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原始社会之天神下凡-第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竹林由于上层覆盖度很高,底下基本没有什么植物可以争得过它们,但是在靠近竹林边缘的地方,却有很多大树。

    它们根系错综复杂,阻碍毛竹根系的扩散,这就需要人为的干预。

    带领着战士们,将靠近自己驻地这一个方向的杂树砍了部分也就是了,一时半会这个工作完不了,回去后要把这个工作交给大巴的水果组。

    同时,也用锄头挖了两棵毛竹,连根带泥土,上面的竹支可以砍掉大半,这样带回去种植,等到了明年春天,估计就会长出新的竹子,若干年后,就能发展出另一片竹林。

    在回程路上,又抽出了一些人手对布满藤丛的山路进行了修理,以方便行走,以后可能会时常需要在这条路上来回行走。

    回到了驻地,得知一天下来都没有出现红狼的踪迹,大家的工作和生活又回到了正轨,王东总算松了口气。

    先把两棵毛竹种在了去大河的那片森林里,接下来就是弓箭大制作。

    有了前一次的制作经验,现在会削弓身的人多了一些,王东挑选了三个比较有天赋的,让他们专业负责弓身的制作。

    因为弓箭这种先进武器制造技术,最好还是不要过于公开化,以免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现在人口太少,自保的能力有限,万一弓箭技术被敌人学走,那就完蛋了。

    想到了这件事情,王东又联想到了其它先进制造技术。

    于是临时召开了头领会议,把自己的想法给提了出来。

    人类对独有技术的保护是很早就有的,例如很多武林世家的绝世武功,通常是传男不传女。

    因为大家都知道,女儿迟早要嫁给别人,如果把自己祖传技术传给女儿,那不就导致外泄了。

    原始人也懂得这些事情,历史上的母系社会,像制陶等关键技术就是传女不传男,因为男人是有可能交易出去的。

    就连平时在制作的过程中,制陶区域就有可能是男人们的禁区,不允许男人踏足。

    因此王东把这件事情一说,大家都能明白。经过讨论,制陶,煮盐,炼铜,弓箭等技术必须要加强管理。

    首先实行的是高薪养廉,把这一类人才的伙食待遇先提高,希望让他们衣食无忧来换取忠诚。

    然后是使用天神的信仰,假借天神的名义,宣布这些东西都是属于天神的,私自讨论将会受到惩罚。这个惩罚可不是说说就算了,到时候肯定是有人代替天神执行惩罚的。

    最后只能靠各个小头领的管理了,如何看好人是他们自己要处理的事情。

    处理完这件事情,新的弓箭又完成了一些。王东去查看了一下,品质不咋滴,原始人刚开始做这么高要求的东西,脑袋有时候转不过弯。

    他们怎么都想不明白,为什么弓身两边要均匀对称,为什么弯曲的时候不能太多或者太少。

    面对这样的疑问,王东是这样回复的:

    “为什么?先不要问这个问题,照着做吧,等你完成了一百张合格的弓身,我就告诉你!”

    “一百张?”这个负责做弓身的战士又懵逼了,满脸的问号,一百张是多少啊?

    你说这样还问啥为什么,别说我不懂了,就算我懂说出来你们也未必懂啊。

    成品不多,但消耗掉的竹料巨大,一根毛竹王东可以做七八张弓,到了他们手里可能只有两张良品。

    “加油,给每个男人都做一张弓!”王东拍了拍那个战士的肩膀。

    同时为了鼓励他,就给他赐名了。

    “你负责做长弓,长弓,弓长,以后你就叫张,哇塞,你赚到了,这是个大姓啊!”

    “。。。”大张有点听不懂了,不过没关系,重点是他知道自己也有天神的赐名了,这是无尚光荣的。

第78章 射箭熟练() 
弓增加的不多,但是箭就增加蛮多的,因为制作简单啊,每个人都会,竹子或者木头材质的都有。

    那就可以开始强化练习射箭了,每人每天都要射上那么几十支箭。还不是简单地射出去,而是要练习开弓,瞄准,等等细节。

    基本上一个上午练习下来,个个都叫苦连天。

    “大王,我感觉这手臂抬不起来了!”牙这么牛的人都感觉吃力了。

    “太差了,就这么点能耐,亏我还让你当头领,真丢人。”王东故意挖苦道,“你看看黑鲁,练习一上午了也没叫苦。”

    黑鲁听到了,偷偷地转了个身,揉了揉自己的手臂。

    但是牙没有看到啊,被人这样奚落怎么行,更不能被黑鲁那种家伙比下去。

    “我是肚子饿了,等我吃饱了就没事了。”牙找了个借口,溜出去了,鬼知道干什么去。

    王东揉了揉自己的胳膊,咬咬牙,千万不能让人看出来。

    经过不断的练习,准头终于有了长足的进步,射三箭可能只会脱靶两箭了。这个时候,为了改变这一惨淡的状况,王东又把箭羽的制作提上了日程。

    箭羽就是在箭支尾端弄上一个“十”字叉的羽毛,可以保持箭支在飞行过程中的稳定,从而提高箭支的命中率和射程。

    通常来说都是使用禽类的羽毛,刚好上次抓原鸡将它们的翅膀羽毛给割掉收集到了一些羽毛,可以暂时使用。

    也不是所有羽毛都可以使用,必须找那种大片的,从羽毛的中心骨部分撕成两半。

    然后本来应该用胶黏在箭支的尾端,可惜暂时没有胶,那就只能去藤那里拿了一些铅笔芯细的绳子,将羽毛绑在箭支的尾端。

    绑的时候将四个半片的羽毛平均分布在箭支的四个方位,这和平常玩的飞镖尾端是一个道理,火箭的尾端也是这种构造。

    用绳子绑好以后,再用烧红的匕首对羽毛修整一下,把多余的部分去除,基本就算完工了。

    拿过弓来再试射,效果很明显,原本只有十五米的有效射程,已经延伸到了二十多米,准度也大大增加。

    由于羽毛也不是很多,王东找了几个战士帮忙,很快就弄完了,只得到了二十多支箭。

    这个就平均分配给王东自己,黑鲁和牙使用,其他人没得用,只能用没箭羽的竹箭。想要用升级版的就只能靠自己去抓鸡抓鸟。

    经过大量的练习后,所有人的射箭技术都进步了,随着带来的是另外一个问题,竹箭头太容易损坏了,如果用来射树干练习,基本上使用两次箭头就折断,需要用匕首再削尖。

    这个工作不复杂,每个人负责自己的箭支问题不大,但是王东是个追求效率的人,看不得让宝贵的人力资源做这些无用功。

    因此,制造铜箭头的任务又加入到了工作的计划表中。

    制作箭头的工艺和以前做矛头差不多,不会太复杂,利用削制木头模型,在黏土泥砖中压制的办法,就可以完成模具的制造。

    接着就是让石的冶炼组第一优先帮忙制造箭头,由于最近和红狼做斗争,一直执行禁足令,铜的产量有限,最后只完成了不到五十个的箭头。

    将金属箭头接到已经做好箭羽的竹箭支上,一支真正意义上的箭做好了。

    开弓试射,嗖的一声,箭支飞出的声音都感觉更加清晰。箭支钉在了二十几米开外的树干上,箭羽还在不停地颤动,力道很大。

    战士们对新的武器爱不释手,对王东能使用这么一系列的复杂工艺东拼西凑弄出这么一个威力强大的武器崇拜不已。

    以前为什么狩猎那么困难,人损率那么高,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没有远距离的攻击手段,要和野兽近战,肯定要吃亏的。

    现在有了这弓箭,那就可以在野兽还没有近身的时候就率先发出攻击,占据主动权。

    而且,拥有弓箭后,还可以躲在暗处偷袭,那样成功率会更高,所谓的“暗箭伤人”就已经说明了这一点。

    弄完弓箭以后,时间已经到了十月中,又该要去准备交易会了。本来王东这一次打算多带一些食盐去交易多点人口,但是得到的报告却是:食盐库存只有十来个陶瓮的量了,一个陶瓮二十斤,也就是说只剩下两百斤多一点。

    “大毛,怎么回事啊?”王东问起了帮忙掌管食盐的大毛。

    花已经快要生了,没有办法管理,而小南年纪还小,见识也不够,只能负责操作,储存管理点数这种工作还是要交给有点数学基础的大毛。

    大毛无奈地说:“我们现在每天最多也就出产两个陶碗的盐,也就是大王你说的六斤,我们自己每天就要吃掉大半个陶碗,所以。。。”

    原来是这样,部落里人口多了,消耗就大,虽然产出有所增加,但是剩余还是不够。

    前几个月转销出去了几百斤盐,已经把库存都消耗完了,现在想要再搞几百斤,还真没有。

    “唯一的办法就是加大产出,提升效率!”

    王东到煮盐处视察,对小南提出了要求。

    小南脑子很灵活,虽然不善于自己开发新技术,但对于别人教给她的技术学得很快。

    王东就需要这样的人才,有熊部落不需要发明家,只需要大量的普通工人。

    “大王,我们目前增加了陶盆,增加了炉灶,但是没有足够的过滤绒,这个让我们没有办法再加快。”

    小南拿着一堆满是杂质的植物毛绒,递给王东看。

    王东用手抓起来看了看,终于明白了问题所在。用火绒作为过滤网,这还是很久以前王东临时的一个措施,没想到一直沿用到现在。

    当时王东只是实验性地煮一个陶盆,用火绒当过滤网没什么问题。

    但是现在煮盐的量越来越大,对过滤网的需求也越来越大,还用火绒是不太合适的,因为火绒材料收集很困难,特别是量大的时候。

    发明一种可以用来过滤的东西迫在眉睫。

    按照目前的条件,最可能的过滤道具就是布,当然不是现代这么漂亮的布,而是用绳子织的一种粗糙的布。

    甚至都不能叫做布,但是只要能够起到过滤效果就好了。

    盐是对外贸易的重要货物,赚取外汇的最主要手段,实行经济领先压制的重要依靠,所以接下来的工作是立即展开织布工作。

第79章 织“布”() 
织布要花一些时间,因此王东决定十月中的这一次交易会就不亲自去了。

    让大毛和牙一起去,大毛数学好一些,牙可以当护卫队。

    “大王,我们不带盐去交易真的可以吗?别的首领问起来怎么办?”大毛看着自己队伍中只有几十个陶碗和陶锅。

    “这有什么不可以,如果有人问起来,就说我们觉得食盐交易的价格太低了,暂时不想拿来换。”

    王东撇撇嘴就给大毛想了个搪塞的理由。

    大毛和牙互相望了一眼,没什么可以说的,那就走吧。

    送走了贸易队伍,王东开始着手织布。

    想要织想象中的“布”,首先要准备大量的绳子,用高纤维含量的藤条皮搓成,全都是铅笔心那么细的,越多越好,越长越好。

    这种事情王东不可能亲自去做的,当然是交给藤和他的徒弟们。

    有了绳子,接下来为了加快织布的效率,必须得做一个简易的织布机。

    找一块平地,量出想要宽度和长度。

    王东根据自己的要求,设置了长宽都是六十厘米的,其实布是越长越好,但也要考虑到可操作性。

    把长平均分成八等份,在每个点上插一根细长的棍子,用竹箭代替就非常好。插进地里夯紧实,不能让它们松动。

    另一边的长也是一样插上箭支,固定住。

    用八条细绳分别绑在对立的木棍上,两两对应,这样就得到了八条小跑道。

    接着在每条跑道的起点中间再插一根箭支,每一根箭支上也是绑上细绳,细绳的另一端绑在一根一米长的棍子上,对应每条跑道的中间,这样架构就完成了。

    十几根跑道的边就是经线,其中有一半是可以随着木棍上下活动的,然后用捆成线团的细绳做纬线。

    一米长的棍子往上,穿一次纬线,然后往下,又穿一次纬线,就这样上下来回编织就可以了。

    这样编织出来的不是布,其实更像草席。蜀汉大帝刘备,估计就熟练这种手艺。只不过用绳子的比他们用草编织的更结实耐用,但是效率可能更低。

    这种方法比普通的编织方法效率高,但是一块长宽六十厘米的席子也要编织半天时间。

    这还不算前期各种材料的准备,否则就搓绳子一项就能把人给累垮。

    还好王东有先见之明,藤负责的绳子工作一直没有断过人手,储备了大量各种绳子。

    由于这种编织机制作也不是很困难,所以教会了藤怎么使用后,王东又制作了两个简易编织机。

    绳子和箭支都是现成的,做起来挺快的。

    藤捣鼓了半天,一张长宽都是六十厘米的席子做好了,由于绳子很柔软,所以席子做的很密实。

    两块这样的席子,屁股后面一块,前面一块,旁边用骨针穿线缝一下,上面用绳子当腰带绑紧,一条齐逼小短裙就做好了。

    脑袋里正在想象甘草穿这种裙子的画面,差点就嘿嘿地笑出了声,突然想起这是用来做过滤网的,做裙子还得等到量产了才行。

    这种席子密实,可以用来过滤杂质,但是一块不够,至少得三块叠加。

    三台织布机开动,花了一天多的时间,终于完成了三块席子。

    把三块席子叠起来盖在直径半米的大陶盆口上,就可以直接过滤了。

    想想之前小南这些人,都还是去找火绒为过滤材料,每次只能用陶锅那么小的容器来过滤,真是亏了她们勤劳。

    “大王,这个东西真是太好用了!”小南激动得手舞足蹈,还是个小孩子嘛。

    “是啊,加油干,多生产一点盐,多换点人口,以后我会发明更好用的东西。”王东给大家画了一个饼。

    “我们的大王真是太厉害了!”煮盐组的妇女同志发出了一声声惊叹。

    “那是当然的,大王是天神的使者。”小南也这样说。

    王东听到大家这么崇拜自己当然高兴,但是也知道不能骄傲自满呀。

    在煮盐组待了一天,看她们用席子过滤制作了几锅盐,和原先的效果是一样的,终于放心了。

    接下来就是通知藤,他们小组最近的工作优先就是搓绳子,编织这种席子布。

    对了,顺口这么一说,这种“布”就有名字了,以后就叫席子布。

    让藤加大产量,齐逼小短裙的表演就靠它了。

    其实如果全靠手工,那是不可能有大量产出的,瓶颈工序是搓绳子。现在这么快做好三大块,那都是吃以前的库存,等绳子消耗完了,产量就会低得可怜。

    不管怎么说,解决了煮盐的瓶颈工序,让食盐得以继续为部落带来不断的利益,这是值得庆祝的事情。

    要不要去抓只兔子来烤了庆祝呢,话说最近人口增多,肉食严重不足啊,作为首领的王东都感觉有点缺乏油水。

    心里这样想着,脚下不知不觉就来到了畜牧圈栏,这里除了兔子,还有野猪和原鸡。

    这个时候,刚好看到大兔带着一群人在那里愁眉苦脸的,好像死人了一样。

    “大兔,我来看你啦!”王东老远就打招呼。不过这名字有点别扭吧,正常来说都是女孩子叫小兔什么的。不管他,大兔都觉得自己的名字非常好。

    大兔看到王东,仿佛见了救星,跑上前来,将一头兔子递给了王东。

    王东吓一跳,娘的我刚有这种想法你小子就琢磨到了,未卜先知啊,显然真是情况不是这样的。

    大兔指着手上的兔子说:“大王,我们的兔子死了一只,你看!”

    王东看了看,这只兔子都硬邦邦了,估计死了好久了。

    兔子原本繁殖力强,死亡起来也不含糊,王东深有体会,于是安慰他说:“没关系,你不是刚刚抓回来十几只吗,死一两头是正常的。”

    “但是我们其他的兔子都不吃草,我怕它们都会饿死了!”大兔看起来伤心焦虑无助,这是有责任心的人才会有的表现。

    都不吃草,有这种事?难道依靠兔子发家致富的梦想,还没开始就要泡汤了,这尼玛的太打击人的信心了。

    “带我去看看!”

    王东跟着大兔,快速地来到关兔子的窝棚边上,那里还有几个属于畜牧组的人员,都一脸无奈地看着兔子窝。

第80章 兔子草() 
王东上前一看,还是原先那个兔子窝,五六平米,但却有二十几条兔子。

    看起来就够拥挤的了,而且每一只都病恹恹的,一点也没有那种奔奔跳跳的感觉。

    窝棚里面还有一堆青草,也不知道是什么草,反正在红薯地里经常看到。

    大兔抓了一把那种青草,对王东说:“这个是红薯组的人从红薯地里清理出来的,我们看都很鲜嫩,所以就拿来给兔子吃了。”

    王东拿过来一看,看不出个所以然,于是扔了,对大兔说:“有两个问题立即解决,第一是立即把兔子窝扩大三倍,你看这都叠罗汉了,把你关在这种地方你能有心情吃饭吗?”

    “我本来也想的,但是盖房子这种事情我不会。”

    “你可以去找木和陶帮忙啊,他们一个给木头,一个给砖头,那不就好了。”王东说到这里,看到大兔一脸为难,突然就明白了。

    木和陶都是元老级小头领,大兔是新人,要进行这种“跨部门”之间的沟通协作肯定是会有问题的。

    想通了这一层,王东就知道了,“你放心吧,这件事情我会去和他们说,以后有什么困难,你可以直接来找我。”

    “好的,那我现在就去找他们。”

    “看把你急得!”王东阻止他,“扩建窝棚只是一件事情,第二件事情更重要,你们去多弄一些种类的青草,不止青草,还有一些鲜嫩的树叶或者藤叶,全部拿来,一种一种试,看看有没有兔子喜欢吃的。”

    “大王你是说兔子不喜欢吃我们这种青草吗?”

    “希望吧,否则我也没有办法,就让它们绝食饿死好了!”王东无情地看了窝棚里的兔子们一眼。

    兔子真的不是什么草都吃,嘴巴刁着呢。就算是牛那么胃口好,那也有不喜欢吃的草啊。

    王东想了想又说:“如果人手不够,就让小孩子帮忙,嗯,这件事情我会去吩咐水和大巴,小孩子归他们管的。”

    “谢谢大王,我们人手真不够,最近都在给动物们弄草料,已经没时间去抓兔子了。”大兔可怜兮兮的,上一次被红狼咬死的战士本来是他属下。

    “放心吧,很快大毛长老就会带人口回来了,到时候我优先分配给你。你们的工作很重要啊,整个有熊部落能不能吃上肉,就靠你们了。”

    “所以你们一定要努力努力再努力,争取成为我们部落的供肉英雄,到时候我会重重奖赏你们的。”

    王东又画了一个饼,然后查看了一下野猪和原鸡,没有什么异常,那就可以离开了。走的时候把那头死掉的兔子给带上了。

    “我带回去研究研究它为什么死的,你们忙去吧。”

    回到家里,看到花在整理一些兽皮,于是上前去帮忙。

    “不要,你的手脏!”花不让乱摸。

    “还真是!”王东翻起手掌一看,还有兔子毛呢,“我就是被你干净的外表吸引的,你要做衣服吗?”

    “不是,我在为我们的孩子准备衣服。”说着话的时候,花一手撑腰,一手抚摸自己的大肚子。

    “啊!”用这种没经过任何消毒处理的兽皮直接包裹婴儿真的可以吗?

    不知道,应该可以吧,她们这么多年就是这么干的。

    想到这里,王东也不想那么多没用的,有些时候,越是关心,越是把小孩养在无菌的环境下,越不好。

    王东也上前去抚摸花的大肚子,顺手把兔子扔在了一旁。

    “嗷嗷。。。”

    这个时候,两头小红狼钻了出来,爬到兔子身体上翻来翻去。

    原本三头狼崽,被红狼首领救走一头,只剩两头了。

    经过了几天的喂养,两头小狼长大了一点,但是他们应该还没有吃过生肉,现在爬在兔子身体上应该只是好玩。

    “过来,过来!”王东蹲下来伸了伸手,两头小狼就跑了过去,经常在一起,气息都很熟悉了。

    王东抱着两头小狼,对花说:“花,你帮这两只小狼取个名字吧,你看多可爱。”两头小狼又在舔王东的手指头。

    花笑道:“还是你取吧,我又不会。”

    “嗯,取名字我在行,让我想想。”王东摸起了下巴。

    一公一母,干脆就叫雷公电母吧。想到这里,抬头偷偷看了看外面的天空,真怕天上劈下一道闪电来。

    与古神同名,弃了,再取过。

    哥俩的名字取得最好的要属三国的孙策和孙权,一个叫孙伯符,一个叫孙仲谋,伯仲之间,美哉!

    要不就取名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