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燕太子丹-第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看着跪在地上的姜姬,姬贤更加恼怒,说道:“你到现在才想起来求孤,是不是太晚了?大哥不过比孤大一岁,他不比孤聪明笨,不比孤能干。但从小,你们就只关心大哥一人,所有的光环都套在他身上。他是太子,孤是臣子。现在事实证明,孤比他强了吧!伯福何在?”
“伯福?”姜姬一听,吃了一惊,眼睛急忙朝四周搜索。此时转出来一个人,正是太子府上的家臣伯福。
“老臣伯福参见大王!”伯福拱手行礼道。
“伯福,你是太子的家臣,太子府不是被炒家了吗?怎么到这里来了?”姜姬问道。
第八十四章 传旨()
更新时间:2012…12…01
亲们,himmy码字不快,但也有18万字了。高氵朝就要开始,没有收藏的是否可以收藏一下了?呵呵。拜谢啦!!!
“太子府?”伯福面无表情地说道:“老臣一直便是大王的家臣,去太子府不过是月姬娘娘的计谋罢了,何时真的成了太子的家臣了?”
“哈哈哈!”姬贤大笑道:“有伯福在大哥家中,大哥的一举一动孤了如指掌,大哥怎么可能是孤的对手?伯福!”
“臣在!”
“你说姜姬娘娘与大哥相善,那鞠武是不是很有可能跑到这里藏起来了?”姬贤问道。
“回大王,”伯福说道:“鞠武向来与姜姬娘娘交好,经常出入娘娘宫中,这几日城中其他地方都搜遍了没有找到,想必便在此宫中!”
“来人,给我搜!”
“你们怎么说搜就搜?连本娘娘的宫中也不放过。你们站住!”姜姬娘娘在一边无力地抗议,却根本阻止不了侍卫的步伐。
侍卫们冲入宫中,一阵乱搅乱摔,把里面的宫女们吓得花容失色,惊叫不已。姬贤一脸阴笑,冷冷地看着姜姬母女。
不久,侍卫们把宫中所有人都压到了大厅中。
姬贤目光扫视了一遍厅中众人,说道:“你们谁是鞠武?”
过了片刻无人应答,姬贤冷哼一声,说道:“哼,不说?你们以为这点小事就能难倒孤?伯福!”
“臣在!”
“你去看看这些人中谁是鞠武!”
“是!”
伯福慢慢朝这群人走去,一个一个看过来。当走到一个太监打扮的人身边时,伯福停了下来。
“回大王,此人便是鞠武!”伯福面无表情地指了指鞠武,说道。
“哦?”姬贤走上前去,对了鞠武看了半天。突然姬贤行了个礼,问道:“你可是鞠武鞠先生?”
鞠武还没答,姜姬冲过去,说道:“他不是,他不是鞠武,伯福骗人!”
“不是?伯福天天和他见面,难道还会认错!”接着,姬贤也不理会姜姬,只是盯着鞠武看。
鞠武犹豫了一下,说道:“我正是鞠武!”说完,鞠武索性脱去外面的太监衣衫,露出自己平时的穿着。
“哈哈哈,果然是先生!”姬贤连声大笑,说道:“先生不要误会。并不是只有姬丹敬贤,孤比姬丹更敬贤。来人,把鞠先生请回去,孤要好好讨教治国之道!”
马上有侍卫上来把鞠武“请”走了。
“鞠先生是我们的贵客,你不能带走鞠先生!”姬兰在一旁大声抗议道。
“哼,你们还是好自为之,要是真惹恼了孤,孤叫你们也求生不得,求死不能!”说着,姬贤转身离开。
姜姬揪心地看着鞠武被带走,却无能为力。
“呸!”姬兰朝着姬贤一行离去的方向吐了口口水,说道:“娘,现在父王怎么样了?大哥什么时候来救我们?”
“娘也不知道,据说是还昏迷着。都这么多天了,看来是凶多吉少啊。”
蓟城发生如此大事,但是老百姓日子还是得过下去,醉乡楼的生意还是一如既往的好。虽然听说太子府被炒家,但是柳絮还是得每天拿着琵琶出场,只是高雅的音乐声中隐隐透着一丝忧伤。
每次出场,柳絮还是会习惯性地往对面二楼的房间里瞟一眼,不过柳絮心里知道,姬丹不会出现。每次抬头柳絮倒总是能见到一个人,开始并不在意,毕竟那个房间不是只有姬丹才能去。但是每天晚上,见到的都是同一个男人,柳絮这才开始感到奇怪。
不过柳絮还是弹她的琵琶,什么也没发生。
新年刚刚过去不到三天,丹城南门外来了一队上百人的官兵,看上去一个个风尘仆仆。这群官兵中领头的是一位太监、两位将军,骑着高头大马,看上去气势不凡。
“站住!”这群官兵正想进城,守城的士卒把枪一举,拦住了去路。来人只好勒住马头,停了下来。
“你们是什么人?从哪里来?”守城士卒中的一名佰什长问道。
“我乃是相国帐中大将栗忠,这位是吕公公,前来传燕王旨意!你们还不快让开?”栗忠倨傲地说道。
“原来是蓟城来的,失敬。”那名佰什长语气平缓多了,说道:“小人名叫辛全,在隗太守手下做个佰什长。这位公公既然是从蓟城来,那就请随我来。不过太子有令,城外陌生士卒不得入城,以免东胡兵混进城来。”
“什么?”
栗忠大怒,唰地一下拔出宝剑,还没等辛全反应过来,宝剑已经架到了脖子上。见此其他守门士卒反应也不慢,一个个长枪指向栗忠。不过这里守门士卒不过二十来人,但是栗忠带来的却有上百人,一下将他们都包围了。
虽然性命在人家手上抓着,辛全却丝毫不惧,面带微笑拱拱手说道:“这位爷,就算你现在杀了我也没用。太子的将令:私斗者,不论曲直,尽皆斩首。你既然入了辽东,便要遵守太子将令,不然恐怕要伤了和气!”
不久,城中巡逻的军士看到了,马上来了上百人,城门下双方实力相当,顿时又剑拔弩张起来。辛全见栗忠没有真的动手,用手指夹着栗忠的宝剑慢慢从自己脖子上挪开。
“吕公公,请吧!”辛全退后几步,把手一伸,做了个请的姿势。
一边的栗勇说道:“大哥,吕公公,暂且忍耐,等吕公公宣了大王旨意,到时候再来整他不迟。”
“好吧。”吕公公无奈地叹了口气,跟着辛全往郡守府方向跑去。不久,吕公公进了府内。
今年姬丹已经十五岁了,在这个年代已经算是成年了。在刚刚过去的新年宴会上,姬丹曾经发过宏愿,今年要剿灭朝鲜,征讨东胡。朝鲜与东胡的实力不是一个数量级的,自然是先打朝鲜,后打东胡。
现在姬丹正在府中与荀达、隗彦、干疤等一干文武大臣商议进攻朝鲜的事情。突然听说大王旨意到,姬丹急忙率领众人跪下迎接。
第八十五章 鱼肠()
更新时间:2012…12…01
燕太子丹接旨:
孤本属意大王子丹,继承大位,因立之为太子。然其心性严苛,行为乖张。自其入辽东以来,残害良将,压迫百姓。又好大喜功,竭民力筑巨城,闹得民怨沸腾。又无故侵占辽西,致使辽西郡守简康含冤被杀。
短短一年间,太子犯下滔天大罪,其罪罄竹难书!孤念其年幼,赐其自尽,以谢辽东、大燕臣民!
钦此!
姬丹跪在地上,默然良久,说道:“儿臣…遵旨!”
吕公公从怀中摸出一把匕首,放在旁边的台几上,冷哼一声,说道:“太子,请吧!”
姬丹心乱如麻,伸手取过匕首,慢慢抽了出来。匕首剑身细长柔韧,却又钢韧无比,熠熠生光,一看便是一件宝物。
“鱼肠!”自眼睛余光见到匕首上刻着的两个字之后,姬丹的心神就好象被它彻底吸引住了,心中想道:“原来是鱼肠剑!真是不祥之物!荆轲用之刺秦王,专诸用之刺吴王,都是这把剑。现在鱼肠剑便在我姬丹手中,看来我姬丹也逃不脱这个命运。”
经过这一年多的磨练,姬丹的心志已经坚如磐石。但此剑似乎有一种天生的魔力,能夺人心志,连姬丹也忍不住万念俱灰。想着想着,姬丹缓缓举起鱼肠剑,将剑尖指向自己胸口。
“太子,不可!”姬丹身后的众文武齐声喊道。
姬丹迟疑了一下,此时荀达急中生智,说道:“太子,此乃是鱼肠剑也!此剑杀不了你,要死也要换一把剑!”
姬丹一怔,问道:“为何?”
荀达急忙上前,说道:“鱼肠剑乃是铸剑大师欧冶子为越王所制,天生带有悖逆之气。据说初成之时,有善相剑者薛浊见过此剑,断言:此剑逆理不顺,不可服也,臣以杀君,子以杀父。今日燕王用以杀太子,乃是君杀臣,父杀子,与其气相悖。”
“哦?真有此一说?”姬丹问道。
“太子,你敢抗旨吗?”见此,吕公公在一旁厉声喝道。
荀达起身抓过鱼肠剑,将其收了起来。鱼肠剑一收起来,姬丹顿时感到神志清明,心绪正常起来。
“你想造反吗?”吕公公指着荀达怒道。刚才差点得手,被荀达一搅,最后功亏一篑,叫他如何不怒。
“太子,此事千真万确!”荀达没有理吕公公,凑过来,压低声音说道:“太子,难道您忘了襄平街头相者之言?”
“相者之言?啊?相君之背,贵不可言?”姬丹一听,醒悟过来。沉默片刻,站了起来。
当时姬丹与荀达初到襄平,在街上遇见一位算命先生,主臣两人都算了一算。算命先生先给姬丹相面,说姬丹虽然富贵,但是前途不看好。后来见到姬丹后背,算命先生又断言其富贵不可以言语之。
“我乃是从未来穿越而来,正要雄心勃勃,统一天下,岂能现在就死?”此时的姬丹已经彻底恢复了理智,心中想道:“历史上这个父王本来就杀了姬丹,还把人头割下来送给秦始皇,足见其贪生怕死,昏庸无能。现在不过是早点杀我而已。这样的父王,不要也罢!”
心中主意已定,姬丹顿时又生出豪气来。姬丹唰得一下拔出佩剑,一剑将旁边桌子的一角砍下,说道:“本太子反了!”说着,姬丹提起剑,向吕公公走去。
“你,你敢杀我?”见姬丹目露杀机,吕公公怕了,不停地往后退。接着,姬丹一挥手中宝剑,吕公公“啊”地一声大叫,倒在血泊中。
“为天下苍生计,便是父王也杀得!何况是你!”姬丹抽出宝剑,擦去血迹,说道:“传我将令,从今日起,我姬丹自立为王,如有不从我令者,杀无赦!”
“臣等愿意侍奉大王左右!”
大厅中众人皆应,唯独一人说道:“太子,臣以为不可。”
“哦?隗太守有何高见?”
若是换作别人,现在敢提出不同意见,早已血溅当场了。但是隗彦乃是姬丹重要谋臣之一,他的意见便是姬丹也要认真考虑。
“太子,抚顺讨逆,王者之道也。”隗彦说道:“如今太子以下犯上,名不正言不顺,出事必败。”
“隗太守的意思,我应该如何是好?”姬丹问道。
隗彦继续说道:“太子,大王旨意中所列罪名,皆子虚乌有,必是大王受左右蒙蔽所致。以老臣之见,不如以清君侧为名,起兵讨伐。如此,太子犹守臣下之节,人子之道,虽反而不反!太子之兵可谓义军,所谓出师有名,必能建功!”
姬丹沉思良久,说道:“隗太守所言有理,我就暂不称王,等杀回蓟城再说。”
吕公公已死,而栗忠、栗勇尚在城门外等候。两人正等得不耐烦,突然城中传来一声大叫:“贼人受死!”接着,飞出一员大将,手持大刀,几乎话音刚落便到了跟前,一刀将栗忠头颅劈去。此人正是姬丹麾下大将干疤。
栗忠、栗勇皆有万夫不当之勇,但是两人以为太子必死,只等着吕公公派人来接他们。现在干疤突然杀出,栗忠毫无防备,不慎被干疤一刀劈中,顿时身首异处。旁边的栗勇反应过来,知道不妙,急忙拔剑,一边战,一边逃。
栗勇并没有上来拼命,给栗忠报仇。两人一个叫“忠”,一个叫“勇”,听起来虽如同亲兄弟,但事实上没有一点血缘关系。因为都是栗腹养的死士,又同时被收入栗腹府中,栗腹给他们赐名的时候一时兴起,才有这样的名字。
接着,城中出来一小队骑兵,为首一员大将,金盔银甲,手提一支红缨枪,正是太子姬丹。
“太子有令,尔等速速归降,太子不杀降者!”
冲在最前面的辛全大喝一声,那群从蓟城来的士兵早已战心全无,纷纷跪下,说道:“小人愿降!”
马上有士兵上来将他们的兵器都收缴了,押在一旁,等侯姬丹处理。
第八十六章 兵力()
更新时间:2012…12…02
干疤与栗勇越斗越远,姬丹等人只好跟了上去。栗勇逃出数里,干疤马快,紧紧咬住,不肯放过。栗勇大怒,索性回马,与干疤斗在一起。两人斗了上百回合,栗勇渐渐占了上风。
“谁敢上前助干将军?”姬丹问道。
“末将愿往!”
辛全纵马冲了出去。好汉架不住人多,不过栗勇马上战两将,居然没有丝毫惧色。
“真乃虎将也!”姬丹不仅起了爱才之心,策马上前,拱拱手喊道:“来将留下姓名。”
“我乃是相国家将栗勇。”
“相国乃是奸佞之辈,你为何效力于他?不如归降于我,为大燕效力。”姬丹劝说道。
栗勇冷哼一声,说道:“相国收养了我,我栗勇宁死也不背叛相国!”
姬丹迟疑片刻,举起右手命令道:“弓箭手准备…射!”
数十支箭一齐从姬丹身边射出,栗勇急忙舞剑格挡。虽然挡住了大部分,但是其中几支射中了栗勇坐骑,马儿嘶鸣一声,摔倒在地。干疤上前一刀将其劈成两半。
对于这种无法利用的人,姬丹只有一个政策,就是从肉体上消灭之!
回到城门口,那些降兵还跪在那里,等候姬丹处理。
“你们谁是领头的?”姬丹问道。
“小人卫满,是这里的佰什长。”一位佰什长打扮的小将说道。
“卫满?”不知为何,姬丹听到这个名字迟疑了一下,看了他一眼,说道:“既然你们都愿降,本太子也不为难你们。念你们都是我大燕子民,你们放下武器,愿去哪里就去哪里吧!”
“谢太子不杀之恩!”降兵齐声说道。这些人脱了盔甲,换成便服,留下马匹,顺着来的路往回走。
走了几天,这群人来到襄平附近。其中一名什伍长陈度拦住众人,对卫满说道:“卫将军,我们主将被杀,回去也要受责罚。如今太子与二王子两虎相争,必有战乱,不如就留在辽东,等战事过去,再做去留。听说辽东一直在招募府民,我们不如就在这里做府民,等安定下来,还可以把家人接过来。”
陈度年纪虽轻,不过二十出头,却颇有些主见,卫满对他很是信任。听了陈度的建议,卫满点点头,说道:“陈度所言不差。不知大家意下如何?”
众人听了,都觉得是这么一回事,说道:“我们听卫将军和陈将军的!”
于是众人找到襄平田部吏,一起在一个叫南草屯的地方定居了下来。
再说吕公公被杀、姬丹造反的消息很快通过月姬在辽东的人,用飞鸽传书传到了蓟城,燕王宫中朝堂上正在早朝。此时外事卿郭孝也已经回到蓟城,正趴在朝堂上哭诉。
“大王,太子无故扣留臣送交东胡的二十万担粮食和一万匹布帛,这都是议和之物啊!而且,姬丹还痛打臣,请大王为臣做主啊!”郭孝带着哭腔说道。
“逆贼!逆贼!他还有什么事情不敢干的?”姬贤怒气冲冲,问道:“众爱卿有何良策?”
“大王无需惊慌,”相国剧辛上前奏道:“此乃是天亡废太子之时。臣愿提一支军,讨伐辽东。”
剧辛以前也在军中效力,立了军功后被燕王喜任命为蓟城太守至今。这次姬贤继位,剧辛也是迎立新君的功臣,被加封为相国,原来的相国栗腹则被任命为太师。而蓟城太守一职由月姬的族人孙密担任。
“哦?剧爱卿有何高见?”姬贤问道。
“本来辽东不扣留议和之物还好,现在他扣留这些物资,得罪东胡,东胡必定大怒。大王可以派人到东胡,说明情况,并约定一起出兵攻打辽东,令其首尾不能相顾,辽东必败!”剧辛得意地说道。
姬贤一听大喜道:“好!孤命你为征讨大将军,统领十万大军,前去征讨,务必平定叛军!”
“臣准旨!”
“大王,”太师栗腹上前奏道:“征讨辽东固然重要,但是有另外两人也不得不防。”
“哦?哪两人?”
“一人为昌国君乐闲,此人凭着祖上对大燕有点功劳,向来专横跋扈,又属姬丹奸党。如今此人手中握有一万兵马,不可不防。大王可速传旨,命右北平郡守费维、将军栗建接管乐闲的军马,并将乐闲、乐乘就地斩首。”
“遵奏!”姬贤答得很干脆,问道:“太师,还有一人是谁?”
“还有一人便是大夫将渠!”栗腹继续奏道:“此人向来与姬丹奸党勾结,狼狈为奸,现在上谷郡居庸关领兵,大王也应尽早将其除去!”
“准奏!哈哈哈,孤有众位爱卿相助,何愁王位不稳?”姬贤得意地笑道。
这就是先下手的好处,一旦坐上了王位,只要姬贤一句话,想要十万兵就有十万兵,想要二十万就有二十万。而此时的姬丹却在辽东的郡守府仔细计算着自己的兵力。
“丹城东、西两营共一万两千兵,全部带走。丹城五千守军,不能动。对了,辽东各个城池可以抽调一些。”想到这里,姬丹问道:“荀达,可有辽东各城池的兵力情况?”
“有。”荀达在竹简里翻了一阵,找了一个竹简出来,念道:“辽东郡共十八个城池,现兵力分布如下:
丹城:5000
无虑:30
望平:500
房城:50
侯城:40
辽队:30
襄平:200
新昌:80
辽阳:70
险读:20
居就:15
武闪:3000
高显:8
西安平:30
文:7
番汉:5
沓氐:12
平郭:32
共计9129人。
姬丹听了苦笑一声。虽说有九千多人,但是光武闪和丹城两座城池便占了八千。而这八千士卒,一边要防着强敌东胡,另一边要防着朝鲜,不增兵已经不错了,哪里还能抽调?
“丹城现在居民有多少?”姬丹又问道。
“回太子,”丹城太守隗彦答道:“自去年十月至今,丹城已经入驻了四万三千七百余户了。”
“嗯。隗太守,若是东胡领兵十万来攻,丹城可能守住?”
第八十七章 献城()
更新时间:2012…12…02
隗彦思索片刻,答道:“丹城以区区五千兵力,本来是无法防守的。但是,自从太子实施全民皆兵的制度以来,万一东胡兵真的攻来,十五岁到五十岁之间的男子皆可为兵。若是每户有一人可为兵,则可得四万三千余人。不过这些临时招募的兵卒战斗力不足,顶多只能算是正式兵卒的一半,大约两万兵力。如此算来,我丹城有两万五千兵力,可以一试。”
“两万五千!”姬丹心中想道:“若是有名将率领,也算是一支强大的部队了。可惜辽东没有名将,而隗彦只是个文官,虽然深得民心,却无法统帅军队。”
荀达见姬丹陷入深思,知道对丹城的军力信心不足,献计道:“太子,可命附近的百姓全部迁入丹城,并将百姓余粮一并运入,坚壁清野。如此,东胡万一来攻,只要坚持上数个月,粮草不继,自然退去。”
“荀达,此计恐怕不行。”姬丹摇摇头,说道:“坚壁清野之计虽好,却无法对付东胡。东胡乃是游牧民族,人走到哪里,牛羊便可跟到哪里。辽东到处都是草地,东胡不愁补给。”
荀达是个文官,虽足智多谋,奇计百出,却并无熟悉军旅事务。姬丹现在缺的就是能统领大军、独当一面的上将。像干疤、结巴等辈都是勇猛异常的大将,但在统兵打仗上却不能让姬丹放心。
本来,原来的辽东郡守吕况倒是一员上将。能在东胡兵强大的压力下支撑十数年,虽然治国的能力不敢恭维,但是打仗的能力应该是有一套的。可惜吕况造反,投敌去了朝鲜,如今反而成了祸害。
“不过,”姬丹沉吟片刻,说道:“还是要让百姓迁入城中,一方面也是保护他们,另一方面也可增加城内实力。只是这房舍…”
“太子,不要担心房舍。城中空地很多,可以将建筑材料先运进来,慢慢造。另外,那些布坊、染坊、店铺等都可以临时征调一下,等房舍造好了再挪出来,还给商家。”隗彦说道。
“如此甚好。”姬丹点头同意,问道:“如此算下来,能有多少户?够十万户吗?”
“难说,大约八万户吧。”
“城中粮草可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