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燕太子丹-第5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卫满入主朝鲜,对于子润的大军来说等于釜底抽薪,彻底断了发展的可能。如今,朝鲜王兵源枯竭,粮草不济,在曹永一万大军的打压下已经日渐局促,只守着个小小的武闪城,再无腾挪的余地。而武闪城也已经穷途末路,开始出现人吃人的事情。
子润自觉这样下去不行,派出马勇与曹永的一万大军周旋,又派出大将金喜出去抢粮。
辽东的百姓能走的早就逃了,不能走的留下也都是等死无力逃跑的。这一日,金喜又是徒劳无功回到武闪城,直接去见子润。
此时子润正在独自喝闷酒,见到金喜,子润急切地问道:"金将军,不知金将军可抢到粮食?"
"回大王,"金喜低下头去,答道:"没有!"
"啊!"子润踉跄几步,跌坐在地,说道:"城中已经断粮,这可如何是好?"
见此,金喜迟疑片刻,上前说道:"大王,为今之计,莫如"
"嗯?"子润转向金喜,问道:"莫如什么。"
金喜咬咬牙说道:"莫如降了燕王!"
"什么!"子润一听,大怒,两眼似要喷出火来。不过子润没有发作,两眼黯淡下来,悲凉地自言自语说道:"时运不济,乃至于此!"
接着,子润转过头来,对金喜说道:"我欲降了燕王,只是怕燕王不容,又恐马勇阻拦,如之奈何?"
金喜想了想说道:"大王,此次出兵辽东,并非大王本意,而是那"金喜压低声音,凑上去说道:"那辽东降将马勇,非要逼迫大王出兵。若大王真要降燕王,必须用一物献给燕王。"
"何物?"
"马勇的人头!"
子润想了想,说道:"马勇当初力劝我出兵辽东,害得我丢了朝鲜,如今又要困死在这武闪城中,此人甚是可恶。金喜,你立刻带人去杀了马勇,割下头颅,准备出降!"
子润与金喜两人在房中密商大事,谁知隔墙有耳,门外一名侍卫听到,此人是马勇用重金收买的,急忙前去通知马勇。
等金宝到了马勇家中,马勇已经独自骑马离开了武闪城。金宝无奈,只好去回复了子润。
子润与金宝一商议,决定还是先派大夫朴金去曹永营中请降。
本来姬丹到了襄平,就应该入驻襄平城。但是襄平城中刚刚经历大战,城里城外尸首累累,姬丹便没有进城,等城内清理完了再说,而自己则领大军驻扎在襄平城南三里处。
第一百六十三章 木轮塔()
更新时间:2013…02…07
辽东是姬丹的第一个根基,自然感情非同一般。第二天,姬丹想起当年初到辽东时,在襄平城外十里处的悦来客栈偶然救下桑儿的事情,便想现在去看看。于是,姬丹领了数名亲随,由甘利陪同策马往东而去。
一路上,姬丹越看越奇怪。姬丹来时虽然也觉得辽东有些人烟稀少,不象姬丹在的时候那么繁华,但是当时走得急,没有特别在意。直到现在,姬丹才知道这里是多么的荒凉。
"甘利,"姬丹在马上回头问道:"这里的百姓都到哪里去了?"
"回大王,"甘利答道:"自从朝鲜兵入侵以来,兵马所到之处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百姓们逃的逃,死的死,这里哪里还会留下百姓!"
"哦?"姬丹不禁勒住马头,停了下来,问道:"若是我记得不错,朝鲜王朝也是从我中原迁移过去的,朝鲜百姓久服王化,为何会如此不体恤百姓?"
"咳,这帮朝鲜兵都是畜生,哪里有一点王化的样子!"甘利愤愤不平地说道。
"如此,我辽东百姓还能留下多少?"姬丹脸色凝重,问道。
"大王走之前,辽东南部大约有八万户百姓。现在除了那些逃入深山避难的,能找出五千户已经不错了!"
"啊!十不遗一啊!"姬丹大惊,顿时一股怒气涌上心头,咬牙切齿地说道:"朝鲜既然抢占我辽东土地,便应当爱惜辽东百姓,他们反而如此作为,禽兽不如!我当生擒朝鲜王,五马分尸,方解我心头之恨!"
转了一圈,没见到一个人。以前那个悦来客栈早已不知去向,连那个木房子也不见了。姬丹心中百味翻腾,只好说一声走,领着众人回去了。
姬丹没有回大营,而是来到襄平城东门,在门口停了下来。此时城内已经清理干净,姬丹望着这城头,想起甘利在此被南北两军重重围困,坚守了半年多,不禁感慨万千。
沉默许久,姬丹手一挥,喝道:"下马!"
说完,姬丹自己先下了马背,身后众人也都下了马。有军士上前牵过姬丹和甘利两人的马,姬丹领头往前走去。
从规模来看,这座曾经的郡首府,现在也还是一座比较大的城池。不过如今的襄平城满目疮痍,看不到昔日繁华的影子。
姬丹怀着沉重的心情缓步入城,边走边看,见到这一截截倒塌的城墙,一座座破败的房舍,还有那行人稀少的街道,姬丹心中不由得悲凉、愤怒,对敌人满腔怒气。
走着走着,来到了一座府门前。姬丹停了下来,仔细打量起来。这里正是姬丹曾经住过的郡守府,如今府门前的匾额已经不见了,大门上有好几个窟窿,来不及修。门前的两只石狮子一只缺了一个耳朵,一只左腿被撞断了。府院的围墙也塌了一段。
姬丹默默地看着,没有说话,也没有进去。看了一阵,姬丹继续往前走。转过几条街,姬丹突然看到一个角落,想起这里正是当年遇到算命先生的地方。
"相君之面,不过封侯;相君之背,贵不可言。"
姬丹现在对这句话还记忆犹新。如今燕国境内已经基本扫平,姬丹好奇要是现在再遇上算命先生,他又会说什么?
不可能是同样的话,现在先王已死,自己就是燕王,就是连周天子也在六年前被周昭王灭了,已经无人可背了。
姬丹摇摇头,这个问题的答案也许只有一人知道,就是那个算命先生了。
姬丹继续往前走,来到一处空旷之所。这里以前是一个铁匠铺,曾经为姬丹打造了很多马具,现在也不见踪影。
稍稍停留片刻,姬丹继续朝前走,不久来到了北门。当年吕况背叛,自己就是从这里逃出城去,去找野三坡的兵马的。出了北门,姬丹凝神远眺,目中有了仇恨之色,因为离此地往北百里就是东胡的大军了。
姬丹凝望片刻,大声喝道:“来人!”
“在!”身旁军士答道。
“去东胡营中下决战书,三日后在辽阳城外决一死战!”姬丹下令道。
“是!”
“大王,”听到姬丹的命令,身旁的甘利面露忧虑之色,上前说道:“后面的大军尚未到达,便与东胡决战,是不是兵力不足啊?”
“孤已收到消息,大军明日即可到达这里,修整两日,正好决战!”姬丹解释道。
“好!”甘利一听如此,便兴奋起来,说道:“大王,来日决战,臣愿为前锋!”
姬丹看着甘利,说道:“孤的那一万骑兵,分一半给你如何?”
“多谢大王!”甘利大喜,又咬咬牙,说道:“东胡狗,我要为死去的将士报仇!为辽东百姓报仇!”
姬丹回到营中不久,侍卫来报,说曹永带着几名亲随前来,正在帐外求见,姬丹急忙把曹永请了进来。
不久,一名彪悍精干的大将来到跟前,拜倒在地:“臣拜见大王!”
“嗯,曹将军快请起!”看着曹永数月不见,现在已经成长为一名真正的大将,姬丹心中高兴,说道:“曹将军不仅能守住辽西,而且能乘胜出击,收复辽东部分土地,不负孤之所望!不知现在武闪城那边情况如何?”
“大王,臣便是因为此事前来。”曹永从袖中取出一封文书,呈上来交给姬丹,说道:“大王请看!”
姬丹接过文书,仔细阅读,原来是朝鲜王子润的乞降书。朝鲜王派人到曹永营中乞降,曹永不敢做主,前来向姬丹请示。
“哼!”姬丹冷笑一声,说道:“朝鲜兵在我辽东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到现在穷途末路了,又要来投降?孤不受降!曹永!”
“臣在!”
“你回去告诉子润,速速引颈自戕,孤还能留他个全尸。否则,等孤大军一到,必成鸡粪矣!”
“是!”曹永答应一声,又说道:“大王,听说过两日要与东胡决战,是否要臣把兵马先调过来,等打完东胡再去攻打武闪城?”
姬丹想了想,说道:“不,你继续围住武闪城,压住朝鲜兵,不可松懈。孤自有大军前来与东胡决战!”
决战书很快就送到正在辽阳城聚集兵力的阿布达手中,阿布达当场答应三日后决战。姬丹的营中将士们厉兵秣马,为决战做最后的准备。
不过,鞠武统领的那四万大军第二日并没有到,直到决战前一日下午,军士才来报告说大军已到大营门口。姬丹一听,急忙出营迎接。
见到姬丹亲自出营,大军中出来一辆马车,拉到姬丹跟前停下。车厢里出来一人,由侍卫搀扶着,正是姬丹的谋臣鞠武。见此,姬丹急忙迎了上去。鞠武看上去又瘦了许多,精神萎靡,似乎病情加重了。
“臣鞠武叩见大王!”
鞠武见到姬丹前来,便要跪下去。姬丹上前去拦,说道:“鞠卿,你有病在身,便不要行礼了。”
鞠武咳嗽几声,说道:“臣子之道不可废!大王还是受了臣一拜吧。”
鞠武既然这么说,姬丹便不再硬拦住,让他拜倒下来。鞠武拜完,姬丹向左右施了个眼色,左右又急忙将鞠武扶起。这一拜,又让鞠武咳嗽不止,过了好久,才平息下来。
礼毕,姬丹上去扶起鞠武,问道:“鞠卿,你的身子骨还撑得住吗?”
“还行!撑得住!”鞠武又咳嗽了数声,略带兴奋地说道:“大王,臣本来可以早几日到达,不过臣担心东胡兵善于骑射,而我军大部分是步兵,以弱攻强,无法取胜,所以这次在辽西郡守田光处逗留了数日,为大王打造了一批秘密武器。”
“秘密武器?”姬丹好奇而略带期待地问道。
鞠武转身对身旁一位军士说道:“去叫他们把东西带上来。”
“是!”
身旁的军士朝后面把手一挥,大声喊道:“把东西推上来,给大王看看!”
马上,后面前排的骑、步兵往两旁闪开,让出一个大大的口子。姬丹朝后面看去,只见有无数的木架,架在一个个车轮上面,或大或小,由士兵推着往这里过来。
不久,其中一辆稍大的推到姬丹跟前。鞠武指着其后面说道:“大王请看!”
"大王请看,"鞠武指着木架上的两根长长的横梁,说道:"这两根横梁可以用作支架起固定作用,将它们往地上一撑,便是最强的铁骑也无法冲倒。"
"再看这一个个孔洞,"鞠武继续道:"高低不同,士兵们可以从后面将长矛捅出来,可以对付战马和马上的骑兵。还有这背后的架子,士兵可以站上去,从上面用弓箭射杀敌兵。"
“此物可大可小,小的可以装在一起,组成大的,大的可以拆开来,变成小的,运转灵活。有了此物,不惧东胡兵的弓矢、战马,在战场上要害之处多放置几个,便可控制住整个战场的局势。”
鞠武一边介绍,一边有士兵示范给姬丹看。姬丹大为高兴,说道:"太好了!来日与东胡决战,将其一字排开,便是长城一座,将其死死困住。"
姬丹高兴了一阵,问道:"鞠武,你这车可有个名字?"
"名字嘛,就叫木轮塔!"
"哦,木轮塔!好,有了这秘密武器,孤与东胡兵决战必胜!"
对于大军的住所,姬丹早有安排,现在襄平城中百姓不过数百户,剩下的房舍无人居住,姬丹已经命人将它们收拾出来,正好给士兵们居住。
大战之前必须要有体力,晚上必须要休息好。如此就等着来日决战了。
第二天,姬丹率领五万大军来到辽阳城南一个叫四平原的地方。而东胡兵更是早早准备完毕,在那里侯着姬丹了。
四平原在辽阳与襄平城中间位置靠襄平的地方。虽然靠近襄平,但东胡兵都是骑兵,行军速度快,姬丹的大军有许多是步兵,行军速度慢,所以反而东胡兵早到很多,可以以逸待劳。
两军列阵完毕,东胡王阿布达从军中转了出来,说道:"姬丹可在?上来搭话!"
姬丹在阵中见到,对身旁的朱力说道:"朱力,你可能一箭射中那厮?"
朱力看了看,说道:"距离有点远,不过要再靠近五十步,臣就有五成把握射杀此贼!"
姬丹点点头,没有再说话,骑马出去了。来到阵前,姬丹说道:"阿布达,孤与你并无仇怨,你为何侵犯我疆土?"
"我是因燕王所请,故而来此,替燕王除去逆子,并非入侵!"
"随便你怎么说,只要你领兵至此,便是入侵我辽东,孤便要消灭你。"姬丹语气一顿,继续道:"阿布达,你今日难逃一死。不过有一件事情孤要告诉你,好让你死个明白。"
"哦?何事?"阿布达好奇地问道。
"你过来,此事是关于你夫人的,孤要私下里对你说。"说着,姬丹若无其事地策马徐徐上前。
"我夫人?冰儿?"阿布达若有所思,忍不住往前走去。
两人相距约两百步,阿布达向前走了五十步,停了下来。阿布达刚想开口问,突然姬丹阵中一箭射来,阿布达哇地大叫一声,被射中了右臂。
本来朱力是要射其胸口,但是这里距离太远,一箭射出,失去了准头,只射中了右臂。
"你这贼人!"
阿布达马上知道上当,拨转马头往回跑。东胡营中马上有人出来接应,将阿布达护送了回去。姬丹冷笑一声,悠闲地往回走去。
阿布达明显被激怒了,回到阵营中,一声令下,东胡兵如潮水般冲杀上来。
此时姬丹的骑兵列于阵营两侧,左右个五千,左边由甘利统领,右边由干疤统领。中间四万步兵由姜严、裴兴、祖荣等将统领。虽然姬丹的兵少,但是一字排开,占地面积却不比东胡兵少。
第一波东胡骑兵万马奔腾气势汹汹而来,直朝姬丹的步兵冲去,决战真正开始了。
第一百六十四章 "东胡败了!”()
更新时间:2013…02…08
这边姬丹的步兵方阵中排在前面的步兵突然转到后面,露出后面排成一行一行的木轮塔。木轮塔后面出现了很多士卒,一个个手持弓箭。这些士卒被木轮塔前面的木板挡中了,东胡兵看不到,虽然心中疑惑,以为只是一般的障碍物,继续朝前冲。
此时,姬丹手一挥,顿时万箭齐发,朝东胡骑兵射去。东胡兵早已到了弓箭射程范围,姬丹的弓箭手居高临下,箭矢又密集,一时之间,跑在前面的无数东胡骑兵中箭身亡。
前面的骑兵连人带马地倒下,而后面的骑兵还在继续向前冲。一部分战马被前面的战马绊倒,一部分冲过来的骑兵又被弓箭射死了大半。部分没死的东胡骑兵不知所以,虽然不知道这到底是什么,但也一时无法刹住,直撞了上来。
眼看就要撞上木轮塔,塔的前面洞口处又突然多出无数根长枪,正好刺上冲来的东胡战马。
战马的冲刺速度极为惊人,等到后面的东胡兵反应过来,控制住马匹,战场上已经倒下了数千名东胡兵了。
这时,燕军安静了下来,不再射击。东胡兵目中疑惑,不知为何会突然倒下这么多骑兵。过了一会,东胡兵再次呼啸着冲上前来。
木轮塔上的弓箭手毫不手软,对着人、马又是一通狂射,射杀了大部分。东胡兵互相撞在一起,无数战马被撞翻在地,剩下不多的东胡兵终于忍耐不住,转身往后跑去。此时,木轮塔后面的步兵一跃而出,举刀便朝那些还没死的东胡兵砍去。
很快,这第一轮近万名东胡骑兵被姬丹几乎消灭殆尽,而姬丹没有损失一兵一卒,只有几架木轮塔被东胡战马的尸体撞倒。
见此情景,远处的阿布达脸色铁青,目中露出了一丝畏惧之色。不过阿布达也是铁铮铮的汉子,便是局势不利,也决不认输。当然,让他再傻乎乎地冲上来自己撞死,阿布达是绝对不干了。
此时,姬丹慢慢从阵中转了出来,手一挥,本来连在一起木轮塔被拆开,后面的士卒上来,将拆开的木轮塔一个个抬起,越过阵前的尸体,往前推进。而阵型两侧的骑兵也跟着前进,押住阵脚。
越过这些骑兵尸体,木轮塔再次被装到一起,由士兵们推着,朝东胡兵的阵前推进。
眼看着木轮塔越来越近,盖儿莫达急忙大呼:"用弓箭!用弓箭!"东胡兵醒悟过来,纷纷弯弓搭箭,朝姬丹的大军射去。
姬丹的军队前面有木轮塔护着,木板厚实得很,大部分狼牙箭射过来都钉在木板上,很少有穿透的。少数狼牙箭越过木轮塔射到后面的燕军士卒身上,不过燕军早有准备,这点狼牙箭根本伤上不了燕军士卒。
燕军在箭雨中一步一步向前推进,东胡兵一轮射击过后,木轮塔也推到了东胡兵面前。随着一阵鼓声响起,姬丹的士兵开始发力,一个个登上木轮塔,箭矢再次飘落,如雨点一般洒向东胡大军。东胡兵纷纷中箭,大军开始出现后退的迹象。
见此,阿布达身边大将花布托上前说道:"大王,情况紧急,末将愿领本部兵马再冲一次!"
"好!"阿布达看了他一眼,用低沉的声音答道。
花布托接到命令,大喝一声:"跟我来!"便一马当先,冲了出去。花布托身后大军紧紧跟着花布托,也冲了出来。
冲出一半,突然迎面射来一箭,正中花布托战马头部。这还不算,花布托的战马来不及嘶鸣一声,铁箭已经穿透马首,射中花布托胸口,透甲而入。花布托大叫了一声,当场倒地身亡。
主将一死,冲在后面的东胡兵顿时失去了斗志,纷纷调转马头,往回而去。
"时机到了!"
姬丹心中想着,手一挥,大喊一声"冲",自己便从木轮塔后面冲了出去。姬丹身后的近卫军一直看着姬丹的动静,见到姬丹冲了出去,近卫军也紧紧跟随其后。阵型两侧的干疤、甘利二将见到了,也挥师冲了出来。
那些跟着花布托的骑兵本来就在姬丹手下吃过败仗,见此,条件反射般地往后逃去。
此时,姬丹军中士卒突然齐声高呼:"东胡败了!东胡败了!"
东胡兵马众多,排在前面的被花布托的骑兵往回一冲,便不觉得松动起来。而排在后面的东胡兵看不到前面到底发生了什么情况,见到阵型松动,又听有人高喊"东胡败了",顿时心慌起来,以为真的败了,忍不住拨转马头往后跑。
见此,阿布达大声喊道:"不许逃!不许逃!"
不过阿布达声音再大,也压不过姬丹数万步兵齐声高呼,阿布达身后的东胡兵还是不停地逃跑。见此情景,姬丹大喜,领着这一万骑兵追击过去。
东胡十万大军,一个个如惊弓之鸟,四散逃窜,溃不成军。有倒霉的士卒马失前蹄,还没来得及叫一声,立刻便被后面的逃兵踏成肉泥。逃着逃着,东胡兵来到辽河边上。这里有座不大的桥,想要往回逃,这里是最近的路。东胡兵争先恐后过桥,互相推挤,纷纷落下桥去。
姬丹一万余骑兵大军在后面紧紧跟随,一路上遇到的东胡兵或死或降,姬丹也来不及处理,命那些降卒自行去后面的步兵投降。东胡兵毕竟有十万大军,而姬丹只有一万一千骑兵,要是再分兵就更加少了。
如此一路追击,虽然姬丹的战马没有东胡马种快,但是也杀死、受降了近万东胡兵。更多的东胡兵则四散逃逸,不知所终。
东胡兵虽然在辽东大半年,但是大多数时候东胡兵都是跟随大军集体行动,对此处地形并不熟悉,很多都迷失在田野山谷之中。
阿布达领着数百亲随,一口气逃出数十里,来到辽阳城。刚进城想要喘口气休息休息,不过一盏茶功夫,突然军士来报,说姬丹已经亲领大军到了辽阳城下。此时辽阳城中只有数千东胡兵,阿布达不敢驻守,急忙弃了辽阳,奔马往北。
又逃出数十里,来到望平城下。现在望平城太守还是刘馥,守将还是王岩。阿布达在望平城外迟疑片刻,拨转马头继续往北。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这句话对阿布达同样适用。虽然两人投降了阿布达,但是刘、王二人毕竟是燕人,现在阿布达兵败至此,难保不会对阿布达下手。何况望平城中兵马不多,难以抵挡。
阿布达马不停蹄,一口气又跑出百里,来到丹城城下。军师盖儿莫在此领有五万大军,围困丹城。有逃兵先到这里,盖儿莫知道阿布达兵败,急忙整兵而出,前去接应。盖尔莫没走多远,便远远见到阿布达,浑身污泥,身边只剩下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