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燕太子丹-第8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伐,便是要利用大燕钱庄。"

    姬丹侧耳倾听,郦食其继续说道:"大王可以命人到齐国,广开分号,吸引储户。只要大王开的利息足够高,不到数月,便可将齐国上下的金银财物都吸引到钱庄来。到那时候"

    "到那时候怎样?"

    "哼哼,"郦食其得意地冷笑一声,眼中精光一闪,说道:"到那时候,大王只需将分号中的金银一夜之间处理掉,或运走到燕国,或就地埋了,然后宣布关门。如此,齐国上下没有钱银可用。试想,一国没有钱银会是什么后果?必定陷入瘫痪之中!"

    "啊!"姬丹忍不住叫了一声,仔细思索起来。

    "齐**无钱饷,民无财物,然后大王再出兵攻打,必定可以轻易攻下齐国。不说攻下齐国全国,攻下个一半,也是不成问题!"

    姬丹脸上露出极度惊讶之色,心中想道:"这不是庞氏骗局(ponzischeme)吗?不对,应该叫郦氏骗局!"

    记得穿越来的那个时代,当时世界上金融业最发达的国家美国就经常发生这样的事情,一些金融公司用很高的回报率来吸引储户,到最后发现是个骗局,储户们最后血本无归!

    "那些金融大鳄们经常干的事情!真是奸雄所见略同!对啊,我现在有了大燕钱庄,就相当于提前进入了国家资本主义社会,现在利用金融手段来攻击一个国家,这不是很顺理成章的事情吗?"

    "妙!太妙了!"姬丹一拍大腿,喊道:郦爱卿真乃是奇才,能够想到这样的妙计。来人,去把王俭叫来!"

    "是!"

    "郦爱卿,此时知道的人越少越好。一会儿王俭来,你不要告诉他,就说要将钱庄的业务拓展到齐国去。"

    "是!"

    半个时辰之后,王俭来到御书房。等姬丹将要在齐国开分号的事情一说,王俭没有任何意外。这本来就是一桩不错的买卖,齐国比燕国还要富有得多,在齐国开店,就会吸引到更多的资金,到时候办什么事情都游刃有余了。

    不过当听说姬丹要给齐国的客户一年百分之八的利息的时候,王俭死活不同意。这相当于比燕国的储户高出四倍,最后,三人商量的结果是给百分之五的利息。虽然王俭对百分之五还是不满意,最后还是姬丹拿出君王的架子,强制命令下才屈服的。

    接下来几天,王俭挑选了一大批有一定经验的伙计,带着大批的金银,和郦食其两人亲自前往齐国。到了齐国,王俭和郦食其跑遍各大城池,几个月之内,在全国各地开设了上百家店铺。

    虽然带去了上百名伙计,但是齐国是个大国,这点人手远远不够。王俭和郦食其便从当地招收了大批伙计,又从燕军中招去一大批士卒,化妆为普通伙计。

    王俭经营钱庄多年,知道什么是紧要的位置,必须由燕国人做,什么活可以让外人做。这样既可以保住秘密,又可以起到一定的迷惑性,说起来钱庄中跑来跑去的伙计都是齐国人,外人以为真是齐国人开的。

    与大燕钱庄当年遇到的困难不同,这次钱庄在齐国一开张,便有很多客户前来。现在齐国和燕国已经处于相对和平的时期了,有很多客商来往与两国之间。

    这些客商有的是齐国人,也有一些是燕国人,不过人数相对比较少。因为经常来往与两国之间,随身携带金银很不方便,现在有了钱庄,就省了一件大事,所以他们是最欢迎的。不管是齐国人还是燕国人,只要来钱庄一概不拒,并且一视同仁。

    接着,一些富户听说钱存在钱庄里还能生出前来,而且能生出的钱还不少,也都把钱存了进来。

    事情越传越广,生意也越来越好。最后,连王室成员也开始将自己的金银存进去了。

    钱庄本来只在大城池开,每个城池开一家,现在一家不够,得开三四家才行。大城池开了还不够,还得开到那些镇上。

    这么大的动静早就引起了齐国权贵的注意。不过齐国是春秋战国最早发展工商业的国家之一,对于那些商业行为不限制。这事虽然有些诡异,但是细想起来,对齐国只有利,没有害。齐王只是下令密切注意,同时那些官员不许将公家的钱存入钱庄。

    不过总有一些贪官贪婪成性,他们手中拿着大把的银子,放着也是放着,不如将这些钱放到钱庄之中,这样生出来的利息比他们收刮来的还要多。这么好的生意不做白不做,所以齐国官场的风气就是大家把钱放入钱庄,这样总比吃空饷要好!

    再说上次姬丹大婚的时候,燕国国中大赦,齐国大夫鲁仲连也在大赦之列。现在鲁仲连已经恢复了自由,随时可以离开燕国。

    虽然给了他自由,但是此人毕竟是个人才,姬丹派大臣去劝说他在燕国为官,并许以高官厚禄。不过鲁仲连是何等样人,岂会被区区小利打动?劝说不成,燕国这边也没有为难他,但是鲁仲连也没有立即离开,而是留下来遍访燕国风土人情。

    更让姬丹意外的是,这一日姬丹正在宫中陪赵妍儿赏花,突然宫中侍卫来报,说宫外有一老头前来求见,自称是齐国大夫鲁仲连。若是换了一个人,刚出牢笼,想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要逃离这个是非之地了,而且越快约好,而鲁仲连却丝毫不在意,此人真不是常人。姬丹再一次被鲁仲连的气概折服。

    "叫他到御书房来见!"

    姬丹很好奇鲁仲连现在来见他,这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自然要问个清楚了。

    "外臣鲁仲连拜见大王。"

    鲁仲连进来,施了一个大大的叩拜之礼。姬丹囚禁了他一年多,看不出有一丝对姬丹的抱怨。

    "鲁大夫请起!"姬丹暗暗赞赏,说道:"不知大夫此来有何见教?"

    "大王,齐、燕两国兵戈相连,已经年矣!听说大王又要兴师伐齐,大王固然神武,但是两国刀兵一起,士卒死伤累累,百姓流离失所,大王独不念黎民之苦乎?"鲁仲连说的是上次姬丹在朝堂上提议伐齐之事,不知为何,消息流传了出去。

    "原来又是来做说客的!"姬丹心中想道。虽然现在姬丹已经决定听从郦食其的建议,进行"文伐",但是姬丹也想看看鲁仲连有什么说词。

    鲁仲连做出一副悲天悯人的样子,姬丹自然不买账,问道:"怎么,孤伐齐之事,有何不妥?"

    鲁仲连皱皱眉,说道:"齐国乃是大国,人口众多,呵气成云,挥汗成雨。大王伐齐,即便有利可图,也要付出极大的代价。到时候,齐国没有打下来,燕国国力已经先被掏空了,大王再要后悔岂不晚矣?"

    姬丹沉默片刻,说道:"齐国趁人之危,甚是可恶!此仇孤不能不报。"

    "攻伐之事成败如何,虽然要看士卒之精良程度,但主要还是要看主帅之智谋若何。大王,臣倒是有个主意,可以不费两国一兵一卒,便让大王与齐王知道自己的统帅能力谁胜一筹!"

    "哦?"姬丹顿时起了好奇之心,问道:"什么办法这么神妙?"

    "无它,便是请大王与齐王对弈一场,看棋局之胜负便可知两军之成败!"

    姬丹一听,心中不由冷哼连连:"鲁大夫真是妙计,天下无双!谁不知道赵王善弈,堪称齐国第一国手。孤对弈棋之道,只能算个入门而已,你让孤去与齐王对弈,岂不是必输无疑?"

    "非也,非也!"鲁仲连连连摇头,说道:"臣所说的对弈并不是围棋。" 

229。 战棋() 
"嗯?"姬丹奇怪地看了他一眼,思索片刻,问道:"孤没有听说还有其他棋啊!"姬丹穿越过来的时代,棋的种类很多,有中国象棋、军旗、飞行棋、国际象棋、跳棋,等等等等,但是姬丹好像没听说现在有什么棋啊。

    "臣所说的是臣最近发明的一种棋。"

    鲁仲连神秘地一笑,从袖口拿出一个盒子,慢慢打开来。然后从盒中拿出一张油布,慢慢在姬丹面前摊开。

    "大王请看!"鲁仲连将手一伸,说道:"此图乃是仿华夏地形所造,上下对称。"

    姬丹仔细一看,果然此图上绘制了各种山川河流,关隘道路、城池村庄,看上去像是中原之地。虽然不是很精确,却画出了个大概,而且笔法精美无比。

    姬丹被这幅图迷住了,过了好半天,才道:"大夫,此图虽然秀丽,但孤看着怎么隐隐有一股杀气?"此时姬丹往下看去,突然发现此图分上下两部分,成对称分布。姬丹再次问道:"大夫,这幅图怎么要画两份?"

    鲁仲连呵呵一笑,说道:"大王难道忘了此图乃是棋布?"

    "哦,难道是对弈双方各据一半?"

    "真是!大王请看!"

    鲁仲连将整个盒子倒了过来,里面骨碌碌滚出来一批木刻之物,姬丹一看,有的像是将军,有的像是士卒,将军也各有不同,同时分为红、蓝两种颜色。

    "难道这就是棋子?"姬丹几乎惊呼起来。

    "正是!"鲁仲连举起两枚棋子,说道:"棋子分红色和蓝色,代表对弈双方。这是统帅,统帅只有一枚。这是上将,双方各有三枚,统领左、中、右三军。这是中将,共九枚,三军各得三枚。这是少将,各二十七枚。这是士卒,各一百枚。对弈双方势均力敌,拥有的国土也完全相同,可以说是非常公平。"

    接着,鲁仲连详细讲解了具体对弈的规则。规则虽然复杂,但是对弈的目标只有一个,就是将对方的国土占领了。姬丹一边听,一边心中大呼奇妙。姬丹只感觉这对弈就真的如行兵打仗一般,能看出统帅的能力。

    "鲁大夫真乃当世奇才,能设计出这样的棋局来。不知这棋可有个名称?"

    "臣也是刚刚造出此棋,尚未取名。不如大王赐个名字如何?"

    "嗯,围棋之意在于一个围字。此棋主杀伐征战,不如就叫战棋!"

    "战棋,好!谢大王赐名!"鲁仲连继续说道:"大王,刚才臣说齐燕两国的矛盾可以在棋局上解决。臣提议大王与齐王对弈一局,大王胜,则日后齐国听从大王号令,征伐天下。齐王胜,则大王听从齐王号令。大王以为如何?"

    姬丹没有立刻回答,而是站了起来,在房中来回踱着方步。在姬丹眼里,这种棋就像后世的一种,军旗!不过战棋比军旗更加繁复,更加形象。对于军旗,姬丹并不陌生,以前小的时候也经常下,想必只要钻研一番,也能精通这种战棋。

    "若是下围棋,孤自然不是齐王的对手。但若是这战棋孤同意了!大夫去跟齐王约个时间,孤愿意对弈!"

    "好!大王一诺千金。臣这就回齐国。"鲁仲连大喜,拱拱手,说道:"这副战棋,臣就留给大王。臣回齐国再打造一副,供齐王使用。臣告退!"

    不久,齐国那边传来消息,齐王田建同意与姬丹用战棋决一雌雄,时间定在一个月之后。

    时间虽然确定了,不过地址却不那么容易确定。两国互不信任,选在哪一国都不好。经过两国使臣紧张的磋商,最后把地点也定了下来,不在齐国,也不在燕国,而是在赵国的观津城外的听涛亭。

    观津城就在大清河边上,从观津开始,大清河分为南北两条支流,分别流入渤海。观津的津指的便是大清河,此城也以此得名。

    本来赵妍儿嫁入燕国,赵、燕两国算是结盟了,但是后来又弄了一出私奔逃归,赵、燕两国几乎反目。上次赵王突然反目,想要杀了姬丹,但毕竟姬丹现在是赵王的女婿,姬丹也不会因此而兴兵问罪,所以现在两国关系不好不坏。

    齐国与各诸侯国关系一直可以,当然要除掉燕国。所以现在赵国可以作为中立国,齐、燕两国都同意将举办的地点选在赵国的观津城。

    现在姬丹有事情做了,每天对着这个鲁仲连留下来的战棋看个不停。赵妍儿本来好动,现在也开始陪着姬丹看棋。姬丹一边在棋布上推演,一边印证这几年领兵打仗的经验,居然觉得大有收获。

    这一天,宫外送来了一筐梨。由于品种不尽相同,燕国的梨比赵国的大、好吃,而多…汁。赵妍儿见了非常喜欢,一时贪嘴,便多吃了几个。谁知当晚,赵妍儿感觉身体不适。

    赵妍儿贵为王后,而姬丹对她又呵护有加,当然不能大意。姬丹立刻将太医传来。当太医小心翼翼地一番望闻问切之后,回来用几乎颤抖的声音报告时,姬丹觉得这辈子也不会忘记这一刻。

    “大王,王后怀上了!”

    “什么?孤有后了!”姬丹像是孩子一样一蹦三尺高,几乎撞到了房梁,问道:“王后现在身体怎么样?”

    “王后现在身体安康,只要小心保养即可。”

    “好!”姬丹在殿中兴奋地走来走去,双手有力的搓动着:“大赦天下!孤要大赦天下!”

    “大王,您刚刚大赦过。”旁边的王公公提醒道。

    “啊,噢,对了。那就给每人发银子,对,就发银子!”

    “大王,发多少?”

    “发五两!”

    “五两?”王公公怔了怔,不过马上又答道:“好,臣这就去传旨。”

    很快,这个消息传了出去,整个燕国再次沸腾起来。五两银子,这不是一笔小数目。全燕国差不多两百多万人,这就相当于一千万两。而上次大婚一次性发了每人一两银子,总共不过两百多万两。

    好在现在大燕钱庄的钱银越来越充足,库存的金银基本上相当于齐、燕两国的所有财富了。姬丹现在财大气粗,下令再次给每一名燕国人发放五两银子。这就是相当于燕国经济的强心针,效果很快就出来了。

    燕国百姓,尤其是那些穷苦的平民一下子觉得家境殷实了很多,手头宽裕起来,街市开始更加繁荣起来。

    这样向百姓发钱的事情在其他国家是不可思议的,但是在燕国却切切实实地发生着。

    仓廪实而后知礼节,渐渐地,燕国境内出现了路不拾遗的大治景象。这些消息传了出去,传到各国,也吸引了一部分其他国家的人搬到燕国来定居。

    一直以来,天下是周天子的天下。这个时代的人对于地域概念虽然有,但是并不像想象的那么严重,每次遇到战乱,总是会有民族大迁移。

    人们迁移的时侯往往会失去以前拥有的田地。到了新的地方,又要重新建设家园。不过迁到燕国则不同,燕国有的是空余的土地,新来的移民再不济也可以去做库民。

    这一切还是要归功于姬丹的大燕钱庄,以及钱庄下的产业。燕国最重要的产业便是盐业了。海盐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绝。经过一年的开采、贩卖,燕国从其他各国赚了不少真金白银。

    正因为燕国食盐的出现,各国的食盐的价格跌了不少。除了齐国,其余国家对此都非常高兴。不过即使这样,齐燕两国还是有大把的利润可以赚取,齐国还是最富有的国家。燕国底子薄弱,但是现在也隐隐显出了富裕来。

    除了盐业,现在织布作坊和造纸作坊都有了一定的规模。现在的交通运输不够发达,燕国织的布主要还是燕国国内的人用,只有一小部分被卖到了齐、赵两国。布匹重量太重,只能运到齐国、赵国,若是想要再远,成本上面就不划算了。

    现在纸已经被各国王室贵族所熟悉,这些人给纸改了一个称呼,叫做"燕纸"。相对于布匹来讲,由于燕纸重量轻,卖得贵,那点运费反而可以忽略不计。所以燕纸外销的反而很多,现在赵国、韩国、魏国,连楚国的王室都用上了燕纸。

    六国中只有齐国和秦国,两国视燕国为仇敌,硬是不肯用。对此,姬丹一笑置之。历史的车轮是任何人都阻挡不住的,你不用只能是你的损失!

    这几天在欢庆中度过,而对弈之日终于也到了。现在已经是十一月中旬,北方早已进入严冬,连日的大雪覆盖了齐燕大地。不过严寒并没有降低姬丹对于这场对弈的热情。

    这天,姬丹领着五大侍卫,以及他们率领的上千近卫军,踏过已经冰封的大清河,来到对岸观津城外二十里的揽江亭。而姬丹的大将姬存孝早已领了一万精兵列阵于风波亭不远处,以防不测。

    风波亭在一个靠河的山上。姬丹一行来到山脚下通往揽江亭的路口,便有一员大将上来叩拜。

    "臣干疤拜见大王!" 

第二百三十章 对弈() 
"嗯!"

    姬丹哼了一声,目光扫视两侧,见到上山的路上一边是燕国的士卒,另一边是齐国的士卒,排列地非常整齐。姬丹点点头,问道:"都准备好了?"

    "准备好了,就等大王入席!"

    "好,我们走!"

    姬丹踏着积雪,拾阶而上。姬智等五名侍卫立刻上前,护住一姬丹往上走,而姬丹带来的那千余名近卫军则驻扎在山下。

    姬丹一边走,一边心中好笑:两国都防着对方,虽然这样的安排是双方早已商量好的,但是双方一点信任感都没有,即便对弈出来个什么结果,输的一方难道还真会听对方的不成?

    现在"文伐"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对于姬丹来说,这里的一出,也只是一时好奇,顺便麻痹一下齐国。不管结果如何,最终出兵伐齐是肯定的事情。

    听涛亭所在的这座小山不高,不多久,姬丹便到了山上,见到这里有片开阔之地,远处靠江的地方有个挺大的亭子。姬丹凝目一看,亭子中间有一人被一众人簇拥着,里面有各式各样的人,有宦官,有乐师,有厨子,甚至还有几名宫女,当然还有为数不多的侍卫。相比之下,姬丹只带了五名侍卫,要简便得多。

    姬丹知道是齐王田建无疑,心中微微一紧,脚下步伐加快。走了两步,想起来什么,又再次放慢步伐,旁若无人地缓步上前。

    离亭子还有十来步,齐国大夫鲁仲连倒是出来了,见到姬丹一边拜倒,一边用他永远波澜不惊的声音说道:"外臣鲁仲连拜见大王!"

    姬丹急忙上前两步,将其扶助,说道:"鲁大夫不必客气,这里天冷,进亭子里说话。"

    说实话,姬丹从心底里还是蛮敬重鲁仲连的,那份无论发生什么都从容不迫的心境,姬丹是学都学不来。何况鲁仲连年纪大了,这天寒地冻,也不能真让他跪在雪地里。

    到了亭子里,齐王田建这才起身相迎。照理说,齐王和姬丹算是平级辈相交,齐王先到,至少也应该在亭子门口迎接一下。不过齐王自认为自己是大国诸侯,从骨子里并没有把姬丹当作平等的君王来看。

    姬丹定睛一看,田建面目俊俏,脸色红润,虽然身外还批着一件貂皮大衣,但是里面却穿着诸侯齐王的龙袍、带着诸侯王的王冕,非常的正式。

    "果然容仪出众!"姬丹心中暗赞一句。齐王看上去说不出的风流倜傥,这却是姬丹无法比的。

    姬丹在打量齐王,齐王也在打量姬丹。一边打量,一边心中暗暗吃惊。

    姬丹皮肤黝黑,身材偏高,但也谈不上魁伟。跟齐王相比,姬丹的穿着就显得随便多了,穿着虽然是龙袍,却是平时在宫中穿的那种,而不是上朝时穿的。在这寒冷的天气里,姬丹也没有穿什么御寒的冬衣,却毫无丝毫怕寒冷的感觉。如此,身上更添几分英豪之气!

    "燕辽之地多壮士,此语果然不虚!"齐王心中想道。

    此时姬丹却是开口了:"孤让齐王久等了。听说齐王棋艺精湛,今日特来受教,还请手下留情啊!"

    "燕王说笑了,寡人不过是喜好下围棋而已,这战棋却是不同,谁计胜一筹,谁棋差一招尚未可知。来,请燕王入席。"

    待姬丹与田建各自坐定,鲁仲连上前说道:"齐王、燕王,臣有一言,还请垂听!"

    姬丹看了一眼田建,又转向鲁仲连,说道:"鲁大夫请讲!"

    "方今天寒地冻,两位君王不辞劳苦而来,只为两国永世修好。还请两位大王依臣先前约定之言,谁赢了就奉谁为盟主,不得反悔!"

    "好,就依大夫的!"

    鲁仲连向厅外挥手。不久,有人从厅外进近来,走到姬丹面前,手中捧上一盆血红之物。姬丹从未见过此物,闻到一股血腥味,吓了一跳,低声像旁边的姬智问道:"此为何物?"

    "大王,"姬智低声说道:"这是刚杀的羊血。"姬智伸出三只手指头,作势在血盆上一蘸,然后在脸上一抹。

    "原来是要歃血为盟!"

    姬丹这才明白过来。姬丹以前在电视上见过,但是现实生活中还是第一次经历。姬丹二话不说,伸出三个手指头在血盆中一蘸,然后往自己脸上一抹,顿时留下三道血印。

    见此,鲁仲连朝侍卫施了个眼色,侍卫又将血盆送到了齐王跟前。齐王也没有犹豫,做了同样的动作,在自己俊俏的脸上留下三条血印。

    鲁仲连满意地点点头,说道:"现在可以开始了!"

    姬丹执红,齐王田建执蓝,执红的先行。走了三步,齐王轻咦了一声,朝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