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燕太子丹-第4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尽管如此,荀况在世大夫之中享有极高的声誉,对于他的意见,齐王也不得不慎重考虑。
正在齐王委决不下之时,另一位老臣鲁仲连出来说道:“大王,相国与荀卿所言皆有理。臣以为,如果能一举吞并燕国,齐国可以承受一些损失。然而燕国乃是大国,我齐国想要一口吞下还是有些吃力。不如请赵国一并出兵,共灭燕国,方为万全之计。”
齐王听后微微蹙眉,思量片刻,说道:“若能说动赵国出兵,则伐燕之战必胜。只是孤一向只与秦王交好,与赵国少有往来,怕无法说动赵国。”
“大王放心,”鲁仲连拱拱手说道:“老臣愿借一骑车马,去赵国游说。凭老臣三寸不烂之舌,必能说动赵王出兵。”
“好!”齐王一拍大腿,大喜道:“若鲁大夫出马,大事必成!大夫可速去准备,孤在此静候佳音了。”
“是!”鲁仲连领命而去。
看着鲁仲连的背影,齐王继续吩咐道:“田相国!”
“老臣在!”
“孤命你调集全国兵马,在大河(黄河)一带集结,随时准备渡河伐燕!”
“是,大王!”
从齐国都城临淄到赵国都城邯郸路途不下八百里,这点路程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若是以姬丹的轻骑速度,不过两、三日便能到达,但是鲁仲连年事已高,经不起颠簸,只能缓缓前进,过了六日才到邯郸。
等见到赵王,已经是鲁仲连离开齐国的第七天了。若不是鲁仲连名满天下,又代表东方大国齐国而来,也没有这么快就得到接见。
邯郸城王宫中,赵王设宴招待鲁仲连,还请了一班文武大臣作陪。席间,赵王问道:“鲁大夫远道而来,不知对寡人有何指教?”
“不敢!”鲁仲连躬身说道:“老臣此来乃是替齐王前来商议一件大事。”
“哦?何事?”
赵王心中纳闷:“当今列国的主要敌人便是秦国,各诸侯国一直用苏秦提倡的合纵之计来对付秦国的威胁。而自从齐国君王后执政以来,却保持中立至今,不参与列国合纵。今日齐国突然热心起来,不知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老臣此来是为了共伐燕国之事!”鲁仲连也不卖关子,直接点破来意。
“哦!”赵王反应过来,一下来了兴趣,说道:“寡人也听到消息,说燕国大乱,却不知具体发生了什么大事,鲁大夫能否替寡人说说?”
“老臣愿意效劳。”鲁仲连放下手中酒杯,徐徐道出鲁仲连版的故事。
第一百三十一章 甘罗()
更新时间:2013…01…08
鲁仲连开口徐徐说道:“话说燕国太子姬丹天资纵横,却又自命不凡,毫无敬贤让士之道。由此,姬丹得罪了燕国一帮老臣。这帮老臣一心想要废掉姬丹的太子之位,姬丹不得已,只好到辽东去避祸。”
说到这里,鲁仲连举起酒杯喝了一口,继续说道:“姬丹到了辽东,远离是非之地,如此一来,性命算是暂时保住了,不过太子之位却更加难保。姬丹心中不甘,于是励精图治,治理辽东,决心将来以辽东为根基,恃强夺取燕国王位。也怪姬丹求功心切,一年下来,治理辽东虽有些起色,却得罪了更多的人,连邻国东胡、朝鲜也给得罪了。”
“眼看王位离自己越来越远,那姬丹孤注一掷,不久前在蓟城的新年盛会上,将一鸡冠蛇暗藏于寿礼之中,将燕王咬死。做出如此出格的事来,那帮老臣岂肯罢休?立刻迎立二王子姬贤为新燕王,同时下旨赐姬丹自裁。姬丹早有准备,起兵谋反,于是兄弟两人反目成仇,燕国大乱。”
鲁仲连本来口才就好,这样的故事被他说得绘声绘色,听得赵王仿佛亲眼所见,真切无比。赵王听了嗟叹不已,连说姬丹不孝无道。
等鲁仲连讲完,赵王问道:“鲁大夫,燕国大乱,并未波及齐国,不知大夫为何要伐燕?”
鲁仲连被赵王用言语将了一军,顿时一阵腹诽:“明明自己做梦都想把燕国吞了,却装出一副清高的样子,真是比小人还不如。”
不过鲁仲连何等人物,眉稍一翘,便有了说词:“大王,老臣所言伐燕不是为了齐国,而是为了大王您。”
“哦?怎么说?”赵王一怔,问道。
“就在去年,弱小之燕国竟然敢藐视强大之赵国,兴兵伐赵,深入赵国数百里,最后虽未建功,却也全身而退。如此奇耻大辱,虽匹夫不能忍也,何况大国之君乎?赵王若要雪耻,便在今日!”
赵王被鲁仲连说得脸色微变。不过赵王处于权力顶峰十数年,其功力也非常人可比,马上轻笑起来,说道:“如此说来,鲁大夫是要寡人出兵伐燕,而齐国在一旁观战?”
“不!”鲁仲连摇摇头,声音铿锵有力,说道:“齐国与贵国一起出兵,共同伐燕!”接着鲁仲连又压低嗓门,说道:“不瞒大王您说,燕国找到了一个湖盐矿,致使盐价大跌,我齐国制盐已无利可图。如今,齐国的盐商们怨声载道,齐王没办法,只能伐燕,夺取这个湖盐矿,以便重新控制盐价。”
“什么,湖盐矿?!”赵王一听,顿时眼睛一亮,露出贪婪之色。不过赵王马上又冷静下来,说道:“非是寡人不想伐燕,实在是鄙国西边有强秦虎视眈眈,寡人不敢轻举妄动。”
鲁仲连早知有此一词,马上拍拍胸膛,说道:“大王请放心,老臣可亲往秦国游说,必为大王消除后顾之忧。”
“好!”赵王听了精神一振,霍得站了起来,说道:“大夫若能说动秦国,不令其从背后进攻赵国,寡人愿与齐王永结盟好,一同出兵伐燕!”
“大王放心。”鲁仲连慷慨地说道:“大王只需派一使者,随老臣前往秦国即可。大王便在这邯郸城中静候佳音,老臣必不辱使命!”
于是,鲁仲连马不停蹄,又前往秦国。从邯郸到咸阳比从临淄到邯郸还要远,但鲁仲连受人之托,忠人之事,不辞劳苦,终于在半个月之后来到了咸阳宫。
到了咸阳宫,鲁仲连没有直接去找秦王,而是找了相国吕不韦。如今的吕不韦早已脱胎换骨,浑身散发出手操生杀大权的权贵之气,别人已经很难再与当年斤斤计较、满身铜臭的商人形象联系在一起了。
人尽皆知,秦王子楚的王位是吕不韦花了重金争争取来的,这早已不是秘密。秦王子楚是个良善之人,王位到手也没有过河拆桥,而是重用吕不韦,任命其为相国,将一切军国事务都交给吕不韦。
吕不韦也乖巧,乘机送上数十名美女,并在咸阳城郊修筑章华台,专供子楚享乐。子楚一生困苦,从未好好享受过,正好安心在章华台享起乐来。现在秦国之人只知有吕相国,不知有秦王。对此,秦国其他宗室大臣虽然不满,但吕不韦大权在握,谁也不敢公开反对。
对于这些,鲁仲连当然早已了如指掌,所以连秦王都不去找,直接找了吕不韦。本以为吕不韦在天下最强的秦国为相,权势熏天,应该不好说话,谁知鲁仲连呈上礼单,一提伐燕之事,吕不韦当即答应。
鲁仲连大喜过望,急忙命人星夜驰赴赵、齐两国,前去报信。虽然吕不韦答应了自己的请求,但是鲁仲连还是有些看轻了他,以为吕不韦乃是商人本性,贪图自己的厚礼。
不过泱泱大国,岂会无人?消息一传出去,咸阳的大街小巷纷纷谣传吕不韦身为相国,却顾念赵国故土,不为秦国利益着想。大家本来就早已对吕不韦不满,一时之间,谣言四起,甚喧尘上。
第二日,一名比秦国太子嬴政大不了多少的少年来到相府,说是要求见吕不韦。听到门口守卫来报,吕不韦心中好笑,以为是有人跟自己开玩笑。一看了拜帖,上面写着两个清秀的字:甘罗,吕不韦才收敛起嘲弄之心,请来人进来。
说起甘罗,其人年纪不过十二岁,在秦国却是大名鼎鼎。其祖父曾为秦国大将,为秦国立下赫赫战功,后来与樗里疾同为左右丞相,将秦国治理得民殷国富,为秦人所称道。
不过甘罗的名头并不是因为沾了祖父甘茂的光,而是由自己的聪明才智得来的。早在甘罗六岁那年,秦王要求甘茂找公鸡下的蛋献上,甘罗自告奋勇上朝面见秦王。
秦王很纳闷,问甘罗:甘茂为什么不来?甘罗答:甘茂在家生孩子。秦王听后大笑,说:生孩子是女儿家的专利,甘茂一个大男人,怎么能生孩子?甘罗回答:既然如此,那公鸡怎么就能下蛋了?
秦王这才知道甘罗是来暗讽找公鸡蛋的事情,只好撤去自己的命令。从此,甘罗的机智便在咸阳城传开了。
面对一个毛头小子,即使像吕不韦这样胆略过人之辈居然也不敢倨傲。吕不韦商人出身,以前虽然有钱但是社会地位不高。现在做了相国,立誓要与过去的商人身份划清界限,于是敬贤让士,以读书人自居。现在碰上甘罗这样的人,吕不韦便要自降身份,礼敬三分。
于是,吕不韦又是让坐,又是上茶。互相见礼落定之后,吕不韦问道:“甘先生光临鄙舍,不知有何指教?”
“不敢!”甘罗也不谦虚,学着大人的样子拱拱手,说道:“相国为秦国立下不世奇功,特来道贺!”
“哦?”吕不韦听了,如坠入云雾之中,一头雾水,问道:“我何功之有?值得先生亲自前来道贺?”
“此事整个咸阳城都被相国瞒过了,却瞒不过我甘罗!”甘罗神秘地一笑,说道:“赵国攻打燕国,正是我大秦从中取利的好时机。相国假意答应鲁仲连那老头,骗得齐、赵两国对燕发动进攻。等赵国真的发起进攻,国内必定空虚,我便乘虚而入,必能大获全胜,一举灭了赵国。”接着,甘罗得意地笑了笑,说道:“相国妙计,难道甘某就不该来讨杯酒喝?”
吕不韦听了一怔,不过他反应极快,呵呵干笑两声,压低声音说道:“甘先生既然知道了,本相国也不瞒你。不过你千万不要宣扬出去,不然此计便失灵了!”
“一定,一定!”
甘罗此来是要提醒吕不韦,千万不要作出让自己后悔的事情。其实吕不韦正在图谋另外一件大事,根本无心考虑对外扩张之事。现在甘罗一提醒,马上醒悟过来,连声答应。
第一百三十二章 死谏()
更新时间:2013…01…09
至关重要,这里himmy浪费大家一点时间。
himmy知道每天更新不多,本来无颜求大家,但是这事对这本书很重要,还是求一下。
其实也不求什么,就是求点击。从下周一开始,好心的书友能不能每天上来点开那么一章?不管看不看,只要一章就行。
himmy一直在努力,大家也看到了,himmy的语言是比较精炼的,情节也一点不水。所以,有条件的书友,帮个忙,himmy拜谢!
另外himmy答应,只要能站上潜力榜,一定双更,站几天就双更几天,字数不少。
****************************************************************************
姬丹与剧辛两军在滦水边大战一场,以剧辛大败告一段落。之后,剧辛退守骊成,而姬丹则进驻昌城。
姬丹大军在昌城聚集,修整三日。这一日,姬丹正想领兵进逼骊成,突然军士来报,辽西孤竹城太守田光来昌城求见,姬丹吃了一惊,急忙把田光叫进来。
现在姬丹把辽东、辽西几乎所有兵力都调集了过来,导致辽东陷于战火而不能救。辽西没有正式的军营防守,只有各个城池原来的城防兵力,还有就是田光临时征召来的新兵,所以兵力十分单薄。
目前,辽西无大将,只留下田光一人。田光虽然名为孤竹太守,实际上担任着郡守的职责,独掌辽西军政大权。这在和平时期也许是好事,意味着有油水捞,不过在这战争年代却未必,必须肩负起整个辽西的防御。
辽东面临着辽东的朝鲜兵、卫满兵的直接威胁,好在现在右北平没有兵力直接威胁辽西,不然就要两面受敌了。
为了防备目前辽东各股势力的入侵,田光调集了五千多兵马,亲自镇守临近辽东的临渝城。甚至孤竹太守的位置也临时让给在孤竹城的文吏代理,足见其对东部边境防御的重视。不过现在却突然出现在昌城,不得不令姬丹吃惊。
“田太守,你怎么来了?”见到田光,姬丹马上问道。
田光呈上一份书笺,说道:“太子,请看这个!”
姬丹接过书笺,拆开来,皱着眉头开始看。不一会儿,姬丹突然啪得一掌打在桌子上,震得将桌子上的茶杯都倒翻过来,大骂道:“竖子如此大胆,敢来要挟我,还想敢动我府上的女人!存孝!”
“末…将在!”
姬丹怒气冲冲,大声吩咐道:“你立刻点起军中所有骑兵,随我杀回辽东,去斩了那个什么狗屁将军!”
“是!”
“慢!”眼见姬存孝便要领命而去,田光急忙阻止,上前说道:“太子,臣以为此事不可造次!”
姬丹和田光一个要去,一个又说不行,在场的其他人都一头雾水,看着两人打哑谜。荀达上前,从地上捡起被姬丹随手扔下的书笺,读了起来:
燕太子丹明鉴:
自殿下率兵入辽西,音讯阻隔。如今之辽东,北有东胡,如狼如虎;南有朝鲜,似豺似豹。大地尽赤,哀嚎遍野!百姓有倒悬之苦,引颈望王师之归,如婴儿之盼母乳,却不见殿下回师之日。
卫某不忍见辽东生灵涂炭,愤而奋起,兴义兵以拒强敌,数日之内大小二十余战,方保方圆数十里百姓平安。今受百姓错爱,拥立为天威将军。
夫英雄者,莫过于能见机乘势。卫某见机而不失,乘势而能动,窃谓四海之英雄,未必有出其右者。今卫某拥兵数万,兵粮足备,欲求一郡守于殿下,以孚百姓之望。
若能如此,卫某当为殿下剪灭凶孽,还民清明。不然,辽西兵力空虚,卫某未必不能引兵向西,自取一郡!
府上之女桑儿,今在我军中。是生是死,全在殿下一念之间。请速赐回音!
天威将军卫满!
等荀达读完,在场的武将一个个气得咬牙切齿。卫满通篇都在说自己如何英明神武,炫耀兵力,并威胁姬丹要进军辽西。这也就算了,还拿一个女子来要挟姬丹。
桑儿一直跟着姬丹,虽然没有明说,但是很多人都把她看作是姬丹的女人了。而姬丹在军中威信一向极高,如今一个不知从哪里冒出来的人物,拿了姬丹的女人来威胁姬丹,叫众将如何忍耐?
“太子,”干疤第一个请命说道:“臣只需三千兵马,便可杀回辽东,生擒卫满,请太子下令!”
石头、盘麟等人也都站出来,说道:“臣也愿往!”
一旁的荀达沉默不语。虽然荀达知道此事不妥,但碰到这样的局面,便是荀达也不好独自出面阻止,免得惹了众怒。
“是可忍孰不可忍!”看着众将,姬丹咬牙切齿,大喝道:“存孝,还等什么?快去召集兵马,我要杀回去!”
田光却没有荀达那些心思,见此,上前叫住姬存孝,说道:“太子,万万不可!东胡兵围攻东胡之时太子没有杀回去;朝鲜兵屠城之时太子没有杀回去。如今为了一名婢女,太子不顾右北平局势危急,却要杀回去,这等于是告诉辽东百姓,在太子心中,辽东二十万户百姓还不如一名女子!要是传将出去,令辽东百姓心寒啊!”
姬丹听了一怔,觉得田光这话有理,不禁迟疑起来。此时荀达上前谏道:“太子,国事为大。桑儿不过是一个婢女,等打下蓟城,婢女要多少有多少。”
姬丹听了,脸色一变,顿时来了气,心道:什么叫不过是一个婢女?在生命面前,没有尊卑之分!
“存孝,还不快去准备!”姬丹再次催促道。
在这个时代,荀达的观念一点都没有错,婢女就是婢女,就是主人的私产、牲畜,主人想要怎么样就怎么样。但是姬丹却是个特例,思想观念虽然被同化得差不多了,但是骨子里最后一点人人平等的观念还在。
本来听了田光的话,姬丹已经有些醒悟,现在又听荀达这么一说,顿时非常反感,反而下定决心,非要回去救桑儿不可。
眼见就要无可挽回,田光急中生智,说道:“太子,难道您忘了去年请臣出山时说的话了吗?”
姬丹听了又是一怔,心中思索田光的意思,此时田光又开口了。
“天下汹汹,了无宁日。现有强暴之秦,吞并天下之势日成。不久,燕国百姓便会处于其刀兵之下,受尽颠沛流离之苦。何况历代秦王只知有利,不知有义,如果真被秦国统治,日后百姓的生活会更加苦难!现在只有奋起反击,才能救民于水火!”田光一字不差地背了出来,说道:“难道太子请臣出山不是为了救民,而是为了一己之私?”
接着,田光噗通一声跪在姬丹面前,顺手抽出佩剑,手腕一翻,把佩剑架在了自己脖子上。
“啊!田太守,你要干嘛!”众人一阵惊呼,便想上前去夺佩剑。
大家都以为田光一时想不开,要寻短见。见此田光大喝道:“都别动!”
众人不敢再动,田光转向姬丹说道:“若太子执意要去,臣不忍见太子基业毁于一旦,宁愿自刎于此!”
“别,别!”这下姬丹真的吓了一大跳了,说道:“田太守有话好说,先把剑放下来!”
面对田光以死来要挟,姬丹不得不仔细考虑。“死谏?!”姬丹心中想道:“难道我真的错了吗?这样的事情只有碰上无道昏君才会出现啊,难道我就是无道昏君?”
见姬丹回过神来,田光的情绪也缓和下来,手中宝剑稍微松了一点,但还是不离自己脖子数寸距离。
见此,姬丹上前几步,就想把田光的宝剑拿下来。谁知田光手一紧,再次说道:“太子先答应臣,否则臣宁愿一死!”
姬丹无奈,说道:“好吧!我答应你,不去辽东,你先把剑放下来!”
见田光还是不肯放下来,姬丹补充一句,说道:“田太守,你我相交也有一年半了,你什么时候见过本太子言而无信了?”
第一百三十三章 卫氏朝鲜()
更新时间:2013…01…10
田光看着姬丹,见姬丹态度很诚恳,不像骗他的样子,便放下剑来。
虽然答应了田光,但是姬丹心中不悦,有点赌气地说道:“既然你们不让我回辽东,那这人怎么应付?难道如其所请,封他一个郡守?”
“不行!”荀达马上表示反对,说道:“辽东是我根本所在,太子在辽东经营一年有余,时间不长,但深得民心。如今辽东百姓依附于他,只是出于无奈,并非百姓就不想念太子。民心归我,岂能一旦弃之?何况此人野心勃勃,若真是封了他一个郡守,他必定想方设法将辽东窃为己有。到时候,太子即使打下燕国,也会从此失去辽东。”
“太子放心东征!”田光说道:“臣愿率领辽西现有兵马拒守辽西,臣宁死也绝不放其一兵一卒过来。”
姬丹点点头,问道:“这人是什么人?我在辽东时怎么没听说过?”
田光早已打听清楚,说道:“这人名叫卫满,以前在蓟城当一名佰什长。上次随吕公公来传诏书,被太子您赦免。之后,卫满没有回蓟城,反而在辽东平郭附近的南草屯定居下来。这次朝鲜兵来犯,卫满纠集南草屯百姓,起兵拒敌,也算是英雄人物。”
“卫满…”
姬丹听了自言自语,苦苦思索。这个名字姬丹非常熟悉,但又一时想不起来在哪里见过。其实上次在丹城南门外,姬丹与卫满有过一面之缘,当时就觉得这个名字耳熟,就是想不起来。
见到姬丹陷入沉思,在场的其他人不敢打搅。思索良久,姬丹突然眼睛一亮,手掌啪的一声一拍桌子,说道:“原来是他…”接着,姬丹又似不可置信,反问道:“难道真的是他?怎么会这样?难道…”姬丹想到了一种可能。
“怎么,太子认得此人?”荀达在一旁问道。
“嗯…哦,不是。认得,也不认得。”姬丹点点头,又摇摇头,搞得荀达一头雾水。
史书记载,卫满乃是继箕子朝鲜之后,卫氏朝鲜的创立者。
当初商纣王的大臣箕子为了逃避商纣王的暴…政,避难逃到朝鲜,统一了当时还处于石器时代的朝鲜土著,建立了箕子朝鲜。从此箕子朝鲜一直在箕子的直系后代的统治之下,历时近千年,前后四十一代君王,直到章平王子润的孙子子准这一代。
公元前二世纪初,辽东局势动荡,燕人卫满率千余人叛西汉入箕子朝鲜,箕子朝鲜准王任命其为博士,将其国西部封地百余里与卫满。公元前194年卫满联合箕子朝鲜的部分反对国君的势力进攻国都王俭城,准王自海路亡命于半岛南部的马韩地区。卫满即位后,卫满统一了箕子朝鲜,并将势力扩展到了鸭绿江以南地区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