、它的影响、遍及世界。没人知道社会主义运动的最终结果,但这不耽误谢洛夫为了理想投入进去。
嘿嘿……。蹲在红旗前面的谢洛夫压抑不住自己喜悦的心情,双肩开始耸动发出笑声,声音最终越来越大,回荡在空荡荡的办公室中。
来到埃及已经三个月。谢洛夫终于看到了一点积极地改变,终于不用在像是一个无头苍蝇四处碰壁了,抒发完自己心情的谢洛夫,把一烟灰缸的烟头倒掉。
“终于可以美美的睡上一觉了……”谢洛夫推开门,凌晨的空气很清新,也没有刺眼的阳光,不过这天空怎么是绿色的?用力眨着眼睛的谢洛夫不相信眼睛会骗自己,捂住眼睛的揉了一会儿才重新恢复正常,两辈子的人生第二次遇到这种事情,应该是熬夜的缘故。
颠覆一个第三世界的国家政权,其实对于克格勃来讲并不是一个多么巨大的功绩。这些非洲国家还没有学会怎么构建政治制度就早早独立,国家体系的漏洞太多了,推翻虽然不简单,可也不是多么困难的事情。苏联如果未来对阿布德将军不满意,只要他的位子不做时间太长没有机会稳固自己的位置,再换一个苏丹的领导人仍然不难。
苏丹政变的消息很快就传到了莫斯科,引起了小范围的议论,议论平息过后克格勃中央主席团开始研究对策,毫无疑问的是,既然有控制苏丹的机会,克格勃就绝对不会放过,长久的讨论之后克格勃主席说道,“给中央书记处通报苏丹的进展、同时通知外交部、然后给尤里同志下命令,让他维护住祖国的利益,一切自己处理!”
“尤里又开始有动作了,他可以说是我们克格勃最为大胆的同志了,目前看来结果也非常不错,我们每吞下一个国家,美国的潜在盟友就少了一个,最终我们会一个一个的消灭这些国家,最后直到美国……”
“惊喜和危险并存吧!”克格勃主席叹了一口气说道,“对于尤里同志的工作作风,我本人是没有意见的!只是太过锋芒毕露了,从他进入我们克格勃之后,已经在四个国家搞出事情了,对他的工作我真是不知道该高兴还是该担忧……”
“有成绩就惊喜,没成绩就担忧喽!尤里在电报上说,下一批的资金下个星期就会启程了!”旁边的副主席笑呵呵的说道,“我们克格勃是最为公正了,犯了错误就处理,有了功劳就奖励!一个少将而已,还用着主席同志你担心么?”
“尤里这个同志,经手了这么多资金!我们却没有发现他对财富有感觉,从他生活中的态度也能看出来,这个家伙对钞票没有感觉!他要什么呢?”克格勃主席摇头说道,“要不是他每天带着两个女秘书奔波,我真以为他是个没有**的机器……”
“年轻人喜欢女人么?倒是可以理解,这样你还有什么可以担心的,克格勃内部尤里怕老婆是出名的!”旁边的同志安慰道。
“但愿吧!”克格勃主席重新恢复了镇定的神色,一个少将能够让他这么挂心已经足够自傲了,他还有很多事情要处理,克格勃的情报网遍及世界,具体到每个国家每天都有数不清的事情要告诉他,内部还需要处理苏联全国的突发情况,将苏丹的事情安排完毕,克格勃中央主席团开始进行下一个议题。
一直睡到中午的谢洛夫刚起来就面对着莫斯科的指示,克格勃主席给他划定了一个范围,让他自己处理苏丹的事情,“外交部和主席团的指示到了没有?”谢洛夫有点迷糊的问道。
“尤里,我个人建议还是睡一会吧!”伊戈尔上校无奈的说道,“现在莫斯科正在接待各个国家和兄弟党派的使团,各部门的部长都很忙,没有空对苏丹的事情做出决议……”
“不好意思,我忘了!”谢洛夫拍了一下自己的脑袋懊恼道,“这么大的事情都能忘了,也对,现在国内的事情这么多,不会这么快就给我们答复……”
苏丹的潜力绝对比埃及要大得多,这点没有人会否认,但是潜力不完全等于实力。人在考虑问题的时候都是基于现实来考量,就像现在埃及的实力就是比苏丹强了不知道多少倍,如果换成是埃及的事情,说不定外交部会抽出一部分人力来解决,苏丹就不行,国家和国家之间的关系,远远比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来的现实。
“先等几天吧,尤里!你太着急了,不说国内的决议能不能这么快就做出来!苏丹那边阿布德将军能不能控制住局势也没准!”伊戈尔上校说道,“苏丹的国土也不算小国家,万一有地方不服阿布德将军,可能还需要一段时间才能稳定住局势,这可不是你打俄罗斯方块这么快……”
“哦,是我太着急了!最近我确实有点焦躁……”被伊戈尔一通教育的谢洛夫也发现了自己的问题。可能是这几个月处处碰壁让他基于做出突破,才会忽视了一些问题。怎么说谢洛夫也就是一个克格勃的普通少将,算是个干部却没有多大的权利,没有让所有部门都配合自己工作的权利,“看来这几天我需要多到处转转散散心……”
“去吧,到处转转!苏丹的事情就交给我,只要有半数的省份听从阿布德将军的命令,我就给国内发报!”伊戈尔上校拿着小刀不断在手中玩耍,轻松地说道,“怎么说我也是军事学院毕业的,和军事相关的事情没有理由做不好!”
苏丹的事情和社会主义国家领袖云集莫斯科相比,连个屁都算不上,为了迎接这次的盛会,莫斯科的所有单位和个人都接到通知,要展现苏联当今最为先进的一面。为了保证街道的整洁每天都发动工人清理,克格勃的力量也处在紧张之中。
第二百四十三章 共产党大会()
这次的庆典算是世界上所有社会主义运动的领导人一次总的碰面,其中分量最重的来宾就是中国代表团,中国有着庞大的领土面积和海量的人口,在朝鲜和美国人较量过一次之后,大大的让包括苏联在内的其他社会主义国家感到震撼,成为苏联最重视的来宾是情理之中的,其他东欧兄弟国家也认可中国的地位。
在出席庆典大会中,中国代表团并发表了讲话,“苏联人民在四十年前举行的这个伟大的革命,开始了全世界历史的新时代。苏联的面貌四十年间完全改变了。现在已经成为世界上第一等强大的工业国家。全世界公认:苏联两次发射人造卫星的成就,开辟了人类征服自然界的新纪元。苏联的道路,十月革命的道路,从根本上说来,是全人类发展的光明大道。中国共产党人所领导的人民革命,从来就是十月革命所开始的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个组成部分。当今世界已经形成了强大的社会主义的体系。资本主义早已丧失了优势,社会主义早已变成了不可战胜的力量。社会主义制度终究要代替资本主义制度,这是一个不以人们自己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
赫鲁晓夫起立带头鼓掌,苏共中央主席团委员、苏联部长会议主席布尔加宁,苏共中央主席团委员、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伏罗希洛夫以及整个中央委员会全体起立,雷鸣般的掌声响彻在大厅之中。
会议一直持续了好几个小时在完结,中国代表团离开会场回到自己居住的地点,中国代表团的重要领导则被安排在克林姆林宫休息,他们将和赫鲁晓夫等人一起,等待其他国家的领导人来到莫斯科。参加即将召开的共产党和工人党国际会议。
为了表示赫鲁晓夫反对个人崇拜,要改掉苏联共产党的老子党作风,最终还采用了中国代表团起草的稿子作为开幕致辞,这算是给了中国方面很大的照顾,也算是对中国支持苏联态度的一个回报,因为今年马林科夫集团的出现已经表明赫鲁晓夫在苏联的位置并不稳固。这个时候的国际会议中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中第二大的国家,对于苏联现在政策的支持与否的表态非常重要。
中国的支持可以让赫鲁晓夫最现在的政策保持信心,同时带头表态也可以让西欧的共产党不会多在去年的匈牙利等等问题上做纠缠。
从十一月十二日起,各兄弟党开始协商。在协商过程中,各种各样的意见都有。为了沟通思想,形成共识,中国方面多次跟赫鲁晓夫接触。交换对宣言草案的意见。说道这次你们能平等对待,把会议的宣言搞好,我很高兴。过去说是兄弟党,不过是说说而已,实际上是父子党。是猫鼠党。赫鲁晓夫承认,苏共同兄弟党的关系不够正常。
中国方面的意思是“这种父子关系不是欧洲式的,而是亚洲式的,带封建性的。这次莫斯科会议。你们改变过去对兄弟党那种不平等的态度,以平等相待。共同商量问题,这是好的,希望以后能保持这种关系。”
“中国的同志们说的很好,以前的苏联确实对各国的兄弟政党不够尊重!”赫鲁晓夫说道。“但是从现在开始不同了,去年的很多事情苏联并没有干涉,波兰和匈牙利的同志们自己也证明了,他们是可以自己解决问题的……”距离苏联千里之外的金字塔边上,正在改善自己焦躁情绪的谢洛夫打了一个喷嚏……
晚上时间在克林姆林宫赫鲁晓夫召开了一个宴会,邀请了已经到达莫斯科的各国共产党的领导人全部参加,波兰统一工人党、英国共产党、法国共产党、印度共产党、意大利共产党领导人都参加了这次的宴会,各国的共产党领导人彼此交谈,交换各自国家的国情和彼此的处理意见。
社会主义国家共产党和工人党代表会议开幕。阿尔巴尼亚、保加利亚、匈牙利、越南、民主德国、中国、朝鲜、蒙古、波兰、罗马尼亚、苏联、捷克斯洛伐克12国党的代表团出席了会议。
在会上,中国代表即席发言,着重讲为什么中国党提出以苏联为首的道理。说道,“苏联为首是中国党先提出来的,苏共开始也不赞成。苏联同志提出以中国、苏联为首,我们党不赞成。应该以苏联为首,并且应该写在《宣言》里面。所谓为首,就是它可以提议召集国际会议。而苏联共产党有四十多年的经验,是经验最丰富的。它是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也是最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如果一旦有事,我们大家还是要靠苏联,这是大局。希望大家认识这个大局。”
经过协商,各党达成了一致。参加会议的十二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国家共产党和工人党代表会议宣言》上签了字。《莫斯科宣言》指出,我们时代的主要内容是由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所开始的由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在我们的时代里,世界的发展取决于两个对立的社会制度竞赛的进程和结果。
同日,各国共产党和工人党代表会议开幕,有六十八个共产党和工人党的代表团参加了会议。中国代表再次在会上即席讲话。说道,“国际形势已经发展到了一个新的转折点,中国有句成语: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我们中国方面认为目前形势的特点是东风压倒西风,也就是说,社会主义的力量对于帝国主义的力量占了压倒的优势。问题是不能用钢铁数量多少来做决定,而是首先由人心的向背来做决定的。历史从来就是如此。历史上从来就是弱者战胜强者。”
“历史从来就是弱者战胜强者?”谢洛夫早在三天前就到了开罗,每天一直在看关于莫斯科大会的报纸,确保自己的思想和纯洁的共产主义保持一致。目前看来谢洛夫的思想远远不到那么伟大的地步,因为知道历史的谢洛夫明白,冷战最终还是以钢铁来做决定。
这时候大会其实已经结束了。临行前,苏共中央主席团在克里姆林宫叶卡捷琳娜大厅举行隆重的送别宴会。没有赶上这次盛会的谢洛夫略有遗憾,这种集结了这么多共产党领导人的场面,可能真的不多见了。
其实谢洛夫的心情还是不错的,苏丹总司令阿布德将军已经得到了几乎整个苏丹北部省份的支持,至于南部的支持么?现在苏丹还在内战中。不要计较这么多了。
阿斯旺军事基地的伊戈尔上校,已经和阿布德将军取得联系,两人有发展长期友谊的趋势,在未来一年内伊戈尔上校将负责保证苏丹武装的军备,也许还会派出顾问帮助苏丹训练军队。
下午时间谢洛夫接到了第一总局的电报,匆匆扫了两眼谢洛夫一把将电报撕成废纸,还爆了两句脏口。卢卡妮看到情况马上问道,“将军,怎么回事?”
“伦敦的间谍网被军情六处捣毁了,伦敦大使馆有十二个人被驱逐出英国……”脸色非常难看的谢洛夫烦躁的说道,“还有帕纽什金局长因为身体原因被调离了。罗曼副局长进入红军情报部门工作!”
“那现在我们第一总局的局长是谁?”被这个消息震惊的卢卡妮好半天才问道。
“现在我们的第一总局的局长是原来的第二副局长萨哈托夫斯基同志!”谢洛夫也是有些意外的回答道。萨哈托夫斯基中将,从三十岁的时候就到了内务部工作,在第一总局排名一直在罗曼的下面,主要麦东欧情报网的建设。招募了不少东欧国家的间谍,还是罗马尼亚国家安全部的顾问。罗马尼亚内务体系的建立完全是萨哈托夫斯基指导下完成的。
萨哈托夫斯基中将手下级别最高的线人,是芬兰农业联盟中的政治家吉科宁,必须多说一句的是,吉科宁已经在去年当选为芬兰总统。
第一总局的巨大变动。让谢洛夫必须要打探清楚,想明白这点后,谢洛夫再次给门德列夫发报,很快电报发回,里面说道,“因为英国伦敦的情报网络被捣毁,而且帕纽什金局长的身体似乎出了问题,所以被克格勃主席团解职。而且伦敦情报网络捣毁的消息,已经被上报到了中央,今天我们的主席从中央主席团回来的脸色十分难看,似乎受到了训斥……”
“嗯?”谢洛夫考虑着其中的关系,情报网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对于情报网络的重视程度因为国家的不同,也有不同的对待。在克格勃内部,在情报网络的发展商,英美是放在一个级别上对待的,伦敦情报网的被捣毁毫无疑问是一场重大的失败,甚至需要好几年的时间才能补全,现在只能期望剩下没有被发现的特工,仍然能支撑起来打探情报的重任了。
至于克格勃主席脸色难看,那肯定是因为这件事情被责备了,伦敦情报网是和美国情报网络一样有价值的情报网,说实话情报网络被摧毁不能说克格勃主席的失职,毕竟军情六处不是傻瓜,这个东西就像是运气一样,不能单纯的责备克格勃的主席,但是这次中央主席团竟然责备起来克格勃的首脑,这就说明一个问题,其实实在对克格勃主席发泄不满,情报网的捣毁只是个借口。
第二百四十四章 合作的意愿()
“是不是一个信号呢?呸呸……”谢洛夫狠狠地摇摇头,在机关呆的时间长了,领导放个屁都想上去闻闻味,克格勃主席是不是受到批评了跟他有个屁关系,腾出来位置也轮不到他坐!可惜这里没有人可以和他一起分析,要是阿厉克赛再就好了,绝对能从蛛丝马迹中分析出来办法。
克格勃第一总局从电报上来看是开始进行调整,第一总局局长帕纽什金和第一副局长罗曼都已经调离了,萨哈托夫斯基中将成了新的局长,对于萨哈托夫斯基中将,谢洛夫只是见过几面,因为这个新任局长总是不在总部出现,有点像是谢洛夫现在的状态,总是在不同的国家奔波。对于这位新上司,其实谢洛夫心中还是有些紧张的,一个熟悉的工作环境突然发生了改变,总是让人心中讪讪。
骨子里面谢洛夫还是那个谨小慎微的人,不会因为成了克格勃少将就有所改变。比较矛盾的是自认为谨小慎微的谢洛夫,总是面对问题的时候总想用最激烈的手段来应对。人就是这么矛盾,就像是现在一样,听到了克格勃主席被训斥的消息,谢洛夫第一个反应就是马上回国,把彼得波波夫抓起来,制造一个大案让赫鲁晓夫有理由撤掉克格勃主席的职务,有这么一瞬间他差点就要这么做了。
“将军,你怎么了!脸色这么难看!”看见谢洛夫不断变幻脸色的卢卡妮关心道。
“没什么,对伦敦情报网被捣毁有些心痛!”谢洛夫把玩着手中的打火机,心不在焉的回答道。第一总局人事正在变动,仔细想想也许谢洛夫应该呆在埃及远离国内的漩涡,等待人事变动的完成在回国,这是最为稳妥的办法。
至少应该在做出一点成绩才好回去。除了苏丹那种漏洞十分巨大的政治体制,一次政变就能解决问题,剩下的事情不论是西边的阿尔及利亚还是东边的伊拉克,工作都是在有条不紊的进行之中,从政治结构上来说,伊拉克其实并不比苏丹稳定多少。激烈的民变随时都有可能发生,政府和人民之中的脱节程度已经到了非常严重的地步,可面对情况差不多的伊拉克,谢洛夫就是不敢上去推一把。
这有两个原因,首先谢洛夫知道伊拉克王国的生命迟早会完结,而且那里的改变是有利于苏联的,有没有谢洛夫的参与都是如此。他更怕因为自己忍耐不住参与进去,引起不利于苏联的历史变化。再者伊拉克正对着苏联外高加索地区,地位比苏丹重要得多,让谢洛夫不敢插手。
想要在中东绞起风浪,伊拉克并不是一个好的选择。现在的目标还是要放在阿尔及利亚上面,虽然对手是六十万法军,可在阿尔及利亚不管是成功还是失败,都随意他折腾。
“阿尔及利亚方面。法军的十月攻势进展怎么样了?”谢洛夫猛然想起来自己去苏丹之前,法军不是正对着阿尔及利亚民族解放阵线发起清剿行动么。也不知道这一个月的进展怎么样了。到底是真的有了成果还是谢洛夫预料中陷入泥潭的场面。
“现在法军的攻势已经停止了,按照法军的宣称,应该是取得了不小的战果!”卢卡妮反应很快,就把法军对外宣称的战报拿了出来。
“这些战报一点用都没有!”谢洛夫没有打开这些战报说道。“还是要我们自己收集消息,听过埃及内务部了解阿尔及利亚人的动静,让中东司发动在当地的力量,我要知道这次法军到底有没有战果!”
法国在阿尔及利亚的十月攻势,在汇总了克格勃中东司的情报之后,谢洛夫断定了一件事情,基层士兵的损失都不算重大,更何况阿尔及利亚民族解放阵线的领导层没有受到影响,那就像是割韭菜一样,割了一茬涨一茬,并没有什么用。
“还要打听一下法国指挥部他们自己的感觉!”谢洛夫喝口咖啡悠悠的说道,“要是法国军方仍然自认为十月攻势有很大的成果,那我们和法国人接触仍然是热脸贴着冷屁股。”
法国人那种与生俱来的傲慢,要是认为自己不需要别人帮助,就算是谢洛夫上赶着去了,说不定法国人还不会领情,讥诮一下谢洛夫的好心也说不定。
从半个月之前开始,法国在阿尔及利亚的行动就开始进入到了一种十分尴尬的境地,就像是赶老鼠一样,双方的对决那些装备简陋的游击队自然不是法国人的对手,可要比起对沙漠地带的熟悉程度,从各地调集过来的法军就远不是游击队的对手了,通常都是你追我赶了半天,除了空军可以有一些战果之外,整个地面战场上法军都在疲于奔命。
相反游击队方面,采取了定时炸弹和暗杀法国地方长官等办法,让一些从法国本土移民过来的居住地总是陷入到惶恐不安的境地之中。越是这样法国人越是仇恨这些没有底线的游击队,同样游击队的战士也对镇压力度越来越强的法国军队更加的仇视,这是一种恶性循环,双方的仇恨随着战争的进行与日俱增。
关注着法国十月攻势的自然不只有双方,不过除了当事人之外,最为关心的还是在开罗进行远程监控的谢洛夫,克格勃中东司、法属非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