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残寇-第5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有一条你自己记住便可,我原本姓朱,朱明的朱,朱洪武的朱,可明白了?”
“难道是?”韦俊面带惊讶,心中疑惑。
“就是!”周晓峰微微颔首,算是回答了。
这可是比咱这反贼更能拉仇恨值的主,自己人啊,韦俊激动莫名,差点就要喊一声:‘同志,我终于找到组织了。’
“朱大帅但有所命,韦十二无所不从!”
韦俊此人,才具虽不足以与左季高相媲美,却也堪称杰出人物,将才不会低于黎老三等辈,这番出行,收获算是不错了。
北面某个地方,一段墙根哗啦啦垮了下来。。。。
。。。。。
“伯琛兄,季高兄,我湘军新建,望二位大贤助我!”
接触了这么些天,周晓峰对郭、左二人的脾性也摸出了个七八成。
郭嵩焘为人四海,交游广阔,人也聪明,但缺了点血勇之气,不够果断强硬,注定了只能做幕僚出谋划策,交接各方。
左宗棠不用说了,才华万中无一,脾气也不是一般的小,心高气傲且又刚硬强悍,用好了足可独当一面,为将为帅皆可称善。要是收服不了,他足可成为一世之敌,历史上曾左李三人互相制衡,甚至是反目,这也造成了曾家兄弟虽然一度有过要进步的念头,最终还是不得不拜在了鬼子六的门下。
性格决定命运,这也是为什么后来郭嵩焘做了外交官,而左宗棠则是楚军大帅的原因了。这样性格迥然不同的两个人居然成了知交,不能不理解为相辅相成了,左某人那倔驴子脾气,也就郭嵩焘这等老好人能受得了。换了周晓峰,见面指定就是唇枪舌剑,火光四溅。
一物降一物,虽然周晓峰号准了脉对症下药,但这头倔驴其实乃是万中无一的兽王,等闲人驯服不了。要是能把郭嵩焘留下来,也算是多上了一个笼头。
“我们之间的赌约还没到期,你这话说了也是白说。”
“哼哼!说什么五千兵勇,一个月时间内击破长毛,肃平湖湘全境,还三湘四水百万生民一片安宁,这可是你说的,你也就剩下几天时间,我看你有没有通天彻地之能实现这个约定。”
“伯琛兄你给我做个见证,我的五千兵勇是什么时候聚齐的?”
玩文字游戏咱不怕,我可没说过一个月时间从立赌约时算起,而是有五千兵勇时算起,你自己算错了时间,可怪不得我。
“六天前吧。”
看,还是小郭厚道,实在人呐,不像有些人,天天掰着手指头算日子,小气吧啦的。
“二十多天前,我有五千兵勇吗?”
左宗棠送了他一对白眼珠子,不搭理他。
“如此说来,我还有二十几天好办事,二十几天后,某人可就要替我牵马执辔,端茶倒水了。伯琛兄,你是喜欢喝绿茶呢,还是黑茶,要不冰红茶?”
。。。。。
气氛虽然轻松了下来,问题却没法回避,郭嵩焘犹豫再三,斟酌着说道:
“郭某戴孝在身,还要在家守制,多有不便,恕难从命。。。。待长沙之围破解,我还是得归乡。”
郭嵩焘虽然说的委婉,拒绝之意却灰常明显。
意料中事,周晓峰只当没听见。
你戴孝在身,你要在家守制,那你还四处奔走上蹿下跳的拉关系干什么?左季高,曾国藩。。。。哪个不是你一而再再而三坚请出山的?又是溃兵又是乱军的乱成一锅粥你不好好在家呆着你巴巴的跑到湘中又巴巴的跟到长沙一路颠簸,你不是为了功名,莫非只是为了他人做嫁衣裳不成?
扯淡!
。。。。。
第一百三十二章 初会()
更新时间:2013…02…06
。。。。。
老猪真就是鄙视读书人这种言不由衷假撇清。
你小郭不是左季高,那倔驴子是牵着不走打着倒退,你不是想要功名嘛,想要当官嘛,我勾引你,诱惑你,我威逼利诱,我死皮赖脸。。。。。小爷手段多滴横,你小郭书读的多,混社会时间太短经验不足,现在还嫩了。
“咱们来算算账!国际的国内的过往的当下的将来的形式。。。。。你瞧,现在八旗加绿营合起来都打不过我一个师,长毛再多十万也是送菜。。。。。洋夷白鬼子家里乱成了一锅粥,正准备大打呢。人我有多少多少,钱粮我有多少多少。。。。我湘军不坐大,粤军不雄起,舍我其谁?湖湘士子有多少,我就用多少。。。。。”
周晓峰掰扯着国际的国内的形势,指点江山,意气风发,他是在那顾盼自雄了,郭嵩焘却在那更加纠结了。
虽然最后一句话没说出来,可意思到了。你想当曹操,哪怕想当皇帝那都是你自家事,找我说得着吗?我装聋作哑不去告发你你打发我点盘缠我走人就是了下次见面还是好朋友我叫你哥还不行嘛。
现在差不多把话都挑明了,我咋办?
郭嵩焘郁闷啊,纠结啊,折磨啊,一把一把的摸脑壳揪头发啊,他老婆头胎生孩子猜测是儿子是女儿那会都没这会儿烦躁。
“容我想想,再想想。”
心已经慌了,失了主张,郭嵩焘再度失魂落魄瞻前顾后坐立不安。就是左宗棠也在那只顾喝茶不说话,神思不属。
面临关系一生命运前途的抉择,甚至是关系到一家一姓前途命运的抉择,试问这世上又有几个人能够淡定?
其实说起来,还是郭、左二人现在的局面小了点,眼界也还不够宽阔。湘军、楚军、淮军崛起的时候,你当曾家兄弟、他左某人,还有那李二鬼子身边没有人撺掇过,自己夜深睡不着没有睁着眼睛做过黄袍加身的美梦嘛?
读书人,尤其是明清以降的读书人,真正忠贞不二的硬骨头,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高洁之士,能有几人?骑墙者多有,而象宋末那般几千几万人投海自尽殉国的,再不可复现。
明亡之后,文人的气节、风骨就被抽掉了脊梁,文人变得无耻且无德,而这等文人做了官,更是节操掉一地,蝇营狗苟,溜须拍马,开始鲜廉寡耻起来。
现时代还算好的,读书人至少还有一份坚持,太平天国动乱十余年,满清官员投敌者屈指可数便是明证。把天下知识分子变成奴才的*朝还没有到来,官员也还没有堕落到做着本国的官,刮着父母之邦的油水,却做着外国的公民,干着吃里扒外的勾当,那才叫操蛋呢。
“我把你象犬马一样驱使,猪羊一样屠宰,你反倒匍匐在地、为我歌功颂德。失却灵魂的民族呀,不过是一群形尸走肉。”
这句话周晓峰早已经忘了是从哪里听来的了,不过他庆幸自己还好没有穿越到一个最坏的时代。否则,你哪怕是多吃一碗白饭都是罪过,要是敢说几句真话,立马打倒在地再踏上几脚让你永世不得翻身。
“也罢,两位再想想,明天就要上战场布阵,后天就要开战了,你们且拭目以待。我周家都是忠厚人,不会亏待朋友的,到时候是走是留,绝不勉强。”
我忠厚你一脸,俺们都已经了解到这么多内情,泥足深陷,真是想走就能走得了的嘛?骗骗老实人也就罢了,我妈还等着我回家过年呢,可不想成了屠刀下待宰的年猪。
“我还是那句话,时候未到,等你赢了,我留,你输了,我走,我和伯琛情同兄弟,那是要同进退的。。。。还有,今晚我要美酒美人相伴,你看着办!”
有要求就好,左宗棠这番话其实已经算是帮他劝说郭嵩焘稍安勿动坐观风色了。留得久了,以后还能掰扯得清楚吗?周晓峰大喜过望,连忙向帐外叫道:
“永福,赶紧去趟湘潭县城,把胡家开的那个啥荷香苑全包了。这些天操劳军务,日理万机也疲乏了,都放松放松去。那个啥冰火两重天,据说是老祖宗的第五大发明呢,我们一起去观摩一下哈,那个红姐儿小思给老左留着。”
小福子郁闷低头请示:
“爷,大家都不捧场,我哪有银子去包场子叫姑娘?点单玩全活儿可不便宜啊!唉,现在这世道,都爱围观瞧热闹,都要过年了,红包呢?赏钱呢?!”
周晓峰从腰包里掏出块散碎银子丢过去。
“咱就图个自己开心,问人要红包作甚,有红票就够了。。。。咦,你还愣着干啥,等着吃年夜饭呐?还不快去!”
。。。。。
一夜风流!
才几个人而已,那仲冲自是不会再驳了周晓峰的面子,让人开了半面城门放入。荷香苑更是不会拒绝豪客光顾,千两银子砸下去,再有亲兵衙役作威作势的‘劝说’,毕竟不过是县城里的夜场,哪有人敢顶撞?
那红姐儿小思还真是风骚入骨,媚态可人,手段又高强,让左宗棠这做了几十年正人君子的湘上农人见识了何谓中国第五大发明。
“十指弹琴。。。。漫游世界。。。。星球大战。。。。空中飞人。。。。这都是神马功夫?枉我左某人自小遍览群书,真是百闻不如一见,孤陋寡闻了。”
多少端了几回,左宗棠虽然累得腰腿酸软,却是遍体通泰,神清气爽。
“人不风流枉少年,我老左就跟着这位大少搏一把,也不算埋没了这百多斤。”
其实他这个举动多少有点自污之意,一来同流合污以表明自己现在无意拖后腿,后世不是有三铁嘛,一起逛过‘书苑’也算是一份交情。二来就有点王翦萧何的做派了,当年那两位就是不断索要赏赐田宅财货以示自己没有威胁,我把小鞭子交你手里,两下里都安心。
聪明人!
不过却是多此一举,周晓峰既不是嬴政也不是刘季,老左的个人简历连他自己本人都不知道,可周晓峰知道左宗棠是个什么人物,再装无害也还是一头猛虎,只不过对他威胁不大罢了。
左宗棠的性子孤傲不群,注定了不可能结党,倒像是一把快刀,犀利无匹,光芒四射。这样的人使用好了,正可开疆拓土,万里封侯,建不世功勋。
。。。。。
昭山湾,两军约定的预设战场,长约八里,宽二三里,近万亩良田,一片大塅。
塅中一条小河自上游的长塘、枫树坳一路向西在昭山南面汇入湘江。河宽不过一丈,深约米余,到湘江河口也不过十几步开外,却正好将虎形山到昭山之间的塅坪截成两半。
十八里桥是这条河上唯一的通道,这座石桥因为距离湘潭县城十八里而得名,是由莲城入省府的咽喉要地,正处在战场正中。
四五万人马集中到了场中,昭山湾顿时热闹起来。
一天的时间,湘军就利用十八里桥周围的旱田山林河泽地形构筑了几道防线,只放开中心地带一里许宽度用于两军对阵。
湘军布下的阵型如同一张长弓,两侧沿河岸都是沙包土垒和战壕,居高临下把手河道防止侧翼袭击。中间则畅通无阻,正是准备和太平军在此决战。
只是不知为何,在十八里桥两边大路旁突兀地立着十几根数丈高参差不齐的粗大木柱,每根相距四五米,却是无人能猜出作何用场。
对面的太平军也在准备来日的决战,不过他们可没有又是挖沟又是垒墙的,只是布置了一下各部方位而已,自将领到士兵都不断有人嘲笑敌人未战先怯的举动。
“哈哈哈,湖南蛮子这是害怕了,准备做缩头乌龟啦。。。。。”
广西籍的太平军老兵放声大叫,听在许多在道州、永州新入伍的战士耳中却不是滋味。
“湖南人打湖南人,如何下得去手?”
此时的太平军中,湖南人倒占了一半,光是道州、永州一带,就有四五万矿工投军。这些人虽然已经走上了造反这条路,不过是因为日子实在过不下去了,可真要在家乡大开杀戒,还是于心不忍的。
两军各自备战,却也没有人擅自挑衅,双方主帅都有军令,今天且养足精神,待明日再放手一搏。
熟悉了一下战场,双方各自回营,一宿无话。
。。。。。
翌日凌晨,两军一南一北相对向十八里桥推进。
人马上万,无边无沿,那真是乌泱泱好大一片,小河两岸一黑一红如同两波海潮涌动。
太平军三万人马中军在前,左军右军占据两翼,正如一个锥形。而湘军兵勇则迅速进入昨日布设好的阵地,放开了中心地带,如同一个张开的大口袋。
两军相隔两里左右距离停下,肃杀压抑的气氛随着行军鼓歇息而油然升起。
静默,如同巨石压在每个人的心头。
湘军阵营中,一骑突出,疾驰向石桥。只见那骑士尚未冲到桥头便在马上跃起,飞身登上了桥边的一根木桩。他脚下毫不停留,‘噔噔噔’连着跳过几根立柱,如同飞鸟一般跳上桥边最高的一根柱子,当真衣带飘飘,风采奕奕。
那人手里举起一个不知名的物事,一阵嗡嗡声之后,则是洪亮的喊话。
“请石相公前来答话!”
“那是什么人?”
“湘中周晓峰,久闻石相公文武双全,还有李秀成、陈玉成、林启容、林凤翔、李开方、罗大纲、曾天养、韦俊都是南海蛟龙王龙子托生凡胎,如今本座驾到,还不速速出迎?”
周晓峰中气十足,手里又拿了个电喇叭,声传数里,远近都能听到他的话语。以前不起眼的小玩意,现在倒派上了大用场。
“来了,果然是要动摇我等军心。”
站在中军的韦昌辉与石达开等人皆是内心震怖,脸色发白。他们想到了敌人不会只是传书那么简单,只是没想到隔着一两里路,对方喊话居然能让三军数万人都能听得清清楚楚,这已经不是凡人所能办到了。
“莫非真有神器存在?”
在这样的场合,失去话语权意味着什么,他们心里明白,要是任由对方继续胡说八道下去,人心散了,这仗也别打了。
“。。。吾乃天庭兵马大元帅,统领十万天兵天将。。。。石达开、李秀成、陈玉成等人本是南海蛟龙之子,转世托生于民间,当年亦是吾属下,汝等还不速速归建,回我麾下,更待何时?!”
“原来翼王殿下居然是真龙子嗣,难怪如此了得!”
“神仙打架,我等凡人可怎么办?”
“。。。。。”
周晓峰还在那里宣告四方,太平军中战士私下交头接耳,阵列已经有了乱象。以其人之道还施彼身,你们不是信神嘛,信吧,咱就是神!
眼看再这样下去大事就要不妙,石达开赶紧打马而出,冲向石桥,口中大喝:
“石达开在此,贼子休要猖狂!”
大鱼浮出水了。
第一百三十三章 石相公()
更新时间:2013…02…07
“。。。。。贼渠以石为最悍,其诳煽莠民,张大声势,亦以石为最谲”。
在历史上石达开的评价颇高,就是他的老对手曾国藩对石达开也是又爱又恨,爱惜其才,却恨不能为其所用。
当年左宗棠曾评价石达开:“狡悍著闻,素得群贼之心,其才智诸贼之上”。
翼王石达开乃是一代传奇人物,也是周晓峰向来仰慕的一位悲情英雄。太平军中,天王洪秀全愚昧,东王杨秀清刚愎,南王冯云山是老好人,西王萧朝贵靠着和杨秀清一起装神弄鬼出位,而韦昌辉则贪权残忍,杀戮太过。只有这位‘石相公’为人豪爽,性情温厚,又体恤军民,被称为‘义王’。
对他的今生后世,周晓峰还是颇为熟稔的。
石达开也是广西客家人,出身小富之家,他父母早亡,从少年时代就开始独自支撑家业,在耕种之余,还经营一些小买卖,日子过得平安富足。他小时候聪明伶俐,喜欢读书,尤其爱好兵法。等到稍稍长大之后,他经常吟诵一些豪壮的诗词,也经常说一些建功立业的大话,只是大家都没有把这个孩子当回事。
石达开十二岁的时候,身材魁梧,容貌英俊,仿佛一个成年人一样。他认为自己有的是雄才大略,慷慨豪迈,生出了经纶天下的志向。于是他四处出游经商,行侠仗义,结纳四方豪杰。回到家里的时候,又象大人一样为人排忧解难,接济穷人,扶助老弱病残。如果有人上门求助,不论是农夫商人还是乞丐和尚,他都热情的邀请他进入自己的家门,用酒菜款待。
就这样,到石达开十四岁的时候,在家乡一带,已经小有名气,村里的人很敬重他,江湖豪杰也争相传颂他的美名,叫他“石相公”。
石达开曾经四处拜访名师,练习武艺,他的功夫结合了少林、武当派的精华,自己又思考研究出一套拳术,招式很多,有“弓箭袋”,“悬狮装”,他练习的步法也很玄妙,叫做“鸳鸯连环步”。
道光二十七年,石达开十六岁,洪秀全、冯云山很早就听说过他的美名,亲自上门拜访他,席间谈论天下大事,被石达开的风采所感染。石达开认为洪秀全是命世英主,对洪非常钦佩;又赞赏冯云山的才学气度,就答应入会,约定:驱逐鞑虏,共御外侮,救民水火,复兴华夏。
二十八年冬,石达开率领贵县的教众在六屈打败了当地团练,捣毁了敌人的巢穴,团练首领周凤歧只能落荒而逃。。
道光三十年七月,石达开捐弃家产,率众起义,在贵县祭旗誓师,带领兵马进占六乌山口,声势震动两广。不少土家、客家人摄于石达开的威望,加入了石达开的部队,石达开的声势更大了,等到他带领人马赶到金田和拜上帝教汇合的时候,人马已经超过了四千人。
石达开主管练兵和理财。他按照古代练兵的方法,教习士兵,制定军纪,部队整齐严明。又执掌太平天国圣库,他力行财政公开,一丝不苟,惩戒贪墨不法的人,他的威望越来越高,虽然年纪小,但是没有人敢不服他。腊月,洪秀全在金田起义,封他为左军主将,当时的他只有十九岁。
咸丰元年四月,太平军到达象州中平城,都统乌兰泰率兵马五千人在罗秀村扎营,阻挡太平军通往中平西北的道路,五月,清军进发到了独鳌山,和石达开隔仁义河对阵,彼此相距只有十里。
乌兰泰的兵马刚刚到达,石达开就命令小股部队不断骚扰,持续了几个昼夜,清兵寝食难安,疲于应付,没有精力展开作战,于是石达开派遣主力,趁着夜色,迂回到清军梁山村大营的侧后,又在仁义河上筑起了大坝,采用汉朝韩信击败龙且的办法,堵塞河水,并且设下伏兵。
第二天,石达开率领三百人,过河佯攻,清兵用火枪和火炮抵挡,石达开撤退。清兵追击,石达开回头再次和清兵作战,打了一会儿,再次撤退。乌兰率领主力猛追,到了仁义河,清兵大声呐喊追杀,水流比较浅,干脆骑马泅渡。
石达开的伏兵看到敌人已经渡过了一半,于是扒开大坝,放水淹人,乌兰泰的人马被淹死了一千多人,已经渡过河的,遭到伏兵的杀戮,损失过半。这个时候,梁山村喊杀声四起,土炮的声音连续不断,乌兰泰赶紧回头挽救大营,石达开回马渡河,会合伏兵大肆追杀,获得了大胜。
石达开认为敌人已经变成惊弓之鸟,可以乘胜全部歼灭,于是在夜里率领勇士七名,偷偷进入乌兰泰的独螯山威宁大营,进去之后,四处放火,连声高喊“长毛来了!”
清兵认为大营已经被攻克,全数仓皇逃走,乱哄哄的从山顶往下跑。当时夜色昏暗,山路陡峭,清兵互相践踏,死尸遍地。石达开又命令几十个人,推着威宁营内的火炮二十门,从山顶向下射击。清兵被击中很多,坠崖、落水以及被炮炸死的人无法计算。
这一仗太平军甚至没有一个人受伤,乌兰泰后来谈到这次战役的时候,哀叹“千兵不敌七贼,实出情理之外”。
石达开骁勇善战的美名,从这个时候开始被传颂。
后来,石达开和萧朝贵、冯云山等人大破向荣于平南官村,向荣狼狈逃走,这一仗被称为太平天国立国之战。
石达开又和萧朝贵,韦昌辉率领先锋部队,从大旺村出发进攻永安。到大黎村境内,当地很多人敬慕太平军的威名前来投奔,陈玉成、李秀成就是在那个时候投靠了太平军。从此太平军的势力更加不可阻挡。
咸丰元年十二月,洪秀全在永安下诏封王,赞赏石达开的功劳,封石达开为翼王,称五千岁,其尊号的意思是“羽翼天朝”,当时的石达开不过二十岁。
咸丰二年八月,萧朝贵率队攻打长沙,守城军发炮击中其前胸,重伤身亡。九月,天王洪秀全、东王杨秀清率主力攻城,日夜进攻,至此已经一月有余。
好在长沙城池坚固,炮弹充足,湖南蛮子又素来骁勇善战,加上守城将领足智多谋,至今尚未攻克。
此时长沙城内外聚集了清军兵马近七万人,统兵将领以及参谋也有很多杰出人物,骆秉章,张亮基,江忠源,邓绍良,向荣,张国梁,李瑞,和春,秦定三,王家琳,翟腾龙等皆可称太平军劲敌。
只是因为历史出现了拐点,左宗棠,郭嵩焘本应入城助战,此刻却到了周晓峰营中。
由于一个多月的连续战斗,太平军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