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燕太子丹-第7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啊?燕军有多少兵马?你和田横田将军不是守在河边,燕军如何能渡过河来?"

    "哎,"钱琉谈了一口气,说道:"燕军非常狡猾,早已偷偷将一支军队派到这边,埋伏起来。我和田将军发现燕军时,燕军已有数千精锐骑兵渡过了河。我与田将军奋力冲杀,也没有能止住。按照末将估计,燕军少说也有数万。"

    王戌听完,沉默片刻,说道:"不知燕军现在往何处去了?是否会前来攻城?"

    "这是自然!"钱琉说道:"不过,末将以为燕军会先攻阿城。田相国临走之前曾经说过,阿城、武垣、徐城这三座城池呈品字形分布,应当互为应援。燕军攻一城,则其他两城救援。燕军若是没有攻下阿城,必不敢攻打其他两城。而燕军渡河之地离阿城极近,想必有先攻取阿城之意。"

    王戌沉思片刻,说道:"我三城互为唇齿,唇亡则齿寒。王某身为齐国大将,自当领兵前去救援。只是万一燕军不去攻打阿城,直接前来攻打徐城,如何是好?"

    钱琉想了想,说道:"王将军可以留下一万兵马守城,其余将士前去救援!"

    "若是留下兵马,何人来做守将?"王戌自言自语道。

    "听说燕国降将费维在徐城。此人当年也是统领一郡兵马的大将,钱某以为足以胜任。"

    "费维?"王戌皱皱眉头,说道:"他也是燕国人,让一个燕国人来对付燕军,这可靠吗?"

    "这一点王将军尽管放心!"钱琉笑笑说道:"我等守城被擒,只要肯降,燕王不见得就会对我们怎样。若是费维被擒,燕王定然不会饶恕。"

    "哦?为何?"

    "难道王将军没有听说费维对燕王的大军下黑手,一举灭了一万辽西兵,还杀了燕王的心腹大将乐乘?"

    "哦?"王戌略一思索,徐徐点头,说道:"若是果真如此,我等无虑矣!"说到这里,王戌顿了顿,继续说道:"徐城城池坚固,即便燕军真的来攻,想必也不至于立刻攻破,到时候我再挥师来救也为时未晚。" 

第一百八十九章 徐城() 
更新时间:2013…03…04

    骑兵先行,曹永领着一万骑兵直奔大清河。大军在半夜出发,来到离徐城东北不远处已是天明时分。突然见到一支大军朝阿城方向进发,曹永急忙率军迎了上去。此时对方也已经发现了曹永,也迎了上来。

    不久,齐军来到跟前,曹永仔细一看,是两名齐国大将匆匆领兵前来,而那名在渡口被杀退的齐将也在那里。待双方站定,曹永哈哈大笑,说道:"哈哈哈,我主燕王真是神算,命大军攻打阿城,料定你们会来增援,特命我在此等候多时矣!"

    一听曹永这么一说,二将果然开始嘀咕。这两将一人姓钱,名钱琉,另一人姓王,名王戌。

    "钱将军,燕王果然先去攻取阿城,看来阿城危急,此处不可纠缠,我们先率领大军冲过去再说!"王戌说道。

    "王将军所言极是!"钱琉想了想说道:"不如王将军领部下士卒先赶去增援阿城,此人交给钱某应付一阵。"

    "好!"

    两人商议完毕,钱琉拍马上来,大喝说道:"来将休得猖狂,钱某与你大战三百回合!"

    一边曹永与钱琉战在一起,一边王戌急忙领了一半兵马约万余人往阿城方向而去。见此,曹永假装前去追击,却又被钱琉缠住,脱不得身。

    两人战出数十回合,不分胜负。钱琉见王戌已经走远,手中长戟连连刺出,杀退曹永数步,然后转身也往阿城方向而去。

    见此,曹永挥师杀了上来,追击一阵,杀了千余名逃得慢的齐兵,又返身往南行去。钱琉本以为曹永会一路追击下来,行出十余里,见后面追兵渐远,顿时松了一口气,心想曹永肯定是接到命令守在这里,以防后面还有齐兵赶来。

    再说干疤也领兵去大清河南直流清理渡口,途中经过武垣城。干疤在城下大张旗鼓,耀武扬威一番。武垣城中守将以为齐兵大至,只知婴城自守,不敢出击。干疤也不理会,直奔大清河而去。

    朱力负责大清河东边河段,旁边没有大城池,所以一路并未遇到任何齐兵,直达河岸。不过这里离齐国的城池饶安最近,齐兵若要增援,从这里渡河最有可能。

    至此,曹永、干疤、朱力三支大军都到了大清河边,迅速将士卒铺开,清理渡口,设置烽火台,严防南边的齐兵渡河增援。

    后面姬丹领着四万大军,步骑兵混杂,而且带着很多粮草辎重,行军速度缓慢,等到赶到徐城已经是正午了。

    徐城早见到这里有燕军士卒活动,不过与武垣城一样,徐城守军也不敢出击,只是早早将城门关闭。徐城与武垣城不同,现在的主将费维并不是胆小怕死之人,但是现在城内守军只剩下原来的一半,唯有坚守才是上策。

    姬丹一到徐城城下,立刻下令四面围城,同时命姬男、孟霸二将,各领五千精兵,守住武垣、阿城两个方向可能来救援的齐兵。

    一切安排定当,姬丹下令全军将军士攻城,只留下一小部分在城外安营。姬丹十万大军渡河,这对姬丹来说是下了血本了。如今没有大城可依,大军在旷野里,绝非长久之计。姬丹大军带的粮草并不多,必须迅速攻下一城,取得立足之地,方能立于不败之地。

    徐城本来不算大城,但是田单撤离之后,因为担心燕军会来进攻,这几个月来太守钱琉一直领着守军日夜加固城池,几个月下来,现在已经城池完固了。

    现在虽然只有一万守军,却不是那么容易攻下来的。燕兵一波接着一波地往城墙下冲去,城上矢石、檑木等倾泻而下,燕兵数次冲上城头,却都被杀退。

    入夜之时,姬丹只好下令鸣金收兵,准备休整一夜,待来日再战。同时,姬丹下令姬男和孟霸也撤了回来,只留下斥候散布四周,其余将士在营中过夜。

    晚上,姬丹刚用过晚膳,帐外侍卫来报,说姬男前来求见,姬丹急忙命人将其请进来。

    "大王,"姬男进来,向姬丹施了个礼,说道:"我军远道而来,利于速决,若是拖延时日,与我军不利啊!"

    "此话在理,姬将军有何高见?"

    刚才姬丹听到侍卫来报,便知姬男一定是来献策的,姬男果然点点头,说道:"大王,徐城离大清河很近,不过数里。现在虽然不是汛期,但是大清河水位颇高,大王何不用水淹之?"

    "哦,"姬丹点点头,又摇摇头,说道:"用水淹之计孤也曾经想到过,不过徐城本来是燕国的地盘,城中百姓都是我燕国臣民,孤怎么忍心用此计?"

    "这既然如此,此计不成。"姬男想了想,说道:"末将还有一计,不知是否可行?"

    "哦,姬将军请讲!"

    "末将在丹城守城之时,东胡人曾挖地道试图突入城内。当时幸好被我丹城百姓及时发现,才不被攻破。臣以为,我军也可用此计。如今徐城内百姓皆是燕民,心中未必便服齐人,即使被发现,也不见得真会帮齐兵。"

    姬丹想了想,眼中放出光彩,说道:"妙计!姬男,你速命人连夜赶挖地道,以供我军所用。"

    "是!"姬男领命离去。

    看着姬男离去的背影,姬丹露出嘉许的目光。姬男不愧为山戎族的智者,不,是大燕的智者,有勇有谋,日后若是好好培养,必定是一员难得的大将。

    山戎族虽然以前是一个独立的民族,但是姬丹在辽东时,便定下促进民族融合的治国政策。为了鼓励不同民族之间的通婚,姬丹便给互相通婚,并愿意采用汉族姓氏的库民土地所有权。这个政策很受欢迎,现在已经初见成效。

    如今姬丹掌握了燕国的大权,便又将这个政策推广到了全国,相信数年之后,像山戎族这样的小民族将会彻底融入燕国的主体民族之中。

    姬丹对于朝鲜的政策就有些野蛮了。灭了朝鲜之后,姬丹下令杀了近四万降卒,并将剩下的男丁全部迁出朝鲜。如今乐浪郡鲜境内的女子只能与迁入的燕国男子通婚,只要过上一两代,整个乐浪郡便都是燕国人了。

    作为一种弥补,姬丹听从了隗彦的劝告,对于那些迁居出来的朝鲜族,也给予了一定的帮助。除了一次性发放安置费外,按照年龄的大小,每人每月可以从大燕钱庄领到一定的补助。与山戎族一样,相信朝鲜族也会慢慢融入燕国其他民族。

    纵观人类历史,西方文化中,宗教贯穿着整个发展史,有将近一半的战争起因是宗教。中国没有宗教的问题,却有很大的民族问题。少数民族甚至汉族往往用民族作为一面旗帜,登上历史舞台,由此造成了很多不必要的伤害。姬丹既然有先知先觉,便要设法消弭这些矛盾。

    大道无形,大音希声。

    真正的丰功伟绩不是来自战争,也看不到流血牺牲,甚至绝大部分人都察觉不到,此乃圣人所为也!

    姬丹现在所作的便是如此。一条政策,一点补贴,对于姬丹现在的政权来说不算什么,却能有效地促进民族的融合。虽然看不到血流成河,甚至做到努力也很小,其功绩却远胜过当年起兵反抗元朝,创立大明的朱元璋。姬丹甚至相信,有了的这些政策,后世就不会再五胡乱华,不会再有元朝,也不会再有朱元璋、岳飞等等。

    第二日一早,姬丹下令留出北门、西门,将大军聚集在东门南门。

    姬丹披挂整齐,来到西门外。此时城上聚集着很多将士,姬丹大声喊道:"城上的齐将听着,徐城本归我大燕所有,尔等趁我大燕内乱之机出兵夺取,实属强盗行径。今日孤平定内乱,前来收取,志在必得!孤只想要城池和城中百姓,并不想取尔等性命,特留下西、北两门,尔等可从这两门出去。否则,破城之日,尔等守城将士,孤决不饶恕!"

    姬丹话音刚落,城上突然射来一箭,差点射中姬丹。接着,城上出现一员大将,喊道:"姬丹,你休要花言巧语。当年你用鸡冠蛇咬死先王,又恃强夺了我主王位,致使我主流落他乡。今日,只要有我费维一口气在,你就休想破城!"

    姬丹一看,原来是费维,顿时大怒,道:"费维小儿,孤誓杀汝!"

    接着,姬丹手一举,顿时鼓角之声大起,城下士卒听到鼓声,一个个方队朝着城墙下涌去。

    城上的守军都是齐兵,自然不会被姬丹的言辞所动摇。等到燕军到了城墙脚下,城上箭矢、檑木、巨石滚滚而下,惨烈的牺牲不可避免。

    城墙下不时有士卒被城上的兵器击中,发出的惨叫声,城头上也有齐兵被流矢所中,摔下城来。对于这一切,姬丹已经习以为常了。根据姬丹的估计,这样的攻法,等到自己的士卒死伤超过两万的时候,就应该能攻破了。

    若是丹城这样的牢固程度,只要城上有一万守军,姬丹这四万燕兵,即使都砸上去,也不见得能拿下。但毕竟徐城无法跟丹城、蓟城这样的大城相比,用两万兵力的代价便可以攻破。

    战斗进行了一个时辰,突然城内响起了一阵杀声。不久,城头上开始喧哗起来。

    "报!"守将费维面前一名士卒前来报告:"城内突然冒出一支燕军,正杀向北门!请将军速派人增援。"

    "啊?"费维大惊,问道:"这支燕军从何而来?难道是从天而降不成?"

    "回将军,小人不知!"

    费维来不及多想,对身边的一员副将说道:"鲍威,你速带领部下增援北门,务必要将燕军消灭!"

    "是!"

    鲍威急忙带着一千兵马下了城墙,往北门而去。刚到了北门附近的大街上,便见到这里聚集了数千燕军,一名将领正指挥士卒从城内攻城,正是姬丹的大将姬男。

    从城内攻城和从城外攻城完全不同,要容易得多。此时已经有几名燕军士兵登上了城楼,正在争夺城门吊桥,而后面燕军正在源源不断地杀上去。

    鲍姓将军心中焦急,大喝一声"杀!"急忙领兵冲了过去。

    早有士卒通知了姬男,姬男下令众人继续攻城,只带着身边数十人手持弓箭,扼住过往街道,只要齐兵接近便是一通狂射。冲在前面的齐兵纷纷倒地,鲍威几次冲杀,都没有冲过去,只好也取出弓矢对射。

    此时北城外早已杀声震天,城墙上姬男的士卒已经放下吊桥,埋伏城外的大将马晃已经领兵冲了进来。见此,鲍姓将军知道此城已经无法再守,转身领兵朝西门而去。 

第一百九十章 徐城(二)() 
更新时间:2013…03…05

    此时费维也已经看出来了,徐城是断断守不住了,弃了这里的守军,带着亲信下了城楼。听说北门已经被攻破,而东、南门都有燕兵,费维直奔西门而去。路上正好碰到鲍威,两下合兵一处继续往西而去。到了西门,费维急忙下令打开城门。

    临出城门,费维心计一动,说道:"鲍威,你在此守城,费某亲自出城去搬救兵!"

    "是!"鲍威非常干脆地答应一声。

    费维见其答应,不再废话,转身便要策马出城而去。此时,鲍威突然弯弓搭箭,嗦得一声,一箭射出,正中费维背心。

    费维转过身来,见到鲍威在后面手持弓箭看着他冷笑,从牙齿缝里挤出一个"你"字,便摔倒了马下。

    鲍威看了看费维的尸体,说道:"哼,一条燕狗而已,竟敢让老子替你挡刀枪!"

    说完,鲍威纠集此处约两千多士卒,从西门出城去了。

    可笑费维反复无常,最终死于齐兵之手。若是早料到如此,在右北平时早早投降了姬丹,现在还好好得做着燕国的封疆大吏,而姬丹争夺王位也会顺利很多,不至于多死这么多人。真是害人害己!

    徐城内再无守将,里面的齐兵乱做一团。不久,东、南两门也被攻破,大批燕军入城。等城内齐兵被彻底清剿,姬丹便领兵入城了。

    很快有人将清点完的士卒数目报了上来。姬丹大军总俘虏了五千余名齐兵,而姬丹这边,算上昨天下午的伤亡,总共死了七千余人。

    虽然损失了七千多士卒,但是得到了徐城,这样姬丹在这个大清河三角洲地带算是有了根基,接下来只要平定武垣、阿城这两城,这个肥饶的三角洲便要重新归到燕国的版图之中了。

    鲍威领着两千多齐兵出了徐城,一路往西,直奔武垣城而去。行出三十余里,突然前面一声炮响,出现一支大军,为首一员大将乃是姬丹手下裨将张式。见到鲍威,张式口中高喊:"贼将哪里走!你张爷爷在此等候多时了!"

    说着,张式领兵掩杀了过来。鲍威兵无战心,见此匆忙抵挡一阵,便朝北边逃去。张式杀了一阵,收降了八百多士卒,便不再追赶。

    张式埋伏在这里本来是为了防西边武垣城的齐兵援军,现在从降兵口中得知徐城已破,张式便没有再留在这里,而是押着降兵回徐城去了。

    再说刘建、李敖领了两万士卒,打着姬丹旗号来到阿城外,两人也不围城,在阿城外五里处扎下营寨。

    阿城守军乃是田单心腹大将孟烛,颇有智谋,而且城内有四万多齐兵,足见田单对阿城的重视程度。见到燕王旗号,以为姬丹亲自前来攻城。孟烛也不敢贸然出击,吩咐紧逼城门,加固城池,等着第二天姬丹来攻城的时候大战一场。

    第二天,城外燕军大营毫无动静。从徐城率兵前来增援的钱琉、王戌两将也绕过了燕军大营,顺利进入徐城。

    阿城守军心中纳闷,不知燕军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到了傍晚,大将田横前来见太守孟烛。此时,孟烛正召集守将,商议如何守城事宜。

    "孟太守,燕军到了城外,为何不出击?"田横问道。

    孟烛见是田横,拱拱手说道:"田将军有所不知,燕军远道渡河而来,利于速战。那姬丹善于用兵,我军不知虚实,若是贸然出击,必定会吃大亏。我已经命人向临淄去搬救兵,只要我们固守不出,想必燕军也奈何不得我!"

    田横是王室宗亲,身份尊贵,又是齐**中有名的虎将,只不过现在年纪还轻,田单才不任命更重要的职责于他。孟烛虽然是太守,也不敢对田横不客气。

    "太守此言差矣!"田横不以为然,说道:"燕军远道而来,我军正好趁其立足未稳,一举将其击败。若是迁延时日,等其在这里生下根来,我等反而为其所擒!"说着,田横走近一步,低声说道:"若是太守虑城外兵力太强,末将愿意前去打探敌军虚实。"

    孟烛看了田横一眼,沉吟片刻,说道:"田将军昨夜在渡口作战,非常辛苦,先休息休息,待我另外派人前去。"孟烛转向在场诸将:"你们谁愿意前去打探?"

    "末将愿往!"副将陈炳答道。

    "好!"孟烛吩咐道:"你带五百骑兵出城,早去早回。若是遇到敌军,不可与其交战。"

    "是!"

    说完,陈炳领命而去。此时虽然已是傍晚,但太阳还没下山。等到天刚刚黑,陈炳便又回到了城内,来见孟烛。陈炳回来时,孟烛聚集的将领都还在太守府商议。

    "陈将军,可见到燕军准备攻城器具?"孟烛问道。

    "没有!"陈炳摇摇头说道:"燕军营寨极大,方圆十余里。不过营寨虽大,燕军却一味深沟高垒,将整个营寨造得跟铁桶一般坚固,每处都是双层栅栏,壕沟也挖得很深。"

    "哦?"孟烛陷入了沉思,说道:"这是什么意思?难道燕军是来做缩头乌龟不成?"

    "以末将看来,燕军确实是来做缩头乌龟的。"陈炳继续说道:"刚才末将绕着燕军营寨跑了整整一圈,没有见到营外有一兵一卒。"

    "这就奇怪了!"孟烛一边思索,一边自言自语。突然,孟烛想到了一种可能,问道:"钱琉、王戌,你们来时可曾见到任何燕军的动静?"

    "没有!"两人想了想,王戌说道:"我军只碰到一次燕军埋伏,为首的是燕将曹永。听曹永说,他是奉命阻击前来增援的齐兵,一场混战之后被我们挣脱了。"

    "不过,有一件事情有些奇怪!"钱琉露出疑惑之色,说道。

    "哦,何事?"

    "曹永既然是来阻击增援,遇到我们,知道是从徐城过来的援军,为何不穷追猛打,而是杀了一阵便放我们过去了?"

    当时钱琉急着脱身,心中还庆幸曹永没有追来。虽然心中隐隐觉得有些不对,但是也没有细想。现在碰到这样的怪事,这才想起来心中为什么感到不安。

    "坏了!"孟烛一听,越来越觉得事情不对,说道:"我料燕王一定是去攻打徐城去了。"

    钱琉一怔,问道:"那城外"

    没等钱琉问完,孟烛说道:"城外大营必是燕军虚张声势,燕王必不在营中!"

    王戌一听急了,说道:"既然如此,我等速速回师增援徐城!"说完,便起身要往外面走去。

    "慢!"孟烛说道:"王将军别急。王将军、钱将军可带本部兵马星夜前去救援,田横!"

    "末将在!"

    "我拨一万兵马给你,你随王将军前去增援!"

    "是!"

    夜幕之下,这小小的三角洲上却有数支兵马四处奔走。鲍威挣脱了张式的纠缠,领着残余约一千兵马往阿城方向急行军。鲍威的兵马大部分是步兵,所以行军速度并不快,到了晚上才走完大半路程。

    鲍威没有停下来,而是命士卒点上火把,继续前进。突然前方出现大队兵马,朝这边过来。鲍威刚刚遭遇张式埋伏,现在有些草木皆兵,吃惊之余,急忙命军士熄了火把,准备隐藏起来。谁知对方早已发现了鲍威这边,朝着鲍威快速迎了上来。鲍威无奈,只好命士卒做好迎战的准备。

    等对方走近,鲍威却发现对方是齐兵的服饰,急忙命军士喊道:"来的可是齐国士兵?"

    对面开始并无回应,过了一会才有人上来喊道:"我们是王戌将军的兵马,你们是何人?"

    鲍威一听是徐城太守王戌,急忙跑马上前,说道:"太守,末将是副将鲍威!"

    "啊,鲍威?"王戌策马上前,仔细看了看,发现是鲍威没错,心中吃惊,问道:"你不在徐城守城,怎么到这里来了?"

    "哎呀,大事不好了!"鲍威叹了口气,说道:"徐城被燕军攻破了!"

    "啊!啊"噩耗传来,王戌突然感到一阵天旋地转,从马上摔了下来。

    “王太守!王太守!”

    钱琉等人没想到王戌会突然摔倒,吓了一跳,同声惊呼起来。早有军士上前,把王戌扶起,放在旁边一块大石头上休息。

    不久,王戌悠悠醒来,钱琉急忙命人送上水具。王戌喝了一口水,感觉稍微好了一点,挣扎着起来,咬牙切齿地说道:“贼人夺我城池,不报此仇,王某誓不为人!”

    众人急忙安慰一阵。王戌想起一事,问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