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汉唐天下-第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翻来覆去的想着这些,周叔是越来越郁闷。
崔夫人看周叔不出门,这第一天倒没觉得啥,第二天就觉得周叔不对了。崔夫人问周叔到底是怎么啦?哪里不舒服?周叔一直是摇头,连话也不愿意说,只是自己在瞎琢磨。崔夫人也知道周叔的脾气,干脆也就不问了,到了晚间,径自炒了几个菜,备了一小坛酒,直接把周二叔给喊过来喝酒,崔夫人知道,周二叔最是精明,从小就称周叔的心,周叔有话不和自己说,但只要这二兄弟来了,他就是相瞒也瞒不住。
周二叔最近忙的很,自己的大哥,从来不爱出头露面,自己和那几位家长,如今可都是山庄的长老,又兼着这保长的,老人里,只有大哥是只做了一个悠闲的长老。眼看山庄的基业越发的兴旺,连灿儿他们,都是保正了,自己要是不多干点,为老周家保住目前的地位,一旦被比了下去,以后再想翻身可就难了。因此上,周二叔不但是份内的事要做,就是份外的事,那也是时时在心里琢磨着,只要不懂得,不是问李煜,就是请教罗老夫子。一来二去,周二叔还真就成了庄里最让李煜放心的人。也是承办事务最多的人。周二叔虽然很忙,依然是忙的很高兴,很快乐。
这大哥有事,二叔就是在忙,也要赶过来的。兄弟两个,小酒喝着,好菜吃着,没多大的工夫,周二叔就把周叔的心思给摸出来了。
周二叔号准了大哥的脉,倒是不着急了,在他看来,周叔是当局者迷,那李煜除了蓉儿,在这个山庄,谁还能配的上?
不过,二叔想的更远,这山庄,自家的侄女自然是头一号的,可将来到了外面,那啥人没有呀?万一有个比自己侄女更强的来个横刀夺爱,难道自己就眼巴巴的看着不成,所以,不管怎么样,这个事是宜早不宜迟。早定早好呀!
琢磨半晌,二叔笑道:“大哥,你觉得李煜这孩子到底咋样?”
周叔翻了二叔一眼,将酒一饮而尽,道:“那还用说?自然是好的!”
二叔陪着喝了一杯,笑道:“那你觉得要是做咱家的女婿呢?”
周叔闷声闷气的说道:“这孩子,是宝儿他们几个救回来的,这一年多,咱都看着,可是为山庄做了不少的事,对蓉儿,看着也是不错,可就是不知道这心里到底是啥心思。他要是真的愿意娶了蓉儿,哥哥也没什么不愿意的。”
二叔嘿嘿笑着,道:“大哥,有你这话,你就别管了,我看他和蓉儿,也是情投意合,就是大嫂,也喜欢的很,大哥是主,不好出面,兄弟一定把这事办的漂漂亮亮的。让咱得孩子称心如意就是”
周叔点点头,这心里也觉得顺过了那口气,自家兄弟的能干,她是放心的很,既然兄弟打了保票,该不会有什么差池了。
二叔喝完了酒,回去琢磨了一下,这事自己总不好去说,毕竟那是自己嫡亲的侄女,这叔叔帮侄女保媒,总不是那么好看。还是要找个外人来提更好。看周辉在家,忽然想起一个人来,忙让周辉去把罗老夫子请来。
罗老夫子听周二叔说明了,抚着自己的胡须沉思,半晌没有言语。
要说周蓉儿这孩子,那可是真的讨人喜欢,这份从小随着崔氏养出来的那份从容气度,不要说在这山庄,就是放到长安城,那也是丝毫不比那些大家闺秀逊色。更难得是天生的聪颖,自己也算见过不少的书生秀才,还真没能比得上的,而且这聪颖之中,丝毫不影响内心的质朴和娇憨。每次给这孩子讲东西,对老夫子来说,都有一种如沐春凤的享受。
这孩子要是嫁给了李长官,那定是李长官的得力臂助。也只有这样聪颖的女人,才能配得上李煜这种才包天下的人物。
这让罗隐犹豫的,恰恰就是周家。
这自古天下,怕的就是外戚权臣,雄主在位,那自是无妨,可天有不测风云,一旦少主初立,女后主政,那外戚那个不是权倾朝野?像王莽,杨坚,那个不是靠了外戚的身份夺了天下?
这周家,要是都像老周大哥那样,不用说是最好的,一旦李煜有了基业,高爵厚禄的养起来就是了。可关键是周家不止老周大哥,周二哥,周三哥可都是精明的主,虽说不识字,可目前在山庄,那可也是数得上的人物,要知道,这山庄的人物,将来不用想,那也是李长官的嫡系核心呀。况且周灿周辉,在少一辈里,都是顶尖的人物。大业成就之时,这些人正在少壮,又是从龙已久,出将入相是可以想见的,周蓉儿身为正宫,在朝廷有如此后援,怕是无人可制呀!
转念一想,这周蓉儿和李煜情投意合,核心的人谁不明白?就是想挡,怕也挡不住,况且,无论怎么样,看周家的几个人物,除非故意的压制和排挤,否则那肯定是李煜周围将来最大的势力,尤其是周辉,虽然岁数还小,可在李煜眼里,那可是传承衣钵的开门大弟子呀。谁又能排挤的了,压制的住?这目前山庄的基业,说穿了还是从最初周家的基础上发展出来的,这周家要是成了李煜的岳家,李煜掌管这山庄,那可是无论是情是理,可都是名正言顺。
这周蓉儿好歹是自己的弟子,有自己的教导,将来大业有成,必是一代贤后,那帝师每代皆有,不算稀奇,可这贤后之师,自己可是古往今来独一份呀。
罢了,此事有利有弊,利在明处,利在现在,至于弊,不过是自己的担忧而已,将来好远的事,想那么多干什么。
周二叔看罗隐不说话,连着招呼了好几声,才把罗隐惊的醒了,二叔小心的说道:“老夫子,你这是?”
罗隐呵呵呵笑着,道:“周二弟,我的周保长呀,老夫是喜欢的狠呀,一时失态,兄弟见谅,见谅。此事无需操心,就包在老夫身上,数日之内,必见喜信”
周二叔赶紧施了一礼,喜笑颜开;道:“夫子高才,既然说好,那自是妥当的,一切有劳夫子,感激不尽,我们准候夫子佳音就是”
罗隐赶紧搀住周二叔,嘻嘻笑着,道:“一定,一定,这个喜酒老夫可就预先定下了,哈哈哈。”
第三十三章 缘由天定()
李煜吃完了饭,心满意足的抚着自己的肚子,懒懒地斜靠在床上,看周蓉儿里里外外的收拾,突然鼻子一痒,无缘无故地打了两个喷嚏,周蓉儿停下手,看看李煜,道:“怎么啦?是不是着凉啦?”
李煜摇摇头,笑道:“哪里呀,这不好好的,说不定谁想我呢。”
周蓉儿翻了李煜一眼,撇撇嘴,一边收拾桌子,一边笑道:“美的你牙疼吧,除了我管你这懒家伙,有人想你才怪。”
李煜嘿嘿笑道:“懒就懒吧,反正有你这勤快的管着呢,既然没人想,那就是有人琢磨着算计我呢!”
周蓉来到床边坐下,理理头发,笑着说道:“才不会呢,这庄里的老老少少,可都服你的很呢,很多人都说你是神仙下凡,能掐会算呢,谁还敢算计你呀!”
李煜道:“以前听人说,打喷嚏,不是有人想,就是让人算计呢,嘿嘿,神仙下凡,蓉儿你看呢,我是神仙吗?”
周蓉儿看着李煜,端详了半天突然严肃了起来,道:“神仙,当然是神仙下凡了,我看就是,估计是那个天上的神仙,被玉皇大帝饿了几千年,实在忍不住,自己偷偷跑到人间了。”
李煜听周蓉儿说是,本来还有点得意自己的光辉形象,听到后来,才知道周蓉儿又在拿他当初的样子打趣,心里很是轻松和欢喜,抓住周蓉儿的小手,故作恶狠狠的说道:“小丫头,又拿当初的事臭我,看我不把你的鼻子拧下来。”欠身伸手,去抓周蓉儿的鼻子。
周蓉儿反手握住李煜的手,看着李煜,脸突然红了,低声说道:“我不知道你怎么知道那么多事,可是在我心里,不管你做出什么,说出什么,你也不会是神仙,我记住的,就是你因为肚子饿而流泪可笑样子,就是你拄着拐杖,到处闲逛四处蹭饭的惫懒样子,就是你在人前侃侃而谈无所不知的样子。我才不管你是不是神仙呢,我只要你一直是我原来看到的那个煜哥哥”
李煜的手握在周蓉儿的手里,周蓉儿的手,柔软而温润。李煜道:“蓉儿,我就是你的煜哥哥,不管发生什么,不管多久,永远是你原来那个煜哥哥。”
周蓉儿点点头,没有吭声,眼里滴出两滴泪来,李煜看着周蓉儿清丽如花的容颜,默默的握住周蓉儿的手,享受着浓浓的温馨,心里暖暖的。半晌,周蓉儿抽出手,擦了一下眼泪,脸红红的,展颜笑了,道:“煜哥哥,虽然我知道你不是神仙,可是我也奇怪呀,你出去的又不多,怎么知道外面现在发生的事呀?”
李煜微笑道:“蓉儿,我知道这些事,并不是看到的,听到的,而是有地方写着呢,那上面对外面的那些大人物,那些大事,都写得很清楚。我看到过,记住了一部分。只是这个地方,我没法说清楚,也没办法再去看。”
周蓉儿点点头,道:“我知道的,那是只有你才能去的地方,我们都不能去,所以你知道,我们都不知道。”
李煜心里道,后面一千多年,可不是都不能去。我也是曾经去过,在也去不了了。不过他知道周蓉儿说的意思是,那是神仙提点李煜的地方,所以只有李煜能去,别人无缘去不了。不过,这个误会也是最好的解释了。没必要再说清楚,也没办法说清楚。
李煜道:“我们都去不了那个地方了。我知道的,就是我记住的那些,不过没关系,这里有我的蓉儿,蓉儿那么聪明,肯定能帮我想起很多事,知道很多事的。”
周蓉儿低声说道:“我就怕我笨,帮不了你。”
李煜笑道:“哪里呀,罗老夫子,可是天天夸你呢,说你举一反三,学的很快,要是有上两年的工夫,只怕他可就没啥能教你的了。”
周蓉儿听李煜转述别人夸奖的话,心里也是高兴,只是微笑不语,李煜刚想伸手,揽住周蓉儿的小蛮腰,外面传来脚步声响,周蓉儿忙站了起来,快步迎到门边,拉开门看时,罗隐慢步踱了过来,周蓉儿赶紧施礼,笑道:“先生来啦,快请进吧,煜哥哥在呢。”
罗隐微微笑着,看着周蓉儿,点点头,道:“蓉儿不必多礼,吃过饭啦?”
周蓉儿一边将罗隐让进屋,一边说道:“刚刚吃完,先生吃过啦?在哪里吃的?”
罗隐笑道:“我还能在哪里吃,还不是吃的学堂的共饭,要是有人帮我做饭就好啦,呵呵!”
李煜早站起身来,请罗隐坐了,周蓉儿笑道:“先生想吃,我帮先生做好了。”
罗隐呵呵呵笑着,道:“还是算了,我一个老头子,也就吃共饭的命,可不敢麻烦蓉儿。”
周蓉儿笑笑,见罗隐来,知道有事要谈,也就辞了回家。
李煜送到门外,直到看不到了,才关上门进来,在罗隐对面坐下,笑道:“罗主薄可是有事要说?”
罗隐拱拱手,笑道:“呵呵,罗隐恭喜长官,贺喜长官,长官大喜呀!”
李煜不明所以,有些惊诧,笑道:“罗主薄这是何意?不知煜喜从何来呀?”
罗隐笑眯眯的,抚弄着不多的几根胡须,看李煜不解,问道:“敢问长官今年贵庚呀?”
李煜道:“二十有二,怎么,这喜事还和我岁数有关呀?”
罗隐掐着手指,摇头晃脑,故作高深地算了半天,道:“那是自然呢,二十二,可不是正好。”
李煜站起身来,围着罗隐转了一圈,道:“罗主薄,和啥正好?赶紧清楚地说,别给我打哑谜!”
罗隐嘿嘿笑着,道:“不孝有三,无后为大,长官二十有二,却内宅无主,岂不是与礼不合?而今有人托老夫给长官提亲,老夫盘算再三,彼此正是相当,这还不是喜事一件?”
李煜见他如此说,想了一想,已经猜到一二,虽笑道:“如此可真是喜事,呵呵呵,不知是哪一家托了夫子保媒呀?”
罗隐坏坏的一笑,道:“长官何不猜上一猜?”
李煜凑到近前,看着罗隐笑道:“可是周家大叔?”
罗隐仍是那副模样,使劲的摇了几下头,到:“不是,不是,长官错了?”
“错了,那是谁家?”李煜很是有点惊讶,山庄老人谁不知道自己和周蓉儿关系极好,实在想不出还会有谁家来掺和一下。
罗隐不慌不忙,伸出两个手指头,笑道:“不是周大叔,是周二叔,所以长官错了。”
李煜错愕一下,顿时哈哈大笑:“你这老夫子,居然也会开玩笑,哈哈哈。”
罗隐坏笑着,将今天二叔找他的事说了一遍,李煜心花怒放,满口的答应。虽然自己来自后世,没那么多的机会,可在这个年代,礼法之事也不能不管不顾,虽然知道周大叔夫妇对自己不错,但毕竟没有挑明,万一人家家长不同意,这事总是麻烦。现在周家主动央人说媒,这唯一的顾虑去了,自然是心花怒放。
罗隐看利于高兴的样子,心里也是得意自己形势看得明白,没有阻拦掌管的好事。既然李长官没有意见,罗隐当即提出,自己就做男方的媒人,请自己的好友,也是学堂先生的崔平来做女方的媒人。
李煜憋不住的高兴,自无不可,当即将此事全权委托罗隐张罗,罗隐应了,自去安排。
李煜虽然高兴,但到了晚间,躺在床上,不由又想起前世的老母娇妻和**,自己穿越一年多,到这边还算是混的凑合,他们老的老,小的小,不知他们现下过的如何,想来想去,自己在屋里不免又痛哭一场。
虽然不过是形式而已,罗老夫子却是一丝不苟,依着礼节,从议婚、纳名、问吉、小定,到大定,居然也是好几天才走完了程序。这一番折腾,消息已在全庄传了开来,周蓉儿脸薄,被庄中大婶和姐妹们打趣了几次,这几日早躲在家里,做起了乖宝宝,连课也不上了,倒是周大叔,又恢复了精气神,时常在庄里转来转去,心满意足的接受着人们的祝贺和恭喜。
双方议定,眼下已是大年将至,这婚定了,山庄又不大,为免以后尴尬,成亲的日子速战速决,就定在腊月二十八。
不过这婚礼如何办,让李煜发了愁,说起来李煜可是一庄之主,周家在山庄,也是头一号的人家,这成亲大事,按照周家的想法,唯一的女儿出嫁,可是不能马虎,总要风光一些。而且就是罗隐周宝黄石一班人,也有趁机热闹热闹,好好操办一场,给山庄增点喜气的意思。
偏偏李煜是官高人穷,除了住的公房,简直身无分文,就是想要热闹,总不能空口白话,让庄里人送了礼,然后喝点西北风就回家吧?而且不论是周家,还是别的人家,日常过日子还行,真要大操大办一场婚礼,那还真耗给穷了不可。李煜一边想,一边摇头。
想想前世,那些婚礼,结婚的是大把的钱花在吃喝上,朋友亲戚,则是为了凑份子,咬着牙的往外摘自己的肋巴骨。唯一便宜得的就是那些饭店和婚庆公司。不行,这山庄底子薄,可要立好规矩,移风易俗,搞一个简单热闹,革命化的婚礼,既不能马虎了自己的终身大事,满足个各方面的要求,还要能节约闹革命。
想到这,李煜立马拿出纸笔,开始起草《红白理事会运行章程》。
第三十四章 红白章程()
李煜起草的《红白理事会运行章程》拿到山庄的长老扩大会上,居然讨论了两天,才算定了稿。这在山庄的议事决策的历史上,是破天荒的。
之所以有这样的一个过程,是因为这个章程虽然条款不多,但却涉及到了很多东西,山庄的这些长老们,未必能搞清李煜隐在条文最深处的含义,但这些人都是人精,也能察觉这些条文背后,肯定是有什么意图在里面,各自的理解不同,争论也是必然的。
比如章程规定,无论红事还是白事,主家必须按规定向山庄公仓缴纳一定的操办费用后,由山庄理事会统一操办。
关于这一条,人们的身份不同,理解起利弊来,可是分歧极大。比如几位族长虽然明面上没多少什么,但心里都还是有点不同的。因为在中国的这个宗法社会里,红白事,是一个家族最大的事。一个人除非是离家在外,脱离了家族的控制范围,不在和宗族有太多的联系,否则无论他结婚生子,还是落叶归根,那都离不开宗族的制约,而宗族的制约,更多是通过族长权威的行驶来体现的,在红白事的操办上,宗族和族长的意见是占有很大的分量的。在红白事的现场,是展示族长指挥管理才能和权威最重要的场合之一。红白事的操办,也是向宗族内外,展现本宗族力量最佳场合。
现在红白事的操办权,给了理事会,这些族长当然是很有点想法的。像周二叔和李叔、王叔这三位,就很是不以为然,心里都觉得是山庄管到家族内部的事务上,多多少少是侵犯了自己权力,未免是越俎代庖,多此一举。而像周大叔、陈叔等本来就是以忠厚为人推崇,不愿多事的族长,则觉得是能卸下这样一付担子,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这赞同的自然是大声讲的,心里不太同意的几个,则表达的委婉的多,毕竟李煜如今在山庄普通人中的威望,大家可都是一清二楚,他定出来的东西,即使有违自己的心意,也不好直接去落他的面子,况且,自己反对的理由也并不是那么光明正大,不好直接说出来。故而反对的态度虽然并不含糊,但言辞上,也只能是以给山庄增加太多的麻烦和费用为由而反对。
这三位为啥不太同意,李煜心里是明镜似得,他们所担心的,还真就是李煜想达到的目的,在李煜看来,山庄是自己做事业的根基,要想根基稳,首先它必须是一个强有力的整体,一个按一种统一组织模式运行管理的整体。这个整体的构架中,传统的宗族管理模式,只会弱化和扰乱山庄的保甲团练一体化组织模式。宗族的势力越强大,山庄的统一管理和运行就会越退化,山庄的整体性就越差。如果有机会,能把山庄变为一个完全的组织社会,那当时是最好,但作为一个宗族思想还非常严重的时代,在山庄完全消除宗族势力那绝对是异想天开,根本不可能实现。唯一的路子,就是消弱和控制宗族势力的发展,最少在事业的初期,必须趁宗族的影响力远逊于外面那些大世家宗族控制力的时候,压制这种势力强盛和扩张。
这种压制,无论是武力的压制还是想现代的那种洗脑式思想教育,李煜都不认为自己能做的到。李煜觉得,唯一能达到目的的途径,把宗族的一些功能,一些对宗族成员有重大影响的功能过渡给山庄,使山庄成为一个比宗族给于更多,功能更全的组织,这样自然会弱化宗族对成员的控制力度。
所以三位的反对,从反一个方面说明,李煜的思路还真是触及到了问题的根本。李煜心里并不着急,毕竟这明面上的反对理由,还是最好被打倒的。李煜说了几句冠冕堂皇的理由:
虽然这红白事以前都是各族自家操办的事,但山庄毕竟不大,那一族办事,也离不开别族的帮忙。帮忙张罗的这些人,其实也都是各族的头头脑脑,这样友情襄助,相互的往来,靠的是自觉自愿,难免会有个不周?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