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皇帝好多啊-第2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现在的十五万大唐军队可以说,起码有大部分都是比较倾向姬长安的人了,尤其是那些低级士卒,对姬长安可谓是崇拜有加。
言归正传,姬长安出了薛仁贵所在的院子,就召集了几千个右骁卫士兵,让那些士兵跟随着他去搬运酒肉,然后带着他们将酒肉发放到其他士卒手中。
一个时辰以后,酒肉全部发放完毕,准备去城墙上看看的姬长安却被薛仁贵派人来的人找到,说有事情要和他商量。
姬长安带着满腔的疑惑,又回到了薛仁贵所在的院子里面,他发现,居然所有人都在,包括秦桧。
姬长安他在薛仁贵的示意下坐了下来,薛仁贵见所有人都到齐了,开口说道:“我大唐陛下发来圣旨,绝不议和,请宋国使者回去。”
秦桧眉头紧皱:“怎么可能!长安城离这里这么远,李世民怎么知道……”
众人勃然大怒,薛仁贵大喝道:“放肆,你怎么敢直呼陛下之名,来人啊,将这无礼之徒拖出去斩了。”
秦桧内心深处真的是哔了狗了,“想给我一个下马威也不用这样吧!”他在心中呐喊着。
不过秦桧还是相当识趣的,被士卒拖着的他挣扎着大喊道:“元帅饶命,元帅饶命啊!两国交战,不斩来使,杀之不祥啊!”
姬长安看着秦桧的样子,心里啧啧称赞,秦桧果然是一个俊杰啊。
薛仁贵冷哼一声:“死罪可免,活罪难逃,传令下去,所有宋国人全部乱棍打出城外。”
一刻钟后,宋国使团全部的人已经被丢出了城外,不过姬长安并不是太关心他们的下场,而是比较关心薛仁贵的目的。
“元帅,不知道您为何这么做?”不止是姬长安有这个疑惑,许多将领也有。
薛仁贵微微一笑:“因为我们有援军了。”
姬长安眼睛一亮,率先开口问道:“是十六卫还是边军?”
“很遗憾,都不是。”
“那是……?”
“是折冲府府兵。”薛仁贵开口解释道。
众人议论纷纷:
“府兵有什么用,大部分都没上过战场吧……”
“是啊,比起边军,府兵还是有所不如的……”
“我们可是对付的宋国精锐,府兵能行吗……”
姬长安倒没有看不起府兵,因此他继续问道:“不知道来了多少兵力?什么时候到?”
“此次陛下调遣了两百个折冲府一半的兵力,共计十万兵马,不过都是步兵,至于时间,大概明天就到了。”
姬长安实在是想不明白:“为什么我们出发的时候陛下不告诉我们会派府兵前来?算一下数字,他们应当是在我们一个多月以后出发的,这……”
周青开口对姬长安解释道:“按时间来说,应当是府兵完成春种以后,陛下才下了调动命令。”
姬长安恍然大悟:“原来如此。”
也不怪姬长安不明白,实在是无论是前世还是现在,他都没有亲自种过地,前世他虽然小时候在农村长大,但是十岁以后就再也没有回去过了,后来读书,工作都在城市之中,所以他自然是不了解种植的时节。
这件尴尬的事情很快就过去了,现在就是要讨论接下来的战事了,不过我们且不谈他们说的那些枯燥无味的内容,先说一说秦桧。
秦桧说实话,不是什么好人,但是要说坏也不准确,所谓的平和淡定都是装出来的,他本质上是一个不择手段往上爬的人,只要能往上爬,他干什么都愿意。
姬长安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不然他肯定会把秦桧拉入自己的阵营之中,毕竟,这种人还是挺适合做刀的。
第90章 战争的号角重新吹响()
秦桧一边揉着自己淤青的脸,一边怨毒的看着安东城,他没想到大唐人居然这么嚣张霸道,明明是他们处于弱势,还敢打他。
旁边被打成猪头的一人含混不清的开口说道:“秦郎君,我们回去吧?”
秦桧咬牙切齿:“走,我倒要看看,等我宋国大军攻打这些唐人之时,他们还能不能嚣张得起来。”
在秦桧骑马回去的路上,他慢慢的冷静了下来,然后越想越不对劲,突然脑袋里面灵光乍现:“不对,他们的态度有问题,哪怕唐国确实很强大,但是现在是唐人的军队处于弱势,无论如何都不应该是这种态度。”
虽然还没有彻底想明白,但是秦桧知道,他必须尽快回去。
随后,使团一行人开始加快速度,以求尽快回到宋军营地。
第二天,大批的府兵进入安东城,而现在的的时间,已经来到了七月份,和宋国的战争,已经持续一个月了。
薛仁贵很快就将十万府兵编入了军队之中,现在的大唐军队,数量已经达到了二十五万人。
他们要面对的,是二十二万到二十六万的宋国军队,由于情报的缺失,至今大唐军队都不知道岳飞的军队获得了多少援军。
薛仁贵并不准备直接开战,府兵在作战程度上还是有点欠缺,他准备训练一下他们,再对宋国发起进攻。
时间又过去了数天,秦桧回到了平壤城,见到了岳飞,对他诉说了自己的遭遇,岳飞在很短的时间里面就判断出了大唐军队获得了援军。
然后,岳飞下令,坚守平壤。
就在岳飞下令坚守平壤城的时候,薛仁贵脸色发黑的在看着一份情报。
此时此刻,只有姬长安在薛仁贵身边,于是姬长安也不避讳太多,他看着脸色不好看的薛仁贵开口说道:“叔叔,怎么了?”
薛仁贵强忍着怒火:“我离开前布置在平壤城附近的斥候告诉我,他们侦查了平壤城后方方圆百里的地界,得出来一个结论……岳飞,没有获得援军。”
薛仁贵气得摔茶碗:“好一个岳飞,把我耍得团团转,我要他付出代价。”
姬长安震惊了,没想到他们一直以来看到的都是假象:“没想到啊没想到,岳飞这出疑兵之计实在是……”
“叔叔,我们出兵吧,兵贵神速。”姬长安果决的说道。
薛仁贵没好气的说道:“等我们出兵到了平壤,岳飞的援军也差不多到了,有什么用?”
姬长安冷静的开口道:“我们可以试试能不能在城外堵住他们的援军。”
薛仁贵沉思了片刻,发狠道:“长安,你去传令,所有人,紧急出发,兵发平壤城,日夜兼程,一定要在岳飞援军到达之前,赶到平壤城。”
“是,我这就去传达命令。”
接下来,整个安东都沸腾了,所有人都在紧急收拾东西,准备出发,两个时辰以后,二十五万人居然就集合好了。
一刻钟以后,大唐军队速度开始向平壤进发。
一日七十里,薛仁贵完全将军队的速度逼到了极限,但是在薛仁贵的威望下,所有人都坚持了下来。
很快,不过短短几天,累成柯基的大唐军队就包围了平壤,而岳飞的援军居然还迟迟未到。
大唐军队并没有发起进攻,只是彻底的围住了平壤城,因为他们实在是太累了,如果岳飞此刻在城外有援军的话,定然能给大唐军队一个重大的打击,但是岳飞没有援军。
事实上,岳飞那早就应该到达的援军,也就是杨业和韩世忠,到现在都没有出发。
让我们把目光放在高丽南部的汉城,这里是晋王赵光义的绝对掌控之地,杨业和韩世忠就在这里。
在军营之中,杨业杨无敌和韩世忠在苦闷的饮着酒,同时发泄着对赵光义的不满和对岳飞的叹息。
韩世忠忍不住说道:“我们再不出兵,鹏举兄恐怕危险了。”
杨业叹了口气:“没办法,晋王不许。”
“重贵兄,到底是因为什么,晋王才不许我们出兵?”韩世忠十分的不解。
杨业欲言又止,摇了摇头。
韩世忠顿时明白了,他大喊道:“传我命令,所有人,退出我所在之地百步之外,任何人不得擅自接近。”
一阵兵甲碰撞之声过后,韩世忠再次询问道:“重贵兄现在是否可以说了?”
杨业叹了口气,以平淡的语气说出来的话却是石破天惊:“晋王,想当皇帝,他不想等了。”
韩世忠手中的双箸都在颤抖,他震惊的说道:“晋王他……怎么可能……晋王可是官家的亲弟弟啊!”
杨业饮了一口酒:“鹏举他是官家坚定不移的支持者,晋王觉得,他是个绊脚石。”
“但是……他怎么敢……那是二十万宋国精锐大军啊!”韩世忠不可置信以及愤怒。
杨业犹豫不决的又丢出来一个猛料:“……晋王他不在乎,他甚至和大唐的皇帝李世民达成了协议,只要高丽以北,李世民的军队能打下来,那晋王登基为帝以后可以送给大唐。”
“我还是不敢相信,你是怎么知道的?!”韩世忠突然警觉了起来。
杨业叹了口气:“放轻松点,我知道是因为晋王这是晋王亲口告诉我的,而且他说,我如果不做出选择,我的家人就会……”
“我们得阻止赵光义。”韩世忠认真的看着杨业,开口说道。
杨业却决绝的摇头拒绝了:“其实,皇位以后定然是晋王的,而且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我们的阻止不可能起到作用的。”
“那我们起码得试一试啊!”韩世忠激动的说道。
“……晚了。”杨业的眼神中有一丝没落。
“为什么晚了?……你的意思难道是……”韩世忠瞪大了双眼,突然感觉自己有点晕。
杨业沉默了一会儿,开口说道:“我们已经无力回天了,晋王早在大唐军队发起进攻的时候就渡海回东京去了。”
“什么!!!”韩世忠的筷子,落到了地上。
第91章 斧声烛影()
在东方……
赵光义看着眼前的昏暗的晋王府,不发一言,静静的坐于大堂之中,现在已经是傍晚了,但是他却不允许下人点灯,而且让下人们都下去了。
他在等,等待他兄长的召见。
不多时候,有两个人走进了昏暗的晋王府,前面的那人小声行礼道:“王内侍到了。”
赵光义看着后面的那人,开口回答道:“德玄,你下去吧。”
程德玄行了一礼,悄悄地退了下去,身影隐没在黑暗之中。
赵光义看着眼前的王继恩,开口问道:“是不是兄长他召我入宫?”
“不错,我在官家面前试探性的说了几句晋王您想官家了,于是官家就决定召见您了。”
“我兄长他……身体怎么样了?”
“您请放心,每一天的药都安全的混入了官家的饮食中,绝对没有人发现,而官家的身体,现在已经差不多要……”
赵光义打断了王继恩的话:“我等不及了,你知道吗?”
“是!”虽然王继恩知道,接下来会发生的事情,但是他在这炎热的天气里还是忍不住流下了一滴冷汗。
赵光义起身往晋王府府外走去:“走,我们入宫。”
二人并没有带许多随从,因为晋王府离皇宫并不是很远。
赵光义很快就来到了大内之中,赵光义没有等宦官和赵匡胤通报就直接走了进去。
推开殿门,一进去赵光义就看到了独自一人在饮酒的赵匡胤。
赵匡胤脸色苍白,看着走进来的赵光义平淡的说道:“怎么,你已经这么急切了吗?”
赵光义微微一笑:“兄长这话何意。”赵光义一边说着,一边坐了下来。
“你以为我不知道你做的好事吗?”赵匡胤眼神冰冷:“难道你连几年的时间都不能等了吗?”
“几年?”赵光义笑了,随后狠狠的说道:“以你的身体,哪怕我死了你恐怕还活着,你让我等?别忘了,在当初,你可是亲口答应过我,要将帝王之位传给我的。”
赵匡胤紧紧的握着手中的酒杯,语气既伤心又愤怒:“我可是你的兄长,你居然真的下得去手?”
赵光义也十分愤怒:“不错,你是我的兄长,但是从小到大,你有一个做兄长的样子吗?就连皇帝之位我都让给你了,可是你呢?若不是我那个侄子死在了大唐,你是不是想传位给他?而且,为了区区一个儿子,你居然派人去暗杀李世民的嫡长女,现在好了,大唐军队已经打过来了,你安心了?你是不是想让整个大宋都为你儿子陪葬?!!”
“看来,你恨了我很久了!”
“不错。”赵光义坦然的承认了。
赵匡胤痛心疾首:“你可知道,大唐本来就决定要攻打我们,而我命令皇城司的人去杀李丽质只不过是想激怒李世民,使他失去理智。你又知不知道,我和母亲在她死前已经定下了约定,我百年之后,将会传位于你,同时,母亲让赵普将此约定写为誓书,就藏在了金匮之中。”
赵光义看着赵匡胤,却没有表现出赵匡胤所期待的后悔,他微微一笑:“我都知道。”
赵匡胤这下真的是极度愤怒了,他难受的捂着左胸处,开口痛骂道:“你这个畜生,居然真的是蓄意要我死,你敢弑兄,日后定然不得好死。”
赵匡胤拿起书桌上的纸镇,用力的向赵光义砸去,赵光义连忙起身避让,但是纸镇却摔到地上,发出斧头掷地之声。
赵匡胤掷出纸镇的同时大声喊道:“从今以后,你且好自为之,滚。”
赵光义行了一礼,随后毫不犹豫的走了出去,只是,没有人听到他走出去时开口说的话。
赵光义背对着赵匡胤往外走,无声的开口说道:“兄长,对不起了,我已经回不了头了。”
赵匡胤看着越走越远的赵光义,喘着粗气,感觉自己越来越难受了,他躺在了床上,大口大口的呼吸着,发出了仿佛打鼾一般的声音,慢慢的,赵匡胤睡着了。
三更鼓响过一刻钟以后,王继恩走进了殿中,看着熟睡中的赵匡胤,他蹑手蹑脚的走到了赵匡胤身边。
王继恩从袖口里面拿出了一个小瓷瓶,然后将小瓷瓶上面的木塞拔掉,把里面如同水一样的液体轻轻的滴在了赵匡胤的嘴唇上,见到那液体慢慢的渗入到赵匡胤的口中以后,王继恩静悄悄的退了出去。
赵匡胤没有察觉到丝毫,只是,在王继恩滴下那些液体以后,他的呼吸慢慢的越来越轻的。
四更鼓响,有宫女进来例行查看赵匡胤的情况,走到赵匡胤身边的宫女很奇怪,赵匡胤的鼾声为什么没有了,于是将手指尝试着放到赵匡胤的鼻子旁边。
宫女惊恐万状,跑出了大殿,往皇后居住的宫殿跑去。
宫女径直闯了进去,喧哗之声吵醒了熟睡中的宋皇后。
宋皇后语气不好的问道:“是谁在大声喧哗,将她带进来。”
那宫女一进来,就跪下了,颤抖着说道:“皇后,陛下,陛下他,驾崩了。”
“什么!!!”宋皇后大惊失色,都快说不出话来了,她晕头转向,大喊道:“快,让王继恩去宣日新进宫。”
日新,就是赵匡胤最后一个儿子,次子赵德昭,赵德芳既死,自然是该他继位,宋皇后是很明白赵光义的心思的,也知道已故杜太后留下遗命,兄终弟及。
但是她自然是不想让赵光义继位的,赵光义继位,自己的性命恐怕都堪忧,所以,她立刻就让王继恩去找赵德昭,以图让他登基。
但是宋皇后没想到,王继恩听了这命令以后却没有去找赵德昭,而是径直往晋王府而去。
宋皇后焦急的等待着,王继恩来了,不等宋皇后开口,王继恩大叫道:“晋王来了!”
宋皇后见赵光义来了,又惊又怒!但是她很快就明白了什么,对赵光义乞求道:“吾母子之命,皆托于官家。”
赵光义哭着回答道:“共保富贵,勿忧也!”。
第92章 称帝与破城的方法()
天明了,大局已定,赵光义已经控制了整个皇宫,并召告整个大宋,赵匡胤临死前已经将帝位传与他。
虽然晚上有许多人听到了斧声和赵匡胤,赵光义二人断断续续的争辩之声以及看到了赵光义在火烛的映照下起身的动作,但是怀疑赵光义弑兄的人少之又少,这其中就包括了赵匡胤最后的儿子——赵德昭。
究其原因,自然是因为赵匡胤真的是决定将帝位传给赵光义的,赵匡胤在死之前就一直在为赵光义铺路,单是一件事情就可以证明赵匡胤的心思了。
那就是,身为赵匡胤儿子的赵德昭时至今日,仍未称王,要知道,帝王之子,无论在哪个朝代,一旦成年,都是妥妥的亲王,更何况这个在赵德芳死后成为赵匡胤唯一一个儿子的赵德昭了。
从这件事情之中,就可以看出赵匡胤的心思了,同时也是赵匡胤为了让赵光义相信,以后真的会立他为帝。
赵光义杀赵匡胤的原因也没那么简单,并不是单纯的因为赵光义真的等不及了,而是封王的赵德芳引起了赵光义的警觉,敏锐的赵光义发觉,赵匡胤的心思已经有所变化了,等赵匡胤百年之后,帝位就真的不知道是谁的了。
于是赵光义果断下手,先将赵德芳送去大唐——当然,赵光义他没想到,因为被封王而变得有些狂妄自大的赵德芳居然死在了大唐,这件事情于是开始麻烦了起来。
本来赵光义是准备让赵德芳离开宋国,慢慢断了赵匡胤的那些心思,没想到赵德芳居然死了,这样一来,宋唐之间将迎来一场必不可免的战争……其实是宋国必不可免,毕竟死的是宋国亲王。
赵光义深刻的知道,大唐与宋国之间的军事力量差距,没办法,为了结束这场必输无疑的战争,保全宋国,赵光义只好弑兄继位了。
赵匡胤其实也愿意以自己的生命换来宋国的和平,不然,赵匡胤当时投掷的就不是纸镇了,而是酒杯了,那时候,三百刀斧手一出现,赵光义必死无疑。
事实上赵光义掌握的力量并不是太多,如果赵匡胤不愿意就那样死去,他完全可以杀了赵光义,但是他没有,赵匡胤毕竟是大宋皇帝,还真没有人能逼迫他。
赵光义登基以后,立刻改年号为太平兴国,而不是继续用赵匡胤的开宝年号,同时,改名为赵炅,他下的第一道命令不是别的,而是命令韩世忠与杨业火速支援岳飞。
之所以不在最开始就命令他们去支援岳飞,那是因为如果让岳飞从杨业那里知道了这个消息,怕是会出什么意外。
而现在赵匡胤死了,岳飞哪怕再不愿意也不可能再做什么了,自然是要救的。
至于为什么告诉杨业?那是因为杨业很明白,这场战争应该要怎么样才能结束,所以杨业虽然痛苦,但是成熟的他并不会去阻止。
至于为什么杨业要告诉韩世忠,则是因为……赵光义……不对,应该是赵炅,赵炅在他说出这话之前,就已经完成一切了。
另外,关于赵炅和李世民的约定?……其实两个人都没有把那个约定当成一回事,相信两个帝王之间的约定?天真。
言归正传,在震惊的韩世忠将筷子掉在地上以后,恰好赵炅的圣旨到了。
杨业与韩世忠心情复杂的听完了圣旨以后,火速发兵,支援岳飞,不过现在的大唐军队并不知道宋国到现在才发兵支援岳飞,所以还提心吊胆着。
按照路程,汉城距离平壤城不过五百多里,急行军大概一周之内可到,所以,关键就是要看大唐军队能不能在一周之内,攻破平壤城了。
此时的姬长安,站在因为急行军过后,体力损失巨大的唐军大营之中,忧愁的看着平壤城,他很担心,宋国的援军突然来临,然后前后夹击,进攻大唐军队,不过担心也没用,若是真的发生了,哪怕以姬长安的武力也一样无力回天。
姬长安武力虽然强大,但是并不是无敌的,割了脑袋也会死,被巨大的火炮命中也可能会死,毕竟他虽然强,但是也只是血肉之躯。
事实上,大唐军队过的还算安稳,虽然岳飞派出来了许多人出来不时骚扰大唐军队,但是那些骚扰的军队也不敢过分,生怕大唐军队打出来。
见此情况,薛仁贵反倒是确定了,岳飞确实没有获得援军。
夜晚,姬长安躺在营帐之中,想着到底该怎么攻破平壤城,但是却毫无头绪,正在此时,外面又传来了喊杀之声,虽然姬长安知道这是岳飞的疲兵之计,但是还是忍不住烦闷。
姬长安突然想到了什么,却转瞬即逝,他坐了起来,回忆着刚才的心情,喃喃自语道:“因为外面的宋国士卒而感到烦闷,烦闷,士卒……”
姬长安的眼睛明亮了起来:“既然他们能出来,那就是说,平壤城的城门现在并没有堵住,岳飞啊岳飞,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明天,就是平壤城城破之时。”
姬长安安心的睡着了,虽然外面的宋国士卒依然在吵闹,但是姬长安现在已经完全不会受他们影响了。
“呜~咚咚咚~”号角声和战鼓声响了起来,拉开了攻打平壤的帷幕。
姬长安抱着浑铁棍,带着三万大军从正面发起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