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抗日之兵王传说-第15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人群逐渐散去,这时,一个戴着墨镜的男子从飞机上走了下来,一身便装并不显眼,他快步向着一辆汽车而去。

    “李学坤!他就是李学坤!”

    中村俊甫一瞬间已认出了李学坤,虽然李学坤今天没有穿军装,但是,他的气质,那笔挺的腰杆是不会变的,虽说他戴着墨镜,但是中村俊甫还是一眼就认出了

    他。

    看着李学坤出来,中村俊甫不由精神一震,取出了手枪,对着李学坤从远处啪啪啪就是三枪。

    李学坤应声而倒,中村俊甫大喜,趁着机场一片混乱之际,转身上了汽车飞驰而去。

    就在“李学坤”倒地后不久,一个身影从飞机上走了下来,一身笔挺的美式军服,英挺的气质,正是李学坤。

    “小王怎么样?”李学坤下了飞机,早有两个身着军装的男子跑了过来,李学坤连忙问道。

    “小王穿了防弹衣,这么远的距离,手枪的威力已经很小了,根本无法击破小王的防弹衣,小王没有什么事,他之所以倒下,是为了防止日军的间谍再次开枪。

    ”

    早已等候在这里的牛刚说道。

    “嗯,派人跟上去了吗?”李学坤问道。

    “放心吧,我们的人早就跟上去了,主席这招引蛇出洞的确是高,这回,可以一举端掉鬼子在重庆的情报网了。”

    “嗯,记住,一个鬼子也不能跑了!”李学坤寒声说道。

    “主席,你就放心吧,这回,可是沈醉亲自带队。”牛刚呵呵一笑说道。

    “嗯,沈醉办事,我还是放心的。”李学坤点了点头。

    在回中国之前,李学坤已得到了北条樱子发来的秘密情报,日军间谍要在机场刺杀自己,于是,李学坤决定将计就计,找了一个与自己外形相像的人伪装自己,

    然后,沈醉带着人顺藤摸瓜,一举除掉日军在重庆的谍报网。

    现在,李学坤的计划正在顺利的进行着,以中村俊甫为首的日军驻重庆谍报网已是在劫难逃。

    李学坤上了一辆汽车,立即开往蒋委员长官邸,蒋委员长,要亲自接见他。

    一身笔挺的美式军服,李学坤来到了蒋委员长官邸,此时,蒋夫人早已回到了官邸之中,看到李学坤回来,蒋夫人连忙问道:“学坤啊,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你

    怎么这么晚才回来?”

    李学坤不由一笑,将事情的经过说了出来,蒋夫人大惊失色,口中说道:“还好,日本人刺杀的目标不是我,否则,我恐怕是在劫难逃了。”

    “这倒不会,为了以防万一,我早就让人在夫人的周围安排好了人手,日本人的间谍,是不可能伤害到夫人的,而且,日本人的目标并不是夫人,所以夫人完全

    可以高枕无忧。”李学坤说道。

    “虽说如此,但心里还是后怕,好了,你与中正谈吧,我要去休息一下,平复一下心情。”蒋夫人说完,向楼上走去。

    蒋委员长这时从楼上走了下来,与夫人擦肩而过,然后来到了李学坤的面前,微微一笑,他操着浓重浙江奉化的口音,口中说道:“学坤啊,你的这次美国之行

    ,为我国争得了巨大的利益,你做的好,很好啊!”

    李学坤微微一笑,口中说道:“校长,这是学坤应该做的,有了美国援助的这一百二十个师的装备,我们就可以把日本人赶出中国去了。”

    “嗯,一百二十个师的装备,足可以装备了百多万人啊,如此一来,我国民革命军将有一半儿人换装。”蒋委员长笑呵呵的说道。

    “恐怕要更多一些。”李学坤一笑,接口说道:“这一百二十个师的美械师,是真正意义上的美械师,罗斯福已答应我,给中国一千辆谢尔曼坦克,两千辆灰狗

    装甲车,这些武器,足可以武装十个装甲师,另外,其它各师的标准,也完全是美国轻步师的标准,达到驻印军的标准,比之前国内的美械师,强的不是一星半点儿

    。

    一个美械师,大约可以装备一万五六千人,而我军的一个师,只有**千人,最多不超过一万,如此看来,我军就可以装备一百五十个师以上,当然,为了防止战

    斗力的减弱,我建议,将我国民革命军重新编组,每个师达到一万五千人以上,如此一来,就可以最大化的发挥美械师的威力了。”

    “噢?可以装备这么多人?还有十个装甲师?”蒋委员长兴奋的说道。

    “是的,不过,罗斯福总统也是有要求的,比如,他要求,有六十个师的装备要运往太平洋诸岛,然后将我国的兵员运送到那里,在太平洋直接换装,这也就意

    味着,我军约有九十万人到一百万人要替代美国参加太平洋战争。”李学坤说道。

    “一百万人?美国人好大的手笔啊,不过,只要能得到这些美械装备,一切都是值得的,我们中国就是人多,这就是我们最大的资源,一百万人,还是很容易就

    可以实现的。”蒋委员长说道。

    “这样就再好不过了。”李学坤点头说道。

    “校长,等第一批美械装备运来了,我希望能将一部分的装备分给我的部队,然后,我要进行一次大反攻,一举解决掉华南与华东的日军,光复长江以前的所有

    复陷国土。”李学坤说道。

    “呵呵,这个不必你说,我早有安排,我现拟将你的新五军扩编成第二十五集团军,下辖第二百军,新五军,新九军共三个军,其中,二百军为机械化军,美械

    装备,优先提供给二百军!另外,我还拟给你增加一个骑兵师,两个**师,直接归第二十五集团军的领导,第二十五集团军的兵额,暂时定为二十万人,为我国民革

    命军的总预备队!”蒋委员长意气风发的说道。

    “多谢校长的信任,学坤必将竭尽所能,将鬼子赶出中国去!”李学坤有些激动的说道。

    也不怪李学坤激动,他虽然是安徽省政府主席,但手下不过一个军的兵力,但现在,蒋委员长给他的军扩编成了一个集团军,而且是中国最精锐的一个集团军,

    战役总预备队,如此一来,李学坤的实力一下子扩充了数倍,这个省主席,也当的名符其实了。

    李学坤也没有想到,蒋委员长会有这么大的魄力,直接将自己的部队提升为集团军,如此一来,自己这个陆军上将,就有名有实了。

    “学坤啊,你与薛岳合称中国抗日双璧,但实际上,你的战功,要远超于薛岳的,你的能力也超过薛岳,以前没有太快提升你,不过是因为你的资历浅,怕薛岳

    等老将不服气,但现在,你已立下了这么大的功劳,再不提升,就是我的失职!学坤,你大胆放手去干!我蒋某人,就是你的强力后盾,永远在后方支持你!”蒋委

    员长动容的说道。

    其实也不怪蒋委员长如此,李学坤的功劳立的实在太大的了,不说他的辉煌战绩,就说他这次给中国要来了一百二十个师,足以装备二百万人的装备,这足以让

    中**队发生一个质的变化,这批装备只要一到手,那中国,将一举变为世界强国!

三百六十二章 重庆假期() 
其实也不怪蒋委员长如此,李学坤的功劳立的实在太大的了,不说他的辉煌战绩,就说他这次给中国要来了一百二十个师,足以装备二百万人的装备,这足以让

    中**队发生一个质的变化,这批装备只要一到手,那中国,将一举变为世界强国!

    对于蒋委员长来说,给李学坤一个上将集团军总司令的官衔,只能算是差强人意了。

    不过对于李学坤来讲,在不到三十岁的年纪,一举成为中国最为精锐集团军的上将总司令,这份荣耀,足以让他铭记终身的。

    “校长,还有一个问题,这批派往太平洋战场上的中**队,以美方的意思,是要用美国人进行统率,中国人只出任低级军官,但是,我在与罗斯福总统的协议中

    已加上,中方必须有高级军官参与到对这支军队的管理与作战中。”

    “很好,这样一来,我方就有部队的管理权。”蒋委员长满意的点了点头。

    蒋委员长与李学坤又聊了一会儿,蒋委员长对李学坤褒勉有加,对这个学生,他是越看越爱看,以李学坤的军功,就算再提拔他一级也不为过,可是那样一来,

    就只有战区总司令的职务可以让李学坤担任了。

    不到三十岁的战区总司令,未免太过于骇人听闻了。

    虽说蒋委员长喜欢用新人,比如在北伐时,他将年青的白长官提拔为副总参谋长,代行总参谋长职权,但是,他最终还是没有让白长官成为参谋长,没办法,在

    中国,还是要讲究资历的,李学坤战功再显,资历再深,难道还能比得过当年的白长官吗?

    蒋委员长虽然欣赏李学坤,但是,终究是不能让他一步登天。

    “校长,我准备回滁洲去。”李学坤说道。

    “噢?你又有新的计划了?”蒋委员长心头一震,刚刚结束的华中会战,极大的扭转了中国的抗日形势,现在,中国一方,在抗日战场上,已处于主动进攻的地

    位,日军只能被动的防御。

    “嗯。”李学坤咪了点头,口中说道:“校长,我草拟了一个华东会战计划,如果实施成功的话,那么,将一举光复华东,包括上海与南京等大城市。”李学坤

    说完,将在飞机上草拟好的华东会战计划递了过去。

    蒋委员长闻言心头一震,接过了李学坤的计划书,转即想了一想,不咸不淡的说道:“把你的计划交到军委会审核吧,不过,这几年,你天天打仗,想来也累了

    ,就休息一段时间吧,华东会战,你就不要参加了。”蒋委员长说道。

    李学坤心头一颤,一种不好的预感笼罩在他的心头。蒋委员长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不让自己参加华东会战?

    “好了,学坤,我也累了,想来你也累了,这几年,你就没有好好的休息过,我给你一个月的假期,你就好好的休息一下,然后整顿好你的第二十五集团军,这

    一个月,你就在重庆吧。”蒋委员长说道。

    李学坤不由苦笑,蒋委员长这是给个甜枣再打一巴掌啊,把自己升为了集团军上将司令,但又给自己放了一个月的假,这到底是什么意思?

    就在李学坤的百思不得期解中,蒋委员长结束了与李学坤的谈话。

    望着李学坤远去的背影,蒋委员长若有所思。

    说起打仗来,李学坤确实是一把好手,自己还需要重用于他,但是,这中国,并不是只有一个李学坤,如果让他一个人把所有的战事都打遍了,那么,还有别人

    什么事?

    功高震主啊!

    所以,蒋委员长现在想要做的事,就是分李学坤的功,虽用他,但也要防着他一点,所以,华中会战,蒋委员长并不打算让李学坤去打,李学坤刚刚指挥完华中

    会战,声望已达到一个顶峰,如果再让他打赢了华东会战,那么,他在百姓心目中的地位,岂不是要超过自己了?所以,还是先让他歇一歇吧。

    想到这儿,蒋委员长缓缓闭上了眼睛。

    当李学坤从蒋委员长官邸走出来之后,冷风吹过,他的头脑一下子冷静了下来,随即,他想明白了蒋委员长的用意。

    是啊,自己的功劳太大了,哪个上司还敢无限制的使用呢?看来,这华东会战的计划,又是为他人画饼了,到底会是谁执行华东会战的计划呢?薛岳吗?

    薛岳的功劳也已经很大了,想来不会是他,难道是白长官?

    在中国,除了自己和薛岳,也许,也只有白长官有这样的能力,来通盘指挥这么大的战役。

    算了,不去想了,既然自己升了官,说到底还是一件大好事,等别人打不动时,也许,蒋委员长就会想起自己的好处来了,自己还是耐心的等等吧。

    “咯吱”

    一辆劳斯莱斯小汽车停在了李学坤的身前,随后,一个身着白色连衣裙的少女从汽车上走了下来,正是宋琼芳。

    “走吧,我等你好一会儿了。”宋琼芳说道。

    李学坤微微一笑,上了车,宋琼芳立即让司机开动了汽车,向着自家的宅院驶去。

    重庆的路很不好走,只有个别路段小汽车勉强能通行,好在宋府就在这个别的路段上,李学坤也随着宋琼芳来到了宋府。

    接下来的一个月,李学坤真的过起了养尊处优的生活,每天在宋府喝喝茶,与宋子云聊聊天,与宋琼芳漫步于花园,呼吸一下新鲜空气,当然,每当这时,身后

    总是少不了宋雅芳这个小跟班儿。

    表面上看,李学坤是奈得住寂寞了,可实际上,李学坤却无时无刻不观察着世界与全国的局势。

    他知道,自己的华东会战计划在军委会上被一次性通过,但领导这次华东会战的人选却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之外,即不是薛岳,也不是白长官,而是名不见经传的

    杜聿明。

    李学坤不由暗暗叫苦,看来这一次的华东会战,恐怕是不会太顺利了。

    对于杜聿明,李学坤还是了解的,此人1924年6月入黄埔军校第一期学习,毕业后在国民革命军东征讨伐陈炯明中初露头角,历任军校教导团副排长,武汉分校

    学兵团中尉连长,中央陆军军官学校中队长,教导第2师营长、团长,第17军第25师旅长、副师长等职,曾参加北伐战争、长城抗战、淞沪抗战。

    1939年11月任第5军军长,率部参加桂南会战,指挥桂南昆仑关对日作战,重创号称“钢军”的日军第五师团。

    1942年初,日军第十五军饭田祥二郎率四个师团分两路向缅甸进攻。中国派出远征军,杜聿明为第一路副司令长官。中国和英**队集结后,策定作战计划,分三

    路南下迎击日军。杜聿明第五军为中路军,是李学坤的上司,后来第一期入缅远征军失败,杜聿明从野人山死里逃生,回到了中国。

    其实当时杜聿明是可以到印度去的,但是,他揣摩蒋委员长的想法,是不愿意让自己的军队寄人篱下的,于是,指挥军队走了野人山,险些把命搭在野人山里。

    还好他命大,成功的走出了野人山,这样一来,杜聿明虽打了败仗,但反而得到了蒋委员长的重视,认为这个人有气节,忠于自己,不像孙立仁独立性能么强,

    所以,蒋委员长从那以后就更加的重用于他。

    杜聿明这个人,能成为中国唯一一个机械化军,第5军的军长,是有其原因的,其本人工作扎实,在第五军时,他与士兵同苦共苦,很得士兵的爱戴,但他有一

    个致命的缺点,那就是,指挥战力不行。

    对这点,李学坤是很明白的,李学坤还记得,原本的历史上,在解放战争时期,杜聿明指挥东北战事,结果,他愚蠢的将强大的新一军拆开到其它部队,如此一

    来,无法形成有力的拳头,让东北战局不断糜烂,最终自己在淮海战役时当了俘虏。

    所以说,杜聿明这个人,治军行,但是打仗,却绝对不行,让他执行华东会战,恐怕,不会有什么好果子吃,弄不好,损失也要很大。

    还好,自己的部队在扩编,一时之间,无法参加华东会战,也省得受损失。

    李学坤有些感慨,明明很好的事情,蒋委员长却偏偏来个临阵换帅,如此一来,华东会战的结果,李学坤并不看好,也许,到最后时刻,蒋委员长才会想起自己

    来,只是不知,那时的华东会战,会打成什么样子,可不要白白葬送了自己好不容易打下来的大好局面啊。

    算了,不去操心了,好容易得到的假期,自己也确实该好好休息一下了,从来到这个时代开始,自己没有一天轻闲,好容易有这么个机会休息,自然要好好放松

    一下。

    之后的一个月内,李学坤是真的放松了,全身心的放松,每天吃着重庆的麻辣火锅,重庆小面,让他的脸都胖了一圈儿,身材越好显的壮实了。

三百六十三章 蠢蠢欲动() 
“现在,日军在华北屯积了数十万的兵力,这些兵力对我们八路军的发展严重制约,如果蒋委员长发动华东会战,那么,以日本人的做法,是一定不会放弃华东

    的,那么,他们只好就近从东北和华北调兵,这样一来,华北日军的实力将会大大下降,这对我们八路军的发展是一个天赐良机啊。=乐=文=”刘xx有些兴奋的

    说道。

    “对头,我也是这样想的,华东会战,日军从华北抽走了很大一部分兵力,这对我们八路军来说,是一个发展的千载难逢的机会,我们应该利用这个时机,尽量

    扩大根据地,占领更多的县城,让日军置于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毛xx点了点头说道。

    “以双方的准备情况来看,华东会战已是一触即发了,xx,我们是不是应该早做些准备了。”刘xx说道。

    “是啊,让华北的八路军全都积极备战,一旦华东会战打响,我们也出击,如此一来,即可以策应华东会战,又何以扩大八路军的势力范围,另外,让华东的新

    四军也积极行动起来,给会战的国民革命军以帮助,使我国能取得会战的胜利。”毛xx说道。

    “好,我这就以中央的名义向华北的彭部与华东的陈部去电,让他们都行动起来,全国大反攻开始了,我们的八路军与新四军一定要做出自己的贡献。”刘xx兴

    奋的说道。

    “xx啊,还是不要高兴的太早了。”毛xx说道。

    “噢?”刘xx不明白毛xx是什么意思。

    “如果是李学坤来打这一仗,那么,完全可以保证战役的胜利性,不过,蒋委员长偏偏来个临阵换将,让杜聿明来做这个指挥,杜聿明此人,治军虽有一套,但

    论起打仗的功夫,与李学坤,甚至与薛岳,还是有一定差距的。”毛xx说道。

    “哎,要是这么说来,蒋委员长以倾国之力打这一仗,岂不是太草率了?万一失败,那眼前的大好局势将要被彻底葬送了啊。”刘xx说道。

    “也不一定,眼前国内与国际的局面,非有大的变故,是不易改变的,我料一旦杜聿明受挫,蒋委员长就将重新启用李学坤,到时,事情就明了了,我们也不需

    太急。”毛xx说道。

    “为了确保这一仗的胜利,我们是不是配合李学坤一下,让他尽早上位?”刘xx说道。

    “嗯,我也有此想法,我们八路军与新四军先不着急出动,一来可以力争帮助李学坤上位,二来可以让华北的日军更加的空虚,一旦李学坤上位,我们就全力以

    赴,四面出击,打日军一个顾此失彼,以取得战役的最大效果。”

    “xx高明啊。”刘xx也哈哈笑了起来。

    ****

    中国战场上,大战一触即发,而在世界战场上,局势也日渐明朗起来。

    在意大利,由于战事连连挫败,已丧心病狂的墨索里尼处决了自己的得力助手齐亚诺,意大利法西斯已到了崩溃的边缘。

    与此同时,在东线的苏德战场上,苏军发起了列宁格勒…诺夫哥罗德战役。苏军彻底解除德军对列宁格勒的威胁,重创德军北方集团军群。

    列宁格勒终于解围了,然而,在长期的包围中,列宁格勒的军民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这一仗,苏联也可以说是惨胜,不过,随着列宁格勒的解围,苏联前线的

    局势日益明朗起来,德军节节败退,而苏军开始了高歌猛进,朱可夫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而在华东,新四军也展开了冬季攻势,在长达数月的攻势里,新四军消灭了大量的伪军与日军,打破了他们游而不击的传言,让新四军在华东一带深入人心。

    而国统区的态势却并不太好,美国援助援援不断而来,但大量的美援却在昆明屯积,不能按时分发,而四川的重庆等地却物价飞涨,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

    仔细分析,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现在的重庆政府,所控制的地区只有大西南和大西北,以及刚刚解放的华中,华中暂且不说,日本人留下了一个烂摊子,单

    说西南西北,都是经济不发达地区,除了四川,人口也并不多,以这样的经济基础却要养活几百万的军队,蒋委员长只能大量滥发纸币,以维持军费与政务的开支。

    而大量纸币的超发,则造成了物价飞速贬值,从经济学角度上来讲,蒋委员长这是在饮鸠止渴。但国情如此,蒋委员长也是没有办法,再加上国民政府内部的**

    ,大官大贪,小官小贪,更加加剧了民生的困难,要是没有美国的援助,恐怕中国的经济已经快要崩溃了。

    特别是为了准备此次华东战役,蒋委员长又超发了一批纸币,更加加剧了经济的紧张。

    所以,华东战役对蒋委员长来说,已经是倾举国之力了,如果打输了,不但经济崩溃,而且国土沦丧,这是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