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燕太子丹-第3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姬男则盯着前方看了半天,说道:“隗将军不可大意。这城外到处都是草原,厚厚的草地上本来不该有尘土。如今尘土遮天,覆盖面积这么大,必是有无数马匹踩踏造成。看来这次东胡来势不小啊!”

    此时隗洪也看清楚了,点点头说道:“这次东胡兵是下血本了,看来守城会非常艰难。”接着隗洪转向隗彦,说道:“叔父,这里危险,你是城中百姓民望所系,不可轻易涉险,还是先下去吧!”

    “好!”隗彦想了想说道:“我去派城中壮丁上来协助你们守城,有什么需要立刻派人来通知我。”

    “好!太守放心去吧。”姬男也在一旁说道。

    隗彦带着两名侍卫下了城楼,一路往太守府跑去。一路上,丹城秩序井然,毫无战乱的迹象。

    “看来城中百姓还蒙在鼓里,刀兵临头而不自知。唉,要是没有战争该多好!”隗彦不禁想道。

    隗彦这么想着,不过到了太守府附近,却见到成百上千的百姓聚集在门口,静静地等着。

    “隗太守回来了!”不知有谁眼尖,首先发现隗彦,叫了出来。百姓们纷纷围了上去。 

第一百零八章 预备民兵() 
更新时间:2012…12…23

    “你们都知道了?”隗彦愕然,在马上问道。

    百姓们没有回答,隗彦下了马,清清嗓子说道:“东胡兵来攻打,但是丹城城池坚固,士卒精良,足以自卫。丹城是辽东的首府,太子的根本所在,太子走之前留有良策,还请百姓们放宽心,安心生活。”

    众人安静地听着,没有反应。隗彦还想要说什么,一位须发皆白的老伯挤了上来,说道:“隗太守,我们不是害怕,我们是想来问一下,需要我们做什么?”老伯指了指身后三人,说道:“这是老夫的三个儿子,我把他们都带来了,老夫这就将他们交给太守,您就下令吧。”

    隗彦本以为百姓们是害怕,到这里来打探消息的,听老伯这么一说,不仅心头一热,目中噙泪。隗彦转身看了看三个儿子,老大显得干瘦一些,老二却颇为壮实,是条汉子,老三还有些稚嫩,看上去不过姬丹那么大年纪。

    “都是好小伙!”隗彦上前抓住老伯的手说道:“老伯,有你们相助,就是来再多的东胡兵,丹城也固若金汤!老伯,你先领这孩子回去,有事我会通知你们的。”

    接着,隗彦转身对众人说道:“乡亲们,大家回家去吧,大家多注意街头巷尾的告示,有什么事情我会派人通知大家的。”

    “好!太守忙,我就不打扰了,但是要征兵的话可一定要通知我们啊!”那名老伯也转身对众百姓说道:“乡亲们就不要再打搅了,都回去吧!”

    百姓们三三两两陆续散去。看着百姓们离去,隗彦感叹不已,自言自语道:“真是好百姓!”

    旁边的一名侍卫听到了,说道:“大人,这都是城中百姓感谢太子和大人为大家免费提供住所所致。”

    隗彦点头不语。

    丹城北门外风啸马鸣,延绵数十里都是东胡兵。东胡太子阿布达率领五万骑兵先到,而军师盖尔莫率领的十五万大军还在后头,没有赶到。

    东胡太子阿布达指着丹城,对左右说道:“哈哈哈,丹城刚刚建成不久,其规模胜过我黄龙府三倍,甚至比燕国都城蓟城还大。如此城池,现在却给燕狗使用,岂不可惜?我阿布达必将攻取,以后搬到这里来住岂不是好?哈哈哈…”

    阿布达身边的千夫长容获听后说道:“听说丹城不过五千守军,岂能挡我东胡二十万大军?燕国太子姬丹造这样的城池却不能守,真是愚不可及!”

    “哈哈哈,夫人即将临盆,本太子要将此城攻下,送给夫人和孩子做贺礼!”阿布达说道。

    另一名千夫长花布托一拱手,说道:“太子,小将为你射出第一箭!”

    说着,花布托纵马疾驰,来到城下,弯弓搭箭,唆地一声,一箭朝两百步外的北门城楼上射去。城楼上一名士卒正在注视着下面的动静,突然一箭射来,正中面门。那名士卒啊地一声大叫,一个倒栽葱,掉下城楼去。

    事发突然,城楼上的士卒眼睁睁地看着那名士卒掉下去,来不及施救,同时发出一阵惊呼。

    见此,东胡兵大声喝彩起来。阿布达哈哈大笑道:“花布托将军不愧为我东胡第一勇士,百步穿杨,百发百中。有你相助,不日便可攻克辽东。”

    容获听了不服气,说道:“射人有什么稀罕的?太子看我的!”

    说着,容获也纵马而出,嗦的一箭,射向城楼。城楼上挂着一面燕国大旗,铁箭射中旗杆上的绳索,“吱”地一声,绳索断裂,大旗也掉落下来。

    “他娘的,欺我辽东无人?”见此,城楼上的隗洪大怒,唆地一箭射出,正中容获的坐骑。

    东胡兵刚发出一阵喝彩声,容获的坐骑突然摔倒,又发出一声惊呼。容获的侍卫急忙跑过去,护住容获回到阵中。

    隗洪用的是四石的硬弓,又是居高临下。刚才容获骑马跑过来射出一箭,正好也到了隗洪的射程范围之内,而阿布达等人却不在射程范围之内,所以隗洪能射花布托,却不能射阿布达等人。

    姬丹手下将领中,朱力臂力最强,用的是七石的硬弓,若是朱力在此,必能射出更远。

    见此,阿布达神色凝重,几乎从牙缝里蹦出几个字:“大军听令,准备攻城!”

    军令一下,城下东胡兵纷纷下马,推着早已准备好的攻城器械,开始攻城。大军一动,气动山河,声震百里。

    隗彦刚在进太守府,在大堂内坐稳,便听到北边喊杀声大起。

    “这么快就开始攻城了?”隗彦吃了一惊,想了想,吩咐道:“来人,快去通知预备队一万青壮百姓,立刻赶赴北城楼,协助攻城!”

    “是!”一名侍卫领了命出去了。

    隗彦想了想,又取过纸笔,写下一张告示。隗彦叫来主笔吏,命其将告示抄录数份,由军士去城内各处张贴。隗彦的手下行动极快,一叠叠告示纷纷送出。

    告示:

    东胡驱残暴之师犯我辽东,丹城上下誓与其血战到底。现命城内十八至二十三岁男子,皆至军中效命,不得有误。

    太守有令,凡有功者依军功大小赏爵,伤残者由国家奉养,阵亡者父母、子女也由国家奉养。

    不久,一名小吏正在一个菜市场门口不停地念着告示。这个时代识字的还是极少数,姬丹虽在丹城开了很多学堂,但是由于丹城建造时日不长,这些告示都要由一些读过书的小吏来念,才能让大家知道。

    “太好了!我终于可以上战场去杀东胡猪了!”旁边一名路过的年轻人兴奋地大叫起来。

    “三哥,我也和你一起去!”旁边一名身材稍矮的少年悄悄说道,显得有些底气不足。

    “不行,你只有十七岁,等明年再说。”那位三哥说道:“家里还有娘要照顾。”说着,三哥将手中的一个空箩筐交给少年,吩咐道:“四弟,军情紧急,耽误不得。你把这个箩筐带回家去,三哥我现在就去投军。” 

第一百零九章 丹者赤也() 
更新时间:2012…12…24

    “明年?”少年接过篓筐,嘟噜一句,心想:“等明年东胡兵早就退了。十八岁和十七岁就差一岁,我长得也不矮,只要我不说,谁知道我几岁?”

    不过说是这么说,少年还是先回到家,将东西放下,去见母亲。

    “母亲,”少年看了自己的母亲一眼,说道:“东胡兵来攻打丹城,三哥已经投军去了,让我来禀告您一声。”

    老妇轻哦了一声,岁月的沧桑遮掩了老妇本该有的表情。

    少年有看了一眼,说道:“儿子也想去。”

    老妇沉默许久,说道:“你去吧!”

    “是,母亲!”少年一听大喜,拿了一件外衣,兴高采烈地跑出去了。

    望着少年远去的背影,老妇叹了口气,转身来到内室。内室的一堵墙柜上供着一个牌位,老妇来到这个牌位面前坐下。

    “孩子他爹,我把孩子们送去打东胡兵去了。”老妇对着牌位说道:“老大、老二都死在东胡兵手里,现在该他们偿还血债了。”说完,老妇不再说话,陷入沉思之中。

    血海深仇!丹城中像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告示一出,隗彦很快又招募到了一万新兵。加上刚刚上去的一万预备兵,一下就达到了两万。

    姬丹有全民皆兵的政策,从十五岁到五十岁之间每一位男性都定期参加军事训练,所以新兵的战斗力并不太差。

    城外战鼓声响起,阿布达亲自督战。自旦至暮,东胡兵进攻的浪潮一波接着一波,城上城下死去的士卒堆积如山。不过城上守军的数量不减反增。

    丹城东临辽河,河面宽阔,只有一座永定桥可以出入。虽然东胡兵是在北门外发起进攻,但是除了东城墙守军稍少之外,南、西两名城墙的守军也不敢松懈,全力戒备。

    隗洪和姬男是这里唯一的两名旌卫,两人早就商量好了,隗洪驻守北边,姬男驻守南边。如果东胡兵一直在北边进攻,两人每隔一天交换一下位置。

    这第一天,隗洪驻守北城墙,姬男驻守南边。日暮时分,姬男带着两名侍卫巡视城墙。姬男从西边开始巡视,一直来到东南角。姬男正想折回,突然一名侍卫指着城外喊道:“姬将军快看,这河水是红的。”

    姬男顺着那名侍卫手指的方向看去,果然,这天辽河的河水是红色的。

    姬男默不作声,过了半晌,说道:“这是鲜血,是护城河里流出来的鲜血。”

    晚上两名旌卫来到太守府与忙碌了一整天的隗彦商量对策。

    “太守,看来这次东胡兵是来真的了。今天来的不过是前锋,等大部队到了,这仗将会更加艰苦。”姬男说道。

    “嗯!老夫也觉得如此!”隗彦说道。

    “太守,要不要向太子求救?”隗洪问道。

    隗彦想了想,说道:“不行,太子正在与姬贤的大军对恃,我们一去求救,就会大乱太子的部署。不过,”隗彦顿了顿继续道:“我们倒是可以去向望平等城池求救。毕竟丹城比其他城池要重要得多。”

    “好,那就趁着东胡兵没有四面围城,请太守快派人去吧!”

    “嗯!我马上就派人去。”隗彦想了想,说道:“百姓虽然受过操练,但毕竟不能跟正式士兵相比。为了不竭民力,老夫建议让百姓轮流上战场,这样百姓可以得到休息,战斗力也更强!”

    “全听太守吩咐!”

    丹城,自从其开始建造开始,便注定了这是一座英雄的城池。丹城的儿女用鲜血捍卫着这座伟大的城池,用生命谱写着一首悲壮的歌曲。

    第二天一早,天色刚刚发白,城下的东胡兵又开始活动,准备攻城了。昨天进攻了整整一天,死伤数千东胡兵,却没把丹城攻下来,今天阿布达发誓要将丹城攻下来。

    随着阿布达一声令下,东胡兵拿着攻城的云梯向城墙靠拢。城墙上一片寂静,仿佛根本没人一般。

    等到东胡兵走进了,突然一箭射出,一名东胡兵“啊”地一声倒地。顿时,城墙上箭矢如雨点般落下来。经过昨天的失败,就连以强悍著称的东胡兵也抵挡不住了,开始往后退。

    “混帐!”阿布达大怒,拔出腰刀,手一挥便将一名后退的东胡兵杀了。杀了这名东胡兵,阿布达大喝道:“不准后退!后退者斩!”

    东胡兵无奈,只好又硬着头皮往前冲,不过在如此密集的箭雨中前进,还是举步维艰。见此,阿布达心一横,跳下马,就要亲自冲上去。

    “太子,”见此,身旁的千夫长花布托上前拉住阿布达,问道:“你要做什么?”

    “花布托,”阿布达答道:“听说当年父王每战必亲冒矢石,才能统一整个草原,才有了今天的东胡王国。我阿布达也是父王的子孙,血液中也流淌着祖宗的鲜血,岂能怕死?今天我要亲自作战,不攻下丹城誓不罢休!”

    花布托一听肃然起敬,说道:“既然如此,我花布托愿意与太子同生死!”说着,两人冲了上去。

    见到自家太子、大军的最高统帅竟然亲自上前作战,东胡兵士气大涨,声势震天,仿佛城上落下来的箭雨突然成了和风细雨,一个个低着头往前冲。

    “报告姬将军,”一名佰什长派人过来说道:“敌人来得太猛,请姬将军火速增援。”

    “在哪里?我去看看。”姬男发出两箭,射杀了两名东胡兵,回头问道。

    “就在东边离此三里的样子。”来人说道。

    姬男转身对一名侍卫说道:“快,快去通知太守,今天的新兵快要消耗完了,叫他立刻招募一万新兵补充。”

    说着,姬男急冲冲往东边城墙去了。

    告示:东胡驱残暴之师犯我辽东,丹城上下誓与其血战到底。现命城内十八至二十六岁男子,直接去北城楼效力,不得有误。

    太守有令,凡有功者依军功大小赏爵,伤残者由国家奉养,阵亡者父母、子女也由国家奉养!

    太守一接到通知,立刻命令手下贴出新的告示。此时城中百姓都知道战况激烈,各种作坊、茶馆等都已经关闭,大家聚在街头人多之处。告示一贴出来,百姓奔走相告,被征召的男子来不及去领武器,抄起家中的木棍、砍刀之类的家伙便往北城门冲去。 

第一百一十章 一日三易稿() 
更新时间:2012…12…24

    到了下午,告示又换了:

    告示:

    东胡驱残暴之师犯我辽东,丹城上下誓与其血战到底。现命城内十八至三十岁男子,直接去北城楼效力,不得有误。

    告示的前半部分只改了两个个字,把“二十六”改成“三十”,而后半部分直接就省略了。不过百姓并不介意,一旦满足告示中的条件,便冲到北城墙去。百姓毕竟不是军人,没有铁的纪律,很多低于十八岁,或者超过三十岁的男子也都上了城楼。

    一日三易稿,只因城头鼓声催。

    万人争赴死,却为身后有妻儿!

    生逢乱世,人命如同草菅。现在爵位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保住丹城。人谁不惜命?比自己的命更重要的是自己家人的性命。

    没有退路,没有退路!退一步,父母妻儿陷于敌手,生不如死!唯有死战,用血肉捍卫自己的家园。

    战斗之惨烈远远超出想象。要是每天都这样,隗彦本来安排的令协助守城的百姓轮流休息也用不上了,直接拼光,第二天换新兵就行了。

    丹城这边血战正酣,隗彦派出去求救的人也到了附近各城。丹城附近城池驻军都很少,姬丹来之前像侯城、辽阳等地都有三千驻军,但是后来姬丹在丹城东、西两侧设立了两个军营,把兵力都集中到那里去了,现在侯城、辽阳加起来也不到一百兵力。

    不过丹城往南不远的望平城却不同,在丹城建造完毕之前,这里是郡首府,所以还有五百守军。此时,太守刘馥接到了隗彦的求助。刘馥本是辽西郡首府孤竹城太守,姬丹夺了辽西之后,担心刘馥心中不服,便将其派到望平来当太守。

    虽然听起来是平级调动,但是望平城与孤竹城不可同日而语,所以事实上是降了一级。对此,刘馥一直耿耿于怀。

    刘馥怀恨姬丹还有一点,就是姬丹杀了简康,而简康与刘馥一向交好。刘馥虽然没有为简康报仇的心思,但是对姬丹还是非常不满。

    “王将军,丹城遭到东胡大举进攻,向我们求救,你看如何是好?”王岩是望平城的守将,刘馥将他叫来商议此事。

    “刘太守,东胡进攻丹城,望平理应救援。不过…”王岩看了刘馥一眼,却见刘馥正眉头紧锁,看着自己。王岩顿了顿,试探着说道:“我们望平城兵少,总共才有五百人,去了也不过杯水车薪啊!”

    “王将军跟我想到一块去了。”刘馥点点头,一脸苦相说道:“我是望平的太守,便是这里的父母官,肩上负有保卫望平百姓平安的重责。若东胡军突然放弃丹城,转攻望平,到时候你又不在,我两手空空,如何对敌?”

    “刘太守,”王岩一拱手,说道:“恕末将直言,为今之计,不如不出兵。”

    “好!”刘馥一拍桌子,说道:“将军能一心为民,真是望平百姓之福!刘某替望平百姓谢谢你了!此事就这么定了,我们望平拒不发兵!隗彦与我不过是同级,便是告到太子那里,刘某也有话说。”

    看得出两人与姬丹并不是一条心,都有些不满。刘馥对姬丹不满自然不必说了,王岩虽然没有像刘馥这样的恩怨,但也心生怨恨。

    姬丹来之前,王岩已是望平的旌卫,手下也有三千兵马,是辽东的主要将领之一。现在姬丹来了,自己虽然还是一名旌卫,但手下不过五百人,也不再领着军营,而是成了望平城的守军。

    在这一件事情上,刘馥和王岩二人一文一武,配合倒是非常默契。

    生与死,人类永恒的主题!

    几乎在攻城的同时,黄龙府太子宫中,一名美貌的女子正躺在宽阔的床榻上痛苦地挣扎,经历着十月怀胎之后最后的艰辛。此人不是别人,正是胡冰。

    自始至终,胡冰没有发出一丝呻吟,但那近乎扭曲的脸,满头的大汗都显示了她正在承受巨大的痛苦。

    “太子妃,再用力一点,就要出来了!”一名接生婆一边给胡冰擦汗,一边在旁边鼓励着说道。

    不久,接生婆又说道:“再用力一点,我已经看到头发了。”

    胡冰喘着粗气,以极大的意志凝聚出浑身力量,按着接生婆的指引一次一次地努力着,却还是没有明显的效果。

    年迈的东胡王接到报告,亲自来到太子宫中,此时正在大厅中等候。

    东胡王是由侍卫扶着进来的。英雄暮年,东胡王知道自己时日不多,唯一的愿望便是要看看自己的孙子,看看自己一手创建的东胡王国的第三代。

    一等就是数个时辰,东胡王没有表现出一丝急躁,却无时无刻不在忐忑不安中度过。

    丰富的人生经历,无数次生死搏杀,早已将东胡王的心磨砺得如皑皑长白山一样沉稳无比了。不过东胡王知道,女人生孩子,这本身便是一场搏杀,到底能不能活下来还是个未知数。

    此时,一名婢女跑出来,满脸笑容,说道:“恭喜大王,太子妃生了!”

    “是男是女?”东胡王一阵激动,问道。

    “一个男孩!”

    “啊!太好了!”

    东胡王一阵亢奋,霍地一下站了起来,便想要去看看自己的孙子。一站起来,东胡王马上感到眼前一黑,两腿晃了晃便摔了下去。身后的侍卫刚想去扶,却来不及了,东胡王重重地摔倒在地上。

    等太医赶到这里,东胡王已经被安置在一间偏室的卧榻上。而其他大臣闻听消息,也纷纷赶到了这里。不久,太医神色凝重,对守在东胡王身边的大臣宣布了一个天大的消息:东胡王死了!

    东胡王最终没有看到自己的孙子!

    上苍待人,有的时候是如此的慷慨,有的时候却又如此的刻薄!

    这位英雄的东胡王,勇猛、刚毅、智谋、运气,上苍给予了他几乎一切可以给予的,却没有满足他临死前的一个小小的愿望,一个平常普通人都能享受到的愿望。 

第一百一十一章 东胡治丧() 
更新时间:2012…12…25

    一日之内发生了太多的事情,有新生命出生,但更多的是黯然逝去。

    东胡兵几次冲上城头,都被姬男领兵杀退。一日激战下来,城上城下堆满了尸体,东胡太子阿布达身先士卒,身上也受了三处伤,却最终没有攻入城去。

    虽然丹城守军受到重创,但是东胡军队的代价也不小,到了日暮时分,阿布达清点人数,五万大军只剩下两万。现在就是要组织一次大规模进攻也有些兵力不足了。

    不过好在东胡军师盖尔莫率领十五万大军,来到城北,东胡兵声势复振。当晚,东胡兵越过长城,将整个丹城团团围住,从此,丹城过上了与外界隔绝的日子。

    在丹城被围之前,辽阳、侯城等地的驻军,加上百姓中一些敢死之士也进入了丹城。这些人加起来总共有三千多人,而这些城池中的百姓已经开始撤离,向辽东南方和两侧山区迁移。

    这两天丹城中累计伤亡两万多人。虽说与两万多人相比,三千人不算什么,但这已经是差不多整个辽东北部能聚拢的所有兵力了。可惜望平城不肯出兵,否则再凑个五千也不难。

    见到盖尔莫,阿布达立刻上去说道:“军师,你来得真好,明日助我一臂之力,攻下丹城!”

    看着阿布达满身是伤,还如此斗志高昂,盖尔莫多少有些安慰,觉得自己和东胡王努力一生建立的庞大王国没有交给庸才手中。不过了解了这里的情况之后,盖尔莫还是摇摇头,没有同意。

    “太子,丹城城高池固,如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