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之极品赘婿-第13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个小将不吭声了,他决定去告状,把自己的上司给弄下去,自己坐上那个位置,这个上将军一眼就把这个小将给看破了,他早就写信回去让自己的家人走了,不准备跟着大辰皇朝这边干了。
迁徙了七天之后,沙中浪知道了这件事情,大发雷霆到:“这么重要的事情,你们怎么没有人告诉我?”传讯的漕帮弟子说到:“当家的,你当时在江西我们找不到您,二当家的觉得事情能干,就答应了下来!”
“江西卫老狗和王家误事啊!现在杨元良的人走到什么地方了?”传信的说到:“差不多快到洞庭湖了,后面的人太多,估计没有半个月去不了洞庭湖!”
“让他们走湖南,千万不要走江西,快去通知!”这个小伙计骑马就去通知去了,沙中浪心中翻腾,立刻写信给朝中,希望可以补救漕帮。
漕帮太厉害也是朝廷中有人撑着,朝廷中没有人,漕帮可是经营部下去,三大皇商人吃海运,吃盐铁茶,江南的官员吃丝绸,这都是心照不宣的事情,这么大的帮派后面是一个庞大的利益集体。
漕帮背后的最大当家,就是当今的皇后李家,被宋泽贤冷落的皇后李家,作为宋泽贤的妻子,大辰皇朝的皇后,李皇后还是很听老皇帝话的,至今都没有做出什么出格的事情。
现在出了这个事情,沙中浪明白里面的厉害,别看沙中浪在江湖上面很有地位,在临安这些人的眼中就是一个跑腿的存在。
沙中浪就是代表皇后李家的意思办事,这个事情要是捅到上面去了,就是要了沙中浪的命了,漕帮是不一块铁板,漕帮也是不一个皇后李家的,谁知道二当家的和普世道人他们谈的什么,反正沙中浪觉得今年他的运气真的不好。
这边丢掉的粮食要自己掏腰包补上,另一边还要去周旋这个事情,真的是几年都没有这么的倒霉了,沙中浪现在就希望这些人不要走江西,江西这边肯定要给漕帮使绊子,到时候他两边都不讨好。
杨元良姚劲卢知州三人站在广州的最大仓库前面,杨元良说到:“今年给大辰的税收减半再减半,我看就给两万石粮食就好了,剩下的钱用我们自己钱庄的银票支付!”
姚劲没有意见,姚劲巴不得一分钱都不给,卢知州有点犯难了,“平日中都给很多,这次给这么少,不会有事情吧?”
杨元良说到:“不会有事情的,我们用银票给他们,他们只有拿到广州才能兑,钱庄是我们自己的,我们到时候说银票是假的打狗肉官司就行了,我年年给大辰这么多,这次打仗他什么都不给我,煤炭安徽出了这么长时间我一粒都没有见到,他们不仁,我们不义。”
卢知州建议到:“我看还是给他们一些现银,这样好看一点,免得他们怀疑东怀疑西,我再去打点一下就好了!”
“不能超过一百万两!”杨元良给出了底线,给银票不能兑换就是给几百亿杨元良也敢印,现在打仗把杨元良给打的真没有钱了。
手底下控制的钱庄不不了不要了,换一个名字继续的开,勒紧裤腰带给大辰皇朝真金白银才叫傻,杨元良不是一个孝子贤孙,与大辰的关系可谓是利益互动。
商量好了之后,这次卢知州上缴的税款就是两万石的粮食,三千六百多万的银票和一百多万的现银,这也是一笔不少的数字了,卢知州安排人走海运朝着临安给税送过去。
杨元良回到了电报局之后,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司马德自尽了,司马德和孔傻子说的好好的去劝降广西的残部,结果悄无声息的上吊自尽了,还留下了一封遗书。
第三百二十三章八千部下()
“自古成王败寇,天不待我,时不济我,今天的我就是明天的杨元良,哈!哈!哈!”司马德的遗书就这几个字。
孔傻子看见后,一头的冷汗,把事情就跟杨元良说了,杨元良传讯到:“能劝就劝,不能劝就剿!”事情已经这样了,杨元良也没有别的什么好办法。
经过几天的整合,南宁城中的这些士兵被分流了,南宁城中的百姓也接受了教育,公审大会天天开,今天枪毙两个,明天枪毙两个,凡是百姓检举核实的人,全都给突突突了,老百姓高兴了,自然也就安稳了。
孔傻子现在心中淤堵,抓到了司马德之后是一件好事,现在司马德死掉之后,散落广西的叛军不好处理,有一部分人肯定是到深山里面当山匪。
孔傻子现在也没有这么多的时间想东西了,部队要拉练,杨元良的军队拉练非常的简单,一个士兵扛着八十斤的负重跑步。
早上大约六点起来,给这些士兵吃饭,吃过饭之后就在操场上面列队,训练队形,队形训练一个多小时算是热身了,然后就是带着负重跑。
因为这次人数太多了,负重装备不够用,孔傻子就让这些士兵去扛大米。扛着大约五十斤一袋的大米送到城中的指定地点。
“这么强悍的军队就是这样练出来的?没有道理啊?”看着杨元良的士兵在南宁城中拉练,有些心中有故事的人不敢相信。
这些士兵把东西送到地方之后,就跑步回去,休息一下然后吃饭睡觉,下午的时候带着小板凳去操场上面,根据人数的不同,配备政委开始上政治课。
政治课是由浅到深,先从故事讲起来,政治课大约上两个小时左右,自由活动交换心得体会一个小时,然后就是士兵的自由活动时间了。
活动活动之后,吃饭,吃过饭就是文工团出场的时候了,给战士们演绎话剧,用最为朴实的手段讲解道理,同时宣传杨元良这边的好处。
早上锻炼体能,下午在上思想政治课,晚上让士兵放松一下,劳逸结合,杨元良不要求这些士兵刀枪功夫厉害,只要他们能够会开枪就行了。
几万人的军队,在城中来回的跑,南宁城中的治安也没有多大的问题,类似韩里长这样的内政官员,也纷纷开始树立典型,为土改做准备。
一切都在杨元良的计划中,有条不紊的进行中,杨元良还不知道湖北出了这么大的事情,普世道人把流民军给朝着广州弄来了。
南洋孟大壮现在依靠手中的赤木塔三军,在清缴小岛屿上面的残余土人势力,一边弄着开矿的事情,加大炸药的生产和海盐的生产,现在南洋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可以支援广州做到自给自足,还有富余了。
澳洲部分的一军的移民也站稳了脚跟,开始大的生产和建设,不需要操心,王工这个技术人员也在返航的途中。
北寒的煤船恢复了赤马萨时代的运输,现在朱家角的转运码头也热闹了起来,五舰朝着东桑开去,准备开海,杨元良要独霸东桑的贸易。
杨元良都想好了,去东桑就叫做大东亚共荣,和谐的帮着东桑发展,星罗百济现在宋泽贤还在折腾,每天都有船带着抢来的东西,算是一笔不菲可观的收入。
杨元良和大食人依旧在海运,大辰皇朝的海关收税现在可以说是被杨元良和三大皇商人给瓜分了,杨元良占据小头,三大皇商人依旧占据大头。
拜占庭太远了,去的船队不知道怎么样了,卫督军的人正在返航,船只在太平洋中飘着,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够飘回来,形势一片大好。
杨元良不可能满足于现在这个样子,蒸汽船能够近海跑短途,需要升级改造一下,因为打仗没有资源投入,电气化的部分东西也是这样。
杨元良现在需要搞钱,搞橡胶,张洋已经派去和南果的黎将军商谈,杨元良准备把南果和东桑变成半殖民地。
带着和平信号的战舰朝着东桑南部开去,东桑却像是一只受到了致命伤害的狼,在阴暗的森林中舔着伤口,他们在五本次郎的带领下,制作了无数的火箭,准备要和大辰打一场硬仗,夺取失去已久的制海权。
东桑不是多能产粮食,人口这几年中饿死了很多,下海捕捞的渔民也不敢走远,怕是被杨元良的巡逻舰遇上一炮给弄沉了。
东桑国内,四个最具威慑力的将军现在也不打,他们异常的团结,对抗大辰这个庞然大物,他们自信这一次一定可以打败杨元良,打败大辰水师。
杨元良要准备明年的生产计划,给孔傻子发了一条命令,问他招募的士兵,收拢的士兵,现在有多少兵马了,孔傻子把这个消息给发到下面去,他自己也不知道他们师有多少人马。
一旅二旅三旅加在一起,算上投降的士兵,差不多有三万五千多人,地方上面的民兵,邵得志他们几个人拉起的队伍,各地的游击队具体有多少人他也摸不清楚。
邵得志带着刺刀带着民兵团正在防城训练,一骑快马来报,让他统计手下有多少的士兵,邵得志立刻就把手下营长给叫来了。
“都说说你们现在又多少人,校长也弄编制了!”一营长咧着嘴笑着说道:“我们一营人也不多,两千五百左右吧!”
“啊?”邵得志大吃一惊:“怎么这么多?”一营长继续咧嘴笑道:“我们的政策好,这周围的老百姓知道我们是打南果猴子的,全都来参军了,我一个都没有落下,全都给收了!”
“你们一营算什么,我们二营算上民兵总共有五千多人!”邵得志斜眼看着二营长:“你就吹牛吧!你天天训练我看最多只有一百多人!”
二营长立正,敬礼说到:“报告团长,真的是五千多人,少一个你把我的脑袋割下来但夜壶用了!”二营长说的十分正经。
邵得志掐着腰还是不相信的说到:“广西一共多少人,防城周围一共多少人,你们那里去招来的这些兵?”
这个时候三营长说到:“团长你可不知道了,我有八千部下,比他们两个加起来还要多!”
第三百二十四章大军阀()
“你两千多,你五千多,你八千多,你们这都凑够一万五了,你们拿什么养活的?今天不给我说明白,我扒了了你们的皮!”邵得志掐着腰有点来气了。
三营长说到:“到处都是我们的兵,您要是不相信,我带您去看看!”邵得志说到:“走去看看!”跟着三营长他们几个骑着马,邵得志就出了城,来到了旁边的一个村子中。
三营长说到:“让民兵队长过来,把我的兵全都给带来让团长看看!”村民跑的很快,不一会出来五十多个青壮男子,从十几岁到四十多都有,有的人拿着镰刀,有的人拿着扁担,站的还算是整齐。
“这不就是地里的农民吗?怎么能是兵?”邵得志终于知道那里来的这么多兵了,三营长说到:“你们几个把打仗的家伙给我抬来,放一炮给团长看看!”
很快几个农民抬着一个旗杆子过来了,邵得志一看,大呼道:“木炮?”三营长很是高兴的说到:“团长您可真识货,这就是木炮,这玩意厉害的很,就是老虎一炮都炸的死,我的装备怎么样?”
“别开炮了,节约弹药,这些人虽然不怎么像是兵,我们拉出去练一下,也是可以算作兵的。”邵得志这边话刚刚说完,三营长对着这些人喊道:“王大志!”
民兵队长小跑过来敬礼,吼道:“请营长指示!”三营长命令道:“打一套军体拳给长官看看!”几十个人就打杨元良的传授的军体拳。
这边打着拳另一边三团长说到:“这个王大志是我们的正式兵,还有一个政委一个指导员,我让他们就在村子里面带着这些民兵,平日中耕种是耕作,打仗的时候抬上炮就能干,都在家中吃自己的,每天练练拳不懈怠。”
邵得志明白过来了,感情这些兵平时是农民,一旦战争了拉起来就能用,“你们几个办法好,这边的兵我全都要了,校长肯定是要给东西,多搞一点来,不要看孔傻子的脸色了,你们都把人给我统计好了,我要给校长一个惊喜。”
一万八千人的部队上报到了孔傻子那边,孔傻子对着传讯的人说到:“邵得志有没有搞错,一万八?快他娘的一个军了,他搞什么?”
传讯人十分自豪,拍着胸脯说道:“孔师长你还别不信,我们团长可是把名单籍贯都给你写好了,你随时下去查,少一个人,我们团长说了,随便你怎么处置他,他还让我告诉你,打仗你就是二傻子,你能出风头是因为他没有来,现在他来了,要不了几天就把你给比下去了。”
孔傻子帽子一摔:“这狗娘养的东西,打起了老子的主意,你告诉他,下次见到他,我还摔他,打不上主力就打不上主力,谁他娘的在沙盘战中输给我的?”
这个传讯兵说到:“孔师兄你也别生气,我们都是校长的学生,水平都是半斤八两,我们团长可是想要有大作为,现在南果人跑了,没有得打,他是天天着急,头发都掉了一大把,就是想要要带着队伍抄南果人的老家去。”
“还是你说话中听一点,邵得志才来两个月不到,他凭什么拉起这么多的队伍?你告诉我到底怎么回事?”这个传讯兵没有说实话,就是说招兵福利好,周围的青壮都来了,带着自己家的粮食来的。
没有多久其他的人也都来了,他们招募的士兵没有邵得志那么夸张,统计下来,孔傻子发现自己拥有的兵马都快十万了,足足有九万多。
“这他娘的真的成大军阀了,我现在要荣升军长了把?”孔傻子把消息发给了杨元良,怕是被杨元良骂,把在自己家中吃粮食的士兵给单独列出来了。
杨元良一看这也了不得了,这十万兵马别的不说,一人一把刀就是十万斤的铁,还有衣服什么的,这一笔开销太大了。
“你们怎么弄了这么多的人?”杨元良自然回电,孔傻子就去电:“报表总结都写好了,具体的细节已经让人送回去了。”
杨元良不再问了,看不到细节的报告,一切都是白搭,杨元良开始思考如果真的是有十万人,这十万人要怎么养活。
这个问题杨元良想了半天,还是只能够贴钱去养活,这个冬天结束之后,养活这些人应该不是多大的问题。
杨元良还有日常的工作,给大学的学生上课,给参谋上课,处理政务,忙的也是不可开交,“校长,董生在外面急着见您!”
杨元良对董生还是很看重的,董生喜欢搞小发明,弄小创造,有着一股子的科技人的求知精神,在杨元良的众多学子中,他是一个纯粹的科技工作者,就是有点不着调。
“让他进来!”董生带着一条残疾的腿,一瘸一拐的到了杨元良的办公室中,“随便坐!”杨元良给了一个肯定,董生自己拿过板凳坐下了。
“这次来有什么事情?”杨元良一问,董生又从板凳上面站起来了,不好意思的说到:“校长,我的小车子给前线添堵了,我寻思很多天,想要变废为宝,这还真的让我给弄出来了。”
“喔?你说说看怎么变废为宝的?”杨元良也很是好奇,董生能够搞出来什么东西,杨元良的心中已经做好了又是一个破烂的准备。
“种蘑菇,我的小车叠起来,弄点木屑和鱼血可以种蘑菇,我已经种出来,就差推广了!”杨元良的兴趣来了,就问董生:“你怎么想到这个办法的?”
“小车没有人要,放在外面被雨淋湿后,自己长蘑菇了,我一看蘑菇能吃,不如自己弄点肥料种了,这一种还真的成功了。”董生回答的很朴实。
杨元良从椅子上面站起来,“走你带我去看看,我倒是要看看你种出来的蘑菇是什么样子!”
第三百二十五章重开言路()
杨元良手中捏着蘑菇,水水嫩嫩的还真不赖,蘑菇的生长温度最合适大约是十四度左右,现在广州的天气也就是这个温度,董生这些用不上的小破车子,稍微弄点木屑,再弄一点肥料就是一个好的蘑菇生产温床。
“你这个东西很不错,可以解决一部分人的吃饭问题,你自己看着安排!”杨元良觉得这个事情意义不大,董生说到:“校长我想要弄一个阶梯架子,我记得你上课的时候说过农业无土栽培,大棚栽培,合理利用空间最大化栽培,我都时刻记在心中。”
杨元良鼓励道:“你的想法很不错,做法也很好,你先自己弄,弄出来成绩之后,我看看给全广州推广!”杨元良的手拍在董生文弱的肩膀上面,算是对他的肯定和鼓励了。
“校长我这次来是要点东西,我准备把以前做小车的破木板全给弄回去,还有就是您工厂中加工箭杆的废木料,河边那些洗鱼的内脏什么的,我拿回去呕肥料,扔掉很可惜,你给我一点人手怎么样?”董生这才是来的真的目的。
“你需要多少人手?”董生小心的说到:“给我一百人,五十人也可以,我想要一个农庄在河边的那种!”杨元良说到:“这个事情我批准了,你这个试点农庄我也批准了,五十人有点多了,现在虽然是农闲了,五十人不好找,这样把,你去选一个农庄,我让里面的人配合你,这样就行了。”
董生十分的高兴,弓腰拜谢:“谢谢校长!”杨元良赶忙扶起他,“你腿脚不方便就不要这么多礼数了,我现在不给你人,你要是弄好了,你要多少人我给你多少人。”
董生这个时候从怀中拿出一份旧报纸出来:“校长,你上面说的沼气池,我有一点不明白,你能不能给我解释一下,或者是给我一张工程图纸,我有一个大胆的想法。”
杨元良拿过自己的旧报纸,这个还是在玲珑的时候出的报纸,现在很多时候都不出这个报纸了,农庄里面的人,要是在农业上面不懂,就会去图书馆查阅杨元良编写的资料。
杨元良的资料不对外公开,只有少数的人可以去查看,杨元良这个时候看见董生拿着报纸出来,心中萌生了一个念头,这个念头就是把报纸再给办起来,当初还要玲珑的人帮忙,现在他不需要看任何人的脸色,只要每天写一点东西出来就行了。
“你有什么大胆的想法?”杨元良就问董生,董生说到:“校长是这样的,你说沼气可以点火,我为什么不搞一个大的沼气池,一边连接地炕,又能烤咸鱼,又能种蘑菇,又能带动蒸汽机做工……”
董生的设想很好,杨元良这个时候不能打击他,要把他的方向朝着好的地方带一下,就对他说道:“沼气池中要是诞生了沼气,就不能当做肥料用了,所以你的想法很好,要是单独建造沼气池可以做饭用,堆肥还是原始方法好,你现在就不要弄沼气池了,你把蘑菇给弄好!”
杨元良又是给董生讲了一顿道理,董生头点的和小蚂蚁一样,然后杨元良带着他去了机械一厂中,马向前亲自来迎接了。
“那个纸我给董生批一个条子,你们一厂要是有不要的木屑,全都拉给董生。”马向前就问董生:“你要那个东西做什么,我们一般都是扔到锅炉里面烧了,不能烧的都炼木炭了!”
董生说到:“种蘑菇,我种的蘑菇十分美味,你要是有空我给你拿一点,这个东西就是图新鲜,不能长久保存!”
马向前也没有当一回事,就给杨元良准备东西批示了条子出来,董生拿着条子,杨元良让他忙去了,留下了马向前,杨元良就对马向前说到:“你给我准备一下原材,明天我要做一个印刷机出来!”
马向前拍着胸脯对杨元良说到:“校长你不要明天了,现在我就有印刷机,当时办夜校的时候我多做了一台出来备用,现在就可以拉走!”
“活字版的?”杨元良怕是定制版的,马向前说到:“活字的,还没有上过油墨,就是备用机,现在工人们都爱惜书籍,捧着书就像是捧着宝贝一样,我这个机器也就用不上了,正好您给拉走!”
杨元良说到:“你给我上点墨汁调试好了,我过两天时间要用这个机器,别到时候掉链子了!”马向前立正说到:“校长您放心,绝对不会掉链子,我一定把机器给弄到最好!”
杨元良带着铁鹰出了机械一厂直接去了妇女联合会中,鱼英颜不在这边,武兰香倒是在里面坐镇,看见杨元良来了很是惊喜的说到:“相公你怎么来了!”
杨元良就问她:“鱼英颜人能?”武兰香说到:“刚刚和马大姐一起出去了,说是去贫苦户家中走访一下,估计晚上直接回家了,相公你来干什么的?”
“我找她有点事情,不再就算了,我回去了!”杨元良要走,武兰香赶忙追出来:“你今天晚上回家啊!她在家里!”
“我知道了!”杨元良走出了妇女联合会,又朝着姚劲的政府办公厅走去了,姚劲正在屋子里面办公,杨元良走进去,自己拉一个板凳坐下,对着姚劲说到:“今天给你磨墨的人又换了?”
姚劲左右一看自己的两个小妾,呵呵一笑:“上次的不懂事,放在家中了,您现在这个点来,有事情吧!”杨元良说到:“没有什么大事情,我想要重新开办报纸了,以前被太上皇压着,心中有点负担,现在王秋萍和杨天赐都上了军舰,我心中也就没有那么个负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